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心】DTT行为介入策略——空中教学第一阶段
关于DTT的延伸说明
关于DTT的延伸说明“个体的情况、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强化物的效能、训练者的操作方法都是DTT中重要的内容,操作上各个环节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到位,只注重形式意义不大。
”(以琳网老v的评论)Roy为什么做到了预期以外的成功(至少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不仅仅是有一个灵活而又坚持的妈妈,战术上对头;还在于有一个智慧的爸爸,战略上把握(管与不管拿捏很到位)。
DTT并非理论,就是一个教学技术(或者程序),对着一个技术说理论的事情,或者,反过来,对着一个理论说技术的事情,确实意义不大。
DTT不算摸底,有5个阶段(又分别对应着五种教学程序),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其中,主体试验阶段(mass trial)是学习的关键环节(涉及了无错误学习法和错误矫正程序两方面的情况)。
辅助教学技术对于ABA能获得成功我认为居功至伟,没有它,就没有缺陷性行为的从无到有的过程。
但是,在DTT中的辅助教学策略和在自然情境下辅助教学策略又有很大不同。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体现在它分阶段的让操作者体会了等级辅助的含义。
DTT是具体的教学技术和程序,当然是讲范式的,离开规范的操作,怎么比较效果?把具体的操作范式当作理论去理解,就失去了这个范式的意义了。
不喜欢这个范式的,大可以拥抱地板,但讲究DTT 操作的,先得规范了自己。
正因为这个范式有诸多局限,所以才强调强化物效能和运用行为动量等操作中的策略,你如果修炼到孩子看见你就喜欢,那就更没得说了。
很多情况下,刻板的不是孩子,也不是教学程序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我还想再进一步补充的一点,在ABA大旗下设计出来的教学技术,无一不渗透着这样两个特点:对于学习者来说,它挫折最少;对于学习者来说,它最容易成功。
从DTT到串联行为教学,到自然情境下的ABA教学。
参透了这两点,你甚至可以成为中国的Lovass也说不定。
权做荒唐言吧。
DTT与PRT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比较研究
DTT与PRT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比较研究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一种主要依赖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干预方法,包括DTT(离散试验训练)和PRT(自主增强机制训练)。
本文将比较DTT和PRT在自闭症儿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DTT是一种以结构化教学为基础的行为疗法,主要通过离散试验的方式,将目标行为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然后逐步引导孩子进行学习。
DTT主要侧重于强化目标行为,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方式加深孩子对行为的理解和记忆。
DTT通常侧重于语言和同行行为的训练,在自闭症儿童中主要用于提高社交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PRT是一种自主增强机制训练,主要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来激发孩子的动机和兴趣。
PRT强调孩子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反馈,通过与孩子合作解决问题来实现目标行为的改变。
PRT主要侧重于提高自我驱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在自闭症儿童中主要用于改善自我控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DTT和PRT在治疗自闭症儿童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DTT通过离散试验的方式,能够将目标行为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适合在起始阶段和初级阶段的幼儿中使用。
DTT还通过明确的指导和强化技巧,能够快速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和进步。
DTT对孩子的要求较高,常常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因此不适合那些缺乏集中注意力和自控能力的孩子。
PRT则更注重孩子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反馈,能够激发孩子的动机和兴趣,增强其对目标行为的自主选择和控制能力。
PRT通过与孩子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了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能力。
PRT对孩子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
PRT在课程设置和目标管理方面较为灵活,需要疗法师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DTT和PRT在自闭症儿童治疗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DTT适合那些需要明确指导和强化技巧的儿童,可以快速且有效地改善孩子的学习和行为问题。
自闭症儿童DTT与PRT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
自闭症儿童DTT与PRT干预模式的对比研究
王振洲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应用行为分析(ABA)是公认的干预自闭症儿童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在
