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意见-[83]教供字071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意见-[83]教供字071号](https://img.taocdn.com/s3/m/516178a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a.png)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意见正文:----------------------------------------------------------------------------------------------------------------------------------------------------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意见(1983年12月9日[83]教供字071号)近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中小学(含师范、职业中学)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了使中小学教育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现就这方面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视实验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领导中小学的实验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训练实验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科学作风,具有重要作用。
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重视中小学的实验教学,要加强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领导,纠正各种轻视实验教学的倾向,切实改变实验室建设的落后局面。
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要有一名负责人分管这项工作,注意抓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健全管理机构、制定规划、落实条件等,每年定期布置和检查。
浙江省建立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的经验,河南省从自制教具入手,加速实验室建设的经验,都是因为领导重视和措施得当而收到好的效果。
各地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学校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加速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尽快使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出相应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各地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等,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业务指导,积极组织实验教学的研究,督促学校切实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数学教具室安全管理制度
![数学教具室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dc94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a.png)
一、总则为加强数学教具室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教具室负责人对本室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教师在使用教具室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及学生的安全。
3. 学生在使用教具室时,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三、安全措施1. 教具室应保持整洁、有序,各类教具摆放整齐,便于查找和使用。
2. 教具室门窗应完好无损,定期检查并维修,确保门窗开启灵活。
3. 教具室内的电器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严禁私自拆卸、改装电器设备。
4. 教具室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定期检查并更换过期灭火器。
5. 教具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6. 教具室内的电线、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7. 教具室内禁止吸烟、用火,严禁携带火种进入。
8. 教具室内的窗户应安装防护网,防止学生坠落。
9. 教具室内的地面应平整,防止学生滑倒。
10. 教具室内的通风设施应正常,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四、安全检查1. 教具室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教师在使用教具室前,应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安全可靠,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3. 学生在使用教具室时,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教师。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教具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师应将安全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 学生应积极参加安全教育活动,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奖惩1. 对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集体,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数学教具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2790892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4.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现就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各地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三、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
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559c95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b.png)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3.24•【字号】鄂教基[2010]5号•【施行日期】2010.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通知(鄂教基[2010]5号)各市、州、县、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现就贯彻《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教基二[2009]11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技术装备作为基本的办学条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的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不规范,装备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设施缺乏,教学实验开出率不高等问题。
要把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均衡发展。
二、建立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的长效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在各级财政安排的教育专项经费中,每年应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装备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
