船体结构力学第二章 (2)
船舶结构力学与疲劳性能的研究
船舶结构力学与疲劳性能的研究第一章船舶结构力学概述船舶结构力学是一门研究船舶结构在航行过程中所受力学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的学科。
船舶结构力学的研究旨在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航行稳定性。
同时,船舶结构力学涉及船板、船体、船底、转向齿轮和机舱等船舶部件的设计和分析。
船舶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疲劳与破坏等方面。
这些内容都是船舶设计与建造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第二章船舶结构疲劳性能研究船舶在不断的航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船体应力和疲劳的问题。
这些应力和疲劳会导致船舶结构的破坏和修理费用的增加。
因此,疲劳性能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对于保证船舶安全和降低运营成本非常关键。
船舶结构疲劳性能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船舶结构在不同的载荷状态下的应力变化和损伤情况。
船舶结构在运行时会不断受到浪涌、风浪、碰撞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部位的应力受力状态不同。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不同载荷状态下的应力分析,来分析不同部位的疲劳寿命和疲劳破坏形式。
同时,研究人员还可运用疲劳分析语言进行疲劳寿命计算,绘制出应力循环次数和载荷幅值的疲劳曲线,从而掌握船舶结构疲劳的规律,制定相应的维护与保养计划。
第三章船舶结构力学在新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新材料的应用是船舶结构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木质船到金属船,再到现代的玻璃钢船、碳纤维强化塑料船和铝合金船等,一直以来,新材料的更新换代明显提高了船舶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人员需要关注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从而确定新材料的设计参数。
同时,还需要对新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测试,研究其强度、疲劳性能等方面的特点,以确保新材料的应用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船舶结构力学在船型设计方面的研究船型与船舶结构紧密相连,船型的设计和选择会影响船舶结构的受力和运行状态。
因此,船型设计是船舶结构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船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载重能力、航速、耐波性、稳性、操作性等因素。
船舶结构力学-2_2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2.2 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2.2.1 概述⏹ 2.2.2 板的筒形弯曲⏹ 2.2.3 刚性板的弯曲微分方程式⏹ 2.2.4 刚性板弯曲的解⏹ 2.2.5 板弯曲理论的应用实例⏹船体板弯曲问题四周支持于骨架的矩形平板;不考虑连续板——〉不同边界矩形平板弯曲的应力与变形问题主要应力:弯曲正应力;主要变形:挠度⏹属薄板范畴海船甲板和外板,舱壁板2.2.1 概述1100114060xzyo xyτyxτzσxyτxzτxσyσyzτyx τ⏹应力不计σz (远小于另两方向正应力)⏹应变⏹不计z 方向挤压,平断面假定板的应力应变状态{}Tx y xy yz zx σστττ{}Txy z xy yz zx σσστττ{}Txyzxyyzzxεεεγγγ{}Txy xy εεγ图2-35应力应变关系一般两个方向弯曲,较梁弯曲复杂;最简单情况筒形弯曲1()1()1x x y y y x xy xyEE G εσμσεσμσγτ⎫=-⎪⎪⎪=-⎬⎪⎪=⎪⎭(2-99)2.2.2 板的筒形弯曲(1)筒形板的横弯曲(一般弯曲)⏹筒形弯曲条件边长比载荷⏹筒形板变形特点⏹取板条梁➢跨长?约束?筒形板的横弯曲(一般弯曲)与梁弯曲的异同板条梁令D为弯曲刚度(筒形刚度)板条梁弯曲微分方程:(a)板条梁(b)普通梁筒形板的横弯曲(一般弯曲)⏹板条梁计算➢根据板的长短边之比和外载确定是否筒形弯曲;➢取板条梁(!);➢计算弯曲刚度;➢查弯曲要素表,EI以弯曲刚度代替;➢计算变形和应力。
⏹关于量纲⏹弯曲微分方程式⏹梁的复杂弯曲要素表(附录B )⏹⏹查表求辅助函数值,进而求弯曲要素⏹横骨架式甲板板和船底板筒形板的复杂弯曲IV,Dw Tw qDw M Dw Tw N ''⎫=⎬''''''==⎭m m 2l T u D=⏹板条梁的总应力➢弯曲应力与中面应力的代数和➢最大在板表面=+筒形板的复杂弯曲⏹板对中面力的敏感性(u≥0.5)⏹中面力的影响,算例⏹三个结论➢中面力对板承载的作用➢无中面力时,变形应力大?➢无法承受中面压力?⏹支座无法自由趋近→板拉长→产生中面拉力(不可忽视)→大挠度弯曲。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s目录第1章绪论1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2第3章杆件的扭转理论6第4章力法8第5章位移法10第6章能量法20第7章矩阵法28第9章矩形板的弯曲理论32第10章杆和板的稳定性35第1章绪论1.1题1〕承受总纵弯曲构件:连续上甲板,船底板,甲板及船底纵骨,连续纵桁,龙骨等远离中和轴的纵向连续构件〔舷侧列板等〕2〕承受横弯曲构件:甲板强横梁,船底肋板,肋骨3〕承受局部弯曲构件:甲板板,平台甲板,船底板,纵骨等4〕承受局部弯曲和总纵弯曲构件:甲板,船底板,纵骨,递纵桁,龙骨等1.2题甲板板:纵横力〔总纵弯曲应力沿纵向,横向货物或上浪水压力,横向作用〕舷侧外板:横向水压力等骨架限制力沿中面内底板:主要承受横向力货物重量,骨架限制力沿中面为纵向力舱壁板:主要为横向力如水,货压力也有中面力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2.1题设坐标原点在左跨时与在跨中时的挠曲线分别为v(x)与v(1x)1〕图2.1333 2334243()()()424 ()26666l l ll l lp x p x p x M x N xv xEI EI EI EI EI---=++++原点在跨中:3230111104()4()266llp xM x N xv x vEI EI EI-=+++,'11'11()0()022(0)0(0)2l lv vpv N⎧==⎪⎨⎪==⎩2〕3323()3 2.2()266llp xN xMxv x xEI EI EIθ-=+++图3〕333002()2 2.3()666xx x llp xN x qx dxv x xEI EI EIθ-=++-⎰图2.2题a)33111311131(3)(2)616444641624 pp ppl plv v vEI EI⎡⎤⎡⎤=+=⨯⨯-+⨯-⨯⎢⎥⎢⎥⎣⎦⎣⎦=3512plEIb)2'292(0)(1)3366Ml