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蟾蜍的外形和解剖
心脏 由2心房,1心室,静脉窦和动脉圆锥构成(图).心房内 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房间隔形成左心房(接受从肺静脉返回 的多氧血)和右心房(从体静脉返回的缺氧血以及皮静脉返 回的多氧血).心室内壁具肌肉小梁,且和动脉圆锥中的螺 旋瓣能够对血液进行分流,但由于心室不分隔,多氧血和缺 氧血不能完全分开,这种循环是不完全的. 循环系统 循环路线由单循环演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即体 循环和肺循环).主要动脉系统 包括颈动脉,体动脉和肺皮动脉.静脉系统与鱼类的差别较 大,由一对前大静脉和一支后大静脉组成,收集全身血液回 右心房.有发达的肝门静脉和肾门静脉(图). 3.支持和运动系统已基本具备陆生动物的模式
(1)骨骼系统(图) 脊柱有了较大的分化,首次出现了一块颈椎和荐椎(具有颈 椎和荐椎是陆生动物的特征),使整个脊柱分为颈椎,躯干 椎,荐椎和尾椎(愈合形成棒状的尾杆骨)4部分.颈椎与头 骨的枕骨髁(1对)相关节,从而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性 ;荐椎与腰带的髂骨连接,从而后肢获得了 稳固的支持. 首次出现了胸骨,但成体无肋骨. 脊椎骨的椎体除少数水生种类为双凹型外,多为前凹型或 后凹型.椎弓的前后方具有前,后关节突,这是四足类动物 的特征. 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数块骨片丢失或愈合,骨化程度 较低(无尾类尤为明显).颌弓与脑颅为自接式连接(腭方软 骨直接与脑颅连接).
蟾蜍的外形和内部解剖-循环系统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 5、皮肤开始出现轻度的角质化,可防止在陆地减少 体内水分蒸发;
• 6、大脑半球完全分开,顶部也有了神经细胞(原脑 皮层);
• 7、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感觉器官,特别是听觉,出 现了鼓膜和耳柱骨等。
• 二、不完善的地方:
• 1、附肢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地位,还不能将躯体抬高离 开地面。
• 2、肺发展还不完善,以皮肤等作为辅助呼吸器官; • 3、皮肤角质化程度不高,体内水分蒸发问题还没有完
4. 脊柱比鱼类有较大分化: 出现颈椎(寰椎)一枚 (使头部可上下运动); 荐椎一枚 (使后肢承受体重) 出现陆生四足类特有的胸骨, 无肋骨。
(五). 分类:
1. 无足目或蚓螈目: • 体呈蠕虫状,乍看似蚯蚓,无四肢和尾,由于长
期适应穴居,眼隐于皮下,眼鼻间有触突,体具 环褶360个左右,体背棕黑,体侧具一黄色纵带 纹。全长约380mm。 • 分布: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广东的部份地区。
2. 消化系统: ①食道:咽后的一条短管,位
于喉头背面,下连胃。 ②胃:消化系统最膨大部分,
略偏于体腔左侧。 ③小肠:以十二指肠接于胃
后,下为回肠。 大肠:回肠向后突然膨大 即为大肠,大肠陡直,无 各段区分,又称为直肠, 通泄殖腔。
④ 肝脏: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右叶下方分出的中叶。 胆囊:左右两叶肝连接处有一绿色圆形胆囊
(5)姬蛙科: 中小型陆栖蛙类。头狭而短,口小,舌端一分叉。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的解剖
一、目的与要求
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动物的一般特征;
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
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蜡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
(一) 外形观察
取活体蟾蜍(Bufo bufo)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图70)。
2.躯干:颈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图71),淋巴心属淋巴系统。
(二) 处死:
1. 穿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左手执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mm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 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到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如一次未能处死,
重复以上过程。
2. 麻醉过量法处死。配置10 g/L MS-222(鱼安宁)的水溶液,将蟾蜍放入其中10-15分钟即可麻醉致死。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王超雄131140009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
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
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
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
二:实验原理
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
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
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
四:实验过程
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 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1301008
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Zoological Experi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
学分: 1
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动物学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动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好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了解动物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人的关系,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并获得动物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以后开展动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动物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从事动物科学研究初步的能力;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辩识能力,加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动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重点科和当地常见动物类群的识别特征要点,能使用工具书鉴别出常见动物的科、属、种;认识和记录本地常见和中学课程所涉及的动物种类,熟悉它们的生态和分布,并学会采集和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等野外