二是参照《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试用)》(教财[1992]77号),将学校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不低于10%)用于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教学装备的更新、维护和易损易耗品的补充;同时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足额安排信息技术教育经费。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备[1993]38号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备[1993]38号](https://img.taocdn.com/s3/m/5659561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a.png)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正文:----------------------------------------------------------------------------------------------------------------------------------------------------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993年4月13日教备〔1993〕38号)现将《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告我委条件装备司。
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是一项对中小学生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工作。
我委从1991年4月开始选择南京、大连、沙市等城市进行试点,现已告一段落,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兹提出以下意见。
一、国家教育委员会是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着装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方针、政策和宏观指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地方城市中小学生着装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的规划、计划、步骤、办法等。
二、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是指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有中小学生统一穿着学生服装,其服装不是时装、礼仪服或运动服,而是日常穿着学生服装。
三、实行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贯彻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有利于全社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与监督,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实行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综合性工作。
考虑到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只宜在有条件的城市里开展,不要扩大到农村。
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积极稳妥、先试点的方针。
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学具质量的根本保证
![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学具质量的根本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731b1b064a7302768e9939f2.png)
各 生 产 厂 家 为 了使 学 具 产 品更 贴 近教 学 , 力投 入 到 全 学 具 产 品 的改 进 和 质 量 提 高 工作 中 , 历 时 7个 月 的 在
研 发 过 程 中 ,各 厂 家 投 入 大 量 的人 员 和 资 金 修 改 模 具 , 善 生 产条 件 和技 术 资 料 。据 统 计 , 产厂 家 的研 完 生 发人 员 涉 及 基 教 、 研 、 程 设 计 、 术 装 备 、 线 教 教 工 技 一
部 有 关 学 具 质 量 工 作 的 一 系列 指 示 , 高对 规 范 化 管 理 工作 重 提
要 性 的 认 识 , 就 学 具 的 鉴 定 和 并
师等 多 个 方 面 ; 入 资金 约 1 0多万 元 ; 发模 具 1 0 投 3 开 0 多个 。终 于在 较 短 的时 间 内完成 了试 制 工 作 , 利 通 顺 过 教育 部 的检 测 , 品质 量 有 了很 大 提 高 。 在 规 范化 产 管理 的 过 程 中 各 生 产 厂 家 普 遍 感 到研 发 工 作 是 今 后
’ 改 进 产 品 , 高质 量 , 快 达 到 提 尽
为保 证 学 具 生 产 质 量 , 正 实 现 教 育 部 以 鉴定 促 真 质 量 、 规 范 的 目的 最 终 实 现 , 省 已经 确 定 对学 具 促 我
京 教育 部 的质 量 要 求 。
目前 , 省学 具 产 品 的质 量 我 呈 现 出较 好 的 发 展 势 态 , 关 生 有 产 企 业 一 改 过 去 无 标 准 生 产 和
化 、 量标 准 化 的方 向发展 。 质
1 规 范 化 管 理 促 进 了 学 具 产 品
生 产 厂 家 虽 然感 到改 进 工 作 时 间 紧 、 务 重 、 力大 , 任 压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39f8940a8956bec0975e36c.png)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甘教厅[2007]135号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贯彻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促进全省教育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认真贯彻“新标准”,切实抓好实验室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中小学实验室建设规划,新建中小学实验室在面积、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水、电、通风设施、信息传输等方面;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的“基本要求”设计、建设。
已建成的实验室,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要加以改造,使其基本符合要求。
普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要按《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的“基本配备”方案配备。
城市中小学争取在2—3年内达标,农村中小学争取在3—5年内达标。
有条件的学校在达到“基本配备”的基础上,可在“选配”栏目中有选择的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建设计算机室、语言室、体艺室、探究性实验室等专用功能教室。
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配备信息技术教育、音、体、美设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方面的政策和具体操作时,要统筹城乡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要向农村中小学倾斜。
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装备和常规教学仪器装备的关系,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贯彻实施“新标准”作为当前实验室建设、教育装备工作的重点定期检查、评估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市、县、校每学年应举办一次实验教学评估和实验操作考核、竞赛等活动。
学校要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和仪器设备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开展探究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活动,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保证实验开出率,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的紧急通知-教基厅[1993]22号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的紧急通知-教基厅[1993]22号](https://img.taocdn.com/s3/m/9baef50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c.png)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的紧急通知正文:----------------------------------------------------------------------------------------------------------------------------------------------------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的紧急通知(教基厅[1993]22号1993年10月4日)制定和印发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是教材管理的一项严肃工作,直接关系到教材的选用,影响到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正常教学秩序的稳定。
近悉有些省在编制教学用书目录时,没有把国家教委编制的教学用书目录完整列入,而把一些未经审查的教材及练习册、阅读课本等列入省编教学用书目录中;有些地方教育部门擅自编印教学用书目录;有的发行部门在教学用书目录后附加了很多所谓的配套练习册和复习资料等,强行要求学校和学生订购。