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以应用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干预模式有传统的回合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缩写DTT)和关键技能训练法(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缩写PRT )。
本文系统地分析自闭症儿童DTT与PRT干预模式的共同之处,以及PRT的理论特色以及操作技巧,从而明确PRT与DTT关系,为自闭
症儿童教学者及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总页数】5页(P109-113)
【作者】王振洲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乐山 614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60
【相关文献】
1.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个案干预效果之比较分析r——基于关键反应训练(PRT) [J], 连翔
2.自闭症儿童PRT干预模式的运用与反思 [J], 王振洲
3.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个案干预效果之比较分析——基于关键反应训练(PRT)[J], 连翔;
4.DTT与PRT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比较研究 [J], 田旭梅; 肖廷廷; 彭敏; 唐文雯; 陆艳
5.语用干预模式下的自闭症儿童矫治实践探索 [J], 石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TT与PRT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比较研究
DTT与PRT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比较研究DTT是一种结构化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通过将复杂任务分解为简单的任务,依次教授儿童相关的技能。
DTT强调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规则,使用正反馈和正式模型来帮助儿童学习。
DTP通常由成人进行指导,教学范式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及时反馈来传授技能。
相比之下,PRT是一种自然环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儿童的兴趣为基础,以积极的激励和选择性回应为支持。
PRT采用了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儿童在自然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
这种方法更关注儿童的主动参与和扩展自我效能感。
DTT更加依赖成人的指导和控制,少数症状和技能是通过同一种教学程序进行训练的。
而PRT更加注重儿童的选择和自主性,可以同时针对多个技能进行干预。
PRT鼓励儿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DTT注重于细节教学,关注个别技能的精确培养和答案的正确性。
而PRT强调培养核心能力和关键行为,以及扩展这些能力到更广泛的环境。
PRT更注重整体发展和推广,而不仅仅是单个技能的训练。
DTT和PRT都需要有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实施教学,两种方法的有效性都已经通过研究进行了验证。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具体特点和需求。
一些研究表明,DTT可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在某些任务中的执行能力和学习能力。
而PRT则能够增强儿童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
DTT和PRT都是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有效干预策略。
DTT更注重细节教学和技能精确性,而PRT更注重核心能力和整体发展。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家长和专业人员的意愿和能力。
行为干预案例一师数字资源中心
•48%被开除 •35%失学 •低职业成就 •旷工和失业 损失增加
家庭
•父母离婚或分居的频率增高 •兄弟姐妹间打架争吵的几率
增加2-4倍
ADHD
社会
•滥用药物的风险增加2倍 •成年期很可能出现社会功能
退化
9
ADHD患者学业影响
ADHD患者 非ADHD患者
高中毕业率 大学毕业率 学习障碍发生率
其较高的活动水平和寻求刺激的行为可能是试 图去提高自身的觉醒水平,因而表现出过多的 运动以保持觉醒状态。
ADHD儿童的睡眠障碍
在ADHD儿童中,约有70%的ADHD儿童存在睡眠失 调。
ADHD儿童REM百分比减少,REM潜伏期延长。 在ADHD儿童的睡眠中,周期性腿动(PLMS)、睡
眠呼吸紊乱(SDB)等睡眠障碍现象也非常普遍。 ADHD儿童存在白天嗜睡。 ADHD组儿童父母对其有更多的睡眠报怨。
湖南省
8644
儿童少年
6.04%
1995
内蒙古包头地区
14739
7~12
14.09%
2004
广西省桂林象山区
9162
5~12
4.25%
2005
江苏省苏州市
11031
小学生
13.86%
2006
云南省昆明市
5650
6~14
7.12%
2006
长春市
7100
6~18
1.02%
2008
牡丹江市
6994
6~14
三、ADHD的出现率
公认:5% 范围:0.5%~26% (我国1.02% ~ 14.09% ) 男女比例:2~9∶1 高峰年龄:8~9岁
调查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ADHD的出现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980-2011)
单一回合教学(DTT) ABA中的少林功夫单一回合式教学 婴幼儿应用行为分析教学课件
单一回合式教学 是桌面教学。是不是 这样呢?
