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白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到“布白”艺术。
所谓“布白”,通常指的是文章的结构与表达手法。
通过合理安排布置文章的结构和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文章的布局是“布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文章的布局应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文章类型来灵活安排。
记叙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逐渐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紧凑且有层次感;说明文应该先引入主题,然后分点逐一叙述,合理组织结构,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议论文则需要论证观点的可信性和合理性,对立观点要有充分的驳斥,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的白描是“布白”艺术的关键要素之一。
白描即对事物进行准确、具体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情景。
在写一场下雨的场景时,不仅要描述下雨的声音和雨水的滴落,还要描述人们在雨中奔跑、路面湿滑的情景,让读者能够仿佛置身感受到雨水的冰冷和湿气的渗透。
通过白描,文章中的情景会更加真实、鲜活,引起读者共鸣。
文章的布白还包括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的选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学生可以运用拟人、拟物、排比等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型,也需要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夸张、夹叙夹议、比喻等,来达到不同的修辞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还需要注意文章与读者的互动性。
文章的写作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方式与读者进行沟通。
在写寓言故事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设立悬念等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写作者也应该注重读者的反馈,不断改进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布白艺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布白艺术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布白艺术,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布白的具体实施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其中从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切入,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布白艺术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布白艺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86-01传统的绘画讲究虚实相间的布白艺术,其实课堂教学也需要巧妙地布白。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布白,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天地。
巧妙运用布白艺术,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1 导入布白,发挥目标导向功能适当运用导入布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小学语文的导入布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疑导入布白;通过设疑,让学生发出于一种引而待发的心理状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欲望。
如果我们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导入时充分布白中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有位老师用以下设疑导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
并思考它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是以任务导入布白;给学生以任务目标,让学生带着探究性的任务进入学习状态。
如,教学《少年闰土》,可以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任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六至第八节,思考一下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如果让你在少年闰土前加一个修饰语,你会选择什么的修饰语。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选择,可以选择一个修饰语,也可以选择多个修饰语。
这是一项开放性的阅读任务,这种布白,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信,也给学生指明了阅读探究的任务,大大丰富了语文阅读的内涵。
让“布白”艺术走进化学课堂
让“布白”艺术走进化学课堂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而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是实施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传统教学中,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小,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学习主体的意识,给学生提供发挥主体性和展现个性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独特的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观。“布白”艺术的运用恰能起到开启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完善学生个性的作用,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讲究“布白艺术”是培养学生个性化与和谐发展的需要。一、教学布白艺术的含义所谓化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有意识地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积极的思考加以吸取、内化、应用等,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在教学过程中有张有弛,通过对授课速度时快时慢和授课节奏时断时续的控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师生间产生思维共振和强烈的心理共鸣,并在原来所形成的认知结构中进行新知识的构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二、化学课教学中运用“布白”的必要性1.从教学理论角度看化学课教学中运用“布白”符合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稍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师生都累,却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要运用适当的“布白”,把阅读的权力交还给学生,把讨论的时间交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习的兴趣留给学生。