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五《函数的表示法》赛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含答案

《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含答案

教学设计1.2.2函数的表示法(1)作者:张正全教学分析课本从引进函数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函数在形与数两方面的结合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函数的学习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研究函数时,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在研究图象时,又要注意代数刻画以求思考和表述的精确性。

三维目标1.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 2.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函数,3.树立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函数,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函数值的求法,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判定方法,那么函数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推进新课初中学过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各是怎样表示函数的?讨论结果:(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方法叫做解析法,这个数学表达式叫做函数的解析式.(2)图象法:以自变量x的取值为横坐标,对应的函数值y 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个点,这些点构成了函数的图象,这种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3)列表法:列一个两行多列的表格,第一行是自变量的取值,第二行是对应的函数值,这种用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应用示例例1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x(x∈{1,2,3,4,5})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f(x).活动:学生思考函数的表示法的规定.注意本例的设问,此处“y=f(x)”有三种含义,它可以是解析表达式,可以是图象,也可以是对应值表.本题的定义域是有限集,且仅有5个元素.解: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数集{1,2,3,4,5},用解析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y=5x,x∈{1,2,3,4,5}.用列表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笔记本1234 5数x钱数y 510152025图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的特点是: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出任意一个自变量的值所对应的函数值,便于用解析式来研究函数的性质,还有利于我们求函数的值域;图象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地表示自变量变化时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我们通过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某些性质,图象法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企业生产图、股市走势图等;列表法的特点是: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对应的函数值,列表法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银行利率表、列车时刻表等等.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用解析法表示,只有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时,这样的函数才可能有解析式,否则写不出解析式,也就不能用解析法表示.注意:①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②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否则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函数的定义域;③图象法:根据实际情境来决定是否连线;④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例2下面是某校高一(1)班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几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及班级平均分表:析.活动:学生思考做学情分析,具体要分析什么?怎么分析?借助什么工具?本题利用表格给出了四个函数,它们分别表示王伟、张城、赵磊的考试成绩及各次考试的班级平均分.由于表格区分三位同学的成绩高低不直观,故采用图象法来表示.做学情分析,具体要分析学习成绩是否稳定,成绩变化趋势.解:把“成绩”y看成“测试序号”x的函数,用图象法表示函数y=f(x),如图3所示.图3由图3可看到:王伟同学的数学成绩始终高于班级平均分,学习情况比较稳定而且成绩优秀;张城同学的数学成绩不稳定,总是在班级平均分水平上下波动,而且波动幅度较大;赵磊同学的数学学习成绩呈上升趋势,表明他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实际情境需要选择恰当的函数表示法的能力,以及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题可见,图象法比列表法和解析法更能直观反映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注意:本例为了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这样便于研究成绩的变化特点.知能训练变式训练21.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1)f(x)=2x,x∈R,且|x|≤?2(2)(x)=x+2,x∈N,|x|≤?32.某路公共汽车,行进的站数与票价关系如下表:3.已知f(x)是一次函数,f(f(x))=4x-1,求f(x)的解析式。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教案1北师版必修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教案1北师版必修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函数解析式,然后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的应用。

一 课题引入与教材认知:1.以引入函数概念的三个问题为背景,引入函数的表示方法。

2.教材认知。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1)列表法:用列表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2)解析法:用等式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列表法优点:不必通过计算就知道当自变量取某些值时函数的对应值。

缺点:只用于自变量为有限个的函数。

解析法优点:函数关系清楚,容易从自变量的值求出其对应的函数值,便于用解析式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缺点:一些实际问题很难找到它的解析式。

图象法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缺点:只能近似地反映函数的变化情况。

二 典型例题例1、购买某种饮料x 听,所需钱数为y 元。

若每听2元,试分别用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将y 表示x ({}4,3,2,1∈x )的函数,并指出该函数的值域。

小结:同一个函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在实际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中学阶段研究的函数主要是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

例2、某市出租汽车收费标准如下:在3km 以内(含3km )路程按起步价7元收费,超过3km以外的路程按2.4元/km 收费,试写出收费关于路程的函数解析式.例2中的函数具有如下特点:在定义域内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式。

像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注: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小结:(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出函数解析式后,一定要写出定义域。

(2) 回顾初中所学内容,如正比例,一次,二次,反比例函数等若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解析式时常用待定系数法其基本步骤是设出函数的一般式(或顶点式等),代入已知条件,通过解方程(组)确定未知系数。

