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4-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123课件
实验26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血脂的概念
定义: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
种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来源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特点: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因素影响, 波动范围大。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 运输。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样品池
波长
毛面
读数
光面
拉杆,0-4档
1. 打开电源,调节旋钮至需要的波长,预热20~30min 2. 1档(空白管),T模式调100%,显示“Blank”、“100” 3. 拉杆拉至1.5档,T模式调0%,显示“0.00” 4. 换到A模式,拉至2、3、4档,读取各个样品的吸光度
比色杯的使用
临床应用
血脂: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
餐后甘油三酯会增高,检查时一定要空腹抽血 饮酒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急性、短暂性升高,
抽血前几天禁止饮酒 正常人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及 动脉粥样硬化等
Let’s begin !
血浆脂蛋白的功能
1. CM :十二指肠,空肠细胞 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2. VLDL:肝细胞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
3. LDL:肝细胞、血浆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4. HDL:肝细胞,小肠细胞、血浆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 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方法
×m
标准品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血脂的概念
定义: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
种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来源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特点: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因素影响, 波动范围大。
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 运输。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样品池
波长
毛面
读数
光面
拉杆,0-4档
1. 打开电源,调节旋钮至需要的波长,预热20~30min 2. 1档(空白管),T模式调100%,显示“Blank”、“100” 3. 拉杆拉至1.5档,T模式调0%,显示“0.00” 4. 换到A模式,拉至2、3、4档,读取各个样品的吸光度
比色杯的使用
临床应用
血脂: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
餐后甘油三酯会增高,检查时一定要空腹抽血 饮酒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急性、短暂性升高,
抽血前几天禁止饮酒 正常人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及 动脉粥样硬化等
Let’s begin !
血浆脂蛋白的功能
1. CM :十二指肠,空肠细胞 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2. VLDL:肝细胞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
3. LDL:肝细胞、血浆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4. HDL:肝细胞,小肠细胞、血浆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 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方法
×m
标准品
血脂的实验室检测 ppt课件
ppt课件
9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1997年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血脂异常发病率增高,动脉粥样 硬化增多 •20年流行病学资料 •借鉴国际上的防治经验 •专业人员和群众对血脂异常认识
2007年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年5月公布) ppt课件
10
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TG ) 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 TG 必须与特殊的蛋 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
ppt课件
20
总胆固醇(TC)
• 参考值:2.80-5.18mmol/L
