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 2. 五趾型附肢: 五肢型四肢坚强有力,有多个支点的关节,前
肢借肩带和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关联,后肢 借腰带直接与脊柱相联,既坚硬牢固,又灵活, 不仅可以支持体重,也造就在陆上灵活运动,适 应于跳跃、奔跑等,可以说五趾型四肢出现使动 物登成为可能。
3. 皮肤: 裸露光滑,皮肤腺发达。不具鳞片或外骨骼, 角质化程度低,保水能力差,有呼吸功能。
2. 消化系统: ①食道:咽后的一条短管,位
于喉头背面,下连胃。 ②胃:消化系统最膨大部分,
略偏于体腔左侧。 ③小肠:以十二指肠接于胃
后,下为回肠。 大肠:回肠向后突然膨大 即为大肠,大肠陡直,无 各段区分,又称为直肠, 通泄殖腔。
④ 肝脏: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右叶下方分出的中叶。 胆囊:左右两叶肝连接处有一绿色圆形胆囊
2. 有尾目或蝾螈目: (1)小鲵科:极北鲵
(2)隐鳃鲵科:大鲵 产于我国华南或西南的山地溪流中。
(3). 蝾螈科:
3. 无尾目或蛙形目: (1)蟾蜍科:体形短粗,背面皮肤上具有稀疏
大小不等的瘰粒。耳旁腺大,能分泌蟾酥。
(2)蛙科:
黑斑蛙(田鸡、青蛙):成体70~80毫米,背部两侧各有 一条浅色背侧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色,后端带 灰棕色,上面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吻端到肛部常 有一条浅色窄的纵脊线,腹面白色。
(5)姬蛙科: 中小型陆栖蛙类。头狭而短,口小,舌端一分叉。
• 花姬蛙,别名:犁头拐、三角蚂拐。 • 体小,25-30mm。背面粉棕色,两眼间有黑褐色横纹。体背面
有若干粗细相间的倒“V”形纹套叠。
三、材料与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乙醚、 大头针、细玻璃管
四、实验步骤:
(一)外形观察: 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躯干末端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王超雄131140009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二:实验原理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
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
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
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
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
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
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四:实验过程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3)用眼科剪依心轴方向小心剪开心包膜,完全暴露心脏。
仔细辨认心脏结构和主要血管。
4)观察并记录心脏跳动频率,并观察静窦脉、心房和心室三者收缩的时间顺序。
5)斯氏第一结扎:用眼科镊经主动脉下方穿一丝线,提起蟾蜍心尖,在心脏背面认准窦房结沟结扎以阻断窦房兴奋传播。
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111140068 饶兵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代表性的实验动物解剖与观察,建立起对动物躯体结构和主要功能的认识。
2.了解两栖动物的摄食方式与两栖动物的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
3.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掌握两栖动物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织的准确取材,同时学习这些形态特征在生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二、蟾蜍的获得与麻醉1.蟾蜍的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养殖场购买。
2.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为蟾蜍体表粘滑且会分泌毒液。
3.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液中就很容易麻醉。
0.1%的甲磺酸—三卡因(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可采用该方法麻醉蟾蜍。
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达到目的。
三、实验步骤1.抓取一只麻醉过的蟾蜍,将蟾蜍轻轻置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2.然后用剪刀从蟾蜍的腹部开始剪开它的体腔,再剪开它的胸腔,观察蟾蜍的各个组织的结构,并用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即将所看到的蟾蜍内部结构画下来。
四、蟾蜍外形观察结果1.头部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对小孔。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
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
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蟾蜍解剖实验(讲义)
蟾蜍的解剖一、目的与要求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动物的一般特征;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蜡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 外形观察取活体蟾蜍(Bufo bufo)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图70)。
2.躯干:颈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图71),淋巴心属淋巴系统。
(二) 处死:1. 穿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执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mm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 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到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
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
2. 麻醉过量法处死。
配置10 g/L MS-222(鱼安宁)的水溶液,将蟾蜍放入其中10-15分钟即可麻醉致死。
(三) 内部解剖及观察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蜡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图72)。
1.循环系统:(1) 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
心脏可分为以下四部分: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医学-蟾蜍解剖
34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24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喇 叭 口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25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子 宫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26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脂 肪 体 ,
毕 达 氏 器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27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头
骨
上
枕
的
骨
枕
大 孔
骨
大
孔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4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头
骨
上
的
枕
骨
枕
大
骨 大
孔
孔
实验步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5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6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实验步骤
掏
毁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7
实验步骤
掏
毁
脊
髓
时
后
肢
强
直