Ml PlvEI EI EI-=+++=2220.157316206327Pl Pl PlEIEI EI-+=⨯=2220.1410716206327Pl Pl PlEIEI EI---=⨯=2372430plEIc) ()44475321927682304qlql qllvEI EI EI=-=d)2.1图、2.2图和2.3图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如图2.1、图2.2和图2.3图2.1图2.2图2.32.3题1〕2〕32101732418026q l Ml l l Ml lq EI EI EIEI θ⎡⎤=-++-⎢⎥⎣⎦=3311117131824360612080q l q l EI EI⎛⎫-++-=-⎪⨯⎝⎭ 2.4 题2.5图3000()6N x v x v x EIθ=++,()00v A p N =-如图2.4, ()()0v l v l '==由得3333()1922pl x x v x EI l l ⎛⎫∴=-+ ⎪⎝⎭ 图2.42.5题2.5图:〔剪力弯矩图如2.5〕()132023330222002332396522161848144069186pl Mp pR p ll p pl v AR EI EI v l Mlpl pl pl v EI EI EI EI v Ml pl pl pl v l EI EI EI EIθ-∴==-===⋅=⎛⎫=-=-= ⎪⎝⎭-'==--=-=-()16A pa b b M A l K l ⎡⎤=++⎢⎥⎣⎦, 图2.5 111,0,6632A l a l b A K ====+=将代入得:()16312pl pl M ==2.7图:〔剪力弯矩图如2.6〕图2.62.8图〔剪力弯矩图如2.7〕图2.72.6题.[]1max 2max 2113212132142.()()62()()62()()242(0)sN EIv s sss s N dv dx dx dx GGA N EI v dx v C GA GA EI ax bx v v v f x cx d f x ax b C GA EI EIax bx f x f x c a x d GA GA qx qx f x f x EI EIv v τγ'''====-''=−−−→-+⎡⎤''∴=+=++++-+++⎢⎥⎣⎦⎛⎫''=-+++-+ ⎪⎝⎭''==''=⎰式中由于11142323432342(0)00()()00242602,224()241222425()23848s s s s sd b v l v l ql EI ql al EI c a l EI GA EIGA qlal EIql ql c EI EI qx qlx qx qx qlv x x EI EI GA EI GA l ql ql v EI GA ===''==⎧⎛⎫-++-=⎪⎪⎪⎝⎭⎨⎪+=⎪⎩=⎛⎫∴=--++⎪⎝⎭∴=+可得出由得方程组:解出:a=2.7.题先推广到两端有位移,,,i i j j θθ∆∆情形:212,i j s EI GA l β⎛⎫∆=∆-∆= ⎪⎝⎭令 2.8题 :20375225,1.8,751050kgl cm t cm s cm cm σ=⨯====面积2cm 距参考轴cm面积距 3cm惯性矩 4cm自惯性矩4cm外板1.845⨯ 81 0 0 0 (21.87)略 球扁钢O N 24a38.75 9430.2 2232 ∑119.8 15.6 604.5 9430.22253.9ABC=11662224604.55.04116628610119.8BBe cm I C cm AA===-=-=275 1.838.75174min ,4555A cm l lI be s cm=⨯+=⎧⎫===⎨⎬⎩⎭计算外力时面积计算时,带板1〕.计算组合剖面要素:形心至球心外表1240.9 5.0419.862t y h e cm =+-=+-=形心至最外板纤维假设不计轴向力影响,那么令u=0重复上述计算: 2.9.题 解得: 2.10题 2.11题 图2.120 2.12题1〕先计算剖面参数:图2.8a2422u u P P l δδδ⎛⎫⋅⎛⎫ ⎪⋅+= ⎪⎝⎭ ⎪⎝⎭p M图2.8b2.13补充题剪切对弯曲影响补充题,求图示构造剪切影响下的v(x)解:可直接利用 2.14. 补充题试用静力法及破坏机构法求右图示机构的极限载荷p ,梁的极限弯矩为p M 〔20分〕 〔1983年华中研究生入学试题〕 解: 1〕用静力法:〔如图2.9〕由对称性知首先固端和中间支座到达塑性铰,再加力u p p →,当p 作用点处也形成塑性铰时构造到达极限状态。
《船舶结构力学》word版
第一章:绪论1由于船舶经常在航行状态下工作,它所受到的外力是相当复杂的。
这些外力包括船的各种载重〔静载荷〕、水压力、冲击力、以及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动载荷〕等。
为了保证船舶在各种受力下都能正常工作,船舶具有一定的强度。
所谓具有一定的强度是指船体构造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和一定的年限内具有不破坏或不发生过大变形的才能。
2船体强度包括中拱状态、总纵强度、部分强度、改变强度问题、应力集中问题、低周期疲劳。
3把船舶整体当做空心薄壁梁计算出来的强度就成为船体的总纵强度。
部分强度是指船体的横向构件〔如横梁、肋骨、及肋板等〕一集船体的部分构建〔如船底板、底纵衍等〕在部分载荷作用下的强度。
4船体强度所研究的问题通常包括外力,构造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及内力与变形,以及许用应力确实定等一系列问题。
船舶构造力学只研究船体构造的静力响应,及内力与变形,以及受压构造的稳定性问题,因此,船舶构造力学的首要任务是说明构造力学的根本原理与方法,即说明经典的方法、位移法及能量原理。
5船舶设计与制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
学习本课程不要仅仅满足于会计算船体构造中一些典型构件〔如连续梁、钢架、板架、板〕还应学会解决一般工程构造的计算问题。
6船体构造是由板和骨架等构件组成的空间复杂构造,在进展构造计算之前需要对实际的船体构造加以简化。
简化后的构造图形称为实际构造的理想化图形或计算图形〔又称计算模型或力学模型等〕7构造的计算图形是根据实际构造的受力特征,构建之间的互相影响,计算精度的要求以及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计算工具等因素确定的。
因此,对于同一个实际构造,基于不同的考虑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图形,对于同一个实际构造,其计算图形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
8首先是船体构造中的板,板是船体的纵、横骨架相连接的,且通常被纵、横骨架划分成许多矩形的板格。
9其次是船体构造中的骨架,船体构造中的骨架无外乎是横向构件—横梁、肋骨、肋板和纵向构件—纵桁、纵骨等,它们大都是细长的型钢或组合型材,故称为“杆件〞或简称为“杆〞。
船舶结构力学-2单跨梁弯曲理论
初参数法求解单跨梁弯曲要素的步骤
1.梁上载荷情况+式(2-16)含有4初参数的挠曲线; 2.列左端边界条件并代入,将挠曲线化简; 3.列右端边界条件,得到求解剩余初参数的方程并求解; 4.写出挠曲线具体表达形式,据题意求相应的弯曲要素。
1.梁上载荷情况+式(2-60或2-61)含有4初参数的挠曲线; 2.列左端边界条件并代入,将挠曲线化简; 3.列右端边界条件,得到求解剩余初参数的方程并求解; 4.写出挠曲线具体表达形式,据题意求相应的弯曲要素。
