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第一课

合集下载

《文学欣赏》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最新) (1)

《文学欣赏》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最新) (1)

第 17 页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四、诗歌欣赏技巧→(二)熟悉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具有多义性,即一个词或词组有着两重以上的含义,且有的含义明确,
有的含义不明确。
第 18 页
1) 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 音等属性,有意使语句具有 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多义性
2)情韵义
情韵义是指由诗歌历 史沉淀生成的特定意韵, 是“诗的成语”。
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则将它们统称为诗歌。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一、什么是诗歌
第6 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 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音韵,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 式的美。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第7 页
《诗经》反映的时代是自周初至春秋中 叶,共500多年,其多数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 感,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 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 24 页
第二节 什么是文学欣赏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一)先秦时期
第 25 页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具有
楚文化独特光彩的新体诗——楚辞。这是一
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 民间乐诗,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指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诗,通常没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 挽歌、牧歌和讽刺诗等。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二、诗歌的分类→(二)现代诗歌的分类
第 10 页
✓ 格律诗
✓ 散文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它要求篇有定

文学赏析第一课

文学赏析第一课

文学赏析第一课文学赏析是一门让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内涵与艺术魅力的课程。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作品的内在美,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文学作品的背后故事,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学赏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

首先,文学赏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文学赏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从而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同时,文学赏析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增强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文学赏析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进行文学赏析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文学赏析时,我们首先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其次,我们要善于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于一些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学解读。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学赏析,领略作品的魅力。

在进行文学赏析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

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是我们进行赏析的重要内容。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感受,来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命题,来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我们还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学体验。

《文学欣赏》第一章

《文学欣赏》第一章

延留阶段是指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延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回味
就是回味作品语言、人物、情节和感情等方面的魅力,带来 第二次的享受;
二是融入
就是入戏,即将对作品的理解带入、投影到现实生活中。
三、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 以审美为主导,综合分析价值; 2 整体把握作品,评判作品优劣; 3 调动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享受; 4 主观感情入其内,客观分析出其外; 5 用心体验,领悟言外之意;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三)发展阶段
联想是把两种事物联 系在一起的想象,而 想象是指大脑对已有 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 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想象具有主观创 造性。
联想 与 想象
情感 反应
情感反应包括共鸣 和净化两种,是文 学欣赏带来的享受 达到最大值的标志。 其中,共鸣是一种 心灵感应现象。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四)延留阶段
造形象;二是可以强烈、浓厚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三是优美动听,富有音乐性。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
采用一定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主题的,独立成篇
的文字称为文章。文章的体裁简称文体,是文章的写作模式,是在长期的写作 实践中自然形成的。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一)按形式分类
我国古代根据语言声律形式将文体分 为韵文和散文。韵文是指押韵的文体,如 诗歌;散文是指不押韵的文体,如史传、 诸子散文等。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二)按功能分类
文章的功能是指文章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人们根据文章功能将文体分成若干类。
例如,曹魏时,人们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
铭、诔、诗、赋”8类,现代人则把文体分为文学类、新 闻类、公文类等。

文学欣赏(1):绪论及第一章

文学欣赏(1):绪论及第一章

绪论课讲课要点:绪论和第一章内容绪论应讲清两点:1、开设本门课的目的;2、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及讲课方法;第一章应讲清以下内容:第一:文学的涵义——这是进行文学欣赏的基础;第二:文学欣赏活动性质——文学欣赏是一个审美认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给我们以无穷的教益。

第三:文学欣赏的过程——我们如何进行文学欣赏教学过程:绪论——本门课的教学体例和开设目的:文学欣赏课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总体氛围中产生的一门新课,它不同于以往与中学语文课本面孔雷同的《大学语文》,采取以文学欣赏方法和文学欣赏常识为主线、以名篇欣赏为落脚点,分文体进行教学的模式,重点在于欣赏方法的介绍。

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掌握欣赏方法的基础上,自如地进行文学名著的欣赏,以达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本门课的主要内容:文学欣赏方面的内容以教材为主包括五章,共26学时;根据专业的情况及外语教研室的要求,加入写作方面的内容,重点讲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文写作概论,二是常用的应用文文体写作,三是毕业论文写作,共8学时。