《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函数的表示法.2.内容解析在“对应关系”说的基础上建立了函数概念之后,随即而来的任务就是研究函数本身.而函数的呈现形式就是“函数的表示”问题.学习函数的表示,不仅是研究函数本身和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的,而且是加深理解函数概念,以及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方法的过程.函数的表示法是在已有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函数知识的深化.这部分内容也是函数内容的重要基础.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的基础上,明确三种表示法各自的优点及适用对象;通过函数y=|x|引出分段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实例(例6)熟悉分段函数概念,掌握研究分段函数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表示函数;掌握分段函数概念.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了解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各自的优点及适用对象;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2)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明确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掌握研究分段函数的一般思想和方法.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学生通过教科书第67页例4,以及之前的学习经验,能自主总结出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各自的特点;能举出具体实例说明三种表示法的适用情况.(2)学生能理解绝对值函数向分段函数的转化过程,通过具体实例体会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函数概念时,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但是对其并没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对应关系”说意义下重新建立了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这就是本节课第一个教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科书引入了一个实际问题,其本质为离散的一次函数模型,此问题三种表示法均适用,进而可直观地比较出三种表示法各自的特点.而后可根据不同表示法各自的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三种表示法各自的特点清楚了,那么它们在研究具体函数问题时,是如何起到相应的作用的呢?于是教科书中举出了绝对值函数的例子(例5),从而引出了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中广泛应用的一类函数——分段函数.这是本节课第二个教学问题.通过例5、例6的学习,可让学生体会解析法、图象法在处理连续函数问题时的威力,同时也体现出研究函数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数形结合.正所谓“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研究函数是贯穿整个高中的思想方法.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研究绝对值函数(分段函数,例5)和最大值函数(例6)的过程中,可借助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Geogebra等技术工具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得出结论,体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辅助探究与检验作用.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导语:我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1,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4.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3.这三种方法是常用的函数表示法.(一)函数的表示法问题1: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x(x∈{1,2,3,4,5})个笔记本需要y 元.(1)你能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分别表示函数y=f(x)吗?(2)比较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所有函数都能用解析法表示吗?列表法与图象法呢?请你举出实例加以说明.师生活动:教师给出问题(1)后,让每位学生自己写出函数表达式、列表格、画图象,注意再次强调“研究函数,先看定义域”.之后让同桌互相核对结果,尤其注意函数图象是否为五个离散的点.然后出示问题(2),小组讨论,总结归纳三种表示法各自的优点,最后与教师一起总结出结论(可用PPT展示):出示问题(3),找学生代表回答,例如可回答:不是,3.1.1的问题3、问题4就不能用解析法表示;3.1.1的问题1不能用列表法表示;3.1.1的问题4不能用图象法表示.答案均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如果学生理解了3.1.1的知识,回答此问题并不困难.设计意图:问题(1)是让学生回忆并熟悉三种表示法的具体呈现过程,并再次强调定义域的决定作用;问题(2)是为了让学生总结归纳三种表示法各自的优点,明确特征,方可合理运用;问题(3)是突出三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从而在处理实际问题挑选方法时合理回避不需要的表示法.问题2:(教科书第69页练习1)如图,把直截面半径为25 cm的圆形木头锯成矩形木料,如果矩形的一边长为x(单位:cm),面积为y(单位:cm2),你能把y表示为x的函数吗?师生活动:学生阅读题目后,自主从三种表示法中选择恰当可行的方法解决此问题. 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答案进行呈现,与其他同学一起点评结果.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三种表示法的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在实际问题中选择恰当的表示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分段函数问题3:(1)你了解函数y=|x|吗?(2)你会画函数y=|x|的图象吗?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可引导学生对不熟悉的绝对值函数y=|x|进行变形,去掉绝对值,转化成熟悉的一次函数,然后规范写法,写成分段函数形式.之后出示问题(2),学生即可很自然地画出相应图象.最后教师引入分段函数概念,强调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并介绍其普遍性与应用价值;并总结思路:绝对值函数可转化为分段函数进行研究;对于分段函数的图象,只需分别画出每段的函数图象,并注意端点的开闭即可.教科书中对分段函数给出的是描述性定义,学生只需能判断什么样的函数是分段函数即可,不必纠结于分段函数的确切定义.追问:(教科书第69页练习2)有了问题3的基础,你会画函数y=|x-2|的图象吗?教师让学生自主研究,然后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典型作答图象投到屏幕上,叫同学回答解题过程,寻找问题所在,纠正错误,落实正确解题思路.对于中上等水平的班级,可根据时间情况,适当借助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Geogebra等技术工具,设计参数a,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介绍函数y=|x-a|的图象变化情况.设计意图:问题(1)是让学生从解析式入手,转化成熟悉的函数,为问题(2)解决画函数图象问题做铺垫,体现了转化与化归思想;问题(2)则是考查学生对图象法表示函数的掌握程度.追问是对问题3举一反三,考查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师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画图的时间,有初中的基础,学生基本都可画出图3.1-4,然后对最大值函数M(x)做适当解读:当x每取一个值时,f(x)与g (x)各有唯一一个函数值与之对应,而M(x)对应的则是两个函数值中的较大者,由函数定义可知,M(x)是x的函数.当最大值函数解释清楚后,学生可很自然地对图3.1-4进行处理,得到图3.1-5所示的函数M(x)的图象;利用图象和解方程知识,学生一般可顺利求出M(x)的解析式.追问:你能用其他方法求出M(x)的解析式吗?先小组讨论,然后找有想法的同学分享思路,最终达成共识.设计意图:问题4是训练学生同时研究两个函数的能力,以及对新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感受分段函数的另一种构造方式及其图象和解析式的求法,加深对分段函数的理解与运用.追问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分段函数的理解.问题5:(教科书第69页练习3)给定函数f(x)=-x+1, g(x)=(x-a)2,x ∈R(1)你能画出函数f(x),g(x)的图象吗?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练习,然后找代表分享思路与结果.有了问题4的铺垫,学生对最小值函数的理解应比较到位,解决此问题会相对顺利.设计意图:创设熟悉的情境,提出类似的问题,对学生的知识与解题技能进行再巩固.(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分别是什么?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样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几个函数还是一个函数?(3)如何画分段函数的图象?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后,先由学生思考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三篇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三篇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三篇函数的表示法教案一篇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内容分析1、初中主要是通过几种简单的函数的初步介绍来学习函数的,前面三小节,先学习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这是为学习后面的几种具体的函数作准备的,从本节开始,将依次学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大体上,每种函数是按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这个顺序讲述的,通过这些具体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函数意义、函数表示法的认识,并且,结合这些内容,学生还会逐步熟悉函数的知识及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旧教材在讲几个具体的函数时,是按先讲正反比例函数,后讲一次、二次函数顺序编排的,这是适当照顾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了正反比例关系的知识,注意了中小学的衔接,新教材则是安排先学习一次函数,并且,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予以介绍,而最后才学习反比例函数,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第一,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识规津,从函数角度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都是比较简单的,相对来说,反比例函数就要复杂一些了,特别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先学习反比例函数难度可能要大一些。

