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搭车”现象
试论西安政务团乘坐南航班机事件舆情应对中的得与失
第9卷第2期Vol.9 No.2167试论西安政务团乘坐南航班机事件舆情应对中的得与失李 诚(西安广播电视台,陕西 西安 710000)摘 要:“南航舆情事件”是一场考试,既检验出西安在舆论引导工作上的缺陷和不足,也为西安敲响了警钟。
未来应该找不足,补短板,对标找差距,赶超争先进,切实增强舆情应对能力,这是“南航舆情事件”给西安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西安政务团;南航舆情事件;应对能力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2-0167-012017年8月9日,一则署名为“南航西安分公司党群工作部”,标题为“‘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的文章现身网络。
[1]文章指出,南航公司为西安政府政务团66名成员出行提供服务时,被要求将全部成员安排在前11排的座位,且保证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的隔离。
南航公司为该团争取到8月6日西安—成都的CZ6433航班前11排66个座位,长航段销售的旅客被集中安排在12排以后。
“只要”“前11排”“政府”“要务”等关键词,准确命中了廉政的热点、特权的痛点,由此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网民的强烈围观,舆情开始进入发酵期和发展期。
8月12日下午,人民日报客户端刊载《“邢老师”和“前11排座位”:哪来的底气违反八项规定》评论之后,将舆论再次引爆,不少媒体和网民纷纷转发、评论。
就在同一天,南航也主动发表声明,声称消息不实。
由于南航的公关不当,彻底将舆论引爆,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舆情进入高涨期。
8月13日,舆情进入回落期。
然而,在西安发布的一则新闻下面评论区域的集体“唱红”又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引发了不小的网络波动。
整体来看,整个舆情事件呈现出几座山峰的运行模式,产生了几波高潮,但截至8月15日,“南航舆情事件”基本平息。
总结本次舆情事件,得与失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领导重视,值得点赞8月12日晚上,西安市委连夜召开会议进行舆情应对,并将舆情事件提升到常委会级别上进行讨论,[2]态度诚恳,胸襟开阔,表现出西安博大开放、包容有度的城市精神,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情的升温。
搭车调查
咨询热线:400—703—0600
我要调查网——市场调研公司专用的在线调查平台 http://www 专业!方便!快速!经济! 市场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主要来介绍下搭车调查这种方法:
所谓的搭车调查,英文名字叫Homnibus ,可以理解为我们当市场调查问题很少的时候,可以搭随风车的方式进行市场调查。
搭车调查是国际市场调查公司和行业内部的一种习惯叫法,就是在市场调查公司正在进行的某个或多个项目的现场实施环节,由研究公司项目经理指派,在现场访问中再“搭上”相同研究对象的其它访问主题的问卷或提纲的做法。
一般来说搭车项目不会影响主项目(正在进行的客户项目),而且搭车项目规模较小、不需要 单独增加调查费用。
搭车调查是一种很好的节约经费的运作管理方法,在国际上很流行,在国内目前使用较少。
搭车调查是将多个市场调查对象相似的问卷放在一起执行,多个客户一起分担调查费用,从而降低调查成本的一种调查方式。
搭车调查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的市场调查相比,搭车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客户需要获得的信息量少(只有3、4个或者是最多7、8个问题);
•信息获得速度快;
•成本低。
这种市场调查方式主要应用在于我们在针对调查时,所要收集的信息资料相对较小的时候才用的一种市场调查方式!。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案例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案例新闻媒介是现代社会中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强大的正负效应。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具体案例,以生动全面地展示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并提出一些指导意义。
一、正效应案例:聚焦贫困地区,倡导关爱我国贫困地区是新闻媒介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某些报道中,媒体通过展现当地贫困人群的艰苦生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各种扶贫行动的开展。
例如,某电视台报道了因疾病无法支付医疗费用而生活陷入困境的一对夫妇的故事,事后得到众多网友和慈善组织的捐款支持,让他们渡过了难关。
这样的报道可以引领社会力量关注贫困地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加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指导意义:新闻媒介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发挥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
媒体要深入贫困地区采访,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寻求帮助,同时也要提倡关爱、化解偏见,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正效应案例:曝光真相,为公平正义发声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新闻媒介也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
例如,近年来不断曝出的校园欺凌事件,让社会各界人士产生了关注,促使政府、学校等有关方面加强了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
