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教学教材
B.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C.罗伯津斯基定理
D.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9.下列不属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前提假定的是()
A.生产要素存量一定
B.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C.生产中存在专门生产要素.
D.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第四章
1.如果一国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定会()
A.提高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C.降低两部门]共同要素劳动力的实际收入
D.同时提高进口竞争部]和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2.根据特定要素模型,-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 -定会导致()。
A.共同生产要素从该部]向其他部门转移
B.该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上升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悲惨性增长的发生条件()
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商品的
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无穷大
C.本国在该产品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D.本国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5.下列哪项定理描述了要素增长对生产的影响。()
A.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
B.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Y
C.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
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X产品本国出
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A.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
A.土地所有者、劳动者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圣才出品】
第12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1.为什么说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它对交易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答:(1)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特点的原因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很多都是无形资产,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一旦某个地方发明并应用了一种新“主意”(或知识),那么在另一个地方使用它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并且也并不减少原产地所能使用的这种“主意”的数量。
从社会的观点看来,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的条件是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那么这种无形资产的价格就该为零或接近于零。
这样便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这种无形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要么定价不合乎效率原则。
(2)具有“公共物品”特点的核心资产对交易方式产生的影响某些核心资产的“公共物品”特点使得转移这种技术的最好办法是两个企业合而为一,共同分享这项技术。
换言之,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更有效率。
显然,把这一逻辑再引申一步,如果上述交易涉及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发放许可证的办法来完成这一无形资产的转移。
内部化贸易这一贸易方式从而就有了其存在的基础。
2.根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不同方式,讨论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发展中东道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促进外资的流入①从利用外资的角度讲,贸易壁垒或者营销成本的增加会促进外资的流入。
②东道国劳动、资本和其他常规要素的总成本以及用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附加成本都比较低,会促进外资的流入。
③企业特有优势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预期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外资的流入。
(2)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①通过增加进口利用外资,要注意引进的产品要以国内生产或消费所必需为重要考虑。
引进相关产品时要注意配套技术的同时引进,合理利用外汇,避免重复引进。
②通过吸引直接投资利用外资,要积极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环境,杜绝地方以牺牲土地、环境和劳工利益为代价来吸引外资的做法。
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李坤望
一、填空、选择、判断题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4、罗伯津斯基定理说明,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生产增加,而另一产品生产则下降。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一章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A.1:6B.2:6C.3:6D.4:6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 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第二章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第三章1.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 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B. X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YC.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X产品本国出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第一章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A.1:6B.2:6C.3:6D.4:6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 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第二章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第三章1.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 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B. X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YC.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X产品本国出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李坤望版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 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第二章答案1. 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李坤望版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李坤望版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 李坤望(部分课后习题)
第十三章5、何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提示:国际收支项目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项目。自发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项目,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调整项目又称补偿项目或事后交易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当一国自发性交易产生的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时,为平衡供求金融当局就需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等官方储备,或通过外国中央银行、国际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弥补自发性交易带来的收支差额。错误与遗漏也是调整项目,它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在帐面上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帐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来实现的,真正能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是自发项目,通常意义上讲的国际收支状况实际上指的就是自发项目收支的平衡或失衡。
第五章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案提示: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国际收支总差额可以看作是与货币供求相联系的一种货币现象,它是一国货币供给的自动调节机制。而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国际收支总差额又会进一步对其它的宏观经济变量如汇率、利率、私人资本的流动、国内投资、生产以及进出口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一章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A.1:6B.2:6C.3:6D.4:6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 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第二章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第三章1.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 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B. X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YC.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X产品本国出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李坤望
2、经济一体化由低到高可分为五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 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
3、关税同盟对国际贸易和区域内外的国家及世界福利都会产生影 响。其对贸易的影响可区分为贸易创造 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
第二章:
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
的绝对 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
动生产率的 相对 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 机会成本 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
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第七章:
1、各国对对外贸易的干预手段可分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2、关税是一种价格控制手段,有多种形式,如进口关税、进口附 加税、过境税、出口税等。 3、进口关税的征收对一国的生产者有利,但不利于消费者。 4、在小国情形下,进口关税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在大国情形 下,关税的净福利效果不确定 。 5、进口配额是一种通过对进口数量的限制达到保护本国生产的非 关税措施,它所起到的贸易限制作用往往比关税要大,不易渗透。进口 配额的影响效应与关税大致相同。 6、进口配额常常与进口许可证结合起来使用,因此在操作过程中 透明度较差,容易引发“寻租”等浪费资源的行为。 7、出口补贴是政府对出口采取补贴的方法,以提高出口企业的竞 争力,扩大本国出口。 8、倾销是一种企业低价竞争行为,有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但对 进口国的生产者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进口国的生产者往往会要 求政府采取反倾销税等措施,抵消来自他国倾销的影响。 9、倾销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持续性倾销,另一种是掠夺式倾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 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
A。
1:6B.2:6C。
3:6D。
4:62。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正确B.不正确3。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
平均成本下降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
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
