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觉”到“理性”——梁漱溟哲学方法论的转向考察
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生命思想是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在梁漱溟生活的时代,中国的社会正在经历动荡不安,西方文化大量的涌入,传统文化处于没落的阶段。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他的思想一定会受到时代的影响。
所以梁漱溟借鉴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思想,向其中融入唯识学思想和儒学思想,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生命”,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生命冲动”形成的。
但是不同于柏格森对于宇宙本原的重视,梁漱溟更看重个体宇宙。
他认为在宇宙的事物中,人类是最宝贵的东西,由此他把“生命”下落于人类本体上,提出“生命为体,生活为用”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人类最宝贵的地方就在于人类有“人心”,所以进一步提出了“理性为体,理智为用”。
(一)宇宙大生命在本体论上,柏格森提出的“生命冲动”思想被梁漱溟所吸收,同时他还将柏格森所提到的“绵延”和唯识学的概念相对应,形成了自己的本体论思想。
在柏格森看来,一切生命都是由“生命冲动”形成的,在过程中分裂出不同的进化路线,由此形成万事万物。
这里柏格森将“生命冲动”创造万物的过程比作烟花,当升到天空时烟花会炸开并裂成不同的小碎片,随后小碎片又在空中继续分裂炸开。
当“生命冲动”向上运动时,它将产生出有生命的一切事物;当“生命冲动”向下运动时,它将生成出没有生命的一切物质。
梁漱溟十分赞同柏格森的这种比喻并提出自己的“宇宙大生命”概念。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并且是没有边界的。
同时宇宙之中不仅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还包括在这一时空之中存在的一切基本内容。
而宇宙的本体是“生命”,又叫“生活”。
他认为“宇宙”就是“生活”,这两个概念没有区别。
宇宙大生命是一种“大意欲”,这种大意欲是人心的自由活动,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
他在《人心与人生》中提出:“生命本原非他,即宇宙内有矛盾耳;生命现象非他,即宇宙内在矛盾之争持也。
生物为生命之所寄,乃从而生生不已,新新不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在构建“宇宙本体”时很显然借鉴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不息”的观点。
梁漱溟的理性概念初探
梁漱溟的梁漱溟的直觉直觉直觉、、理性概念初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现代诠释与对中国文化未来的思考哲学专业 0411368 李 明 指导老师:乔清举教授[摘要] 直觉、理性是表现梁漱溟哲学和文化观的重要概念。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他用“直觉”表征中国文化与儒家哲学的精神,在后来的《中国文化要义》中,他改用理性概念来表征中国文化的特征与中国哲学的精神。
梁漱溟对直觉、理性概念的运用,体现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所作的现代话语诠释,表明了他对于中西文化认识的发展和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考。
[关键词] 梁漱溟 直觉 本能 理智 理性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把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看作是世界性的文化,赋予了二者普世价值。
在这部著作中,梁漱溟分别是用“直觉”和“理智”两个概念来表征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的。
可以说,这两个概念是梁漱溟比较中西文化的基础。
不过,在梁漱溟后来的著作《中国文化要义》中,我们很少看到直觉的字眼,看到更多的是以理性表征中国文化的论述。
《中国文化要义》基本上代表了梁漱溟成熟的文化哲学思想。
因此,更为确切的说,梁漱溟是以理性概念来表征中国文化的。
事实上,梁漱溟自己也认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有许多不妥之处。
他在这本书的《第八版自序》中说到:“我在此书中谈到儒家思想,尤其喜用现在心理学的话为之解释。
自今看去,却大半都错了。
”1不过我们还是要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直觉概念和理智概念谈起,因为这与梁漱溟之后提出的理性概念有着思想上的内在联系。
在这种意义上,说直觉概念是梁漱溟理性概念的雏形也未尝不可。
一《、《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直觉中的直觉、、理智概念(一)直觉概念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对于直觉概念的内涵有十分丰富的论述。
在该书中,直觉多用作正面的价值判断,多与积极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如:照我的意思人类文化有三步骤,人类两眼视线所集而致其研究者也有三层次:先着眼研究者在外界物质,其所用的是理智;次则着眼研究者在内界生命,其所用的是直觉。
简析梁漱溟思想的两次转向
简析梁漱溟思想的两次转向作者:胡慧洁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0期摘要:梁漱溟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新儒学的倡导者之一,其思想经历了复杂多变了过程。
研究梁漱溟思想的深刻内涵,则必然要从其思想起源和转变入手,梁漱溟思想的转向大致可以概括为“由西方功利主义到佛学出世论”、“再由佛学转向新儒学”两个转折。
