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歌

名词解释:辋川集

一.《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

二.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

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二.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如《送妍桂洲》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简述王昌龄七绝的清刚之美。(即七绝的主要特点)

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他的七绝有清刚之美。

一.格调多样化,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

二.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

三.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如《采莲曲二首》“乱如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四.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著名的《从

军行七首》。

试论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一.盛唐诗人孟浩然山水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平淡。

二.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不经意的猜想中透露出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

三.诗境明秀,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如《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岑参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

岑参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

岑参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

岑参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

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在其一生的创作中有为数众多的写景诗。

一、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

岑参在西域从军六年的独特经历给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奇闻异事,他以浓丽的色彩和新奇的画面,展现了西域奇特的自然风光。西部那亘古未老的山川明月,在诗人笔下满含着雄奇壮丽与乐观昂扬。那里黄沙莽莽“白草磨天涯,胡沙莽茫茫”,狂风怒吼: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那里有炽热的火山:“赤焰烧虏云,炎气蒸塞空”,沸腾的热海:“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西部最壮观的景象,恐怕要算那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了。岑参是这样描写边塞地域的广大的:“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迥绝人烟的沙漠,月光下呈现出一片朦胧景象,景色虽略显苍凉,但气象壮阔、形象鲜明。“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首句写置身于荒漠之中,不仅前路迷茫,而且心情迷惘。“四望云天直下低”,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中,四面远望,天地相接,云天低迷。“地尽”和“天低”重述了过碛时由直觉产生的印象。诗的末句“行到安西更向西”,另拓诗境,表现天地本自无涯,地外仍有地,天外仍有天,过了大漠还在向西方延伸,足见天地之未尽。

岑参的诗具有令人心动的图画美,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是描写西部冰天雪地的奇寒,奇妙的是,诗人将春天的梨花用来比喻北方早来的白雪,不仅抓住了万树一白的相似点,触发人们的联想,而且使一望无际的雪披上了神奇美妙的幻景,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客观的自然景色被巧妙地诗化了。

初唐四杰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之比较

初唐四杰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之比较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简要介绍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5.边塞诗

5.边塞诗
13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 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14
抒情:
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 苦的思念之情。
4
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 安宁的生活。 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 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 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 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 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 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 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 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 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 5 苦。
12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阵阵呜咽的笛声:亲人的呼唤、游子的叹息 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 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 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 无可奈何的等待。 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盛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盛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盛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盛唐的詩人群體张毅撰

第一节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了返璞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色彩淡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1诗中有画。观察自然极为细致,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和境界空明的宁静之美。

2诗中有禅。多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3诗中有声。工于音律,善于描摹大自然的音响,来刻画景物,创造意境。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1“余”“我”等字常入诗,即兴而发,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豪华落尽见真淳。

2 气象雄浑,境界阔大,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3常采用朴素而淡雅的白描手法,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

4风格自然平淡,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5多写旅中风景,从高远处落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

王孟山水田园诗艺术之比较:

1王诗多为暗线情感结构(无我之境),而孟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余”“我”等字常入诗(有我之境);

2王诗理性的思索与孟诗感觉上的愉悦;

3王诗笔法的精工秀丽、抒情的委婉含蓄与孟诗的疏朗清淡、率真

直露;

4王诗意境的幽深与孟诗意境的闲远;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有:

01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风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

盛唐边塞诗的产生,与大唐的国力有关。大唐将势力拓展到西域,在那里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很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经历,或出使西域,或从军西征,军旅生涯、边塞风光给了诗人无尽的素材与灵感。

0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曾跟着主将封长清屯兵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一说乌鲁木齐),故多边塞之作,我们所熟知的名作还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那些没到过边塞的诗人的作品相比,岑诗真实地刻画了边塞风光,展现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环境,当然了也展示了大唐的军威。

03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是盛唐豪侠型诗人。这是给他带来较大声誉的边塞诗。诗中缺乏鲜亮的色调,铺天盖地的野云,纷纷雨雪、哀鸣胡雁等阴冷的意象,蕴含着狂生陌路的郁勃不平之气,透出一种极苍凉的悲怆情怀。