上述做法违背了国家教委教基[1992]29号文和教财[1993]63号文关于编制、下发教学用书目录和坚决纠正中小学乱收费的有关要求,是行业不正之风的表现,必须及时制止并纠正,否则将严重影响教材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妨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任务的落实。
为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特重申以下规定:1、只有国家教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局)有权编制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练习册、阅读课本及未经审查的教材,不得列入教学用书目录让学校选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将国家教委印发的教学用书完整地下发到教材选用单位。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所编制的教学用书目录,必须是经过省教材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经教委(教育厅、局)主任(厅长)或分管副主任(副厅长)签字后,再正式下发,教学用书目录要在报纸上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2237d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7.png)
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1.03•【字号】教技装〔2016〕927号•【施行日期】2016.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技装〔2016〕927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现将《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6]3号,以下简称《意见》)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要认真组织各级教育行政、装备部门和学校认真学习,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科学技术融入装备和教育教学工作,加快形成新的教育发展驱动力,推动基础教育变革与创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省辖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装备机构建设,明确职责分工,赋予装备机构指导、规划本地教育装备发展、配置、管理、使用的职能,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各中小学校要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装备工作,普通高中和规模较大的初中及小学要设立教育装备管理机构,负责学校装备的规划编制、建配实施、队伍建设、业务管理、装备应用和实验教研等管理工作;一般初中和小学要有一名校级领导和一名中层干部分管装备工作。
建立起统一规范、充满活力的省、市、县、校装备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领导。
二、明确目标,完善措施(一)中小学装备发展目标我省中小学装备工作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相协调,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到2018年底,完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任务,学校功能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设施等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意见
![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9e8ad3c647d27284b73517d.png)
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县和教育现代化县过程中,我县投入了大量经费为中小学添置教育装备,教育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中小学校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办公用计算机、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等教育资源迅速增加。
为了加强中小学教育教育装备工作,贯彻落实好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评估细则》等文件精神,提升教育装备管理水平与应用效率,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作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学校内涵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在“双创”过程中,我县一次性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购置教育装备,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教育装备水平的迅速提高,极大的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为更好地执行课程计划、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管好和用好教育装备,在管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作用,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今后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学设备和功能室的管理使用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主任、后勤处主任以及实验室、各功能室、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员为成员,实行“三级组织、层层落实”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运行机制。
各学校明确一位中层教干具体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
要按《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要求配足配齐所有功能室、器材室的专(兼)职管理教师,做到定人定岗、职责清晰、要求明确;正常组织管理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图书管理方面培训,确保从事教育技术工作和图书管理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领导小组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教育装备的管理使用规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教育装备的管理使用工作,加强各功能室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和考核等,为学校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49130f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5.png)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1999.08.12•【文号】教基[1999]11号•【施行日期】1999.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教育部关于宣布废止<国家教委关于在九十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实施意见>等规章、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4月30日实施日期:2007年4月30日)废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1999年8月12日教基[1999]11号)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
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件保障。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现就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认识,进一步理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体制,切实转变职能,落实好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
在机构改革中,以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的建设。
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为中心开展工作,加强实践教学,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各地教育技术装备机构要认真抓好教育装备的研制、生产、供应和学校各类功能教室的配备、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管理与指导工作,要加强实验普及县工作,加快推进实验县的普及。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管理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3c9845e518964bcf847ce2.png)
