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公务员“离职潮”的浅见

合集下载

公务员辞职潮

公务员辞职潮

“公务员辞职潮”根本不可能发生中央从严治官,让不少公务员公开地感慨“官越来越不好当”,有个别公务员表示了“受禁令影响准备辞职”,然后就有媒体报道称,中央禁令致隐性收入减少,公务员含金量越来越少,或引发公务员辞职潮。

我觉得“公务员辞职潮”纯粹是一个臆想出来的概念,当前根本不可能发生。

个别公务员可能会别谋“高就”,但这只会是个案,只是赌气式表达,或者是一种干扰禁令的方式,不会真的形成大规模、集体性离职的潮流。

嚷嚷着要辞职,目前还仅处于个别人赌赌气、撒撒娇口头表达不满阶段,你看媒体整天报道“有公务员表示要辞职”,可实际去统计一下,这段时间有几个公务员真的辞职了?公务员队伍有没有真的不稳定?也就是隐性收入和福利少了,购物卡没了,日子不如以前好过了,心理极度不平衡极度不适应,嚷嚷几句表达一下愤懑。

仅此而已,姑且听之,不要当真。

我们的改革史上确实出现过公务员辞职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不少公务员下海是受到市场化的诱惑,改革所释放的活力创造了很多暴富机会、培育了体制外很多大款,“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使沉闷的机关中很多年轻人蠢蠢欲动争相下海淘金,最典型就是曾在多个国家机关待过的冯仑。

公务员是这个社会最求稳的一群人,要撼动超稳定的公务员队伍,起码得有两个强大的力量,一是体制外突然间巨大的利益诱惑力,拉着公务员下海;二是体制内突然间巨大的改革压力所产生的既得利益损失,推着公务员离开机关。

目前并没有产生公务员辞职潮的条件,体制力无引力,体制内无足够大的压力。

从严治官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失去了部分隐性福利,没有了购物卡和高档烟酒,但这种利益损失不足以使公务员愿意离开现在的岗位。

因为现在虽然官越来越难当了,公务员不像以前那么肥了,但核心利益还在,相比其他很多社会职业,公务员的比较优越仍然很明显。

这一批禁令所撼动的公务员利益,只是一些隐性的、不正当的福利,从购物卡到高档烟酒之类,本就见不得阳光,真正使这个职业有比较优势的那些利益,改革根本没有触动。

公务员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公务员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公务员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八项规定内容是这样的:"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下面是带来的公务员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公务员学习八项规定心得体会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八项规定后,我深深体会到了政治局们的务实精神和从细节做起的严于律己精神。

八项举措,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实"。

调研须扎实、活动要踏实,会议求实效、文件讲实际。

中央领导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也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制定改进作风的路线图。

作风的改进,最终体现在实干上。

如果下基层蜻蜓点水,搞调研走马观花,抓不到真问题、摸不清真情况,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开会讲话写文章,空话套话连篇,除了制造文山会海,谈何求真务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了,抓实质问题的时间就少了;面子上想得多了,解决实际困难的动力就少了。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才能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

抓作风建设,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实践证明,搞花架子、下表面功夫、做官样文章,不可能为地方求得发展、为群众谋得利益。

一切问题要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发展要在实干中才能推进。

最近新一届领导班子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带了个好头,调研途中不封路、出席集体活动不铺红地毯、开端会不念稿子,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风气。

结合XX工作实际,我认为与我们自身相关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规定中提到要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师XX局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师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高质量的XX信息,我们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

对新一轮公务员“离职欲”缘何难以转化成“离职潮”的探索

对新一轮公务员“离职欲”缘何难以转化成“离职潮”的探索

摘要:公务员一直以来是大家眼中的“铁饭碗”,但是近两年来不断有言论称新一轮的公务员“离职潮”已经来临。

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离职潮”出现,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

实际上公务员“离职欲”并不等于“离职潮”,我们不能将思欲夸张成社会潮流。

公务员的离职问题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寻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公务员“离职欲”;公务员“离职潮”;形成原因一、引起新一轮公务员“离职潮”假说的触发事件2015年初,智联招聘发布了一份《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自2月25日到其后的三周时间里,全国有1万多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智联招聘的网站投递求职简历,这与2014年相较同比增长了34%。