状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
8
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课件PPT
了解蟾蜍的内部结构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蟾蜍的内部 器官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动物解剖学 的理解。
实验背景
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 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都比较特殊, 是动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之一。
蟾蜍的解剖对于学生了解动物内 部结构和器官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加深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
本实验旨在通过蟾蜍的解剖,让 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剖技巧和动物 学知识,为后续的动物学课程打
下基础。
实验材料
01
蟾蜍尸体
02
03
04
解剖刀、镊子、解剖盘等解剖 工具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实验讲义、解剖图谱等参考资 料
02
蟾蜍解剖基础知识
蟾蜍简介
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种。 蟾蜍体表通常比较粗糙,有各种颜色的斑纹,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蟾蜍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它们通常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沼泽、水塘等。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解剖,学生们观察到了蟾蜍 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和排泄系统等主要器官,对蟾 蜍的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思考题与讨论
蟾蜍的生理特点
请讨论蟾蜍在两栖动物中的地位及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如皮肤呼吸、 卵生等。
实验技巧改进
在本次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操作可以进一步优化或改进?如何提高 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
动物伦理考虑
在动物学实验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学探究与动物福利?请结合本 次实验谈谈你的看法。
应用与拓展
试举一例说明本次实验结果在实际生活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思考 如何将本次实验的经验应用到其他动物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
THANKS
感谢观看
脊髓
连接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 负责传输神经信号。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 (5)胰腺:
• 位于胃小弯与十二指肠之间,色淡红,为不规则的分支状 腺体,输胆总管从胰腺穿过,接受胰管通入,胰液经胰管 通入输胆总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观察时把肝、胃和十 二指肠向前方翻折,即可显露出胰腺的背面。
• (6)系膜:
• 为腹膜折叠而成的联系体壁与脏器的膜。胃系膜又称大 网膜,在胃的背侧,为胃与体壁间的系膜。肝、指肠韧 带又称小网膜,为胃的腹侧、肝、十二指肠间的系膜。 肠系膜为肠与体壁间的系膜。
• 肺皮动脉弓在颈腺后部分成二枝,向后者为肺动脉,向前 又转入背方的为皮动脉,通入皮肤。
• 静脉系统:在静脉窦前两角可以看到有一条很粗而壁很
薄的血管即前大静脉,前大静脉是由收集头部及身体前端 血之外颈静脉,无名静脉及锁下静脉汇合而成静脉窦的后 面接受后大静脉的血液而回心脏,成体蟾蜍后主静脉已消 失,由后肢来的股静脉分背腹二枝,背枝和臀静脉合成肾 门静脉,出肾后的肾静脉入后大静脉,腹肢形成腹静脉和 消化道来的肝门静脉相汇合,出肝形成肝静脉进入后大静 脉。 • 与左心房相连的一粗血管在离左心房不远处即分为二枝, 此即左、右静脉、皮静脉中含有多氧血是进入前大静脉的。
(二) 皮肤
• 取蛙皮肤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先分清表皮和真皮, 然后以中倍镜观其构造。 由上皮细胞组成,分成角质层和生长层;角质层在表 皮之最外层,是由死的角质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能不 断脱落,生长层是活的上皮细胞组成。
• 1.表皮:
•
• 2.真皮:
• 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紧靠表皮的真 皮内有一层色素细胞;在真皮的结缔组织间,还可看到皮 脂腺,血管,神经、平滑肌等。
(2)生殖器官
• 雌性生殖器官:
• 卵巢:一对,位于胸腹腔背方,肾的腹面。长形而多褶, 未成熟时淡黄色,成熟个体在生殖期发达,卵巢内充满黑 色卵粒,非生殖期则卵粒呈淡黄色而具有黑色颗粒。
蟾蜍(青蛙)解剖
蟾 蜍(青蛙)的 解 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子宫
14、脂肪体
15、毕达氏器
16、米氏管
17、泄殖腔
作业与思考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 些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生物实验班专用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观察和内部解剖, 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步骤
一、观察外形:体型、皮肤
二、麻醉
捣毁脊髓法
枕 骨 大 孔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掏 毁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三、解剖
1、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2、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3、胃
4、肝脏
5、胆囊
6、胰管、输胆总管
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 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
管 退化的输卵管。
)
8、输精尿管
9、膀胱
10、卵巢、输卵管
11、未发育卵巢
12、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
蟾蜍(青蛙)解剖
三、解剖
1、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2、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3、胃
4、肝脏
5、胆囊
6、胰管、输胆总管
7、肾脏(毕达氏器(蟾蜍) 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
管 退化的输卵管。
)
8、输精尿管
9、膀胱
10、卵巢、输卵管
11、未发育卵巢
12、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
88输精尿管输精尿管99膀胱膀胱1010卵巢输卵管卵巢输卵管1111未发育卵巢未发育卵巢1212喇叭口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白色的弯曲的输卵管其前端在肺的基部扩大成喇叭口1313子宫子宫14脂肪体15毕达氏器1616米氏管1717泄殖腔泄殖腔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些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蟾 蜍(青蛙)的 解 剖
—生物实验班专用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观察和内部解剖, 了解两栖动物消化、呼吸、泄殖 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步骤
一、观察外形:体型、皮肤
二、麻醉
捣毁脊髓法
枕 骨 大 孔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掏 毁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13、子宫
14、脂肪体
15、毕达氏器
16、米氏管
17、泄殖腔
作业与思考
两栖动物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哪 些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蟾蜍的解剖
迷路手术观察
用手术刀削去一侧横突的骨质,可看粟
粒大小的白点,即内耳囊。将解剖针刺 人耳囊2-3mm ,转动针尖搅毁迷路,注 意勿刺得太深,以免损伤中枢神经。
静待数分钟后,将蛙放在水盆内或桌面
上,观察蛙的姿势和运动、游泳动作。
比较手术前后蛙的姿势和运动。内耳迷
路有何功能?