什么是单一回合式教学DTT
单一回合式教学法又被称作:
“回合试验教学法” “离散式试验教学” “分离式试验教学”
“离散单元教学”
什么是单一回合式教学DTT
单一回合式教学是一种将技能分解成小目标,通过高度结构化、
密集式的练习,让学生习得单一目标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单一回合式教学DTT
目标行为 (洗手)
单元行为1 (打开水龙头)
单元行为2 (搓手心和手背)
单元行为3 (用毛巾擦手)
什么是单一回合式教学DTT
DT T 是 一 个 非 常 具 体 、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 1 对 1 桌 面 教 学 ) 。
什么是单一回合式教学DTT
“找一找水杯”
正确拿取
可给予大强化。
未正确拿取
采用负向口语回馈“拿错了。”
什么是单一回合式教学DTT
习得目标后进行
区辨训练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教材地点
进行泛化
操作型行为角度分析
A (前事)
B(行为)
C(结果)
老师给予口语指令: “举手”
学生做出举手动作 社会性赞美+强化物
主要特点
第一:把每个技能分解成最小步骤,一步一步教。 第二:反复练习每个步骤,每一步给予强化。 第三:利用提示帮助孩子反应正确。 第四:利用强化和强化物。
ABA中的少林功夫单一回合式教学
课程小结
单一回合式教学 通过高度结构化、密 集式的练习,让学生
习得单一目标。
ABA中的少林功夫单一回合式教学
课程小结
• 是幼儿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是做好幼教工作的首要条件。 • 是幼儿教师师德体现的灵魂所在。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儿保科 雷雅兰
DTT与ABA
DTT的英文全称是“discrete Trial Teaching",中文可译为"回合式操作教学 法”或“分解式操作教学法”。DTT是行为训练【即ABA】的具体教学操 作方法。
DTT及其四要素
DTT 是一个非常具体,非常 系统的教学方法,在孤独症 儿童学习任何一个课题时几 乎都可以使用它。 DTT 每个 回合都由四个必须要素组成 【见下图】。使用 DTT 教孤 独症学生必须了解和正确运 用这四个要素才能有效。
1.分解课题:
2.给予奖励:
3.及时强化:
指令反应结果源自暂停DTT四要素/步骤
1.【指令】DDT的第一个步骤是指令(或其他一种诱发一个反应刺激)这是一个Trial回合的 开始,一般情况下指令是由老师或者家长发出的口头指令,也可能是视觉方面的刺激(如, 出示一物品)。发出指令的时候要注意简单和清晰
2.【反应】第二个步骤是观察由学生做出的回答或其他反应。老师一定要清楚的知道自己 要求学生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要在指令发出前就定下正确反应的标准。
3.【结果】在学生做出一个反应后马上就有结果体现出来,以对他的这个反应做出反馈, DTT的第三个步骤结果的作用是告诉学生,他做的是对还是不对。如果他反应的正确,结 果应是强化(给予奖励),如果他没反应正确,则不给予强化。
4.【暂停】每两个回合之间要稍微休息几秒钟。这样可以为下一个回合做准备。
ABA的基本概念———DTT技巧原则
ABA教学方法1DTT
一ABA教学方法1 DTT 2这几年来在美国越来越多学校,机构和家庭都选用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来教孤独症儿童。
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
这种DTT 是一种具体的训练技术。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②强化性(intensiv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③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④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为什么叫回合式教学(DTT)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包括着多种“操作”,每项“操作”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具体过程是由三环节组成:①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②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的回答或作出反应;③结果(对孩子的反应强化或提示加强化)。
一个操作的这三个环节完成后,稍微停顿后再给出下一个指令(开始新的操作)。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
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解目标》。
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
再比如,要较孩子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
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孩子,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下面还将仔细介绍)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
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孩子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
由于孩子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会容易一些。
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介绍12010-1-18 9:52:53 来源:中国孤独症支援网作者:佚名字体:大中小跟帖0 条打印收藏二第一章应用分析行为疗法概述由于孤独症是一种广发性发育障碍,致残率很高,而且病因至今仍不明确,因此目前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只能够针对患儿的症状变现进行对症治疗,从而减轻患儿的症状,提高患儿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争取其尽量能回归主流社会。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DTT
准备学习的能力
模仿能力
眼对视
安坐
坐好
听指令
学习内容
准备学习 早期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 玩 社会交往 生活自理 纠正不当行为
记录
项目目录表/月 具体目标/周 ABA/DTT记录表/天 曲线图/天
ABA/DTT训练项目目录项
ABA/DTT训练项目目录(100项) 1. 2. 3. 4.
