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合集下载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

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 )A.①是岩浆发源地B.②是岩石圈C.a是板块生长边界D.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2.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图中①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会是岩浆的源地,A项错误;②位于大洋板块,属于地壳,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项错误;a 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项错误;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据此分析选D项。

第2题,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六大板块图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的西侧均与图示不符合,只有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符合图示信息,据此分析选D项。

盐风化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物理风化现象,其过程是含盐溶液渗透到岩石表层的孔隙或微裂隙中,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结晶力将盐晶周围的岩石碎屑颗粒撑开而脱落,地貌上会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

风化穴小的几厘米,大的可达几米(如图)。

据此完成3、4题。

3.在我国,盐风化现象表现明显的地区包括( )①西北干旱气候区②东部海岸带③西南石灰岩地貌区④南方低山丘陵地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以下现象,可能受盐风化影响较大的有( )①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化②花岗岩石蛋地貌的球状风化③风蚀沟谷的形成④台湾野柳女王头像的蜂窝石构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由材料“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可知,盐风化现象出现在气候干旱地区,在我国为西北干旱气候区,①正确。

由材料“其过程是含盐溶液渗透到岩石表层的孔隙或微裂隙中”可知,盐风化现象出现在地下水盐度较高的地区,在我国为东部海岸带,②正确。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解析根据此地位于北纬38.5°,东经106°附近,且有黄河流经,可推知是银川平原,①地为贺兰山,地势较高,无法受到黄河干流流水侵蚀,A项错。

②地位于山口地区,由黄河的众多小支流形成沙砾洪积,不是干流洪积形成的,B项错误。

③地有黄河干流流经,断裂下沉后黄河的泥沙在这里冲积形成冲积平原,C 项正确。

④地地势较高,黄河干流无法向高处堆积,D项错误。

答案 C2.下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貌为山地,岩层弯曲显示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应为地壳水平运动导致的岩层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答案 B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3~4题。

3.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4.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解析第3题,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越往入海口,河流的流速越慢,堆积作用越明显。

结合图中①②③④四处1880年和1945年的沙洲0米线的变化可知,②③④处的沙洲或从无到有或由小变大,唯有①处沙洲消失,说明①处受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

第4题,由图可知,沙洲的面积在增大,说明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河口不断变窄,河道不断变浅,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的堆积作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流向南岸偏,南岸受冲刷,河道变深,北岸受堆积,航道淤浅,故北航道航行条件比南航道差。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含答案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2、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4、下列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B.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C.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D.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5、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6、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A. A B. BC. C D. D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沉积岩属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8、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9、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A. a图B. b图C. c图D. d图18、读下面的“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①②C.①③④⑤②D.②①③④⑤19、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20、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b.楼兰古城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 d.西北“魔鬼城”______ e.“鱼米之乡”______ f.“黄土高坡”______(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花岗石、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典型沉积岩的识记及沉积岩特征的了解,难度不大。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题中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B 项正确。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观止。

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2~3题。

2. “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A.地球内能B.太阳辐射能C.岩浆活动D.流水作用3.“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D.变质作用形成解析:第2题,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受外力侵蚀的结果,其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第3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2.B 3.C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

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结合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4~5题。

4.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C.属于内力作用D.属于外力作用5.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A.B和⑥⑧B.A和⑤⑧C.B和①②D.A和⑥⑦解析:笫4题,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源于地球外部,主要为太阳辐射能。

第5题,分析图示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⑤⑧为外力作用,⑥⑦为变质作用。

答案:4.D 5.D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典型。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C、D代表的两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________,可能含有化石的有________。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含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含解析)

专题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河北廊坊一中2021年期末〕干热岩是温度高于200℃、埋深在地下3~10千米处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局部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

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

以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B.②、丙C.③、沉积岩D.④、甲2.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3.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答案】1.A 2.C 3.B【解析】第1题,依据“三进一出是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那么乙为岩浆岩。

材料提及干热岩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那么干热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浆冷凝,即图中①;故A正确。

第2题,侵入岩是岩浆上升冷凝形成,在地壳活动频繁区域易出现岩浆活动;青藏高原南部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断裂带多,易于形成岩浆活动,故该处干热岩资源丰富。