• 我国《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007版)提出的标 准为:
• 理想范围:<5.18mmol/L(<200mg/dl)
• 边缘升高:5.18-6.19mmol/L(200-239mg/dl)
• 升高:≥6.22 mmol/L(≥240mg/dl)
ppt课件
22
临床意义
高TC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病理 状态下,高TC 有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发的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LDL受体缺陷)、家族性ApoB 缺陷症、多源性高TC、混合性高脂 蛋白血症。继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妊 娠等。 低TC血症也有原发的与继发的。前者如家族性的无或低β脂蛋 白血症;后者如甲亢、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ppt课件 21
临床意义
影响TC水平的因素有: ①年龄与性别:新生儿TC水平极低,哺乳后快速上升,接近成 人水平;之后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至70岁以后不再上升甚或下降。 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较同年男性高。 ②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可使TC增高 。 ③遗传因素。 ④其他,如缺少运功、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可能使TC升高。
甘油三酯测定 ppt课件
工作液(ml) 1.5
1.5
1.5
甘油三酯测定
9
2 、 将 样 品 混 匀 后 , 置 于 37℃ 水 浴 箱 中 水 浴 10min。
3、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6nm处,以空白管O 调零,分别读取两管吸光度值,记录测定管T、标 准管S的吸光度值AT、AS 。
甘油三酯测定
10
五、实验结果计算及分析
A=K·C·L
(K为吸收系数,对同一物质来说为一常数)
甘油三酯测定
6
使用方法:
1.检查 :指针位于“0”。 2.打开电源,打开比色皿暗箱盖,预热20分钟。
3.加样:夹毛面,擦干。 4.放置好比色皿,选择波长、调灵敏度。
甘油三酯测定
7
5.反复调0、调100至稳定。 6.合盖,读数,记录,取样,清洗,关闭仪器。
4
微量五档可 调移液器 使用方法:
1.将吸嘴套在移液器头上轻轻转动,以保证密封。
No Image
2.使用前应先将移液器吸液和排液几次,润洗吸嘴和保持 腔内外气压一致。
3.选择量程。
4.垂直地握住移液器,将按钮按到第一停止点,然后把吸 嘴浸入到液面下2~3mm,再缓慢放松按钮,使之复位,等 待1~2秒后,从液体中取出,并避免碰撞任何物体。
(二)实验试剂
1、血清(样本) 2、蒸馏水 3、工作液 4、甘油三酯标准液(标本):2.26 mmol/L
甘油三酯测定
8
四、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
1、取3支干净试管,分别标明测定(T)、标准(S) 和空白管(O),然后按表加入试剂:
加入物
测定管T 标准管S 空白管O
血清(ml)
15
标准液(ml)
15
计算公式: 甘油三酯(mmol/L)= 测定管吸光度AT
实验四-甘油三酯含量测定-yql
4、比色法
T = I/I0, A = - lg T
Lambert-Beer 定律(p.11)
A= KcL
标准管法:
C测 = A测/A标×C标
A测:A标= C测:C标
标准应用液1mg/ml×0.2ml
结果计算 :
TG mg/100ml =A测定管/A标准管 ×1×0.2÷0.2×100 TG mmol/L =TGmg/dl×10÷885
实验二十六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Assay of Triglyceride content
(乙酰丙酮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的正常值与临床
意义
2、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基本原理及
主要技术方法
甘油三酯的生理意义
甘油三酯(TG)的化学组成 TG是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 血清中90%~95%是TG
测吸光度: A档
休息状态: 拉杆2档
Let’s begin !
色谱法 酶比色法
实验操作步骤:
1、抽提
取三只干燥小试管加入样品、TG标准液、蒸馏水, 抽提剂及硫酸,充分振荡5min; 静置5min后,吸取 上层液。 2、皂化反应 取三只大试管加入上清液各0.5ml,然后分别加入 异丙醇及皂化试剂,混匀后,放置65℃水浴5min。 3、氧化显色 加入氧化试剂过碘酸,混匀后再加入乙酰丙酮和 氨的混合液,摇匀, 65℃水浴15min,取出冷却后于 420nm处比色。
临床意义
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 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 临床检测TG浓度主要用于高脂血症、胰腺炎、 肝肾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和营养学评价 正常值方法
化学法、酶法和色谱法
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 二、 血清甘油三酯(TG)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对空腹TC水平划分界限为:正常TG< 1.7mmol/L(<150mg/dL)。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 第三次指南(ATP III)中,规定正常TG<1.7mmol/L (<150mg/dL);临界高值TG 1.7-2.3mmol/L (150- 200mg/dL);增高TG>2.3mmol/L (>200mg/dL);重度升高 TG>5.7mmol/L (<500mg/dL)。