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

特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1、初盛唐边塞诗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2、盛唐边塞诗

——四个特点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盛唐诗之边塞诗派

盛唐诗之边塞诗派
胡应麟《诗薮》:
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 得衷合度。
燕歌行
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 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 还者,作《燕歌行》以 示适。感征戍之事,因 而和焉。
燕 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写八月的飞雪: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把 萧索酷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 象,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姿态。
如《 走马川行》用夸张的 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 艰苦,天气的恶劣,从 而反衬出将士的不畏艰 难和高昂的爱国热情。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雁,雁门户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第四段:死斗的结局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 漓悲壮,感慨无穷。以身殉 国的战士与那些骄横的将军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燕歌行》中,诗人 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 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 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 战斗中的复杂变化的内心 活动融合到一起,形成了 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 艺术风格。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

1、前人常以张九龄与陈子昂并称,他的《感遇诗》十二首和陈子昂的《感遇》很近似,都是兴托讽谏之作。

2、开元初年,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被称为“吴中四士”。

3、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著名的咏物诗,它借柳树歌咏了春风,赞美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4、张说的代表作是《邺都引》,王翰的代表作是《凉州词》,王湾的代表作是《次北固山下》。

5、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但他诗歌的主要题材却多是山水行旅。其诗歌的风格是恬淡孤清。

6、《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园诗中写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它在八句五言诗中,写了田园景物的清新秀丽,故人情谊的真挚深厚,田家生活的简朴可爱。

7、盛唐时期真正大量写田园诗的是储光羲,他偏重写农家的快乐,如《钓鱼湾》、《田家杂兴》等。

8、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他的思想和创作以天宝初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热衷政治,奋发有为。后期则是吃斋奉佛。

9、王维诗歌的题材相当广阔,主要有三方面:政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10、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画的评价。

11、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把边塞沙漠景色描绘得历历在目,历来为人称道。

12、王维的诗在抒情方面以构思精巧和语言新鲜见长。《送元二使安西》被《诗薮》评为唐绝句之冠。

13、王之涣仅存六首绝句,其《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非说理,却包含了生活的哲理。

14、李颀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又以赠答最多,而且善于用古诗描写音乐。

5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5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两大诗派的成因及社会背景;掌握这两个诗派及其代表人物王孟高岑等重要诗人的创作特征;熟悉其代表作品。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两大诗派的成因及社会背景;掌握这两个诗派及其代表人物王孟高岑等重要诗人的创作特征;熟悉其代表作品。

在使学生理解盛唐诗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若干重要作品,并从中总结和印证这一时期的诗风和创作特色。

在掌握课件内容的基础上,还需扩充阅读教材中选录的其他诗作。注意把握自己的阅读体验,必要时可试着写些感受性的文字。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成因和创作特征