注意:用到剪力边界条件时, N EIv mTv
复杂弯曲梁叠加法的应用
尽管复杂弯曲时弯曲要素与u(轴向力)不为线 性关系,但轴向力一定(u为常数)时,弯曲要 素与横向荷重成线性关系,故叠加原理仍可用于 复杂弯曲梁求解
第二章 单跨梁弯曲理论
2-1 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及其积分 2-2 梁的支座及边界条件 2-3 梁的弯曲要素表及应力计算 2-4 剪切对梁弯曲变形的影响* 2-5 梁的复杂弯曲 2-6 弹性基础梁的弯曲 2-7 梁的弹塑性分析*
2-1 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及其积分
梁:受外荷发生弯曲的构件 单跨梁:仅两端有支座支持的梁(特殊情况:
T v A1 A2kx A3chkx A4shkx, k EI
整理得(无外载)
v
v0
0 k
shkx
M0 EIk 2
chkx 1
N0 EIk 3
shkx kx(2 59)
承受任意横向载荷梁的挠曲线表达式(轴向力为拉)
承受任意横向载荷梁的挠曲线表达式(轴向力为压)
复杂弯曲梁初参数法求解
等断面梁
逐次积分求解,积分常数为初参数
船舶结构力学-第二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y
图2.1
从梁中取出微段 dx ,将其放大后如下图所示。 在图示坐标系下,规定左截面上的弯距逆时针方 向为正,右截面上的弯距顺时针方向为正;左截 面上剪力向下为正,右截面上剪力向上为正。载 荷向下为正。
q
M
NdN
x
yN 图2.2
MdM
梁本身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取出的微段也应处 于平衡状态。根据微段的平衡条件得到:
(1)等号右边的四项表示由初参数引起的挠度,最后 一项表示由分布载荷引起的挠度。(2)如果没有分布载荷 项,上式变为:
vv00x2 E 1M I0x 26 E 1N I 0x 3(2-8)
这说明,梁的挠度取决于梁端四个初参数。
讨论:(1)集中力作用下的梁。
p
x
b
x
l
y
将梁分成两段: 0xb为第一段, bxl 为第二段,并把集中力 看p作是作用在第二段的初始点。
图2.6
v0
v 0
(2)刚性固定在刚性支座上,刚固端
图2.7
边界条件为:
v0
v 0
(3)弹性支座
P
v
EI
y
图2.8
x v
所谓弹性支座,在受到作用载荷P后将产生一个正比 于力P的挠度v,存在如下关系
v AP,v P K
式中A是弹性支座的柔性系数;K是弹性支座的刚性系 数。A与K互为倒数。
梁两端所受到的支座反力(剪力)R都是向上的, 根据上一节剪力符号的规定,梁右端的剪力为正,左端 剪力为负。由剪力与挠度的关系式,代入上式得到:
式中A是弹性固定端的柔性系数;K 是弹性固定端的
刚性系数,显然A与K 互为倒数。
A
EI
y
x
船体结构力学第二章 (2)
初参数法求解单跨梁弯曲要素的步骤 1. 梁上载荷情况 + 式( 2-16 ) Æ 含有 4 初参数的挠 曲线; 2. 列左端边界条件(初参数)并代入,将挠曲线 化简; 3. 列右端边界条件(挠度及其导数),得到求解 剩余初参数的方程并求解; 4. 写出挠曲线具体表达形式,据题意求相应的弯 曲要素。
剪流
N f = ∫ ytds I 0
s
S = ∫ ytds
0
s
对于通常的船用工字钢断面,计算结果表明,剪流在腹板 中的分布相当平坦,其最大剪应力可近似表达为( Aw 为腹板 面积): N
τ max =
Aw
§2-4 剪切对弯曲变形的影响(只是了解) 在上述讨论梁的弯曲变形时都没有考虑剪切力的 作用,表现在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是由关系式 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 EIv′′ = M 导得的,该公式是在平断面假定,即纯弯曲时才是 平断面假定 正确的;也就是式中的 v是由弯矩M引起的。
注意:用到剪力边界条件时,
N = EIv′′′ m Tv′
例:受均布荷重,两端自由支持并 受轴向拉力T 作用的梁,计算其 弯曲要素。
§2-6 弹性基础梁的弯曲 一、概述
船舶进坞坐墩时船体梁; 甲板板架纵桁计算…….
P P
定义:弹性基础
r ( x) ∝ v( x)
r(x)
即:r ( x) = kv( x)
弯曲要素
v
向下为正(与y、q、P同向)。 顺时针方向为正。
θ = v′
M = EIv′′ 梁上拱为正
N = EIv′′′ 使微段逆时针转动为正。
q = EIv IV
向下为正。
ρ
θ
ε
“初参数法”
M0 x2 N0 x3 v = v0 + θ0 x + + + 2EI 6EI
船舶结构力学复习题
船舶结构力学复习习题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什么叫做船体总纵弯曲?船体的总纵强度与局部强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一个完整的船体结构计算图形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为什么对同一船体结构其计算图形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3.船舶在航行时为什么会发生扭转现象?船体结构中还有哪些构件在受载后会发生扭转。
4.连续梁、桁架、刚架、板架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主要内容及解题要点1.本章叙述等断面单跨粱(包括普通梁、复杂弯曲梁及弹性基础梁)的弯曲理论,要求在己知梁的尺度、材料、荷重及边界条件下能够求出梁的弯曲要好-—梁的挠度、转角、弯矩及剪力,从而可计算出梁的应力与变形。
求解单跨梁弯曲的基本方法是弯曲微分方程式的积分法,即初参数法,实用方法是利用己知的梁的弯曲要素表和叠加法。
2.应用初参数法求解梁的弯曲问题时,可利用已导出的梁在一般荷重作用下的任意边界条件下的挠曲线方程式,再利用梁端的边界条件求出方程式中的未知常数(初参数),因此正确写出梁的边界条件是重要的。
解题时应注意梁的坐标、荷重的位置与方向,还要能正确写出分布荷重的表达式。
对于静定梁或具有对称性的梁,可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或对称条件求出某些未知初参数,常可使求解得到简化。
3.在应用梁的弯曲要素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弯曲要索表的种类、应用范围、坐标及符号法则.(2)不同荷重作用下的弯曲要素可由各个荷重作用下的弯曲要素叠加得到.【但对于复杂弯曲的梁,只有在轴向力不变时才用叠加法,对于弹性基础梁,只有在弹性基础刚度为常数时才可用叠加法。
】(3)在画梁的弯矩图与剪力图时,尽可能将梁化为购端自由支持的情形来做。
叠加弯短图,注意图形及符号,并尽量使得最终的弯矩图与剪力图祷矩、醒目。
(4) 因要求出梁的应力,还必须掌握梁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计算。
思考题:1.粱弯曲微分方程式是根据什么基本假定导出的,有什么物理意义,适用范围怎样.2.单跨梁初参数法中的四个参数指什么参数?它们与坐标系统的选择有没有关系?3.为什么当单跨梁两端为自由支持与单跨梁两路为弹性支座支持时,在同样外荷重作用下两梁断面的弯矩和剪力都相等;而当梁两端是刚性因定与梁两端为弹性固定时,在同样外荷重作用下两梁断面的弯矩和剪力都不同?4.梁的边界条件与梁本身的计算长度、剖面几何要素、跨间荷重有没有关系?为什么?5.叠加法的适用条件.5.当梁的边界点上作用有集中外力P或集中外弯矩M时,一种处理是把该外力放在梁端,写进边界条件中去。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解析(上海交大版)