对比最有效强化物
变 化 尝 试 评 定 选 择
合理使用强化物
及时强化 间歇强化 强化消退 少量强化物 缓慢出示强化物
不正确反应的反馈
孩子的反应
错误,且明知故犯。
结果-老师/家长的反馈
“忽视法”:几秒钟不看他。
错误,因为是新课题,畏难。 没有反应,没有不良行为。
告诉他“不对”,再试一次, 给予辅助,确定他理解了指令 要求。
反应标准的一致性 反应标准的变化 反应中附带行为 没有正确反应时的操作
辅
助
辅助:一种附加的刺激,用于帮助给出正确反应。 目的: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 原则:从手把手辅助减少辅助辅助消退。 危害:依赖辅助做出正确反应。 形式:手把手辅助半辅助
视觉辅助 方位辅助 示范辅助 语言辅助 NO,NO,YES法辅助 无错辅助
评估与计划
评估: 依据 : 病史
发育 访谈 观察 工具
计划: 依据:评估
基线 家长要求
训练环境
特定场景:开始几乎没有刺激的环境。
增加刺激:
自然环境:真正的教室,家庭中。
D T T 及步骤
DTT----分离式试验教学(回合训练法) 四步骤:
指令→反应→结果→停顿
(开始下一回合)
五步骤:
模仿:老师/家长发出指令“这样做”, 随 时做出示范动作,孩子做出同样 动作。
家庭训练中的认知理解和逻辑表达如何结合STAR策略
如何在家庭训练中运用STAR策略STAR策略的最大特点是以自闭症儿童为主导,强调通过自然情境以及提高动机帮助他们习得关键性技能,并根据情况需要创设不同的自然情境,以应对真实的生活情境。
有步骤、有层次的教学法弥补了传统自闭症教学策略(ABA等)的不足,避免了高度结构化教学导致孩子行为刻板、机械,缺乏主动性并且技能保持较差的问题。
所以,在家庭训练中运用Star策略对小朋友进行训练也显得格外重要。
下面针对家庭训练中的认知理解和逻辑表达课程结合Star策略提出一些方法:一、回合式训练法—DTT(以大动作模为例)步骤:1、第一个项目—拍手(单独)如:跟我做说完拍手让小朋友随即做出反应(拍手)如果孩子正确做出反应,立即强化告诉孩子:拍手很棒!达标标准:连续两天(两节课)连续做对3次即可进入下第二个项目的学习如果孩子未能正确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即进入学习阶段(错误纠正),这时家长可根据孩子情况选择提示分层(手把手提示/肢体提示/触觉提示/示范/手势/语言提示等)层次对孩子进行教学。
达标标准同上。
2、第二个项目—跺脚(单独)具体做法同拍手。
3、第一个项目(拍手)和第二个项目(跺脚)随机出现。
注意:两个项目混合时,出现次数各占50%的比例。
如果做10次训练,拍手和跺脚各训练5次。
达标标准同上。
4、第三个项目—摸头(单独)具体做法同拍手。
5、第一个项目(拍手)、第二个项目(跺脚)和第三个项目(摸头)随机出现。
注意:三个项目混合时,前两个项目和第三个项目出现次数各占50%的比例。
如果做10次训练,拍手和跺脚共训练5次。
摸头训练5次。
达标标准同上。
6、第四个项目—拍腿(单独)具体做法同拍手。
7、第一个项目(拍手)、第二个项目(跺脚)、第三个项目(跺脚)第四个项目(拍腿)随机出现注意:三个项目混合时,前三个项目和第四个项目出现次数各占50%的比例。
如果做10次训练,拍手和跺脚摸头共训练5次。
拍腿训练5次。
达标标准同上。
回合式操作教学法(DTT)
回合式操作教学法(D T T)D T T的英文全称是“D i s c r e t e T r i a l T e a c h i n g”,中文译为“回合式操作教学法”或“分解式操作教学法”。
是应用行为分析(A p p l i e d B e h a v i o r A n a l y s i s,A B A)的具体教学操作方法。
特点:1)将每项要教的技能(s k i l 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练习2)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3)强化性(i n t e n s i v 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4)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D T T五元素指令辅助反应强化停顿D T T回合公式指令→(辅助)反应→强化→停顿→(下一回合)指令如:拍手(辅助)→儿童拍了手→给予奖励→停顿→(下一回合)拍手一、指令语言指令:当要孩子完成某项工作时所说的话非语言指令:当要孩子完成某项工作时,所出示的些手势动作,物品或图片原则1)统一性2)不重复性3)与强化相结合技巧1)及时、适时2)准确、简明扼要3)有必要性4)可实现性有助于提高指令有效性的因素1)目标明确、环境单一,避免不必要的刺激2)观察孩子的反应,适当给以辅助3)根据孩子的语言能力适当提高的原则二、辅助(辅助≠代劳)辅助是一种附加的刺激,被有意识地引发孩子的正确反应,帮助儿童在指令和反应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以保证孩子作出正确的反应。
