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高效降解偶氮染料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合集下载

1株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条件及效果

1株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条件及效果

第17卷第6期中国水产科学 Vol.17 No.62010年11月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Nov. 2010收稿日期: 2000-00-00; 修订日期: 2000-00-00基金项目: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IRTO848).作者简介: 熊焰(1955−), 男, 教授. 研究方向为: 动物病原及免疫、水产微生物. E-mail: xyan20042000@1株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条件及效果熊焰, 刘力源, 罗睿, 朱欢(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雅安 625014)摘要: 从养殖水体中筛选出1株对亚硝酸盐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增殖速度快、稳定和安全的优良菌株, 经细菌学常规检测和16S rRNA 序列分析确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 并命名为SZ-3。

对SZ-3菌株降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发现, 其最佳降解条件是: pH 7.0, 温度33 , ℃降解所需的最低葡萄糖含量为0.01 mg/L, 在24 h 内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69.58%。

在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5 mg/L 的100 L 污染水体养殖实验中, 添加1 000 mL 含量为1×108 CFU/mL 的SZ-3培养菌液离心后的纯菌体, 在28 ℃的水温条件下, 经96 h, SZ-3菌株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可达91.78%。

表明该菌株对污染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降解效果。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6): ]关键词:菌株筛选; 巨大芽孢杆菌; 亚硝酸盐; 污染水体中图分类号: S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737-(2010)00随着中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养殖密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大, 加之我国主要是投饵静水精养的饲养模式[1], 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其中残留的亚硝酸盐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成分之一。

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甘蔗叶的降解效果

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甘蔗叶的降解效果

54卷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甘蔗叶的降解效果史国英1,曾泉1,叶雪莲1,马明亮2,胡春锦1*(1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兴安县农业农村局,广西桂林541300)摘要:【目的】筛选对甘蔗叶有降解效果的细菌菌株,为其在蔗叶还田中的应用及甘蔗叶田间高效生物腐解剂和纤维素酶制剂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方法】用以甘蔗叶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对田间腐解甘蔗叶样品中的降解菌进行富集,通过刚果红培养基初筛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 )活性测定复筛纤维素降解菌,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DNA 序列分析,明确筛选菌株的系统分类地位;分析经菌株发酵处理后甘蔗叶的失重率,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甘蔗叶超微组织结构变化,明确菌株对甘蔗叶的降解效果。

【结果】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高效产CMCase 菌株XW005,其纤维素酶活力为80.51U/mL ,经16S rDNA 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将XW005菌株鉴定为Brucella intermedia 细菌(NCBI 登录号:MW538324.1)。

电镜观察甘蔗叶显微结构,发现经菌株发酵处理的甘蔗叶表皮层开裂,维管束和质膜解体,受损的叶片呈疏松状态,平坦表面受到破坏,致密结构变得松散。

甘蔗叶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处理20d 后,菌株处理的甘蔗叶失重率达45.09%。

【结论】菌株XW005是1株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在常温条件下可对甘蔗叶进行有效降解,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甘蔗叶;纤维素降解菌;Brucella intermedia ;组织微结构中图分类号:S646.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191(2023)02-0488-09收稿日期:2022-11-09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096);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8221048);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JM89,桂农科2021YT098)通讯作者:胡春锦(1973-),https:///0000-0003-1722-8143,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研究工作,E-mail :chunjin-hu@第一作者:史国英(1983-),https:///0000-0001-8528-7132,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及评价研究工作,E-mail :*******************Screening of a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um and itsdegradation effect on sugarcane leafSHI Guo-ying 1,ZENG Quan 1,YE Xue-lian 1,MA Ming-liang 2,HU Chun-jin 1*(1Microorganism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07,China ;2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ureau of Xing ’an County ,Guilin ,Guangxi 541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bacteria with degradation effects on sugarcane leav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application of bacteria in sugarcane leaf retu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biological decomposition agents and cellu-lase preparation products for sugarcane leaf in field.【Method 】Medium with sugarcane leaf powder as the only carbon source was used to enrich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of sugarcane leaf decomposition in field.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were preliminarily screened using Congo red medium and rescreened via determination of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ase )activity ,and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S rDNA sequences ,systematic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position of the screened bacteria were made clear.Weight loss rate of sugarcane leaves after fermenta-tion treatment was analyze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sugarcane leaf ultrastructure ,so as to make clear effects of the strain on sugarcane leaf degradation.【Result 】Through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rescreening ,a strain of CMCase-producing strain XW005with cellulase activity of 80.51U/mL was obtained.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XW005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bacterium Brucella intermedia (NCBI accession number :MW538324.1).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sugarcane leaf microstructure showed that epidermis of sugarcane leaves under fermentation treatment of the strain2期·489·0引言【研究意义】甘蔗作为制糖业的主要原料,广泛种植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1株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

1株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

1株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曹珂珂;王娣;李妍【摘要】By A broad spectrum bacteriocin producing strain was screened by plant punching and its antibacterial characteristic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baeteriocin-produc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strain isolated from plant materials exhibited strong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the E. coil. The supernatant of this strain could still inhibit the growth of indicator strain strongly after eliminating hydrogen peroxide and organic acid. After treatment with pep- sin, the strain' s inhibitory activity decreased sharply, which showed the inhibitory substance possessed the character- istic of protein, and it could be named bacterioein.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Laetobacillus plantarum through detec- tion of its appearanc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strain fermentation su- pernatant was not affe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1% Tween-80, SDS, EDTA and the low pH. However, its inhibitory activity revealed an obvious decrease after treatment with protease K and trypsin than with pepsin. The bacterial inhi- bition spectrum showed that this was a kind of bacteriocin with wide inhibition soectrum.%从植物性材料中筛选到1株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有较强的抑菌性;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说明其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是一种细菌素。

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探索更快速、准确的筛选方法,提高高效降解菌的筛 选效率。
发展复合降解技术
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发展复合降解技 术,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成功筛选出多种高效降解不同类 型污染物的菌种,这些菌种在实 验室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性 能。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生物 治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 指导,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
02
探索高效降解菌的生态学特征和进化机制,以 更好地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
04
加强高效降解菌在实际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包 括工艺优化、成本效益分析和长期稳定性评估等。
THANKS
降解特性分析
总结词
研究高效降解菌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降解性能和降解机制。
详细描述
降解特性分析包括降解动力学研究、降解产物检测、降解酶的分离与鉴定等,有助于全面了解菌种的 降解能力和应用潜力。
05
高效降解菌的应用前景与挑 战
应用前景
高效降解污染物
高效降解菌能够快速分解和转化多种环境污染物,降低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详细描述
生理生化鉴定主要包括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分析、代谢产物检测等,有助于初步 判断菌种的降解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结词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16S rRNA基因测序,对高效降解菌进行准确鉴定和分类。
详细描述
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可以更深入了解菌种的基因组信息和系统发育关系,为后续的降解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高效降解菌进行生物修复,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具有成本低、环保等优势。
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效降解菌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株高效羽毛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一株高效羽毛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毛/ 羽毛粉 2 . , 馏水 10 L H 7 5 0 0g 蒸 0 0 m ,p .
14 样品采 集 .
样 品采 集 于长期堆 放死鸡 的发 酵池 , 取样 品10 . g 加 1 L的无 菌生理 盐水混 匀 , 置 1 i , , 0m 静 0r n 取上 a
有高效 降解羽 毛角 蛋 白的细 菌 , 蛋 白饲 料 生 产 中 在
的广 泛 的 应用 前 景 。
关键 词 : 羽毛 ; 角蛋 白; 分离 ; 鉴定 ; 降解
中图 分 类 号 :5 Q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3 6 2 1 )1— 0 8— 3 10 8 7 (0 0 0 0 1 0
产业 界在废 弃 物处 理 阶段 , 产 生 很 多 环境 问 会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材料 .
题, 而资源 短缺又 是 人类 面 临 的一个 急 需 解决 的问 题 。在这种 背景 下 , 世界 各 国对各 种 废 弃 物 的再 生 资源 化 , 物可 降解性 高分子 制品 的开发 , 生 天然 高分
子用 于各种 功能 性制 品的研 究 正 在 积极 地 进行 ¨ 。
氨基酸和生物 资源
2 1 ,2 1 :8~ 0 003 ()1 2
A n cd mi o A i s& B o i s u c ¥ i t Re解菌株 的分离与鉴定
聂康康 , 大伟 , 姚 郭俊清 , 王 政, 杨德吉
( 京农业 大学 动物 医学 院 江苏 南京 2 0 9 ) 南 1 0 5
具 有潜 在的广泛 的应 用前 景 。
清液备 用 。
15 羽毛 降解 茵的分 离、 . 纯化 及 降解效果 测定
15 1 殖 培养 取样 品上 清液 1mL接 种 营养 肉汤 .. 增 培 养基 ,7 ,8 mi一, 养 2 。 3 ℃ 10r・ n 培 4h