类似此类的案例,新闻媒介经常通过调查、报道,为在权限之外的受害者发声,并且通过曝光黑幕,推动政府,相关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治理效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指导意义:新闻媒介在社会公平正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媒体一定要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要信守职业操守,维护正义,赋予受害者话语权。
同时,媒体也应该从公共角度出发,辅助政府等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为弱势群体发声。
三、负效应案例:造谣诽谤,恶意攻击个人与此相反的是,在新闻媒介的传播中,也存在着造谣诽谤等负面行为,这样的行为容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造成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例如,某网民恶意攻击一位大学教授的学术成就,导致该教授遭受打击,更造成了很大的民意负面效应。
指导意义:应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任何故意捏造、歪曲事实的行为都会影响公众的认知和舆情,对受害者造成巨大的伤害。
认真剖析典型案例
认真剖析典型案例案例一:Uber与出租车行业的竞争Uber作为一家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网络预约打车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影响。
Uber的崛起给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Uber采用了一种与传统出租车不同的经营模式,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乘客和司机的匹配,以及电子支付等服务。
这种模式使得乘客能够更便捷地叫车,并且价格相对较低,给传统出租车带来了竞争压力。
然而,Uber的经营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包括税务、安全和劳动力等方面,使得Uber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法律和政策的限制和监管。
案例二:Facebook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2018年,Facebook爆发了一起严重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到大约8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这起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揭示了社交媒体平台在数据保护和隐私方面的薄弱点。
Facebook被指责没有充分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并未及时披露事件的真实情况,导致用户信任度下降,对其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三:Volkswagen尾气排放丑闻2015年,大众汽车集团爆发了一起尾气排放丑闻,揭示了该公司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检测中存在作弊行为。
大众被指责使用了一种软件来操纵柴油车尾气排放数据,使其在实际使用中远远超过了法定限值。
这起丑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调查,大众汽车集团不得不支付巨额罚款,并面临了严重的声誉损失和销售下滑。
案例四:苹果公司与FBI的数据解锁争议2016年,苹果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数据解锁的争议。
FBI要求苹果公司解锁一部恐怖分子使用的iPhone,以获取相关调查线索。
然而,苹果公司坚持拒绝提供解锁服务,表示这会破坏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这场争议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涉及到了个人隐私、公共安全和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等重要问题。
案例五:谷歌在欧盟的反垄断调查欧盟委员会多次对谷歌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指控该公司滥用其市场地位,对竞争对手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
在对舆情搭车进行概念界定前也 需 对 原 生 舆 情 事 件( 下 文 简 称“ 原 生 事 件”) 和 搭 车 舆 情 事 件( 下 文 简 称 “搭车事件”)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本文中原生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限中的 一 段 区 间 内, 因 该 事 件 的 成 因、 发 展 过程或处理结果引发大量关注聚集的 网络舆情事件。一定时限指一定时期 内趋于稳定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水 平。 在 社 会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每 一 个 历史阶段的发展情況都各不相同,故 每一个阶段关注的焦点也不一定相同。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
毕秋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新媒体得到纵深式发展,在其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把关角色与议程设置功能被互联 网稀释,媒介话语权从传统媒体逐渐分散、下移至自媒体,增加的话语权会使对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愈发激烈,于是网络 舆情事件不断增多,在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与原生事件相关的事件将进入公众视野,借助已有的表达渠道形成新 的网络舆情事件,这就是“舆情搭车现象”,与网络舆情事件不同的是搭车现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搭车事件和原生事件 一般有地域、时间与性质等关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舆情客体也会不断迭代,故而应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认知网络 舆情和网络舆情搭车现象。