3常用的双毁髓处死法
观察外形后将蟾蜍处
死,用左手食指按压 其头部前端,右手自 两眼间的中线向后划, 触到凹陷的枕骨大孔, 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 插入搅动毁脑,再拇 指按背部使头前俯, 向后搅动毁脊髓,直 到蟾蜍后肢及肌肉完 全松弛。
4后淋巴心的观察
处死后先背
面向上置于 蜡盘中,剪 开尾杆骨前 端的皮肤, 掀开可见在 尾杆骨末端 两侧有一对 后淋巴心。
1. 两人1只蟾蜍,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骨骼系统、神经系统
三、 操作步骤 1. 观察外形:体区、皮肤
2破坏一侧迷路对行为的效应
将蛙放在桌面上和水盆中 观察正常姿势运动。
破坏一侧迷路 用纱布包 住蛙躯干部腹面向上握于 左手中,掀开下颌用左手 拇指压住。右手持手术刀 在颅底口腔粘膜作一横切 口,分开粘膜,即可看到 “十”字形的副蝶骨。迷 路即位于副蝶骨横突的左 右两旁(图)。
肺皮呼吸:皮肤、 口腔、鼻腔、喉气管 室、肺。
5.4 泄殖系统
移开消化管,观察 ① 泌尿器官:肾脏、输 尿管、膀胱、泄殖 腔。 ② 生殖系统:
♂--白色精巢、输精小 管、输精管、脂肪体; ♀--黄色或黑色卵巢、 输卵管、子宫、泄殖腔、 脂肪体。
5.5 循环系统
动脉圆锥、腹静脉
四、 作业与思考
5内部结构观察 5.1肌肉系统
实验蟾蜍的解剖
实验六蟾蜍的解剖一、目的要求掌握两栖动物外形、皮肤和内脏器官的一般构造,及其初步适应于陆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进一步练习解剖脊椎动物的方法。
了解脊椎动物登陆生活后,血液循环途径所产生的变化,并掌握寻找与分离血管的技术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活蟾蜍。
显微镜,解剖器,蜡盘,注射器,猪鬃和大头针,循环系统注射标本。
三、解剖与观察1.外形蟾蜍皮肤粗糙,身体的背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瘰粒。
全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不明显。
头部略呈等边三角形。
口位于头的前缘。
头背面前端两侧的一对小孔,为外鼻孔,其内腔为鼻腔,有鼻瓣可以启闭。
眼大而圆,具上、下眼睑,在下眼睑的内缘,附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其向上移动,遮盖眼球。
眼后有一椭圆形隆起,为耳后腺(青蛙缺如)。
耳后腺下方圆形的薄膜,为鼓膜,其内为中耳腔。
蟾蜍头的两侧均无呜囊(雄蛙具有)。
躯干末端的孔为泄殖腔开孔,通常亦称肛门。
前肢分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五部,腕、掌和指合称为手。
手有四指,另具一雏形拇指,隐藏于皮内,仅具一短小的掌骨,无指骨。
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第一手指内侧出现瘤状肿块,称婚垫,可以此区别雌雄。
后肢强大,分为大腿(股)、小腿(胫)、跗、蹠和趾五部,跗、蹠和趾合称足。
足有五趾,趾间有蹼,拇趾内侧有“距”。
2.内部解剖(图8-1)首先将蟾蜍处死,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以乙醚或氯仿麻醉;或用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捣毁脑和脊髓;最简便的方法是握住蟾蜍的后肢,将头背部在硬物上猛击,使其震昏,注意必须重击。
将标本置于蜡盘上,腹面向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持镊子提起腹部后端的肌肉,按图8-1的解剖步骤剪开皮肤,并分离左右两块被剪开的皮肤与腹壁肌肉间的联系,用大头针将皮肤固定于蜡盘中。
在分离皮肤时,注意皮肤是否易于被分离,皮肤的内面有丰富的血管分布,这对两栖动物的生活有何意义?剥除皮肤后,观察纵行于腹部的腹直肌。
在腹中线上有一条纵行的结缔组织白线,称腹白线,其将腹直肌分隔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每一边又有4~5条横行的白色腱划将其前后分划着。
蟾蜍实验报告
蟾蜍实验报告蟾蜍的解剖与观察生命科学院张茜 111070094一、实验目的意义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
蟾蜍作为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广泛。
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的准确取材。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
难点:理解两栖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二、实验对象的获得与麻醉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特种养殖场购买(如牛蛙养殖场)。
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蛙体表粘滑且蟾蜍体表有毒液分泌。
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液中就很容易麻醉。
0.1%的甲磺酸—三卡因(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
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蛙或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发生作用。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一)外形观察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1.头部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
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
在受到压挤时,可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舌:在下颌前端内侧着生一柔软粘滑的舌,折向口腔内部,用镊子轻轻将舌拉出展平,可以看到蟾蜍的舌尖钝圆状。
蟾蜍的解剖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用具及材料 蟾蜍简介 外形观察 内部结构观察 对陆生的适应
实验目的
1. 通过蟾蜍的内部解剖和观察,了解两栖动 物的形态结构及特点; 2. 掌握一般的解剖技术。
实验内容
1. 蟾蜍的外形观察。
2. 蟾蜍的内部结构观察。
成员:刘静、宋露露 姚静斐、周勇
谢谢!