一株菲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一株菲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子 技 术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 物 显 微 镜 , M2 0 生 B 0 0型 ,
南 京麦迪 森 仪器有 限公 司 。
1 2 实 验 方 法 .
aX . l 18对齐后 , 使用 ME 4 0进行序列 同源性分 GA . 析并制作 系统 发育数 , 算法为 Ne h o-o ig i br in 。 g Jn
Ab ta t S v r lPA H s d g a i b c e i e e io a e r m he o lpo l e by o l sr c : e e a — e r d ng a t ra w r s l t d f o t s i lut d i n a She g i i il wih ee tv m e i m u i p n n hr ne s he o e a bo er nl O l ed f t s l c i e du sng he a t e a t s l c r n
始每 隔 6h整 瓶 提取 培 养 液 , 文 献 [ 1 方法 测 按 1]
定培 养液 中菲 浓度 , 释 平 板 涂 布法 测 定 培养 液 稀 中的活菌数 量l 1 。
1 2 8 菌 株 鉴 定 . .
本研 究 中的样 品均 采 自胜 利 油 田, 别 在盐 分 碱地 和受 石油 污染 的土壤 等 4 不 同地点 采样 。 个 P R试 剂盒 采用 Ge S a C C n trP R套 盒 , 润生 康
条件 下,8℃振 荡培养 9 , 2 6h 对菲 的降解率达到 9.3 0在菲浓度 为 20m L 1 培养 37K; 0 g・ _ 时,
9 6 h后的菲降解率为 9. 6 。同时发现菲的降解程度与细菌数量 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83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纤 维 素是 自然 界 中储 存量 最 大 、 布最 广泛 的 可 再 生 分 天 然 碳水 化 合 物i 其 主 要存 在 于秸 秆 、 1 1 , 木材 等 高等 植 物 的
细 胞 壁 中 . 年 通过 光 合 作 用可 生 产纤 维 素 逾 l 每 0亿 t 。 翻 然
条件 :5℃预 变 性 5m n 9 9 i ,4℃变 性 1 n,6℃退 火 1m n, mi 5 i 7 2℃延 伸 15mi 3 . n,5个 循 环 ,扩 增 结 束 后 7 2℃延 伸 l 0 mn i 。扩 增后 的 P R产物 用 1 C %琼 脂糖 凝 胶 电泳 (0 10V,0 3
b ce a( 0) a ee td fo t e e h pi l c l r o d t n h a tr r s fl w to h ut r d u c nan n a tr X1 w s s lce rm l s .T e o t i l ma ut e c n i s o t e b ce a wee a ol s:o k t e c l e me im o ti ig u i o f i o u
c l ls - e a i ge z mea t i a pt 74 T ru h i 6 RN e u n ig t eh moo yo a tr n c o a tr m x d n r el o e d g d n n y c vt W u 6 . U.h o g s1 s u r i y s o 4 t r A s q e cn , o lg f ce aa dMirb ce i o y a swee h b i u 9 %. h ee t n o l o e d g a i gb ce apo ie e u c ce a o ee ce t r d c o l l e 9 T eslc o c l s — e d n a tr rvd d a w s reo b tr r h f in o u t n o c l a . i f eu l r i n o f a i f t i p i f e us Ke r s c l ls e r d o a tra s r e ig ie f c o e z mea t i ywo d e uo ed ga  ̄inb ce ;ce n n ; n f min;n y ci t i d i i vy

一株降解呕吐毒素蜡样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一株降解呕吐毒素蜡样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一株降解呕吐毒素蜡样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丁轲1,2,余祖华1,2,刘赛宝1,李亚菲1,李旺1,李元晓1,曹平华1,刘一尘2,孙二刚3(1. 河南科技大学宏翔发酵饲料实验室,河南洛阳 471003; 2. 河南省动物疫病与公共安全院士工作站,河南洛阳 471003;3.河南宏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汝州 467500)摘要:目的: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的芽孢杆菌,以用于该毒素的生物降解。

方法:采集霉变秸秆、土壤和粪便样品,先将样品加热80℃后,取上清液接种到以DON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富集DON降解菌。

以LB培养基分离纯化富集菌,然后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DON毒素降解能力检测。

对降解能力最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鉴定。

结果:从55株分离菌中筛选得到一株对DON降解能力最强的菌株B. JG05,最高可达80.61%,且对含DON饲料的降解率为82.68%。

该菌株呈短杆状,能形成芽孢;生理生化特性符合蜡样芽孢杆菌的基本特征;16S rDNA序列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蜡样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

结论:筛选获得了一株高效降解DON的蜡样芽孢杆菌B. JG05,为饲料和食品中DON毒素的生物降解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呕吐毒素;芽孢杆菌;降解;筛选;鉴定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oxynivalenol Degradation Bacillus cereusDING Ke1,2, YU Zu-hua1,2, Liu Sai-bao1, LI Ya-fei2, LI Wang1, LI Yuan-xiao1, CAO Ping-hua1, LIU Yi-chen2, SunEr-gang3(1. Hongxiang Biological Feed Laboratory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China; 2. Animal Disease and Public Safety Academician Workstation of Henan Province, Luoyang 471003, China;3.Henan Hongx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Ruzhou 467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a Bacillus to degrade deoxynivalenol (DON) and try to apply for biodetoxification of DON. Methods: The samples of mildew straw, soil and faeces were collected, after they were heated to 80 ℃, the supernatant were inoculated in the isolation medium with the DON as only Carbon to enrich degradation DON strains. The enrichment strain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on LB medium plates, then the isolates were detected for the ability of DON degradation. The optimal strain was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and 16S rDNA sequences. Results: The optimal strain B.JG05 was screened from55 strains, the degradation ratio of DON in inorganic salt medium was 80.61% and 83.68% in feed. The strainB.JG05 was rod-shaped and spore forming, the result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were consistent with Bacillus cereus, and the 16S rDNA sequence phylogentic tree analysis show that it was most close related to Bacillus cereus strain. Conclusion: The strain B.JG05 that can high efficient degrade DON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cereus, itcould be a basis for biodegradation DON in feed or food.Key words:Deoxynivalenol; Bacillus cereus; Degradation; Screening; Identification中图分类号:Q939.99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呕吐毒素,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化学名称为3,7,15-三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9-烯-8-酮,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产生[1]。

一株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性能研究

一株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性能研究

I s o l a t i o n. i d e n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de g r a di n g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hi g h e f f e c t i v e 0 i l — d e g r a d i n g b a c t e r i a 1 s t r a i n
a g e wa t e r o f t h e r e s t a u r a n t t h r o u g h e n r i c h me n t , d o me s t i c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 e l e c t e d p l a t e s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f e r me n — t a t i o n . I t wa s i d e n t i f i e d b y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b i o c h e m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 n d 1 6 S r DNA s e — q u e n c e h o mo l o g y a n a l y s i s .Ef f e c t s o f c u l t u r e t i me ,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o i l o n d e g r a d i n g r a t e we r e s t u d i e d . Li p a s e a n d b i o s u r f a c t a n t a c t i v i t i e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 T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6 s t r a i n s o f o i l — d e g r a d — i n g b a c t e r i a we r e i s o l a t e d, a n d s t r a i n DX2 — 6 s h o we d t h e h i g h e s t d e g r a d i n g r a t e . Th e s t r a i n wa s i d e n t i f i e d a s St a p h yl o c o c c u s s a pr o p h y t i c u s wh i c h s h o we d g r e a t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d a p t a t i o n wi t h d e g r a d i n g r a t e a b o v e