调查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解剖、比较等方法,探索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揭示动物界的规律和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验课、参观、野外实习等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五)本课程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学是后续课程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物保护等课程的基础。
蟾蜍的解剖专题知识培训
环境污染检测
环境污染物检测
蟾蜍对环境污染物敏感,通过对蟾蜍解剖学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检测环境污染物的种 类、数量、分布等。
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对蟾蜍解剖学的观察和研究,可以评价环境污染对生物体及其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环境监测
通过观察蟾蜍解剖学特征的变化,可以监测环境污染物的动态变化,为环境监测提供依据 。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
皮肤腺分泌物具有保护皮肤、调节 体温、防御病虫害等作用。
05
案例分析
生物学实验中蟾蜍解剖的应用案例
01
实验目的
生物学实验中常常使用蟾蜍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蟾蜍的解剖来研究
其内部结构和生理机制,以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
02 03
实验原理
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具有较为简单的身体结构和相对较为独立的器 官系统,适合用于生物学实验。通过对蟾蜍的解剖,可以观察其器官 系统的位置、形态、结构等,了解其生理功能。
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 和生物化学分析等,对蟾蜍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蟾蜍身体结构的奥秘,还有助于深入 了解其生理功能和演化历程。
蟾蜍解剖学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蟾蜍解剖学未来将朝着更深入的研究、多学科交叉和实 用性方向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蟾蜍泌尿生殖系统
蟾蜍“双毁髓”手术技术、剑突透明软骨取材、染色、光镜下显微观察;蟾蜍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解剖实习
张虎翼 131140077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蟾蜍的握拿方法,掌握动物探针的使用。
2、掌握蟾蜍“双毁髓”手术技术。
3、两栖类动物(小动物)解剖技术。尤其掌握手术剪的使用。
4、蟾蜍剑突、透明软骨的取材、苏木精染色、光镜下观察。
5、蟾蜍体腔切开,观察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相互之间的比邻关系。
6、取出“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于解剖盘空白处,拍照后,插入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1、蟾蜍“双毁髓”技术的生理意义:
双毁髓技术是通过破坏蟾蜍的脑髓和脊髓从而达到麻醉蟾蜍的目的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由于蟾蜍属低等动物,因而在其在神经系统被破坏的条件下循环系统依然正常工作。这种操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实验给蟾蜍带来的疼痛感同时保证蟾蜍的生命体征完整,使机体更接近正常条件,且排除了神经系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了蟾蜍的反射动作与疼痛感,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的同时也将对蟾蜍的影响减到了最小,并使实验者在解剖过程中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活体蟾蜍体内器官的形态。如果对其进行单纯的杀死,会导致蟾蜍体内器官的衰竭、肌肉的僵硬,给实验观察带来误差,不便于操作与观察。
注意,是否进行神经系统的破坏需根据具体实验决定,如需神经系统参与的实验则不能进行双毁髓,同时双毁髓只适用于低等动物,高等动物需要药物麻醉。
2、其他类型动物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1)吸入法
用一块圆玻璃板和一个钟罩或一个密闭的玻璃箱作为挥发性麻醉剂的容器,多选用乙醚作麻药。麻醉时用几个棉球,将乙醚倒可其中,迅速转入钟罩或箱内,让其挥发,然后把待麻醉动物投入,约隔4-6分钟即可麻醉,麻醉后应立即取出,并准备一个蘸有乙醚的棉球小烧杯,在动物麻醚变浅时给套在鼻上使其补吸麻药。本法最适于大、小鼠的短期操作性实验的麻醉,当然也可用于较大的动物只是要求有麻醉口罩或较大的玻璃箱罢了。由于乙醚燃点很低,遇火极易燃烧,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远离炎源。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实验九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两栖类是最先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蟾蜍(或青蛙)是两栖类中陆生跳跃特化方向的代表,它能很好地反映两栖类在适应陆生的斗争中,初步解决了在陆地上运动和在空气中呼吸的矛盾,而发展了五趾型附肢、肺呼吸,出现了颈椎和荐椎以及适应于陆生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但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在陆地上繁殖的矛盾还未完全解决,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不完善性。这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蟾蜍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并学习双毁髓处死蟾蜍的方法,掌握一般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
(一)外形观察