[1]加上一些官员纷纷转行,于是,媒体猜测,新一轮的公务员“离职潮”已经出现。

二、概念辨析:公务员“离职欲”与“离职潮”公务员离职问题从2013年中央开启“禁令年”之时,就一直被媒体和社会各界所关注。

各种各样有关新一轮公务员“离职潮”的话题铺天盖地而来,然而反观现在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其结构依旧比较稳定。

所谓公务员“离职欲”是指,公务员有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申请终止与任免机关的任用关系的打算和想法。

公务员申请辞职,必须由本人自愿申请,由任职机关审核和批准,依法解除劳务关系才算离职。

而离职欲只是有辞职的打算,却并未付诸真正的行动,其身份依旧属于公务员。

所谓公务员“离职潮”是指,一种涉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影响时间长,且改变就业结构的大规模的公务员离职现象。

公务员“离职潮”的形成需要有大量的离职行为为基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新一轮的公务员“离职潮”并未形成大规模大范围的离职现象,个别的离职行为只是行业里的正常人才流动现象。

尽管有媒体报道了不少公务员辞职转业的新闻,但也有媒体做过公务员辞职欲望的调查。

河南一家媒体分别向当地公安、卫生等部门的60名基层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人想过辞职,但最终却无一人真正辞职。

公务员离职意向研究

公务员离职意向研究

公务员离职意向研究作者:刘星璨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根据对公务员的采访分析引起公务员离职的主要因素,并制定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可能引起离职的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验证了工作压力、工作单调性、晋升空间、薪酬满意度、工作稳定性、理想满足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有显著相关。

希望能对提高公务员工作满意度,降低公务员离职率的改进方案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一、引言自十八大中央“八项规定”政策出台以来,随着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务员离职的现象频现,越来越引人注目。

在2015年智联招聘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中称公务员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往年同期上涨了34%,当时许多媒体纷纷报道,称公务员辞职潮已到来。

随后一些厅局级的高官辞职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2015年9月,山东济宁市原市长梅永红辞职,加入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担当CEO;2016年1月,80后博士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原常务副县长吴奇凌辞职,之后加入武汉卓尔文旅集团公司担任总裁;2016年4月,王广国辞去河南省新郑市委书记职务,转任中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8月云南省普洱市国土资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青松辞去公职,打算当一名律师。

人们对这些高官辞职的原因也是议论纷纭,其中最主要的猜测是受反腐影响公务员的灰色福利有了较大的压缩,并且大量的福利补贴被取消导致部分公务员认为收入不如从前,而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不断见报的公务员辞职消息不但会让原本有心报考公务员的人踌躇不前,更会对现有的公务员安心工作起到负面的作用。

因此分析会引起公务员辞职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稳定公务员的心思,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为了找到导致员工离职意向的变量,学者们构建了许多的离职模型进行研究。

公务员离职潮:只闻楼梯响

公务员离职潮:只闻楼梯响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 ,党的十八 大以来 出台 的 “ 八项规定 ” 、中央和地方的几轮巡视等 ,催
生 了公务员新焦虑症 ,第三波公务员离职潮 已经到来。最新数据显示 ,2 0 1 4年 国家公务员考 试笔试实际参 加人数近 9 0 万人 ,而 2 0 1 3 年是 9 9 万人 。公务 员离职潮真的到来 了吗?
如司法 、金融 、财税等专业部 门,以及跟企业打交道较 多的招商部门等 ,比一般行政部门要多 。最后 ,从工作
年限来看 , “ 8 O后 ” 特别 是 “ 8 5后 ” ,入 职 2 — 8年 的 人 数居 多 ; “ 7 0 后 ”有 少数 离 职 , “ 6 0 后 ”极 为 罕 见 。 “ 真 正咬 牙走 的人 ,几乎 都是 能 人 ,是 能在 社会 上 混 得好 的人 。 ”在 组织 部 门工作 多年 的县 长张 江分 析 ,当下 就业 形 势 不 好 ,出走 的一 般 是综 合 素 质较 高 , 自信 能 过 得 更 好 ,也 是 不 会 天 天抱 怨 要 辞 职 的人 ;另 一 种 就 是 “ 8 5 后 ”刚毕业 的年青人 ,不 知道生 活艰辛 ,想 换 一种 生
力真正关进笼子里 ,而且市场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时 ,才
有可 能 出现 离 职潮 。 ”他判 断 。
他 认 为 ,当下公 务 员 制度 改 革 的方 向是 ,一 方 面 要
“ 8 O 后 ”基 层 男公 务 员最 多
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减少腐败的发生率 ,加大死亡 率 ;另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 。 “ 高薪不一