含油废水中一株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

含油废水中一株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

111 样 品来 源 ..
采 自中国海洋 大 学鱼 山校 区快餐厅 后下 水道 。 11 培养基 .. 2
富集 培养 液 : N C . g a 1 5 ,蛋 白胨 50g 0 . ,牛 肉 膏 05 , .g 豆油按 周期 加入 ,H70~75 蒸馏 水 1 0 p . ., 0 0
会飘浮于水体表面 , 影响水体的复氧及其 自然净化过 程 ,危 害水 生生态系统 ,严 重污染周 围环 境【 J l。 之 目前 ,油脂 废水 的处 理方法 主要 有物 理法 、化 学法 和生 物法 。物理法 和化 学法 由于投资 大 ,占地 广 ,流程复 杂 ,且 容易 产生 二次 污染 ,实 际应 用较 少 。而 生物 法处 理油 脂废 水 ,主要 利用 油脂 废水 J
1 . 油 脂 降解 菌的 筛选 .3 2
泥法 ,然而传 统 使用 的活性 污泥对 含油 废水 的直 接 处 理能 力较低 、效果差 p。 因此从 自然 环境 中筛 选 】 高 效 油 脂 降解 菌 ,采 用 投 菌 法 对 活 性 污 泥 加 以 改 善 ,对处理 油脂 废水 具有 重要 意义 。
mL 1 1℃灭菌2 i 。 。 2 0r n a
2 5n 波长下 的吸光度 值 , 2 m 同时 以豆油 为溶质 石油 醚为溶剂 ,测定 不 同豆油 浓度 的 吸光度值 ,绘制标
中性红培养基 : 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豆油 1 牛 0
mL,06 .%中性红 水溶 液 1 。 1 1℃灭菌2 n mL 2 0mi。
1 材 料 与 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11 材料 .
将纯 化后 的菌 株接种 于 中性红 培养基 上 ,观察 菌落周 围是 否变 红 ,若 变红则 表 明菌株 能够 分解油 脂产 生脂 肪酸 【 。将初筛 入选 的菌 株接 种到 以豆油 1 …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筛选;鉴定;酶活 中图分类号 Q93-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034-02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Cellulose Degradation Bacteria LI Yan-h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12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s were enriched and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the humus layer covering the soil and a high-degrading bacteria ( X10 ) was selected from these.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of the bacteria were as follows : took the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glucose+micrite cellulose (1∶1)as carbon sources,peptone+beef (1∶1)as nitrogen sources,pH 7.5,under 30 ℃ ,with the culture time was 40 h,the cellulose-degrading enzyme activity was up to 67.44 U.Through its 16s rRNA sequencing,the homology of bacteria and Microbacterium oxydans were 99%.The selection of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provided a new source of bacteria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cellulase. Key words cellulose degradation bacteria;screening;identification;enzyme activity

高效降解角蛋白菌株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高效降解角蛋白菌株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果得到一株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 NJY1(CGMCC No.2337)菌株。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
生 化 特 性 测 定 和 16S rRNA 分 析(Genbank 登 陆 号 :EU624205),该 菌 株 与 苏 云 金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相似性达 100%,初步认定该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采用该菌株经过 72 h 发酵,角蛋白
试验于 2007—2008 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
第一作者简介:王政,男,1985 年出生,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E-mail:wangzheng1983062@ 通讯作者:杨德吉,男,1963 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从事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 210095 南京卫岗 1 号,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Tel:025-84395505,E-mail:djyang@。 收稿日期:2009-4-13,修回日期:2009-5-9。
降解率达 72.5%;2%羽毛发酵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 25.2 mg/ml。该试验为微生物发酵降解羽毛粉,
生产高质量的蛋白饲料提供了优良菌株。
关键词:角蛋白;降解;筛选;鉴定
中图分类号:S816.6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2009-0757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Keratin-Degrading Bacillus Thuringiensis NJY1 Wang Zheng, Guo Shibing, Yao Dawei, Tao Yanhua, Yang Deji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对饲料蛋

211171517_降解偶氮染料嗜盐菌的分离、降解特性及机制

211171517_降解偶氮染料嗜盐菌的分离、降解特性及机制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4 期降解偶氮染料嗜盐菌的分离、降解特性及机制田芳1,郭光1,丁克强1,杨凤1,刘翀2,王慧雅1(1 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7;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高盐限制了普通微生物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分离嗜盐微生物对于提高高盐印染废水的处理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从印染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了一株降解酸性金黄G 的菌株,通过16S rDNA 对该菌进行鉴定,并研究了其降解机理。

结果表明,该菌与Exiguobaterium strain ACCC11618同源性最高,属于微小杆菌属。

该菌在5%盐度下,8h 内对100mg/L 的酸性金黄G 脱色95%以上。

最佳脱色条件是30℃下,pH=7,5%盐度,以酵母粉作为碳源。

偶氮还原酶、NADH-DCIP 酶是主要的降解酶,盐度抑制了这两种酶的活性。

酸性金黄G 的偶氮键对称断裂成4-氨基苯磺酸和对氨基二苯胺,进一步降解为二苯胺、苯胺、2-庚酮肟等,降解后产物毒性降低。

菌株对不同浓度的酸性金黄G 具有耐受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该研究以期为嗜盐菌处理高盐印染废水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偶氮染料;分离;脱色;酸性金黄G ;嗜盐菌中图分类号:X1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04-2115-07Isolation of halophilic bacterium and their decoloriz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mechanism of azo dyesTIAN Fang 1,GUO Guang 1,DING Keqiang 1,YANG Feng 1,LIU Chong 2,WANG Huiya 1(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Jiangsu, China; 2 Institute of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High salinity in textile wastewater limited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method in textile wastewater. Isolation of halophilic microorganisms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high salinity textile wastewater. A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active sludge of textile wastewater, which can decolorize metanil yellow. The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by 16S rDNA.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bacteria had the highest homology with Exiguobaterium strain ACCC11618 and belong to the genus. At 5% salinity, more than 95% metanil yellow was decolorized by S2 within 8h. The optimum decolorization condition was 5% salinity, pH 7, at 30℃, and yeast powder as carbon source. Azo reductase and NADH-DCIP are the main degrading enzymes. Salinity inhibits the activity of these two enzymes. The azo bond of metanil yellow was symmetrically broken into 4-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 and p -aminobenzidine, which further degraded into diphenylamine, aniline, and 2-heptanone oxime. The toxicity was decreased after decolorization. The strain could decolorize metanil yellow at different研究开发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2-1092收稿日期:2022-06-10;修改稿日期:2022-09-26。

一株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一株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一株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尹静;刘悦秋;于峰;蔡建超;刘天月【摘要】为提高农林废弃物堆肥中木质素的降解效率,促进堆肥腐熟,提高堆肥品质,研究筛选了一株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并应用于猪粪与枯枝落叶混合堆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菌株YZC3对木质素的降解率达到79.2%,可同时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其中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为16.4 U/mL.经形态学和ITS分子鉴定,确定YZC3其为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 strain).将其应用于堆肥中,可延长高温持续天数6d和二次发酵天数3d,堆肥结束时T值降为0.59,而对照堆肥为0.86,显著促进了堆肥腐熟.YZC3还有助于提高堆肥产品中腐植酸含量,减少堆肥中全氮的损失,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堆肥菌剂.【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7页(P179-185)【关键词】木质素降解菌;筛选;鉴定;堆肥【作者】尹静;刘悦秋;于峰;蔡建超;刘天月【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 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 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 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 102206【正文语种】中文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高能聚合物,每年再生的木质纤维素折合成能量相当于人类年消耗能量的20倍[1]。

木质素主要存在于木材和秸秆中,是农林产业的主要副产物,每年全世界产量约1 500亿t,是储量巨大的潜在绿色资源[2]。

然而,目前全世界对农林废弃物的利用率却很低,每年因农林废物焚烧、填埋等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3]。

木质素是一类由5-羟基松柏醇、对香豆醇、芥子醇和松柏醇形成的酚类聚合物[4],主要包围于管胞、导管和木纤维等纤维束细胞及厚壁细胞外[5],由于它没有明确的结构,很难直接对其进行转化和利用,但可以通过降解将其转化为酚类化合物等低分子量的化合物,为资源转化和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6]。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在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作为其中之一,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展开论述。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是研究其特性的前提。

这一过程包括从自然界中采集样品,如土壤、腐木等,然后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富集培养,初步筛选出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细菌。

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和纯化。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特性研究包括生理学特性、代谢特性和营养需求等方面。

生理学特性方面,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为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pH值为0。

代谢特性方面,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主要通过分泌纤维素酶进行纤维素的降解,这些酶在细胞内合成,然后分泌至细胞外,作用于纤维素分子不同位置,将纤维素降解为可溶性糖。

营养需求方面,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生长需要碳源、氮源、磷源、钾源等,其中碳源主要为纤维素,氮源主要为有机氮,磷源和钾源则通过无机盐形式补充。

环境影响也是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降解纤维素过程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释放量与纤维素的降解量呈正相关。

同时,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对培养基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但可通过无菌操作等措施加以控制。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生理学、代谢特性和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特性,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将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纤维素资源、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目前对于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同种类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以及如何提高纤维素降解菌的降解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讨。

未来,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以推动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应用和发展。

一株环己酮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一株环己酮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环已酮 选择 性 培 养綦 , 配 方 参 照 文 献 1 ] 加 改 动 : H P 4 . , 2 P 40 5 g M s 4 7 4略 K 2 0 5g K H 0 . , g0 ・ H 0 0
0 2g C C2 . g N C . , S 4H 0 0 0 , e 1 1% ) .5m , H N 3 . , . , a 10 1 , a 1 2gMn 0 ‘ 2 .3g F C2 0 0 0 L N 4 O 0g 蒸馏水 1 0 L 1 1 0 ( 1 0m ,2 0 灭 菌 3 i 后 根据 实验需 要Jl 小同浓度 的无 菌环 已酮 . 0r n a J入 l 琼脂平 板培 养琏 :卜 , 肉膏 3g 篮 自H 0g N C , , 尔1 , a 1 g 琼脂 2 , 5 0g 蒸馏 水 100nL 1 1o 灭 菌 3 i 0 r,2 c 0 mn
对 眼睛 、 肤 、 膜和 卜 吸道有 日 的刺激 作 , 入身 体后 : 刺激 和麻 醉作 用 , 引起 呼 吸衰 竭 … . 皮 粘 呼 j j 进 生 可
它是 一种重 要 的 业有机化 合物 , 广泛 州 于乍产 己内酰胺 ( P ) 己二 酸 , 为钉 机溶 剂 可用 于制造 橡 胶 CL和 作 防 老剂 , 成 医药和 钉机 合成 l 的原 料 . 合 : 业 随荇 环 在 业 牛 产 上的成川 越 来 越广 泛 , 产 爵也不 断 增 其 加 , 其 生产 干 使用 过程 r产 的岔环 刚废 水 也 H益 增多 . 于环 酮生 产和使 J 过 程 中产 生 的废 水 ¨ { l 对 } J 的处理 方法 有汽提 法 干 蒸 发浓 缩并 综 合 M收利 , 后霞 油焚 烧 处理 法 j 近年 米 火于 有 机 污染 物 微 生 ¨ 订 .