这样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吸收,能更好地运用知识。2.从教学目的角度看在教学中运用“布白”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论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源泉。良好的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究和创新的前提,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就能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化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运用适当的“布白”,就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创新人才。因此,在化学课教学中有必要采用“布白”艺术,而且要善于布白、巧设布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化学课教学布白的艺术1.引言中的“布白”艺术引言是一堂课的“序曲”,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悬念,利用空白艺术,诱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其进入探究的思维状态。因此在新课的开始或引入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巧设布白。例如:在上“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时,先给学生展示一则材料: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事件。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几个问题:(1)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2)金属桶为什么会爆炸?(3)为什么会出现黄色火苗?(4)为什么会冒白烟?(5)如何防止爆炸?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我就顺势导入新课,在教学中结合例子让学生思考探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教师的布白,学生会“填补”“和“完善”所学知识,受到不完美刺激。2.创设高潮时的“布白”艺术课堂教学中的高潮,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兴奋、最活跃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在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潮处恰到好处地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学生积极动脑,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解碘的性质时,可穿插小故事:方志敏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过密信,你知道鲁迅先生是怎样观看的吗?随即出示一张预先用米汤写过字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任何字迹。当用毛笔蘸取碘酒,轻轻地涂到白纸上,“要珍惜今天,勤奋学习!”几个蓝色的大字呈现出来,把教学推向了高潮。3.突出重点时的“布白”艺术在课堂讲授中,对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一般不采用注入式,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分层次有梯度地向学生讲解,同时恰当地设置布白,给学生造成暂时性知识上的完形刺激。当学生发现从教师的讲解和现成的教材上均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那个完形就刺激他们,使他们迫不急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觅。此时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一段导火索,使学生心理兴奋、思维活跃,情不自禁地去点燃爆破。这样既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又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在解答“往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解释红色消失的原因”时,教师提示学生可从酸碱中和使溶液变成了无色和HCI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两个角度去思考,但具体揭示则留给学生自己。4.实验课堂的“布白”艺术在教学中,实验空白设计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独立地或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成功地解决实验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推动进一步学习的强劲动力。其次,设计实验方案需要学生灵活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了他们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实验中的“空白”。例如:在讲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时,先给学生提供Fe3+的检验方法的信息同时提供实验药品,留下空白让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任务,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都顺利完成这个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继而激励学生设计实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潜能得以发挥。5.精心设计板书,突出“布白”艺术精巧的板书集教材编排思路、教师教学思路、学生学习思路于一体,融重点、难点于一炉,它能弥补语言手段的不足,给学生以具体形象之美感。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如果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求全心理,利用完形效应,就能激发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吸引力。例如:钠与水的反应现象的板书设计为:浮、熔、游、响、红;化学平衡特点的板书设计为:逆、动、等、定、变、同。这样不仅启迪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而且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尽力探索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这就是教学处理中的虚,含而不露,余味无穷。6.结课时的“布白”艺术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设置空白弹好“终曲”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维的火花,并为后续课程埋下伏笔,使此课的结尾变成彼课的开头。好的结尾必须圆满有力,使知识得以概括和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结尾有多种形式,设置恰当的布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激起进一步渴求探究的心理,即是一种较好的结尾形式。例如:《硫的转化》结课时机:二氧化硫雨纷纷,环境污染愁断魂;借问寿星何处在,治理“三废”杏花春。这样课虽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仍不停止,达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最佳教学境界。总之,教学是一种省略艺术,教师在课堂上的布白是通过教与学的开放与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变成积极的参与者、活跃的探索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由“客我”向“主我”转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习的可持续能力。从某种角度讲,“布白”艺术是教学能力的“催化剂”和“润滑油”,是教师以逸待劳的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责任编辑:邹开煌)。
