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学校教育帮扶典型案例材料
![学校教育帮扶典型案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6450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f.png)
学校教育帮扶典型案例材料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始实行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其中,有一些典型案例,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一、原创教学方法帮扶乡村学校某市的低保学生小明,虽然一直表现出色,但由于经济困难,无法报名参加辅导班,课程较为单一,成绩略有下降。
该市中学校长得知后,主动联系小明所在的乡村学校,邀请小明参加该校开展的学科竞赛并给予学习资助。
此外,该校根据小明的学习特点,开展了野外生物课程,尤其是鸟类学和自然环境保护。
通过把生动有趣的家庭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小明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提升。
小明在该校首届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也是乡村学校第一次参加该校的参与竞赛活动。
夏令营期间,学校和留守儿童家长一起助力小明参观了博物馆,让小明了解到更多社会和文化历史。
二、定点支教培养优秀人才某市的高峰primary学校是“三区三州”的贫困地区,该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
该校合作的大学老师,利用毕业实践奖学金,到该校进行定点帮教。
其余老师,按照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与其年级相适应的教《音乐、英语、美术等课程》,重视教育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以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志愿者服务,帮助贫困学生圆梦某市的扶贫教育项目,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志愿者艺术团队。
通过志愿者服务,这些团队帮助乡村学校搭建了舞美和音乐设备,带领学生团队参加了全国小学生艺术节和全国浓墨书画大会,让孩子们在草原和沙漠中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风貌。
其中的许多学生因此成为中国的艺术之光,成为各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优秀代表。
四、科技服务支撑下的乡村教育创新通过“一师一村”的扶贫教育项目,某市教科局利用互联网科技,为乡村校园提供了实时的在线培训平台。
这个平台汇集了大城市的优秀 teacher,以及县城教育霸权和教育专家来,直接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开展了多种常规及非常规的教学实践,以指导乡村学生的一步一步成长。
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 (精品)
![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91377cacf84b9d528ea7a88.png)
甘肃静宁县的教育扶贫之路7月的黄土高原已是鸟语花香。
在甘肃省静宁县,不论走在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城镇,目之所及,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在学校。
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在静宁,昔日破旧的校舍已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曾舍近求远、择校转校的农村学生,如今正在逐步“回流”。
今天的静宁,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
贫困山村有了漂亮“童话城”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老贫困户王跃刚的小儿子王萌,现在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保教费免了,孩子每天还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天天吵着要去幼儿园哩!”王跃刚说。
但就在几年前,对于村里的百姓来说,这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红旗村原来有一所幼儿园,只负责孩子的日常活动。
家长们每天忙农活,中午接孩子回家吃饭,一来一去,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了接送孩子上。
为了减轻家长负担,红旗幼儿园探索实施了日托模式,并采取集中加工、分点配送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早餐、午餐,还为孩子们创设温馨舒适的午休场所,让家长们能安心干农活。
“我们与静宁一幼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幼教培训,规范保教行为。
”红旗幼儿园园长穆新燕说,“依托‘静宁教育云’平台,我们与静宁一幼开通同步课堂,真正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红旗幼儿园不是个例。
在静宁县,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了幼儿园带来的“实惠”。
2015年至今,短短两年,静宁县行政村幼儿园从3所发展到149所,其中贫困村幼儿园75所,实现了有需求的行政村、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为了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解放农村劳动力,静宁县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按照有利于利用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有利于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分级管理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据统计,2017年春季静宁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1%。
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
![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db4bb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d.png)
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民办实事是指由社会力量自发组织、筹集资金并实施的,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公益活动。
在中国,民办实事项目广泛涉及教育、医疗、扶贫、环保、文化等各个领域,不仅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下面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爱心图书馆某民办实事组织在乡村建立了一所爱心图书馆,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图书借阅服务,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案例二:义诊活动一家民办医疗机构定期组织义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扬。