低的要求 ,如果连这些基本要求都做不到 ,那么从事其 他 职业 也 不合 适 。另外 ,公 务员 本 身并 没 有 大家 想 象 的
那 么 多 的福 利 ,所 以大 家 不 会 因 中秋 节不 发 月饼 ,平 时

关于2024年八项规定心得体会范文2篇

关于2024年八项规定心得体会范文2篇

关于2024年八项规定心得体会范文 (2)关于2024年八项规定心得体会范文 (2)精选2篇(一)2024年八项规定是中共中央发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反腐倡廉,促进政府公务员作风的转变。

我有幸在这个时期参加了工作,深切感受到了八项规定带来的巨大变化。

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八项规定严格规范了公务员的个人行为,要求公务员要做到廉洁自律。

在过去,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频频出现,给予了人民群众很大的不满。

现在,公务员们不仅要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还要端庄待客,不接受宴请,充分体现了公务员的廉洁形象。

其次,八项规定明确了公务活动的范围和限制。

过去,一些公务员通过举办各种所谓的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奢侈旅游,挥霍公款。

现在,这种现象得到了根治,公务活动的内容和经费都要经过严格审核。

大力压缩公务员的办公费用,提高了财务公开透明度。

再次,八项规定加大了对公务员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

违反八项规定的公务员将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分,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对于那些心存侥幸、不守纪律的公务员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同时,也给广大公民群众树立了一个明确的信心,让他们知道那些不守规矩的官员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最后,我认为八项规定的出台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启示。

作为公民,我们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不仅要遵守八项规定,更要时刻牢记艰苦奋斗的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渐树立起文明规范的社会风尚,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八项规定是一项伟大的政策,它在根本上改变了公务员的思想和行为,极大地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进行。

作为一名从业人员,我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公平公正的追求,也更加坚信八项规定的重要性。

我将继续发扬八项规定的精神,努力为建设廉洁高效的公共机构作出贡献。

关于2024年八项规定心得体会范文 (2)精选2篇(二)标题:2024年八项规定——从厚德至善再出发正文:八项规定自从2012年发布以来,对于改善作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社会各界热议八项规定下的公务员之变.doc

社会各界热议八项规定下的公务员之变.doc

社会各界热议八项规定下的“公务员之变”新华网北京2月27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又到一年两会时。

一年来,在八项规定等中央禁令的“高压线”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们的“紧日子”过得怎么样?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公务员过“紧日子”又是怎么看的?27日,新华社新媒体专线以《公务员:“紧日子”开头?》为主题组织微信朋友圈“两会微谈”,不少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参与热议。

基层公务员:这次整顿最为严厉、影响最大“中国网事”记者走访发现,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一年来,各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思想、作风转变日益显现。

基层干部和公务员对八项规定等中央一系列禁令的实施成效普遍持认可态度,“紧日子真的来了,紧日子就得真来”,成了不少人的普遍感受。

“现在工作生活都绷着一根弦,很担心作风上出了问题被曝光。

”广东省的一位基层派出所副所长说。

这位“70后”的警官坦言,现在不仅工作更加谨慎规范,过去习以为常的公车私用再也不敢了。

他说,在他所在的小县城里,像他这样的副科级干部一般都配公车,而且可以自由使用,这被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是“牛”的表现。