地域有一定相关性的地域的还未爆发 的事件进行放大或者升温,从而携带 相同或者类似地域标签的事件进入关 注视界。
地域搭车属于线段型量程模式, 即关注聚集过后便会随着新的网络舆 情事件的爆发与搭车现象的出现,原 本聚集在原生事件的关注会被搭车事 件分流或者是被其他与之无关的事件 完全替代。
早安时政-网约车安全
NO.20网约车安全风险【新闻直击】在“5·6空姐坐顺风车遇害案”百日之后,浙江温州乐清20岁女生赵某8月24日乘坐滴滴顺风车时,也遭到司机加害。
目前交通部联合公安部等已对滴滴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而滴滴方面则已全国下线顺风车业务。
【相关链接】网约车安全事件:1.2016年5月2日晚,深圳一名滴滴公司网约车司机涉嫌抢劫并杀害一名女乘客,涉案司机潘某是用真实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顺风车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案发当晚其车辆牌照系临时伪造。
2.据河南媒体报道,2018年5月6日,遇害空姐在郑州市航空港区搭乘一辆轿车赶往市内时遇害。
报道称,民警告诉遇害者家属,嫌犯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凶器,作案后潜逃。
案发后,滴滴相关人士确认,经公司核实,该司机为顺风车司机,注册信息都是真实的。
【媒体发声】角度一:网络法治以下文字来自一位记者手记:连日来,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乘车女孩一案,成为舆论焦点,滴滴公司因此也卷入了舆论漩涡,除两位高管被免,滴滴公司还受到了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的联合约谈。
本文要谈的不是这起命案,而是这起命案的次生灾害——滴滴司机聊天群。
有网友曝光了近日一些滴滴司机的聊天群,被指“不堪入目、令人发指”。
武汉等地多个疑似滴滴司机群聊天记录内容不堪入目,对遇害女孩进行无底线低俗调侃。
其中一名司机的言论被网友批判后,竟然称“开心就好,并不影响”。
还有疑似群主者叫嚣“杀得漂亮”。
更有网友曝光了滴滴司机聊天群的“黑历史”,偷拍女乘客、打人都成了司机炫耀的资本,在群中还收获了一片掌声。
难怪有网友对此感到毛骨悚然。
好在警察蜀黍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介入调查了,希望那些违法者早早投案自首吧!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我们都说烦了,可就是有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不但在一些技术领域是世界领先的,在管理领域同样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法治也在步步紧跟,基本上做到了互联网发展到哪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
搭便车问题及其对策
什么是搭便车问题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
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
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
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
在财政学上,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搭便车行为妨碍市场的自动调节过程。
因此,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克服“搭便车”行为,这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一个中心问题。
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找到搭便车的例子,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此种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公共政策的顺利制定及有效执行。
德国的高福利政策也是搭便车问题的例子,高收入者支付的高额税收对同样享用高福利(医疗、教育)的低税收贡献者来说是被后者“搭了顺风车”。
[编辑]搭便车问题的经济学含义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效率。
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的控制,每辆车都急于通过路口,从而导致路口变得更加拥挤,每辆车都无法通过。
设置一个红绿灯的成本为50,000元,一年该路口通过100,000辆汽车,每辆汽车由于能够顺利的通过路口而节约的成本为10元。
“新闻搭车”的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
“新闻搭车”的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作者:李劭强来源:《中国广播》2015年第11期【摘要】伴随一起真相迟到的枪击案,“新闻搭车”一词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
“新闻搭车”是一种新闻的借机表达,也是一种舆情的借机搭车,在拓宽了表达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本文认为,应该及时而全面地公开信息,主动打捞梳理沉没的舆情,畅通舆情表达的渠道,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搭车舆情搭车引导策略【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2015年5月2日,哈尔滨铁路警察李乐斌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开枪击毙”农民徐纯合,该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成为舆论热点。
当公众对真相翘首以待时,官方却在枪击案发生后迟迟不公开完整现场录像,直到舆论不断升温、发酵成为全国关注热点,现场视频5月14日才在央视公布。
完整的视频内容显示,铁警开枪的行为并无不妥。
这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失败的舆论引导案例。