第二,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介绍,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又便于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3、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一方面,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进行学习,因此,全章的主要内容,是侧重在具体函数的讲述上的。

另一方面,在大纲规定的几种具体函数中,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教科书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也比较全面。

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缺点:对于非常复杂的函数,解析式可能很难得到或者很难处理.2)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适用于简单的函数,易于列出表格,易于找出自变量和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缺点:难以处理连续变化的函数,也难以处理非常复杂的函数.3)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通过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函数的性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缺点:图象法只适用于可视化的函数,不适用于非常复杂的函数或者无法可视化的函数.个人看法: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表示函数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四.拓展应用1、分段函数的概念;2、设计掷骰子游戏的分段函数;3、小结.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函数的三种常见表示方法;2) 了解函数表示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如何进行转化;3) 能够根据要求求出函数的解析式,了解分段函数及其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1) 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的选用;2) 使学生初步认识如何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3)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也可应用于生活,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函数图象的分析。

难点:通过函数的解析式分析函数的图象。

教学过程:一.复引入1.复函数的概念和定义域对应法则;2.回顾初中时如何作函数y=2x+1的图象。

二.概念形成1.引入人口普查实例,讨论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的优缺点;2.探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优缺点;3.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的定义和优缺点。

三.概念深化1.讨论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自的优缺点;2.总结如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表示函数关系。

四.拓展应用1.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2.设计掷骰子游戏的分段函数;3.小结。

改写后的教案通过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剔除了格式错误,同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函数的三种常见的表示方法;(2) 了解函数表示形式的多样性用其转化;(3)根据要求求函数的解析式、了解分段函数及其简单应用.2、能力目标:(1) 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的选用;(2) 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3)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也可应用于生活,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函数图象的分析.难点:通过函数的解析式分析函数的图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函数的概念;2、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问题1:初中时我们是如何作函数y = 2x + 1的图象的?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认知铺垫.二.概念形成投影出P38人口普查实例.问题2:所列表格能否表示一个函数?为什么?1、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的表来表达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问题3:y = 2x + 1的图象能否表示一个函数?为什么?2、图象法:如果图形F是函数y=f(x)的图象,则图象上的任意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关系式,反之满足函数关系的点都在图象上.这种由图形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图象法.问题4:我们在作作函数y = 2x + 1的图象时,先列表,后描点作图.这实际上就是函数的列表法表示和图象法表示,而y = 2x + 1这种表示方法则叫做解析法.你能给解析法下个定义吗?3、解析法:如果在函数)(x f y =)(A x ∈中,)(x f 是用代数式来表达的,这种方法叫做解析法. 师生互动:教师逐一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依次引入函数的三种常见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问题1引入函数的三种常见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本课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概括与深化.三.概念深化问题5: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请你认真思考、对比,或与周围的同学研究、探讨一下,然后谈谈你的看法,供其他同学参考和借鉴.4、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1) 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简间明了.能从解析式清楚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依关系,并且适合于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缺点:在求对应值时,有进要做较复杂的计算.(2) 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函数值找到,查询时很方便.缺点:表中不能把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全部列出,而且从表中看不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3) 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函数关系变化的趋势和某些性质,把抽象的函数概念形象化.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的函数的准确值.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探讨、交流,然后发表意见.设计意图:通过对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四.应用举例例1作函数y 的图象.例2 购买某种饮料x 听,所需钱数为y 元。