“说实话,过去真从来没意识到公车不应该私用。

可现在不敢了,要是被拍下来上了微博,被纪委发现找谈话,可吃不了兜着走。

”一些“隐形福利”和“灰色收入”也随之锐减。

安徽某市的一位公务员表示,过去常说公务员的工资基本上是“净收入”,因为吃饭、交通、乃至于抽烟喝酒,要么单位解决了,要么人情解决了。

这虽有点夸张,也部分反映了基层的情况。

“目前这部分受影响是最大的。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过去逢年过节或者企业庆典、展会往往会邀请政府官员出席,礼品甚至车马费都是必备的,有的干部春节接受宴请“赶场子”收到的礼品能装满汽车的后备箱,但现在这些活动少了,有时候即使主办方邀请了,干部也未必敢去。

虽然也有基层干部抱怨,基层公务员收入本来就低,过去还算“有油水”,而现在“束缚”越来越多,只剩下“低工资”了。

中央八项规定引发新一轮公务员辞职潮

中央八项规定引发新一轮公务员辞职潮

公务员的年关“想死的心都有了,刚买了房,就听说公积金要减半,公积金一减半,我的全部工资都不够还房贷的。

”年关将近,苏州公务员郑君(化名)抱怨着单位“变着戏法地减工资”。

临近年底,越来越多的公务员感慨,收入少了、年终奖没了、福利没了……在八项规定这道紧箍咒约束下,过去一年,官员公款吃喝、贪污腐败、灰色收入等不良风气得到了有效遏制,有官员声称“终于回归正常生活”,但也有一些意在捧金饭碗的公务员并不习惯,他们在抱怨“阳光透明后工资太低”的同时,对未来产生了一点迷茫。

福利缩水连发的洗发水都改小瓶了对于在公务员系统里工作了两年的刘园来说,这一年的经历越来越不像外人眼中的金饭碗,用刘园(化名)自己的话形容,“非典型公务员。

”刘园是辽宁葫芦岛市海洋系统的一名公务员,单位本身是一个清水衙门,平时的福利待遇并不丰厚,但就是这并不丰厚的福利在过去一年里也基本消失殆尽。

“我们一年中最大的福利就是,洗漱用品和过节费。

”刘园说,平时每隔一段时间,局里就会每人发一大包洗漱用品,包括洗发水、沐浴液、洗衣液等,一年中六个节日,每两个节日合起来发一次过节费,1000块钱。

刘园记得,2013年年初大家都在讨论八项规定遏制公款吃喝时,她所在的办公室还有人说,“就我们这点鸡肋福利,已经够勤俭节约的了,无论如何,我们这也不违规吧。

”但渐渐地,刘园开始察觉出八项规定带给自己的切身感受。

第一个变化是,每隔一段时间发放的洗漱用品明显减少了。

“以前每次发都发一大堆,而且都是大瓶的,现在每次发就一两瓶洗发水,小瓶装。

”更让刘园纳闷的是,局里每次发这点东西时还神秘兮兮的,有领导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了。

领导的解释是,“万一被别人举报了,说不清。

”几乎是顺理成章地,接下来每两个节日一发的1000块钱过节费也没有了,“都没有人去问为什么了。

”刘园有点幸灾乐祸的是,她一个同学好几万的年终奖也飞了。

“我一个同学,是经信部门的公务员,每年过年的年终奖基本是和工资差不多。

公务员真的出现“离职潮”了?

公务员真的出现“离职潮”了?

公务员真的出现“离职潮”了?“公务员出现辞职潮”的新闻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这一次相信的人似乎比较多。

一方面是“持续从严治官”的背景,让人们相信公务员队伍不稳定了;另一方面似乎有数据支撑,一家调查机构的数据表明,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行业的从业人员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

从逻辑上来说,单纯看数据,上述人群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并不能说明什么,起码还要知道这一时期其他行业的跳槽人数是否有同样的上涨,才能判断是社会整体跳槽增多,还单单只是公务员群体有此现象。

严管和反腐使政治生态正发生变化,会有一些公务员辞职,但是不是出现了明显的、大规模、突变性的“辞职潮”?这需要严谨的判断,不能张口就是“某某潮”,须防范那种看到“某某潮”就跟着一起渲染的新闻。