开(元)、天(宝)盛世,经济繁荣,物质富裕,环境和平,社会

安定,释道思想广为传播,士大夫中或企求"终南捷径",或

逃避现实矛盾,纷纷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这就是山水田园

诗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

当时,出现了大批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家是王维、孟

浩然、储光羲、常建,还有綦毋潜、祖咏、刘眘虚、裴迪、

卢象、丘为等人。他们多以五言的体式,抒写隐逸闲适的思

想情趣,描绘山川田园的秀美,反映农村宁静、淳真的生活

。他们学习六朝,比之陶渊明,少了一些执着的追求和真切

的劳动体验,但面对盛唐气象,也没有谢灵运的感伤和颓丧。

然而他们有些作品,过于清冷空寂,远离社会现实。

在艺术上,他们能综陶谢所长、熔陶诗浑成和谢诗工巧

为一炉,并有所发展,既有鲜明清丽的笔触,又有完整浑成的画面,形神 兼备。不仅模山容

、范水态,而且力求表现山水的个性;不仅表现山水个性,

而且力求表象和意象的合一,情和景的交融,在山水中渗透自己的性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们大大提高了对山水田园的审美能力,把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高峰,嗣后,李白、杜甫的山水诗就是以他们积累的艺术经验为基础而更上一层楼的。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王士源《孟浩然集
(三)诗的孟浩然与孟浩然序的》诗:“骨貌淑清,
1.诗的孟浩然
风神散朗。”
赴洛求仕(36岁)— 应举落第(40岁)— 干谒张相(45岁)—荆州入幕(49岁)
2.孟诗的艺术特点:平淡自然,清旷冲
逸。具体表现为:
(1)有壮逸之气;《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诗中多“有我之境”;《夏日南亭怀辛大》 (3)兴象超逸,别有妙境。 《宿建德江》 (4)诗风古澹,近于自然;《过故人庄》、《游精思 观回》
• 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 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 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 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
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
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
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
休所谓:“遇景入咏,不
闻一多:“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拘正奇的抉孟异浩。然…的…诗涵”涵。然有 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
三、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 的创作进入了全盛,作家众多,形成了山水田园 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又称“王孟 诗派”。这一派的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 裴迪、綦毋潜等。他们多用诗歌描绘自然山水和 田园风光,表现隐逸生活,抒发闲适感情。做诗 力求清新自然;以五言律绝为主要写作形式。他 们以高度的艺术造诣,提高了诗歌再现景物的艺 术技巧,为唐诗的发展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PPT课件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PPT课件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一、盛唐文学概说 1、盛唐文学的范围 文学史所谓“盛唐”,一般指从开元元 年(713)到大历元年(766)的半个世纪, 包括玄宗、肃宗、代宗三个历史时期,即陈 子昂之后、大历十才子之前的时期。盛唐文 学也可指开元元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755) 的文学(郑振铎),依此说则仅指玄宗一朝, 共四十三年。
2、盛唐时期的主要作家 (1)由初唐入盛唐的诗人:张若虚、贺知 章 、 张说 、 苏颋 ( 与张 说 并称 “ 燕许大 手 笔”)、张九龄等。 (2)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689—740)、 王维(?—761)、储光羲(707?—760?)、 祖咏(699?—746?)、裴迪(716—?)、 王缙、张子容、刘昚虚、常建、綦毋潜等。
2、边塞诗及其特点 (1)反映社会现实的多维性和深刻性; (2)叙事、描写与议论、抒情熔为一炉; ( 3)“多胸臆语”,尚质主理,兼有气骨; (4)风格凝重深沉,雄浑悲壮。
3、高适的其他作品
• 咏怀之作:《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 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 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 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 东西南北人。 • 送别之作:《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 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
《新唐书·王维传》:“画思入神,至山水 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 不及也。” 《梦溪笔谈》:“王维画多不问四时,如 画花往往桃、李、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 予家所藏摩诘所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 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 神,迴得无意。”