函数的表示法 优秀教案

函数的表示法 优秀教案

函数的表示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函数的常用的三种表示法;2.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了解函数不同表示法的优缺点;3.使学生理解分段函数及其表示法,会处理某些简单的分段函数问题;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相互转化,分段函数及其表示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分段函数及其表示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提问:函数的定义问题1:下表列出的是正方形面积变化情况。

(1)这份表格表示的是函数关系吗?(2)当x在(0,+∞)变化时呢?怎么表示?答:(1)是函数关系;(2)是函数关系;y=x2x∈(0,+∞)或图像法。

在研究函数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函数,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函数的性质,同时也是研究函数的重要手段。

问题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函数有哪些常用的表示法?答:列表法是、图像法、解析法二、新课讲解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例2以上部分内容。

1.列表法在实际问题中常常使用表格,有些表格描述了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比如,某天一昼夜问题:列表法是怎样定义的?有什么优、缺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1)定义:用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称为列表法。

(2)优点:不用通过计算就能知道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直观。

缺点:只能表示有限个元素间的函数关系。

2.图像法:人的心脏跳动强度是时间的函数,医学上常用的心电图,就是利用仪器记录心脏跳动的强度(函数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问题:图像法是怎样定义的?有什么优、缺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1)定义:用图像把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表示出来的方法,称为图像法。

(2)优点:图像法可以直观地表示函数的局部变化规律,进而可以预测它的整体趋势。

缺点:只能近似反映函数的变化情况。

3.解析式法:例如,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面积为y,则y是x的函数,用解析式表示为:y=x2x∈(0,+∞)问题:解析式法是怎样定义的?有什么优、缺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1)解析式法:一个函数对应关系用自变量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表示出来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函数的表示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掌握常见函数的表示方法。

3.能够运用函数的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函数表示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白板、笔等。

2.学生准备:教材、课堂笔记。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 (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函数并进行讲解,如:小明每天跑步的时间与他所跑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函数表示。

Step 2 定义函数 (10分钟)教师解释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即每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一个因变量。

Step 3 函数的表示方法 (20分钟)1.函数的文字表示方法教师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用文字表示函数。

示例1:设 y 是 x 的一个函数。

a) y = 3x + 2,表示 y 是 x 的一个函数,且函数关系为 y = 3x + 2。

b) f(x) = 3x + 2,表示 y 是 x 的一个函数,且函数名为 f,函数关系为 f(x) = 3x + 2。

2.函数的图像表示方法教师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图像表示方法。

示例2:绘制函数 y = 2x + 1 的图像。

教师先画出坐标系,然后给出几个 x 的值,计算出对应的 y 值,并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

最后将坐标系内的点进行标注。

3.函数的表格表示方法教师通过给出函数的表格让学生了解函数的表格表示方法。

示例3:给出函数 y = 2x + 1 的表格。

x | y--------0 | 11 | 32 | 53 | 7Step 4 常见函数的表示方法 (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常见函数的表示方法来巩固学生对函数表示方法的理解。

示例4:常见的函数表示方法有:a) 幂函数:y = ax^n,其中 a、n 是常数,x 是自变量。

b) 指数函数:f(x) = a^x,其中 a 是常数,x 是自变量。

c) 对数函数:y = loga(x),其中 a 是常数,x 是自变量。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教案:函数的表示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了解函数的表示法;3. 掌握常见的函数表示法;4. 能够在具体问题中利用函数表示法进行数学建模。

二、教学重点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 函数的图像表示法。

三、教学难点1. 函数的图像表示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教材;2. 教具:白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函数?函数在数学中有什么重要性?2.教师解释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数学建模。