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1.下列()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A。
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
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
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
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
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
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1.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 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A。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要素禀赋理论【圣才出品】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要素禀赋理论【圣才出品】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1.根据表3-1与表3-2,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较优势如何?表3-1表3-2答:(1)如果⼀国的要素禀赋/K L⼤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另⼀国则为资本稀缺的国家。
表3-1中,由于A国的资本-劳动⽐(15/45)⼩于B国的资本-劳动⽐(10/20),所以B国资本相对丰富;同理,表3-2中,A国资本相对丰富。
(2)同(1)所述,表3-1中,A国劳动相对丰富;表3-2中,B国劳动相对丰富。
(3)根据H-O理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较强。
因此,由(1)、(2)可知,表3-1中,A国在⽣产Y产品上有⽐较优势,B国在⽣产X产品上有⽐较优势;表3-2中,A国在⽣产X产品上有⽐较优势,B国在⽣产Y产品上有⽐较优势。
2.如果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于B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试仿照(教材中)图3-3和图3-4的做法,确定两国⽣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
答:在两国⽣产技术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两国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最终会导致两国的⽣产可能性曲线出现差异。
图3-1表⽰A、B两国要素禀赋之间的差异,E、B E分别表⽰两国的要素禀赋点。
由A于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于B国,同时资本相对更多些,反映到图3-1中为OE的斜A率⼤于OE。
B图3-1A、B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图3-2表⽰A、B两国的⽣产可能性边界线。
其中,X表⽰资本密集型产品,Y表⽰劳动密集型产品。
由于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于B国,因此,A国的⽣产能⼒⼤于B国,反映在图3-2中就是A国的⽣产可能性曲线AA'在B国的⽣产可能性曲线BB'之外。
图3-2A、B两国的⽣产可能性边界由于A国的资本相对较多,所以A国在X产品⽣产上具有⽐较优势,因此A国的⽣产可能性曲线⽐B国更偏向于X坐标轴,即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上供给能⼒强;B国的⽣产可能性曲线则偏向于Y坐标轴,即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上供给能⼒强。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一章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A.1:6B.2:6C.3:6D.4:6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C. 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第二章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A.贸易不是“零和”的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第三章1.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 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B. X 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品本国出口YC.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品本国出口.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X产品本国出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因为大国是国际价格制定者,小国是价格接受者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根据上题结论,知道,小国消费者可以从大国购买相对便宜的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较高相对价格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改善福利。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略。
因为机会成本递增。
第二章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1)根据表1知道,A、B两国X、Y劳动生产率,可知X相对价格A国低于B国,A国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有比较优势(2)A国在Y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X具有比较优势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
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证明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
——题出错了证明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答:如果ax>bx,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ax/ay>bx/by,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当ay=by或者ay<by的时候,由ax>bx可以推出ax/ay>bx/by,但是,当ay>by的时候,ax>bx不能保证ax/ay>bx/by。
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4.根据书中第二个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按照比较劣势分工,世界总福利水平会降低。
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1/5Lx+1/4Ly=200000000X=1/5Lx Y=1/4Ly6.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1)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2)进口为2,000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1/4/1/5=-5/4=Px/Py。
因为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进口Y。
出口1,000个单位的X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7.在图2—2(b)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8*.仿照图2—4,你能否画出这样一种情形: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与某一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释这种结果?答:从大国和小国的角度考虑。
大国是国际均衡价格制定者,小国是接受者,因此国际均衡价格与封闭条件下大国相对价格完全相同。
9.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答案提示:以上三种观点都不正确。
第三章1.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答案提示:表1中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表2中A国资本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2.如果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B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试仿照图3—3和图3—4的做法,确定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
答案:参照书上方法作图3.根据上一题,试在图中画出两国在封闭和开放下的一般均衡。
答案提示:参考书上做法4.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如果贸易发生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贸易型态如何?试将你得出的结果与李嘉图模型加以比较。
答案提示: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
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
5*.试证明在图3—7中,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
答:在消费偏好相似的情况下,相对价格决定消费结构,贸易后相对价格均为国际价格,因此消费结构相同,从而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6*.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是否均等,为什么?答案提示: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将不均等。
可采用图3—8的方式来解释7.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答:不会,因为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与需求因素无关8.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答案提示: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
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
9.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1)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2)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3)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答案提示:(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10.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答案提示: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
11.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12.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
答案提示: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使得原来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
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
如果外资流入的东道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加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善。
第四章1.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
答案提示:会的。
在长期内,低技术劳动力可经过技术培训成为高技术劳动力,劳动力则不具备特定性2.如果短期内资本和劳动都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提示:不变。
因为要素密集度不变3.根据本章所建立的特定要素模型,试析劳动增加对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将图4—1中的纵坐标由原点Ox或Oy向外平行移动,然后比较一下新旧均衡点)。
答案提示:劳动增加并且完全就业,则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例下降,劳动力价格将下降。
劳动力增加将增加密集使用劳动力产品的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下降。
4.如果是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又将如何变化?(提示:考虑一下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
答案提示:某一特定要素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产量上升,同时由于另一个部门释放出了一部分共同要素,使得另一个部门的产量下降了。
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将上升。
5.根据你对3和4题的回答,试判断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否依然有效?答案提示:依然有效。
6.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比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提示:随着世界市场能源价格上升,一部分劳动力将由制造业部门流到能源部门,能源部门产量增加,制造业部门的产量下降。
7*.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试判断短期内国际贸易能否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提示: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长期条件下,要素禀赋的任何变化都不影响要素实际收入,但在短期内,要素禀氟的变化会影响要素实际收入,根据这一区别,并联系一下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再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