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详解

合集下载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
结论:1) 散射电子束在某些方向上特别强.
2) 电子束在镍晶体表面上的散射图像,和X射
线被单晶体衍射的劳厄斑非常类似.
利用X射线衍射对晶体的衍射来分析
设晶格常数为d,散射
平面间距a,则
d
.. . 2. ..
2
. .2 .. ..
.
a.
d
si.n
2
.
. 两相.邻晶面. 电子.束反
. 射线. 之间的. 波程.差
(D) 1/eRBh
解:圆周运动:
德布罗意波长
(A)
[思考] 若考虑相对论效应,结果?
(库)
例5 低速运动的质子和粒子, 若它们的德布罗
意波长相同, 则它们的动量之比pp:p=
;
动能之比Ekp:Ek=
.
解: ⑴ 由德布罗意波长 =h/p
因 p= ,则得到 pp:p = 1:1
⑵在粒子运动速度不太大时,Ek
• 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是明显对称的。
• 既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实物粒子,如电 子,是否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4年,德布罗意大胆地提出实物粒子也具
有波粒二象性。
一、物质波假说
P219,第1段倒数1,2行,式 17.1a 17.1b
• 物质波假说: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指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粒子。如:电子、质子、介子、中子、分子、原子等。

17-4,5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相性

17-4,5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相性


0
V
A
17-4,5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遏止电压 U 0
第十七章 量子物理
eU0 Ek max
U0
Cs K Cu
遏止电势差与入射光频率 具有线性关系.
瞬时性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 几乎立即就有光电子逸出
0

电流饱和值 m im I(光强) 遏止电压
i
im1
U0
im2
i
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一直积累到足以使电子逸出金属
表面为止.与实验结果不符 .
17-4,5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二
第十七章 量子物理
光子 爱因斯坦方程 (1) “光量子”假设 光子的能量为
h
(2) 解释实验
1 2 逸出功与 爱因斯坦方程 h mv W 材料有关 2 对同一种金属,W 一定, Ek ,与光强无关
(2)Ek
E W (2.76 2.28)eV 0.48eV
hc 7 5.18 10 m 518 nm ( 3) E
17-4,5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 量子物理

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
(1)实验装置
光照射至金属表面, 电子从金 属表面逸出, 称其为光电子. (2)实验规律 截止频率(红限)
0 才发生光电效应, 仅当 截止频率与材料有关与光强无关 .

第十七章本章优化总结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本章优化总结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最小
波 粒 二 象 性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波 粒 二 象 性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专题一 光电效应规律及其应用 有关光电效应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光电效应现 象的判断,二是运用光电效应方程进行计算.求解光电效应 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光电效应规律,明确各概念之间的决定 关系,准确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4.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 的光子的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 ν 不变时,光强正比于单位 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但若入射光频率 不同,即使光强相同,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 的光子数也不相同,因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也不相 同(形成的光电流也不相同).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 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 3.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波动性特征 的物理量,因此 E=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 密切联系.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4.对不同频率的光,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 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5.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 出粒子性. 6.处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其二象性,搞清光 波是一种概率波.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全章教学案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全章教学案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全章教学案

一、引言

波粒二象性是描述微观粒子性质的基本原理之一。通过学习波粒二象性的概念

和相关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微观世界的完整认识。本教学案将围绕波粒二象性展开,通过理论探讨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和实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和实质;

2.掌握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基本特征;

3.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操作;

4.能够分析和解释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实验现象。

三、教学内容

1. 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和实质

•波动性:通过实验发现微观粒子也表现出波动性,具有干涉和衍射的特征;

•粒子性:微观粒子在测量时表现出局域性,具有位置和动量的确定性。

2. 波动性的实验

2.1 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装置:使用光源、双缝纱片、屏幕等构建实验台;

•实验操作:调整光源和缝间距离,观察干涉条纹的出现和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2.2 单缝衍射实验

•实验装置:使用光源、单缝纱片、屏幕等构建实验台;

•实验操作:调整光源和缝宽,观察衍射图样的出现和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衍射图样,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3. 粒子性的实验

3.1 光电效应实验

•实验装置:使用光源、光电管、电压源等构建实验台;

•实验操作:调整光源强度和电压,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果:光电流的变化与光源强度成正比,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粒子性。

3.2 康普顿散射实验

•实验装置:使用射线源、散射器、探测器等构建实验台;

•实验操作:调整射线源和散射角度,观察散射光的能量变化;