案例三:扶贫项目一家民办组织在贫困山区开展扶贫项目,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案例四:职业培训一家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项目,为失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重新就业,为社会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案例五:环保行动一家民办环保组织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环保行动,动员了数百名志愿者清理了城市的垃圾,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案例六:文化传承一家民办文化机构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教授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帮助年轻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案例七:志愿者服务一家民办志愿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关爱他们的生活,并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
案例八:留守儿童关爱一家民办机构设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学习、娱乐、心理辅导等服务,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
案例九:残疾人就业一家民办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发展。
案例十:公益演出一家民办艺术团体定期举办公益演出,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娱乐,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
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5304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9.png)
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案例近年来,中国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视愈加显著。
扶贫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而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案例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今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一、希望工程希望工程不仅是中国最知名的公益组织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扶贫案例。
自1989年成立以来,希望工程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希望工程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希望小学、希望图书馆等一系列教育扶贫项目。
截至目前,希望工程已经为全国各地超过3000万名贫困学子提供了帮助,达成了显著的成功。
二、第二希望第二希望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旨在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
第二希望的创始人尹晓东是一名深耕于教育事业30多年的人士。
他在1997年事业有成之后,开始关注教育扶贫工作。
他投资开设了“第二希望爱心学校”,并多次赴乡村开展义教工作。
如今,第二希望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教育扶贫体系,拥有了爱心课堂、希望书屋等多个项目,已经帮助超过200万名学生。
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作为一所贫困地区高校,贵州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坚持教育扶贫的理念,积极参与西部计划和农村教育扶贫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还与多所贫困地区的小学、中学合作,赴乡村开展学校教育扶贫工作。
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力,贵州师范大学打造了一个优质的教育体系,提升了有限地区的教育水平,开启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四、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也是一个成功的学校教育扶贫案例。
学校位于贫困地区的淳安县,近几年来,学校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
学校为学生提供有助于拓宽视野的课程,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如今,该校已经成为了淳安县最优秀的中学之一,为当地贫困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教育督导典型案例)案例不愿意接受助学补助的老樊
![(教育督导典型案例)案例不愿意接受助学补助的老樊](https://img.taocdn.com/s3/m/0697df810b1c59eef9c7b499.png)
(教育督导典型案例)不愿意接受助学补助的老樊【案例背景】2018年3月16日下午15时21分,大桥镇中小责任督学接到该校教师电话,有个不愿意接受助学补助的家长,希望通过责任督学协调解决。
【案例描述】2018年3月16日下午15时21分,我接到大桥镇中心小学老同事冷凌云的电话:“我的精准扶贫对象樊*贵,他的孙子在大桥镇墨田小学读六年级,根据政策可享受义教阶段非寄宿生助学补助1000元/年,当我告诉他这个消息,并希望把他的一卡通号码报道学校的时候,樊*贵居然拒绝了,但是由于樊*贵家庭确实困难,他儿子因车祸意外去世,不久,儿媳改嫁,留下不到12岁的小孙子。
你能否帮我劝劝他,收下这份助学补助。
”我立刻向他回复:“明天我就回大桥,我们一起去他家看看,劝他收下助学补助。
”放下电话后,我就到县扶贫办办公室咨询,并拿到了《2018年修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指南》,并详细咨询修水县教育扶贫优惠政策,了解到樊*贵的孙子符合享受义教阶段非寄宿生助学补助1000元/年的政策,从冷凌云老师那也了解到:樊*贵的妻子患有高血压、心梗等疾病,每月的医药费就要1100多,他的孙子马上就要读初中了,开销会越来越大。
第二天,我立即赶往大桥镇,联系上冷老师、墨田村委樊书记赶往墨田村17组马岭樊*贵家,正赶上他和妻子黄恢梅在家门口的小溪里清洗养蚕盘。
寒暄过后,表明了来意,樊*贵说:“政府为我们贫困户争取了很多政策和照顾,我们不能一辈子靠吃照顾饭,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日子才会过得好,在冷老师和我结成帮扶对子后,她帮了我的大忙,不仅帮我争取低保名额,联系村上负责墨田村17组的垃圾清运工作,还在移民点为我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每天负责移民点的道路清扫,今年春蚕我们又订了三张种,马上就要养小蚕了,赶上这几天天气好,清洗蚕具提前准备。
”说完后,他跟我们算了一笔账,清扫17组垃圾每个月工资300元,在工业园当保洁员每个月工资900元,2017年养蚕收入3000元,再加上低保金,收入17000多元,足够生活了。
雨露计划典型案例范文大全最新
![雨露计划典型案例范文大全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5bb5f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8.png)
雨露计划典型案例范文大全最新雨露计划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供教育援助、医疗扶助、灾害救助等多方面的帮助,既积极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也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温暖与关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雨露计划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雨露计划的可贵之处。
案例一:教育援助带来希望的种子小明是湖南某贫困县的一名学生,由于家境贫困,他一直无法支付学费。
然而,在雨露计划的帮助下,他获得了奖学金资助和学费减免,成功完成了学业。