发展。传统的观念认为, 教育技术装备是知识教育的工具,
处 于从属地 位。现代 教育 技术 特 别是信 息 技术 的发 展证 明, 教育技术 装备对 教育发展 具有革命 性力量 。2 1 0 0年 3 月 5日美 国教 育 部 教 育 技 术 办 公 室 ( fc fE u ao O i o dct n e i
技术路线 , 为政府 当 参谋 , 好 制订推动技术进步 的远景 规划 和近期 目 , 标 组织制订装备 标准 、 配备 方案等 ; 要参 与教 学
仪器设备 的开发 , 使其更加适应教学 的需 要 , 推进仪器设 备 的标准化 , 高产 品质量 。同时 , 提 还要推进教育技 术 的应 用 和研究等 。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会随着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 和 技术进步而变化 , 呈现阶段性 、 历史性的特点。作为教育技 术管理部 门, 我们 必须 与时俱进 , 不断地改革与创 新。
各种专项授权 , 例如承担书香校园建设 、 农远 工程建设和 标
形成联结教学( onc dTa i ) Cnet e h g 的模式、 e cn 提高教育生产
力 等内容。 目标管理具有 三个要求 。
育技术装备 工作的公共 管理特征 , 定 了这 项工 作必须 依 决 据公共 管理 的规则进行 , 从职能 的角度必 须获得政府授权 ,
一
般都是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授权于所属的教育技术装备 部
Tcnl y 发布 了题 为 《 e o g) h o 变革 美 国教育 : 术 推动 学 习》 技 ,
务范 围包 含实验室 、 图书馆 、 信息化 、 建设 、 队伍 理论 研究和
【doc】《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总目录
![【doc】《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总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9f01210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a.png)
《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总目录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第6期《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总目录文件选登浙江省教育委员会2000年教育条件装备工作要点……………………………………………2,2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小学图书馆(室)第七批必备书目和推荐书目的通知…………2,3宁波市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2.4教育部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4.2浙江瘩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6,3关于对我省学具产品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6.3统计分析l999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条件装备基本情况分析……………………………………韩承迅2.6发挥统计报表作用当好经费投入参谋…黄柏林3.7观点对"开放中小学实验室"的几点思考………胡治方3.2工作交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陈金才1.2省教委召开二ooo年市(地)装备部门负责人会议………………………………本刊记者1.4二ooo部分市(地)工作要点(摘要)………………1.5以创建教育强市为契机加快教育设施现代化进程……………………余杭市教育委员会1.6管理?机制?人才——碱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模式……………………………………一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加快中小学校图书馆(室)建设…………毛坤远庄妙龙学校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服务………………论中学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抓农村学校实验教学之浅见………………教育部调整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一图书馆与学生自我教育…………………一2l世纪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想………中小学音体美教育装备达标工作浅谈陈应贵l,8杨忠华2.1l张根美2.12洪建英2.14符高华2.15任伟德3.4-严明华3.8张海燕3.1O调研报告浙江省中学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一…………丁康李敏张成揉2.9自然学科实验教学课题研究报告…………蒋克品3.13 自然学科实验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二)……蒋克品4.7小学常识教学调查分析与对策……………姜卫英6,5 实验教学研究浅谈实验会考的规范化……………………缪晓欣1.9 观察实验课的活动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强化实验习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增强直观教学意识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李福生1.1O张南方1.1l……………………………………………王起良1.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朱长林1.15 实验与电教的结合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张秋明徐平国1.16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之管见加强学生实验的规范性…………………"新,活,精,实——谈常识教学过程的优化常识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葱代替洋葱实验效果不错…………………让学生学会观察……………………………因时因地开展村完小实验教学农村中学化学分组实验的弱化及对策谈化学教学中重视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常识教学质量浅论说课的基本原则…………?-常识课内外结合实践的一点尝试J,议低年级常识教学基本类型与方式……………………………………………钟爱生3.1l让孩子们在无穷的乐趣中进行观察和实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图书出借率…………洪建英4.1O…………………………………周达富"减负"后学校图书馆应做些什么…………唐增嘉4.1l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办好阅览室的几点有益尝试………………金菊芝5.4中学化学实验与学生大脑开发……………用Excel管理教学仪器初探…………………史春华 5.5观察化学实验"五法"………………………现代教育技术两种学生分组实验模式探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要符合教学规律………任伟德2.16化学实验"分心"的成因与对策……………略谈计算机校园网硬件的建设……………任伟德3.5谈实验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略谈计算机校园网硬件的建设(二)………任伟德4.3……………………………………………CA!教学方法和模式初探……………………段震利4.5试谈常识课中演示实验的运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提高教育浅谈劳技课中的小骨干作用………………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姚野4.6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几点做法略谈计算机校园网硬件的建设(三)………任伟德5.2……………………………………………构建纯软件多媒体教室常见问题解析……曾隽 6.7显微镜使用教学探讨………………………试谈多媒体计算机在校园闭路电视中的应图表式投影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用…………………………………………胡其敏 6.9小擘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严建斌 