中华大蟾蜍
② 生殖系统:
♂--白色精巢、输精小
管、输精管、脂肪体;
♀--黄色或黑色卵巢、 输卵管、子宫、泄殖腔、 脂肪体。
生殖系统
不完全的双循环系统
1.由于肺呼吸的出现,心脏变为2心房1心室。但由于心 室不分隔,多氧血与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仍为不完 全双循环
2.动脉系统:颈总动脉弓(carotid arch),肺皮动脉
内鼻孔
耳咽管孔
咽 喉门
肌肉质舌
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肝脏
(liver)、食道、胃 (stomach)、肠 (intestine)、胰脏。
肺皮呼吸系统:皮肤
(skin)、口腔、鼻腔、 喉气管室(laryngotracheal chamber)、肺(lung)。
消化系统
肝脏(liver) 胃(stomach)
皮肤粗 糙
观察外形:体区、皮肤
前 肢 指 间 无 蹼 指 端 无 爪 眼睑
后肢趾间具蹼
鼓膜
解剖
腹面朝上置于蜡盘中,用大头针将其四肢 固定, 左手持镊子夹起后腿基部、泄殖腔孔稍前 方的皮肤,右手持剪剪开一切口,沿腹中 线偏左向前剪开皮肤,直至下颌前端。 在肩带处向两侧剪开,在股部作一环形切 开剥去皮肤。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织的准确取材;2.通过对蟾蜍的系统解剖和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3.掌握两栖动物外形、皮肤和内脏器官的一般构造,及其初步适应于陆生生活的结构特点;4.进一步练习解剖脊椎动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将蟾蜍处死,常用的方法有二种:以乙醚或氯仿麻醉;或用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捣毁脑和脊髓。
本实验采用乙醚麻醉法将蟾蜍麻醉致死。
将蟾蜍从腹部剪开,可以观察其各个器官系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蟾蜍,解剖剪,蜡盘,大头针,乙醚。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观察蟾蜍外形;2.麻醉:将蟾蜍全部浸于乙醚溶液中,数分钟后,乙醚麻醉至死;3.将标本置于蜡盘上,腹面向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持镊子提起腹部后端的肌肉,先剪开腹部的皮肤,并分离左右两块被剪开的皮肤与腹壁肌肉间的联系,用大头针将皮肤固定于蜡盘中。
4.仔细观察蟾蜍各器官及系统,5.绘出蟾蜍解剖图。
五、实验记录1.外形:蟾蜍皮肤粗糙,身体的背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瘰粒。
全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不明显。
头部略呈等边三角形。
口位于头的前缘。
头背面前端两侧的一对小孔,为外鼻孔,其内腔为鼻腔,有鼻瓣可以启闭。
眼大而圆,具上、下眼睑,在下眼睑的内缘,附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其向上移动,遮盖眼球。
眼后有一椭圆形隆起,为耳后腺。
耳后腺下方圆形的薄膜,为鼓膜,其内为中耳腔。
蟾蜍头的两侧均无呜囊。
躯干末端的孔为泄殖腔开孔。
前肢分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五部,指为四指,另具一雏形拇指,隐藏于皮内,仅具一短小的掌骨,无指骨。
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第一手指内侧出现瘤状肿块,称婚垫,可以此区别雌雄。
后肢强大,分为大腿(股)、小腿(胫)、跗、蹠和趾五部,跗、蹠和趾合称足。
足有五趾,趾间有蹼,拇趾内侧有“距”。
解剖蟾蜍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蟾蜍的解剖结构,掌握蟾蜍的内部器官及其功能。
2. 学习解剖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其解剖结构具有典型的两栖动物特征。
通过解剖蟾蜍,可以了解其内部器官的分布、形态和功能,以及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实验材料1. 活蟾蜍1只2. 解剖器械: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盘、解剖刀、眼科剪、剪刀、缝线等3. 解剖试剂:生理盐水、10%福尔马林、75%酒精、棉球、纱布等四、实验步骤1. 处死蟾蜍:将蟾蜍放入麻醉缸中,用乙醚麻醉约20分钟,待蟾蜍失去反应后,用解剖剪从蟾蜍的腹部正中线剪开,使腹部皮肤与内脏分离。
2. 解剖头部:用解剖剪剪开颅骨,暴露大脑和脑干。
观察大脑的形态和分布,辨认脑神经。
剪开颅骨,取出大脑和脑干,用生理盐水冲洗。