梁漱溟思想为何经历过多次转变,转变过程是怎样的,以及转变的结果是什么,这将是本文着重讨论的。
关键词:梁漱溟;思想;功利主义;佛家;新儒学凡思想家,其思想发展必经历萌芽、发展、成熟这三个阶段,而其中,“发展”这个阶段则最为复杂,以梁漱溟思想为例,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充满了人生信仰树立和破灭的巨变,也经历过自杀和重获希望的飞跃,佛学与入学的纠结甚至对立也是后人对梁漱溟整体思想的“断言”。
据梁漱溟所说,其一生追求探索两个问题,一为人生问题,二为社会问题。
这两大问题也是其思想闪耀复杂多变的载体。
梁漱溟归宗儒学之后,有人认为其思想算是落叶归根,这可从其思想启蒙和萌芽时期求得线索。
一、梁漱溟思想的萌芽梁漱溟生于1893年,出身于晚清官宦之家。
其早期家庭教育则相对具有以旧为主的特点,其还无法摆脱是时家庭环境及文化自觉的影响。
而梁漱溟进入中小学后,其教育则以新学为主。
究其原因,其父起了很大作用。
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倾向维新变法,身处新旧交替的局势,受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颇深,因此,梁漱溟的启蒙读物中并没有儒家典籍,而是以新知识为主的西方读物为主。
但梁漱溟五岁时启蒙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无形之中也为其最终归宗儒学奠定基础。
今日来看,也可称其为一种对原文化的不自觉的回归。
梁漱溟父亲开明的家庭教育,对梁漱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梁漱溟产生了自信自强和特立独行的性格。
梁漱溟在晚年《人心与人生》一书中说,自己一生之中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西洋功利主义思想,二是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三是中国人的儒家思想。
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作者:罗志田来源:《读书》2018年第05期“五四”前后因一本书而“暴得大名”的有两人,前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后即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林同济以前者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新时代”的代表,这新学术典范的特点是:学者们以“一种迫近机械式的实验派方法,先标出种种个别的、零星的,以至暧昧的‘问题’,而到处搜罗其所谓有关的‘事实’或‘材料’,然后再就一大堆的乱杂事实与材料而类别之,分析之,考据之,诊断之”。
而后者则是“五四”后二十年问中国“一二部杰出的例外著作”,形成了对上述新学术典范的挑战。
其实梁漱溟治学同样以“问题”为中心。
他特别强调,真正的研究者并“不轻言问题的解决法,而深刻用心于问题的认识”。
所以,“不感觉问题是麻痹,然为问题所刺激辄耐不住,亦不行。
要将问题放在意识深处,而游心于远,从容以察事理”。
梁漱溟很注意顺着事物的发展脉络看问题,对他而言,真正称得上“研究”的,首先要“识得问题不是简单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复杂相关的,有所从来的”。
所以,“看任何事,不要只看中心点,须看四周围,看背景、看环境;不能只看近处,还须看远处;不能只看浅处,还须看深处;不能只看一时,还须得看过去所以如此的成因与由来”。
故研究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追求不放松的态度。
不追求则很容易只看见一些广泛的材料,而不能把握其要点”。
只有追求不已,“辗转深入而探到问题的根本”才能“把握问题所在”。
且“宇宙问最要紧的是那些关系,而不是一一具体事物”,人类社会尤其如此。
若“不从抽象关系注意,而徒为一二具体东西牵住自己视线”,也“抓不到问题”。
则研究问题又必须“能将与本问题有关系之各方面都照顾得到”,不要“注意这个,就忘去了那个”;要能“辗转牵引,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一方面“不怕问题牵联广大”,同时不忘“始终还是一个球”。
提倡从上下左右看问题的不少,但坚持问题“始终还是一个”的则不多。
其实一与多的关系是辩证的,往往是“一通百通;一处不通,就是全不通”,故要从根本处进行整体探讨。
梁漱溟的直觉和理性生命哲学思想
梁漱溟的直觉和理性生命哲学思想首先,关于本能。
梁漱溟在人类的认识最初阶段是肯定欲望的重要性,提出人生应该顺着欲望前进,而欲望则是依靠人类的本能产生。
罗素在《社会改造原理》中将欲望和冲动区别对待,但是欲望其本质同样还是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
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绪论》中突出强调本能的重要。
早期梁漱溟在讨论人心的问题时最初是围绕着本能和相应不可分割的感情冲动展开的。
将本能看作是人的本性,也叫“直觉”。
在梁漱溟看来,直觉广泛存在于人类个体的生命中,人的内在生命是与外界世界相连接的,而两者的连接物就是直觉。
“我们内里的世界与外界通气的,只有这直觉的窗户”。
在他看来,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达到“天人一体”的生命境界。
他把人性的善归于本能,人性的恶归于理智的方面,即私心人欲。
由此梁漱溟将这些与孔子的“仁”结合起来,认为本能为体,理智为用。
一方面梁漱溟接受儒学思想,认为“直觉”是“仁”。
他提出:“此敏锐的直觉,就是孔子所谓仁。
”对于敏锐的定义,梁漱溟举了一个例子,在《论语》上宰我问“三年丧似太久”,孔子回答他讲:“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他说“安”。
听到宰我的回答后,孔子没有明说对于宰我的失望,只是从字里行间中都能感受到孔子对于宰我回答的不满,等到宰我出去以后,孔子叹气道:“予之不仁也!”这个“仁”就完全要在那“安”字上求得。
对于一个人来说,对于缺少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就是迟钝的。
那么为什么对待同一桩事情,有人就会恻隐之心,有人就没有恻隐之心,有的人产生羞恶之心,有人就毫无羞恶之心?这些不过都是一种安然不自知罢了。