6.10物理实验与素质教育………………………如何在文档中处理图片……………………张新宇6.14分组实验教学中的"三忌"…………………夏兆省1.17叶亚彬1.18夏绍洪1.20王旭林1.2l徐贤绍1.2l沈建立1.22吴坤林1.23杨彩琴1.24杨孝团1.25钱雪祥1.27边丽荣1.28朱正莲1.29李云庆1.3O蒋彩萍1.3l徐贤绍1.32钟金根1.33白福梅1.34傅世粱1.35颜伟云1.37竺剑波1.38何云荣1.39余方泉1.40沈建粱1.4l范浩宗2.18高惠忠2.19钱文宁2.20张晓黎2.22高淑明2.23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第6期如何上好植物实验课………………………郑春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点滴体会……………殷华方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应成飞叶木水实验教师上实验课的思考与实践…………郦晓明浅谈小学实验课的行为教育………………汪建英实验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庞乜云数学实验的作用浅见………………………李太新两次教《怎样认识土壤>的尝试……………黄晓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美育……………………何俊激起求知欲上好常识课…………………黄利庆利用演示实验突破教学难点………………戚明强注重"课前准备"与"课后实践"……………杨海庆浅谈实验教学及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叶亚彬鲍伟国浅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宋祖祥怎样上好常识实验课………………………王小军谈生物学动作技能的培养………任布君蒋雪微中学物理实验器具改进三例………………陈岳根实验是培井i: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张根仙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加强实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一利用现代媒体优势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从"金鱼缸进教室"谈常识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转移……………………………注重课后实验指导培养探索创新精神●●……●●●●●●…●●●●●●●●●…'●●●●●●●●●…●●●-●●●●-领扶放——自然科学实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铜和硝酸反应——简易,无污染,探究性的实验改进………………………………杂议有机化学实验…………………………电教媒体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中的运用…'●●……●●●●-●●…●●…●●●●…●…………●●●-优化实验课心理环境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精心组织优化手段………………………化学教学中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针对儿童特点上好《常识>课………………优化常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实验设计与创造思堆能力的培养…………小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2.382.4o2.4l2.423.153.16余涤奋3.17周时超3.18江泳3.19何宇青3.20俞刽华3.2l孟纪忠3.22商月明3.23成世钢3.24陈银华3.25边丽荣3.26陈伟昌3.28沈小忠3.29白振东3.3l童华林3.32毛日云3.33究…………………………………………陶祖武落实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钱金明浅谈图示法在常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刘远飞王敏青小学常识自主性教学策略初探……………吕刽洪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之管见……………郾晓明巧用投影仪提高常识教学效率…………傅灿全浅谈物理实验中的"思维共振"……………王超良培养小学生记实验记录初探………………颜儒钧重视教法和学法研究推进素质教育●●●●●●●●●●●●…●●●●●…●●●●●●…●●●●…●●●●●……利用日常简便材料培养学生能力………一"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实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验教学…●●…●●●●●●●●●●●●●●…●●●●●…●●●●……●●●●●●'课外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激励探索创新初探.........…●●●●●●●●●●●…●●●…●●●●●●●●--●●●●●●●农村小学常识实验教学五步曲………一3.343,363.373.383.393.4o3,4l3.43余利明4,l2黄跃进4,14赵玉燕4.15王彩清4.17富海鑫4.18王细义4.20推进实验教学深入的实践探索……………沈雪明4.2l从二度创作谈对实验教学的评价…………王加恩4.22细心做实验动脑解问题…………………宋华秀4.23如何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探索……………………………………………戚金华4.24实验中如何加强纪律管理…………………郑仙忠4.25浅议学生实验课的两种教学模式…………吴青松4.26浅论实验教学目标达成策略………………许红4.27谈实验教学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王岳贤4.29浅谈生物实验教师的课前工作……………叶华英4.30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几点做法……………陈国华4.3l 常识教学中培育创新精神的几点体会……………………………………………王海峰4.32浅谈初中自然教学与技术教育的关系……………………………………………陈翼风4.33利用实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潘叶明4.35遵循儿童心理规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汤红4.36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殷华方4.37 以实验课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邵长生4.38浅谈物理教学中"主导"和"主体"的结合……………………………………………王旭平4.4o地理常识课中思维能力培养………………严国良4.42 开放物理实验室的实践与体会……………汤汉赞4.43 关于电阻测温的教学………………………殷志学4.44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陈思敏5.8小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楼卫忠5.1O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策略……………………………………………赵力红5.1l如何培养创新能力………………韩自念陈佳斌5.14 一个容易忽略的因素………………………吕燕萍5.15 认知策略"三环结构"课堂教学程式的构想……………………………………………何灿华5.16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华建锋5.19 主动参与提高效率………………………叶志仪5.2l常识课中运用计算机的优势………………孙燕5,22 近三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分析与思考……………………………………………谢定生5.23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模式的尝试…………余子妃5.25 注重课内外结合自主拓展创新…………俞剑华5.27 小实验在常识教学中的运用………………徐卫东5.28 几种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要点……………………………………………陈金花5.29增强演示实验可信度提高课堂效果……………………………………………李汉武5.3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王玲玉5,32 自主学习自行探索………………………夏绍洪5.33 演示实验教学浅谈…………………………章志贞5.34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张明翔5.35 化学实验与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陈一飞5.36 农村小学常识实验教学心得………………王杰斌5.37 浅谈家庭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钱秋兰5.38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俞花5.39 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的几种途径………车金根5.4o 漫谈测量中的等量替代……………………沈建忠5.4l 自然教学研究填补减负真空——引导家庭实验用好课外时问………………………………………黄无连6.1l浅谈中学学生物理实验的指导……………邵国宪6.13 47勰∞222222222222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第6期浅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实验中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NO的氧化和N溶于水的实验探讨引人入胜诱发探究变难为易激发兴趣改进课堂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一初中自然实验考查的做法与启示………--常识教学探讨浅谈小学常识教学中如何运用媒体……一发现法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一常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浅谈………??优化教学过程培养科学素质…………??浅谈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常识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小学常识教育与儿童智能开发…………??用四步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意{R??……??……??…??………?