s目录第1章绪论 (2)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第3章杆件的扭转理论 (15)第4章力法 (17)第5章位移法 (28)第6章能量法 (41)第7章矩阵法 (56)第9章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69)第10章杆和板的稳定性 (75)第1章绪论1.1题1)承受总纵弯曲构件:连续上甲板,船底板,甲板及船底纵骨,连续纵桁,龙骨等远离中和轴的纵向连续构件(舷侧列板等)2)承受横弯曲构件:甲板强横梁,船底肋板,肋骨3)承受局部弯曲构件:甲板板,平台甲板,船底板,纵骨等4)承受局部弯曲和总纵弯曲构件:甲板,船底板,纵骨,递纵桁,龙骨等1.2题甲板板:纵横力(总纵弯曲应力沿纵向,横向货物或上浪水压力,横向作用)舷侧外板:横向水压力等骨架限制力沿中面底板:主要承受横向力货物重量,骨架限制力沿中面为纵向力舱壁板:主要为横向力如水,货压力也有中面力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2.1题设坐标原点在左跨时与在跨中时的挠曲线分别为v(x)与v(1x)1)图2.1333 2334243()()()424 ()26666l l ll l lp x p x p x M x N xv xEI EI EI EI EI---=++++原点在跨中:3230111104()4()266llp xM x N xv x vEI EI EI-=+++,'11'11()0()022(0)0(0)2l lv vpv N⎧==⎪⎨⎪==⎩2)3323()3 2.2()266llp xN xMxv x xEI EI EIθ-=+++图3)333002()2 2.3()666xx x llp xN x qx dxv x xEI EI EIθ-=++-⎰图2.2题a)33111311131(3)(2)616444641624 pp ppl plv v vEI EI⎡⎤⎡⎤=+=⨯⨯-+⨯-⨯⎢⎥⎢⎥⎣⎦⎣⎦=3512plEI333321911()61929641624pl pl pl V EI EI EI⎡⎤⎛⎫=-++=⎪⎢⎥⎝⎭⎣⎦b)2'292 (0)(1)3366Ml Ml PlvEI EI EI-=+++=2220.157316206327Pl Pl PlEIEI EI-+=⨯2291()(1)3366Ml Ml PllEI EI EIθ-=+-+=2220.1410716206327Pl Pl PlEIEI EI---=⨯()()()2222133311121333363l lp llv m mEIl EI⎛⎫⎛⎫⎪ ⎪⎛⎫⎝⎭⎝⎭⎡⎤=----+⎪⎣⎦⎝⎭=2372430plEIc) ()44475321927682304qlql qllvEI EI EI=-=()23233 '11116(0)962416683612l q lql pl ql ql v EI EI EI EI EI⎡⎤=--=--=⎢⎥⎣⎦d)2.1图、2.2图和2.3图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如图2.1、图2.2和图2.3图2.1图2.2图2.32.3题1)()32212120624452313120Ml ql l l Mlq q EI EI EI EI q l M θ⎡⎤=---+=⎢⎥⎣⎦∴=右2)32101732418026q l Ml l l Ml lq EI EI EIEI θ⎡⎤=-++-⎢⎥⎣⎦=3311117131824360612080q l q l EI EI⎛⎫-++-=-⎪⨯⎝⎭ 2.4 题2.5图3000()6N x v x v x EIθ=++,()00v A p N =-300()6x v x Ap x A N EI θ⎛⎫∴=++- ⎪⎝⎭如图2.4, ()()0v l v l '==由得300200200060263l Ap l A N EI l N EI pl Ap l EI pN θθθ⎫⎛⎫++-=⎪⎪⎪⎝⎭⎬⎪+=⎪⎭⎧-==-⎪⎨⎪=⎩解出 3333()1922pl x x v x EI l l ⎛⎫∴=-+ ⎪⎝⎭图2.42.6图()()()()()()()2300122300012120001221223121212260,42026622M x N x v x x EI EIv l v l M l N l EI EI M l l l EI EIEI M l N l N l EI EI x x v x x l l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由得解得 2.5题2.5图:(剪力弯矩图如2.5)()132023330222002332396522161848144069186pl Mp pR p ll p pl v AR EI EI v l Mlpl pl pl v EI EI EI EI v Ml pl pl pl v l EI EI EI EIθ-∴==-===⋅=⎛⎫=-=-= ⎪⎝⎭-'==--=-=-()16A pa b b M A l K l ⎡⎤=++⎢⎥⎣⎦, 图2.5 111,0,6632A l a l b A K ====+=将代入得:()16312pl pl M ==2.7图:(剪力弯矩图如2.6)341113422244440.052405021005112384240100572933844009600l ql ql v A R EI EI l ql ql v A R EI EIl qlql v EI EI ql ql EI EI==⋅===⋅=⎛⎫⎛⎫=++ ⎪ ⎪⎝⎭⎝⎭⎛⎫=+=⎪⎝⎭ 图2.6()()3331233312111202424401007511117242440100300v v ql ql ql EI l EI EIv v ql ql qll EI l EI EIθθ-⎛⎫=-=-+=⎪⎝⎭--⎛⎫=--=--+=⎪⎝⎭2.8图(剪力弯矩图如2.7)()2221401112124,,0,11,82411118243212121248243,82864AA Qa b M A K l Q qa a l b A K ql ql M ql qlql R ql v AR EIα⎡⎤⎛⎫=⋅++⎢⎥⎪⎝⎭⎢⎥⎣⎦======++==⨯⨯⨯+==-===由,代入得图2.7442433032355238412816384111(0)246246448192()6488l qlql Ml ql v EI EI EI EI v ql Ml ql EI l EI EI ql EIl ql ql l M EI EI θθα⎛⎫∴=+-=⎪⎝⎭⎛⎫=--=-- ⎪⎝⎭=-=-=-⋅=2.6题. []1max 2max 2113212132142.()()62()()62()()242(0)sN EIv s sss s N dv dx dx dx GGA N EI v dx v C GA GA EI ax bx v v v f x cx d f x ax b C GA EI EIax bx f x f x c a x d GA GA qx qx f x f x EI EIv v τγ'''====-''=−−−→-+⎡⎤''∴=+=++++-+++⎢⎥⎣⎦⎛⎫''=-+++-+ ⎪⎝⎭''==''=⎰式中由于11142323432342(0)00()()00242602,224()241222425()23848s s s ssd b v l v l ql EI ql al EI c a l EI GA EIGA qlal EIql ql c EI EIqx qlx qx qx qlv x x EI EI GA EI GA l ql ql v EI GA ===''==⎧⎛⎫-++-=⎪⎪⎪⎝⎭⎨⎪+=⎪⎩=⎛⎫∴=--++⎪⎝⎭∴=+可得出由得方程组:解出:a=2.7.