对学生的要求:无论是文学欣赏还是应用文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我们的精神需求,后者可能是我们今后谋求生计的工具,因此应该重视;由于课时非常短,内容很多,课堂上只讲要点,需要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一、文学活动: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学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

既然是艺术创造活动,就要有原料、有创造者、有产品,文学创造的原料就是现实生活,创作者就是作家,产品就是作品,因而这三者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即现实——作家——作品。

这就是传统的文学创作三角关系。

但是在这个关系中,只涉及了文学的创作,没有对于作品的评判和反馈因素,所以后来国外的文艺理论家,又创立了“文学的接受理论”,即在以上旧的“三角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读者的因素,构成了新的三角关系: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欣赏课教学设计(1)

文学欣赏课教学设计(1)

文学欣赏课教学设计第一节了解高职高专文学欣赏课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学欣赏,文学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分析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现状,提出开设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2.了解我们本校文学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及本学期课程内容设置运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对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3.明确学习方式:提出自主学习要求,分组,选组长,选专题,加QQ号,在空间开文学欣赏专题栏目,学生的自学内容每周必须更新,教师网上跟进,及时指导。

4.明确考试方式:课堂、空间文学专栏内容、期末自主学习汇报。

一、文学欣赏课是干什么的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联想想象,并在感情上获得快感和美感的一种精神活动。

文学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

这是一种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方式。

其内容是以观照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和人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与情感,以美的角度观察和看待现实生活。

其形式是用想象和幻想等艺术虚构方式创造富于美感内容的感性形象。

文学艺术是对世界富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艺术掌握世界的中心。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

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文学作品形象的把握世界。

分析具体可感、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如孙少平、孙少安、孙玉厚,高加林、艾斯美拉达、加西莫多、弗洛罗、倪吾诚、静宜、静珍、萧峰、郭靖、杨过、玛莎、玛丽亚、特拉普(范崔普)作品的构成要素:言、象、意。

人物。

情节。

环境。

语言。

意境。

音韵和节奏。

风格、神韵、气势、色调、基调、格调、趣味。

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主要的有:结构的安排、叙事角度的选择、象征、情节的提炼、隐喻、夸张、变形、白描、写意等手法的采用等等。

文学赏析课第一讲

文学赏析课第一讲

共计305首诗歌
《风》:十五国风,160首 《雅》:大雅31首、小雅74首 《颂》:周颂、鲁颂、商颂, 40首 (另外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
《诗经》主要描写了五方面内容:
政治、燕飨、情爱、史诗、农事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乐舞的结合
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②语言声律节奏:重言叠字、双声叠韵, 四言二拍的节奏 ③创作风格:现实主义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 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 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 三个月那么漫长。
《诗经〃郑风〃子衿》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 触发的真情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 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 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 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 经〃郑风〃子衿》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 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魏晋时代,文学已经觉醒 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 盛事”(曹丕《典论· 论文》)。 以后,文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了。魏晋以后的 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
二、漫长的发展历程 诗歌
先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唐代
《诗经》 (四言诗) 《楚辞》 (杂言体)
五言诗 七言诗
声律和丽 辞长足发 展
《郑风〃子衿》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 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 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郑风〃子衿》整齐 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 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郑风〃子衿》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 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 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文学欣赏教案1详解

文学欣赏教案1详解

二、文学的历史
(4)明清散文。明代散文,先有“七子” 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 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 ,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 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 ,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 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 、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一、文学的含义
3.指辞章修养 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 学,其谁宜为?” 在这里“老”是历久 而富经验之谓,文学受事于“老”,其 含义应是“文笔”或“辞章修养”。“ 文笔”或“辞章修养”,含义内容广泛 ,此时并不专指文学。
一、文学的含义
4.官名 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 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 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 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 。“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 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 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 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 学”。明清废。
二、文学的历史
5.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的欧洲讲究理性,讲究秩序,这一时期自然 科学的成果告诉了人们宇宙是井然有序的,因而社会 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 范。在这种精神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古典主义文学 ,便以理性作为自己的生命,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能 动性,同时又否定了神性。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人通 常都处于理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纠 葛中,而服从王权则是最高的理性。古典主义文学中 蕴涵的是一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既肯定了个体,又 强调约束。
二、文学的历史
(5)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 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它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 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 、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散文的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 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 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 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 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初中诗歌赏析第一课教案