………实践教学探讨职业技能实习教学环节的探讨…………………………………许震界普通高中劳技教育障碍性原因及对策周建英6.15朱成巧6.16郑炳耀6.18陈桂统6.19黄江荣6.20余昌科6.21徐斐饮6.22黄晓花6.23谢宝松6.24李家绪6.25王加妙6.27钱金明6.28冯强6.29邵建忠6.30杨宁赞6.31吴孝治6.32冯叶明6.33朱伟2.43吴永麟1.45实验设计与改进用加氧酒精灯做焰色反应………张汝建周秀云实验改进二则………………………………赵绍兴自然界风形成模拟实验的改进……………胡国伟精心设计实验优化课堂教学……………张利民线性电路互易性的运用……………………殷志学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螺旋状铜丝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实验的改进方法………………………………??用半导体激光光源做几何光学实验……??两个演示实验的改进……………………一从染色剂褪色谈起………………………一C02和N02反应是放热反应的验证实验设计两则……………………??茎的快速繁殖……………………??空气的热胀冷缩装置的改进……--渗透实验的改进…………………-一声现象演示实验的分析和改进…??对熔化状态导电性试验装置的改进1442424344周宏星2.44杨红绸2.45张汝建2.47粱凤菊3,45王明逵3.46戚明强3.46叶华英3.42陈永龙4.45……………………………………………郑德伟4.45课堂演示实验的防毒设计…………………徐天荣4.46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爆炸实验的改进……周彩娥4.47 内燃机实验的改进…………………………杨敏4.47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设计………………宋莲英4.48 熔融硝酸钾导电实验的改进………………黄维平4.48 "空气的流动"实验装置改进………………叶春因4.24 实验心得一例………………………………王柽4.25 "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改进………………陈文秀5.9 土壤的渗水性和保水性实验………………王明逵5.13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的改进……………宣娜玲5.18 二力平衡实验的改进………………………王华龙5,42 48用气球做的几个实验………………………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改进……………………空气热胀冷缩实验改进……………………用安培计和伏特计测导体的电阻实验的改进…?……??……??……?……变阻器两种接法的比较与选择……………这也是小孔成像……………………………实验教师园地实验室舍银残液的回收……………………谈实验材料;住备的"四性"…………………标本瓶口的封与拆…………………………一次性塑料杯的妙用………………………加强小学常识教师业务培训迫在眉睫施立新5.43许红艳5.44言伟5.44沈建忠6.40徐镜明6.41吕燕萍6.42……………………………………………王根凤2.48蜗牛不肯"走钢丝"怎么办………………葛新荣2.封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准备…………………陈木香2.封三除去衣服上污迹的方法…………………沈珍珠2.封三化学药品的使用与管理……………………乌素珍3.47 给原电池装置换锌片………………………黄伟斌3.21 蛋白质实验最佳浓度和操作技巧…………李永梅5.26 浅谈学生实验材料的准备………陈丽君王奇龙5.45 制备澄清石灰水……………………………李伯庆5.45 设立库存药品装箱卡………………………章云香5.46 小玻棒大用途………………………………章子寿5.46 中学物理实验器材管理科学化的探索……………………………………………应菊弟6.43废塑料瓶在实验教学中的妙用……………孙召均6.44 仪器维修与保养书写投影器的选择,使用与保养…………王再华1.47 电视机受潮故障的处理……………………阮华兴1.36 "两机一幕"修理的原则及故障判断方法…………………………………………成明强645供您参考氢气氛中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陈一飞3.44 自制教具自制袖珍激光干涉仪……………陈益光方礼模1.48简讯五则……………………………………………1.封三易拉罐制作教具二例………………………高海华3.43 废物利用一例………………………………马威昌4.23 自制机械波干涉仪…………………………王文清4.34 自制空气粒子测算框……………………郁琴4.封三一种衍射单缝的简易制作…………………陈菊芬5.7自制电场线谱演示器………………………何汝梅5.24 强磁力电磁铁的制作与使用……邵云雁李振勇6.35 "自感现象演示教具"的设计和使用………何汝梅6.36 杠杆平衡式超重失重演示器的设计………顾慧波6.37 自制教具应遵循的原则……………………吴江宏6.38 简易炉灶的制作……………………………王明逵6.38 放手发动学生上好现察实验……………孙永正6.38手式灌瓶器…………………………………吴饮元6.39 经济实用的挂图架…………………………唐秋云6.39 自制家用自动开关演示器…………………林小平6.39 实验趣谈酸,甜,苦,辣,成,鲜,涩与化学……………叶茂康3.48液化气,炔气,天然气与化学………………叶茂康5.48 学会动态第四届浙江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2.封底学术交流物理教育的美好未来………………………周才扬5.47 你问我答……………………………………………5.封三《实验教学与装备}2000年总目录……………………6.46 敬告…?……?…??……?……………??…?…?……6.12 fnC'6^P^"i,'优女锋标新新华建俞占沈陆2222娟翔华兴丽天发国曹用张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2af47f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6.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便携式电子设
备管理工作的通知
尊敬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育部直属高校:
为了加强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纪律,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教育宣传
1.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法律法规宣传,使学生充分了解使用这些设备的负面影响以及违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
2. 学校要组织开展教育讲座、班会等活动,向学生普及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避免沉迷其中。
二、建立学校管理规定
1. 各校要制定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规定,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详细说明。
规定应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地点和内容限制等方面的要求。
2. 学校应建立健全监控系统,对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加强师生互动
1.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2.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技术应用
1. 学校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管理,如网络过滤、时间限制等。
2. 学校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学生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认真贯彻执行上述要求,切实加强学生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工作,保障教学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部办公厅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学具配备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学具配备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b030df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0.png)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学具配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6.01.20•【字号】鄂教基[2006]4号•【施行日期】2006.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学具配备工作的通知(鄂教基[2006]4号)各市、州、县(林区)教育局:学具是供学生按照教育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组装或操作的基本材料和器具,属教育技术装备的一个组成部分。
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形象性。
实践证明,利用学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我省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利用学具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实行“一费制”政策后,学校学具配备受到了政策限制,学具管理和配备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和学校订购未经国家和省审定、鉴定的学具,导致一些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学具,一些不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学具进入学校,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的地方和学校“只管配,不管用”,致使学具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学具的配备、管理和使用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提出和重申如下意见,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立学具审定制度和准入制度。