既然迟钝的直觉是“安”,那么“不安”就变成了敏锐的直觉,所以孔子教人“求仁”。
直觉可以产生人类所有的美德,由此可以说孔子的“仁”产生所有美德。
既然所有美德都是由孔子的“仁”产生,换言之,“仁”就可以代表世间所有的美德。
这里的“仁”学概念在后面被孟子发展成“良知”,随后被王守仁继承和发展,认为“良知”是绝对主体性的,又是客观必然的。
直觉与理性——梁漱溟对儒家理性概念的新诠
直觉与理性———梁漱溟对儒家理性概念的新诠李景林内容提要 梁漱溟提出“直觉”和“理性”两概念,对传统儒学的良知本心思想作了现代诠释,把儒家所言心、知(或智),理解为一种“情意之知”,或以“情意”活动为主体的体证和自觉作用。
梁漱溟后期讲“理性”,特别强调儒学的心、知论与西方哲学基于知、情对峙立场的理性和本能概念之区别。
梁氏的新诠,既赋予了儒家良知本心概念以新的、现,同时亦对它的独特的理论内涵作了清晰的界定。
它对我们从现代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儒家哲学,把握其精神实质,仍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直觉 理性 情意之知〔中图分类号〕B26;B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5)02-0009-05 在西方哲学中,理性是与非理性相对的一个概念。
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分,使西方哲学往往倾向于既把“情”排除在理性之外,又把“知”排除在情感之外。
儒学亦言“知”、“智”。
这“知”或“智”,与西方哲学所言之“理性”相通,但又与之有相当大的区别。
儒家论人心,其核心的概念是“情”;“知”、“智”乃是情之发用自身的一种自觉和智照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的“知”“智”,儒家又常常称之为“明”。
儒家的整个思想,都建基于对人的“理性”的这种独特的理解。
现代以来,西方哲学的话语霸权地位使得儒家“知”“智”概念的本真意义隐而难明,这也常常影响到对儒家哲学精神的理解。
梁漱溟早年提出“直觉”,三十年代后又转而使用“理性”一辞来诠释儒家“心”的概念。
梁漱溟的诠释,以现代哲学的理论形式,揭示了儒家“理性”概念独特的理论内涵。
这对我们从现代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儒家哲学,把握其精神实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在形上学的意义上,梁漱溟把宇宙理解为一个动态流行的生命历程。
所以,他的形上学,实即一种生命哲学。
梁漱溟认为,人心乃是宇宙生命的最高体现。
而“直觉”或“理性”,则是人心或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直觉”或“理性”乃表现了宇宙生命的本性。
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解析
胡 军
( 北京 大学 哲学 系,北京 10 8 ) 0 0 7
大 连 大 学
摘
要: 梁漱 溟的 文 化 三路 向说 旨在 分析 什 么是 文化 以及 中 西 印 的 文化 走 向 。他 认 为文 化 是 民族 生活 的
样 法 , 生 活是 没 尽 的 意 欲 , 以 文化 之 不 同是 由 于意 欲 走 向 的 不 同 。他 指 出人 类 满足 意 欲 的 方 式 可 分 而 所
事 , 有 生 活 这 件 东 西 ;2所 谓 生 物 , 是 生 活 , 没 () 只 生 活 、 物 非 二 , 以 都 可 以 叫 作 “ 续 ”; 活 生 所 相 生 才 是 根 本 , 有 通 过 生 活 才 可 知 道 生 活 者 或 生 只 物 ;3宇 宙 也 只 是 生 活 。 他 说 : 尽 宇 宙 是 一 生 () “ 活 , 是 生 活 , 无 宇 宙 ”, 只 初 “由 生 活 相 续 , 尔 故 宇 宙 似 乎 恒 在 , 实 宇 宙 是 多 的 相 续 , 似 一 的 其 不 宛 在 , 宙 实 成 于 生 活 之 上 , 乎 生 活 而 存 者 宇 托 也 。 _3 这 样 的 生 活 是 生 活 的 真 象 , 生 活 的 ” 17 ]6 是
直解 。
“ 活 的 根 本 在 意 欲 ”, 化 的 根 源 在 意 欲 。 生 生 文 活 就 是 无 尽 的 意 欲 与 意 欲 的 满 足 与 不 满 足 罢 了 。在他 看来 , 化 是 社 会 性 的 人 为 了满 足 自 文 己的欲望 而创 造 出来 的 。 梁 认 为 , 我 们 面 前 , 个 差 不 多 成 定 局 的 在 这 宇宙是 由我们 前此 的 自己而成 为这 样 的。这 个 东 西 可 以 叫 做 “ 此 的 我 ” “已 成 的 我 ”。 所 前 或 谓 “ 此 的 我 ” “已 成 的 我 ”, 是 “ 质 世 界 前 或 就 物 能 为 我 们 所 得 到 的 , 白 色 、 响 、 硬 等 皆 感 如 声 坚 觉 对 他 现 出来 的 影 子 呈 露 我 们 之 前 者 。 ”而 “ 现
梁漱溟的直觉理论探析
梁漱溟的直觉理论探析有人评价梁漱溟的学说具有普世价值和现代意义,无疑把梁先生的学说片面地局限在了特定的历史范畴;同时以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梁漱溟的学术,就会降低梁先生学术本身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梁漱溟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开山鼻祖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的。
胡适曾评价梁漱溟的学说,认为“新孔学”将纷繁复杂的人类文化简括得过于简单,犯了“笼统”的毛病,把人类文化主观地放进了三个公式里,表面上整齐好玩,实质上闭眼瞎说。
而我只想说,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的环境造就了梁先生独特人格特质和学术思想,作为现代新儒学的早期思想,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梁先生随感而应的学说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对后世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估量。