第3题,依据“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形成可燃冰,可判断海沟处最易形成,故B正确。

〔山西大同一中2021年期中〕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

以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图,完成4~5题。

4.形成札达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 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河湖堆积5.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枯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答案】4.C 5.C【解析】第4题,土林景观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甘肃河西期中)图甲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乙中的( )A.甲B.乙C.丙D.丁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活灵活现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答案】1.B 2.D马里亚纳海沟(11°21′N,142°12′E)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形成于6 000万年前。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位置的地形为( )A.平原B.大陆架C.大陆坡D.洋盆4.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相同的是( )A.地中海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D.喜马拉雅山【答案】3.B 4.B(2019·广东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5题。

5.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B(2019·河北唐山检测)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矗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7.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积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答案】6.A 7.C(2019·山东日照一模)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觉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闻名的长白山浮石。

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8~9题。

8.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倒塌9.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答案】8.A 9.D(2019·保定模拟)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含答案)第4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堂知识与能力培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塑造表面形状的过程中,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其结果往往相互交织。

相应地回答问题1至3。

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云南鲁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2.以下关于地貌成因的描述是错误的()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地壳的上升和切割是长江侵蚀的结果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脊是典型的风蚀地貌3.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下沉,河流携带大量沉积物b.冰川侵蚀作用c、土壤形成过程耗时太长d.风力搬运强硬币被称为“国家名片”,而人民币是中国的名片。

在已发行的几套人民币中,一些中国著名的风景画被荣幸地印在背面。

阅读图片并完成4~5个问题。

4.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 a风景B风景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5.图B中壮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它是由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和隆起形成的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形成读下图,完成6~7题。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哪个国家最有可能是沿海地区的典型景观a.挪威b.新西兰c.日本d.西班牙7.图中典型海岸景观形成的原因为()a.海浪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风蚀读“四幅景观示意图”,回答8~9题。

8.在图中所示景观中反映的外力类型中,属于同一类别的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图景的形成机制与华北平原相同()a.①b.②c.③d.④10.(2022海南)下图显示了中国地形区典型剖面的地形剖面。

根据地图读数,导致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和地质作用为()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和沉积D.风力和侵蚀11.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a、堆积砂固结成岩作用的浅滩形成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c、泥浆和砂-运输和堆积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阅读以下经文,回答问题12至13。

高考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湖北卷]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

该区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具有“丘坡补给、谷地排泄”的特点。

研究发现,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反之则发育咸水。

如图示意不同丘坡地下水排泄条件。

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分析,下列情况中,地下水排泄条件最好的是()A.顺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B.顺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C.逆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D.逆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当顺向坡中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时,又有地下水出露,形成泉,利于地下水排泄,A正确。

当顺向坡中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地下水不容易出露地表,B错误。

逆向坡,无论岩层倾角大小,都没有地下水出露地表,C、D错误。

2.图中所示的四个钻孔中可打出淡水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

甲、乙钻孔位于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的顺向坡,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甲、乙可能打出水,但甲钻孔所在含水层在谷底有泉出露,排泄条件优于没有泉出露的乙钻孔所在含水层,且甲在咸淡水界线之上,为淡水,A正确,B错误。

丙、丁钻孔位于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的顺向坡,地下水排泄条件差,地下水盐度较高,C、D错误。

3.为保证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该区地下水开采的最优策略是()A.在断裂带附近开采B.在不同岩性区域均匀开采C.在含泥岩地层开采D.在井深较浅处分散式开采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断裂带位于逆向坡,无地下水分布,A错误;泥岩含盐较多,所含水分为咸水,在不同岩性区域均匀开采,容易打到咸水,水质较差,不是最优解,B、C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咸淡水界线之上为淡水,故井深较浅处为淡水(水质较好),分散式开采能够提供充足水量,D正确。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考考试试题训练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考考试试题训练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考试题训练(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3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2018年海南卷)如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4—5题。

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5.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2016年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下题。

7.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2016年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回答8—9题。