而函数的表示法则是用来描述函数的具体形式和特征的。

Step 2 函数的表示法1.函数的表示法有很多种,我们主要学习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示法:(1)显式表示法:y=f(x);(2)隐式表示法:F(x,y)=0;(3)参数方程表示法:x=f(t),y=g(t);(4)级数展开表示法:f(x)=a₀+a₁x+a₂x²+…+aₙxⁿ。

2. 通过具体例子,逐一讲解各种表示法。

(1)显式表示法:例如,y=x²表示了一个二次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该函数的特征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二次关系。

(2)隐式表示法:例如,x²+y²=1表示了一个单位圆的方程,其中x和y都是变量。

该函数的特征是在此方程下,x和y满足单位圆的关系。

(3)参数方程表示法:例如,x=cos(t),y=sin(t)表示了单位圆上的一条弧线,其中t为参数。

通过改变参数t的取值,可以得到单位圆上的不同点。

(4)级数展开表示法:例如,f(x)=sin(x)=x-x³/3!+x⁵/5!-x⁷/7!+…表示了一个正弦函数,通过级数展开可以得到正弦函数的具体形式。

Step 3 函数的图像表示法1. 函数的图像表示是一种直观的方法,可以通过图像来显示函数的形状和特征。

2. 教师讲解如何根据函数的图像表示法来判断函数的特点,例如定义域、值域、增减性、奇偶性等。

《函数的表示法》说课稿(附教学设计)

《函数的表示法》说课稿(附教学设计)

《函数的表示法》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函数的表示法是“函数及其表示”这一节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习函数的表示法,不仅是研究函数本身和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也是加深对函数概念理解所必须的。

同时,基于高中阶段所接触的许多函数均可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因而学习函数的表示也是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表示方法的重要过程。

学生在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比较习惯于用解析式表示函数,但这是对函数很不全面的认识。

在本节中,从引进函数概念开始,就比较注重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函数的不同表示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函数在数形结合上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研究函数时,应充分发挥图象直观的作用;在研究图象时要注意代数刻画,以求思考和表述的精确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新课改的理念,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制订教学目标。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一些实际生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表示的必要性;通过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结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初中已经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高中阶段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三种表示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使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

因此,教学中应该多给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在比较、选择函数模型表示方式的过程中,加深对函数概念的整体理解,而不再误以为函数都是可以写出解析式的。

(2)分段函数大量存在,但比较繁琐。

一方面,要加强用分段函数模型刻画实际问题的实践,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让学生体验到,分段函数的问题应该分段解决,然后再综合。

【教学设计】《函数的表示法》(北师大)

【教学设计】《函数的表示法》(北师大)

《函数的表示法》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教材从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表示法等角度对函数概念进行细化,之后将其推广到了映射,并在后续对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中,逐步加深理解。

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学过的函数概念的拓展和延续,又是后续进一步研究函数及其性质的基础。

因此在整个函数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2.会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与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学生熟知的实际问题入手,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什么才算“恰当”?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

电子课件调整、相应的教具带好、熟悉学生名单、电子白板要调试好。

一、导入部分我们在前两节课中,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会求函数的值域,那么函数有哪些表示的方法呢?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这一问题。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1.函数有哪些表示方法呢?(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2.明确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1)解析式的特点为:函数关系清楚,容易从自变量的值求出其对应的函数值,便于用解析式来研究函数的性质,还有利于我们求函数的值域。

(2)列表法的特点为:不通过计算就知道自变量取某些值时函数的对应值。

(3)图像法的特点是: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以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导入,让学生自学,教师主导,明确每种表示的特点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进一步感受函数的概念所描述的客观世界,体会三种方法所刻画的对应关系。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过程 。
和设 计 。


教 材 分析
教 材 从 引 进 函 数 概 念 开 始 ,就 比 较 注 重 函 数 的 不 同 表 示 方 法 。在 本 节 中 , 材 仍 以 引 进 函数 概 念 时 所 用 教 的 三个 问题 为 背景 , 入 函数 的 表示 方 法 , 现 知识 情 引 体 境 呈 现 的 一 致 性 。解 析 法 表 示 函数 关 系 时 , 数 关 系 简 函
明 、 楚 , 于用 解 析 式 来 研 究 函数 性 质 , 现 了透 过 清 便 体
本 节 重 点 内 容 是 函 数 的 三 种 表 示 方 法 ,难 点 是 根 据 不 同的需 要 选择 恰 当 的方 法来 表 示 函数 ,分段 函数 的 表 示 及 其 图 像 的 作 法 。另 外 , 像 从 “ 图 图形 ” 面 刻 画 方 函 数 的 变 化 规 律 , 研 究 函 数 性 质 的 重 要 依 据 , 及 到 是 涉 数 形 结 合 这 一 重 要 思 想 方 法 ,学 生 理 解 它 需 要 一 个 较
更 多地 给学 生 自主支 配 的机会 。从 “ 是 为 了 不 教 ” 教 、 “ 人 以 鱼 不 如 授 人 以渔 ” 教 学 理 念 出 发 , 教 学 方 授 等 在
法 上 主 要 采 用 启 发 发 现 、 发 讲 解 法 , 免 知 识 从 天 而 启 避
降 和 咀 嚼 填 鸭 式 , 学 生 自然 而 然 地 接 受 新 的 知 识 。由 让
于 多媒 体 可 以显著 增 大教 学容 量 、 观性 和形 象化 , 直 实 现 教 学 方 式 多 样 化 ,所 以 有 条 件 的 可 以 借 助 现 代 教 学 手段 多媒 体进 行教 学 。