初中诗歌赏析第一课教案

初中诗歌赏析第一课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了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节奏、韵律、意象等。

3. 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 诗歌的基本特点3. 诗歌的欣赏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诗歌有什么印象?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诗人或诗歌?2. 教师总结: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歌颂等场合。

它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起源(10分钟)1. 介绍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节奏、韵律为基础,以意象、情感为核心,具有音乐性、绘画性和抒情性的文学体裁。

2. 讲解诗歌的起源:诗歌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歌颂等场合,最早的诗歌是我国的《诗经》。

三、诗歌的基本特点(10分钟)1. 节奏和韵律:诗歌具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这是诗歌的音乐性体现。

如五言诗、七言诗等。

2. 意象: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 抒情性: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可以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四、诗歌的欣赏方法(10分钟)1.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朗读、吟诵等方式,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品味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体会诗歌的抒情性: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强调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多欣赏诗歌。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学生能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节奏、韵律、意象等。

3. 学生能运用欣赏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起源和特点,让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

中国文学作品阅读及欣赏(第一讲)

中国文学作品阅读及欣赏(第一讲)




在柏拉图看来,诗人创作作品,就是 对世界的模仿,并不是创造,这正如用 镜子反照万物。 从柏拉图开始,用来解释文学本质的 模仿理论就成为西方文艺理论史 的重要 观点,影响深远。 模仿说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演化成再 现说。

与镜子比喻相比,在灯这一比喻的背 后,存在着与模仿说截然相反的理论, 那就是表现说。


艺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到了诗意的 状态之中,在此诗意状态中作品建立世 界,展现大地,进入了生活的最高境界。 在艺术作品中,人彻底摆脱了非本真 的浑浑噩噩的生存方式,世界才真正进 入了存在的光亮之中,人生在世诗意般 地彰显出来。
二、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束灯光


(一)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 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被文学的世界所打 动,可是,更多的时候,对于更多的人 来说,可能并不去思考什么是文学。 古往今来,理论家们不知提出了多少 种观点,莫衷一是。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说:“颂其诗、读其 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 候,要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 境,目的是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
(二)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也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 逆志,是为得之。”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要 通过文学作品的文辞来推求、理解作者所要表 达的原意。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是由作家赋 予的,文学鉴赏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无误地知解 作者的意图。
可见,绝对的再现是根本不可能的。




与再现说明显的片面性相比,表现说 存在的问题更多。 在西方,近代以来,一直是表现说在 理论上唱主角。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文学 被极端政治化了,因此,文学表现情感 的理论很容易被人们认同。

文学欣赏教案

文学欣赏教案

二、文学的历史
2.希伯来文学 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 涵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 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希伯来民族是 信仰一神的民族,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 尊重灵魂,主张人的理智抑制肉体的欲望;轻 视人的现世生命价值和意义,看重来世和天国 的幸福。显然,希伯来文化是种重灵魂、重群 体、重来世的理性型文化。
二、文学的历史
(3)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 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 诗歌体裁。 新诗在最初的时候,主张白话俗语 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因此,当时也 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 文”。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 适的白话诗词八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 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 适的《尝试集》(1920年)。而最早从思想艺 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 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年)。
二、文学的历史
4.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与希伯来基督教 源流形成了比“希腊化”时期更大规模的碰撞 ,带来了欧洲文学中人文观念的重大变化,这 就是“文艺复兴”,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 权反神权、以人性反神性、以个性自由反禁欲 主义等,要从上帝那里找到人类自己。人文主 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
二、文学的历史
中国古典文学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 韵文和散文;现代文学一般分为诗歌、 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 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又被称为古 文)起源最早而且比较发达。西方古典 文学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种基本类型。 与中国文学相比,西方文学中叙事诗和 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也比较发达。