除了信息公开要及时这个基本的舆论引导常识需要强调外,此事件所引发的舆论中,还有一种新的现象需要重视,那就是当地对官员的举报借机“多点开花”——在事发十余日内,枪击案的真相尚不可求,网上关于当地官场的举报帖却集中爆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称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
①“新闻搭车”成为舆情表达的一种新的方式,并对舆论引导工作产生了实质影响。
一、“新闻搭车”的实质是“舆情搭车”在“新闻搭车”概念提出后,媒体列举了一些近年来各地“新闻搭车”的案例,如: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从“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从“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
这些案例都经过了新闻峰回路转的过程,也都伴随着新闻报道内容的变化与丰富。
严格地说,前两个新闻事件并不算“新闻搭车”,因为新闻的主体事件没有变,只不过是新闻关注的角度有所变化,这属于人肉搜索和深度报道的范畴。
搭便车
什么是搭便车问题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
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
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
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
在财政学上,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搭便车行为妨碍市场的自动调节过程。
因此,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克服“搭便车”行为,这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一个中心问题。
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找到搭便车的例子,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此种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公共政策的顺利制定及有效执行。
德国的高福利政策也是搭便车问题的例子,高收入者支付的高额税收对同样享用高福利(医疗、教育)的低税收贡献者来说是被后者“搭了顺风车”。
[编辑]搭便车问题的经济学含义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效率。
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的控制,每辆车都急于通过路口,从而导致路口变得更加拥挤,每辆车都无法通过。
设置一个红绿灯的成本为50,000元,一年该路口通过100,000辆汽车,每辆汽车由于能够顺利的通过路口而节约的成本为10元。
_关注舆情事件中的“新闻搭车”现象——以“庆安枪击案”为例
新闻观察·新闻思辨41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上● 王海龙关注舆情事件中的“新闻搭车”现象——以“庆安枪击案”为例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到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公众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此即“新闻搭车”现象。
5月2日,黑龙江省庆安县火车站发生枪击事件,当地45岁农民徐纯合因为涉嫌暴力袭警,被执勤民警开枪击倒身亡。
由于民间与官方对现场描述存在脱节情况,而且现场完整视频迟迟不公布,“庆安枪击案”引发舆论持续关注。
自5月2日事件发生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围绕“庆安枪击案”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庆安官场贪腐问题,在互联网上热度不减。
值得注意的是,事件甫一发生,舆论焦点就直指“还原真相”,“官方应公开视频”的呼声此起彼伏。
而时隔10余天后,5月14日,官方才公布庆安民警击毙男子的现场视频。
就在这10余天内,庆安县副县长被曝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该县检察院检察长被举报超标用车、悬挂假车牌,该县部分官员涉嫌联手倒卖教师编制……以往庆安县很难受到关注的问题随着“一声枪响”集中出现在公众视野。
关注舆情事件中“新闻搭车”现象,能为其他地区发生类似事件提供舆情处置借鉴。
现象解析:“一声枪响”令庆安官场面临舆论冲击还原“庆安枪击案”的传播过程,可以发现该舆情事件呈现发酵时段长、舆论转向快等特点。
而借“一声枪响”引出庆安官场问题的“新闻搭车”现象贯穿事件始终。
当地政府部门也面临着强大舆论冲击。
(一)追问真相是主线事件发生后,舆论将焦点对准“为何开枪”。
相关质疑声四起: “冲突到底因何而发生?警察是否存在滥用枪支的情况?警察开枪是否合乎程序正义?”《重庆时报》发表评论文章《应对庆安警察开枪事件进行司法审查》称,亟须“公开视频,进行司法审查”。
此后,《新京报》等媒体跟进深挖案件发生原因,追问“是否截访”。
5月7日、9日《新京报》连发两篇文章《车站枪击案,究竟有无安检“截访”》、《媒体三问黑龙江庆安枪案:是否因违法截访引发》,《晶报》也刊文《违法截访是不是庆安枪击案的导火索》,将事件原因与截访相关联。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以顶替上学事件为例
《科技传播》81作者简介:张留勋,研究生在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以顶替上学事件为例张留勋摘 要 2020年,多个涉及教育事件的社会舆情事件频频刷屏,并占据热搜排行榜引发网民热议。
其中,山东女子被顶替上大学事件持续时间长,并引发了相关的“新闻搭车”现象,该现象对舆论的理性疏导带来影响和挑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应对。
关键词 舆情搭车;山东;教育;高考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73-0081-031 舆情搭车概念“舆情搭车”也叫“新闻搭车”,即当网民和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目前比较热门的舆情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
新闻搭车成为舆情表达的一种新的方式,并对舆论引导工作产生了实质影响。
这一概念最初由喻国明教授提出,此概念的提出源于2015年黑龙江发生的一起枪击案后出现的针对当地的一系列举报舆情事件。