标签:梁漱溟;直觉;随感而应梁漱溟作为新儒家思潮的开山鼻祖的地位不容置疑,而他的直觉理论是其早年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认同陷入危机,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的时代背景下,梁漱溟比较东西方文化之异提出了直觉理论。
直觉理论是梁漱溟将中西文化融合的一个很好的证明,是在符合儒家“仁”学的基础上,能让人修身养性的一种体悟方式。
一、直觉理论的主要内容梁漱溟的核心思想“随感而应”,简单来说就是生命随着我们对世界千变万化的感知而变化。
随,从也,带有时间性;但是为逻辑上的在先,即是根据对生命的体验,因不同的生命状态而变化。
所以随应感而应,是生命对万物的应答。
感和应本是对生命体悟的同一状态,且万物在自我的感受中已然是吾心的涵养,但不得已而需要世俗的语言来理解,所以我们说是逻辑的在先。
主体的感,是感于自身与外物的关系,是生命之感,是一体性的。
梁先生认为万物是主观的心所派生的事物的方法——直觉,亦是心之所法,分为“受蕴”和“想蕴”。
受蕴是指人心随感而起的苦、乐、喜、忧等情感;想蕴是指人心的想象作用,或想象的能力。
因此,我们以直觉之法,主观所增于客观,自觉声音之妙、绘画之美,感而遂通,通宇宙生命为一体,将生命一以贯之。
直觉与理--梁漱溟对儒家理概念的新诠
直觉与理*--梁漱溟对儒家理*概念的新诠
梁漱溟提出"直觉"和"理*"两概念,对传统儒学的良知本心思想作了现代诠释,把儒家所言心、知(或智),理解为一种"情意之知",或以"情意"活动为主体的体*和自觉作用.梁漱溟后期讲"理*",特别强调儒学的心、知论与西方哲学基于知、情对峙立场的理*和本能概念之区别.梁氏的新诠,既赋予了儒家良知本心概念以新的、现代的理论形式,同时亦对它的独特的理论内涵作了清晰的界定.它对我们从现代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儒家哲学,把握其精神实质,仍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浅述梁漱溟哲学建构的三阶段
浅述梁漱溟哲学建构的三阶段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人物。
他的文化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梁漱溟和梁漱溟的思想一直持有不科学和批判的态度,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人们才重新审视梁漱溟的文化思想的得失和历史地位,不断有关于梁漱溟的专著和论文相继问世。
如果按照梁漱溟的发展历史进路,可以从三个逻辑层面分析,梁漱溟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柏格森生命哲学分别进行梳理和论述。
相对应的,如果按照其发展时间来分,他的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实用主义阶段,属于西方文化;第二阶段入佛家的阶段,属于印度文化;第三个阶段是入儒家的阶段,属于中国文化。
总体来说,梁漱溟一生的事业就是对中国文化的重建和改造以及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及憧憬和探求。
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他的三个阶段是如何转化和不断升华的,才能最终理解他为什么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未来和方向的含义。
一、哲学“三阶段”第一阶段:梁漱溟出生在1893年,年轻时候的他经历着中国从来没有过的变故。
当时的中国混乱不堪,对内军阀混战,对外外强侵略。
梁漱溟小时候在“中西小学堂”上学,受到的是新式的启蒙教育。
梁漱溟和毛泽东是同年纪,小时候却没有接受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究其原因时,他说他自认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这些是受到他的父亲梁济的影响。
梁济虽然是清代遗老,但是他自身倾向维新派,对西学很认同,梁济曾说“倘若我本人不能出洋留学,不定节省出来叫我儿子出洋,万事自省,此事不可不办。
”(《答陈仲甫书》)他的父亲是个“秉性笃实之人,而不是一个天资高明的人,他与母亲一样的忠厚,只是他用心周匝细密,又磨练于苦寒生活之中,好像比较能干许多,他心中相当精明,却很少见之于行事,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
”(《答陈仲甫书》)就连梁济的亲家都是相似的性格和秉性,这些对梁漱溟的影响就是要对国家道德有使命感,同时还要有所谓的功利主义精神。
我的人生哲学:梁漱溟对人生至理的追寻
我的人生哲学:梁漱溟对人生至理的追寻人生的意义一人们常常爱问:人生有不有目的?有不有意义?不知同学们对于这一类的问题想过没有?如果想过,其答案为何?要是大家曾用过一番心思,我来讲这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你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我的话。
我以为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来才有的事。
我们先要晓得什么叫做目的。
比如,我们这次来兴安,是想看灵渠,如果我们到了兴安,而没有看到灵渠,那便可以说没有达到目的。
要是目的意思,是如此的话,人生便无目的。
乘车来兴安是手段,看灵渠是目的,如此目的手段分别开来,是人生行事所恒有。
但一事虽可如此说,而整个人生则不能如此说。
整个宇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天、地、山、水,各种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开,最后才有人类,有我。
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
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
我未曾知道,而已经有了我。
此时再追问‚人生果为何来?‛或‚我为何来?‛已是晚了。
倘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一个目的,亦算不得了。
以上是讲人生不好说有目的,是第一段。