开卷背景下“布白”在教学中的运用_0
开卷背景下“布白”在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布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
运用“布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布白”意义;运用和操作;原则“布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
“布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新课标背景下,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布白”的意义和作用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布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
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布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
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
在“布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布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在“布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4.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布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
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布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巧置 “ 白” 布 。深刻理解概念 ,培养思维深刻性 在概念 教学 中 ,我们 一般都 是开 门见 山,直接1 鹧 : - 及双曲线的两种定义求出点P =
到f 的距离‰,从而求 出%,判断是否小于、等于一 7 5 ()假 设 P 左 支 ,通 过 用 口 、c 示 ,利 用 一 求e 2 在 、b 表 5
精 细 的 检 查 思 维 过 程 ,能 及 时 发 现 错 误 、纠 正 错 误 。 因 此 在 教 学 中 ,恰 当地 留 有 空 白 ,让 学 生 有 充 分 的 时 间 去 不 断 总 结 解 题 经 验 和 教 训 ,进 行 回顾 和 反 思 , 自觉 调 控 思 维 过 程 , 自我 评 价 解 题 思 路 和 方 法 ,寻 求 最 佳 答 案 。
通过学 生思考 ,凭直觉可 以预见到解决 本题 的关键 : 将 已知 条 件 等价 转 化 为 是 否 存 在 线 段 的 垂 直 平 分 线 与所
给 曲 线有 交 点 。
三、巧置 “ 布白” .在反思中求辩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 的批判性表现为善于独立 思考 ,善于提 出问题 ,
用 ,又发挥 了学生 的主体作 用 ,同时培养 了学生独 立思
考 的能 力。
特别是在 能力 的培 养上 收获会 更大。课 堂教学 中的 “ 布
白” ,是课 堂 教 学 中 美 的 升 华 。 “ 白” 艺 术 实在 是 一 种 布 以 逸 待 劳 的 高 操 教 学艺 术。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并且d 尸 I 尸 瞰等比数列。经过 、I 、l 只
几 分 钟 的 思 考 ,启 示学 生得 到 以下 几 种 思 路 :
维 往 往 滞 后 于 老 师 的 思 维 活 动 。 对 老 师 提 出 的 问 题 , 学 生 必须 有 一 个 理 解 ,领 悟 、 思 考 的 过 程 , 虽 然 这 段 时 间 里 ,课 堂 处 于 “ 场 ” 冷 ,但 学 生 却 处 于 积 极 的 思 维 状 态 。 如 果 老 师 迫 不 及 待 地 给 出 答 案 或 要 求 学 生 回答 ,就 不 能 充 分 利 用 问题 来 激 发 学 生 的 思 维 。 若 能 巧 妙 利 用 “ 白 ” 布 艺 术 ,给 学 生 留 有思 考 余 地 ,让 他 们 主 动 去 研 究 、 探 索 , 掌握概念印象更深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布白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手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指运用精炼、简练、明晰的文字表达方式,将人物、事件、描述、情节等排列布局使之相互关联,以达到“白描”的效果,使读者形象深刻、生动感受故事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布白被视为一种语言艺术,应该深入挖掘、理解和应用。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探究、发现、探索的阶段,这为布白艺术的教学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布白艺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出来,如课文的阅读解析、绘本阅读、单元故事阅读等。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情节内容,导引学生依序理解、熟悉文本,感知人物、环境、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了解布置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从完整的情节中去理解布白艺术。
另外,在绘本阅读中,布白艺术可以通过图画和文本的相互作用推进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观看图画时,联想并叙述故事情节,从而加深学生对布白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单元故事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设计与故事相关的活动,如观察、轮读、对话、记述、展示等,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观察、感知、思考,梳理故事情节、确定人物特征、了解故事主旨,进而掌握布白艺术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布白艺术除了从课文、绘本、故事等多种形式传授外,还可以通过自由写作、绘画、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实践、理解和掌握布白艺术。
例如,在自由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确定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然后进行语言请求、概括主旨、层次分明、配以形象语言等,以达到表达精准、条理清晰、意义明确的效果。
总之,布白艺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布白艺术敏感度,让学生在听、读、写等多种形式学习中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这种语言艺术。
布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张 秋 云