3. 解剖躯干部:用解剖剪剪开胸腔和腹腔,观察心脏、肺、肝脏、脾脏、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生殖器官等器官的形态和分布。
4. 解剖四肢:用解剖剪剪开四肢的皮肤和肌肉,观察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的分布。
5. 解剖内脏:用解剖剪剪开内脏器官,观察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6. 解剖脊柱:用解剖剪剪开脊柱,观察脊髓、神经根的分布。
7. 观察和记录:在解剖过程中,观察各个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并做好记录。
8. 实验结束:将蟾蜍的器官放入10%福尔马林中固定,待固定后进行观察和绘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部:蟾蜍的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裂型,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
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
眼后侧隆起为蟾蜍特有的耳后腺。
2. 躯干部:蟾蜍的躯干部分为胸腔和腹腔。
胸腔内有心脏、肺、肝脏、脾脏等器官。
腹腔内有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生殖器官等器官。
3. 四肢:蟾蜍的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蛙类解剖实验
蛙类解剖实验
肾脏、毕氏器
蛙类解剖实验
膀胱
蛙类解剖实验
脂肪体
蛙类解剖实验
2.雌性泄殖系统
雌蛙的排泄系统与雄蛙相似,但其输尿管 只作输送尿液之用。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 1对输卵管和子宫。
蛙类解剖实验
卵巢 位于肾脏前端背面,大小形状因季节 而变化,生殖季节极度膨大,内有许多黑 色球形卵。卵巢外壁有许多皱褶。
蛙类解剖实验
(三)呼吸系统
成蛙为肺皮呼吸。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 口腔、喉气管室和肺。
蛙类解剖实验
1. 喉气管室
由喉门向内的一条短粗的管子。
蛙类解剖实验
为1对近 似椭圆形 的薄壁囊 状物,内 壁为蜂窝 状,密布 血管并具 有弹性。
2.肺
蛙类解剖实验
(四)泄殖系统
1.雄性泄 殖系统: 包括肾脏, 输尿管、精 巢、脂肪体 各一对以及 膀胱。
蛙类解剖实验
心脏和心包膜
蛙类解剖实验
补充内容——腹静脉
蛙类解剖实验
蛙类解剖实验
蛙类解剖实验
输卵管 为粗大而迂回的管子,位于卵巢的 外侧。前端开口紧靠着肺底的旁边,状似 漏斗;
子宫 输卵管后端膨大成囊状的部分,子宫 开口于泄殖腔的背面。
蛙类解剖实验
卵巢
输卵管
蛙类解剖实验
(五)循环系统
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及淋巴系统等
成体的心脏居锁骨稍前方,由两个心房和 一个圆锥形心室组成,外被围心囊,由心 室腹面右上角通出的淡色的管为动脉圆锥; 心脏背面有一个三角形的腔,称静脉窦, 静脉窦开口于右心房。
蛙类解剖实验
✓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
蟾蜍的内部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蟾蜍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了解蟾蜍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蟾蜍内部解剖方法。
二、实验材料1.蟾蜍1只2.解剖盘1个3.解剖剪1把4.解剖镊子1把5.解剖针1根6.解剖刀1把7.生理盐水适量8.棉球若干9.解剖显微镜1台三、实验步骤1.蟾蜍的麻醉和处死将蟾蜍放入装有乙醚棉球的标本瓶中,观察蟾蜍呼吸减慢,直至完全停止。
用解剖剪剪断蟾蜍的头部,处死蟾蜍。
2.蟾蜍的体表解剖(1)观察蟾蜍的体表特征,如皮肤、眼睛、四肢等。
(2)剪开蟾蜍的腹面皮肤,暴露内脏器官。
3.蟾蜍的消化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口腔,了解其牙齿和舌的分布。
(2)剪开蟾蜍的咽部,观察咽壁和食道。
(3)剪开蟾蜍的胃,观察胃的形态和胃壁的皱襞。
(4)剪开蟾蜍的小肠,观察小肠的形态和绒毛。
(5)剪开蟾蜍的大肠,观察大肠的形态和盲肠。
4.蟾蜍的呼吸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鼻孔,了解其呼吸方式。
(2)剪开蟾蜍的喉头,观察喉头和气管的连接。
(3)剪开蟾蜍的肺,观察肺的形态和支气管的分布。
5.蟾蜍的循环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心脏,了解心脏的形态和心房、心室的分布。
(2)剪开心脏,观察心脏内部的瓣膜和血管。
(3)观察蟾蜍的动脉和静脉,了解其分布和功能。