(二)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活蟾蜍(或蛙)、解剖器具一套、解剖盘、放大镜、蜡盘、大头针。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将活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表明,由上下颌组成。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物有何关系?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漠是否活动,怎样活动?★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较小的鼓膜,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青蛙的鼓膜较大,无耳后腺。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牛蛙的解剖实验报告
引言
解剖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解剖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本文将详细介绍牛蛙的解剖实验步骤,帮助读者了解牛蛙的内部结构。
实验材料
•牛蛙
•剖蛙刀
•剖蛙钳
•手套
•实验台
•实验报告表格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将实验台整理干净,并戴上手套。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确保一切就绪。
2. 观察外部特征
在进行解剖之前,我们首先要观察牛蛙的外部特征。牛蛙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头部包含嘴巴、眼睛和鼻孔等器官。四肢分为前肢和后肢。
3. 剖开腹部
使用剖蛙刀,小心地将牛蛙的腹部剖开。要注意的是,剖刀要保持锋利,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对内部器官造成损伤。
4. 检查消化系统
剖开腹部后,我们可以看到牛蛙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器官。仔细观察这些器官的位置和结构,记录在实验报告表格中。
5. 检查循环系统
解剖牛蛙时,我们还要仔细观察其循环系统。牛蛙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三个腔室组成: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通过剖开心脏,我们可以看到心脏内部的结构。
此外,牛蛙的动脉和静脉系统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
6. 检查呼吸系统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检查牛蛙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气管、肺和皮肤。观察这些器官的位置和结构,了解牛蛙的呼吸方式。
7. 检查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牛蛙的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尿液排出管道组成。仔细观察这些器官,了解牛蛙的排泄机制。
8. 检查生殖系统
最后,我们还需要检查牛蛙的生殖系统。雄性牛蛙具有两个睾丸,而雌性牛蛙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蟾蜍的解剖方法。
2.掌握双毁髓法对蟾蜍进行麻醉。
3.观察蟾蜍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
4.观察蟾蜍的内脏。
二、实验原理
用金属毁髓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蟾蜍瘫软,但还处于活体状态,从而对蟾蜍进行解剖。剪下剑突软骨,用亚甲基蓝将剑突软骨细胞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再取出泌尿及生殖系统,观察各个组成部分。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
1.实验动物:蟾蜍一只
2.实验试剂:亚甲基蓝试剂
3.实验器械:光学显微镜、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吸水纸、大头针
四、方法与步骤
1.双毁髓麻醉蟾蜍:左手握住蟾蜍,中指抵住蟾蜍胸部。拇指按压其背部。右手拿着解剖针自双眼之间沿中线刺入凹陷处,即枕骨后凹。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搅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针退回枕骨大孔,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插入椎管,旋转解剖针,破坏脊髓。直至蟾蜍四肢僵直而后又松软下垂。即表明脑和脊髓破坏完毕,即可拔出解剖针。
2.将蛙置于解剖盘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用镊子提起腹面皮肤,用剪刀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面皮肤剪开,至下颌前端。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然后将皮肤向两侧拉开,可见皮肤与皮下肌肉连接松散,两者之间较大间隙为皮下淋巴腔,翻看皮肤内侧可见分布有丰富的血管;
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中线略偏左侧,剪开腹壁至肩带之剑突,然后向左、向右剪开,用剪刀剪取薄的剑突软骨组织,用亚甲基蓝试剂染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组织细胞;
4.小心剥离腹壁上的腹大静脉,再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和其他器官,小心分开其他器官和系统,找到蟾蜍的泌尿和生殖系统,并用剪刀、镊子等将其完整的分离出来,放到解剖盘上,观察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形态及位置;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动物学实验》experiments of zoology
二、课程编码:1221295008
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动物学实验能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实验教学大纲的撰写是动物学这门课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以代表动物和动物分类为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动物解剖技术和动物分类方法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各类动物的解剖方法,掌握基本的动物学绘画方法与技能,了解动物分类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其独立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系统的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内容,使动物学知识形成系统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总学时:42 学时(共14次实验,野外实习5天)[理论:学时;实验:
42 学时]
五、课程总学分: 1.5 学分
六、适用专业和年级: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二年级学生