第6页/共9页
• 八、 临床血脂测定注意事项 (一)测定方法要准确、可靠。严格质控标准是要求胆固醇测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3%以内, 甘油三酯测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5%以内。 (二)病人应空腹。要求病人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脂检测,以避免进食对血脂浓度造成的 影响。一般认为,总胆固醇、LDL-C和HDL-C受饮食影响较小,随访时可以在非空腹状态 下进行检测。而进食对甘油三酯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求在禁食12~14小时后进行检测(可 饮用水和不含热量饮料包括茶和咖啡)。 (三)最好采用血清进行血脂测定。一般认为,血浆脂质水平大约较血清脂质低4%。 (四)采血时病人宜保持标准体位。进行血脂测定时,病人应保持舒适坐姿5 10min,这 是一种标准化的姿势。因为姿势改变可以影响血浆容量,从而使胆固醇水平发生变化。如 果患者在采血前平躺过10 15min则其血脂水平会偏低。在直立位时采血的甘油三酯和总 胆固醇浓度较平躺位采血所获结果高9% 10%。 (五)采血技术也要规范。采血时不要让血液阻滞的时间过长,插入针头前使用止血带尽 可能轻,采血前应放开止血带。 (六)为了确定每位受检者的基础血脂水平,先应按前述要求进行血脂测定,然后在1 3个 月内在同一检验科(或实验室)重复进行血脂测定。如果两次测定的血脂值非常接近,取 其平均值即为病人的基础血脂水平。若两次所测定的血脂值相差较大,尚需进行第三次血 脂测定,三次测定的血脂平均值为病人的基础血脂水平。 (七)血脂值不仅受测试方法不稳定的影响,而且还受生物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体血 胆固醇水平每日正常波动范围约为3%或略高些,并受季节的影响,如春季血胆固醇轻度上 升,而秋季时则轻度下降。空腹状态下,个体血甘油三酯水平每日波动较大,平均为17%, 少数可大于30%,并且这种波动与饮食无关。 (八)已知某些疾病会对血脂浓度产生暂时性的影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急性期和 感染或炎症性疾病,此外,大型的外科手术和妊娠也对血脂水平有些影响。 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在胸痛发生24小时内测定的血脂浓度可代表患者的基础值情况。 LDL-C浓度通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 24小时开始下降,1周内降低幅度最大,尔后逐 渐回升,约需12周才回到基线水平。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因急性胸痛怀疑为急 性心肌梗死而入院的患者,均应在最初24小时内进行空腹固醇(HDL-C) 我国成年男性HDL-C多在1.16-1.42mmol/L(45- 55mg/dL) ,女性较高,多在1.29-1.55mmol/L (5060mg/dL)。HDL-C水平随年龄的变动较小。中国血脂 异常防治建议中认定HDL-C<0.9mmol/L (<35mg/dL)为异常;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 第二次指南(ATP II)中也是同样的标准,但是,在新 发表的APT III中则将低HDL-C标准定为< 1.0mmo/L(40mg/dL)。 临床意义:约25%的胆固醇在HDL中,一般认为H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DL-C 或HDL-C/TC比值较TC能更好地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 化的危险性。HDL-C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急性应 激反应(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甲状 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慢性贫血等。
第6页/共9页
• 八、 临床血脂测定注意事项 (一)测定方法要准确、可靠。严格质控标准是要求胆固醇测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3%以内, 甘油三酯测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5%以内。 (二)病人应空腹。要求病人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脂检测,以避免进食对血脂浓度造成的 影响。一般认为,总胆固醇、LDL-C和HDL-C受饮食影响较小,随访时可以在非空腹状态 下进行检测。而进食对甘油三酯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求在禁食12~14小时后进行检测(可 饮用水和不含热量饮料包括茶和咖啡)。 (三)最好采用血清进行血脂测定。一般认为,血浆脂质水平大约较血清脂质低4%。 (四)采血时病人宜保持标准体位。进行血脂测定时,病人应保持舒适坐姿5 10min,这 是一种标准化的姿势。因为姿势改变可以影响血浆容量,从而使胆固醇水平发生变化。如 果患者在采血前平躺过10 15min则其血脂水平会偏低。在直立位时采血的甘油三酯和总 胆固醇浓度较平躺位采血所获结果高9% 10%。 (五)采血技术也要规范。采血时不要让血液阻滞的时间过长,插入针头前使用止血带尽 可能轻,采血前应放开止血带。 (六)为了确定每位受检者的基础血脂水平,先应按前述要求进行血脂测定,然后在1 3个 月内在同一检验科(或实验室)重复进行血脂测定。如果两次测定的血脂值非常接近,取 其平均值即为病人的基础血脂水平。若两次所测定的血脂值相差较大,尚需进行第三次血 脂测定,三次测定的血脂平均值为病人的基础血脂水平。 (七)血脂值不仅受测试方法不稳定的影响,而且还受生物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体血 胆固醇水平每日正常波动范围约为3%或略高些,并受季节的影响,如春季血胆固醇轻度上 升,而秋季时则轻度下降。空腹状态下,个体血甘油三酯水平每日波动较大,平均为17%, 少数可大于30%,并且这种波动与饮食无关。 (八)已知某些疾病会对血脂浓度产生暂时性的影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急性期和 感染或炎症性疾病,此外,大型的外科手术和妊娠也对血脂水平有些影响。 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在胸痛发生24小时内测定的血脂浓度可代表患者的基础值情况。 LDL-C浓度通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 24小时开始下降,1周内降低幅度最大,尔后逐 渐回升,约需12周才回到基线水平。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因急性胸痛怀疑为急 性心肌梗死而入院的患者,均应在最初24小时内进行空腹固醇(HDL-C) 我国成年男性HDL-C多在1.16-1.42mmol/L(45- 55mg/dL) ,女性较高,多在1.29-1.55mmol/L (5060mg/dL)。HDL-C水平随年龄的变动较小。中国血脂 异常防治建议中认定HDL-C<0.9mmol/L (<35mg/dL)为异常;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 第二次指南(ATP II)中也是同样的标准,但是,在新 发表的APT III中则将低HDL-C标准定为< 1.0mmo/L(40mg/dL)。 临床意义:约25%的胆固醇在HDL中,一般认为H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DL-C 或HDL-C/TC比值较TC能更好地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 化的危险性。HDL-C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急性应 激反应(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甲状 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慢性贫血等。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PPT课件
甘油三酯
LPL
甘油+酯肪酸
ATP 甘油激酶GK
ADP
3-磷酸甘油
磷酸甘油氧化酶GPO
磷酸二羟丙酮+H2O2
4-氨基安替比林(4-AAP) 对氯酚/ESPAS
过氧化物酶POD
醌亚胺染料
三、试剂
1. 酶试剂:
GOOD′s缓冲液(pH7.2) ≥ 30mmol/L
甘油激酶
≥ 1KU/L
脂蛋白酯酶
≥ 3KU/L
实验四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血清 甘油三酯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掌握: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的基 本原理。
熟悉: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的基 本操作。
了解: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对于家族性脂类代谢紊 乱等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
• 血清中甘油三酯(TG)经脂蛋白酶(LPL)作用, 可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甘油在ATP和甘油激 酶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 酶作用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H2O2,H2O2与4-APP和 ESPAS 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红色醌类化合 物,其显色程度与TG的浓度成正比。
1500
测定管
U1
U2
15
15
—
—
—
—
1500 1500
混匀, 37℃水浴5min后,在波长546nm处用 "B"管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值。
五、结果计算
TG(mmol/L)=ĀU/ĀS×Cs(2.26 mmol/L) 参考范围:血清TG:0.565-1.695 mmol/L
六、注意事项
1. 本法使用的酶试剂在4℃避光保存,至少可稳定 3-7天,出现红色时不可再用,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应≤0.05。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甘油三脂_课件模板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甘油三脂 >>>
临床意义:
只有伴以高TC、高LDL-C、低HDL-C等情况 时才有病理意义。 通常将高脂蛋白血症 分为Ⅰ、Ⅱa、Ⅱb、Ⅲ、Ⅳ、Ⅴ等6型, 除Ⅱa型以外都有高TG:①Ⅰ型是极为罕 见的高CM血症,原因有二,一为家族性 LPL缺乏症,一为遗传性的apoCⅡ缺乏症。 ②最常见的是Ⅳ型,其次是Ⅱb型,后者 同时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甘油三脂 >>>
临床意义:
),但无乳糜微粒血症。诊断还有赖于: 脂蛋白电泳示宽β带;血清在密度 1.006g/ml下超速离心后,其顶部(VLDL) 作电泳分析证明有漂浮的β脂蛋白或电泳 迁移在β位的VLDL存在,化学分析示 VLDL-C/血清TG>0.3或VLDL-C/VLDLTG>0.35;apoE分型多为E2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甘油三脂 >>>