辅助的意义:1)帮助把指令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2)体验成功的愉悦3)建立对每一个指令必须作出反应的意识4)使我们的教学可以继续进行辅助的种类1身体辅助2动作示范3手势辅助4方位辅助5言语辅助6视觉辅助7反差辅助的技巧:1)时间辅助要及时,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发生兴趣,并体验成就感(儿童不配合及注意力不集中时都要给予辅助)2)反差改变教具的反差程度,以诱导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3)辅助与强化结合注意在孩子做出正确反应给予强化。
辅助的消失1)辅助的减弱同一辅助强度在五次成功之后就可以减弱辅助程度2)适时延长“等待”的时间时间不超过五秒。
dtt教学中指令的意义
dtt教学中指令的意义摘要:1.指令的定义与作用2.指令在DTT教学中的应用3.指令的分类及实例4.如何编写有效的教学指令5.指令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分析6.提高指令教学效果的方法正文:一、指令的定义与作用指令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发出的具有明确目的和要求的指导性信息。
在应用行为疗法(DTT)教学中,指令对于学习者的行为塑造和技能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令在DTT教学中的应用1.塑造学习者的正确行为:通过明确、简洁的指令,引导学习者遵循正确的步骤和顺序完成任务。
2.提高学习者的执行能力:指令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目标,提高执行力。
3.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令,引导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指令的分类及实例1.物理指令:指导学习者进行具体动作的指令,如“拿起笔”、“站起来”。
2.认知指令: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和判断的指令,如“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判断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3.社交指令:指导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指令,如“向同伴问好”、“分享你的想法”。
四、如何编写有效的教学指令1.简洁明了:指令要简洁明了,便于学习者理解。
2.具有针对性: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给予恰当的指令。
3.逐步递进:根据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分阶段给出指令。
4.鼓励反馈:在指令中鼓励学习者反馈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指令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分析1.案例一:一名有注意力缺陷的学习者在完成作业时,教师可以给予定时指令,如“接下来10分钟专心完成数学作业”。
2.案例二:一名沟通交流能力较弱的学习者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可以给予明确的社交指令,如“主动与同桌交流今天的天气”。
六、提高指令教学效果的方法1.观察学习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指令的类型和难度。
2.结合正向激励机制,对学习者的正确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
3.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
4.加强与学习者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习者的成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指令在DTT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单一回合教学(DTT) 教学后三阶段 婴幼儿应用行为分析教学课件
区辨试验:
课程
命名 — 名词
目标
指令
反应
苹果A 草莓B
呈现苹果说“这
是什么?”