二人生虽不好说有目的,但未尝不可说人生有其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在创造!人生的意义在创造,是于人在万物中比较出来的。
宇宙是一大生命,从古到今不断创造,花样翻新造成千奇百样的大世界。
这是从生物进化史到人类文化史一直演下来没有停的。
但到现在代表宇宙大生命表现其创造精神的却只有人类,其余动植物界已经成了刻板的文章,不能前进。
例如稻谷一年一熟或两熟,生出来,熟落去,年年如是,代代如是。
又如鸟雀,老鸟生小鸟,小鸟的生活还和老鸟一般无二,不像是创造的文章,而像是刻板文章了。
亦正和推磨的牛马一天到晚行走不息,但转来转去,终归是原来的地方,没有前进。
到今天还能代表宇宙大生命,不断创造,花样翻新的是人类;人类的创造表现在其生活上、文化上不断的进步。
文化是人工的、人造的,不是自然的、本来的。
总之,是人运用他的心思来改造自然供其应用。
而人群之间关系组织亦随有迁进。
梁漱溟文化生命理论及其时代关切
梁漱溟文化生命理论及其时代关切摘要:“生命”是梁氏文化哲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
梁漱溟先生认为,生物、自然、宇宙只是一个生命,生命是文化的最终归宿,这是沿着梁漱溟先生文化哲学思路向外推演的结果。
反之,“生命是文化的原点”则是他向内探求的必然结论。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没有人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文化。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为文化所创造,文化构成了人之为人之特质,文化是生命的表现形式。
在文化与生命的互动中,梁漱溟先生始终高扬着儒家文化生命精神——刚的精神,并把它作为拯救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生态度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文化生命意欲梁漱溟仁刚的态度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极富创造性的思想家,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大师和我国现代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平章华梵,会通中西,立足文化,关注社会人生,探文化之源,开未来之流,历时半个多世纪,从而建立了一个纵贯古今融汇东西涵括文化本体论、文化认识论、文化发展论、文化生命论和文化实践论等丰富内容的庞大的文化哲学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中,最具生命力、最富独创性的理论,就是他的文化生命论。
一、生命是文化的归宿“生命”是梁氏文化哲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
梁漱溟先生认为,“在我思想中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
”[I] 表面看来,梁先生更着重的是自然、宇宙,以自然为最终目的,实际上,在梁氏那里,“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一切生物,自然都是这大生命的表现。
”[II] 生物、自然、宇宙只是一个生命,生命是梁氏文化哲学的最终归宿,一切以自然为宗也即一切以生命为宗。
为了给文化找到生命的落脚点,梁漱溟从宽泛的含义上对文化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生活上抽象的样法是文化。
”[III] 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形成了它的文化,然而生活即是生活者——生命的活动,它们本是一回事,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只是体与用的关系。
就这样,生命极体面地走进了文化,文化之不同也即不同民族生命表现形式之不同罢了。
梁漱溟的直觉思想探析
2012年6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咖.2012第3期(总第177期)J OU R N A L OF THE a阶ITm也矾S咖胍OF SOCIAL塔M NO.3(Gel.177)梁激溟的直觉思想探析李继民1,李英敏2(1,2.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摘要: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其思想中有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直觉”,意义相当复杂,几乎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方法论、伦理学等诸多领域。
本文从梁漱溟的主要著作入手,挖掘其中有关直觉的思想,并进行归纳和阐述。
关键词:新儒家;梁漱溟;直觉思想中图分类号:8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12103—0087一04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用,即所谓感觉作用和概念作用者,都非良知”;三是溟,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良知只是一种直觉的知”。
梁漱溟为什么要费力去颇有影响的人物。
作为新儒家的“开山鼻祖”,他既解释这个“良知”的概念并把它和“直觉”等同起来重视理论上的研究与创新,又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尤其是王动。
其思想体系滋大,出入乎东西各家。
西方的柏格阳明的心学中,“良知”一直被看作是道德的根源,是森、罗素、叔本华、克鲁泡特金、弗洛伊德等哲学家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源。
王阳心理学家,中国的孔子、孟子、王阳明、佛教唯识宗等明云:“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均在其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留有不同程度的痕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