2015年5月初, 黑龙江庆安县火车站发生一起哈尔滨铁警“开枪击毙”乘客枪击案。
随后,当地官场被集中举报现“新闻搭车”现象;当地的政府、公安、教育、纪检等多部门的多名领导与工作人员被举报,举报者称此前在网上举报不受关注。
舆情搭车现象可以按照地域相关性、时间相关性、性质相关性等进行分类划分。
2 山东顶替上学事件梳理2020年6月10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山东冠县“农家女”陈春秀发现16年前的高考学籍被陌生女子冒名顶替。
陈春秀随后与被顶替者就读的山东理工大学取得联系,学校表示已将冒名顶替者的学历信息注销。
该事件引发舆论哗然。
当晚,“@中国冠县”回应称,冠县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责成纪委监委、公安、教体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官微转发此事,舆情热度不断走高。
6月11日,新京报、南方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影响力较大媒体陆续转发报道及跟进,事件热度上升。
“舆论搭车”现象背后的反
“舆论搭车”现象背后的反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第29期最近,有不少舆情事件受到大家的关注,如“某地玛莎拉蒂撞宝马”事件、“养老金2035年将耗尽”的谣言、“西安奔驰车主维权”事件……面对这些舆情问题,不少人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也让“舆论搭车”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那么,什么是“舆论搭车”?大家为何会关注并愿意“搭车”?《人民论坛》杂志近期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員,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孟威的署名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舆论搭车”是指:有突发事件进入公共空间,受到舆情关注,使人们在地域、身份、内容等方面产生相关联想,导致舆情内容延伸或目标发生转向,引发更多社会关注和讨论,并促使公权力介入问题的解决。
“舆论搭车”频发是改革转型期公民复杂社会心态的映现。
在一定程度上曝光社会问题,可以使一些人的心理诉求得到释放。
因此,未雨绸缪,对“舆论搭车”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重要议题。
公众关注某种舆论并愿意“搭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舆情爆点能够引发其心灵共振,从而形成“共情”的社会心理联结。
“舆论搭车”事件一般源于个体经验的表达,问题暴露后唤起了其他网民相似的风险记忆。
由此可见,个体经验显示出的是普遍认同的心理。
对于大多数未曾经历极端性事件的公众来讲,“舆论搭车”的价值还在于,一些日常所遭遇的不公正事件、不平等待遇由于实质性伤害小,尚不能构成诉诸于法律的理由,当公众发现通过正常途径无法申诉、辩解,但却可以通过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蹭热度”的办法来表达和倾吐,从而得到网民的道义支持,或者获得公平正义的伸张时,网络所赋予的关系链接和自由表达就成了最便利的工具。
由此,“舆论搭车”便成为舆论场上的一种流行趋势。
知情权落地与权力行驶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是“舆论搭车”发生的一个常见诱因。
经济学角度分析出租车拼车现象《经济论文》
经济学角度分析出租车拼车现象摘要:近几年来,乘客被迫拼车现象严重,特别是在火车站以及大学门口附近,大多数学生反应此现象较多。
出租车司机从中谋取暴利.关键词:消费者剩余,外部性,局域垄断,成本,竞争一、出租车拼车的现状在搭乘出租车比较紧张的时段或者是在出租车比较少的地方,拼车的现象屡见不鲜。
如果是为了大家都方便,拼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是出租车对每位乘客收取的价格不变,这使得司机从中谋取了暴利,在相同的时间,路程,消耗燃油的情况下,可以的到几倍的收入,这样使得拼车成为司机谋取暴利的不规范手段。
这种现象在各大城市都有出现,即便是在国家重点城市都会出现。
二、拼车现象出现的原因1、从供求角度来分析以大学门口外停的出租车为例来对此进行分析。
无论是学生放假回家还是出去游玩都碰到出租车对每位乘客分别收费的现象。
一般来说,大学处在郊区,出租车数量偏少,那么会造成大学生对出租车需求量增多的现象,需求增加,本身的供给量就比较少,从而对应价格也会上升。
当乘客急需要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时,司机提高价格,乘客也只能无奈,看似乘客花的钱比原本计价器上显示的要少,但每个乘客平均摊的钱会比司机向每位乘客要价的钱要少得多,所以,出租车司机想以此种方式获得高额利润,才会采取拼车的方式。
2、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买着自己感觉到得利益。
有很多乘客会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不选择拼车,就会支付更多的钱。
比如,从学校门口到火车站,使用计价器的话,乘客支付30元,如果不使用计价器,司机向每位乘客要价,一位乘客支付20元。
很明显,支付的金额变少,那乘客会选择和别的乘客拼车,这时乘客考虑的就不是独自坐车时的享受,也没有想到司机会从中赢取多少高额利润,而只是想到这样自己可以从中得到多少利益。
作为一名司机,能以获取高利润的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成本,更加助长了拼车这种现象的产生。
3、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有利的,就称“正外部性”。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以顶替上学事件为例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以顶替上学事件为例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新闻舆情搭车现象日益突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以惊人的速度获取新闻和信息,同时在其中产生舆论影响。
然而,由于信息的泛滥和碎片化,一些非相关的事件常常借助热点话题的影响力迅速扩散,形成“搭车现象”,给社会舆论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以近期热点话题——顶替上学事件为例,探讨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的特点、原因以及对策。