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 3.学习本章知识会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光的干 涉、衍射,弹性碰撞、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等,因
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复习过去的这些知识,对顺利学
习本章内容会有帮助。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光在爱因斯坦的眼里成了“粒子”,电子、质子等在德布 罗意看来具有了波动性……
光到底是什么?实物粒子真的具有波动性吗?让我们一起 进入这种神奇的微观世界,去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吧。
知识导航
• 本章内容涉及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首先从黑 体和黑体辐射出发,提出了能量的量子化观点,进 而通过实验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爱因斯坦的光子 说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做出合理解释, 明确了光 具有波粒二象性,进而将波粒二象性推广到运动的 实物粒子,提出了德布罗意波的概念,经分析和研 究得出光波和德布罗意波都是概率波以及不确定性 关系的结论。
学法指导
• 1.重视本章实验的理解。本章知识理论性很强,涉 及的新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但它们作为物理量
都有其实验事实基础,所以在学习时要结合实验来
理解它们,就不会觉得那么抽象。
• 2.注意体会人类认识微观粒子本性的历史进程。人 类认识微观粒子本性的进程是波浪形Biblioteka Baidu,在曲折中 前进,旧的理论总是被新发现、新的实验事实否定, 为解释新实验事实又提出新的理论。光电效应和康 普顿效应证明了光是一种粒子,但光的干涉和衍射 又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因此光是一种波——电磁波, 同时光也是一种粒子——光子。也就是说光具有波 粒二象性。光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是受波动规律 支配的,因此光是一种概率波。

高中物理人教版《波粒二象性》ppt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波粒二象性》ppt课件

V
到某一值 Uc 时,光电流恰为0。
Uc称遏止电压。
eU 1 m v 2
2 ec
c 精品课件
K阴

G
23
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 光电效应伏安特性曲线
阳A

V
K阴




G

I
光强较弱
U精品c课件
O
U
24
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 光电效应伏安特性曲线
阳A
极wk.baidu.com
V
I
K阴

精品课件
15
物理难题:1888年,霍瓦(Hallwachs)发现 一充负电的金属板被紫外光照射会放电。 近10年以后,因为1897年,J.Thomson才 发现电子 ,此时,人们认识到那就是从金
属表面射出的电子,后来,这些电子被称 作光电子(photoelectron),相应的效应叫做 光电效应。人们本着对光的完美理论(光 的波动性、电磁理论)进行解释会出现什 么结果?
精品课件
5
对光学的研究
从很早就开始了… …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牛顿 微粒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19世纪初证明了 波动说的正确性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吴有训 (1897-1977)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E mwenku.baidu.com ,
2
E h 。
h 光子质量:m 2 c
h h h 光子动量:P mc 2 c c c
光子能量:E h 光子动量:P h

动量能量是描述粒子的,频率和波长则 是用来描述波的,但动量和能量的表达 中具有描述波的量---频率和波长。
三.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1)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 的假设;
(3)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 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 “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 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 康普顿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康普顿正在测晶体 对X 射线的散射
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 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
1. 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 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 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 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2. 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
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康普顿效应是光子和电子作弹性碰撞的 结果,具体解释如下: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2020-2021高二物理3-5学案:第十七章 3粒子的波动性含解析

2020-2021高二物理3-5学案:第十七章 3粒子的波动性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5学案:第十七章3粒子的波动性含解析

3粒子的波动性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本性

光能够发生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能量表达式:ε=hν,动量表达式:p=h λ。

3.h的意义

能量和动量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和频率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表达式中左边是粒子性、右边是波动性,是h起了重要作用,架起了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桥梁.

光具有波动性是否说明光就是我们宏观意义上的波?

提示:不是.光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所以我们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里的粒子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粒子,同样这里的波也不是我们宏观意义上的波.

二、粒子的波动性

1.物质的分类

物理学中把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及由这些粒子组成的物质;另一类是场,像电场、磁场、电磁场这种看不见的,不是由实物粒子组成的,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2.德布罗意波

任何一种实物粒子都和一个波相对应,这种波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3.物质波的波长和频率

波长公式:λ=错误!,频率公式:ν=错误!.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太小,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波动性.微观粒子则不同,可找到与其波长差不多的障碍物或孔.如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演示实验,得到了明显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有波动性,可是我们观察运动着的汽车(如图所示),并未感到它的波动性.你如何理解该问题?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知识总结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知识总结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7.1能量量子化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

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想一想 在火炉旁边有什么感觉?投入炉中的铁块颜色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在火炉旁会感到热,这是由于火炉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投入炉中的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成为黄白色,这表明同一物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黑体,实际的物体都能

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电磁波),绝对黑体不存在,是理想化的模型. 三、能量子

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是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

子.