注:根据具体情况选做实验八、十、十三、十五、十六中任意一个(6学时)或两个(3学时)实验。
八、大纲内容:
实验一淡水原生动物的采集、培养与观察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使学生了解原生动物采集与培养的方法。
2、通过示范原生动物的代表,比较它们之间的主要异同点,从而加深对动物机体构造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理解。
蟾蜍心脏传导系
蟾蜍心脏传导系、心脏起搏点分析;
蟾蜍循环系统的解剖实习
张虎翼 131140077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
2、熟练使用手术器械。尤其是手术剪。
3、切开体腔,游离蟾蜍心脏,辨认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
4、配图说明: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标注名称)。
5、心脏传导系、起搏点分析: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
(部分同学选做)蟾蜍外周神经,迷走交感干(含血管的神经干以及神经节)分离与支配位点。注意:迷走交感干、行走与比邻关系。
二、实验原理
1、蛙的血液循环系统
1)心脏:幼体期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成体两心房一心室,此外包含一个
静脉窦和一动脉圆锥。心室位于心脏后端,心房位于心室前,左右心房
分别接受肺静脉和体静脉回心的血液,经房室孔进入心室,房室孔出有
一对房室瓣。动脉圆锥基部和远端各有三个半月瓣,其内壁有一条螺旋
瓣。房室瓣及半月瓣可防止血液倒流。静脉窦于心脏背面,呈三角形,
分别连接前后腔静脉入右心房。蛙的血液在心室互相混合(不完全双循
环)。
2)动脉:动脉圆锥延长为腹大动脉,由此发出三对动脉弓,一对颈动脉弓,
一对体动脉弓,一对肺皮动脉弓。
3)静脉:蛙类具后腔静脉。身体后部及后肢的血液由肾门静脉经肾脏再经
肾静脉汇入后腔静脉,内脏血液由肝门静脉经肝静脉入后腔静脉。身体
前部及前肢血液汇集到一对前腔静脉。前后腔静脉通至静脉窦。一对肺
静脉联合成肺总静脉通入左心房。
4)循环途径:静脉血经静脉窦到右心房,再到心室。肺静脉来的多氧血经
左心房也进入心室。心室收缩,血液进入动脉圆锥,通过颈总动脉和体
动脉弓至身体各处。静脉血经前后腔静脉通过静脉窦,再入右心房至心
第05节 动物实验-蟾蜍的解剖
脊椎动物学实验课程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两栖动物内部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和特点; 2.学习两栖动物一般解剖方法; 3.了解两栖类皮肤、骨骼系统的特征; 4.掌握从水生到陆生两栖类表现的过渡特征。
二、实验内容
1.蟾蜍的外形观察; 2.蟾蜍的内部器官系统观察
三、仪器和材料 蟾蜍(无尾目,蟾蜍科)活体;
同样方法在体壁剪一横口,沿腹中线稍偏左侧剪开体 壁肌肉。
将皮肤和肌肉向两侧拉开,用大头针固定,加水进行 观察。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固定的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验五 、蟾蜍的解剖
雄性
雌性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原位观察:整体的内脏布局
观察顺序:
1. 呼吸系统:左右肺部、喉; 2. 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回肠)、 大肠、肝、胆、肠系膜、脾等; 3. 心脏:一心室、两心房、动脉圆锥、静脉窦; 4. 生殖泌尿:生殖腺、脂肪体、输卵管(雌性)、毕 氏器、米氏管(牟勒氏管)、输尿管、肾脏、肾上腺、 膀胱;
3. 探针插入时不可太深,搅动时尽量保持小角度,可以深入。
下针的位置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向前搅动
向后搅动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四肢出现僵直
直至完全放松
实验五 、蟾蜍的解剖
解剖: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王超雄131140009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
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
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
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
二:实验原理
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
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
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
四:实验过程
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蟾蜍实验报告
蟾蜍实验报告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生命科学院
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意义
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蟾蜍作为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广泛。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的准确取材。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难点:理解两栖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对象的获得与麻醉
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特种养殖场购买(如牛蛙养殖场)。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舌:在下颌前端内侧着生一柔软粘滑的舌,折向口腔内部,用镊子轻轻将舌拉出展平,可以看到蟾蜍的舌尖钝圆状。舌底有淋巴间隙,分泌的淋巴液可使舌经常保持粘滑
轻触其眼睑,观察上、下眼睑是否全动,瞬膜怎样活动
2.躯干部
蟾蜍尚无明显的颈部分化,后端腹中央处有一小孔称泄殖腔孔。
3.四肢
前肢:从近体侧起,依次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前肢有4指,观察指端形状,是否有爪,是否等长,指间是否有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神经系统
• 在枕大孔处用尖的剪刀向前插入枕大孔,剪开头骨,用镊 子剥去骨片,观察脑得到结构。 • (1)脑: • 分五部分,分化程度不高,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 a. 端脑分嗅叶及大脑半球二部分。
• b. 间脑为大脑半球后方的一个小而凹的菱形区域,顶壁薄, 背面有—小突起,称松果体。
• c. 中脑主要为一对圆形的视叶,腹面增厚成大脑脚。
• 颌弓:上颌的腭方软骨。未骨化,直接与颅骨相连。
• 舌弓及鳃弓:舌颌软骨形成耳柱骨、舌弓其余部分 及鳃弓组成舌器。
• 2.脊柱:
•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荐椎和尾椎组成。蛙的第三椎 骨较典型,其基本构造包括:椎体、髓弓、椎管、棘突、 横突、前关节突、后关节突。注意相邻椎骨的前、后关节 突怎样连接? 各椎体的形状如何? 椎管有什么作用?