一、顶替上学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近期,关于顶替上学的新闻报道备受关注。
这些报道通常以个案的形式呈现,内容涉及某些学生家长借助权力或金钱来为孩子安排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资源。
一旦这类事件曝光,就会引起公众的极高关注和众多的跟风评论。
人们对此类事件表达强烈的愤慨和不满,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度也大大增加。
顶替上学事件的爆发对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
首先,它凸显了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推动教育改革进程。
其次,此类事件对被顶替的学生和其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打击了个人的自尊心和发展机会。
再次,顶替上学事件引发的舆论浪潮可能会对涉事方造成巨大压力,甚至损害其声誉。
二、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的特点1. 惊悚性引发关注:搭车现象通常由个别事件引起,这些事件往往带有惊悚、恶行等元素,能够迅速引发关注度,成为话题焦点。
2. 跟风评论层出不穷:一旦一个事件引起关注,大量的舆论漩涡随之形成。
人们对事件进行讨论、评价和评论,加剧了事件的热度和影响力。
3. 源远流长,影响恶劣:因为舆论搭车现象往往涉及社会痛点和公共利益,其影响往往比原事件更加广泛和深远。
三、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的原因1. 信息过载和碎片化:大量信息同时呈现给舆论,人们由于时间和注意力的限制,倾向于关注与自身利益或情感相关的信息,忽视了细节或隐藏的信息。
2. 网络传播的迅速度: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消息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以及各种在线社区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导致热点事件迅速扩散。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同质化
2023.07由于传媒社会规范机制和商业利益的限制,媒体机构不得不通过资源信息利用价值最大化来获取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机构的层层把关限制了受众的视野,往往让受众囿于媒体提供的公众议题,沉浸在相似而趋同的拟态环境中。
这导致受众之间存在相同的价值判断,从而造成整个意见环境的失衡。
同时,受众满足于被动的“信息投喂”和表面性的信息,思维也因此固化。
这种趋势打破了价值和意义创造的多元性,阻碍了受众对于真正多元化、复杂化的现实世界的理解。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同质化新兴媒体并非指时间维度上出现的新的媒体,因而对其考察应回归媒介本身,立足于信息、语言、介质三个维度。
作为互联网时代第一代媒介形式,新媒体是指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及其应用。
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对生产、发行和放映等方面产生了影响,使观众变成了更加活跃的“用户”。
在技术赋权下,传播的话语权逐渐下沉,信息生产的民主化和去中心化得以实现,生产主体也变得日益多元。
这也导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黄金时段”逐渐消失,全媒体时代随之到来。
信息同质化是指信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原本不尽相同的事物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变得相似甚至完全一致,丧失自身的独特性,甚至失去其原有属性。
就新闻传播领域而言,新闻同质化现象是指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新闻搭车”现象下媒体自身的观点、内容讯息、编排方式等均趋于相同的情况。
技术赋权使海量信息从互联网中扑面而来,拉近人与人、人与信息的关系,同时信息把关难度大大增加。
同等媒体条件使得内容能够在相似的环境中得到交流,达成表现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双重统一。
与此同时,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大媒体机构聚焦时事热点,取长补短吸纳其他媒体内容,最大化节约报道时间以求迅速占领流量高地。
部分媒体不顾信息内容的质量,导致大量重复的内容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信息真相的深入挖掘和报道。
我国好意同乘行为产生纠纷的问题研究
我国好意同乘行为产生纠纷的问题研究【摘要】我国好意同乘行为是指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与陌生人分享座位,存在着一定的纠纷风险。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问题意义出发,探讨了好意同乘行为的定义、现状、问题与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对策。
好意同乘行为通常是出于善意,但由于沟通不畅、自身隐患等因素,容易引发纠纷。
对于避免问题发生,需要加强交流沟通、鼓励自觉遵守规则等方面进行改进。
认识到好意同乘行为存在的问题,引导公众正确对待这一现象,有助于提高社会秩序和文明素质。
展望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好意同乘行为产生的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好意同乘行为,纠纷,定义,现状,问题,原因,影响,对策,认识,启示,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好意同乘行为是指在出行过程中,出于节约成本、环保或社交目的,多人共同乘坐同一辆车或同一段路程。
这种行为在我国已经存在多年,并且受到不少人的欢迎和支持。
近年来,好意同乘行为在产生纠纷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程度的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好意同乘行为可以有效减少车辆数量,缓解交通压力,降低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政府和社会对好意同乘行为的支持也在逐渐增加。