( 泰 州 市 高港 区 实 验学 校 , 江 苏 泰州 2 2 5 3 2 3 ) 摘 要 : 课 堂教 学是 一 门 艺 术 。 中 国绘 画讲 究 “ 布 白” 手 段。 同样 适 用 于语 文 教 学。 在 语 文教 学过 程 中 . 恰 到 好 处 的 布 白有 助 于教 师 生动 地 “ 授业” 。 更 有 助 于 学 生 主 动探 究 。 课 前 、 课 中、 课 后 给 学 生 留下 回味 思 索 的 艺 术布 白 . 可 以激 活 学 生 的 创新思 维, 提 高语 文 学 习效 率 和语 文 素 养 。 关键词 : 布白 语文教学 教学运用 国 画艺 术 讲 究 布 白 .在 墨 分 五 色 的 画 面 中 . 留下 一 方 空 白, 任 人遐 思 , 可 以是长空 万里 , 也 可 以是 碧 水 千 顷 , 将 起 到 “ 无 形胜 有形 ” 的奇 效 。 由此 我想 到 , 语 文课 堂 教 学 事 实 上 也要 讲究布 白: 恰 到好 处 的 布 白不 仅 有 助 于教 师 生 动 地 “ 授业 ” 。 更 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 。 插 上 思 想 的翅 膀 , 用 已有 的知 识 和独 特体验去“ 补 白” 、 去演绎 、 去创新 。 那么 . 如 何 在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巧 妙 地 设 置 布 白 . 让 学 生 的 主 体 意 识 在 其 中得 以充 分 发挥 , 从而激活创新 思维 . 提 高 课 堂 教学效率 呢? 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 际 . 我 认 为 可 以从 以下 方 面 进行探索 。 课 前 自读 布 白 。 增 强 自读 意 识 课 前 自主 阅读 、 自我 感 悟 对 于 学 好 语 文 是 十 分 重 要 的一 环。 教 师课 前 设 计 几个 带有 启 发 性 的 问题 。 让 学 生 在 自读 中感 悟, 在 自悟 后 反 思 , 把感悟 、 理解 、 欣赏 统一起来 。 从 而 初 步领 会 文 章 的真 意 。 我 向学 生 推 荐 读 黄 蓓 佳 的 《 心声》 , 并 给 他 们 留 下 一 道 作 业: “ 随 着 岁 月 的流 逝 . 年 龄 的增 长 , 我 们 或 多 或 少 地 经 历 了 困 惑 与 成 功 。成 长 中 的你 是 否 愿 意 把 心 中的 感 慨 说 给 爸 爸 妈妈 听 呢?为 什 么 ? 答案是什么 呢? 让 我 们 先 听 听 黄 蓓佳 的 “ 心声 ” 吧, 课后 先读 读 《 心声 》 。” 这 样 一 种 布 白艺 术 不 仅 能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更 能 打 开 学 生求 知 的 欲 望之 门 。 二、 课堂相机布白 。 拓展思维空 间 课 堂 教 学 的重 难 点一 般 靠 教 师 精 心 而 详 细 的讲 授 .但有 时不 失时机地设置 一点空 白 , 让学 生去 品味 、 去理解 , 会 收 到 事 半 功 倍 的效 果 。 1 . 揭题布 白 。 激 发 兴趣 。 课 堂 教 学 一 开 始 接 触 到课 题 时 , 能 引起 学 生 许 多 遐 想 . 教 师 因题 制 宜 . 在 解 释 课 题 时 注意 留有 余地 , 就 能调 动学 生 的 思 维 和积 极 性 。 因此 , 在教学 中. 我 在揭 题之后 , 大胆 延 长 学生 自学 课 文 的 时 间 。 在 鼓 励 学 生 提 问 的 同 时, 更注重 留足充分 的时间让他们 对课文进 行探索 、 研究, 从 而 尽 可 能 自 己解 决 问 题 。 “ 最 能 产 生 效 果 的 只 能 是让 想 象 自 一 顷刻 ” 。 例 如教 学 《 秋 天 的 怀念 》 时, 揭题后 , 学 生 都 知 道史 铁生 怀念 母 亲 ,此 时 我 抛 出一 个 问题 : “ 为 什 么说 是 秋 天的怀念呢? ” 学 生立 刻 给 出 了几 个 答 案 , 我没 有 说 对 错 , 只 是 让 学 生 自己 带着 问题 学 习文 章 。 学 生 兴趣 高涨 , 希 望 解 决 问 题 的 愿 望更 强 烈 。 给 学 生 充 分 思 考 、 想象的空间 , 常 常会 激发 学 生的兴趣 , 把课堂 搞得生动活 泼 , 引导学生 开动脑筋 , 从 而 最 大 限度 地 发 挥 教 学效 能 。 应该说 ,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有 了 长 足 的 进步. 在 读 课 文 中进 行 思 考 的 能 力 大 大 提 高 。 2 . 问后 布 白, 引发 思 考 。不 少 教 师 在 教 学 中常 常 是 一个 问 题 才“ 抛” 下去 , 就 急 着 请 学 生举 手 发 言 , 可 结果 , 学 生 要 么 答 非 所 问 或 者 回答 不 到 点 子 上 , 要么语句哕唆 , 颠 三倒 四 。 究 其 原因 , 我 认 为不 是 学 生 不 够 专 心 , 而是缺少思考时间。 如教《 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 文作者写三味书屋的部分时 , 学 生 对 这 部 分 内 容 可 能感 到 陌 生 . 甚至产生疑问 . 例 如 怎样 理解 文 中 学 生 的 提 问 和 先 生 的 态 度 ? 作 者 为什 么要 写学 生 贪 玩逃 学 的 情 节 ?作者 对 三 味 书屋 的感 受 是 什 么 ?本 文 对 比 的作 用 是 什 么 ? 这些都是难点。在施教过程 中, 教师若直接解说 。 自然 会 影 响 教学效果 . 学 生 即使 能理 解 文 本 也 只 是 停 留在 表 面 上 。这 时 , 教 师 若 逐 步 促 使 学 生 发 散 思 维 :你 喜 欢 怎样 的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方 式 ?与 “ 先生” 相 比。 你 喜 欢 什 么样 的 老 师 ?你 认 为 游 戏 与 学习之间是矛盾的吗? 你是怎样认识的? 因此 . 我认 为 , 每 次 提 问( 特指具有思考性 的问题) 后 都 应 有 意 识 地 留一 些 时 间 给 学 生. 特 别 要 让 语 文 基 础 薄 弱 的 学 生 有 足 够 多 的 时 间 思 考 。“ 学 而不思则 罔” 。 教 师要 有 足 够 布 白 的 决 心 : 一分钟 甚至十分钟 。 此时的“ 冷场” 不 是静 态 的 , 而 是 动 态 的: 学 生 的思 维 正 处 于 积 极 活 动 的 状 态 之 中 .随 之 而 来 的可 能就 是一 个甚 至 多 个 多 角 度的答案。 3 . 读后布 白, 品味想 象。我曾听过一位 老师的《 鼎 湖 山 听 泉》 一课 。 前面的引题 、 人题都非常好 , 之 后 的配 乐 朗读 更 是 锦 上添花 . 学生沉醉其 问 。 连 听课 老 师 都 仿 佛 “ 听” 到 了 那 汩 汩 的 泉 水 声 … … 遗憾 的 是 , 这 位 教 师 没 有 给 学 生 充 分 回味 、 想 象 的 时间 , 然后让学 生谈谈感受 , 而是 就此破坏那 “ 静 谧” 的氛 围, 让学生 “ 呜哩 哇 啦 ” 地 读起了课文 , 错 失 了一 次 培 养 学 生 想 象 力 和 审 美 领 悟 力 的 良机 。我 认 为 , 在朗读完美文后 , 如 果 学 生 已融人其中 . 教 师 不 宜 为抢 时 间 、 赶 进 度 或怕 “ 冷场 ” 而 速 战 速 决。 应 留足 时 间让 学 生体 悟 , 为 其 在 不 知 不觉 中感 悟 文 意 助 一 臂之力。 教 师 朗读 课 文 时 的情 感 体 验 很 能 感 染 学生 , 但 教 师 的 情 感 体 验 却 不 能 代 替 学 生 的情 感 体 验 。 教 师 可适 当 留 出 自 己
“布白”艺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布白”艺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布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教学布白艺术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有意留下某些“空白”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事实上,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有它强有力的心理学依据。
下面,我将依据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个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布白”艺术的一些想法。
一、教学布白艺术的心理学依据从心理学角度看,“布白”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于一点,一般来说,每隔5到7分钟人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
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到底,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精神不振。