如今,小明已经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成为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个案例恰恰证明了雨露计划对于贫困地区学生的巨大帮助,提供了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梦想的机会。
案例二:医疗扶助拯救生命的奇迹小华是山西某农村的一位老人,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由于家庭贫困,他一直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但当地的雨露计划项目发现了他的困境,并提供了医疗援助,让小华顺利地接受了手术。
手术后,小华康复良好,重获新生,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人赢得了更好的生活。
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雨露计划在医疗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它在保护弱势群体生命健康方面的巨大作用。
案例三:灾害救助温暖流传某年,福建某地区突发洪灾,许多家庭被水淹没,面临生活重建的巨大困难。
雨露计划立即行动,为这些受灾家庭提供了紧急援助,包括食品、衣物、住房等方面的协助。
在援助的过程中,雨露计划志愿者积极组织了清理工作,并提供心理咨询等支持,使受灾家庭重新找到了希望与勇气。
这个案例展示了雨露计划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全面援助的特点,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公益组织的力量和社会爱心的传递。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雨露计划在教育、医疗、灾害救助等领域的巨大贡献。
它通过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医疗救助、灾后救援等多种方式,将社会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为他们带来希望与光明。
同时,雨露计划也激励着更多的公益力量加入到社会事业中,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学校扶贫典型帮扶案例
![学校扶贫典型帮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361f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f.png)
学校扶贫典型帮扶案例在现代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家访这一传统方式似乎变得越来越陌生。
然而,对于教育扶贫工作而言,家访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学校安排每名教师帮扶两名学生的情况下,XXX老师主动要求帮扶三名学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他帮扶的学生分别是三年级的XXX、二年级的XXX和XXX。
除了关注他们的研究,他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
在初次家访时,他发现学生家庭中存在困难,于是立刻将自己随身带的500元现金塞给了家长。
他共进行了两次深入学生家中的家访,这让他对家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XXX老师通过家访深刻认识到,家访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应该成为常态。
他认为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可以让教师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家长的期望和要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品德陶冶和个性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加强师生感情,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达到教育目的。
在家访中,XXX老师与家长同座一条板凳,心与心的交流,了解学生家庭中的困难和致贫原因,与家长一起想办法,出点子,积极为帮扶贫困户出谋划策。
同时,他也了解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想法和期盼,知道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了帮助学生改变研究态度的良方。
XXX老师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他坚信只要怀着一颗真正想帮助一个心灵,转变一个家庭的心,倾心奉献,让爱心渗透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一定会在爱心中感受真情和温暖,与其他孩子一起健康向上。
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精准扶贫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a104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8.png)
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精准扶贫是中国近年来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精准扶贫案例:
1.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该县通过开展“三到乡村”活动,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同时,县政府还出台政策,将贫困人口分为“三类”,给予不同的帮扶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平江县成功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
2.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该县采用“公司+贫困户”的模式,组建了多个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养殖等产业,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
同时,县政府还加大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扶贫力度,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
3.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该县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
同时,县政府还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贫困户从山区迁移到城镇,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这些案例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在具体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说,精准扶贫既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十大优秀案例
![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十大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cb3f8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f.png)
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十大优秀案例以下是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十大优秀案例:1. 甘肃定西――天长老区产业扶贫。
