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优质课件
C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小岗村责任承包书
相关链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
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
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 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
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
3.实施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 劳动热情,带来农村 生产力的大解放,农 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 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 业化、商品化、社会 化发展,农村乡镇企 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 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小小电影院
一 三 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等奖优秀课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家庭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 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 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 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 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 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
结合课本39页相关史事,说说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 农村存在什么嘛问题?(改革的原因)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农民生活水平低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 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 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3 0
GDP总值当时只有3500多亿元,2017年总 值达 827122亿元,在全球占比超过15%,是第 三四五名的日本、德国、英国的总和。
阅读39页相关史事。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承包给
生产 自主权 家庭(农户)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0000 100000 14000 1200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作用: 10000 80000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8000 2.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60000 6000 3.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时间: 1978年 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方式: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发展: 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家庭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 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 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 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 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 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
结合课本39页相关史事,说说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 农村存在什么嘛问题?(改革的原因)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农民生活水平低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 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 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3 0
GDP总值当时只有3500多亿元,2017年总 值达 827122亿元,在全球占比超过15%,是第 三四五名的日本、德国、英国的总和。
阅读39页相关史事。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承包给
生产 自主权 家庭(农户)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0000 100000 14000 1200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作用: 10000 80000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8000 2.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60000 6000 3.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时间: 1978年 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方式: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发展: 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C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B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小小电影院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情况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D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B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
小小电影院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情况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D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共29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试点:安徽:凤阳---1980年四川--1982年全面推广 特点:包产到户(形式),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国家、集 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意义: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 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职工积极性不高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 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 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 11个部门 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展开:
2.我国城市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
①所有制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 •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 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制度。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是如何推进 的? • • ①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在城市改革所有制、管理体制和分配 方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 ③1993年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 “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这主要与 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D ) A. 加强民主建设 B. 农村经济改革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试点:安徽:凤阳---1980年四川--1982年全面推广 特点:包产到户(形式),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国家、集 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意义: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 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职工积极性不高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 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 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 11个部门 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展开:
2.我国城市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
①所有制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 •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 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制度。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是如何推进 的? • • ①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在城市改革所有制、管理体制和分配 方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 • ③1993年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7.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 “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这主要与 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D ) A. 加强民主建设 B. 农村经济改革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30张PPT)
——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
几点研究》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987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32%; 棉花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93.3%, 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 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
元。实在行当家时庭,联对产这承群“包叫责花任子制”后来,说农,民这无积疑极是性一提座高光了芒,四农 民射从的“金大山锅。饭”里—解—马放立了诚、,凌富志军余著劳作《动交力锋》越来越多,怎么办?
(3)、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别是什么?
依据材料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大包干后,群众干活“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 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早上工,天不明;晚
①收激工发,了黑蒙农蒙民。的早劳晚动两热头情见,星带星,来一农天村当生成产几力天的用大”。解放; ②材农料业二生:产小和岗村农1民97收9年入卖均给有国很家大粮食提1高2497公斤,超过政府
生死契约, 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 各自的名字. 并按上鲜红的手印, 几天后全村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
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 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分下去了。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的 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1977年6月万里上任安徽省委第
一书记,调查发现:安徽全省28万个生 产队中,只有10%能维持温饱;67%的 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30元以下的队 约占25%。这意味着安徽4000万农村人 口中有3500万以上吃不饱肚子!”
几点研究》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987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32%; 棉花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93.3%, 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 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
元。实在行当家时庭,联对产这承群“包叫责花任子制”后来,说农,民这无积疑极是性一提座高光了芒,四农 民射从的“金大山锅。饭”里—解—马放立了诚、,凌富志军余著劳作《动交力锋》越来越多,怎么办?
(3)、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别是什么?