而适当运用“布白”,学生记忆时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较少,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提高思维质量,有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仅如此,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完形刺激物,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去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善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并积极地填补和完善它。
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极为愉快的感受。
也就是说,教学中的“布白”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逐步使学生走出教师的影子,充分展示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主体地位。
二、“布白”的核心在“布”即如何设计教学“空白”是教学布白的关键,和历史知识“空白”不同。
我们知道,历史的最大特点在于一切都是过去时。
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存有不同程度的空白。
这和我们所说的“布白”完全是两码事。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和幽远的教学氛围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从 联军有数百人窒息而死 。 上千人双 目 失明。
4 ] 教 师通 过 突破 时 空 限 制的 布 白 . 在 有 的组成部分 。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布 白艺术 据化学史料 .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化学故 【 既 可 以节省 课 时 , 又可 以 的运用谈谈 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事并留下一定 的空 白。 能使枯燥的知识变 限 中寻 求 无限 。 使学生形成 有效 的知识体 系 。 养成 良好 的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布 白” 的 意 义 得趣味横生 , 可 以收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 潜 许多教 师怕学 生不懂 , 课堂教学一味 移默化之中。 成就了动机的培养、 健康情感 学 习习惯 。
生的年 龄特点 、知识经 验和思维 能力 , 把 握好留 白的“ 度” 。空 白太 多 。 会针 对性不 强。 主次 不 明: 空 白太复 杂 , 需要耗 费较长 时间 。 影 响进度 ; 空 白难 度太大 , 学生 无从
《 新课 标> 指出: 化学要遵循学 生的心
果. 反而 会阻碍学 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 力 理特点 。强调化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 的 的发展。有些教 师则将 “ 满堂灌” 改为“ 满 生活经验出发 。使学生如何运用已有 的知
充分地表现 主题而 有意识 地留出一些。 空 白” , 使艺术 品虚实相映 , 达到 了 。 无 画处
皆成妙境 的艺术境界 .给人 以启迪和美
课既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巧妙地设计布
白式导语 , 能迅速 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 创设 富有启发 性的悬念 .能有效诱导学生主动
的享受。将布 白手法运用于化学教学 . 教 探究 . 迅速进入学习新知识 的最佳状态。
拔引, 使 其达 到心领 神 会 的效果 , 使教 学 内容得 以消化。 要注意布 、 导结合 , 具有选 择性 , 做到 实处 饱满 。 虚处 藏神 , 弓 I 导学 生 在 虚中求探索 , 在实 中求实效。 教 学是一 门艺 术 ,在 新课程 改 革理 念越来越被认 同 的今 天 , 教师更要 更新教
“布白”艺术妙不可言
苏 教版 小 学语 文课 本 中 ,许 多课 文都 配有 精美 的插
图 ,阅读 教 学 中应 充 分利 用这 些 图 片 ,使 之 成 为 帮助 学
生理 解 、促 进学 生思 维 的有效 教 学 苏 教 版 小语 第 三册 《 株 紫 丁香》 一
位 老奶奶 ,弯着 背 ,戴着 老 花镜 ,不 时 咳嗽 一 下 ,引 得 下 面一 阵欢笑 。学 生见 了也 跃跃 欲试 ,课 堂 的纪 律 有 点 乱 了 。笔 者 又 咳嗽 了一 下 ,用 苍 老 的声 音 说 : “ 呦 , 哎
来是这 样 啊 ! 者装 着恍 然大悟 的样子 说 , “ 的孙 子 ”笔 我 真 了不起 ,都 会讲 外 国话 了 ,将来 长 大 了一定 不 得 了 ! ” 然后 ,又 分别 扮 演爸 爸 、妈妈 、爷爷 等角 色 和 另外 几 位 学生 表演 打 招呼 。第 二 天 问他 们 在 家 的情 况 ,许 多 人 说 都得 到 了家 人 的称 赞 。
在 课 堂 中 融人 生 活 的 场 景 ,能使 学 生 在 轻 松愉 快 、 不知 不觉 中积 累 、应 用所 学语 言 ,还 提 高 了思 维 、表 达 能力 ,进一 步激发 了学 生浓厚 的学 习兴趣 。
这 么多 的小孙 子 小孙 女 ,看 看 哪个最 乖 ,奶 奶就 请 他 来 和奶奶 打招 呼 。 ”学 生一 听 ,立刻 坐得 端端正 正 的 ,小 手 举 得 规 规矩 矩 。然 后点 了一 个 最乖 的学 生上 来 ,他 比较 腼腆 ,声音 很小 ,于是 笔者 把手 放在 耳 朵 边 ,说 : “ 乖
这 里所 创设 的知识 上 的空 白 ,恰 到好 处 地 起 到 了一
望无 际的科 学世 界 的窗 口 ,而 把某 些东 西 有意 地 留 下
布白——让美在语文课堂流淌
固然能引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但青少 年的注意力持续 思维的艺术效果 。 通过教师所布之“ , 白”使学生生出“ 珠 , 实” 教 滔滔不 绝 , 往令学生 厌 往 来 , 学生有所思考 , 让 有所探 索 , 以形成无穷 的意味 和幽 性较 差 , 师一味地 口若 悬河 ,
( 者单 位 : 作 吉林 梨树 县金 山 乡中学 )
的充分激发为前提 ,以学生对言语 的亲身体验 为基本要 的长远发展 出发 , 从学生 的切身利益 出发 , 通过英语教师
故事表演等。 可以让学生们 自由结成小组 , 自由选材进行
表演 , 表演过程 中 , 演的同学锻炼 了说英语的能力 , 在 表
不但是信息交 流的过程 , 同时也是情感 交流的过程 , 所以 准》 对基础教育 阶段英语课程教学 内容和 目标做了明确的
一
个好的英语 教师在备课 时就要 千方百计地考虑到在课 规 定 , 括 “ 识 、 能 、 感 、 略 和 文 化 ” 五 个 方 面 。 包 知 技 情 策 等
堂 上 如 何 调 动 学生 的积 极 性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情 趣 , 整 在重视知识和技 能的同时 , 情感 、 激 在 把“ 策略和文化” 引入教
别无所 有 , 然而顿 觉满纸 江湖 , 波无尽 ; 国古代 《 烟 中 诗 创 造 知 识 上 、 理 上 、 书 上 的 暂 时 性 “ 白 ”追 求 启 发 心 板 空 ,
境 ; 用 灵 活 多 变 的 教 学 方 法 , 学 生 做 中学 , 中用 , 看 表 演 的 同 学 锻 炼 了英 语 的 听 辨能 力 。小 小 的故 事 表 演 采 让 学 从 而 激 发 兴趣 , 得 主 动 , 高 效率 。 学 提 师生 之 间 以 主 、 等 虽然形式简单 ,却激 发了学生 的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参 平 的 方 式 交 往 , 学 气 氛 浓 厚 , 强 了学 生 对 教 师 的尊 重 和 教 增 卜。 j 培 养 学 生 学 习英 语 的兴 趣 , 跃 课 堂 上 的气 氛 , 仅 活 不
浅谈中国画的布白艺术
中国画形式美 的艺术风格是独 特的 。《 易经》 说: “ 一阴一
阳谓之道 , 又说 : 易之为道也 累迁 , 变动不居 , 周流六虚 。 ” 这里
的一 阴一 阳的生命节奏 , 不仅从根本上揭示 事物 的变化规律 , 而且是虚灵 的时空合一 。 中国古典美学受道影 响 , 认为表现天
地万物生活 的艺术也应该像 道 , 天地万 物一样是有 与无 、 实与
三、 布 白艺术对 中国画的意义
中国画 的布 白艺术是建立 在艺术想象基础上 的一种艺术
虚的统一 。 实者 , 黑夜 , 实在的东西常 以纸 帛上 留以空 白。 只有
知自 , 才能守黑。 知 白, 必须以 白当黑。 深知 自处才能处理好黑
创造 , 是 以意象造 型的美学追求 。 讲究 虚实关 系 , 无 中生有 , 展
至 高境 界 。
关键词: 中国画; 黑白 ; 虚 实; 意境 中图分类号: J 2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0 3 — 0 0 4 4 — 0 1
中国古典美学 中有一个显 著的问题就是无 与有 ,在道家