定西市依托当地的竹编、柿子、花椒等特色产业,对贫困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增收脱贫,有效推进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2. 福建三明――母乳库建设。
针对婴儿生长发育需要母乳的情况,三明市建立起母乳库,其中不少母乳来自西藏自治区。
这项工作不仅解决了当地母乳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为西藏藏区的母婴保健工作做出了贡献。
3. 山东青岛――马家沟脱贫示范村建设。
青岛市莱西市马家沟村依托本地多年的胶东经验和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产业,打造了立体化的脱贫模式,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典型做法。
4. 贵州凯里――贵州银杉示范区建设。
通过新农村建设、生态涵养等多种方式,凯里市打造出了银杉示范区,提高了产业长效性,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产业扶贫和绿色发展的双重目标。
5. 黑龙江宝泉岭――黑龙江省原始林区保护和开发项目。
宝泉岭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原始林区,通过充分利用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旅游新模式,引进了中央和地方投资,提高了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推进了该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6. 西藏林芝――林芝市退耕还林生态扶贫。
通过退耕还林的方法,林芝市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7. 河南信阳――信阳市民生工程建设。
信阳市通过实施民生工程,解决了老旧小区、乡村道路建设等各种问题,保障了居民的基本权益,打造了一种示范性的模式。
8. 安徽亳州――中央一号文件所述的“麻辣村”。
亳州市通过健全农村组织和引进新型产业进行脱贫攻坚,打造了中央一号文件所述的“麻辣村”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 广东汕头――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汕头市通过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和建设文化产业,推进城市旅游的发展和吸引外来投资,为汕头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扶贫典型帮扶案例
![教育扶贫典型帮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06e20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c.png)
教育扶贫典型帮扶案例XX是一名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他以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他每教一班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家访记录,记录中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以下是该老师的扶贫家访心得。
首先,他会进行充分的准备。
他会按学生在校的表现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
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对这些学生,他会亲自到家中拜访,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的教育态度。
他会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
他会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对于其他的学生,他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同老师在家访中全心投入,与学生的父母拉着家常,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
学生见他去了,都很高兴,热情招待老师。
整个家访过程中,学生把同老师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分享美好的回忆,一起感受师生和谐的甜蜜。
同老师班上有个叫XXX的学生,研究很不认真,常不完成作业,同老师屡次电话联系家长,想请家长配合,但是这位家长每次都不露面。
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同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反复联系,多次到他家去。
终于,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家长。
家长真诚地说:“老师,说实话,我的孩子成绩不好,也很调皮。
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教她,只有您,这么热心的教她,这么不厌其烦地和我们沟通。
真的是令我非常感动,谢谢您了”。
同老师帮扶的学生除了XXX还有XXX、XXX。
学生家里有土蜂蜜,卖不出去,同老师自己带头买,又带动单位同事帮忙宣传卖蜂蜜,蜂蜜卖出去了不少,学生家长很是感动。
最后,同老师会及时总结家访情况,长效坚持。
他会记录下每次家访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家访水平。
同时,他会长效坚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生活状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高中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材料
![高中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bec38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2.png)
高中学校教育扶贫典型材料教育扶贫,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被提出,而且这个概念呈现出逐渐深化的趋势,成为切实有效的扶贫工作的普遍共识。
在高中学校的教育扶贫中,有很多典型的经验,能够为教育部门和相关扶贫工作部门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下面就列举一些高中学校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
一、各类优惠政策在高中学校的教育扶贫中,应该积极争取各种政策性的优惠措施,比如基础教育课程的补助、学校设施的改善以及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政策的出台将为学校教育扶贫开辟新的道路。
当然,在具体运作中,还需要严格把控,确保这些政策落到实处。
二、探索普及科技教育数年前,科技教育还是不受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青睐,学生们普遍认为科技学科难度大难以应付。
但是,在高中学校教育扶贫中,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推动科技类学科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深入接触科技教育,从而有效地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行对于许多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面对实习或者工作等机会时,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因素,往往容易失去机会。
然而,在高中学校的教育扶贫中,学校普遍采用了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四、弥补教育的不平衡教育的不平衡是制约教育扶贫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高中学校教育扶贫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尽全力弥补教育的不平衡性。