相关报道是这么描述的:进入2月这一传统求职季以来,已有超过1万名公务员通过一家求职网站向潜在雇主提交简历,这一数字比2014年同期增加逾30%。

即使这个数据是真的,也不能说明多少问题,记得河南有家媒体做过这样的统计,记者调查发现,该省受访的公务员中想过辞职的公务员近六成,但最终没有一人辞职。

虽然这个调查忽略了那些辞职者,但还是说明“想辞职”与“辞职”之间有巨大的距离,即使偷偷“向求职网站提交了简历”,离实际上的辞职也还很远。

这山望着那山高、想往高处走是人的本能,但是否只停留于“想法”,现实中到底多少人跳槽了,需要对某个部门一段时间进进出出的人进行统计,不能仅根据求职机构一个“意向性”数据就说出现“辞职潮”,不能排除是这家机构“吸引求职者”的广告宣传。

尤其对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会不会轻易丢掉这个饭碗?媒体能举出一个公务员辞职的个案,但这只是个案统计。

我也能举出“不想辞职”的个案——一个公务员朋友,他的工作生活也受到了“八项规定”的影响,日子没以前过得滋润了,没人送烟酒和购物卡了,隐性福利少了很多。

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务员跳槽热背后的冷

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务员跳槽热背后的冷

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务员跳槽热背后的冷【面试热点相关背景】中国公务员跳槽人数增加的现象甚至引发了外媒的关注和报道。

新华社转载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的消息,称受反腐影响中国公务员跳槽人数大增,一家人力资源服务网站的报告数据显示,进入2月这一传统求职季以来,已有超过1万名公务员通过这家网站向潜在雇主提交简历,这一数字比2014年同期增加逾30%。

公务员热确实有降温的迹象,公务员辞职增加、报考降温,让更多人才在合适的地方开花结果应该成为未来的常态。

要发财就不要来做官,这应该是现代社会的常识。

公务员收入基本过得去是合理的,比大部分公众稍高也都可以接受,但同时也应该受到严格的约束。

通过加强对公务员的约束、反贪腐等,有效引导公务员招考降温应长期坚持;让不合格的公务员主动辞职、离职,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为那些有志于下海的公务员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商业环境,更将造福全社会。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长江日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反腐败的语境下,对于公务员重新选择行业的现象,需要以平常心待之,尤其是对一些新现象的解读。

当前的改革仍然处在艰难的推进过程中,到了“啃硬骨头”的节骨眼上,反腐乃至改革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阻力。

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像公务员“跳槽”意愿增多这样的信息及随之的顾虑,可能会成为某种理由和借口,导致对改革形势的错误判断。

@北京日报:到底有多少公务员打算另谋他就?不能仅凭一网之言。

从采样到统计方法到分析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代表性、权威性,都还需要再打个问号。

更何况,由少部分人的流动意愿引申到整个群体“跳槽热”,这样的判断显然也不靠谱。

应当看到,反腐也好、放权也好,在压缩灰色福利的同时,也让整个政治生态更加清正,广大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其实是在不断改善。

面对几份求职简历,就造出一个“公务员跳槽热”的概念,还不由分说和反腐扯在一起,喟叹什么行业寒冬来临,实在有些想多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从公务员统计数据看,现在没有出现所谓的“离职潮”。

公务员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公务员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公务员八项规定心得体会公务员八项规定心得体会近日,本人专门学习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提出了八项严格的禁止性规定。

作为一名机关公务员,我认为不但要学好,还要宣传好,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好。

通过学习使我体会到中纪委的《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暴露出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特别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教训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使党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遭受了严重损坏。

通过反面典型教材的学习,使我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行使权力中,必须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好自己的形象,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自省,就是问问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要求,是否符合机关干部的身份,是否正确行使责任和权力,就是在无人监督时,更要慎独自律,洁身自好,不能因小失大。

自警,就是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不论是做人和做官,都要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尽责、为国尽力、为党分忧。

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内监督五项制度,努力做到勤政廉政。

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行使权力时真正把信任、责任、奉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要进一步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时时处处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公务员“离职潮”中的臆想与现实