示 了绘画 的独到 的艺术境界美 。中国画以变幻为美 ,虚 空无
处, 黑从 白现 , 虚从 白生。 但虚不等于无 , 是体现一种 “ 虚灵” 的 空间感 , 是 留给欣赏者根据画 中的黑 自觉完型 的“ 万有 ” 。 使画
限, 即笔 墨未 到之 处 , 却是飘渺灵动 , 天人合一 的境界 。 中国画 面虚实相 映 , 形神 兼备 , 从而达到 无画处 皆成 “ 形神兼 备” , 从 的布 白除了在感情 和文化 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有视 觉理 而达到无 画处皆成 “ 妙境 ” 的艺术 境界 , 给人 以启迪 和美 的享 论上 的依据 , 一虚一实 , 一 主一次 , 虚 实相 生 , 主次相辅是 符合
历史教学中巧用“布白”艺术
历史教学中巧用“布白”艺术布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心理学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刺激物,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善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它。
如此追求一旦实现,便能产生愉悦感,成为质疑、搜求真知的驱动力,使人的思维得到更大的启迪,并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
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其主要功能有: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布白艺术的原则:布白既然是一种艺术手法,那么它就应该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
教学中的布白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布白而布白,所布之“白”要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生出“实”来,才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布白艺术。
教学布白艺术的方法: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布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教师只要巧妙地安排课堂结构,就可以造出恰当的“空白”,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布白的方法呢?一、在导语中“布白”如果教师课堂教学导入新课时,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设悬念,妙用布白,设问质疑,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使学生疑中学、思中求、乐中取。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导语,就可作如下的“布白”设计:“今天的英国,国家元首是女王,英政府各部大臣到王宫去见女王,小轿车只能停到王宫外面,随即换上17世纪的古老马车进入王宫,赶马车的人是17世纪的穿着,王宫里的士兵,有的戴头盔,有的拿长予,这幅景象是一个活的博物馆。
那么,为什么21世纪的今天,英王宫却还存在这传统的的古老情景呢?让我们学完这节课后再揭开谜底。
”通过这则导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二、在讲授新课中“布白“问题”是一条把人引向知识殿堂的钥匙,由于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的质疑开始的,带着问题学习才能启动思想的机器去勤于思考,乐于思索,才会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布白艺术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讲解和理解布置给学生的白字,以达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的互动和协调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教学艺术。
通过布白艺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布白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运用布置的白字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段文字或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一个文言文段落,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段落的意义、作者的用意、文化背景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通过布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文字或一个图片等方式,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的地方,让学生自行填充和想象。
给学生一张草原的图片,教师可以提问:“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听到什么?你能闻到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发挥,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
三、通过布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白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理解。
教师可以在一篇课文中选择几个重要的句子,让学生自行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通过布白促进语言表达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文段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本书的封面,让学生谈论自己对这本书的感受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布白成势——董其昌山水画布白艺术初探
本文论及的“布白”,是指对不着笔墨的空白部分的安排。
“白”就是指画面中的留空的部分。
在传为晋代王羲之所撰的《笔势论》中即有“分间布白,上下齐平”[1]31之论。
这里的“布白”,其义是指笔画之间的空白分布。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的论述,可见黑与白互为作用的辩证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早已扎根,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
后来有“计白当黑”的说法,如清代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记载清代邓石如有“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1]641之说,表明了布白艺术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艺术有书画同源之说,布白艺术也在中国画艺术中得以发展。
自五代荆浩《笔法记》提出“有笔有墨”的笔墨要求后,山水画至宋代达到高度成熟,技巧完备,尤重渲染,通常空虚部分(如天空、云水、地面)均落墨渲染,即所谓“染天染地”,画面可以说无有不落墨之处。
这也可视为宋代山水画特点。
到元代,直接留空不着一墨的布白手法开始在山水画中出现,如赵孟的《秀石疏林图》《水村图》以及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作品。
此后,山水画的这种布白处理开始变得越来越常见。
到明代,山水画追求“简、淡、虚、空”之风盛行,作品中的留白便极为普遍了,而其中值得研究者,当首推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思翁,松江人。
明代“华亭画派”的代表性人物。
董其昌作为书画艺术皆通晓的大家,在他的山水画中,天空、地面、云水、山石、树木、亭台桥榭等造型元素,皆可体现其布白艺术处理的手段,“计白当黑”可谓无处不在,达到一个前人未有的高度。
本文拟从以下几点来展开探讨。
一、布白成势势,据《辞源》有“态势、趋势”[2]之意。
董其昌于画论中有云:“今人从碎处积为大山,此最是病。