依据材料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大包干后,群众干活“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 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早上工,天不明;晚
①收激工发,了黑蒙农蒙民。的早劳晚动两热头情见,星带星,来一农天村当生成产几力天的用大”。解放; ②材农料业二生:产小和岗村农1民97收9年入卖均给有国很家大粮食提1高2497公斤,超过政府
生死契约, 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 各自的名字. 并按上鲜红的手印, 几天后全村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
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 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分下去了。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的 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1977年6月万里上任安徽省委第
一书记,调查发现:安徽全省28万个生 产队中,只有10%能维持温饱;67%的 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30元以下的队 约占25%。这意味着安徽4000万农村人 口中有3500万以上吃不饱肚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4张PPT)
大锅饭 为主
政企 政企分开,扩大 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标注; 不分 企业自主权。
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改革前,海尔集团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11年 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第 三次蝉联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营业额实现2419亿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D
当堂训练检测 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 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 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D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建立了经济特区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农民生产极积极性大大提高 ③农村生产力大解放④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试行和推广,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 行的意义。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动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自主阅读课本P38~39页第一目内容,师友完成: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2.小组交流: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 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 系变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活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中心环节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中心环节 2.自主阅读课本P39~40页第二目内容,师友完成:城市 单一 以公有制为基础, 增强企业活力
政企 政企分开,扩大 1.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在课本上勾画,标注; 不分 企业自主权。
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改革前,海尔集团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11年 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第 三次蝉联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营业额实现2419亿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D
当堂训练检测 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 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 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D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建立了经济特区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农民生产极积极性大大提高 ③农村生产力大解放④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试行和推广,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 行的意义。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动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自主阅读课本P38~39页第一目内容,师友完成: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2.小组交流: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 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 系变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活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中心环节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中心环节 2.自主阅读课本P39~40页第二目内容,师友完成:城市 单一 以公有制为基础, 增强企业活力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配“大 锅饭”
分配制度
调动了企业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和职工的积
分配方式并存
极性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国 家
管给的企太业多松 太绑死
没 扩有 大生 自产 主 自 权主 经权 营缺 责 乏 任活 制企力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 实施 过 (2)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 程 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 遍实行。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在土 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的土地按照合同长期包 给各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 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 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形象地说:“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
材料三: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行了官全)
行业的公有所制有,所制有形制式形式单比一较单一,甚至
连小商品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①础:改,革改在革农的村浪取潮得从成农功村,涌为向继城续市深化改革打下了基
②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
施业比即政较使简采企单取不, 这分主样要的,是措企风施业扇也、没没鼓有有风主自机动,权主但,权是要企经
分配制度
调动了企业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和职工的积
分配方式并存
极性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国 家
管给的企太业多松 太绑死
没 扩有 大生 自产 主 自 权主 经权 营缺 责 乏 任活 制企力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 实施 过 (2)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 程 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 遍实行。
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是在土 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的土地按照合同长期包 给各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 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 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形象地说:“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
材料三: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行了官全)
行业的公有所制有,所制有形制式形式单比一较单一,甚至
连小商品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①础:改,革改在革农的村浪取潮得从成农功村,涌为向继城续市深化改革打下了基
②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
施业比即政较使简采企单取不, 这分主样要的,是措企风施业扇也、没没鼓有有风主自机动,权主但,权是要企经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企业
没扩有大生自产主自权 主经权营缺责乏任活制 力
工人
吃大锅按饭劳, 没极有性劳分动配积
知识拓展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2原01貌6年年营业额2016亿元,是全球大型家电第 一品牌。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 榜,海尔集团连续十三年蝉联家电行业第一品 牌。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西 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 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 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 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 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 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
集体
人民公 社化运
动
1958 党的领导人急 — 于求成,忽视 1978 客观规律。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
化程度。强调“一 积极性,使农业生产
大二公”
遭到严重破坏
强调规模、 公有化程度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人民公社体制 1978 的弊端(农民
年 缺乏生产自主 至今 权,生产积极
性不高)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 础上,集体所有的 热情,带来农村生产 土地包给农民使 力的大解放,农业生 用。(分田包干到 产和农民收入有很 户,自负盈亏) 大提高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随着农业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 发展起来,为农民致 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 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 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 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 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 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 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 修理等企业。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7
6.62
6
5
4
3
2 1.75
1
0
1978年
1979年
人均口粮(公斤)
400
350
350
300
250
200
150
93
100
50
0
1978年
1979年
人均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22
0
1978年
1979年
1978年,安徽小岗村、四川广汉 县等地开始实行“包干到户”、 “包产到组”。
贰 城市新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 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 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地, 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 最 大 的 烦 恼 …… 为 此 , 我 们 怀 揣 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请给我们松绑,给我们必要的权 力。”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 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国营企业承包第 一人,首推石家庄市 造纸厂的马胜利
(《艰辛与辉煌-从新民主 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探索实践》第378页)
③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城市改革的内容
改革前
改革后
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
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
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7
6.62
6
5
4
3
2 1.75
1
0
1978年
1979年
人均口粮(公斤)
400
350
350
300
250
200
150
93
100
50
0
1978年
1979年
人均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22
0
1978年
1979年
1978年,安徽小岗村、四川广汉 县等地开始实行“包干到户”、 “包产到组”。
贰 城市新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 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 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地, 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 最 大 的 烦 恼 …… 为 此 , 我 们 怀 揣 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请给我们松绑,给我们必要的权 力。”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 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国营企业承包第 一人,首推石家庄市 造纸厂的马胜利
(《艰辛与辉煌-从新民主 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探索实践》第378页)
③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城市改革的内容
改革前
改革后
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
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
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下列对这一“契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 将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8. 1979—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累计生产3