6.蟾蜍的排泄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肾脏,了解肾脏的形态和肾单位的分布。
(2)剪开肾脏,观察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
(3)观察蟾蜍的输尿管和膀胱,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7.蟾蜍的生殖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生殖器官,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2)剪开生殖器官,观察生殖细胞和生殖管道。
8.蟾蜍的神经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大脑、小脑和脑干,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2)剪开大脑,观察大脑的内部结构和神经纤维的分布。
(3)剪开小脑和脑干,观察其内部结构和神经纤维的分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蟾蜍的消化系统: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盲肠。
解剖癞蛤蟆实验报告
解剖癞蛤蟆实验报告引言癞蛤蟆(Bufo bufo)是一种普遍分布在北半球的两栖动物,是典型的湿地生物。
由于其圆胖的身体和皮肤上所带的坑坑洼洼的肉质疣状突起,因此得名癞蛤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癞蛤蟆,了解其内部器官结构及其功能。
实验目的1. 了解癞蛤蟆的内部器官结构;2. 掌握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3. 了解癞蛤蟆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特点。
材料与方法材料:1. 癞蛤蟆(Bufo bufo)。
2. 解剖工具:剪刀、手术刀、解剖钳、手套等。
3. 解剖台。
方法:1. 准备解剖器材和癞蛤蟆。
2. 将癞蛤蟆放置在解剖台上,保持身体向上。
3. 使用剪刀将蛤蟆的胸骨剪开,暴露内脏器官。
4. 检查并描述癞蛤蟆的内脏器官,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外部形态癞蛤蟆的身体呈椭圆形,皮肤颜色多样化,通常为暗绿色或褐色。
皮肤上有坑坑洼洼的疣状突起,腹部较为平坦。
四肢短而有力,具有粗糙的皮肤。
内脏器官1. 消化系统癞蛤蟆的消化系统由口腔、喉咙、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组成。
口腔内有舌、咀嚼肌和两侧的牙齿。
胃位于消化系统的中央,具有强大的消化功能。
在实验中发现,被解剖的癞蛤蟆胃中还残留了一些昆虫尸体,显示了癞蛤蟆是肉食性动物。
2. 呼吸系统癞蛤蟆的呼吸系统由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位于头部前部,通过外界的气孔与外界相通。
呼吸时,鼻腔中的空气进入气管,再经过支气管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
3. 循环系统癞蛤蟆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位于胸腹部胸骨的后面,在本次实验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心脏的大小和颜色,心脏由三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癞蛤蟆的血液是红色的,运输氧气和养分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4. 泌尿系统癞蛤蟆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肾脏位于腰部,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通过输尿管,尿液从肾脏流入膀胱,再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5. 生殖系统癞蛤蟆的雌性生殖系统包括两个卵巢、输卵管和子宫,而雄性生殖系统包括两个睾丸和输精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肺皮动脉弓在颈腺后部分成二枝,向后者为肺动脉,向前 又转入背方的为皮动脉,通入皮肤。
• 静脉系统:在静脉窦前两角可以看到有一条很粗而壁很
薄的血管即前大静脉,前大静脉是由收集头部及身体前端 血之外颈静脉,无名静脉及锁下静脉汇合而成静脉窦的后 面接受后大静脉的血液而回心脏,成体蟾蜍后主静脉已消 失,由后肢来的股静脉分背腹二枝,背枝和臀静脉合成肾 门静脉,出肾后的肾静脉入后大静脉,腹肢形成腹静脉和 消化道来的肝门静脉相汇合,出肝形成肝静脉进入后大静 脉。 • 与左心房相连的一粗血管在离左心房不远处即分为二枝, 此即左、右静脉、皮静脉中含有多氧血是进入前大静脉的。