1株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1株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15 形 态及 生 理 生化 鉴 定 .
色 阳性 , 单个细胞呈杆 状 , 细胞单个或多个链状排列 , 运动 , 菌
体平均大小为 13 m X . 1 m, .7 0 6 无荚膜 , 芽孢椭圆形 、 不膨 大、 靠近中心 。菌株 的生理生化 特性检测 结果见 表 1 。根据 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 可初步确定菌株 J M 一 D 2~2具有芽孢
15 p 01 b 。
参 照文献 [O 进行菌体形态观察 ; 1] 参照文献 [ 1 进 行生 1]
理生化 实验 。 16 1Sr N . 6 A基 因片段分 离与序列分析 D 细菌总 D A的提取参照文献 [2 的方法进行 。采用细 N 1] 菌 1 Sr N 6 D A通用引物 F7 5 一A A T T A C T G T A 2 ( G G I G T A G C C G
有被降解。 2 3 苯 酚 降 解 菌 株 的初 步 鉴 定 .
平板培养。根据菌落大小 、 面形状 、 表 隆起程度 、 明程度 、 透 边
缘形状和菌落颜色等差异 , 挑取单菌落 , 通过反复划线分离纯
化菌株 , 号, 编 保存备用 。
1 3 苯 酚含 量 测 定 .
2 3 1 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
富集培 养 基 : 肉浸 膏 5 sL, 白胨 1 / 氯 化 钠 牛 / 蛋 O gL, 5g L 苯 酚 0 5gL,H值 7 0 / , . / p .。 筛选 培 养 基 : K 2 O . / 、 2 P 0 5 sL 以 H P 0 5 g L K H O . / 、
( 8 :7— 2 2 14 5 .
[4 陈晓德 . 1] 植物种群 与群落结 构动态量 化分析方 法研究 [ ] J .生