凡未经教育部鉴定或备案审查和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鉴)定通过的学具,一律不得在我省发行,各地、各学校一律不得选用、配备。
关于小学学具的送审与审(鉴)定工作,按省教育厅鄂教基[2003]24号文件执行。
目前我省已通过部省级审查、鉴定的学具目录见附件,学具配备的品种不得超出目录范围。
二、明确学具配备的科目。
从2006年春季开始,全省中小学学具只准配备自然(科学)、数学、美术、劳动技术四科。
加强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和学具的管理
![加强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和学具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ae1d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a.png)
实验教学SHIYAN JIAOXUE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搜集整理实验和过程性实验四种。
特别是分组实验,原则上应该配备相应的实验仪器。
可事实上,很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只配发了教师演示实验工具箱,并没有配发分组实验器材,这就造成了科学分组实验教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
本来就有教师反映科学课程不好上,现在小学科学课程没有配套的分组实验器材,实施起来就更加艰难了。
师生在教学中被迫寻找相应的实验的仪器代替,或进行教具学具的制作,但这部分替代的教学仪器或制作的教具学具,找起来比较困难,做起来不易,费时费力费钱。
即便找到了,课上完了乱丢乱放,多半当作垃圾扔了。
因此,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学具的管理,很有现实意义。
一、加强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学具的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自制教具学具,历来是实验教学的传统。
教具指的是教师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标本、仪器、图表、幻灯等,包括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实训设备、教育装备、实验设备、教学标本、教学模型等。
学具是教学时学生用来学习的各种工具的简称。
常用到学具的学科有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美术等。
现在科学课上需要的学具可真不少,有些学具找到合适的还真不容易。
通过学具的制作运用,学生不仅可以把客观事物的属性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而且也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内部心理过程得以较清晰地外化为操作的过程。
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沿用了半个世纪的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
2003~2007年,甘肃统一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科书。
2007年9月至2018年7月,甘肃统一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版本变更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科书。
2018年9月(国家规定2017年9月)起,酒泉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增设科学课,起始年级也从三年级变为一年级。
至2023年7月,1~5年级已全部使用的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
从自然到苏教版科学,到教科版科学,再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只有2010年,甘肃统一加强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和学具的管理◇吴述存(甘肃:酒泉市北关小学)〔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只配发了教师演示实验工具箱,并没有配发分组实验器材,这就造成了科学分组实验教学器材不足的问题。
辽宁省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辽宁省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04b55f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7.png)
辽宁省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遵循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在总结反思我省小学教育本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教、学、评相统一,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育人方式,优化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我省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科育人水平。
二、主要目标1.服务学校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明确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了必要依据,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基本范式,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引领课程教学方向,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强化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心理特点,彰显课程理念,体现教学规律,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二次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教师采用适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3.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引导教师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
三、基本原则1.坚持学科教学与学科育人相统一。
学科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学生用品进校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学生用品进校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88549f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0.png)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学生用品进校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4.27•【字号】南府办[2002]93号•【施行日期】2002.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学生用品进校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2002年4月27日南府办[2002]9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局,市属各中小学: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学生用品进校工作的若干规定》,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将在今年5月份组织有关部门,按通知内容对学校学生用品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大检查。
各有关单位务必在2002年5月15日前,严格按照检查内容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按要求终止不符规定的合同和协议,为过渡到学生用品统一进校工作做好准备。
关于规范学生用品进校工作的若干规定各县、区教育局、市属各中小学: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规范进校学生用品(书刊、教辅资料、学具、食品、学生饮用奶、学生服等,下同)管理工作,确保我市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规范化,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特作如下规定:一、各县、区教育局,要认真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有关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管理和督查力度,督促各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对直接影响学生安全的校园内部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管理,提高规范学生用品进校工作政治责任的认识,把完善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作为学校的大事来抓紧抓好。