• 输精细管:精巢内侧有许多细管通入肾脏,即输精细管 (输精细管位于精巢和肾脏之间的系膜上,需捏住精巢两 端轻轻提起,对着灯光仔细观察,红色细管为血管,淡 色细管即是)。精子先经输精细管进入肾脏,再流入输尿 又输精的输精尿管。
• 脂肪体:与雌性相似,位于精巢前端,黄色佛手状,其 体积大小在不同的季节里变化很大,在生殖季节脂肪体 的体积很小,临近冬眠时期,其体积很大。 • 毕达氏器:与雌性相似,位于睾丸与脂肪体之间扁平块 状结构,为退化的卵巢,终生存在。
•
(4) 静脉窦。位于心脏背面、壁薄,呈三角形。
• The heart structure of a frog
• 动脉系统:全部动脉都起始于动脉园锥前方之动脉干。
动脉干前端分成左右两枝,穿过围心囊后,每枝又分成三 枝,分别形成颈总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 • 总颈动脉弓位于内侧,输送血液到头部,很快又分成较细 的外颈动脉和较粗的内颈动脉。内颈动脉基部有一颈腺。 • 体动脉弓位于中间、供给身体之大部血液。先伸向外方, 再环绕食道而转向背方。顺背壁在第六椎体处两弓会合成 背大动脉,然后又分出腹腔系膜动脉,尿殖动脉,后肠系 膜动脉,髂总动脉等。
A vertical section through amphibian skin
(三) 骨骼系统
• 可分中轴骨骼及附 肢骨骼二部分,前 者包括头骨,脊柱、 及胸骨;后者包括 前、后肢带及前、 后肢骨。
• 1.头骨: • (1)脑颅:颅骨的骨化不完全,从标本上认出头部 的一些主要骨骼,如额顶骨、蝶筛骨、鼻骨、外枕 内、前耳骨,付蝶骨等。 • (2)咽颅:
• 肺皮动脉弓在颈腺后部分成二枝,向后者为肺动脉,向前 又转入背方的为皮动脉,通入皮肤。
• 静脉系统:在静脉窦前两角可以看到有一条很粗而壁很
薄的血管即前大静脉,前大静脉是由收集头部及身体前端 血之外颈静脉,无名静脉及锁下静脉汇合而成静脉窦的后 面接受后大静脉的血液而回心脏,成体蟾蜍后主静脉已消 失,由后肢来的股静脉分背腹二枝,背枝和臀静脉合成肾 门静脉,出肾后的肾静脉入后大静脉,腹肢形成腹静脉和 消化道来的肝门静脉相汇合,出肝形成肝静脉进入后大静 脉。 • 与左心房相连的一粗血管在离左心房不远处即分为二枝, 此即左、右静脉、皮静脉中含有多氧血是进入前大静脉的。
• 3.胸骨:
•
包括上胸骨、肩胸骨、中胸骨、后胸骨各一块。
• 4.肢带及肢骨:
• (1)肩带:观察上肩胛骨、肩胛骨、锁骨、前喙骨(未骨
化包在锁骨内)、上喙骨,其中只有锁骨是膜骨,注意上 述各骨的位置。
• (2)前肢:包括肱骨、桡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 (3)腰带:髂骨、坐骨、趾骨,注意三者的位置。 • (4)后肢:股骨、胫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 (2)胃:
•
• 也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 前宽后狭,最后突然紧缩,
• 此处即幽门,下接肠。
• 胃与食道交界处即为贲门。
• (4)肝脏:
• 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左叶内下方分出小叶,称中叶;左 右叶之联结处有一淡黄绿色的胆囊,呈椭圆形,向外具二 根输胆管,一根与肝管连接,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另一 根则与输胆总管相接,胆囊中的胆液经此输入胆总管。输 胆总管末端通十二指肠。胆汁则由输胆总管输入十二指肠。
• 2、眼: • 具上、下眼睑和瞬膜。 • 3、鼓膜 • 4、耳后腺