岂惟草木瓦石为迹。
而对其思想影响最大的还属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盖天地万物思想和王阳明的心学。
可以说,梁漱溟的个性、思维与人是一体,其发窍最为精处,是人一点灵明。
”u o另方式、行为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都染有“直觉”之色彩。
一方面,“直觉”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里被看作是“人他认为,直觉即良知,是道德的本源;直觉是一种与理的心理本能”、“生命和道德的冲动”、“生命本体”,也性思维截然相反的认识字宙本体和生命的根本方法;即成就道德行为的根源。
梁漱溟中国哲学观论略
梁漱溟中国哲学观论略梁漱溟作为中国近代知名的哲学家和学者,在其学术生涯中产生了许多有关中国哲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尤以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代表。
在梁漱溟的著作中,对于中国哲学的观点也有所阐述。
本文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解读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论略,并探讨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意义。
一、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的出发点梁漱溟从一开始就抱持着一种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同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
在他看来,道德和文化习俗是中国哲学的关键,其实质是人生之道、生死问题和知行合一问题的思考。
因此,梁漱溟对于中国哲学的观点强调的是其独特性和中国化的方向。
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主张注重从哲学本质出发,也就是需要实际地考察具体的人们所面临的生存、文化以及人类社会问题。
他强调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意义,展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所包含的智慧和人性关怀。
二、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的核心要点1. 儒家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具有重要影响梁漱溟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
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梁漱溟认为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应当以儒家思想为主线。
在梁漱溟看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道德观、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和信仰。
2. 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重要的思想源头梁漱溟认为,道家思想也是中国哲学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之一。
道家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探讨了生命的本源和本质,对抗了儒家就法律和伦理道德之间的沟壑。
道家主张的是自由、无为而治,不人为干涉,而是顺其自然,这让人们认为道家给人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具有它特别的魅力。
它强调了自由、开放、创造,向古典文化提供了一种“文化上的彩色”,呈现了一种生活方式、生命态度和思维模式。
梁漱溟认为,道家思想不仅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有深远影响,对整个世界文化产生了影响。
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的局限性梁漱溟的生命哲学思想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重建,并将其赋予生命的价值。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显然已经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
据此分析,梁漱溟的生命哲学思想有两方面的局限性:第一是带有过度主观色彩,第二是忽略了道德实践的社会基础。
第一,梁漱溟在讨论人类活动时,人心本能对其影响颇为严重。
同理于阳明心学,梁漱溟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决定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并相信宇宙中万事万物都由人心决定,这直接导致他走向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由此来看,在他的思想中,感觉和感性认识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晰,理性认识甚至被完全否定。
同时,从他的思想中难以感知客观世界的存在,因为他的“直觉”可以主导一切行为。
由此可以推理得知他的感性认知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扭曲。
而他所提出的“生命是无尽的意欲”可以被划分成唯心主义思想,而非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
金岳霖先生说:“意欲所要求的,感性或理性认识所不能供给的,梁漱溟也让‘直觉’根据意欲去加;意欲所不要的,感性或理性认识所有的,梁漱溟也让‘直觉’根据意欲去减。