比如,采用个别化辅导方式,让学生走出强化考试的舒适区,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
五、注重社会实践许多地区的学生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积淀不足。
在高中学校教育扶贫的实践中,学校注重其关键性的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性项目以及一些文化性质的互动活动,让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背景进行补充,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以上就是高中学校教育扶贫的一些典型案例,不断扩展和深化教育扶贫工作将为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事业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帮助。
学校教育助学脱贫典型案例
![学校教育助学脱贫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bb03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9.png)
学校教育助学脱贫典型案例在中国,有很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无法供孩子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
而在实施了“学校教育助学脱贫”政策后,许多家庭的孩子开始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他们的未来变得更加光明。
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为助学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重庆市沙坪坝区星光中学的教育助学脱贫计划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例子。
星光中学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老牌学校。
该校自创助学脱贫计划后,其教育教学水平和助学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个计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助学贷款制度星光中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提供助学贷款,资助学生完成学业。
学生毕业后,根据自身情况择期还款。
贷款制度有效地助学工作,降低学生与家长的经济压力,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上学环境。
二、学生助学金计划该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送温暖、送教育”的助学计划,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支出补贴,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还针对不同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设立了不同档次的助学金,确保资金到位、拨付及时。
三、建立学科帮扶机制学科帮扶模式是星光中学助学脱贫计划的一个亮点。
该模式建立了师生互动、单独讲解、帮助解决学业问题的助学团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降低了学生成绩差距,提高了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四、开设特色助推课程星光中学突出学生自主创新和能力培养,开设了“创新技能发展课程”,包括创新技能开发、复赛强化、实践环节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艺术、体育及其他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五、社会参与的广泛性除了家庭、政府、学校资助,星光中学还面向社会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学校助学脱贫计划。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效缓解了学校财政资金压力。
以上是星光中学助学脱贫计划的主要特点和措施。
这个计划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家庭教育,强调创新和实践。
同时,计划结合了政府、学校、家长、企业和社会各界资金和力量,确保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
小学教育脱贫典型案例
![小学教育脱贫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76a5ae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0.png)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
-----教育脱贫攻坚典型事例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脱贫攻坚教育先行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六年级的肖心柯是我校的精准扶贫对象。
他是一名孤儿,由年迈的奶奶抚养,这名学生憨厚老实,纯真朴素,但却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学习上也有点困难。
在新生入学调查时,班主任得知他是一个孤儿,他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他就格外照顾,他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只有一个年迈奶奶,祖孙俩靠着低保过日子。
学校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情况之后,经常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帮助,每次有助学金补助时,学校都会尽力为他去争取,学校逢年过节也会带礼品去他家慰问。
因为家庭的原因,孩子思想负担过重,无心学习,年迈的奶奶也不能辅导他学习。
于是,班主任多次把孩子叫到办公室,与他交谈,在思想上开导他,在生活中关爱他,并为他拟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个年级的老师都自觉加入了这次关爱活动中,不管是谁值班,都会给他辅导功课。
并对他进行励志教育,帮助他树立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所名校的信心,努力去实现“走进大学、走好人生路”这一远大目标。
在班主任及整个年级老师的多次鼓励与关爱下,这名学生的思想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从此,他的脸上多了一份活泼与自信,少了满脸的忧愁与不安,学习也进步了不少,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成绩突飞猛进,进了年级前五十名。
看到他的进步,老师们很是感动,他想可以通过学业上的成功来改变他的家庭现状,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从而实现脱贫。
我相信,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实现精准扶贫不再是口号,这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
![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409a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2.png)