• (2)胃:
•
• 也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 前宽后狭,最后突然紧缩,
• 此处即幽门,下接肠。
• 胃与食道交界处即为贲门。 Nhomakorabea• (4)肝脏:
• 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左叶内下方分出小叶,称中叶;左 右叶之联结处有一淡黄绿色的胆囊,呈椭圆形,向外具二 根输胆管,一根与肝管连接,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另一 根则与输胆总管相接,胆囊中的胆液经此输入胆总管。输 胆总管末端通十二指肠。胆汁则由输胆总管输入十二指肠。
• B. 交感神经:蛙的交感神经系统是分别位于脊柱两旁的 深灰色的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干包括许多串连的交感 神经节,每个交感神经节都接受一根或更多的脊神经所 分出的交通枝,借此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
实验作业 • 1. 绘蟾蜍泄殖系统结构图。
(四)内部结构解剖
• 将蟾蜍腹面向上放在蜡盘中,沿腹部偏右自后向前将 腹腔打开,将腹部体壁向左向右各横剪一刀,再剪去 胸骨(位于心脏上方的乳白色骨片)及胸部肌肉,将 腹壁外翻,显露内脏器官。
1、消化系统
• (1)食道:
•
食道由咽向后的一条短管,位于喉头的背面,下端和 胃相连。 胃为食道后方的膨大部分,
(一)外形观察
• 1.口腔
• 为消化及呼吸系统的共同器官。将口张开,观察 口腔内结构。 • (1)舌:位于口腔底部中央,前端固定,后端游离。 可翻出捕捉食物。
• (2)内鼻孔:一对椭圆形孔,位于口腔背壁近 吻端处,与外鼻孔相通。 • (3)耳咽管孔:一对,位于口腔背壁,上颌口 角附近,通入中耳。 • (4)咽:在口腔的深处,向后通入食道。 • (5)喉头:在咽的腹面,为一圆形突起,其中 央纵裂成一孔,即喉门,后通喉气管室。
• 输精细管:精巢内侧有许多细管通入肾脏,即输精细管 (输精细管位于精巢和肾脏之间的系膜上,需捏住精巢两 端轻轻提起,对着灯光仔细观察,红色细管为血管,淡 色细管即是)。精子先经输精细管进入肾脏,再流入输尿 又输精的输精尿管。
• 脂肪体:与雌性相似,位于精巢前端,黄色佛手状,其 体积大小在不同的季节里变化很大,在生殖季节脂肪体 的体积很小,临近冬眠时期,其体积很大。 • 毕达氏器:与雌性相似,位于睾丸与脂肪体之间扁平块 状结构,为退化的卵巢,终生存在。
• 肺:接喉气管室之后,位于胸腹腔之前方,肝的背面,为 一对薄壁的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能力大,剪破蟾蜍 的肺可见其内壁呈蜂窝状,表面布以丰富的血管。 • 皮肤:剥开皮肤,可见其内表布满微血管,为重要的辅助 呼吸器官。
3、泄殖系统
• (1)排泄器官:
• 肾脏:为一对中肾,长而扁平,暗红色,位于脊柱两 侧,紧贴背壁。
•
(4) 静脉窦。位于心脏背面、壁薄,呈三角形。
• The heart structure of a frog
• 动脉系统:全部动脉都起始于动脉园锥前方之动脉干。
动脉干前端分成左右两枝,穿过围心囊后,每枝又分成三 枝,分别形成颈总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 • 总颈动脉弓位于内侧,输送血液到头部,很快又分成较细 的外颈动脉和较粗的内颈动脉。内颈动脉基部有一颈腺。 • 体动脉弓位于中间、供给身体之大部血液。先伸向外方, 再环绕食道而转向背方。顺背壁在第六椎体处两弓会合成 背大动脉,然后又分出腹腔系膜动脉,尿殖动脉,后肠系 膜动脉,髂总动脉等。
• 米氏管:中肾管之一,位于肾的外侧,为退化的输卵 管,远较雌性的输卵管细瘦,前端渐渐封闭,后端左 右合一,开口于泄殖腔(观察方法同输尿管)。
4、循环系统
心脏:在胸腹腔前部腹面,可分四部分。
•
• •
(1) 心室:略呈三角形,位于心脏之后部,为心壁最厚 部分。
(2) 心房:分左右二心房,前者接受肺静脉的血液,后 者接受大静脉的血液。 (3) 动脉圆椎:位于心脏之腹面稍偏右侧,其上分叉的 部分称动脉干。
• 颌弓:上颌的腭方软骨。未骨化,直接与颅骨相连。
• 舌弓及鳃弓:舌颌软骨形成耳柱骨、舌弓其余部分 及鳃弓组成舌器。
• 2.脊柱:
•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荐椎和尾椎组成。蛙的第三椎 骨较典型,其基本构造包括:椎体、髓弓、椎管、棘突、 横突、前关节突、后关节突。注意相邻椎骨的前、后关节 突怎样连接? 各椎体的形状如何? 椎管有什么作用?
• d. 小脑不发达,呈狭带状。 • e. 延脑呈三角形、内有菱形窦,亦称第四脑室。
The brain of a frog, (a) dorsal view, (b) ventral view
• (2)周围神经系统:
• 包括自脑分出的10对脑神经及由脊髓分出的脊神经,以 及位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干。 • A. 脊神经:去净胸腹腔中的内脏,可看到每二个椎骨之 间都通出一对脊神经,共有几对?