在实践中,好意同乘行为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乘客安全隐患、沟通不畅、纠纷处理困难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好意同乘行为的正常发展,还给相关当事人带来了困扰和损失。
有必要对好意同乘行为产生纠纷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促进好意同乘行为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义好意同乘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但随之而来的纠纷也不容忽视。
这些纠纷不仅涉及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反映了我国社会信任、公共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好意同乘行为产生纠纷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好意同乘行为的纠纷关乎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风气。
“新闻搭车”现象
“新闻搭车”现象从“庆安枪击案”到“当地被举报贪腐事件十余起”,从“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从“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从“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从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诸如此类事件,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
新闻搭车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当某个事件爆发后被公众围观,而事件又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如周期冗长、围观过程激烈、悬念足够大,就容易产生二级舆情事件和舆情链条。
处理某一事件时,处理速度应尽量跟上公众的期待,在处理过程中应该依照法律规范化进行,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在处理好线下事件的同时,也要关注线上网友的反映,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新闻搭车”现象发生。
近年“新闻搭车”现象盘点1、“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2010年10月16日,河北保定公安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内酒驾,造成1死1伤,“我爸是李刚”成网络热语。
河北大学学生称被校方要求保持沉默,担心学校处分不愿出面作证。
由于校方对该车祸案封口,网友将该校校长王洪瑞的论文涉学术不端的旧事再次翻炒。
网帖称,河北大学教授何达仁向某学术网站举报,并提供材料,反映王洪瑞有3部作品涉嫌抄袭。
2、“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被网友人肉。
网友发布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的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并鉴定其所戴手表价格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
不少网民质疑其有贪污腐败的嫌疑,杨达才还就“微笑门”和“名表门”与网友交流。
然而,随着其所有的越来越多的名表被曝光,9月21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
次年9月5日,其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14年。
3、“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2013年9月14日,甘肃张家川县初三少年杨某发微博反映当地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及其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被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一、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3月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
经深圳媒体证实,整个行为其实是某商业展的炒作.附近一位目睹拍摄过程的报刊亭老板称,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的男子离开。
此后,策划者出面致歉,承认照片是摆拍.失实原因:记者未严谨地核实新闻事实,没有善尽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
炮制出虚假新闻,无中生有.二、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4月7日,江西《信息日报》刊发该报记者的报道《流浪9年回家瞬间变“富翁"》.报道称,2004年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景,远离家门闯荡自己的事业。
因为连连亏本,朱景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甚至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今年3月27日,经过50天的治疗后,萍乡救助站将病情好转的朱景送回家乡浙江温州.悲喜交集中,哥哥朱忠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4月8日,《现代金报》刊发报道称“这是一起假新闻,报道称,该男子并非叫朱景,而是叫朱景修,家住平阳县昆阳镇后垟村.在朱景修离家前后,老家的房子没有任何变化,离家期间也未有征地和拆迁。
实际上,他当时是因赌气离家出走的。
这9年来,他开过出租车、当过保安,进过黑砖窑也挖过煤。
直到2010年,他才因肺结核病重而开始行乞。
失实原因:其广为传播可能更多地折射了房地产开发、一夜暴富等这样的社会焦点话题,导致了传统媒体、媒体官方微博等在假新闻面前集体沦陷。