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一、乡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创新实践在新时代,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某地教育系统创新实践,通过建立"教育扶贫工作队",组织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二、学校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的典型案例某中学通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组织师生捐款,设立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同时,学校还开展志愿者活动,通过家访、心理疏导等方式,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学校组织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案例某小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
学校还开展了礼仪大赛和礼仪培训班,培养学生的仪容仪表和社交礼仪。
四、学校开展环保教育的典型案例某中学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学校开展了植树活动、垃圾分类宣传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环保实践。
学校还开展了环保知识竞赛和宣传展览,提高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五、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案例某高中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企业、志愿者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学校还开展了社会实践报告会,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六、学校开展校园安全教育的典型案例某小学注重校园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模拟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还组织家长参与校园安全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七、学校组织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案例某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开展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学校组织艺术节、艺术展览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成果,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八、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某中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扶贫帮扶典型案例
![扶贫帮扶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7e301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3.png)
扶贫帮扶典型案例一、背景介绍在中国,扶贫帮扶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
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许多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改善。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典型的扶贫帮扶案例,探讨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二、案例一:教育扶贫2.1 立项背景贵州省某山区是一个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提出了教育扶贫的计划。
2.2 实施过程政府投入资金,兴建了新的学校,并招募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此外,为了解决孩子们上学的交通问题,政府还修建了道路和桥梁。
2.3 成果评估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地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并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成绩。
这些孩子的未来变得更加光明。
三、案例二:产业扶贫3.1 立项背景湖南省某村庄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区,农民们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产业发展缓慢。
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政府提出了产业扶贫的计划。
3.2 实施过程政府组织了培训班,为农民们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此外,政府还提供贷款和补贴,帮助农民们开展种植和养殖业务。
3.3 成果评估在产业扶贫的帮助下,当地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通过技术培训,他们学会了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这些改善使得村庄的发展得以加快。
四、案例三:医疗扶贫4.1 立项背景山东省某地区医疗条件落后,贫困患者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治疗。
为了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医疗水平,政府提出了医疗扶贫的计划。
4.2 实施过程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改善了医疗设施和设备。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医疗团队,定期前往贫困地区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4.3 成果评估通过医疗扶贫计划,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患者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医疗建议,减少了因病致贫的风险。
医疗扶贫的成功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五、面临的挑战和建议5.1 挑战•资金不足:扶贫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有些地方的财政实力有限,难以承担这样的负担。
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 (精品)
![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a0e3975852458fb760b5610.png)
甘肃静宁县的教育扶贫之路7月的黄土高原已是鸟语花香。
在甘肃省静宁县,不论走在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城镇,目之所及,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在学校。
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在静宁,昔日破旧的校舍已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曾舍近求远、择校转校的农村学生,如今正在逐步“回流”。
今天的静宁,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
贫困山村有了漂亮“童话城”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老贫困户王跃刚的小儿子王萌,现在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保教费免了,孩子每天还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天天吵着要去幼儿园哩!”王跃刚说。
但就在几年前,对于村里的百姓来说,这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红旗村原来有一所幼儿园,只负责孩子的日常活动。