文学欣赏第一讲PPT文档79页

文学欣赏第一讲PPT文档79页
挚强烈的感情,而非虚假的无病呻吟。 又说:“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可见“真美”。
举例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後,不以优劣为诠次。又其人既 往,其文克定。今所寓言,不录存者。
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 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於用事?“思君 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 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 美人上马来,马儿似 不支
引用
刘勰
刘勰<文心雕龙>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 摇焉.”
钟嵘<诗品 >说:
钟嵘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 魂逐飞蓬.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liú xié 刘勰(约465——520) 南朝梁(今山东)人。 然其名未以官显,却以文彰。 一部《文心雕龙》奠定 了他在中国 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 不可或缺的地位。
元代--元杂剧/元散曲/ 长篇章回小说
明清--三言二拍/长篇章 回小说
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抒情的,与音乐密切相关. <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 诗歌的特点: 1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2 跳跃性结构 3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有音乐美 诗法举例--起兴/隐喻/象征/叠加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注释
汉代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 身,父母兄弟亦均为乐工。善歌,有善创造新 声。武帝时。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
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 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 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

《文学欣赏》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

《文学欣赏》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
6
四、文学欣赏是以“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感受 活动
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 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 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 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 情的回旋激荡。 情的回旋激荡。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就是读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的相通或相似。 的思想感情的相通或相似。 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 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 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评论, 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评论, 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 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 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 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 受。 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 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理解和鉴别的 有机统一。 有机统一。
13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文学欣赏 2.共鸣 2
二、简述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 三、结合某一作品,谈如何进握作品,评判作品优劣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 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 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 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 的有机整体, 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 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 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 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 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 鉴赏,才是正确的欣赏方法。 鉴赏,才是正确的欣赏方法。

文学欣赏第一课

文学欣赏第一课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末了,想起那么一段话: 末了,想起那么一段话: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哭泣,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哭泣, 因为我在水里。 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 水说:我能感觉的到你在 哭泣,因为你在我心里。 哭泣,因为你在我心里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
一、文学欣赏的含义及魅力
• 1.文学的含义 • 文学家写出的作品,我就称之为文学。 从纵向的纬度,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和外 国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内部,我们又可 以横向的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 代文学。
2.文学欣赏的含义
•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 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 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 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 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 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
去 贬 低 它 。 》 这 样 的 作 品 而 贝 宝 海 上
《 去 崇 拜 他 ,
而 切 作 品 , 不 不 会 因 为 它 是 高 崇 经 曾 他 会
一 公 平 的 面 对 你
去 赏 。 最 后
欣 欣 赏
学 而 这 就

, 是 为 我 , 了 要 快 告 乐 诉 去 大 阅 家 读 的 去 文 , 见 成 种 各 下 放
• •
诗歌:唐诗宋词选,现代的徐志摩、冰心、冯至、穆 旦、戴望舒等的诗,当代的诗指北岛、顾城、舒婷、 海子的诗,外国的有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的 《唐璜》、雪莱的《西风颂》《致云雀》、波德莱 尔的《恶之花》、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 《荒原》,还有普希金、泰戈尔的诗 散文:《老子》、《史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 欧阳修《秋声赋》、张岱《西湖七月半》等;现代 散文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梁实秋、 张爱玲的文章;当代的有余秋雨、季羡林、张中行、 贾平凹、张承志、王小波、韩少功等人是散文;外 国的有柏拉图的《对话》、蒙田《随笔录》、培根 《随笔》、梭罗《瓦尔登湖》

高中人教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课《长恨歌》第2课时

高中人教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1课《长恨歌》第2课时
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
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
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
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
借景 抒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 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 何不泪垂。 回长安春后风,桃白李日花里开,日由,于秋环雨境梧和景物 的触发桐,叶从落景时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 却不在了,西禁宫不南住内就多潸秋然草泪,下落,叶从满太液池 的芙蓉阶花红和不未扫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 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草一木,一花一树,风来了,雨过了, 花开了,雨落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把情感写得哀婉动人, 深情缠绵。 “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只有一目一翼,其名鹣鹣,雌雄并 列,紧靠而飞。 “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 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进入课文讲解时,重在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诗歌常 见的表现手法(如“渲染”)等,并在此基础上,理 解诗人是如何凸显“长恨”这一主题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渲染”的艺术手法
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 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在记叙描写中, 运用渲染这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 托,有加强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具体可以这样运用: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 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 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 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 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 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 “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我的文学第一课