古人运大轴,只三四大分合,所以成章。
虽其中细碎处甚多,要之取势为主。
”[3]70他的谋篇布局乃至造型都简洁,崇尚单纯的形式趣味,尤其是提出“取势”的关键作用。
董其昌作品中的布白艺术处理,同样讲究以“势”来形成简洁的形式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布白”是一种常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成绩。
那么,什么是“布白”艺术呢?“布白”是指在讲解时适当运用语调、语气、声音、节奏、动作等多种艺术手段,使语言形式更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悬念和有趣,使听众(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投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讲的内容,从而达到授人以鱼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中吸收知识,掌握技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布白”艺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效,下面举几个例子:1. 讲授古诗词讲授古诗词时,老师可以适时变化自己的语气、音量和声调,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诗人的感情和意境。
比如,讲“登高”时,可以在朗诵“海日生残夜,江枫入旧年。
”这句诗时,用低沉的声音,带出叙事的宏伟气势和悠长凄清的感慨,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 讲授卷轴文化在讲授卷轴文化时,老师可以动手操作,演示展开各种卷轴,如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打开卷轴,看看里面的内容,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仿佛走进了文化历史的长河。
3. 讲故事讲故事时,老师可以适度运用情景、动作等,加强故事的戏剧性,如:在讲述《小燕子》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小鸟的飞翔动作,跟着故事情节想象,从而更加深入地参与故事情节。
4. 讲文言文在讲解文言文时,老师可以通过音律、韵律、节奏等技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领悟文本内容。
如:讲《离骚》时,可以用起伏变化的语调,显露出楚辞的激情和雄浑。
总之,“布白”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使学习更加愉快和轻松。
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布白”艺术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布白”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普遍运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指的是在画面中布置黑白分明的色块,形成对比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常常运用“布白”艺术,从而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一、古代诗词中的布白艺术古人在诗词创作中就善于使用布白艺术,通过对黑白对比的处理来强化情感表达。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回文敛玉鸳鸯被,乱扔蛾眉两点尘。
”这里的“玉鸳鸯被”和“蛾眉”就是通过黑白对比来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凄凉和孤独。
还有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低头思故乡,揭帘忽见陌上杨花处。
”这里的“低头思故乡”和“揭帘忽见陌上杨花处”,通过将黑色和白色的对比进行处理,使整个句子在视觉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孤单,同样也加深了读者的感受。
在小学语文文章中,布白艺术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可以有效地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在写景方面,可以使用布白手法来突出景色的特点,增强阅读感受。
如在描写“红叶”时,可以写到红叶与周围绿叶的对比,以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枫叶如火,镶嵌在翠绿的树林中,犹如一条爬满嫩芽的火龙,燃烧着秋天的激情。
”在描写人物方面,也可以利用布白艺术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描写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物时,可以通过黑白分明的对比来体现其心理状态的冷漠无情,比如:“他的眼神冷淡而无情,像是被冰封的水般不动,坚定而无可动摇。
”最后,通过布白艺术来处理文章的情感表达,可以使整篇文章更加凝炼有力,并且更加生动形象。
从而可以增强读者对文章的共鸣和感受,让文章的价值倍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白艺术,使语文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那么什么叫“布白”?布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它是指人们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创作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的“空白”。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是将布白手法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出无限的教学艺术效果。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人试着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布白艺术,以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学习兴趣、探究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具体做法。
1、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开始,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这是一门艺术。
教师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迫切地想知道结果,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例如:我在教《中彩那天》这一课时,一开始我就先让学生说说如果你自己中了彩,那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学生都回答很开心,很高兴,很兴奋等等,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课文中的父亲也中了彩,但是,一开始他并不开心,反而是愁眉苦脸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都觉得很奇怪,急于想知道结果,于是我就建议大家读读课文,自己去找找答案。
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读得也自然是相当认真,这给学生的思维布下了一定的空白,为后来的教学活动作了好的铺垫。