家长们每天忙农活,中午接孩子回家吃饭,一来一去,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了接送孩子上。
为了减轻家长负担,红旗幼儿园探索实施了日托模式,并采取集中加工、分点配送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早餐、午餐,还为孩子们创设温馨舒适的午休场所,让家长们能安心干农活。
“我们与静宁一幼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幼教培训,规范保教行为。
”红旗幼儿园园长穆新燕说,“依托‘静宁教育云’平台,我们与静宁一幼开通同步课堂,真正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红旗幼儿园不是个例。
在静宁县,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了幼儿园带来的“实惠”。
2015年至今,短短两年,静宁县行政村幼儿园从3所发展到149所,其中贫困村幼儿园75所,实现了有需求的行政村、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为了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解放农村劳动力,静宁县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按照有利于利用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有利于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分级管理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据统计,2017年春季静宁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1%。
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教育扶贫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50d6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1.png)
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在大山深处的那个小村子,来了一群热心的老师。
他们就像天使降临,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光芒。
你想想,那些孩子以前没见过那么多书,没听过那么有趣的课,这下可高兴坏了。
老师们白天上课,晚上还去家访,了解孩子们的情况。
这不是教育扶贫是啥?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
”“有个贫困地区的学校,破旧得不行。
后来来了爱心企业,给他们捐了好多新桌椅、新书本。
孩子们看到那些崭新的学习用品,眼睛都亮了。
这多棒呀!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上了水。
孩子们学习更有劲儿了。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好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支教。
哇,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爱心呀!他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画画,还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
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不是教育扶贫的力量吗?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里发芽。
”“有个地方组织了志愿者去贫困地区给孩子们上课。
那些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同样的爱心。
他们给孩子们上各种有趣的课,音乐、体育、手工。
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也开心。
这多好呀!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有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那里。
他一个人教好几个年级,啥课都教。
他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
你说,没有他,那些孩子咋办?这就是教育扶贫的榜样呀!就像一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一些爱心人士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了电脑,让他们也能接触到互联网。
孩子们兴奋得不行,通过电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这多厉害呀!就像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门。
”“有个学校因为贫困,很多孩子都要走很远的路来上学。
后来政府修了路,还安排了校车。
孩子们上学方便多了。
这不是教育扶贫的成果吗?就像给孩子们铺了一条幸福的路。
”“一些大学生组成的支教团队,在暑假的时候去贫困地区支教。
他们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孩子们都舍不得他们走。
这多感人呀!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
”“有个地方的教育局组织了优秀教师去贫困地区交流教学经验。
学生帮扶贫困生典型案例
![学生帮扶贫困生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5dab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2.png)
学生帮扶贫困生典型案例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而学生帮扶贫困生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典型案例,以展示学生帮扶贫困生的形式和效果。
案例名称:校园互助打破贫困魔咒我国市县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直到2024年,当地政府决定启动贫困生扶助项目,开展学生帮扶贫困生活动。
在这一项目中,学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贫困生改变命运的支柱。
背景介绍:县的贫困生面临诸多困难,如生活贫困、教育资源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愿参与帮扶行动,实现互助共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位参与者,小明的故事。
小明是县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他来自贫困家庭,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然而,尽管面临困境,小明一直以来都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且表现出色。
他的优秀引起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进而触发了学生帮扶行动的启动。
第一步:帮扶计划的制定由于学生的主体性,在项目启动之初,学校举行了帮扶计划的制定会议。
会上,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商讨如何帮助小明的问题,然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帮扶计划。
其中包括提供生活物资、提供学习资料、让小明参加各种学校活动等。
第二步:募捐活动的开展为了筹集资金支持小明,学校联合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募捐活动。
学生们自愿捐赠自己的零花钱,并广泛宣传募捐活动,吸引了许多捐助者的关注。
通过这些募捐活动,学校不仅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还增强了学生们的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步:互助学习的实施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参与了各类课外活动和学习辅导班。