细菌偶氮还原研究进展

细菌偶氮还原研究进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11(5):642~647 C h in J A ppl Environ B iol=ISSN10062687X 2005210225细菌偶氮还原研究进展3洪义国1,2,3 许玫英1,2,3 郭俊2 岑英华2 孙国萍233(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2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3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70)摘 要 细菌偶氮还原是在细菌偶氮还原酶作用下偶氮复合物分解为芳香氨的过程,多种细菌都具有偶氮还原功能.有氧条件下细菌的偶氮还原是在特异性的偶氮还原酶作用下完成的,对氧气不敏感.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偶氮还原是在厌氧或兼性厌氧条件下由一些氧化还原中间体作为电子穿梭体与偶氮复合物作用的非特性的还原过程.电子穿梭体与偶氮复合物作用是一个纯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其中偶氮复合物作为电子受体接受电子.厌氧偶氮还原是细菌偶氮还原的主要形式.偶氮还原在厌氧-好氧染料废水处理系统和偶氮水溶胶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图2表1参45关键词 偶氮还原;偶氮还原酶;细菌;偶氮染料;氧化还原中间体CLC X172AD VANCE I N BACTER I AL AZO RED UCT I O N RESEARCH3HONG Yiguo1,2,3,XU Meiying1,2,3,G UO Jun2,CE N Yinghua2&S UN Guop ing233(1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B otany,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Guangzhou510650,China)(2Guangdong Institute of M icrobiology,3Guangdong P rovincial Key L aboratory of M icrobial Culture Collection and A pplication,Guangzhou510070,China) Abstract Bacterial azoreducti on is a p r ocess that azo dyes are decomposed int o ar omatic a m ines by the azoreductase fr om bac2 teria.M any kinds of bacteria have the ability of reducing azo dyes.Under aer obic conditi on,bacterial azoreducti on was carried out by s pecial azoreductase,which was not sensitive t o oxygen.But under anaer obic conditi on,bacterial azoreducti on was an uns pecific p r ocess.I n this syste m,azo dyes were catalyzed extracellularly by the redox mediat or compounds,which were either secreted during the metabolis m of certain substrates by the bacteria the m selves or added exogenously.These mediat ors could transfer redox equivalents fr om the cellme mbrane of the bacteria t o azo dyes.The acti on bet w een azo compounds and redox me2 diat or was a pure che m ical redox reacti on.Moreover,bacterial azoreducti on occurred mainly under anaer obic conditi on.Gener2 ally,bacterial azoreducti on was app lied f or the aer obic/anaer obic treat m ents of dye-containing wastewaters and the research of azo poly meric hydr ogels f or col on targeted drug delivery.Fig2,Tab1,Ref45Keywords azoreducti on;azoreductase;bacteriu m;azo dye;redox mediat orCLC X172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染料在多种行业中广泛应用,其中以偶氮染料为多数.到目前为止,发现在天然物质中只有一种物质(4,4’-二羟基偶氮苯)存在偶氮键.工业用偶氮染料几乎全部为人工合成产品,所以偶氮染料都难于生物降解.染料的应用,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多染料工业密集区都面临河流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因此,近年来有关偶氮染料降解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被偶氮染料污染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积极探索用各种方法去解决,其中生物降解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偶氮染料脱色降解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偶氮染料的还原,即偶氮键打开生成芳香胺的过程.对偶氮还原的深入研究,将有助收稿日期:2004208230 接受日期:20042092133国家863项目(2001AA214111),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2C31605)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2319)资助 Suppor2 ted by the State Pr ogra m for H igh Technol ogy Research and Devel opment of China,Guangdong Pr ovincial Pr ogra m f or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De2 vel opment and Guangdong Pr 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 on33通讯作者 Corres ponding author(E2mail:ebi otech@)于人们对这一过程本质的认识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对于开发高效可控的偶氮染料降解新工艺具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偶氮染料的基本特征、偶氮还原细菌的多样性、偶氮还原机理以及偶氮还原在实践中的应用几方面进行评述.1 偶氮染料概述偶氮染料是人工合成的偶氮化合物,其分子的主要特征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偶氮键(-N=N-).在众多的合成染料里,偶氮染料因其产量和品种的繁多堪称是最重要的,在生产领域广泛运用的一些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和金属络合染料等,都含有偶氮结构.1876年,W iff提出染料发色团说,认为染料颜色是由双键共扼体系(-N=N-)引起的,这些含双键的基团即为发色团.现代理论认为,染料的颜色与其结构有密切相关,共轭双键的长度,共轭体系两端的氨基、羟基、甲基和磺酸基等极性基团,分子的离子化,分子平面性,染料内络合物等会对染料颜色都会产生影响,当光线射入后发生选择性吸收而导致产生出视觉所感受到的各种颜色[1].大约有2000种不同的偶氮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化妆品和食物染色.目前世界染料年产量约为8×105~9×105t,美国年产量约为9×104t,我国染料年产量达1.5×105t,其中50%以上是偶氮染料.在染料的生产和使用中,约有10%~15%的染料随废水排入环境水体,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威胁生物多样性,因此染料污染是一个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加之偶氮染料的前体及其降解产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因此在对染料降解和脱色的研究中,偶氮染料备受重视.偶氮染料本身对人类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其毒性主要是降解产物芳香氨,但并不是所有的偶氮染料都会产生有生物毒性的芳香胺.研究发现,只有化学结构中含有联苯胺或苯二胺的偶氮染料,才有此特性.目前全球市场中以联苯胺为基体的偶氮染料有200多种,常用的有90多种.偶氮染料在有氧的状态下不易矿化分解,在厌氧状态下则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还原为芳香胺产物,此作用称为偶氮还原.芳香胺无色无臭,在环境中不容易分解矿化,会影响接触者健康;芳香胺被代谢活化成为活泼的亲电子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再与DNA结合成为DNA加合物,DNA加合物会造成基因中的碱基的改变,如果DNA的修复工作没做好,就会因DNA 碱基的改变而突变.资料表明,与偶氮染料打交道的人患膀胱癌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主要是进入人体的偶氮染料被肠道细菌还原,产生致癌芳香胺[2].芳香胺除了会诱发膀胱癌外,也会诱发人的胃、肾脏、神经系统、口腔、咽喉、食道、肝脏、胆囊、胆管和胰脏肿瘤.同样,有毒芳香胺也诱发实验动物的各种肿瘤.这些芳香胺也有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狼疮[3].2 偶氮染料脱色菌的多样性对于染料脱色菌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大部分是偶氮类染料的脱色研究.偶氮染料脱色菌种类多样,有好氧性细菌,也有厌氧性细菌,同时还有兼性厌氧菌.其中以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和肠杆菌数量最多.2.1 好氧性和兼氧性偶氮染料脱色菌早在1977年,Horitsu[4]分离出可以降解偶氮染料的细菌B acillus subtilis I F O3002.瑞士的Kulla[5]等人从含有磺酸基和羧基的偶氮染料———橙黄I和橙黄II的环境中经过长期富集培养分离,得到两株假单胞菌K22和KF46,同时进一步研究了两菌株对染料的代谢途径.Hu等人[6]发现的菌株浅黄假单胞菌(Pseudo m onas luteola)在完全静止或完全摇动的条件下均不降解染料,但在两天摇动两天静止的条件下对染料RedG、RBB、RP2B和V2RP的降解效果分别可达37.4%、93.2%、92.4%和88%,水中含氮量对降解效果没有影响.Chen[7]和Chang[8]等对一株浅黄假单胞菌(P.luteola)偶氮染料脱色率与还原产物毒性的关系以及脱色动力学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脱色并不是与生长相关联的,而是与代谢相关的. Wong[9]等人分离得到一种可以降解甲基红的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seum onine RS-12),研究发现,该菌无论在静止条件还是在摇动条件下均对甲基红有非常好的降解效果,加入葡萄糖或硫酸氨可以促进降解,但加入乙醇没有促进效果.Suzuli 等[10]从土壤沉积物中分离到3株具有偶氮染料还原的好氧性芽孢杆菌(B acillus s p.OY122),黄单胞菌(Xantho m onas s p.NR2522)和假单胞菌(Pseudo m onas s p.PR4121),它们都能够催化甲基红的还原.徐文东等[11]从处理毛纺厂染料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菌,经鉴定,该菌为嗜热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thalpopilum),5d内对派拉丁蓝RRN的脱色率为34%.许玫英等[12]对9株染料脱色菌的脱色特性及其质粒的携带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和比较了这9株细菌的16S r 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和分类,经检测的9株细菌均属于肠杆菌科,其中脱色能力较广谱的5株细菌均未检测到质粒的存在,它们在系统分类地位上基本上聚为一类,与埃希氏菌属的大肠埃希氏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葡萄牙的M ai2 er[13]分离到一株碱性热稳定的具偶氮还原活性的细菌(B acil2 lus s p.SF),能够在高温下还原偶氮染料.2.2 厌氧性偶氮染料脱色菌刘志培等[14]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几株具有反硝化能力的偶氮染料脱色菌,它们在合成培养基中能使大多数所试偶氮染料脱色,而在反硝化条件下很难使偶氮染料脱色.贾省芬[15]研究了专性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混合培养物对偶氮染料、三苯甲烷染料、蒽醌染料的脱色作用.在菌的生长过程中,随着硫化氢的形成,染料的脱色率不断增加.另外在人的肠道中分离到了具偶氮还原活性的厌氧细菌有产气夹膜梭菌(C lostridium per2 fringens)和肠道粪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16].2.3 能以偶氮染料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脱色菌Overney[17]最先研究了以偶氮染料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脱色菌,分离到在有氧情况下以4,4’2乙二酸偶氮苯生长的黄杆菌(Flavobacterium).B lu mel[18]分离到菌株S5在有氧条件下能以偶氮复合物42羧基24’2磺酸基偶氮苯(CS AB)作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由偶氮还原酶先打开偶氮键,然后再将还原产物完全降解,并产生能量.梁沈平[19]等分离到Pse4、Pse29两菌,在非固定化条件下,分别对10mg/L阳离子桃红FG、活性艳红K22BP溶液在染料为唯一碳源、能源时,12d脱色80%以上,这两株菌都属于假单胞菌属.2.4 具偶氮染料脱色能力的光合细菌张波等[20]系统地研究了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croides 17023)对活性艳红X23B的脱色条件,并对其脱色与质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对活性艳红X23B具有良好的脱色能力,其脱色效率受其培养条件的影响较大.黄志勇等[21]从印染厂污泥中分离到1株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 m onas palustris H3),在光照厌氧条件下该菌生长细胞可将100mg/L酸性红B2G L染料去除到30mg/L.完整细胞脱色的最适条件为pH7~10,温度30℃,细胞浓度20~25mg/mL(湿重).低浓度的阳离子对脱色影响不大,在通氩气使严格厌氧和加有还原性辅酶I(NADH)的条件下,无细胞提取液的脱色活性最高,比活率为1.154×102mg mg(p r otein)-1h-1.根据降解产物的分析,推断了该菌对酸性红染料的降解代谢途径.Zhou[22]分离到一株光合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AS1.1737)能降解几种偶氮染料,在24h内脱色率达90%(200mg/L).尽管已筛选到的脱色菌种类较多,但单菌株适应性有限,脱色的染料种类单一.即使是对多种染料有良好脱色性能的菌株,其脱色能力很不一致.而染色废水成分复杂,因此影响菌种降解效率.混合菌种在这方面有其优势,许多细菌之间存在协346 5期洪义国等:细菌偶氮还原研究进展 同降解作用,增加了降解效果.国内对混合菌的研究相对较多.曾丽璇等人在实际废水处理设备中分离出了几株优势菌株,发现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优于单菌株,且脱色时间短,适应范围广,耐冲击性能更强.本实验室分离到1株具有染料降解能力的希瓦氏菌新菌种[23],命名为脱色希瓦氏菌She w anella decolorationis S12T,该菌株在偶氮染料浓度为50mg/L的培养基中培养4h后,染料脱色率达96%,对偶氮染料最高脱色浓度达到2000mg/L.此菌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Fe(Ⅲ)还原活特性.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3093),并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12361.7).这一菌株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厌氧偶氮还原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和有创新性的实验思路.通过对脱色希瓦氏菌S12T偶氮染料还原机理及与Fe(Ⅲ)还原关系的探究,将为开发有效的在呼吸链水平上以调控Fe(Ⅲ)还原为基础的偶氮染料降解全新工艺打下基础,为人类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进行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3 细菌偶氮还原机理偶氮染料降解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偶氮键的打开,生成芳香氨化合物.这一步是由一类还原酶催化完成的,这类种酶叫偶氮还原酶(azoreductase).在有氧条件下,偶氮还原是由特异性的偶氮还原酶直接催化完成;在厌氧条件下,这一反应通常是由非特异性的还原酶催化一类氧化还原中间体,再由此还原了的氧化还原中间体还原偶氮键.3.1 有氧条件下的细菌偶氮还原机理对于在有氧条件下的细菌偶氮还原,现在基本认为是由特异性的酶催化完成的.这些偶氮还原酶,在有氧条件下,都能降解多种偶氮染料,但每一种酶对染料的特异性是不同的.最早纯化的偶氮还原酶是由羧基橙降解菌株K22产生的O range I偶氮还原酶和菌株KF46产生的O range II偶氮还原酶,这两个偶氮还原酶都是单体非黄素依赖的还原酶,NADPH是酶最适辅助因子.O range II偶氮还原酶严格要求偶氮键的α位上为羟基基团,而O range I偶氮还原酶要求在偶氮键的β位上为羟基基团[24,25].到目前为止,仅有6个在有氧条件下作用的偶氮还原酶被纯化、特征分析并得到其基因序列(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酶都有一个NAD(P)H结合位点,表明都以NAD(P)H作为辅酶,但对NADH和NADPH的Km值有很大的不同.另外,Escherichia coli与Enterococcus faecalis偶氮还原酶是F MN 依赖的NADH偶氮还原酶.大连理工大学的Yan[36]用PCR的方法从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AS1.1737)克隆到偶氮还原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用纯化酶研究了偶氮还原过程中羟基化偶氮中间体的存在,为偶氮染料还原必须通过一个非完全的的还原过渡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图1).表1 有氧条件下作用的偶氮还原酶Table1 Azoreductases acting under aer obic conditi onNo.Strain M r Am ino acids Descri p ti on Source 1B acillus s p.OY12219423178NAD(P)H binding motif(G XG XXG),V max/K m=3.03[10] 2Pigm entiphaga kullae K2420577200NAD(P)H binding motif(GXGXXG)[26] 3Rhodobacter sphaeroides AS1.173718700179NAD(P)H binding motif(GXGXXG)[27] 4Xenophilus azovorans KF46F30278281NAD(P)H binding motif(GXGXXG)[28] 5Escherichia coli23000200F MN2dependent NADH az oreducrase[29]6Enterococcus faecalis23000208F MN2dependent aer obic az oreductase,is oelectric point4.8[30]图1 偶氮还原酶作用机制Fig.1 Mechanis m of az oreducti on by az oreductase目前已经得到的6个偶氮还原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几种酶基因之间没有显著的同源性.这表明,这几个蛋白是按不同的方式进化为具偶氮还原活性的酶,偶氮还原酶的进化很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同时也表明,有氧状态下偶氮复合物的降解并没有被偶氮键的代谢所限制.另外,在有氧条件下,很多好氧菌在含有复杂化合物的培养基中摇动培养,虽然菌体大量生长但并不表现很好的脱色特性.当把培养的细菌细胞放置以后,却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在静置状态下,菌体可能快速消耗了液体中的氧,偶氮还原是在厌氧状态下进行的.所以这类细菌的偶氮还原是好氧生长、厌氧还原,与上面论述的好氧偶氮还原酶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有关厌氧偶氮还原机理将在下面讨论.3.2 厌氧偶氮还原机理厌氧偶氮还原过程是在厌氧条件下发生的非特异性的还原过程,主要是由一些氧化还原中间体,例如醌、22萘醌硫磺酸酯(22anthraquinonesulf onate,AQS)、22羟基21,42萘醌(La w2 s one)、F AD、NAD(P)H等还原偶氮复合物,这些氧化还原中间体的还原又依赖于细菌还原酶的催化(图2).厌氧脱色细菌和绝大部分兼性厌氧脱色菌都是进行厌氧偶氮还原.在厌氧条件下与在有氧条件下的偶氮还原生理过程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在有氧条件下,氧化还原活性复合物(如还原型黄素或羟醌)能迅速的与氧气或偶氮染料发生反应.因此,在有氧条件下,氧气44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 h in J A ppl Environ B iol 11卷与偶氮染料竞争还原型电子载体.在偶氮染料与还原型电子载体之间自发发生的反应是非特异性的还原过程,反应的发生是由氧化还原中间体和偶氮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势来决定的.近来的研究表明,氧化还原电势(E 0’)大约在-320mV 到-50mV 之间的醌类氧化还原中间体通常都能在细菌厌氧偶氮还原中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一限度是由细胞氧化还原辅助因子NAD (P )H 的氧化还原电势和偶氮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势(-180mV ~-430mV )共同决定的[31].图2 厌氧条件下依赖氧化还原中间体的偶氮还原机制Fig .2 Pr oposed mechanis m f or redox mediat or dependent reducti on of az o dyes under anaer obic conditi on 对嗜热鞘氨醇杆菌S.xenophaga BN6菌偶氮还原酶的定位实验表明,细胞中存在两套偶氮还原酶系统.一套是位于胞质中的黄素氧化还原酶;另外一套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与呼吸链有关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AQS 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厌氧偶氮还原率,但对胞质抽提物却影响不大.早期的研究表明,胞质黄素还原酶催化产生的还原型黄素在兼性厌氧菌的非特异性的偶氮还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2].近来,在不同的菌株中重组表达黄素还原酶,充分证明了黄素还原酶具有偶氮还原酶活性.胞质黄素还原酶在完整细胞的厌氧偶氮还原中可能发挥较小的作用,因为极性偶氮染料不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在静置的重组黄素还原酶基因(fre )的菌体细胞中添加F AD,对偶氮还原影响很小,而向其细胞裂解物中添加F AD时,却能显著提高其偶氮还原率[33].通过对S.xenophaga BN6的另外一套厌氧偶氮还原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非特异性的细菌偶氮还原模型.这一模型不要求偶氮染料或还原型黄素通过细胞膜.添加不同的醌,例如萘醌222磺酸盐,22羟基21,4萘醌,能显著提高厌氧偶氮还原率.这表明,在这个系统里,醌作为氧化还原中间体被S.xenophaga BN6菌体细胞的酶催化还原,还原型的醌在还原偶氮复合物,这是一个纯化学氧化还原过程.细胞裂解实验表明,醌氧化还原酶活性定位在细胞膜上[32].在研究菌株S.xenophaga BN6的萘磺酸(naphthalenesulfo 2nic acid )降解途径时,得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厌氧偶氮还原模型.在好氧条件下萘磺酸降解产生水杨酸盐(salicylate ),水杨酸盐在S.xenophaga BN6的厌氧偶氮还原中做为氧化还原中间体起到重要作用.水杨酸的还原可能是由与呼吸链相关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催化的,它作为一穿梭体不断的把胞内的还原力带到胞外还原偶氮复合物.这个实验表明,这种在细胞的代谢中形成的氧化还原中间体在环境污染物的降解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用来发展好氧-厌氧生物降解反应器[34].在厌氧培养的大肠杆菌中添加la ws one 能显著提高对不同的磺基化的偶氮复合物还原率.进一步研究在胞质中发现了一种NADH 依赖的la ws one 还原酶,分析表明,NADH 依赖的la w 2s one 还原酶就是氧不敏感的硝酸还原酶Nfs B.另外,对硝酸还原酶Nfs A 的研究表明,此酶也具有la ws one 还原酶活性[35].细胞分离实验表明,la ws one 还原酶活性几乎完全存在于胞质部分,膜部分只有5%的酶活性.Nfs A 和Nfs B 突变株与野生型相比,仅表现5%的la ws one 还原酶活性.作者推测更可能的是la ws one 和它的还原形式原力从胞内带到胞外.la ws one 作为一个适合的氧化还原中间体不仅仅因为它的氧化还原电势,而且通过菌体细胞膜扩散,而不是偶氮复合物的的跨膜扩散.这样,这些氧化还原中间体复合物就能把就能把还原力从胞内带到胞外.la ws one 作为一个适合的氧化还原中间体不仅仅因为它的氧化还原电势,而且因为它的具好的脂溶性.在其他细菌中也存在与Nfs A 和Nfs B 功能相似的酶,这些酶也有可能与Nfs A 和Nfs B 一样,在厌氧条件下作为la ws one 依赖的偶氮还原酶.另外在研究严格厌氧肠道菌过程中,得到一个不同的厌氧偶氮还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也不要求偶氮染料的跨膜转运.C lostridium perfringens 菌体培养基的上清液中仍然有偶氮还原酶活性,表明菌体分泌了一类胞外的偶氮还原酶[36,37].对其分泌的胞外偶氮还原酶分析,结果发现其活性与黄素无关,且能被氧气快速抑制.对这类酶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最近的研究表明,硫细菌在厌氧呼吸中产生的H 2S 能导致偶氮染料Reactive O range 96的有效还原.在环境中,Fe 2+、H 2S 这样的还原库在偶氮染料的降解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NADH 作为一个纯化学还原剂在偶氮染料的还原中也被探讨.NADH 通过转移4个电子还原多种偶氮染料,还原反应具很强的pH 依赖性,随着pH 的下降还原增强[38].综上所述,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发生的偶氮还原是在非特异性还原酶作用下的电子传递过程.偶氮复合物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接受从电子氧化还原中间体传来的电子而被还原.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推测,偶氮复合物可能在细菌的厌氧呼吸过程中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接受电子而被还原,所以厌氧偶氮还原过程也是厌氧偶氮呼吸过程,细菌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生长所需的能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实验室正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546 5期洪义国等:细菌偶氮还原研究进展 4 细菌偶氮染料还原的应用研究基于对细菌偶氮还原的基础研究,人们也积极致力于其在应用领域的研究.目前细菌偶氮还原主要应用于两个研究领域:一个是染料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另一个就是偶氮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4.1 厌氧-好氧染料废水的处理系统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染料的脱色反应(偶氮键的断裂)主要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因为厌氧偶氮还原是在一些氧化还原中间体作用下的非特异性的反应,所以厌氧偶氮还原更适于含有多种染料的废水的前期处理.厌氧偶氮还原的结果是虽然废水被脱色,但却产生了多种芳香氨类有毒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往往在厌氧条件下难于进一步被降解.这些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对人及环境有毒害甚至致癌作用的芳香胺类中间产物,在好氧条件下易被降解.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对染料脱色的工艺流程一般为厌氧-好氧串联操作,最终达到去除色度,降低COD的目的,使出水达标[39].厌氧-好氧染料废水的处理策略最先用于磺基化偶氮染料Mordant Yell ow3[40].近几年来,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厌氧-好氧染料废水的处理系统,如厌氧-好氧接触生物反应器,厌氧膜固定流体床-好氧悬浮床活性污泥反应器,厌氧-好氧旋转鼓反应器.近来,已报道了几个利用醌从菌体细胞中转运还原力到胞外还原多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如铁离子、硝基芳香化合物、多聚卤代化合物[41,42].象Nfs A和Nfs B这样的酶也许参与了环境中的多种污染物的还原降解.我们也可以调控这些酶的活性,加快环境中偶氮污染物的降解.在研究菌株S.xenophaga BN6的萘磺酸(naphthalenesulfo2 nic acid)降解途径时,发现产生的氧化还原中间体水杨酸盐在其厌氧偶氮还原中做为氧化还原中间物起到重要作用[34].我们可以调控萘磺酸类的细菌代谢途径,发展可控的好氧-厌氧生物降解反应器.4.2 偶氮交联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研究发现,在人结肠内生存着超过400种的有益菌群,菌群的浓度为每毫升肠液10~11个.结肠菌群产生的酶可催化多种代谢反应,主要是催化降解反应,降解外物聚集体.其中偶氮还原酶能还原偶氮键.根据这一原理,人们设计药物结肠靶向给药载体.这一方法,第一次被Saffran[43,44]提出,分别用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与偶氮复合物的交联共聚物包裹口服胰岛素.由于共聚物水凝胶在胃中处于酸性环境,当凝胶向下到肠道时,pH升高,共聚物水凝胶膨胀.在结肠菌群的偶氮还原酶作用下,共聚物基质松散,细菌偶氮还原酶很容易与共聚物作用,导致偶氮键还原打开,包裹药物释放.van den Mooter 等[45]进一步优化了这一系统,制备了非pH依赖的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交联共聚物.目前偶氮交联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给药载体已应用于多种药物的结肠定点释放.5 研究展望虽然对细菌的厌氧偶氮还原机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停留在假说和个别还原酶的纯化和特性研究这一层面上,还没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厌氧偶氮还原模型,发挥作用的酶系统的特征和生理功能也没有完全阐明.另外厌氧偶氮键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支持细菌的的厌氧呼吸是值得探讨的新概念.偶氮还原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主要是以德国St olz研究小组为核心展开的,这个研究小组在厌氧偶氮还原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国内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实验室.对于厌氧偶氮还原模型的建立,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要有所创新.细菌偶氮还原研究涉及生物能学和环境污染等基本问题,且与资源利用、环境修复等重要社会实践相关,拓宽并深化此类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未来的研究应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细菌厌氧偶氮还原机理的研究;(2)细菌偶氮还原系统蛋白系统的定位;(3)偶氮键作为末端电子受体是否支持细菌的的厌氧呼吸;(4)氧化还原中间体在偶氮还原过程的的作用;(5)拓宽细菌偶氮还原应用研究.References1 Hao LJ(郝鲁江),Xu P(许平).App licati ons of m icr obes in dye deg2 radati on and its mechanis m.J Shandong Inst L ight Ind(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15(2):52~562 Zhan HQ(詹豪强).Research on structure,phot ostability and phot o2 degradati on mechanis m of az o dyes.P rog Che m(化学进展),1998, 10(4):415~4263 Zhong JT(钟金汤).Revie w of the mutagenicity,carcinogenicity and aut oi m munity of az o dy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their structure2activity relati onshi p s.J Environ O ccup M ed(环境与职业医学),21(1):58~624 Horitsu H.Degradati on of p2am inoaz obenzene by B acillus subtilis.Eur JA ppl M icrobial,1977,14:217~2245 Kulla HG,Klausener F,Meyer U,Lüdeke B,Leisinger T.I nterference of ar omatic sulfo gr oup s in the m icr obial degradati on of the az o dyes O r2 ange I and O range II.A rch M icrobiol,1983,135:1~76 Hu T L.Degradati on of az o dye RP2B by pseudo m onas luteola.W at Sci Tech,1998,38:299~3067 Chen BY.Understanding decol oriza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reactive az o dyes by Pseudo m onas luteola:t oxicity and kinetics.P roc B ioche m, 2002,38:437~4468 Chang JS,Chou C,L in YC,L inP J,Ho JY,Hu T L.Kinetic ch racter2 istics of bacterial az o2dye decol orizati on by Pseudo m onas luteola.W at R es,2001,35:2841~28509 Wong PK,Yuen PY.Decol orizati on and bi odegradati on of methyl red by Klebsiella pneum oniae RS213.W at R es,1996,30(7):1736~1744 10 Suzuki Y,Yoda T,Ruhul A,Sugiura W.Molecular cl oning and char2 acterizati on of the gene coding f or az oreductase fr om B acillus s p.OY122 is olated fr om s oil.J B iol Che m,2001,276:9059~906511 Xu WD(徐文东),W en XH(文湘华),Fu LY(付莉燕).Is olati on and characterizati on of bacteria for decol oring of az o dye acid comp lex blue RRN.Acta Sci C ircum t(环境科学学报),2001,21:128~132 12 Xu MY(许玫英),Guo J(郭俊),J ian HR(简浩然),Sun GP(孙国萍).Decol orizing characterizati ons,p las m ids and16S r RNA gene analysis of nine decol orizing bacteria.U rban Environ U rban Ecol(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4):71~7313 Maier J,Kandelbauer A,Erlacher A,Cavaco-Paul o A,Gubitz G M.A new alkali2ther mostable az oreductase fr omB acillus s p.strain SF.64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 h in J A ppl Environ B iol 11卷。