公务员“离职潮”中的臆想与现实

公务员“离职潮”中的臆想与现实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5年第9期文高亚洲日前,来自一家人力资源服务网站的报告数据显示,进入2月这一传统求职季以来,已有超过1万名公务员通过这家网站向潜在雇主提交简历,这一数字比2014年同期增加逾30%,公务员离职潮再次广泛流传开来。

针对这一说法,4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人社部201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予以否定,并称所谓的“公务员离职潮”都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

(4月25日《南方日报》)如果说对一个物体的观察,尚可能因“横看成岭侧成峰”,而有迥异的观察结果,那么对于一个现象的打量,更可能因为视角或者参照物的差异,而造成偏差。

回到那份报告数据来看,姑且不说这些数据的权威性,这1万名、30%与公务员离职潮能达成线性的逻辑关系吗?从体量来看,1万名似乎足够大,但是相较于公务员群体的绝对数量,能掀起一股“潮”吗?再从事实本身来看,通过向潜在雇主提交简历,能否就说明打响了离职潮的前奏呢?提交了简历,难道就意味着会离职吗?此前关于公务员离职弄出“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的动静,难道还少吗?置于最真实的现实来看,虽然近几年来不时流传出公务员下海的消息,但揆诸报端,公务员群体离职的比例并不高。

以相对发达的深圳为例,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只有247人和248人离开公务员队伍,相较于数万人的公务员群体,离职率并不高。

从人力资源流动规律来看,经济越发达,人力流动率就越大,由此来推测国内公务员群体的离职率之低,也就可见一斑了。

而另一个由某人力资源公司发布的报告数据是,2014年中国员工平均离职率为17.4%,有一些传统行业的离职率甚至高达30%。

从职业特点来看,公务员的稳定性及可预期性,依然会成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也契合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态。

于此而言,公务员“离职潮”可能就是一种臆想,或者是建立在局部数据上的“合理想象”。

公务员辞职问题的思考

公务员辞职问题的思考

公务员辞职问题的思考作者:谭仕荣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8期摘要:公务员辞职影响各单位工作的推进,但有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

当前,要正视公务员辞职存在的渠道不畅、精英流失、辞职与辞退相互变通等问题,借鉴各地对公务员辞职管理经验,正确看待公务员辞职,完善辞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位管理及工资制度,留住优秀人才,建设好公务员队伍。

关键词:公务员;辞职;问题;经验;制度近年来,公务员辞职话题倍受各界关注。

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提出,并经过任免机关批准,依法解除其与单位的职务关系。

辞职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解决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问题,推动公务员队伍建设,保持公务员队伍活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公务员辞职存在的问题(一)辞职渠道不畅辞职是公务员自主择业的权利。

《公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辞去公职的限制条件和程序,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保证所在单位的正常工作运转,防止因辞职而损害国家利益。

但是,辞职限制性规定,并不是对公务员辞职权的否定。

在管理工作中,公务员辞职渠道不畅通,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公务员主动提出辞职,但主管部门不同意签字等原因使其不能如愿;另一方面,从个人职业规划和特长来讲,有的并不适合公务员工作,却数年如一日地束缚在无法更好地发挥才能和高效创造价值的岗位上。

(二)精英公务员流失数据显示,相比过去几年,45岁以下年轻处级干部离职数量有所增加,有离职意向的年轻公务员比例有所增长。

按照市场规律本应是优胜劣汰的,但在公务员群体中去精英化的“逆淘汰”现象严重,若任其发展,将会影响政府工作。

(三)辞职与辞退相互变通在公务员管理中,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大错,只是能力不适合在机关工作、不胜任职务的公务员,很难被辞退,更多的是以辞职代替辞退,以辞退代替开除,以提前退休代替辞退。

同时,因本人意愿主动辞职但却受辞职条件限制,如最低服务年限未满5年等,只能采取“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等,通过辞退变相实现辞职的意愿。

公务员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公务员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公务员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中央和地方不断的政治巡视,我国政府对公权力系统内部人员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和约束,政府的清正廉洁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另外,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以公务员工资标准调整、职务职级并行、养老保险并轨、非工资类收入缩减为核心的变革正逐步推进。

一系列职业环境的变化促使部分公务员的职业心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多地区公务员离职行为不断增加。