题先推广到两端有位移,,,i i j j θθ∆∆情形:212,i j s EI GA l β⎛⎫∆=∆-∆=⎪⎝⎭令 321011322162(0)(0)()62()2sii i i j i i j s jjEIax bx v cx d ax GA v d v v c al bl EIv l l al GA al v l bl θθθθθ=+++-=∆∴==∆⎫⎪⎬'=∴=⎪⎭⎫=∆∴+++∆-=∆⎪⎪⎬⎪'=∴+=⎪⎭而由由由()()()2213121i j j i i j a l l b l l l θθθβθθθθβ⎧∆⎡⎤=+-⎪⎣⎦+⎪⎨-⎪∆=-+-⎪+⎩解出 ()()()()()()()()()()()()1121(0)(0)62416642162(0)(0)1()(0)()()4261j i i j i j i j j i j i EI M EIv EIb l l EI l l l EI N EIv EIa l l N l N EI M l EIv l EI b al l l βθβθββθβθβθθββθβθβ∆⎡⎤''∴===+--+⎢⎥+⎣⎦⎡⎤=-∆-∆+++-+⎢⎥+⎣⎦⎧⎡⎤''===+-∆-∆⎪⎢⎥+⎣⎦⎪⎪=⎨⎪∆⎡⎤⎪''==+=++--⎢⎥+⎪⎣⎦⎩令上述结0i j ∆=∆=∆果中,即同书中特例2.8题 已知:20375225, 1.8,751050kgl cm t cm s cm cm σ=⨯====1025100.7576.875kgq hs cm γ==⨯⨯=面积2cm 距参考轴cm面积距3cm惯性矩4cm自惯性矩4cm外板1.845⨯ 81 0 0 0 (21.87)略 球扁钢O N 24a38.75 9430.2 2232 ∑119.8 15.6 604.5 9430.22253.9ABC=11662224604.55.04116628610119.8BBe cm I C cm AA===-=-=275 1.838.75174min ,4555A cm l lI be s cm=⨯+=⎧⎫===⎨⎬⎩⎭计算外力时面积计算时,带板形心至球心表面1240.9 5.0419.862t y h e cm =+-=+-=形心至最外板纤维321186105.94433.5219.86t I y e cm w cm y =+=∴===()32206186101449.45.9422510501740.3662221086100.988,()0.980Iw cm y A l u EI x u u σϕ===⨯===⨯⨯== ()()()222212012020176.8752250.988320424.1212176.8752250.980158915)242415891510501416433.53204241050127114503204241050378433.5ql M x u kg cm ql M u kgcm M kg cm w M kg cm w M kg w ϕσσσσσσ==⨯⨯==-=-⨯⨯⨯=-=+=+==+=+==+=+=中中球头中板固端球头端(2max 21416kg cm cm σ⎫⎪⎪⎪⎪∴=⎬⎪⎪⎪⎪⎭若不计轴向力影响,则令u=0重复上述计算:222max 0176.875225241050142424433.5142414160.56%1424ql kg w cm σσσ⨯==+=+=⨯-=球头中相对误差:结论:轴向力对弯曲应力的影响可忽略不及计。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s目录第1章绪论 (2)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第3章杆件的扭转理论 (15)第4章力法 (17)第5章位移法 (28)第6章能量法 (41)第7章矩阵法 (56)第9章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69)第10章杆和板的稳定性 (75)第1章绪论1.1题1)承受总纵弯曲构件:连续上甲板,船底板,甲板及船底纵骨,连续纵桁,龙骨等远离中和轴的纵向连续构件(舷侧列板等)2)承受横弯曲构件:甲板强横梁,船底肋板,肋骨3)承受局部弯曲构件:甲板板,平台甲板,船底板,纵骨等4)承受局部弯曲和总纵弯曲构件:甲板,船底板,纵骨,递纵桁,龙骨等1.2题甲板板:纵横力(总纵弯曲应力沿纵向,横向货物或上浪水压力,横向作用)舷侧外板:横向水压力等骨架限制力沿中面内底板:主要承受横向力货物重量,骨架限制力沿中面为纵向力舱壁板:主要为横向力如水,货压力也有中面力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2.1题设坐标原点在左跨时与在跨中时的挠曲线分别为v(x)与v(1x)1)图2.1333 2334243()()()424 ()26666l l ll l lp x p x p x M x N xv xEI EI EI EI EI---=++++原点在跨中:3230111104()4()266llp xM x N xv x vEI EI EI-=+++,'11'11()0()022(0)0(0)2l lv vpv N⎧==⎪⎨⎪==⎩2)3323()3 2.2()266llp xN xMxv x xEI EI EIθ-=+++图3)333002()2 2.3()666xx x llp xN x qx dxv x xEI EI EIθ-=++-⎰图2.2题a)33111311131(3)(2)616444641624 pp ppl plv v vEI EI⎡⎤⎡⎤=+=⨯⨯-+⨯-⨯⎢⎥⎢⎥⎣⎦⎣⎦=3512plEI333321911()61929641624pl pl pl V EI EI EI⎡⎤⎛⎫=-++=⎪⎢⎥⎝⎭⎣⎦b) 2'292(0)(1)3366Ml Ml Pl v EI EI EI-=+++ =2220.157316206327Pl Pl Pl EI EI EI-+=⨯2291()(1)3366Ml Ml Pl l EI EI EIθ-=+-+ =2220.1410716206327Pl Pl Pl EI EI EI---=⨯()()()2222133311121333363l l p l l v m m EIl EI ⎛⎫⎛⎫⎪ ⎪⎛⎫⎝⎭⎝⎭⎡⎤=----+ ⎪⎣⎦⎝⎭=2372430pl EIc) ()44475321927682304ql ql qll v EI EI EI=-=()23233'11116(0)962416683612lq l ql plqlql v EI EI EIEIEI ⎡⎤=--=--=⎢⎥⎣⎦d)2.1图、2.2图和2.3图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如图2.1、图2.2和图2.3图2.1图2.2图2.32.3题1)()32212120624452313120Ml ql l l Mlq q EI EI EI EI q l M θ⎡⎤=---+=⎢⎥⎣⎦∴=右2)32101732418026q l Ml l l Mllq EI EI EIEI θ⎡⎤=-++-⎢⎥⎣⎦=3311117131824360612080q l q l EI EI ⎛⎫-++-=-⎪⨯⎝⎭ 2.4 题2.5图 3000()6N x v x v x EIθ=++,()00v A p N =-300()6x v x Ap x A N EI θ⎛⎫∴=++- ⎪⎝⎭如图2.4, ()()0v l v l '==由得300200200060263l Ap l A N EI l N EI pl Ap l EI pN θθθ⎫⎛⎫++-=⎪⎪⎪⎝⎭⎬⎪+=⎪⎭⎧-==-⎪⎨⎪=⎩解出3333()1922pl x