注意:带电微粒的辐射和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能量子ε的整数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是不连续的

2.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是普朗克常量,数值

h =6.626×10-34J ·s(一般h 取6.63×10-34 J ·s).其中ν = c

λ 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不必考虑量子化;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须考虑能量量子化.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全章教学案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全章教学案

选修3-5 第十七章教学案(1)

课题: 17.1 能量量子化

主备人:

教学目标:1、了解黑体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2、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特性:

2.绝对黑体(简称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简称。

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有关,还与的种类及状况有关。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

的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

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另一方面,

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的方向移动。

二.能量量子化

1.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能量子概念)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时,只能辐射和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即:能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值ε叫做。

2.能量子公式:ε=hγ,其中γ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常量。h= 。

3.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是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的,这种现象叫能量的量子化。

4.量子化假说的实验证实

5.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的意义

例题分析:

1.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分布有影响的是()

A.温度B.材料C.表面状况 D.质量

2.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的大致范围是400~700nm.400nm、700nm电磁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是多少?

3. 根据课本中的黑体辐射规律图(图17.1-2)可知()

A.随温度升高,各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详解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详解

第⼗七章波粒⼆象性详解第⼗七章波粒⼆象性

Ⅱ学习指导

⼀、本章知识结构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1.⿊体和⿊体辐射

如果某种物质能够完全吸收⼊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发⽣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体,简称⿊体。

(1)现实⽣活中不存在理想的⿊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绝对⿊体是理想化模型。

(2)⿊体看上去不⼀定是“⿊”的,有些可看做暗⿊体的物体由于⾃⾝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上的⼩孔、⼀些发光体也被当作⿊体来处理。

(3)⿊体辐射的特性:⿊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体的温度有关。

(4)⿊体辐射实验规律。

从下页右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另⼀⽅⾯辐射强度的极⼤值向波长较短的⽅向移动。

2.能量的量⼦化

宏观世界的能量是连续的,微观世界⾥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不是任意值,是量⼦化的,或者说是分⽴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化假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最⼩能量ε的整数倍,最⼩能量称为能量⼦

ε=h ν

普朗克常量:h =6.626×10-

34J ·s 3.光电效应的规律 (1)⼊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就越⼤,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数越多。即光电流强度与⼊射光的强度成正⽐。光电效应规律中“光电流的强度”指的是光电流的饱和值。因为光电流未达到饱和值之前,其⼤⼩不仅与⼊射光的强度有关,还与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有关。只有在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以后才和⼊射光的强度成正⽐。

(2)射出的光电⼦存在最⼤初动能,最⼤初动能与光强⽆关,只随光的频率的增⼤⽽增⼤。遏⽌电压:使光电流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粒子的波动性教材梳理素材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粒子的波动性教材梳理素材

3 粒子的波动性

疱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学发展史

2.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我们把光的这种性质叫做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子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无法用某一性质解释所有现象。事实上,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深化升华能量E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的物理量;波长λ或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光电效应现象中提出光子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康普顿效应中光子的动量与光的波长有关等内容,在体现光的粒子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光的波动性。3.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

(1)大量的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衍射现象中,

如果用强光照射,在光屏上立刻出现了干涉、衍射条纹,波动性体现了出来;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如果用微弱的光照射,在屏上就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无规律的光点,粒子性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在微弱的光照射进间加长的情况下,在感光底片上的光点分布又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倾向于干涉、衍射的分布规律.这些实验,为人们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

(3)光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E=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

(4)对不同频率的光,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5)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教案设计与知识点解析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教案设计与知识点解析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教案设计与知识点解析

新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

(4)根据实验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

(5)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知道电子云。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

(6)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

例1:通过电子衍射实验,初步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体会人类对于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2、活动建议:阅读有关微观世界的科普读物,写出读书体会。

17.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及热辐射的特性,了解黑体与黑体辐射。

(2)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了解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3)了解能量子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2)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能量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节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一)引入新课

介绍能量量子化发现的背景:(多媒体投影,见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波粒二象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波粒二象性

选项 A 正确。
2.(2014·广东理综,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 ν 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用频率小于 ν 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 ν 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答案:AD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選修3-5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 章末小結
1 知識結構
2 規律方法
4 考題探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觸及高考
5 臨場練兵
知識結構
規律方法
一、应用光电效应方程解题的方法 光电效应方程表达式为 Ek=hν-W0。 其中,Ek=12mev2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0 为逸出功。 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 ν 呈线性关系,与光强无关。只有当 hν>W0 时,才有光电子逸出, νc=Wh0就是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解析:由 a、b 光的偏折情况可判断 a 的折射率大于 b 的
折射率,即 na>nb,在同一块平板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a=nca<vb
= c ,因此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的时间 nb
ta=vda>tb=vdb,故
A 正确;全反射临界角 sinC=n1,na>nb,a 的全反射临界角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6张PPT)
电子双缝实验 1961年琼森(Claus Jönsson)将一束电子加速 到50Kev,让其通过一缝宽为a=0.510-6m,间 隔为d=2.010-6m的双缝,当电子撞击荧光屏时, 发现了类似于双缝衍射实验结果.
大量电子一次性的行为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1、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
阴极
栅极
多晶 薄膜
或薄金属片后,也象X射线 K G Cs
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1927年 G.P.汤姆逊(J.J.
U
汤姆逊之子) 也独立完成
高压
屏P
了电子衍射实验。与 C.J.
பைடு நூலகம்
戴维森共获 1937 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
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 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电子衍射图样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如果你是德布罗意,将如何验证自己的观点?
X 射线照在晶体上可以产生衍射,电子打在晶体上也能 观察电子衍射。
阅读课本P38“物质波的实验验证”部分,知道 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的思路: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据。 因此,如果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也真具有波动性, 那么它们就应该像光波那样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
(具有频率)
h
p (具有动量)
(具有波长)
mc2 h