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对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维护政府形象十分重要。

而公务员离职行为的不断增加,则很可能造成政府机密的泄露,政府形象的损害,工作绩效的下降,甚至是“剩余权力”的滥用等。

因此,降低公务员的离职率,对于维护公务员队伍稳定,提升公务员的在职绩效显得尤为必要。

离职意愿作为离职行为的直接前因变量,能够很好的预测离职行为的发生,而离职意愿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本研究以昆明市公务员群体为研究对象,以Price-Mueller(2000)模型为基础,从该模型中抽取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借鉴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成熟的标准量表,设计相应的调研问卷,运用SPSS19.0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公务员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中考察了转换成本、工作自主权、分配公平性、工作负荷、晋升机会等5个因素对公务员离职意愿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这5个因素均是公务员离职意愿的实际影响因素,其中,转换成本、工作自主权、分配公平性及晋升机会等4个因素显著负向影响公务员离职意愿,工作负荷显著正向影响公务员离职意愿,晋升机会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最大,工作负荷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最小。

根据以上实证研究结果,针对昆明市,本文提出了畅通职业晋升渠道、提高职业转换成本、促进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提升员工工作自主权、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等五方面的建议,以期达到降低公务员离职意愿,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提升公务员工作绩效,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目的。

八项规定学习心得

八项规定学习心得

八项规定学习心得读完“八项规定”后,个人的感觉是,“八项规定”总结了当今官场种种现象,这些现象其实在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和高层均存在。

这些现象存在久了,大家也习以为常。

虽人人痛恨,但又无可奈何。

这些现象不但伤害了执政党的形象,也影响着民心的向背。

基于这种背景,十八大后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党的新形象,凝聚民心。

结合“八项规定”其中条款和实际工作,谈谈个人看法。

比如”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日常工作及电视新闻中,每逢调研和各种检查,陪同单位的人很多,接待单位的人也很多。

这就和我们平时的常态就不一样,调研的结果和检查的结果必然就不一样。

调研和检查的形式也是格式化,既:先下发文件、开会、现场检查,然后是再开会。

只要是会开的合适,接待的合适,通常也就不会有大问题出现。

只要这种工作模式不变,这些调研和检查就是走过场、搞形式。

尽管“八项规定”要求“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但缺乏工作模式的创新,实效还是不乐观。

“文山会海”也是我们当前公务员日常所面临一种现象。

很多工作都是通过文件来完成的。

这些文件是工作的记录,的确必不可少,但凡事应有个限度。

很多工作或事情,中央下发文件,各级部门层层下达,又加上自己的文件,到了基层,就不少文件要处理。

各种文件加上走过场式的检查,其实问题还在哪,并没有根本解决。

比如说民航安全,凡事生产环节或其他环节出了安全事故,国务院就下发一个文件,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民航局也下发一个文件,要求加强民航安全,地区管理局也下发一个文件要求加强民航安全,监管局也下发内容差不多的文件要求加强民航安全。

其实,有必要发这么多的文件吗?根据常识是不需要,但各级政府怕出现问题时承担责任,通常的做法就是发文件,以求出事时可以免责。

“八项规定”中,对这方面的要求是“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关键点都在,但各级机关履行起来好像并不是很恰当,作为基层的公务员,觉得会议和文件并不比以前少。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知名学者,我深刻理解党中央对于八项规定的重要性。

八项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当前行业中出现的问题零容忍态度,让我们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提供更加坚定的保障。

首先,八项规定规定了公务员禁止商务活动的内容。

这条规定让公务员认识到自己的公务职责,使他们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杜绝了官商关系的产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以公正的心态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其次,八项规定对于公车使用做出了规定。

防止公车乱花钱、乱用车的问题,从而节约每一分钱,以便更好地为民服务。

同时,也规定了旅游行为的相关标准,严格限制了官员的旅游行为,杜绝了虚荣、享乐等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三,八项规定规定了公务员在外就餐标准。

这个规定保证了公务员不越级就餐,让公务员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并保证了服务对象的权益。