临床意义:
高TG血症也有原发的与继发的两类, 其中包括家族性高TG血症与家族性混合型 高脂(蛋白)血症等。继发的见于糖尿病、 糖原累积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 征、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但不易 分辨原发或继发。高血压、脑血管病、冠 心病、糖尿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等往 往有家族性集聚现象,其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甘油三脂 >>>
临床意义:
间可能有因果关系,但也可能仅仅是伴发 现象;例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糖代谢异 常可继发TG(或同时有TC)升高,但也可能 同时有糖尿病与高TG两种遗传因素。冠心 病患者TG偏高的比一般人群中多见,但这 种患者LDL-C偏高与HDL-C偏低也多见。一 般认为单独有高TG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 因素,
医学检验·各论 血清甘油三脂 内容课件模板
甘油三酯测定 医学课件
• 酶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开始普及全酶法。曾 经应用过偶联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甘油脱氢酶法,磷酸甘油氧化酶法,甘油磷酸脱氢酶法等 多种。以GPO-PAP法较为常用 。
第4页
化学法基本步骤:
1. 抽提 抽提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抽提 剂,既要使甘油三酯提取完全,又要 消除磷脂、游离甘油和葡萄糖等干扰 物质的影响。
第6页
化学法基本步骤:
②甲醛与乙酰丙酮在铵离子(NH4+)存在下生成 黄色的二乙酰二氢二甲基吡啶,吸收峰为 412nm。(亦可用荧光法测定。)
第7页
【方法学评价】
• 目前TG测定尚无公认的参考方法,美国 CDC将Van-Handel方法修改后作为内部参 考方法。此法抽提完全,去除了磷脂与甘 油干扰,以变色酸作显色剂,具有灵敏度 高,呈色稳定等优点,但操作步骤多,不 适合于日常工作中应用。
于棕色瓶内. • 甘油三酯校准品:1.15mmol/L
第10页
【操作步骤】
表2-3 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甘油三酯
加入物(ml)
空白管
标准管×2 测定管×2
血清——源自0.2标准液—0.2
—
蒸馏水
0.2
-
—
抽提剂
2.5
2.5
2.5
40mmol/L H2SO4
0.4
0.4
0.4
边加边摇,使之充分混匀,静置分层后,分别准确吸取上清液于另外3支
• 用正壬烷、异丙醇和稀硫酸混合溶剂 选择性提取甘油三酯。抽提后,下层 异丙醇中主要是化学极性大的磷脂和 游离甘油,上层正壬烷中主要是甘油 三酯,约占总量的99%。正壬烷可以 用正庚烷代替。
第5页
化学法基本步骤:
第4页
化学法基本步骤:
1. 抽提 抽提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抽提 剂,既要使甘油三酯提取完全,又要 消除磷脂、游离甘油和葡萄糖等干扰 物质的影响。
第6页
化学法基本步骤:
②甲醛与乙酰丙酮在铵离子(NH4+)存在下生成 黄色的二乙酰二氢二甲基吡啶,吸收峰为 412nm。(亦可用荧光法测定。)
第7页
【方法学评价】
• 目前TG测定尚无公认的参考方法,美国 CDC将Van-Handel方法修改后作为内部参 考方法。此法抽提完全,去除了磷脂与甘 油干扰,以变色酸作显色剂,具有灵敏度 高,呈色稳定等优点,但操作步骤多,不 适合于日常工作中应用。
于棕色瓶内. • 甘油三酯校准品:1.15mmol/L
第10页
【操作步骤】
表2-3 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甘油三酯
加入物(ml)
空白管
标准管×2 测定管×2
血清——源自0.2标准液—0.2
—
蒸馏水
0.2
-
—
抽提剂
2.5
2.5
2.5
40mmol/L H2SO4
0.4
0.4
0.4
边加边摇,使之充分混匀,静置分层后,分别准确吸取上清液于另外3支
• 用正壬烷、异丙醇和稀硫酸混合溶剂 选择性提取甘油三酯。抽提后,下层 异丙醇中主要是化学极性大的磷脂和 游离甘油,上层正壬烷中主要是甘油 三酯,约占总量的99%。正壬烷可以 用正庚烷代替。
第5页
化学法基本步骤: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甘油三酯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甘油三酯 >>>
相关疾病:
高脂蛋白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Ⅳ型、 高脂蛋白血症Ⅴ型、类固醇后脂膜炎、脑 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老年人高脂血 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 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 化症。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甘油三酯 >>>
正常值: <1.70毫摩/升(50~150毫克/分
升)。
医学检验·各论:甘油三酯 >>>
相关检查: 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比值、血脂七项、血 脂四项、血脂两项、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医学检验·各论:甘油三酯 >>>
相关症状: 胸痛、晕厥、心悸、体重增加、血脂异常、 动脉血管硬化变脆。
医学检验·各论 甘油三酯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甘油三酯 >>>