8.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9.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10.(2019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高一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高一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以下词语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不正确的选项是〔〕A.稳如泰山B.海枯石烂C.沧海桑田D.水滴石穿思路解析:在地表形态塑造过程中,、外力同时起作用,内力作用成山造盆,外力作用那么削高填低,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不会稳如泰山。

答案:A2.引起地壳及其外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地质构造D.地质作用思路解析:此题主要是考察对于地质作用与地球外表形态演变的关系的了解程度。

地球上由于自然的原因,引起地壳外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答案:D3.你知道以下哪些属于内力作用,哪些属于外力作用吗?①板块运动②冰川作用③变质作用④岩浆活动⑤流水作用⑥台风⑦地热能⑧地球重力能⑨地震⑩风能属于内力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对内、外力作用的理解。

区分内、外力作用的关键不是能量的大与小,而是能量的最终来源。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有重力能。

所以以上所给选项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有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台风、地球重力能、风能;属于内力作用的有板块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地热能、地震。

答案:①③④⑦⑨ ②⑤⑥⑧⑩4.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4-1-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图4-1-1A.①B.②C.③D.④思路解析: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外力影响下的风化、搬运、沉积,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新回到岩浆。

①③④都是内力作用。

答案:B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能B.潮汐能C.重力能D.地球内部热能思路解析:地质作用按能量的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4.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4.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一、选择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2月11 日1时12分51秒,在台湾高雄市(北纬22.8°,东经120.2°) 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活动引起B.地壳运动引起C.山崩和滑坡引起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2.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读下列景观图,完成3~4题。

3.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4.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5~6题。

5.图示的外力是()A.流水B.海浪C.冰川D.风力6.宁夏的各种侵蚀面积都很小,主要原因是()A.宁夏面积小B.年降水总量大于其他省份C.海拔高于其它省份D.距海远,几乎不受海浪影响下图中左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

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

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石沉积而形成的。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左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右图中的数字为()A.冷却凝固①B.冰川侵蚀③C.外力作用②D.变质作用④仪征捺山是扬州新打造的地质公园,这里有国内罕见的火山地质遗迹。

下左图为“仪征捺山玄武岩石柱林景观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代表内外力作用。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附答案详解)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附答案详解)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题训练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按成因分类,甲处岩石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图中0~20 km的地区岩层断裂前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岩浆侵入—下沉沉积—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下沉沉积—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下沉沉积C.下沉沉积—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下沉沉积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A.侵蚀、侵蚀B.侵蚀、堆积C.堆积、侵蚀D.堆积、堆积4.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浙江省地势呈阶梯状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钱塘江为最大河流。

下图为根据海岸自然地貌的空间差异划分的7个自然岸区。

近30年来,各岸区海岸线变迁显著,岸线向海推进,自然岸线长度缩短,人工岸线显著增加,海岸线开发利用强度加大但存在差异,其中②岸区的海岸带岸滩面积增加远大于其他岸区。

据此回答5~6题。

5.近30年来,②岸区海岸带岸滩面积大增的重要原因是杭州湾南岸() A.地壳抬升明显B.水下坡度平缓C.海流的侵蚀作用弱D.海水的顶托作用弱6.近30年来,岸区海岸线开发利用强度北部高于南部。

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①地形地貌②经济发展③科技水平④台风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8·超级全能生全国联考)2016年11月24日陕西省政府宣布汉中发现世界级天坑群,成为中国天坑地貌分布新北界。

下图为天坑形成示意图,形成天坑群的地区分布着厚而广的石灰岩地层,地层底部和顶部具有隔水层,局部岩层裂隙、节理构造相对发育。

据此回答7~9题。

7.形成天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8.裂隙在天坑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促进土壤发育B.使洞顶坍塌C.使地下溶洞扩大D.使地下河道变宽9.与汉中天坑群形成相关的条件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质条件不稳定C.地表崎岖不平D.植被覆盖率高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题训练(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专题训练(含解析)

专题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胀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图,回答1~2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

第2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2016·衢州模拟)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

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石岩组成的岩石。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B.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D.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4.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风化作用D.人为破坏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说明其形成受内力作用影响。