学生正确回答
呈现草莓“这是 什么?”
学生错误回答 呈现苹果“这是?
结果
给予回馈 “答对啦”
进行错误 纠正程序
区辨教学阶段
区辨试验:
课程
命名 — 名词
目标
指令
反应
苹果A 草莓B
呈现苹果说“这
是什么?”
学生正确回答
呈现草莓“这是 什么?”
少林功夫之伏虎拳、般若掌、金刚掌-教学后三阶段
单一回合 教学法
区辨教 学阶段
随机教 学阶段
维持 阶段
少林功夫之伏虎拳、般若掌、金刚掌-教学后三阶段
伏虎拳 般若掌 金刚掌
区辨教学阶段
区辨教学注意事项:
目标为学生已通过的,2个为1组。 3个指令顺序可随机变换。 学生出现正确反应,给予强化。
区辨教学阶段
命名 — 名词
目标
指令
反应
苹果A 草莓B
呈现苹果说“这
是什么?”
学生正确回答
呈现草莓“这是 什么?”
学生错误回答 呈现苹果“这是?
结果
给予回馈 “答对啦”
进行错误 纠正程序
随机教学阶段
随机教学:
将已经掌握的目标在不同课程 中进行泛化试探。
随机教学阶段
泛化
指令
人物
场景
教材
维持阶段
维持教学:
入维持阶段的学习项目应在训练中 和生活中泛化为目标。
学生错误回答 呈现苹果“这是?
结果
给予回馈 “答对啦”
进行错误 纠正程序
区辨教学阶段
行为干预课件
ABC行为分析
妈妈和阿姨聊天聊了一段时间后,小明看着妈妈,边拍头边尖叫, 妈妈大声呵斥他:“给我安静!”小明撇撇嘴。
A
B
C
小明
妈妈
ABC行为分析
妈妈和阿姨聊天聊了一段时间后,小明看着妈妈,边拍头边尖叫, 妈妈大声呵斥他:“给我安静!”小明撇撇嘴。
小明 妈妈
A
B
C
妈妈和阿姨聊天聊了一段 边拍头边尖叫 时间
从防、控、教三方面该如何干预?
如何干预?
防(前事干预):非后效增强、改变前环境 改变前环境: 课业的调整和改变 、 一定的选择权、简单与困难任务交替进
控(后效干预):削弱,区别强化替代行为(表达)、耐受力训练(忍耐一段时 间不出现行为问题才可以允许逃避嫌恶刺激)暂时中止嫌恶刺激,约定
教(积极干预):表达(进行约定和求助)、忍耐力、做事的能力
调整环境因素
• 3.任务的因素(任务对于孩子来讲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任务的形式孩子的 不喜欢等)
课业的调整和改变(调整方式、改变难度) 一定的选择权(可以选择强化物、活动的载体、任务的形式、任务的先后顺序、不可 以选择的是项目的内容和对指令的执行) 简单与困难任务的交替进行
孩子逃避任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圈圈 • 排序结果:BEDACF
行为干预
第二讲:行为的ABC和功能
行为干预的目的
增加所期 待的行为 行为发生
率
预防及降 低不适当
行为
A前事刺激
大环境因素 行为触发点 在行为发生前发 生的事件
ABC行为分析
B行为
可观察 可测量
C行为后果
行为发生后的 事件
ABC行为分析
爸爸带小明去超市,小明看到棒棒糖,开始哭喊着说:“我要吃 棒棒糖!”爸爸买了棒棒糖给小明,小明吃起了棒棒糖。
DTT回合操作法
D T T回合操作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ABA的几个基本点:1把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行为进行分解,直到最后细小的,但可观测的行为单元。
2.要求孩子对每个指令必须做出反应。
(温柔的坚持)3目标明确,孩子的错误反应肯定得不到奖励。
4.同一课题的训连要重复很多次。
5教学计划(IEP)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的。
准备:一课堂常规:内容:1.坐好要求:屁股坐在椅子上,面向操作者(如妈妈)。
身子坐直,不能倚,躺等。
2.手/脚放好要求:手脚自然放好,不能有手乱抓,脚乱踢等干扰性行为。
3.注意力(看 ** 操作者)要求:贯穿训练始终。
对看**的指令有反应/及时辅助。
每次做课题所发的指令,都是以看着操作者(有注意力在)为前提。
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几种方法:1.挡视线2.拉孩子的手3.物品吸引4.直接发指令重要性:1.课堂常规是孩子和操作者一起上课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2.保证了指令的有效性,提高正确反应出现的概率。
3.为孩子做桌面课题做了基本的准备。
二建立交换意识(对于依恋物品的孩子)1.发指令,要求孩子把物品给我。
(孩子无反应/拒绝)2.发指令,辅助完成,放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夸奖他:“对了,真棒!”物品还给孩子。
(孩子辅助完成后得到强化)3.发指令,辅助完成/独立完成,要求孩子做简单的指令,夸奖:“对了,真棒!”物品还给孩子。