高二物理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1~5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1~5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1~5节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选修3—5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一节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第二节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第三节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第四节 概率波

第五节 不确定性关系

二. 重点、难点解析

1. 光电效应的规律

〔1〕光电效应是单个光子和单个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只有当吸收的能量足够抑制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而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由此可解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和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

〔2〕“光电子的动能〞可以介于0~E km 的任意值,只有从金属外表逸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且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外表单位面积上的光子的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光强正比于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外表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但假设入

射光频率不同,即使光强一样,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外表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也不一样,因而从金属外表逸出的光电子数也不一样〔形成的光电流也不一样〕。

2.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物质波的理解

〔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认光的波动性。

现在提到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与17世纪提出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不同。 当时的两种学说是相互对立的,都企图用一种观点去说明光的各种“行为〞。并否认对方观点。 这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传统观念是人们观察周围的宏观物体形成的。 波动性与粒子性在宏观世界中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但对光子就不同了,光子属于微观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Ⅱ学习指导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1.黑体和黑体辐射

如果某种物质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1)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黑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绝对黑体是理想化模型。

(2)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的,有些可看做暗黑体的物体由于自身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一些发光体也被当作黑体来处理。

(3)黑体辐射的特性: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实验规律。

从下页右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能量的量子化

宏观世界的能量是连续的,微观世界里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不是任意值,是量子化的,或者说是分立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

ε=h ν

普朗克常量:h =6.626×10-

34J ·s 3.光电效应的规律 (1)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就越大,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即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效应规律中“光电流的强度”指的是光电流的饱和值。因为光电流未达到饱和值之前,其大小不仅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还与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有关。只有在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以后才和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射出的光电子存在最大初动能,最大初动能与光强无关,只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

2

1

2c e v m =eU c 遏止电压的存在说明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遏止电压随入射光的频率改变,与光强无关。

(3)任何金属都存在截止频率,用超过截止频率的光照射这种金属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截止频率的光照射,无论光有多强,照射时间有多长,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4)光电效应的瞬时性,产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不会超过10-

9s 。

例1 光电效应中,从同一金属逸出的电子动能的最大值 A .只跟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B .只跟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C .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关

D .除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有关外,还和光照时间有关

说明: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可知,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值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ν,故选项A 正确。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E =h ν。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 (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对光电流强度的解释。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强度越大意味着单位时间内打在金属上的光子数越多,那么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也就越多。 ②对截止频率的解释。

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后,其动能大到足以克服金属离子的引力而逃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对一定金属来说,如果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它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这就是存在截止频率的原因。

③对最大初动能的解释。

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展示的是一个光子和一个电子之间能量转化的守恒关系。逸出功是一定的,照射光的频率越大,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就越大。

④对瞬时性的解释。

当光子照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动能立刻就增加了,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

例2 铝的逸出功是4.2eV ,现在将波长为200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求: (1)光电子的最大出动能; (2)遏止电压为多少; (3)铝的截止频率是多大?

说明: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 k =

λ

hc

-W 0=3.225×10

-19

J

由E k =eU c 可得V 016.2k ==e E

U c 由h ν0=W 可知ν0=

h

W

=1.014×1015Hz 例3 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光频率ν 变化的E k -ν 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 ,锌的逸出功是3.34eV ,若将二者的图象画在同一个E k -ν 坐标系中,如下图所示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说明: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可知,E k -ν 图线的斜率代表普朗克常量h ,因此钨和锌的E k -ν 图线应该平

行。图线的横截距代表截止频率νc ,而νc =

h

W

,钨的νc 小些,因此A 图正确。 5.康普顿效应

X 射线的光子与石墨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说明光子与物质粒子一样,有能量、动量。

假定X 射线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 ν 减小为h ν′,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增大。同时,光子还使电子获得一定的动量,这样就圆满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

光子的动量为:λ

h

p =

6.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为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既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

(2)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频率越低的光波动性越明显,频率越高的光粒子性越明显。

(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显示波动性,在与物质作用时往往显示粒子性。 例4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 .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 .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说明: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偏振)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而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显示出粒子性。因此答案为C 选项。

7.粒子的波动性 物质波

物质波也称为“实物波”或“德布罗意波”,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