其形成过程应是T2—T3—T1。

第4题,盐山表面出现沟渠,形成地下洞穴,主要是受流水侵蚀的影响。

其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一致。

读某地质剖面图,其中③表示石灰岩,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岩石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属于沉积岩B.③属于变质岩C.④属于变质岩D.⑤属于沉积岩6.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⑤①②④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②⑤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③属于沉积岩,④属于侵入岩附近的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

第6题,岩层的形成顺序一般是先沉积,后侵入,再变质。

2020版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练十三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练十三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含解析)

核心素养提升练十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

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1、2题。

1。

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 )A.高温变质B.侵入冷凝C。

高压成岩D。

喷出冷却2。

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A.风蚀作用B。

水蚀作用C。

溶蚀作用D。

风化作用【解析】1选B,2选D。

第1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软流层的岩浆上涌侵入岩石圈内部,缓慢冷却凝固而成。

第2题,文字和图示显示:岩石表面温度变化剧烈,而岩石内部则降幅缓慢。

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外界温度变化可能使岩石表面和内部膨胀和收缩幅度产生差异,从而导致岩石破碎,这属于物理风化作用。

故D正确。

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

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 000米长的“巨人之路”.“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C。

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4。

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

变质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喷出岩5.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往往具有()A。

层理构造B。

气孔构造C。

片理构造D。

板状构造【解析】3选C,4选D,5选B。

第3题,由材料“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以推断,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收缩凝固形成。

第4题,“巨人之路”石柱是由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玄武岩构成,玄武岩属于喷出岩。

第5题,岩浆喷出地表在迅速冷凝中,岩浆中的挥发气体逃逸,形成气孔构造。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2.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3.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 B.冰川侵蚀作用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 D.风力搬动能力强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4~5题。

4.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5.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7.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读“四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溶洞—① B.裂谷—②C.沙丘—③ D.戈壁—④9.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① B.② C.③D.④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完整版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完整版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考地理练习题:创办地表形态的力量1. 以下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花岗石、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D. 大理岩、石灰岩解析:选 B。

本题观察学生对典型积聚岩的识记及积聚岩特色的认识,难度不大。

化石只存在于积聚岩中,题中花岗B 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项正确。

大自然几乎就是一个奇异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这样绘声绘色,令人观止。

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2~ 3 题。

2.“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本源是()A. 地球内能B. 太阳辐射能C.岩浆活动D. 流水作用3. “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A.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 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D. 变质作用形成解析:第 2 题,猫咪山的形态是遇到外力损害的结果,其力量本源是太阳辐射能。

第 3 题,全部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期间,山海相连,雄伟壮观。

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剪发育,球状风化显然。

联合下边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4~5 题。

4. 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能量本源于地球内部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C.属于内力作用D.属于外力作用5. 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A.B 和⑥⑧和⑤⑧C.B 和①②D.A 和⑥⑦解析:笫 4 题,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源于地球外部,主要为太阳辐射能。

第 5 题,解析图示可知, A 为岩浆岩, B 为变质岩,①②③为高温融化,④为冷却凝固,⑤⑧为外力作用,⑥⑦为变质作用。

答案:6.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 A 代表的地貌是 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 ________地区分布典型。

(2) 图中 C 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 D 层在 E 处产生的断裂是 C 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 C、 D 代表的两种岩石由干练新的序次是 ________,可能含有化石的有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练习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花岗石、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典型沉积岩的识记及沉积岩特征的了解,难度不大。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题中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B 项正确。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观止。

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2~3题。

2. “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A.地球内能B.太阳辐射能C.岩浆活动D.流水作用3.“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D.变质作用形成解析:第2题,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受外力侵蚀的结果,其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第3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2.B 3.C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

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结合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4~5题。

4.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C.属于内力作用D.属于外力作用5.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A.B和⑥⑧B.A和⑤⑧C.B和①②D.A和⑥⑦解析:笫4题,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源于地球外部,主要为太阳辐射能。

第5题,分析图示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为高温熔化,④为冷却凝固,⑤⑧为外力作用,⑥⑦为变质作用。

答案:4.D 5.D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典型。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C、D代表的两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________,可能含有化石的有________。