(孩子辅助完成/独立完成后得到强化)三回合记录1.姓名_____2.时间_____3.项目_____4.目标_____5.指令_____6.正确率__7.回合记录: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7____8____9____10____正确反应√错误反应╳辅助完成DTT回合的五元素指令(刺激)——反应——强化(结果)——停顿︱辅助一指令1概念: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所给予的刺激。
dtt操作流程
dtt操作流程The dtt operation process can be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for many individuals. dtt操作过程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
The proces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hat require patience,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a willingnes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这个过程涉及到几个步骤,需要耐心、细心和愿意适应个人需求的意愿。
It is crucial for caregivers and therapists to understand the dtt operation process thoroughl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est possible support and guidance to the individual. 对于照顾者和治疗师来说,全面了解dtt操作过程非常关键,以便为个人提供最好的支持和指导。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the dtt operation process is to establish a strong rapport with the individual. 在dtt操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之一是与个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This involves creating a sense of trust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caregiver or therapist and the individual receiving the treatment. 这涉及到在接受治疗的个人与照顾者或治疗师之间建立信任和理解的感觉。
Building rapport is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 of dtt as it sets the foundation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建立关系对于dtt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为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奠定了基础。
单一回合教学(DTT) 单一回合教学的六要素之四 婴幼儿应用行为分析教学课件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停 顿
结果
停顿
3—5秒钟
目的:让各个回合之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分隔界限,使整个
教学过程不会混在一起。
单一回合式教学的六要素之四
课程小结
指令 反应 结果 停顿
课后思考
课后,请你撰写一个课程的完整ABC (指令、行为及结果)。
“举手”
重发指令并辅助
社会性赞美+强化物
学生无反应,辅助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结 果
1.强化方式:正强化、负强化
爸爸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结 果
1.强化方式:正强化、负强化
2.强化物
非制约强化物
制约强化物
睡眠、食物
实物、活动、感官、代币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结 果
1.强化方式:正强化、负强化 2.强化物 3.差别性强化 4.淡化强化
简单、明了、快捷
固定
指令
灵活、生活化、口语化
注意:“空指令”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反 应
指令
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准确判断 学生的反应是否正确,从而采
用不同的程序进行教学。
做出反应
正确反应 错误反应 无反应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反 应