”第二,梁漱溟对于道德实践中社会基础的忽视。
道德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决定的一种社会观念,可以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并影响现实社会的发展。
但梁漱溟认为,人的理性可以决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的确,道德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理性的影响,但因人是群体性动物,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形成。
因此道德是由于人类对于塑造自我的选择,而他并未重视道德实践的现实基础,混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导致其乡村建设运动以失败告终。
据此分析,梁漱溟因忽视人类社会属性,直接导致其思想过分理想化,而人类终归是群体化动物,个体离开社会活动后无法在世界上生存。
虽然梁漱溟在生命哲学思想中过分强调人心的重要性,导致主观色彩较为浓厚,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法否认他对于复兴传统思想所作的重大贡献。
梁漱溟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与探索
梁漱溟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与探索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梁漱溟不仅是坐而论道的思想家,还是立而行道的实践家,其一生始终徘徊于“学术”和“政治”之间。
“学术”与“政治”的双向进路,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独特地位与贡献。
他出入佛儒,融摄古今,又糅合中西,构建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体系~“新孔学”。
通览梁漱溟研究之现状,学界对他的文化哲学、人生哲学、儒佛思想、中西文化观与乡村建设理论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难以尽举,但对其中国哲学思想则关注不够,仍有重新审视与深掘之必要。
有鉴于此,笔者不掇冒昧,通过研读梁漱溟的学术论著,对其中国哲学思想的大纲节目与基本义旨作一扼要评析,深掘其本意、探寻其精髓并剖判其得失,作为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借鉴。
不妥之处,恳请学界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生命当代学者李承贵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并以生命现象诠释天地万物。
中国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这一特质上,也达成了共识。
1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山祖师,梁漱溟亦概莫能外,将生命作为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
与先贤略有不同,他站在中国哲学本位的立场上,通过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来反观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
梁漱溟认为,中西哲学的研究对象截然不同,并从历史深处寻找理论依据。
他说,西方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的、对于静体的一方面特别发达”0-,而中国传统哲学则不然“像这种呆板的静体的问题,中国人并不讨论。
中国自极古的时候传下来的形而上学,作一切大小高低学术之根本思想的是一套完全讲变化的一绝非静体的”H442。
也就是说,西方古代哲学注重宇宙本体的探索,以客观的静体为研究对象;中国传统哲学则崇尚健动,以动态眼光审视宇宙万物,多是关注生生不息、流动不止的物体一生命,而对客观的静体缺乏兴致。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有关论文指出,梁漱溟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人物,他的新儒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其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反对科学主义的“理智”,崇尚玄学的“直觉”。
梁漱溟反对“五四”时期流行的“科学与哲学没有区别”、“科学就是哲学”的观点,对科学主义思潮也持批判的态度。
他认为,科学本身含有有害的生命观、粗糙的功利主义和过度的行动主义,如果对它不加以必要的节制,其结果不仅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会使人放弃对生存意义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导致人性的丧失。
因此,梁漱溟坚决反对将科学与哲学(玄学)混为一谈。
他认为,科学与哲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而哲学(玄学)研究的是生命本体;从研究的方法来看,科学的方法是“理智”,哲学(玄学)的方法是“直觉”。
同时,就科学的“理智”与玄学的“直觉”认识发生的形式和过程而言,它们也存在区别。
直觉是本能的一次得到,而理智则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由不知最后到知;直觉是不需“操心打量”的,遇事只要“当下随感而应”,听凭体悟,而理智则需要思考和逻辑的分析,需要对“感觉”进行综合。
梁漱溟对科学和哲学之区别的分析,无疑具有某些合理的地方。
但是,他强调科学与哲学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它们的相同性,这就割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免失之偏颇。
其二,以陆王心学来诠释和提倡孔子的人生哲学。