• 5.躯干部:
• 蟾蜍背部具有大小不一的疣粒,躯干部末端为泄殖腔孔。
• 6.四肢:
• 前肢由上臂、前臂、手三部分组成,接近躯干部处称上臂。 与上臂相连的为臂,手具4指, 近体侧为第一指,远体侧 为第四指,雄性在第一指上常有隆起,为其副性征,交配 时借以抱住雌蛙,称为婚垫。 • 后肢可分股部、胫部、足三部分,5趾,趾间具蹼。
• 用解剖针以垂直于身体背面的方向从枕骨大孔处抵住皮肤, 然后针体转成与脊柱同方向并与背部成一个较小的角度向 前插入脑盒。由于脑盒纵向长度仅10mm 左右,故解剖针 不能刺入太深,以免穿透口腔背壁,戳破血管。解剖针尖 部在脑盒中左右划动或绕动(此时手会感到针尖在脑盒中 拨动骨头而引起的震动),将延脑捣毁。 • 然后将解剖针退出,但不要抽离皮肤,仍保持在枕骨大孔 位置。再向后插入脊髓腔中捣毁脊髓。
实验十 蟾蜍的解剖
•
一、实验目的
• 1.熟识蟾蜍的外形与内部构造,了解两栖动物 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
三、实验材料
• 活体蟾蜍、蛙皮肤切片、蛙骨骼标本。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 捣毁脑及脊髓:
• 将头部抬起,在离吻端 1.5cm 处的背部皮肤会 形成V 形皱褶,V 形皱 褶中心的皮肤下方为枕 骨大孔。
(一)外形观察
• 1.口腔
• 为消化及呼吸系统的共同器官。将口张开,观察 口腔内结构。 • (1)舌:位于口腔底部中央,前端固定,后端游离。 可翻出捕捉食物。
• (2)内鼻孔:一对椭圆形孔,位于口腔背壁近 吻端处,与外鼻孔相通。 • (3)耳咽管孔:一对,位于口腔背壁,上颌口 角附近,通入中耳。 • (4)咽:在口腔的深处,向后通入食道。 • (5)喉头:在咽的腹面,为一圆形突起,其中 央纵裂成一孔,即喉门,后通喉气管室。
(二) 皮肤
• 取蛙皮肤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先分清表皮和真皮, 然后以中倍镜观其构造。 由上皮细胞组成,分成角质层和生长层;角质层在表 皮之最外层,是由死的角质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能不 断脱落,生长层是活的上皮细胞组成。
• 1.表皮:
•
• 2.真皮:
• 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紧靠表皮的真 皮内有一层色素细胞;在真皮的结缔组织间,还可看到皮 脂腺,血管,神经、平滑肌等。
• (5)胰腺:
• 位于胃小弯与十二指肠之间,色淡红,为不规则的分支状 腺体,输胆总管从胰腺穿过,接受胰管通入,胰液经胰管 通入输胆总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观察时把肝、胃和十 二指肠向前方翻折,即可显露出胰腺的背面。
• (6)系膜:
• 为腹膜折叠而成的联系体壁与脏器的膜。胃系膜又称大 网膜,在胃的背侧,为胃与体壁间的系膜。肝、指肠韧 带又称小网膜,为胃的腹侧、肝、十二指肠间的系膜。 肠系膜为肠与体壁间的系膜。
• 米氏管:中肾管之一,位于肾的外侧,为退化的输卵 管,远较雌性的输卵管细瘦,前端渐渐封闭,后端左 右合一,开口于泄殖腔(观察方法同输尿管)。
4、循环系统
心脏:在胸腹腔前部腹面,可分四部分。
•
• •
(1) 心室:略呈三角形,位于心脏之后部,为心壁最厚 部分。
(2) 心房:分左右二心房,前者接受肺静脉的血液,后 者接受大静脉的血液。 (3) 动脉圆椎:位于心脏之腹面稍偏右侧,其上分叉的 部分称动脉干。