A
B
C
学生做出举手动作 (正确反应)
老师给予口语指令: 学生做出拍手动作(错误反应)
单一回合式教学的六要素之四
ABC 理论
前事 行为 结果
单一回合式教学的六要素之四
ABC 理论
回合式教学 语言行为教学 自然情境教学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
六要素
指令
行为
结果
停顿
提示
提示退除
单一回合教学的四要素
dtt教学教案
dtt教学教案
DTT(Discrete Trial Training)是一种应用行为分析的教学策略,常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
以下是一份DTT教学教案示例:
一、教学项目:学习颜色词汇——红色
二、教学阶段:主体教学
三、教学辅助等级:由高到低
四、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指出红色物品,并说出“红色”词汇
五、教学过程:
1. 强化物选择:选择学生喜欢的玩具或零食等作为强化物,引起学生的注意。
然后呈现两样强化物,发指令“选一个”或者“你想要哪一个?”。
2. 项目讲解: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红色的”,并呈现红色教具。
3. 开始回合教学:
(1)引起学生的注意或等待学生主动注意。
(2)呈现教学材料、提出要求(指令)。
指导者把红色教具放在桌子上,发指令“指一指红色的”。
(3)辅助:发出指令后,马上手把手地拉着学生的手,作出指向红色教具的动作(全躯体辅助)。
4. 反馈和强化:在回合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和强化,例如表扬或奖励。
5. 重复回合教学: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学生能够准确指出红色物品并说出“红色”词汇。
6. 逐渐降低辅助等级:在达到教学目标后,逐渐减少全躯体辅助,改为部分辅助或言语指导。
7. 扩展和泛化:将学习内容扩展到其他场景和物品上,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记录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如有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辅助等级。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DTT教学教案示例,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
干货——实操DTT
⼲货——实操DTT 本期的⼲货较多,由于偏理论,怕语⾔描述不便理解,特请仔仔出镜。
拍摄⽔平不专业,看官勿喷。
实操DTT有难度吗?答案见仁见智。
不过就墨者浅薄的经验来看,只要⽬标分解的功课做⾜,且掌握科学的⽅法,基本上是没什么难度的。
如果⼀定说有难度,那就是家长的坚持了。
不过,如果你能初尝胜果,那么由成就感所带来的坚持就会更容易⼀些。
减肥成功过的朋友估计都有类似的体会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半。
这两天墨者给仔仔做了好些个DTT的尝试,其中还成功的引⼊了“代币系统”。
⽽且渐渐的摸索到了宿⽼师的那种节奏感,虽然还远没有⼈家那么纯熟,但也渐⼊佳境。
(后⾯有视频)今天就最近学习的内容,结合墨者的经验,和⼤家进⾏⼀个分享。
DTT说⽩了就是回合制的教学⽅式,很多机构⼀对⼀的课程都是基于此建⽴的。
这⾥先简单介绍⼀下,之后咱们在⼀条⼀条的细说。
DTT是ABA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有四个要素组成的:1、指令:⽼师或家长发出的明确的指令2、反应:孩⼦对指令所做出的反应,包括正确反应、错误反应、⽆反应3、结果:强化孩⼦的正确反应,或是告知孩⼦的错误。
4、停顿:关闭这个循环之后停顿⼏秒钟。
说来⾮常简单的步骤,实际操作起来细节说道可就多了去了!当然,两天的课程,⼋⼗多页PPT,每页都会展开很多内容。
所以墨者不可能在短短⼀篇⽂章中全部呈现。
我只拣重点的,或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进⾏描述。
若有不当,权当抛砖引⽟了。
由于理论较多,所以读起来可能会有些昏昏欲睡的赶脚。
墨者尽⼒不让你睡着吧。
——————分割线——————1、指令这⾥说的指令,是描述清晰,语⾔简洁,并且适合当前星宝能⼒的指令。
⽐如“拍拍头”,⽽不要说:“告诉爸爸仔仔的头在哪⾥”。
指令越简单,孩⼦就越容易建⽴信⼼。
⽽且,我们需要明⽩我们的指令应该得到的正确反馈是什么。
⽐如指令:“数数积⽊”。
那么正确的反馈应该是孩⼦数数1、2、3、4。
但如果指令是:“⼏块积⽊”,那么正确反馈则是孩⼦告诉你:“4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