一堂课的中间,教师可以把要讲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抛给学生主动去探究,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在上《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讲到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蝙蝠发明雷达时,我没有给学生直接讲述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书,思考: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分别是什么?并找找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同之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的印象,而且让他们学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这就是教学上的“欲擒故纵”,比起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效果好多了。
2、声情并茂,激活兴趣
教师上课时注意说话的语速、语调和语气,教师的语言不能太单调,注意适当的停顿,节奏有快有慢,还要注意语言的含蓄,留给学生思考和回味的空间,使学生的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
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在悲伤的哀乐声中,看着雷利父亲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教师低沉、缓慢、哀伤的几句话,就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了一个雄壮、悲哀的境界,不少学生的情感受到渲染,感动得在下面偷偷擦眼泪。
虽然话语不多,但收到的效果却非常好。
另外,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也会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良好的效果。
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种姿态,都会给学生启发和思考。
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我没有用很精彩的话语直接表扬他,而是鼓起热烈的掌声,全班同学也跟着我为他鼓掌。
虽然一字不说,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妙处,一切尽在不言中。
3、时间留白,挖掘个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展现自己个性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能自由翱翔。
“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应多留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时间。
正如我在执教《触摸春天》时,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时,给学生留了一定的时间“空白”,让他们有充分的
时间在记忆中搜寻,找到合适的生活事例,然后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许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和别人不同的见解。
在学生回答之后,我也没有急于对个别学生的探究结果作出评价,而是掌握火候,让学生自“引”自“发”,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
因为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之后,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而来自同龄人的评价可能也更真实、客观。
4、艺术板书,美的熏陶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是教师教案的一个缩影。
板书的布白艺术,就是将板书精心设计,使有的内容在板书中体现出来,而有的内容则可以省略或留白,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并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去联想,去感悟。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火烧云》这一课时,讲到火烧云的颜色和状态变化多端时,用了这样的板书:
颜色状态
半紫半红像狮子
茄子紫像马
梨黄像狗
()()
说也说不出来,千变万化
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神态万千
空白处是让学生自己想象自己填写,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对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有好处。
使板书真正成为反映语文课堂的精华,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的纲要,发散了思维,又受到了布白艺术美的熏陶。
5、课外拓展,以点代面
一堂好的语文课,常会使人觉得“课虽尽而意未尽”。
语文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中追求无限的艺术效果呢?我们可以在结课时设置空白,让学生不但有巩固和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还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心理。
还可以留给学生一些问题或建议,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进行延伸阅读,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课文《普罗米修斯》是一篇神话故事,当我讲到普罗米修斯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救,获得了自由时,有学生向我提问:“那么宇宙之神宙斯有没有再去抓他?普罗米修斯有没有回到人间?……”面对他的提问,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布置大家课外自己去找答案,顺便给他们推荐几本好的神话故事书,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去读一读。
这样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刚才学生的提问,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把同类的知识和其他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真正做到以点代面、举一反三。
语文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知识点较多,教师就不能一人“包打天下”,而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
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采用并尝试课堂中的布白艺术,因为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一切艺术都是相互贯通的。
“布白艺术”已在国画、戏剧等许多艺术领域所运用。
断臂的维纳斯,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也创造了世界雕刻史上的一大奇迹;画家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条游动的鱼儿,就让人感觉满湖春波荡漾,显示出了无限的动态美。
语文课堂也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要注意以篇引类,不断拓宽语文的空间,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无限延伸。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课堂布白,一定会使语文课呈现出张弛结合、开合有序、动静相生、收放自如的艺术效果。
将布白艺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懂得取舍,不必事事代庖,大胆地发动
学生自己破疑,遵循“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最浅显的教学原则。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收放的尺度,一味地追求布白,而忘记了给学生引路,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