二、我市各中小学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和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学生用品,并严把安全卫生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盗版产品流入学校,自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在不断改善学生食品供应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指定专人负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学生用品规范进校的实施工作。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几点意见-教基厅[1992]7号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几点意见-教基厅[1992]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90ff63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1.png)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几点意见正文:----------------------------------------------------------------------------------------------------------------------------------------------------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几点意见(教基厅[1992]7号1992年4月3日)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以下简称“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以下简称“会考制度”)是对普通高中进行的两项重要的改革,目前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施。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普通高中两项改革的健康发展,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必须对普通高中加强管理和督导。
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继续认真贯彻1983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和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端正办学方向,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督导评估的几点意见》。
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国家教委印发的教基[1990]004号、017号、教基[1991]11号、16号、教基[1992]3号等文件的要求,认真实施“调整意见”和“会考制度”,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在高一、二年级按照高考科目组提前分班和组织教学,不得因准备会考而采取擅自调整课时等违反教育规律和“调整意见”的错误作法。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教体[1991]6号文件要求,认真施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等错误作法;必须切实在各年级安排开设劳动技术课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上列规章和文件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自查。
对违反者,要严肃进行教育,限期纠正,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严格有效的奖惩措施。
2024年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8d0b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2.png)
2024年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1、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是重要的培训教学资源,必须实行规范管理。
2、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由职工培训中心设专人负责管理,要建立登记台帐。
3、任课教师所需要的培训教材,教学资料由职工培训中心办理相关登记手续进行发放,由教师保存。
4、培训教材、教学资料一般不准借阅,若确实是因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借阅的,必须经分管经理签字批准,职工培训中心登记借阅手续,方可借阅。
5、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需要更新和购置时,由分管经理、职工培训中心、授课教师共同研究更新目录,报请总经理批准,职工培训中心负责更新和购置。
6、职工培训中心要负责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的安全保存工作。
2024年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二)1.引言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是培训机构的重要资源,对于培训质量的提升和学员学习效果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这些资源的管理,我们制定了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以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2.培训教材管理2.1 教材采购在选购教材时,应根据培训内容和学员需求进行选择,优先选择正版教材。
采购过程中,要注重价格比较、质量检验和供应商信誉等因素,并签订合同以确保权益。
2.2 教材编排培训教材的编排应符合课程体系,内容应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可读性,同时加强与最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2.3 教材使用教材的使用应与教学计划相结合,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和顺序。
教师应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资料管理3.1 资料收集与整理培训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机制,及时搜集和汇总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最新资料。
收集到的资料应分类整理、编号编档,方便后续查阅和使用。
3.2 资料更新与存储要定期更新教学资料,确保内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规类别】教材编审出版
【发文字号】教基厅[2000]6号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教育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4年10月12日实施日期:2004年10月12日)废止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0.06.01
【实施日期】2000.06.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0年6月1日 教基厅〔2000〕6号)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现就整顿、规范学具市场,加强学具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具是供学生按照教育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组装或操作的基本的材料和器具,分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类(本意见只涉及教学用学具),属教育技术装备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通过使用学具,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利用学具开展教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学具的生产与使用发展很快,但由于管理不力,目前全国的学具市场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学具使用所涉及的学科和年级过多,且有许多重复,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也杂列其中;产品形式单一,设计不甚理想,未能注重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理、教育卫生及儿童安全;部分产品粗制滥造,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要求学生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