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详细描述
富集培养法通常采用含有目标污染物 的培养基,通过控制温度、pH、氧气 等环境因素,促使具有降解能力的菌 株繁殖,从而从环境中分离出来。
菌株分离法
总结词
通过将环境样品划线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得到单菌 落,再对单菌落进行降解能力检测,筛选出高效降解菌株。
详细描述
菌株分离法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使具有降解 能力的菌株在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然后对单菌落进行降解 实验,测定其降解效率,从中筛选出高效降解菌株。
05 高效降解菌的产业化发展
高效降解菌的规模化生产
筛选和驯化
从环境中筛选出具有高 效降解能力的菌种,通 过驯化过程提高其降解
能力。
培养基优化
发酵工艺控制
产物分离和纯化
优化菌种培养基配方, 提高菌种生长和降解效
率。
采用适当的发酵工艺, 控制温度、湿度、pH等 参数,实现规模化生产。
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 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降
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目录
• 引言 • 污染物降解菌的筛选方法 • 高效降解菌的特性分析 • 高效降解菌的应用前景 • 高效降解菌的产业化发展 • 研究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筛选高效降解菌的必要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 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 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分析高效 降解菌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为 定向筛选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高效降解菌的基因编辑和基因组改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 系统,对高效降解菌进行基因敲除、 敲入和敲低等操作,以解析关键降解 基因的功能。