(3)若图中F处为流动沙丘,请在F处短线上画出风向。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解析:A处地貌为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广。

岩层C侵入岩层D中,故其年龄比岩层D年轻。

含有化石的岩层是具有层理结构的沉积岩,即图中的岩层B和D。

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

图中反映的地质作用既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又有风力侵蚀、风力沉积、风化等外力作用。

答案:(1)风力侵蚀西北(2)D、C B和D(3)箭头略(从图的右侧指向左侧)。

(4)岩浆活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风化作用等。

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C.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D.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A.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B.侵蚀作用——沙滩海岸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D.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人类活动并非自然作用,因而不属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中有的进行得很快,如火山爆发、地震等,有的则进行得极其缓慢,如地壳运动。

第2题,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而成的,“U”型谷是由冰川侵蚀而成的,我国南海诸岛多为珊瑚岛,是由珊瑚遗体堆积而成的。

第3题,冰斗、“U”型谷属侵蚀地貌,沙滩是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地貌,沙丘是风积地貌。

答案:1.D 2.C 3.D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相互作用关系图”回答4~5题。

4.表示搬运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5.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A.②B.③C.④D.⑤解析:选D。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相互关联,并且可以循环往复,其中⑤为过程的结束,①②为新一轮作用的开始,因此,⑤为固结成岩,③为搬运,④为沉积。

(2019·苏州测试)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答案:D7.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解析:选B。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这样才能形成溶洞等喀斯特地貌。

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碳酸氢钙溶液分解成碳酸钙形成的,它属于化学沉积作用,其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

8.(201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河壶口瀑布B.华山西峰绝壁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解析:选B。

黄河壶口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是流水溶蚀形成的,海南天涯海角沙滩则是海水堆积作用的结果。

以上三种事物均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而华山西峰绝壁是地壳上升形成的。

9.(2019·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为避免渤海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作用下越来越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

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的堆积作用B.冰川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解析:选A。

黄河在进入山东后,在甲河段因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从而使河床抬升,逐渐形成“地上河”。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10~11题。

雨花石昆石太湖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10.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11.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解析:第10题,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雨花石、太湖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是外力作用的产物;昆石属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第11题,昆石是岩浆岩,又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答案:10.D 11.B“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同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此”、也可由“此”及“彼”。

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面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A.岩浆岩―→岩浆B.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浆岩D.变质岩―→岩浆岩13.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于岩石转化的“一定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B.沉积岩―→重熔再生―→新的变质岩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结―→侵入岩D.出露地表的岩浆岩―→外力作用―→沉积岩解析:第12题,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中,岩浆岩只能是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形成。

任何已有岩石在转化形成岩浆岩之前,必须要重新熔融形成岩浆,再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第13题,岩浆岩转化形成变质岩要经过变质作用;沉积岩形成变质岩也要经过变质作用;岩浆经喷出作用、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出露地表的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变形成沉积岩。

答案:12.D 13.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乌鲁木齐处于中国特大煤田之一的准噶尔煤田的中部,又被准噶尔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所包围,所以又被称作是“油海上的一只煤船”。

材料2:岩石转化过程示意图。

(1)材料2中①②③代表的三类岩石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由①到③的地质作用发生必须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沉积物沉积下来,要经过哪些过程才能变成煤炭?煤炭作为沉积岩主要的特征是什么?(3)除煤炭之外,新疆也是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4)根据新疆煤炭资源、石油资源丰富的特点,推测新疆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与现在有何不同,并说明在煤炭、石油形成之后主要地壳运动过程。

解析:第(1)题,①由岩浆直接形成应为岩浆岩;②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应为沉积岩;③由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变质岩。

第(2)题,沉积岩的形成要经过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第(3)题,风能资源丰富与其所处的内陆位置和大陆性气候有关。

第(4)题,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可推断古历史时期植被茂密,气候湿润。

答案:(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温度压力(2)经过沉积作用,埋藏后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碳化(或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即煤炭。

特征:具有层理构造。

(3)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天数多,风力大。

(4)地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现在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煤炭、石油形成之后,地壳一直处于下降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