我的文学第一课

我的文学第一课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它是通过语言艺术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文化形式。

在文学的世界中,我经历了很多的故事和情感,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的文学第一课中,我学习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我了解到文学可以分为不同的流派,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等。

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

我还学习了文学的目的和功能,它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在文学课上,我读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其中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让我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力感;还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选择的困境。

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它可以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和成长。

在文学课上,我也学习了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我学会了分析作品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这让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我的文学第一课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文学,我能够与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与作品共鸣,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价值。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化我的文学修养。

我要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探索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我还要学习更多的文学批评理论,提高我的文学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我希望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写出自己的优秀作品,为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性质:选修课程
一、文学欣赏的含义及魅力
• 1.文学的含义 • 文学家写来自的作品,我就称之为文学。从纵向的纬度,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和外 国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内部,我们又可 以横向的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 代文学。
2.文学欣赏的含义
•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 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 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 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 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 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
三、文学欣赏的审美意义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学欣赏的规 范作用
• 心灵净化器——文学欣赏的净化作用 • 十日饮、百日醉——文学欣赏的熏陶感
染作用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
学欣赏的能动再创造作用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说:中国四大名著、鲁迅的《呐喊》《彷 徨》、巴金的《家》《春》《秋》、沈从 文的《边城》、老舍《四世同堂》、萧红 《呼兰河传》、张爱玲《倾城之恋》、路 遥《平凡的世界》、张承志《黑骏马》、 阿城《尘埃落地》 、苏童《妻妾成群》、
池莉《烦恼人生》、陈忠实《白鹿原》、 贾平凹《废都》、王安忆《长恨歌》、铁 凝《大浴女》、毕飞宇《玉米》等;外国 的有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列夫托尔 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福楼 拜《包法利夫人》、哈代《苔丝》、司汤 达《红与黑》、海明威《老人与海》、卡 夫卡《变形记》
• ③初读时要着重对作品的总体感悟与把握;然后在此 基础上,进行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细读,细心揣摩 作者的语言与写法。
• ④不仅要默读,而且要提倡“朗读”,在朗诵中读出 作品的情感与韵味。如有可能,一些诗歌与短文最好 能背诵。
诗歌:唐诗宋词选,现代的徐志摩、冰心、冯至、穆 旦、戴望舒等的诗,当代的诗指北岛、顾城、舒婷、 海子的诗,外国的有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的 《唐璜》、雪莱的《西风颂》《致云雀》、波德莱 尔的《恶之花》、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 《荒原》,还有普希金、泰戈尔的诗
末了,想起那么一段话: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哭泣, 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能感觉的到你在 哭泣,因为你在我心里。
四、文学欣赏的方法
• ①要集中主要精力读教材中的选文,再读全文,读得 越多越好,开卷有益。读作家的其他作品,读得越多 越好。
• ②最初读的时候,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要直接读原 文,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要特别重视与珍惜自己阅 读的第一印象;在反复的独立阅读中,有了自己的一 些想
去《而一去欣学而
贬上去切公赏欣这
低海崇作平。赏就 它宝拜品的最,是
老 师
。贝他,面后为我 小
》,不对,了要 语
这不会你放快告
样会他所下乐诉
的因曾要各去大
作为经看种阅家
品它崇到成读的
而是高的见去文

二、神秘的魔法——文学欣赏课 程的独特魅力
一句话,文学欣赏有助于我们完善自己的 综合素质
过生恋写 活爱作 过过
散文:《老子》、《史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 欧阳修《秋声赋》、张岱《西湖七月半》等;现代 散文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梁实秋、 张爱玲的文章;当代的有余秋雨、季羡林、张中行、 贾平凹、张承志、王小波、韩少功等人是散文;外 国的有柏拉图的《对话》、蒙田《随笔录》、培根 《随笔》、梭罗《瓦尔登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