1株用于生物强化的高效反硝化菌的筛选鉴定

1株用于生物强化的高效反硝化菌的筛选鉴定

吴丽红,李晓惠,杨 芳,等.1株用于生物强化的高效反硝化菌的筛选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371-37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4.12.1251株用于生物强化的高效反硝化菌的筛选鉴定吴丽红1,李晓惠1,杨 芳1,王 丹2(1.辽宁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本溪117002;2.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从生物脱氮工艺的反硝化段活性污泥中分离到7株反硝化菌,考察了其脱氮能力后优选出代表菌株FH2,该菌在400mg/LNO3--N浓度下,对NO-3-N的去除率为100%,且脱氮过程中亚硝酸盐基本无积累,表现出了很强的脱氮能力,可作为生物强化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菌源。

通过对该优势功能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

该菌反硝化能力强,且具有芽孢微生物的特点,以该菌做为菌源进行生物强化反硝化脱氮研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氨氮废水;反硝化脱氮;生物强化;优势反硝菌;筛选鉴定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2-0371-03收稿日期:2014-02-27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L2011225)。

作者简介:吴丽红(1980—),女,辽宁阜新人,硕士,讲师,从事污(废)水生物处理研究。

E-mail:wulihong1980@163.com。

氮、磷是废水中常见的无机营养物,是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大量含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增加水处理的难度、成本,甚至对人类产生毒害。

含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1]。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同时也都存在不足[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株高效降解偶氮染料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摘要:从山东聊城某印染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 株能高效降解偶氮染料苋菜红的菌株ts1-2 ,从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2个方面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为驹形白色杆菌(Leucobacter komagata )。

在静置培养条件下对该菌株的脱色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s1-2 菌株在染料初始浓度50 mg/L 时有最佳脱色率,染料最大脱色浓度为1 250 mg /L。

在最适脱色条件下脱色14 h,染料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

关键词:偶氮染料;苋菜红;16s rDNA;脱色率中图分类号:X703;Q9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352-03 收稿日期:2014-04-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170110)。

作者简介:冯玮(1984—),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资源微生物研究。

E-mail:fengwei01@ 。

通信作者:柳仁民,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分析化学研究。

E-mail:liurenmin@ 。

偶氮染料是一类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染料,它具有色调范围广、色牢度高、合成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纺织、皮制品的染色及印花等。