梁漱溟极其赞赏陆王一派提倡的那种“乐天知命”的“孔颜乐处”,对于泰州学派王氏父子的“以乐为教”更是推崇备至。
他认为,无论何人,其苦乐是相等的;苦乐不决定于客观物质条件,而取决于主观感受。
如果以客观物质欲求能否达到为苦乐的标准,那么由此得来的乐乃是系于外在之物的相对的乐,其结局是苦与乐的不断交替。
而只有“认取自身活动上的乐”,才是“真乐”,才是“绝对的乐”。
在梁漱溟看来,人们只要实现了这种“绝对的乐”,就会使一切“要求计较之感销归乌有”,从而达到“无我”、“忘我”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即 体 即 用 的 本 能 直 觉
依 照梁漱 溟 , 东西 方 文 化 的 对立 实 为直 觉 与 知
性的对峙 , 知性思维 、 工 具 理 性 的 片 面 发 展 是 造 成
西 方文 化危 机 的根 源 , 惟 有 直觉 的生 活 才符 合 生 命
能, 在今 日我 们 谓 之 直 觉 … …此 敏 锐 的 直 觉 . 就 是
孔 子所 谓仁 。……人 类 所 有 一 切诸 德 , 本无不 出 自 此 直觉 , 即无 不 出 自孔 子 所 谓 ‘ 仁’ , 所 以一个 ‘ 仁 ’ 就将 种 种美 德都 代表 了。 .  ̄ 1 ] 4 5 4 儒 家 的“ 天 命 之谓 性 ,
传统 的依 恋 和 对 现 代 性 价 值 的置 疑 。就 探 寻 人 类 自身存 在 意 义 的方 法 而 言 , 在梁漱溟 那里, 直 觉 即 本体 即方 法 , 是 本 体 与 方 法 的一 体 化 ; 直 觉 既 是 本
体 即价值 之源 , 亦 为 通达 形 上 本 体 的方 法 , “ 要认 识 本体 非感 觉 理 智 所 能 办 , 必方生 活的直觉才行 , 直
江 南大 学学报 ( 人 文社会 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1 3 NO . 4
本性 , 因此 需 要 直 觉 来 救 治 。所 以 , 其 哲 学 方 法 论 是 以显 扬传 统文 化 的 现代 意 义 为 旨归 , 表 现 出 了对
应” , 人 遇 事原不 须 你 操 心 打量 的 , 当下 的 随感 而应 就是对 的 。显 然 , 依梁漱溟之 见, 人 们 的 生 活 应 该 率性 、 顺着本能去走 , 只 要 听任 直 觉 , 从 心所欲 , 就
[ 关 键 词 ] 梁漱 溟 ; 方法论 ; 直 觉; 理 性 [ 中 图分 类 号] B 2 6 [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6 9 7 3 ( 2 0 1 4 ) 0 4 — 0 0 0 5 — 0 5
梁漱 溟 用 力 于 弘扬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现 代 价 值
泰州 学 派 中强 调 本能 冲动 的 方 面 , 融 进 了儒 家 的 理
性 的内容 , 这 是其 哲 学 方法 论 转 向的关 键 。这 种 转 向客 观上 也推 进 了中 国近 代 哲 学 。然 而 , 从 学 理 上
来考 察 , 其方 法论 依 然存 在 较 多 弊 病 和 缺憾 。与 其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4 —2 5
[ 基 金 项 目]江 苏 省 社 科 基 金 “ 现代新儒家直觉理论研 究” ( 批 准号 : l O Z X C O l O ) 和教 育部 新世纪 优秀人 才支持 计划( 批 准
“ 破” — — 批 判 工 具 理 性 的 绝对 化 倾 向 出发 , 视 直 觉 为 本体 与发 用 的 统 一 , 并诠 解 出 了直 觉 作 为 “ 德性之 知” 和“ 情 意
之知” 的意涵。其阐发富含创见 , 但 囿 于 早 年 的 理 论 旨 归所 限 , 将 直觉 置于理智 的对 立面 , 强 调 了 直 觉 的 本 能 冲 动
J u 1 . 2 0 1 4
【 儒 佛道 与地 域文 件】
主持 人 : 李 承 贵
从“ 直觉" 到“ 理性’ ’
梁漱 溟哲 学方 法论 的转 向考 察
陈 永 杰
( 江 南大 学 马克 思 主义学 院 ,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2 )
[ 摘 要 ]梁 漱 溟 先 生 的 哲 学 肇 始 于 东 西 方 文 化 的 比 较 中 , 由所“ 立” —— 发 掘 论 证 传 统 儒 学 的 当代 价 值 与 所
和选 择世 界文 化 的未 来 出 路上 , 其 长 处 是 将 与 道德 有 关 的直 觉 意 蕴 揭 橥 得 较 为 清 晰 , 对工具理性、 理 智之 蔽 的揭 示 准 确 到 位 。但 由 于 其 所 理 解 的直 觉 倾 向于本 能 , 德 性 成 了先 天 具 足 、 已然 完 成 的东 西 , 导致 儒家 仁 智 勇 并 举 的 修 身 进 路 中 的智 与 勇付 之 阙如 。其 后 , 他 发 现 了 问题 所 在 , 主 动 进 行 了理 论 转 向 。转 向后 的 梁 漱 溟 扬 弃 了柏 格 森 生 命 哲 学 和
觉 时即生 活 时 , 浑 融 为 一个 , 没有 主 客 观 的 , 可 以 称
绝对 。 , , E 1 ] 4 o s 。显 然 , 直 觉 被 梁 漱 溟 提 高 到 了本 体 论 的高度 , 赋 予 了本 体 的意 义 , 成 了超 越 的普 遍 的 存
在, 也是 人 的行为 的形 上依 据 。 所 谓“ 浑 融一 体 ” 、 “ 没 有 主 客 的绝 对 ” 就 是 梁 漱 溟 即本 体 即方法 的 直觉 。本 体论 意 义 上 的 直 觉 , 梁
意味 , 导致 无 法 形 成 圆融 的 方 法 论 , 也 难 以 建 构 严 整 的 形 上 学体 系 。在 意识 到 了局 限性 所 在 之 后 , 弃 直觉而转 向 了
儒 家的 理 性 。然 而 , 粱 漱 溟 对 理 性 概 念 的 清理 和 阐发 还 有 许 多值 得 深 入 思 考 的 地 方 , 有待我们继续研 究。
说这 种 方法论 转 向是理 性 分 析 的结 果 , 不 如 说 是 一
漱溟 将 其 等 同 于儒 家 的 道 德 本 体—— 仁 或 良知 良
能, “ 孟 子 所 说 的 不 虑 而 知 的 良知 , 不 学 而 能 的 良
种信 仰 、 情感 的偏 执 和对传 统文 化 的眷 恋 。
一
梁漱溟人从来都不是一架逻辑严密的机器而有血肉有的论证是否周延和严密我们暂且不论但通过其对万方数据仁与直觉的关系的论述以不安情感不计较疑转向后的梁漱溟难以避免关于德性与情感关系不算账生意盎然来释仁应该说展现了孔子的的讨论只是他没有深入思考尚待我们继续探究
第 1 3卷 第 4期
2 0 1 4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