别名: 甘油三酯。
医学检验·各论:甘油三酯 >>>
简介: 甘油三酯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构成的
酯。各种甘油三酯的甘油部分都相同,而 脂肪酸部分可相同也可不同。
医学检验·各论:甘油三酯 >>硬化动脉、 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综合 征等。大于2.26毫摩/升为增高,称高甘 油三酯血症。肥胖的人,其甘油三酯往往 偏高。 减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慢性 阻塞性肺病、脑梗死、恶病质、原发性低 密度脂蛋白(β脂蛋白)缺乏症及消化不 良。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色杯的使用
1、分清光面、毛面。手应接触毛面,光从光面通过 2、用溶液润洗2-3次,装至2/3至4/5体积 3、粗纸吸水、柔纸擦亮光面
实验结果
Lambert-Beer 定律
标准管法
A1 ——
=
c1 ——
=
m1 ——
(终体积相同时)
A2 c2 m2
样品TG浓度 = ——AA—样标—品准——品—×—m—标—准品— V样品
氧化显色 加入氧化试剂,充分混匀后,
加入乙酰丙酮和氨的混合液,摇匀,65℃水浴15min
比色 取出试管,流水/室温冷却,测420nm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样品池 拉杆,0-4档
波长 读数
毛面 光面
1. 打开电源,调节旋钮至需要的波长,预热20~30min 2. 1档(空白管),T模式调100%,显示“Blank”、 “100” 3. 拉杆拉至1.5档,T模式调0%,显示“0.00” 4. 换到A模式,拉至2、3、4档,读取各个样品的吸光度
mg/ml
—A样—品— × 1mg/ml ×0.2ml = —A—标准—品—————————
0.2ml
mg/ml —摩—尔—质—量—g/m—o—l (8—85—)
×1000
mmol/L
国际单位
正常参考值为0.30~1.7mmol/L
注意事项
抽提时摇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才能吸取上层液, 吸取上层液时不能吸入下层液;
实验步骤
抽提
取3(或4)只小试管,依次加入蒸馏水、标准液、样品,
抽提剂及硫酸,边加边摇,用力振摇10min,静置10min分层 注意:试管必须干燥
皂化
吸取上层液体0.5ml,加入对应的3 (或4)只大试管中,
加入异丙醇、皂化试剂,充分混匀,65℃水浴5min 注意:吸上层液时,务必当心,绝对不可吸入下层液体 (分光光度计预热)
选用小试管时试管口径不能太细;
试管使用时必须要干燥;
实验完成后,试管和比色杯必须用皂粉洗干净, 不能有油污,将水甩干,倒置晾干; 枪头必须清洗干净,甩干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 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方法
了解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的 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皂化
+
KOH
60-70℃ 20min
3
+
甘油三酯
钾皂
甘油
氧化
HIO4 2
甘油
甲醛
显色
+
NH4+
甲醛
乙酰丙酮
3,5-二乙酰-1,4二氢-2,6 二甲基吡啶 (黄色带荧光)
1、分清光面、毛面。手应接触毛面,光从光面通过 2、用溶液润洗2-3次,装至2/3至4/5体积 3、粗纸吸水、柔纸擦亮光面
实验结果
Lambert-Beer 定律
标准管法
A1 ——
=
c1 ——
=
m1 ——
(终体积相同时)
A2 c2 m2
样品TG浓度 = ——AA—样标—品准——品—×—m—标—准品— V样品
氧化显色 加入氧化试剂,充分混匀后,
加入乙酰丙酮和氨的混合液,摇匀,65℃水浴15min
比色 取出试管,流水/室温冷却,测420nm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样品池 拉杆,0-4档
波长 读数
毛面 光面
1. 打开电源,调节旋钮至需要的波长,预热20~30min 2. 1档(空白管),T模式调100%,显示“Blank”、 “100” 3. 拉杆拉至1.5档,T模式调0%,显示“0.00” 4. 换到A模式,拉至2、3、4档,读取各个样品的吸光度
mg/ml
—A样—品— × 1mg/ml ×0.2ml = —A—标准—品—————————
0.2ml
mg/ml —摩—尔—质—量—g/m—o—l (8—85—)
×1000
mmol/L
国际单位
正常参考值为0.30~1.7mmol/L
注意事项
抽提时摇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才能吸取上层液, 吸取上层液时不能吸入下层液;
实验步骤
抽提
取3(或4)只小试管,依次加入蒸馏水、标准液、样品,
抽提剂及硫酸,边加边摇,用力振摇10min,静置10min分层 注意:试管必须干燥
皂化
吸取上层液体0.5ml,加入对应的3 (或4)只大试管中,
加入异丙醇、皂化试剂,充分混匀,65℃水浴5min 注意:吸上层液时,务必当心,绝对不可吸入下层液体 (分光光度计预热)
选用小试管时试管口径不能太细;
试管使用时必须要干燥;
实验完成后,试管和比色杯必须用皂粉洗干净, 不能有油污,将水甩干,倒置晾干; 枪头必须清洗干净,甩干
实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甘油三酯化学法测定的 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方法
了解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的 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皂化
+
KOH
60-70℃ 20min
3
+
甘油三酯
钾皂
甘油
氧化
HIO4 2
甘油
甲醛
显色
+
NH4+
甲醛
乙酰丙酮
3,5-二乙酰-1,4二氢-2,6 二甲基吡啶 (黄色带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