• 脂肪体:一对,黄色,呈佛手状,位于卵巢前端,为 储藏营养供生殖细胞发育之用。在卵巢发达的个体因 营养消耗大而常消失。
• 毕达氏器:年轻雌蟾蜍附着于卵巢与脂肪体之间的橙色球 形(有时稍扁平)器官,为退化的睾丸,司内分泌作用,成 年后退化。
雄性生殖器官:
• 精巢:位于肾的腹面,为一对细长的圆柱形器官。颜色在 个体间有差异,一般为淡黄色或灰褐色。
• 用解剖针以垂直于身体背面的方向从枕骨大孔处抵住皮肤, 然后针体转成与脊柱同方向并与背部成一个较小的角度向 前插入脑盒。由于脑盒纵向长度仅10mm 左右,故解剖针 不能刺入太深,以免穿透口腔背壁,戳破血管。解剖针尖 部在脑盒中左右划动或绕动(此时手会感到针尖在脑盒中 拨动骨头而引起的震动),将延脑捣毁。 • 然后将解剖针退出,但不要抽离皮肤,仍保持在枕骨大孔 位置。再向后插入脊髓腔中捣毁脊髓。
• 输尿管:沿肾的外缘向后伸延的一对管道,左右两管 在泄殖腔前合为一总管后通入泄殖腔背壁。在雄性个 体兼有输精功能,故称为输精尿管。
• 膀胱:位于胸腹腔后端,泄殖腔腹面的薄壁囊状物。分 左右两叶,通入泄殖腔,不与输尿管相通。
• 泄殖腔:为直肠后端的一粗短管腔,以泄殖腔孔向外 开口。为排遗、排泄和生殖细胞的共同通道。
A vertical section through amphibian skin
(三) 骨骼系统
• 可分中轴骨骼及附 肢骨骼二部分,前 者包括头骨,脊柱、 及胸骨;后者包括 前、后肢带及前、 后肢骨。
• 1.头骨: • (1)脑颅:颅骨的骨化不完全,从标本上认出头部 的一些主要骨骼,如额顶骨、蝶筛骨、鼻骨、外枕 内、前耳骨,付蝶骨等。 • (2)咽颅:
(2)生殖器官
• 雌性生殖器官:
• 卵巢:一对,位于胸腹腔背方,肾的腹面。长形而多褶, 未成熟时淡黄色,成熟个体在生殖期发达,卵巢内充满黑 色卵粒,非生殖期则卵粒呈淡黄色而具有黑色颗粒。
• 输卵管:是一对长而迂曲的管子,呈乳白色,位于输尿管的 外侧,盘曲于卵巢与背壁之间(在非生殖期则为细长的直管)。 输卵管的前端膨大呈漏斗状(喇叭口),开口于胸腹腔前端, 输卵管后端薄膜状膨大部分为子宫(薄膜囊状子宫不易观察, 须将输卵管后端提起,对着光线观察,有双层膜处为子宫, 单层膜处为系膜。子宫后端左右合一,在输尿管开口之前方 开口于泄殖腔背壁(观察方法同输尿管)。
实验十 蟾蜍的解剖
•
一、实验目的
• 1.熟识蟾蜍的外形与内部构造,了解两栖动物 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用具
• 蜡盘、剪刀、镊子、解剖针。
三、实验材料
• 活体蟾蜍、蛙皮肤切片、蛙骨骼标本。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 捣毁脑及脊髓:
• 将头部抬起,在离吻端 1.5cm 处的背部皮肤会 形成V 形皱褶,V 形皱 褶中心的皮肤下方为枕 骨大孔。
• 2、眼: • 具上、下眼睑和瞬膜。 • 3、鼓膜 • 4、耳后腺
• 5.躯干部:
• 蟾蜍背部具有大小不一的疣粒,躯干部末端为泄殖腔孔。
• 6.四肢:
• 前肢由上臂、前臂、手三部分组成,接近躯干部处称上臂。 与上臂相连的为臂,手具4指, 近体侧为第一指,远体侧 为第四指,雄性在第一指上常有隆起,为其副性征,交配 时借以抱住雌蛙,称为婚垫。 • 后肢可分股部、胫部、足三部分,5趾,趾间具蹼。
(二) 皮肤
• 取蛙皮肤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先分清表皮和真皮, 然后以中倍镜观其构造。 由上皮细胞组成,分成角质层和生长层;角质层在表 皮之最外层,是由死的角质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能不 断脱落,生长层是活的上皮细胞组成。
• 1.表皮:
•
• 2.真皮:
• 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紧靠表皮的真 皮内有一层色素细胞;在真皮的结缔组织间,还可看到皮 脂腺,血管,神经、平滑肌等。
• (7)脾:
•
位于大肠前端肠系膜内的暗红色球状物。为造血器官之 一,和消化系统无关。
2、呼吸系统
• 蟾蜍的成体以肺为主要呼吸器官,皮肤亦参与呼吸作用。 • 口腔和鼻腔:蟾蜍呼吸时,空气先由外鼻孔引入鼻腔, 再经内鼻孔到达口腔。 • 喉气管室:由喉头向内通入一粗短的管子,称为喉气管 室,向口腔开口于喉门,后端通入肺囊。
• (5)胰腺:
• 位于胃小弯与十二指肠之间,色淡红,为不规则的分支状 腺体,输胆总管从胰腺穿过,接受胰管通入,胰液经胰管 通入输胆总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观察时把肝、胃和十 二指肠向前方翻折,即可显露出胰腺的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