第四,八项规定规定了礼品、礼金的标准。

防止公务员利用自己的职位进行贿赂行为,严格保护公务员的廉政形象。

同时,也保护了官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让公务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五,八项规定规定了违规调配和使用公款的行为。

这个规定保证了公款的安全和使用的合理性,防止了贪污、浪费等问题的出现,使公款得到更好的利用。

第六,八项规定规定了公务员接待活动的标准。

这个规定保证了公务员宴请的合理性和文明性,防止了公款的被乱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七,八项规定规定了公务员财产申报的标准。

这个规定保证了公务员的财产来源的透明性和合法性,防止了公务员财产来源不明的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八,八项规定规定了公务员家属陪同出国旅游的标准。

这个规定保证了公务员家属的合法权益,防止了公务员的滥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总之,八项规定让我们认识到“权力”与“诚信”的关系,要求公务员不仅要有权力,还要有诚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知名学者,我相信,八项规定的出台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我们应该要以这个作为契机,树立起廉政的形象,展现出我们党的新形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懈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公务员“离职潮”的浅见
自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为公务员戴上了一道比一道更加严实的“紧箍咒”。

于是,在“隐性福利”受限、“灰色收入”被砍这一今非昔比的大势面前,部分公务员就以“日子越发不好过”为由而选择了离职或“跳槽”。

对此,我认为他们步入了两大误区:
1.这是一种偏离的人生观。

诚然,公务员也是社会人,也要面临购房、子女教育、就医、升职、工作压力等问题。

对于合理的诉求,应当予以重视。

但是,公务员更应时刻不忘自己姓“公”,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

要是没有这样一个基本理念,思想难免就会出现偏差,难免就会抱怨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而且从话语权角度看,公务员群体并非“弱势群体”,还有更多“沉默的呼声”需要关注和打捞。

2.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论。

他们仅仅看到了“八项规定”对个人物质收入上的禁减,并没有看到“八项规定”能让自己从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更有价值地生活和工作,更没有看到“八项规定”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根治“四风”顽疾给整个社会营造的清风和正气,给广大民众重拾的信心和希望。

当然,“升官发财”能成为一些公务员主要甚至惟一的职业追求,也说明了当前国家体制还存在一些弊端。

具体而言,主要有两点:
1.公务员准入机制不够科学。

首先,在招考时,对“德”的考察还不够实和严,主要体现在对报考对象人生观、价值观的“试测”还不够精准。

其次,在招入后,不仅试用期往往流于形式,而且在日常管理中,对新录入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也流于了形式,致使公务员正式队伍中出现了上述“叛逃者”。

2.公务员流动机制亟待建立。

公务员岗位不应该是“铁饭碗”,有流动性才正常。

如果一个在职公务员以追求财富为己任,那么他应该离开公务员岗位,让最能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的人去做公务员。

正因为当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科学正常机制,所以对于上述“离职潮”,世人往往会以过于惊奇的眼光去看待。

然而,心态决定心情,心情决定状态。

公务员心态的好坏事关公共权力的履行效果,事关百姓的安危冷暖,因此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如何看待公务员的心态之变,如何重塑公务员健康心态,是亟需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对此,笔者认为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亟需加强对广大公务员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切实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观念,时刻做到淡泊名利、克己奉公。

尤其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公务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但是公务员职位不应成为待遇的“塔尖”,
更不应该成为“升官发财”的“跳板”。

否则,政府的财政不允许,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

(二)亟需完善现行公务员队伍管理机制。

首先,在招考时,要在“考能”的同时,适当加大对“德”的考量广度和深度,以确保把真正德才兼备、安心为公者招进公务员队伍。

其次,充分发挥“试用期”(见习期)的“过滤网”作用。

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检验和监督,把好公务员队伍录人用人最后一道关口。

再次,真正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促其正常流动和优胜劣汰。

(三)亟需改进现行公务员工资待遇机制。

首先,要实行阳光透明的工资福利,让“灰色收入”、“隐性福利”没有滋生的土壤,让大家彻底断绝对“不义之财”的念想。

其次,以“限高、扩中、提低”的方式拉小公务员工资待遇差距,让大部分处于“金字塔”底层者对“灰色收入”和“隐性福利”不再艳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