• 脂肪体:一对,黄色,呈佛手状,位于卵巢前端,为 储藏营养供生殖细胞发育之用。在卵巢发达的个体因 营养消耗大而常消失。
• 毕达氏器:年轻雌蟾蜍附着于卵巢与脂肪体之间的橙色球 形(有时稍扁平)器官,为退化的睾丸,司内分泌作用,成 年后退化。
雄性生殖器官:
• 精巢:位于肾的腹面,为一对细长的圆柱形器官。颜色在 个体间有差异,一般为淡黄色或灰褐色。
(四)内部结构解剖
• 将蟾蜍腹面向上放在蜡盘中,沿腹部偏右自后向前将 腹腔打开,将腹部体壁向左向右各横剪一刀,再剪去 胸骨(位于心脏上方的乳白色骨片)及胸部肌肉,将 腹壁外翻,显露内脏器官。
1、消化系统
• (1)食道:
•
食道由咽向后的一条短管,位于喉头的背面,下端和 胃相连。 胃为食道后方的膨大部分,
• (7)脾:
•பைடு நூலகம்
位于大肠前端肠系膜内的暗红色球状物。为造血器官之 一,和消化系统无关。
2、呼吸系统
• 蟾蜍的成体以肺为主要呼吸器官,皮肤亦参与呼吸作用。 • 口腔和鼻腔:蟾蜍呼吸时,空气先由外鼻孔引入鼻腔, 再经内鼻孔到达口腔。 • 喉气管室:由喉头向内通入一粗短的管子,称为喉气管 室,向口腔开口于喉门,后端通入肺囊。
• 肺:接喉气管室之后,位于胸腹腔之前方,肝的背面,为 一对薄壁的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能力大,剪破蟾蜍 的肺可见其内壁呈蜂窝状,表面布以丰富的血管。 • 皮肤:剥开皮肤,可见其内表布满微血管,为重要的辅助 呼吸器官。
3、泄殖系统
• (1)排泄器官:
• 肾脏:为一对中肾,长而扁平,暗红色,位于脊柱两 侧,紧贴背壁。
• 输尿管:沿肾的外缘向后伸延的一对管道,左右两管 在泄殖腔前合为一总管后通入泄殖腔背壁。在雄性个 体兼有输精功能,故称为输精尿管。
• 膀胱:位于胸腹腔后端,泄殖腔腹面的薄壁囊状物。分 左右两叶,通入泄殖腔,不与输尿管相通。
• 泄殖腔:为直肠后端的一粗短管腔,以泄殖腔孔向外 开口。为排遗、排泄和生殖细胞的共同通道。
• d. 小脑不发达,呈狭带状。 • e. 延脑呈三角形、内有菱形窦,亦称第四脑室。
The brain of a frog, (a) dorsal view, (b) ventral view
• (2)周围神经系统:
• 包括自脑分出的10对脑神经及由脊髓分出的脊神经,以 及位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干。 • A. 脊神经:去净胸腹腔中的内脏,可看到每二个椎骨之 间都通出一对脊神经,共有几对?
(2)生殖器官
• 雌性生殖器官:
• 卵巢:一对,位于胸腹腔背方,肾的腹面。长形而多褶, 未成熟时淡黄色,成熟个体在生殖期发达,卵巢内充满黑 色卵粒,非生殖期则卵粒呈淡黄色而具有黑色颗粒。
• 输卵管:是一对长而迂曲的管子,呈乳白色,位于输尿管的 外侧,盘曲于卵巢与背壁之间(在非生殖期则为细长的直管)。 输卵管的前端膨大呈漏斗状(喇叭口),开口于胸腹腔前端, 输卵管后端薄膜状膨大部分为子宫(薄膜囊状子宫不易观察, 须将输卵管后端提起,对着光线观察,有双层膜处为子宫, 单层膜处为系膜。子宫后端左右合一,在输尿管开口之前方 开口于泄殖腔背壁(观察方法同输尿管)。
• B. 交感神经:蛙的交感神经系统是分别位于脊柱两旁的 深灰色的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干包括许多串连的交感 神经节,每个交感神经节都接受一根或更多的脊神经所 分出的交通枝,借此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
实验作业 • 1. 绘蟾蜍泄殖系统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