x v x EI l l ⎛⎫∴=-+ ⎪⎝⎭图2.42.6图()()()()()()()2300122300012120001221223121212260,42026622M x N x v x x EI EIv l v l M l N l EI EI M l l l EI EIEI M l N l N l EI EI x x v x x l l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由得解得 2.5题2.5图:(剪力弯矩图如2.5)()132023330222002332396522161848144069186pl Mp pR p ll p pl v AR EI EI v l Mlpl pl pl v EI EI EI EI v Ml pl pl pl v l EI EI EI EIθ-∴==-===⋅=⎛⎫=-=-= ⎪⎝⎭-'==--=-=-()16A pa b b M A l K l ⎡⎤=++⎢⎥⎣⎦, 图2.5 111,0,6632A l a l b A K ====+=将代入得:()16312pl pl M ==2.7图:(剪力弯矩图如2.6)341113422244440.052405021005112384240100572933844009600l ql ql v A R EI EI l ql ql v A R EI EIl qlql v EI EI ql ql EI EI==⋅===⋅=⎛⎫⎛⎫=++ ⎪ ⎪⎝⎭⎝⎭⎛⎫=+=⎪⎝⎭ 图2.6()()3331233312111202424401007511117242440100300v v ql ql ql EI l EI EIv v ql ql qll EI l EI EIθθ-⎛⎫=-=-+=⎪⎝⎭--⎛⎫=--=--+=⎪⎝⎭2.8图(剪力弯矩图如2.7)()2221401112124,,0,11,82411118243212121248243,82864AA Qa b M A K l Q qa a l b A K ql ql M ql qlql R ql v AR EIα⎡⎤⎛⎫=⋅++⎢⎥⎪⎝⎭⎢⎥⎣⎦======++==⨯⨯⨯+==-===由,代入得图2.7442433032355238412816384111(0)246246448192()6488l qlql Ml ql v EI EI EI EI v ql Ml ql EI l EI EI ql EIl ql ql l M EI EI θθα⎛⎫∴=+-=⎪⎝⎭⎛⎫=--=-- ⎪⎝⎭=-=-=-⋅=2.6题. []1max 2max 2113212132142.()()62()()62()()242(0)sN EIv s sss s N dv dx dx dx GGA N EI v dx v C GA GA EI ax bx v v v f x cx d f x ax b C GA EI EIax bx f x f x c a x d GA GA qx qx f x f x EI EIv v τγ'''====-''=−−−→-+⎡⎤''∴=+=++++-+++⎢⎥⎣⎦⎛⎫''=-+++-+ ⎪⎝⎭''==''=⎰式中由于11142323432342(0)00()()00242602,224()241222425()23848s s s ssd b v l v l ql EI ql al EI c a l EI GA EIGA qlal EIql ql c EI EIqx qlx qx qx qlv x x EI EI GA EI GA l ql ql v EI GA ===''==⎧⎛⎫-++-=⎪⎪⎪⎝⎭⎨⎪+=⎪⎩=⎛⎫∴=--++⎪⎝⎭∴=+可得出由得方程组:解出:a=2.7.题先推广到两端有位移,,,i i j j θθ∆∆情形:212,i j s EI GA l β⎛⎫∆=∆-∆=⎪⎝⎭令 321011322162(0)(0)()62()2sii i i j i i j s jjEIax bx v cx d ax GA v d v v c al bl EIv l l al GA al v l bl θθθθθ=+++-=∆∴==∆⎫⎪⎬'=∴=⎪⎭⎫=∆∴+++∆-=∆⎪⎪⎬⎪'=∴+=⎪⎭而由由由()()()2213121i j j i i j a l l b l l l θθθβθθθθβ⎧∆⎡⎤=+-⎪⎣⎦+⎪⎨-⎪∆=-+-⎪+⎩解出()()()()()()()()()()()()1121(0)(0)62416642162(0)(0)1()(0)()()4261j i i j i j i j j i j i EI M EIv EIb l l EI l l l EI N EIv EIa l l N l N EI M l EIv l EI b al l l βθβθββθβθβθθββθβθβ∆⎡⎤''∴===+--+⎢⎥+⎣⎦⎡⎤=-∆-∆+++-+⎢⎥+⎣⎦⎧⎡⎤''===+-∆-∆⎪⎢⎥+⎣⎦⎪⎪=⎨⎪∆⎡⎤⎪''==+=++--⎢⎥+⎪⎣⎦⎩令上述结0i j ∆=∆=∆果中,即同书中特例 2.8题 已知:20375225, 1.8,751050kg l cm t cm s cm cm σ=⨯====1025100.7576.875kg q hs cmγ==⨯⨯=面积2cm 距参考轴cm面积距3cm惯性矩 4cm自惯性矩4cm外板1.845⨯ 81 0 0 0 (21.87)略 球扁钢O N 24a38.75 9430.2 2232 ∑119.8 15.6 604.5 9430.22253.9ABC=11662224604.55.04116628610119.8BBe cm I C cm AA===-=-=275 1.838.75174min ,4555A cm l lI be s cm=⨯+=⎧⎫===⎨⎬⎩⎭计算外力时面积计算时,带板1).计算组合剖面要素:形心至球心表面1240.9 5.0419.862t y h e cm =+-=+-=形心至最外板纤维321186105.94433.5219.86t I y e cm w cm y =+=∴===()32206186101449.45.9422510501740.3662221086100.988,()0.980Iw cm y A l u EI x u u σϕ===⨯===⨯⨯==()()()222212012020176.8752250.988320424.1212176.8752250.980158915)242415891510501416433.53204241050127114503204241050378433.5ql M x u kg cm ql M u kgcm M kg cm w M kg cm w M kg w ϕσσσσσσ==⨯⨯==-=-⨯⨯⨯=-=+=+==+=+==+=+=中中球头中板固端球头端(2max 21416kg cm cm σ⎫⎪⎪⎪⎪∴=⎬⎪⎪⎪⎪⎭若不计轴向力影响,则令u=0重复上述计算:222max 0176.875225241050142424433.5142414160.56%1424ql kg w cm σσσ⨯==+=+=⨯-=球头中相对误差:结论:轴向力对弯曲应力的影响可忽略不及计。
集美大学 船舶结构力学(48学时)第二章 单跨梁(2)2014年 4学时
§2.2梁的支座及边界条件
基本概念: 1)梁端边界条件: 梁端弯曲要素的特 定值或弯曲要素之间的 特定关系式。
2)梁端支座情况与梁端边 界条件的关系: 梁端的边界条件取决 于梁端的支座情况,不同 的支座对梁有不同的约束, 从而就有不同的边界条件。
3)研究梁端边界条件的意 义: 确定初参数, 即确定挠曲线方程。
一、各种支座及相应的边界 条件 本节先介绍通常的刚性 支座和刚性固定及铰支端和 刚固端的边界条件,再介绍 弹性支座和弹性固定及弹支 端和弹固端的边界条件。
1、刚性支持端(参见图2-7) 简称刚支端又称铰支端或简 支端:
(它的弯曲要素的特定值?)