盛唐诗之边塞诗派

盛唐诗之边塞诗派


歌 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 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
• • •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在是本诗中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大”来形容; 浓烟在荒漠中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紧 接着用了一个“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 坚毅;用“圆”字写落日感伤却又亲切温暖, 写出了大漠的广阔和诗人的孤寂落寞。
唯适而已。
2、高适诗风:风骨凛然
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体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他的送别诗《别董大》声情慷慨, 气势豪壮,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体贴, 更包含着对友人的理解、信任与期待。 从中显示出盛唐文人对前途的乐观自 信和友谊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岑参
岑参一生中曾两次出塞,在西北边地 长达六年,并在安西、北庭、关西节度幕 中任过职,有丰富的边塞生活的阅历。充 满异域情调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西北边地 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他的创作题材。 他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阔, 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想象奇特鲜明,语 言雄奇瑰丽,艺术上善用比喻、夸张,富 有浪漫主义色彩。
·盛唐诗的风貌特点 盛唐诗歌是唐诗的黄金时代,代表 了唐诗的貌特点。盛唐诗歌之盛,主要 表现在诗歌的质量和韵度风貌上而不是 指“量”。如果从时间跨度和作家、作 品的数量上看,盛唐不及中唐。此时期 的诗歌艺术水平高,同时具有可以称为 “盛唐气象”的美学风貌。初唐沈宋重 声律,陈子昂重风骨——盛唐声律风骨 兼备。
第二,充满了辩证的深意。诗人深受禅 宗哲学的影响,而又能够沟通其他,兼同诸 学,其无我之心深契山水自然的意志,发掘 出自然山水其本身所包含着的哲意禅理:静 中蕴动,以动写静;空中有色,以色见空; 瞬间永恒,以瞬间里感受永恒。 “江流天地 外,山色有无中”、“白云回合望,青霭入 看无”,其中幽静清远之美趣让人涵咏不尽。 这些耐人寻味的“理趣”,也是其诗厚重高 华的奥妙之一。
艺术:1、叙述、抒情、议论结合, 叙述了战争的全过程、描写了边塞景象、 抒写了征任思妇的痛苦、议论了战争失败 的原因——主要表达边防政见,而重在发 议论。2、对比——出征时的骄横与失败 时的困苦凄凉作比;士兵的苦战,为国死 节与将军的享乐、恃宠贪功作比;敌我对 比、古与今之将帅作比。3、韵脚平仄互 押,或激昂、或缠绵。七言歌行中大量地 运用律句、对仗句,整饬合律。4、悲壮 苍凉、朴质沉雄的风格。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2、田园诗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
雅情怀和闲情逸志。如《过故人 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等。 其田园诗以《过故人庄》为代表。
3、隐逸诗
孟浩然的隐逸诗,描写自己的幽栖生活,
表达洁身自好的志趣以及怀才不遇的苦 闷。
(三)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清新自然,不尚雕饰。

3、章句分析
首联。起笔平平叙述,故人鸡黍相邀,似家常语极为 平淡自然地点题开篇。 颔联。写途中所见自然风光,由近及远,画面层次分 明,句式工对,色彩明丽,而“合”、“斜”两个动 词的运用使画面又有生动感,整个画面显得清静而幽 雅。 颈联。前句交代环境,后句写宾主欢饮畅谈农事,透 视着田园生活的意趣和亲切的友情。 尾联。写临别表示重阳节再来赏菊,淡淡的两句透视 着主客的亲密关系和诗人作客的愉悦心情。诗歌通篇 都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没有直接的抒情,然却洋溢主 客的深情厚谊,也体现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4、文学因素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 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比较六朝与唐代山水诗的差异)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 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 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 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 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 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九盛唐山水诗和边塞诗

九盛唐山水诗和边塞诗

九盛唐山水诗和边塞诗

在文学史上,人们习惯把盛唐时期除李白杜甫以外的较有影响的诗人分为山水诗人和边塞诗人,实际上,盛唐诗人的创作题材是多样化的, 并不仅仅在于山水诗或边塞诗,他们也没有明确的流派组织和文学主张,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诗人是否相对多的以山水或边塞生活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

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首先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其次是艺术各门类如绘画、音乐的艺术经验对山水诗创作的渗透,促使了山水诗创作艺术的提高。再次是盛唐思想文化的相对开放,使士大夫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道家、佛家山水田园意识的影响,引起了观物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的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山水田园的审美意识。

(二)山水田园诗的主要作家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由于生活面窄,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多,但其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的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使文坛的诗风豁然开朗,范围也逐渐打拓宽,给诗坛注入了一些新意。尤其是白描的手法,给人清新之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时期异彩纷呈的诗歌

一、李白系列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42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後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3古风(四十六)

李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①当涂:当权。②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入手,以“何赫然”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

B、“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筑雄峻壮丽的气势。

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纵横,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笔墨酣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②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

(宋)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

余吐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

有坐忘人②。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②“大儿中令”,“坐忘人”,

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

1 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3 分)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C.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D.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 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物“风神”与“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 手持一枝菊,调笑两千石。

B.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D.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 下列评价与李纲词中所言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 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B.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 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摘自余光中《寻李白》

①请分别写出李白诗中含有“月”、“酒”的诗句。(4 分)

②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可理解为李白的豪气、才气。请结合李纲词作或你的阅读积

累,对李白的“剑气”加以阐释。(5 分)

二、山水田园诗人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三、边塞诗人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B.“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C.“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D.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

②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专美!

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

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

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

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