记者未做深入核实,信息日报社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失实。
三、2014年放假安排2013年11月13日傍晚起,多家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的消息.按照这条放假消息,2014年元旦放5天,春节放9天,元宵节放假2天,清明节放假3天,劳动节放假5天,端午节放假3天,中秋节放假3天,国庆节放假9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搭车”现象
从“庆安枪击案”到“当地被举报贪腐事件十余起”,从“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从“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从“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从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诸如此类事件,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
新闻搭车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当某个事件爆发后被公众围观,而事件又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如周期冗长、围观过程激烈、悬念足够大,就容易产生二级舆情事件和舆情链条。
处理某一事件时,处理速度应尽量跟上公众的期待,在处理过程中应该依照法律规范化进行,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在处理好线下事件的同时,也要关注线上网友的反映,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新闻搭车”现象发生。
近年“新闻搭车”现象盘点
1、“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
2010年10月16日,河北保定公安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内酒驾,造成1死1伤,“我爸是李刚”成网络热语。
河北大学学生称被校方要求保持沉默,担心学校处分不愿出面作证。
由于校方对该车祸案封口,网友将该校校长王洪瑞的论文涉学术不端的旧事再次翻炒。
网帖称,河北大学教授何达仁向某学术网站举报,并提供材料,反映王洪瑞有3部作品涉嫌抄袭。
2、“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
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被网友人肉。
网友发布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的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并鉴定其所戴手表价格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
不少网民质疑其有贪污腐败的嫌疑,杨达才还就“微笑门”和“名表门”与网友交流。
然而,随着其所有的越来越多的名表被曝光,9月21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
次年9月5日,其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14年。
3、“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
2013年9月14日,甘肃张家川县初三少年杨某发微博反映当地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及其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被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
杨某案被称为“转500刑拘第一案”。
此事引发关注后,网友发现武威市中院官网曾公布: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白勇强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曾以拜年等名义送给天水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史居平人民币5万元。
网友纷纷质疑白勇强为何行贿后仍能担任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
9月23日,白勇强的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被撤销。
4、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
2008年12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一句“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将和物价部门一起进行查处,以防止烂尾楼的出现”,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不当言论引发公众对其履职行为的关注。
有网友将其开会时的照片公开,周手头的1500元高档烟和万元手表引发网友关注。
随后,周5年受贿25次,总额达上百万的腐败问题被曝光。
2009年10月10日,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刑11年,没收财产120万元。
5、从“庆安枪击案”到“当地被举报贪腐事件十余起”
2015年5月2日,哈尔滨铁警李乐斌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开枪击毙”徐纯合,该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而官方也被公众及媒体质疑在枪击案发生后迟迟不公开完整现场录像。
事发十几天后,庆安枪击案发生舆情转移现象,部分网友将目光延伸至当地的贪腐问题上,与枪击案有关联的当地多名官员受到关注。
庆安县副县长董国生被网友曝出其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在政府机构“吃空饷”等问题。
此后,庆安县检察院干警隋伟忠在网上实名举报该院检察长魏鹏飞超标用车、悬挂假车牌等行为,此事也引发大量网友评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大网络论坛发布的信息集中于5月12日,被举报对象除当地部分主要政府官员外,还有公安、人社、教育、纪检等部门,相关事件已超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