学生们主动向小明提供学习资料,与他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高。
同时,小明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激发了他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四步:心理帮扶的给予除了经济和学习上的支持,学生们也注意到小明存在的心理困扰。
他们主动与小明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快乐,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
学校还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小明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
第五步:持续关怀的展开学校的帮扶不仅仅是短期的援助,还包括长期的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学校教育扶贫之路
十二月的陕南山区,雪已经飘飘洒洒。
在*****学校,不论是初春的鸟语花香,夏日的郁郁葱葱,秋日的湛蓝如水的天还是冬日里的银装素裹,最漂亮的建筑物是教学楼,最优美的环境还是学校。
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在九年制学校,昔日破旧的危房已经拆除,瓦砾土场成了学生们游戏的崭新的操场。
曾舍近求远、择校转校的农村学生,如今正在逐步“回流”。
今天的九年制学校,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教育精准扶贫之路,让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带来的实惠。
贫困山村有了更嘹亮的读书声。
贫困户的孩子现在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保教费免了,孩子每天还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天天吵着要去幼儿园哩!”家长说。
但就在几年前,对于村里的百姓来说,这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为了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石佛寺九年制学校把发展基础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按照有利于利用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有利于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分级管理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学校还与县内多家单位合作,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援助机制。
县工商联、爱心公益组织多次到学校,给贫困学生送上崭新的服装和
生活学习用品。
解决学生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学校也利用各次考试的机会,对大部分同学进行物资上的资助,鼓励学生上进,宣传扶贫政策,把党的政策贯彻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家庭。
让学生学得有信心,有希望。
学生的上学路,我们也要走
学校里很多的贫困家庭学生,平时住宿在学校里,吃饭生活都有相关的补助,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住得远,每到周末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来到学校。
“学生在路上会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呢?知不知道每一个学生从家里来会遇见些什么呢?”校长在例会上如此问道,针对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就是我们自己去走一遭。
“从这条小路进去走几里路就到了”,班上学生小成说。
他是一名平困家庭的学生,平时食宿在学校,但是周末回家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走到家里。
于是我们便前去探路,一路上和他了解了一下家里的情况,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打散工,平时在家喂喂猪,有了活就去做,赚上一点生活费。
周末回家了,他也帮着家里做做家务,喂猪喂鸡的事都得完成。
山路崎岖,一个成年人都得小心翼翼,以免不小心滑落到两旁的泥沟里,更不用说对一个瘦小的小个子孩子来说了。
就这样,在路上的观察和排查,把情况反映到村子里,那条泥泞的窄小小路更宽了,也更结实了,自己走得安心了,才能让学生走。
学子学子,既是学生,也是孩子
“老师,小胡哭了”,班长过来找我。
我到班上去把他带到了办
公室,让他坐下,询问了原因。
小胡抽泣道:“裤子破了……”我很好奇,裤子破了应该不是一个中学生哭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的隐藏原因。
我给他倒了水,慢慢开导他,给他讲了哭泣并非丢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伤心的事情,把他讲出来有人分担就会好很多。
慢慢的,他开始说了,原来是早晨起床不小心弄破了裤子,本来没什么的,但是鉴于家远,两周都没有回家里了,想到家长还生病着,便想家了。
原来这才是哭的原因,想到这里我立马意识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不是少数,学校里面住宿学生多,想家的学生肯定也有,这样的心理辅导不也是我们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吗?我将此反映给了学校,学校也很重视,首先组织了家访,再次实地了解贫困学生的诉求,回来之后组织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做辅导,让学生能安心,能定心。
任何一项扶贫活动都不会只是物质上的援助,特别是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年龄尚且很小,心理正在发展期,绝对不能让心理有过多的负担,所以教育扶贫,我们也要注意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
学生上学有了惠民“及时雨”
在普惠性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九年制学校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将教育惠民政策资助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资助、应助尽助。
学校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小组,严格对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要求,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等各学段全覆盖的贫困户学生资助体系。
全力实施学校改造提升工程,建立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积极落实学前教育免保教费和学前幼儿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营养改善计划,对于智商或者肢体上
有着先天残疾不宜在校读书的学生,学校组织送教上门,确保了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失学。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九年制学校把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让学校和村社紧密联系,排摸留守儿童情况,建立档案;落实强制报告、控辍保学、排查解忧、结对帮扶等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长效机制;探索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吸引县域内企业扶持留守儿童父母就近创业致富,让贫困学生家长就近安心务工、尽快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