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
随堂练习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C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随堂练习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5.意义:企业经营权的扩大,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 的积极性,增强了 企业的活力。
改革前
国家:管的太多、太死啊
国 有 企 业
企业:缺乏活力 没有生产自主权
工人: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积极性
改革后
国家:给企业松绑, 政企分开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B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堂练习
5. 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
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D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国有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弊端
材料一: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 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B )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变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堂练习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 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C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目的
中心环节
农
城
开 始
村 改
政策
推 进
市 改
主要内容
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革
革
作用
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国国情,一切从 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史实,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认识城市改革的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重大意义;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认同改革 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10. 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企业上缴 利润每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就可相应增长0.3—0.7%。
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 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国 有 企 业
企业:扩大自主权 经营责任制
工人: 按劳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琳琅满目的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 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 路径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农村到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随堂练习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D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公社财产统一分配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0731亿公斤
要盖仓库。”
7.15亿公斤
6.70亿公斤
材料二:改革5.后02亿一公斤年,小岗村第30一477亿次公斤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
善。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78年 1984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4.意义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 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 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 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 条新路。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国家 所有权
土地等生 产资料
农 户
使用权
定额
国家 集体
作物收成
剩下部分
农户 所有
包产 到户, 自负 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 在 土 地 公 有 的 基 础 上 , 把 土 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
情景导入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迈出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说一说:同是凤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大胆的尝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 养活到18岁。”
6.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以下关于“大包干”
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 农村土地不再是集体所有 B. 农民不再向国家承担义务 C. 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 中国重新退回到过去的自然经济状态
随堂练习
7.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包产到户的契
2.开始时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3.实施:(1)开始: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 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 实行。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
上三五年,吃陈安徽粮凤,阳粮烧食产陈量草,个全人国富粮食,产集量 体富,国家还
注意: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公有制未变)
改变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集体经营
个体经营
政策的支持: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 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人 民 公 社 体 制 严 重 挫 伤 了 农 民 生产积极性。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材料二:(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 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 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1.背景:(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缺 乏活力(2)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
A.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 将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8. 1979—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累计生产3
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
随堂练习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C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随堂练习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5.意义:企业经营权的扩大,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 的积极性,增强了 企业的活力。
改革前
国家:管的太多、太死啊
国 有 企 业
企业:缺乏活力 没有生产自主权
工人: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积极性
改革后
国家:给企业松绑, 政企分开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B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堂练习
5. 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
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D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
1950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958年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国有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弊端
材料一: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 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B )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变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堂练习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 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C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目的
中心环节
农
城
开 始
村 改
政策
推 进
市 改
主要内容
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革
革
作用
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国国情,一切从 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史实,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认识城市改革的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重大意义;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认同改革 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10. 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企业上缴 利润每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就可相应增长0.3—0.7%。
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 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国 有 企 业
企业:扩大自主权 经营责任制
工人: 按劳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琳琅满目的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 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使市场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 路径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农村到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随堂练习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D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公社财产统一分配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0731亿公斤
要盖仓库。”
7.15亿公斤
6.70亿公斤
材料二:改革5.后02亿一公斤年,小岗村第30一477亿次公斤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
善。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78年 1984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4.意义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 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 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 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 条新路。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国家 所有权
土地等生 产资料
农 户
使用权
定额
国家 集体
作物收成
剩下部分
农户 所有
包产 到户, 自负 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 在 土 地 公 有 的 基 础 上 , 把 土 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
情景导入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迈出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说一说:同是凤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大胆的尝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 养活到18岁。”
6.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以下关于“大包干”
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 农村土地不再是集体所有 B. 农民不再向国家承担义务 C. 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 中国重新退回到过去的自然经济状态
随堂练习
7.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包产到户的契
2.开始时间: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3.实施:(1)开始: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 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 实行。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
上三五年,吃陈安徽粮凤,阳粮烧食产陈量草,个全人国富粮食,产集量 体富,国家还
注意: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公有制未变)
改变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集体经营
个体经营
政策的支持:
支持安徽地方实行包产到户 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省委指示: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人 民 公 社 体 制 严 重 挫 伤 了 农 民 生产积极性。
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材料二:(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 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 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1.背景:(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缺 乏活力(2)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