函数表示法教学设计北师大

函数表示法教学设计北师大

函数表示法教学设计北师大一、引言函数表示法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学习代数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函数表示法成为了数学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以北师大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如何通过教材解读、实例演示和问题引导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表示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表示法的概念和基本符号;2.掌握在函数表示法中表示函数的方法;3.能够灵活应用函数表示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函数表示法的概念解读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概念,并以具体的例子来引入函数表示法的概念。

通过比较函数和映射的异同点,让学生理解函数表示法是一种描述函数关系的工具。

2.函数表示法的基本符号介绍函数表示法的基本符号,如函数名、自变量、因变量等,并通过示意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关系。

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帮助他们掌握这些基本符号的用法。

3.函数表示法的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向学生展示函数表示法的表示方法。

通过解读函数的含义、给出函数的输入输出以及列举一些具体的数值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函数表示法的表示方法。

4.函数表示法的实际应用通过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函数表示法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实际数据给出一个函数,让学生根据函数表示法计算相应的数值,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函数表示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教材解读法通过解读教材中关于函数表示法的相关知识点和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函数表示法的概念和基本符号。

2.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函数表示法的表示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问题引导法通过给出一些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函数表示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步骤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确定以下教学步骤:1.引入函数表示法的概念,通过比较函数和映射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函数表示法的作用和意义。