铰支(端) 简支(端)
固定铰支座 活动铰支座
简化表达
(梁左端用负号)
图2-11
6、弹性固定 1)定义: 该种固定(端)在受 弯矩作用后将产生一个正 比于弯矩的转角。
M
M k
左
(2-14)
P
M
k
右
记忆该式有利于使用叠加 法、力法、 位移法处理弹性固定端的 情况。
k
M
P
2)弹性固定的“柔性系数” /: M
7、弹性固定端(弹固端)的边 界条件: 由于对梁来说,支反力矩 M就是梁端的弯矩,因此就可 以把梁端转角与弯矩之间的关 系找到。 v0
0
x
y
M0x N0 x qx v v0 0 x 2 EI 6 EI 24EI m P 2 3 a ( x a) b ( x b) 2 EI 6 EI
2
3
4
解: (1)代入左端边界条件的挠曲 线方程式: 3 2 M0x N0 x v 2 EI 6 EI
01228船舶结构力学
课程名称:船舶构造力学课程代码:01228〔理论〕第一局部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争论的主要对象是船体构造中的杆件、杆系和板的弯曲及稳定性,系统地阐述了构造力学中的根本理论与方法----力法、位移法及能量原理。
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根底课。
二、课程目标与根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把握构造力学的根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它们来解决船体构造中典型构造〔杆系和板的弯曲及稳定性〕的强度计算分析。
还能处理一般工程构造中类似的力学问题。
本课程根本要求:1.把握建立船体构造计算图形的根本学问2.把握单跨梁的弯曲理论3.把握力法的根本原理和应用4.把握位移法和矩阵位移法的根本原理和应用5.把握能量原理及其应用6.了解有限单元法的根本概念和解题过程7.把握矩形薄板的弯曲理论8.把握杆及板的稳定性概念,解答和应用9.了解薄壁杆件扭转的根本概念10.该课程理论性强,力学概念较难建立,涉及数学学问较多,学习和把握有确定的困难。
相比较而言,单跨梁的弯曲理论和板的弯曲理论是本课程的根本根底。
力法,矩阵位移法,能量法局部偏重于原理和方法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切实把握有关内容的根本概念、根本原理和根本方法。
学习过程中遵循吃透原理、把握计算方法、看懂教材例题,完成局部习题。
不懂的地方要反复学,前、后联系起来学,要抑制浮燥心理,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
从而到达学懂、学会、学熟,及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构造计算。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根底课,该课程应在修完学科根底课和相关的专业根底课后进展学习。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体构造与海洋工程制图后续课程:船体强度与构造设计其次局部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对船舶构造力学总述性的概述。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明确船舶构造力学的内容与任务,是为了解决船体强度问题,构造力学争论的是船体构造的静力响应,即内力与变形,以及受压构造的稳定性问题。
船舶结构力学-第二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EI l y
图2.14
x0 0
xl
ml 4EI
m x
例2:求图2.15所示的梁的挠曲线方程
q A
Bx
l
图2.15 y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梁只受到均布载荷 q的作用。由式(2-11)得:
vv00x2E 1 M I0x26E 1 N I0x30 x0 x0 x0 xE qdIxdxd
m
x
b
x
l
y
图2.3
v v 00 x 2 E 1M 0 I x 2 6 E 1N 0 I x 3bm (2 (x E 2 -1b 0))2 I
同理:(3)在任意分布载荷作用下的梁。
q(x)
x
b
x
l
y
图2.4
v v0 0 x 2 E 1M0 I x2 6 E 1N0 I x3 b x bq ( 6 x E ) I 3 d
4个未知数,要列4个平衡方程:
根据梁左端的边界条件: v0,M0
根据梁右端的边界条件: v0,vAE vI
解得:
7
20
M066P,lN033Pl
v6 P E 3 l3 I7 3 x l2 7 2 x l 23 2 3 0 x l 3l/2 x l1 2 3
这说明,梁的挠度取决于梁端四个初参数。
讨论:(1)集中力作用下的梁。
p
x
b
x
l
y
将梁分成两段: 0xb为第一段, bxl 为第二段,并把集中力 看p作是作用在第二段的初始点。
于是对于第一段,梁的挠曲线可写为:
vv00x2 E 1M I0x 26 E 1N I 0x 3
船舶结构力学第二章课件1
v EIv v EIv
梁端弹性固定在刚性支座上:
v 0 及 v EIv
弹性固定在弹性支座上:
v AEIv, v EIv v AEIv, v EIv
如果 A 且 ,表示是完全自由端
EIv 0 及 EIv 0
q
例1 如图,求两端自由支
O
x
持在刚性支座上,受均布
荷重作用的梁的挠曲线
0 6EI
0 0 0 0 EI
§ 2-2 梁的支座及边界条件
➢自由支持在刚性支座上
如图:
v0
v 0
➢刚性固定在刚性支座上
如图:
v0 v 0
➢弹性支座
v v R R
A
A
弹性支座边界条件为: 左端断面: 右端断面:
自由支持在弹性支座
上的边界条件为: 刚性固定在弹性支座
上的边界条件为:
v -AEIv
l
解:
y
v
v0
0 x
M0 x2 2EI
N0 x3 6EI
x 0
x 0
x 0
x q dx4 0 EI
边界条件:
x x x x q dx4 qx4
0 0 0 0 EI
24EI
x o : v0 0; M0 0;
x l : vl 0; Ml 0
该题特点:静定结构,可直接得到节点上的约束反力:
方向为正。
梁端面的剪力N ——在左断面向下为正,在右断面向上为正。
本节寻求梁挠度曲线方程式的基本方法:初参数法
➢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
如下图一单跨直梁。假定此梁有一对称面xOy,并规定x轴在梁的 中性层上,向右为正,y轴向下为正,z轴x,y与组成右手坐标 系统。梁的外荷重限于在xOy平面内,于是梁将发生xOy平面内的 弯曲。 弯曲时,x轴上点的垂向位移叫做梁的“挠度”,v(x)叫做梁的“挠曲 线”,v的正向与y轴的正向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重点:熟练掌握单跨梁的弯曲要素表 。
迭加: • (1)先分开画,再叠加; • (2)同号相加,异号相减(注意基线的选取); • (3)标上正负号、画上阴影线、标上关键点的 值;
注意: ¾弯矩图叠加,是指竖标相 加,而不是指图形的拼合,竖 标M °,如同M、M′一样垂 直 杆 轴 AB , 而 不 是 垂 直 虚 线。 ¾利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可以 少求一些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q(x)
x
+ +
b c d
b
c c
∫ 2
q(ξ) 2a EI
3
V3 [a( x − ξ)]dξ
y
三、例题:
计算两端刚性固定受均布荷重作用的弹性基础 梁,求出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弯矩和剪力。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先计算积分,利用函数 V3 和 V0 之间的微分关系得:
讨论:(1)、当 k ↑, u = l
本堂课小结:
符号法则 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 初参数法 边界条件
§2-3梁的弯曲要素及应力计算
事实上很多遇到的单跨梁问题常常并不需要用上面的弯曲理论步骤 进行计算求解,目前大部分单跨梁的弯曲要素都已事先算好并列成表格 (弯曲要素表)可查用。
一、梁的弯曲要素表 由于目前梁的弯曲公式是在小变形与材料符合 虎克定律的前提下导得的,所以梁的弯曲要素与梁 上的外载荷成正比,或梁的弯曲要素与外力成线性 关系。 这样如果梁上受到几种不同的外力作用时 , 就可以用“叠加原理”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来进 行计算。
My
1、矩形梁
梁的剪应力是由于梁在一般弯曲时各断面上的正应力不相等而引 起的,微块左右两断面上的正应力相差一增量 dσ ,为了保持力的平 衡,在微块的水平截面上就产生有剪应力,又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 在微块的横断面上也就有了剪应力。
(1)正应力
My σ =− I
(2)剪应力 其中:
NS τ= Ib
式中:
r ( x) 为连续分布的反力,支座反力对支座向下
P
为正,对梁向上为正,
k 弹性基础的刚性系数(单位:N / m 2 )
二、微分方程及其解
弯曲微分方程
EIv = q( x)
(4)
q 用 (q − kv) 代替
EIv + kv = q
(4)
齐次方程的通解:
齐次方程:
式中:
v = C1chax cos ax + C2 chax sin ax + C3 shax cos ax + C4 shax sin ax
推广到一般情况,挠曲线方程为: v = v0V0 (ax) + + θ0 M0 N0 V1 (ax) + 2 V2 (ax) + V3 (ax) 3 2a EI 2 2a EI 2a
M
oaBiblioteka am V2 [a( x − a)] 2 2a EI N0 V3 [a( x − b)] 3 2 2a EI
x
P
假定弹性固定端的柔性系数为a、刚性系数为K, 则固定端在M作用下的转角为: θ = αM=M / K
θ
θ
5.一般情况
左端 : v = − AEIv' "、v ' = αEIv" (弹性固定在 弹性固定 右端 : v = AEIv' "、v ' = −αEIv"
弹性支座上 弹性支座 )
6.完全自由端
v' " = v" = 0
3 弹性支座 v " = 0、v = m AEIv"'(自由支持在弹性支座上) 弹性支座
v' = 0、v = m AEIv"' (刚性固定在弹性支座上)
假定弹性支座的柔性系数为A、刚性系数为K,则 支座在R作用下的位移为:
v = AR=R / K
P
) 弹性固定 4弹性固定端 v = 0、v ' = ±αEIv" (弹性固定在刚性支座上
2
k ↑ 4EI
辅助函数 < 1, ↓ 改善弯曲,弹性基础使
梁的弯曲要素减小; (2)、k = 0(u = 0), 辅助函数 = 1,相当于普通梁; (3)、 k = const时,即 u = const ,可由迭加法(如下图所示)。
M
M
M
(b)
( a)
M
( c)
第二章 单跨梁弯曲理论
本章小结:
单跨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 符号法则 初参数法 弯曲要素的迭加法 弯矩图、剪力图画法 剪切对梁弯曲要素的影响 梁的复杂弯曲 弹性基础梁弯曲
初参数法求解单跨梁弯曲要素的步骤 1. 梁上载荷情况 + 式( 2-16 ) Æ 含有 4 初参数的挠 曲线; 2. 列左端边界条件(初参数)并代入,将挠曲线 化简; 3. 列右端边界条件(挠度及其导数),得到求解 剩余初参数的方程并求解; 4. 写出挠曲线具体表达形式,据题意求相应的弯 曲要素。
对前面所述的弯曲变形计算作一次剪切修正。
做法:不改变基本关系 EIυ ′′ = M
,而是在求出了梁的剪应力后,单 独考虑剪应力产生的弯曲变形,再把所得变形与不考虑剪切时的结果 相加。
§ 2-5梁的复杂弯曲
一、梁复杂弯曲的微分方程式
(轴向拉力为例)
(2)齐次通解:
k=
e x − e−x shx = 2
弯曲要素
v
向下为正(与y、q、P同向)。 顺时针方向为正。
θ = v′
M = EIv′′ 梁上拱为正
N = EIv′′′ 使微段逆时针转动为正。
q = EIv IV
向下为正。
ρ
θ
ε
“初参数法”
M0 x2 N0 x3 v = v0 + θ0 x + + + 2EI 6EI
Μ( x − a)2 P + ( x − b)3 + a b 2EI 6EI
注意:用到剪力边界条件时,
N = EIv′′′ m Tv′
例:受均布荷重,两端自由支持并 受轴向拉力T 作用的梁,计算其 弯曲要素。
§2-6 弹性基础梁的弯曲 一、概述
船舶进坞坐墩时船体梁; 甲板板架纵桁计算…….
P P
定义:弹性基础
r ( x) ∝ v( x)
r(x)
即:r ( x) = kv( x)
四个积分常数与梁端的弯曲要素有关,有关系式:
普氏函数的性质:(1)循环微分的性质: V1′(ax) = 2 ⋅ aV0 (ax) V2′(ax) = 2 ⋅ aV1 (ax) V3′(ax) = 2 ⋅ aV2 (ax) V0′(ax) = − 2 ⋅ aV3 (ax)
上述关系可描述为:
方程式可写成:
剪流
N f = ∫ ytds I 0
s
S = ∫ ytds
0
s
对于通常的船用工字钢断面,计算结果表明,剪流在腹板 中的分布相当平坦,其最大剪应力可近似表达为( Aw 为腹板 面积): N
τ max =
Aw
§2-4 剪切对弯曲变形的影响(只是了解) 在上述讨论梁的弯曲变形时都没有考虑剪切力的 作用,表现在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是由关系式 梁的弯曲微分方程式 EIv′′ = M 导得的,该公式是在平断面假定,即纯弯曲时才是 平断面假定 正确的;也就是式中的 v是由弯矩M引起的。
e x + e− x chx = 2
T EI
(2)“初参数”:
q = EIv (4 ) − Tv′′
(2)“初参数”:
轴向拉力时的挠曲线方程 :
轴向压力时的挠曲线方程 :
复杂弯曲梁初参数法求解
1.梁上载荷情况+式(2-60或2-61)Æ含有4初参数的挠曲线; 2.列左端边界条件并代入,将挠曲线化简; 3.列右端边界条件,得到求解剩余初参数的方程并求解; 4.写出挠曲线具体表达形式,据题意求相应的弯曲要素。
c
∫
x
c
q(ξ )dξ ( x − ξ )3 6EI
M 0、N 0、θ 0、v 0
初始弯曲参数。
支座及边界条件 1 自由支持
v = 0、v " = 0( M = EIv '' )
不允许梁端发生挠度,而对梁 的转动无限制
2 刚性固定
v = 0、v ' = ( 0 θ = 0)
梁在刚性固定端处挠度与转角均为零而 弯矩、剪力不等于零
↓ ↓↓↓↓↓ ↓↓↓↓↓ ↓ ↓ ↓↓↓
MA
q
MB
=
MA MA M' q M°
MB MB
+
↓ ↓↓↓↓↓ ↓↓↓↓↓ ↓ ↓ ↓↓↓
MA
M M' M°
M B
二、梁的剪力(在一般弯曲情况下,梁断面有正应力与剪应力)
相应于我们规定的符号法则,断面距中性轴y处的正应力为 σ = − I 梁的正应力沿断面高度为线性分布,沿断面宽度为均布,
(材料力学里定义公式)
S=∫
h/2
y
ydA
为断面自y到边缘部分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N h2 τ = ( − y2 ) 2I 4 3N N A = 则( s 有效抗剪面积) τ max = 2 A As
b h2 矩形: S = ( − y 2 ) 2 4
2、薄壁梁
薄壁断面,因为其壁厚甚小,故可认为剪应力沿壁厚为 均匀分布,这样我们常把剪应力与壁厚的乘积 τ t = f 来研究。此 f 称为剪应力流,简称“剪流”(shear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