在纺织工业中使用的偶氮染料约占染料总量的70%[1] 。

染料废水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废水中的染料不仅是原料的损失,也会污染环境,阻碍水体自身的净化,对水生植物和鱼类有毒害作用。

水中的染料吸收了太阳光,削弱了光在水中的透射,从而抑制了水体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其生长,进而影响到整个食物链,使水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下降[2] ,所以颜色的去除是处理染料废水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从染料的结构、性质和特点可以判断,大多数染料都具有潜在的毒性[3-4] 。

这就要求染料废水在排放入环境前必须处理。

本试验以偶氮染料苋菜红为降解对象,筛选能够高效降解此染料的菌种。

细菌脱色偶氮染料的机理是产生能降解偶氮染料的偶氮还原酶,本研究还探讨了该菌株的产酶方式,为下一步优化产酶条件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采样菌种采自山东聊城某印染厂污水处理车间厌氧污泥。

1.1.2培养基富集培养基:牛肉膏1 g, 酵母膏1 g,蛋白胨5 g,氯化钠5 g,蒸馏水1 000 mL;pH值7.0 ± 0.2。

脱色培养基:胰蛋白胨10 g, 酵母浸出物5 g,氯化钠5 g,蒸馏水1 000 mL。

1.1.3 偶氮染料苋菜红(amaranth ),化学式见图1 。

无特殊说明情况下,苋菜红染料均为50 mg/L 。

1.2 方法1.2.1脱色菌株筛选将印染厂污水处理车间采集的污泥制成悬浊液,取上清液加入到活化富集培养基中富集,再转移到以偶氮染料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驯化,驯化采用一次性投加高浓度化合物的驯化方法,每个驯化周期结束时, 取一定体积培养基加入到新鲜的唯一碳源培养基中,并不断提高培养基中偶氮染料的含量,经过多次驯化后,反复进行平板涂布,分离出对偶氮染料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

1.2.2菌种鉴定(1)形态学观察:将脱色菌株在细菌生长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培养24 h,经革兰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生理生化特征: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及参考文献[5]进行鉴定。

(3)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采用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菌株DNA。

应用16S rRNA两端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正向引物7F(5’ -CAGAGTTTGATCCTGGCT-3 和反向引物1540R(5 ’ -AGGAGGTGATCCAGCCGCA-3 进行PCR扩增。

扩增反应体系模板(基因组DNA 20〜50 ng/卩L)0.5卩L, 5x buffer 2.5 卩 L, dNTPs (各2.5 mmol/L )1 卩 L, 7F primer 0.5 卩 L, 1540R primer 0.5 卩 L,补加ddH20 至25卩 L。

扩增反应条件为97 C 3 min;97 C 25 s, 55 C 25 s,72 C 1 min , 30个循环;72 C 10 min。

PCR产物用1%琼脂糖电泳检测。

PCR 得到的扩增产物送交给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得到的16S rRNA 核苷酸序列登陆NCBI, 输入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获取与其核酸序列相似度高的菌种。

采用MEGA 5.0软件进行多序列匹配比对, 计算相似序列之间的进化距离,利用Neighbor-Joining 构建系统发育树。

1.2.3产酶模式研究测定细菌生产曲线,同时测定菌株对染料的脱色率和最大脱色浓度。

将菌种接入到未加染料的LB培养基中,37 C静置培养过夜,将培养液按体积分数2% 的量加入到染料培养基中进行脱色试验。

培养液在8 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在染料的最大吸收峰520 nm 处测其吸光度,按照公式计算脱色率:脱色率=D0-DtD0 x 100%。

式中:D0为加入细菌前染料的吸光度,Dt为加入细菌t 时间后染料的吸光度。

2结果与分析2.1菌种鉴定2.1.1形态学观察经过分离筛选, 并比较24 h 内的脱色效率,得到1株能高效降解苋菜红偶氮染料的菌株ts1-2。

当染料浓度为50 mg/L 时,菌株ts1-2 能在14 h 内降解95%染料,最大脱色浓度为1 250 mg/L (图2 )。

经观察菌株在平板培养基上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白色或乳白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杆状,不运动。

2.1.2 生理生化特征。

菌株ts1-2 部分生理生化特征见表1 。

表1 菌株ts1-2 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生理生化试验生理生化特征生理生化试验生理生化特征淀粉水解- V. P. 反应- 七叶苷水解- 利用有机酸脲酶+ 乙酸+ 硫化氢产生+ 草酸+ 吲哚产生- 柠檬酸- 硝酸盐还原- 乳酸+ 甲基红试验+ 琥珀酸+ 〖3〗马脲酸+2.1.3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将扩增得到的16S rRNA 基因电泳检测,测得其序列长度为 1 405 bp。

经BLASTn软件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s1-2 与驹形白色杆菌( Leucobacter komagatae)聚为一簇,同源性最高。

从GenBank中调取与细菌ts1-2 同源性较高的15株菌株的16S rRNA 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见图3。

结果显示,ts1-2 与L.komagatae 种相似度最高达99%。

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认ts1-2 菌为驹形白色杆菌。

2.2 产酶模式研究将菌株在37 C条件下静置培养测定其生长曲线,发现细菌ts1-2在4〜14 h内为对数生长期,14〜60 h内为平衡期,60 h 后进入衰亡期(图4)。

细菌能够使偶氮染料褪色,是因为菌体产生了能够降解偶氮染料的偶氮还原酶[6]。

Hu等证明,细菌分泌的偶氮还原酶为一种诱导酶而不是固有酶[7]。

在培养基中加入染料作为诱导物,菌体则会产生偶氮还原酶。

测定细菌ts1-2生长24 h 内脱色率,结果如图5 所示。

菌体进入对数生长期时,菌体的脱色效率成指数增长,表明菌体内的偶氮还原酶随菌体增多而增多。

当菌体生长进入平衡期后,菌体数量不再增加,重复加入染料后发现菌体仍有脱色能力,但脱色速率变小,说明能够还原染料的酶虽然保持一定活性但是没有新的酶产生,这种酶的合成方式应为同步合成型。

3结论纺织废水由于所含染料具有色度高、化学结构稳定以及难于被降解等特点,成为目前最难处理和最受关注的废水之一。

偶氮染料在纺织染料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超过了70% 目前处理染料废水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具有处理成本高、处理不彻底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8] 。

因此,筛选高效降解偶氮染料的微生物,将其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并且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试验从印染厂染料废水处理反应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1株能使偶氮染料苋菜红脱色的菌株ts1-2。

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3个方面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为驹形白色杆菌( L. komagatae)。

Suzuki 等从纺织厂污水处理装置附近土壤中得到1 株能够还原偶氮染料的芽孢杆菌OY1-2[9]。

Wong 等从染料废水污泥中分离出能够在好氧条件下将甲基红脱色的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RS-13[10]°Hu等发现的菌株Pseudomonas luteola 在完全静止或完全振荡的条件下均不降解染料,但在2 d 振荡加2 d 静止的条件下对染料的脱色效果显著[11]。

本次分离得到的菌株ts1-2仅在静置培养14 h就能使50 mg/L浓度染料脱色95%以上,培养条件简单,脱色效率高。

本试验还发现此菌株的产酶方式为同步合成型,为进一步优化菌株产酶条件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Saratale R G,Saratale G D,Kalyani D C,et al.Enhanceddecoloriz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textile azo dye Scarlet R by using developed microbial consortium-GR[J].BioresourceTechnology,2009,100(9):2493-2500.[2]薛方亮,张雁秋.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最新研究进展[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7(2):26-29.[3]Aouadene A,Di Giorgio C,Sarrazin L,et al. Evaluation of the genotoxicity of river sediments from industrialized and unaffected areas using a battery of short-term bioassays[J]. Environmental and Molecular Mutagenesis ,2008,49(4):283-299.[4]Umbuzeirog A ,Freeman H,Warren S H,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azodyes to themutagenic activity of the Cristais River[J]. Chemosphere,2005,60:55-64.[5]刘洪灿,周培瑾,横田明,等. 白色杆菌属一新种的分离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J]. 微生物学报,1999,39(5):396-401.[6]柳广飞,周集体,王竞,等. 细菌对偶氮染料的降解及偶氮还原酶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4):112-114.[7]Hu T L. Degradation of azo dye RP2B by Pseudomonas luteola[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38(4/5 ):299-306.[8]杨清香,贾振杰,杨敏.微生物染料脱色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44-148.[9]Suzuki Y,Yoda T,Ruhul A,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 coding for azoreductase from Bacillus sp. OY1-2 isolated fromsoil[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1,276(12):9059-9065.[10]Wong P K,Yuen P Y. Decoloriz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methyl r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RS-13[J]. Water Research,1996,30(7):1736-1744.[11]Hu T L. Decolourization of reactive azo dyes by transformation with Pseudomonas luteola[J]. Biosource Technology,1994,49:47-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