北师大版必修五《函数的表示法》赛教说课稿

北师大版必修五《函数的表示法》赛教说课稿

《函数的表示法》说课稿说课人:张艳琴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函数的表示法》。

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从下面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必修一)第二章函数第二节——《函数及其表示》,主要学习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和分段函数.(二)教材地位和作用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不同的表示方法能丰富对函数的认识,所以它不仅是研究函数本身问题所必须涉及的内容,也是加深理解函数概念的过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重要手段.(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就是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和分段函数;教学难点是分段函数的理解与解析式的求法.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了解函数不同表示法的优、缺点;2.理解分段函数及其表示法,会画分段函数的图像,会计算分段函数的函数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函数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画分段函数的图像,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一)学法: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会用解析式或图象表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简单的基本初等函数.但对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特点及应用缺少全面的认识.(二)教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一下的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针对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回忆函数的概念,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借助“最近发展区”为学习函数表示法作铺垫,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表示.2.内容解析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其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体现的是数学的应用价值,即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特点,并且初步体会了在具体的问题(分段函数)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表示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如何选择适当的表示法解决实际问题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有所体会.在本节课中不仅可以进一步研究函数本身,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学会比较选择最优解法.例7是关于数学成绩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列表法向图象法的转化,通过对三名同学成绩的简单分析,学生可进一步体会图象法的直观性,可提倡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看待自身成绩.例8是2019年国家热点问题——个税的新计算方式.函数以列表法给出,可通过对条件的分析,转化成解析法和图象法,体现了分段函数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学生会正确选择合适的表示法解决教科书例7、例8所示的问题,结合例7,例8的学习,初步体会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建模素养。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对具体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求解比较熟悉,而解决带有情境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于是新版教材专门对前版教材结构进行了调整,搭建了两个与学生密切相关、应用性很强的实际问题情境,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的能力.对于例7,可能有的同学觉得表3.1-4包含了三名同学的6次成绩数据,已经很直观了,教师可进行相应解释:列表法虽然具有“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的优点,但是不利于发现每位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以及与班级平均分的关系,换句话说仍然不够直观.学生一般可自然想到更加直观的表示方式——图象法.但是当学生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三位同学6次成绩及班级6次平均分共24个散点时,问题随之而来——无法区分每个散点数据属于哪个学生,其直观性更是无从谈起.于是教师可进行相应引导:为了更容易看出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我们将表示每位同学成绩的函数图象(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三名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例8,学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对题目的理解.带有情境的实际问题往往篇幅略长,因此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懂题目,明确研究对象,理清题中变量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保障.之后就需要依据题目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本题是分段函数模型,每一段都是一次函数,相对简单,但要注意分段时自变量取值的原则——不重不漏.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可借助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Geogebra等技术工具做出函数图象,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对问题进行直观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导语: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涉及函数,你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吗?这节课我们通过两个实例来做相关研究.(一)实际问题问题1:表3.1-4是某校高一(1)班三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六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及班级平均分表.你能直接通过表3.1-4对这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吗?师生活动:教师给出问题后让学生先简单独立思考并尝试写出结论,大部分同学无法直接通过表3.1-4所给数据分析这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的数学学习情况.如有个别同学提出可以,教师可提醒:表3.1-4不太容易分析每位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不够直观,因而会制约结论的形成.追问:你选择哪种表示法分析这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的数学学习情况?为什么?学生会首先想到图象法.教师让学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与表3.1-4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并让学生尝试利用图象得出结论.面对毫无规律的24个散点,学生基本没有头绪.此时教师可做适当引导:为了更容易看出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我们将表示每位同学成绩的函数图象(离散的点)用虚线连接.并用多媒体展示教科书第70页图3.1-6,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眼中的结论.最后教师找几位学生代表回答与补充,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问题1是架设学生熟悉的数学成绩情境,引导学生直接通过列表法无法直观的看出学生成绩的变化情况,不要直接利用表格做出一些并不准确的结论,而应另寻他法;追问是为了启发学生主动选择更加直观的图象法解决问题,培养从列表法转到图象法表示函数的能力.正确合理地做出图象,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问题2:(教科书第71页练习1)下图中哪几个图象与下述三件事分别吻合得最好?请你为剩下的那个图象写出一件事.(1)我离开家不久,发现自己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上学;(2)我骑着车离开家后一路匀速行驶,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些时间;(3)我从家出发后,心情轻松,一路缓缓加速行进.师生活动:教师可在多媒体上展示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找学生回答.对于选项C,可给出参考:我从家出发后,发现时间还早,于是慢慢放缓了脚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实际情境转化成数学图象的能力,训练思维与表达能力.问题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个人取得的所得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2019年1月1日起,个税税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确定,计算公式为个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①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收入额-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②其中,“基本减除费用”(免征额)为每年60 000元.税率与速算扣除数见表3.1-5.(1)设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缴纳个税税额为你能求出y=f(t)并画出图象吗?(2)小王全年综合所得收入额为189 600元,假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占综合所得收入额的比例分别是8%,2%,1%,9%,专项附加扣除是52 800元,依法确定其他扣除是4 560元,那么他全年应缴纳多少综合所得个税?师生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题目,理清计算应缴纳个税税额的计算步骤.之后可将教科书第71页前三行用PPT展示,帮助学生了解解题脉络.(1)教师用PPT展示个税计算公式及表3.1-5,给学生适当时间阅读思考.之后可进行如下追问.追问:由表3.1-5第二列,你认为y=f(t)是什么函数?学生基本都可回答出是分段函数.教师可板书y=f(t)的前两段,带领学生感受求解析式的过程,后几段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注意提示最后写成分段函数的规范形式(大括号、范围不重不漏),并让学生自己画出相应图象,之后可利用多媒体将学生代表的图象放到屏幕上展示,最终确定正确结果.(2)利用之前明确的计算步骤,结合第(1)问的解析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剩余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读懂题目,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以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表3.1-5的函数表示方式转化成解析式的方式,建立多元表示之间的联系。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案完美版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案完美版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案第一课时: 1.2.1 函数的概念(一)教学要求: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 .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此时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二、讲授新课:1.教学函数模型思想及函数概念:①给出三个实例:A .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 (米)与时间t (秒)的变化规律是21305h t t =-.B .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见书P16页图)C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 (见书P17页表)②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对应关系? 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 中的每一个x ,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在数集B 中都与唯一确定的y 和它对应,记作::f A B →③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作定义域(domain ),与x 的值对应的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值域(range ).④讨论:值域与B 的关系?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一次函数(0)y ax b a =+≠、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定义域与值域? ⑤练习:2()23f x x x =-+,求f(0)、f(1)、f(2)、f(-1)的值。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精品学案《函数的表示法》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精品学案《函数的表示法》

函数的表示法【学习目标】(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2)灵活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研究函数的性质;(3)熟练作出部分常见函数(分段函数、取整函数、绝对值函数等)的图象;(4)掌握函数的相关运算、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等。

【学习重难点】(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2)准确作出部分常见函数(分段函数、取整函数、绝对值函数等)的图象;(3)函数的相关运算、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等。

【学习过程】一、知识引入提到“函数”,同学们立刻想到的是什么?可能是初中学过的形如“y=kx、y=ax+b、y=ax2+bx+c⋯”,这些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等。

这些都是解析式形式的函数。

思考讨论:如图,是我国最大的水库——三峡水库上游某个地区年降雨量的统计图,图中表示了年号与降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它们是不是函数关系呢?能不能用精确的解析式表示呢?二、新知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将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代数式表示,是函数表示方法的解析法;用表格给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是函数表示方法的列表法;用图形给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是函数表示方法的图象法。

注意:①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各有优势解析法: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便于精确计算,但不够直观,某些函数无法用解析式表示;列表法: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直观、明了,不需计算,但数据量有限;图象法:直观地显示出变量的关系、变化规律和函数的性质,使抽象的函数具体化,但无法进行精确运算,如求函数定义域、求精确的函数值等。

②灵活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可以清楚、全面的了解函数的性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并非所有函数都有解析式,也并非所有函数都能画出图象,如狄利克雷函数:f(x)={1,x为有理数, 0,x为无理数.例3画出函数y=|x|的图象例4设x是任一实数,[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3.14]=−4、[−1]=−1、[3.14]=3、[0.14]=0等等,我们把函数y=[x]叫作取整函数(高斯函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了解函数不同表示法的优、缺点;
2.理解分段函数及其表示法,会画分段函数的图像,会计算分段函
数的函数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函数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画分段函数的图像,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拉近学生之间、师
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相互转化,分段函数的概念、图像、函数值。

教学难点:分段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解析式的求法。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主要采用“复习回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这样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函数有哪些常用的表示法?
答: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
二、新课讲解
(一)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自主学习
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8-P29例2以上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的分别是怎样定义的? (2)这三种表示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时间:3分钟 (3分钟自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多媒体课件显示)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是有机的一个整体,像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我们都可以用列表法是、图像法、解析法来表示和研究它们。

下面我们再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研究函数的列表法是、图像法、解析法的相互转化和应用。

例1、已知函数 f(x),g(x) 分别由下表给出:
例2.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当g(f(x))=2时,x =________.
则f(g(1))=________;
例3、请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0
,0x x y x x x ≥⎧==⎨-≤⎩
解:图像为第一和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
如图2-5所示
本题体现的是由数到形的变化,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分段函数
1、合作探究
活动2:自学阅读课本第29-30页“例3,思考下列问题: (1)试一试:什么是分段函数?
(2)想一想:例3中的分段函数是几个函数吗?为什么? (3)想一想:如何画分段函数的图像?
时间:1分钟+3分钟 (1分钟自主学习+3分钟小组讨论) 2、 师生共同总结:
(1)定义:像这样在定义域内的不同区间上对应着不同的解析式的函数叫分段函数。

,0
,0x x y x x x ≥⎧==⎨
-≤⎩
y=
0<x≤5, 5<x≤10, 10<x≤15, 15<x≤20,
2, 3, 4, 5,
(2)理解:①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②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区间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3)分段函数的求解策略:分段函数分段解。

例4、 国内跨省市之间邮寄信函,每封信函的质量和对应的邮资如表2-5:
(多媒体课件显示) 表2-5
画出图像,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解:邮资M 是信函质量m 的函数,函数图像如图2-6所示
图2-6
函数解析式为: 1.20
,0202.40,2040
3.60
,40604.80
,60806.00
,80100
m m M m m m <≤⎧⎪<≤⎪⎪
=<≤⎨⎪<≤⎪<≤⎪⎩
例5、 某质点在30s 内运动速度v 是时间t 的函数,它的图像如图2-7。

用解析法表示这个函数,并求出9s 时质点的速度。

(多媒体课件显示)
解:速度是时间的函数,且在不同的区间上对应这不同的解析式,因此速度是时间的分段函数,我们应当分段处理。

1.当05t ≤≤时,可设 (0)v kt b k =+≠,将(0,10)和(5,15)代入,得
10155b
k b
=⎧⎨
=+⎩ 10v t ∴=+
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算出 510t ≤≤,1020t ≤≤,2030t ≤≤时所对应的解析式。

∴ 10,053,510
()30,1020390,2030
t t t t v t t t t +≤<⎧⎪≤<⎪=⎨
≤<⎪⎪-+≤≤⎩ 由上式可得,t=9s 时,质点的速度是 (9)3927(/)v cm s =⨯= 三、当堂检测
P31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本节主要内容) 知识方面: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2. 分段函数的概念,图像,函数值。

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P34习题2-2 A 组 第2题,B 组,第2题。

选做题:已知分段函数
,
1 111- 31
1)(2⎪⎩⎪
⎨⎧≥+<≤+--<+-=x x x x x x x f
的图像。

画出函数(计算函数值)()2));0((),2()1(x f y f f f =-
思考交流:P30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