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 》授课计划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建筑力学》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打基础。

《建筑力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物体受力分析与静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杆件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分析方法;关于构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及构件应力、应变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对常见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内力与变形计算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对结构的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力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建筑力学各部分的内容、了解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静力学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1、教学内容2—1 力与力偶1)力的概念和性质2)力对点之矩3)力偶的概念和性质2—2 约束与约束反力1)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2—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教学要求(1)理解力、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的概念及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合力矩定理、刚体的概念;掌握平面力偶系合成的计算。

(2)了解约束的概念及荷载的分类;了解作用在构件上荷载的计算方法;掌握常见工程中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确定;第三章平面力系1、教学内容3—1 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1)力的平移定理2)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主矢与主矩的计算4)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结果的进一步分析3—2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2)平面力系的几种特殊情形3)静定与超静定问题4)物体系的平衡问题2、教学要求(1)了解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概念及计算,掌握合力的投影定理;(2)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概念;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和简化结果分析。

(3)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重点掌握常见物体支座反力的求法。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静力平衡、材料力学性能、弹性与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等基本内容;(3)能够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网络资源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学习建筑力学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力学概述(1)建筑力学的定义、任务和分支;(2)物体受力的基本概念;(3)力学的基本定律。

2. 静力平衡(1)力的合成与分解;(2)平衡条件的应用;(3)物体在力作用下的稳定问题。

3. 材料力学性能(1)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2)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基本受力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3)材料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4. 弹性与塑性变形(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念;(2)弹性模量与塑性模量的计算;(3)弹性与塑性变形在工程中的应用。

5. 应力与应变(1)应力与应变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应力集中与应力分布;(3)应变硬化与应变软化现象。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力学的原理和方法;2. 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2. 考试成绩评价: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问题分析考试两部分;3. 综合实践评价:考察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熟悉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力的概念、作用点和力臂、力的分解和合成、力的矩、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

2. 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平衡条件、静力平衡、动力平衡、简化原理、超静定结构等。

3. 建筑力学的计算方法:截面力、截面矩、剪力、弯矩、剪力墙、梁、柱、板的受力分析等。

4. 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学生对建筑力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 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总共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9-16课时:基本计算方法第17-24课时:应用实例分析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占总评的30%。

3. 课程设计:分析一个建筑项目的力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力学》,作者:X2. 课件: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

3. 模型:建筑力学相关模型,如梁、柱、板等。

4. 练习题库: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建筑项目,引入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课堂讲授:讲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力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建筑力学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建筑力学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建筑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结构的受力分析;2. 建筑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力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新课讲授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a. 介绍建筑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b. 讲解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如牛顿运动定律、静力学平衡方程等;c. 结合实例分析建筑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建筑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a. 讲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受力图、节点法、截面法等;b. 介绍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c. 结合实例分析建筑力学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享课堂练习心得,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纪律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品.pdf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品.pdf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建筑力学是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的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根据大专建筑类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及对本课程的要求,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

为今后直接应用于设计、施工实践和学习结构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二、课题和课时分配表序号课题名称课时课时分配讲授实验实训、习题课参观、现场教学测验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2 22 静力平衡 2 23 支座反力 2 24 材料力学概论 1 15 轴向拉伸和压缩7 5 26 剪切 2 27 扭转 4 2 28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 29 梁的弯曲12 10 210 应力状态 2 211 强度理论 2 212 组合变形 4 2 213 压杆稳定 4 2 214 动荷载 2 215 结构力学概论 2 216 结构的几何组成 4 2 217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8 818 结构位移计算 6 6 219 力法8 6 220 位移法8 621 力矩分配法 6 622 影响线 4 423 极限荷载 2 224 合计96 80 6 10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建筑力学(上)课题一绪论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内容简介、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课题二静力平衡力和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力系的分类及特征。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及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投影与分力的区别,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及平衡的解析条件。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力偶;力偶矩、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课题三支座反力支座的类型,各种支反力的求解方法。

课题四材料力学概论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性质和任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课题五轴向拉伸和压缩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轴力和轴力图;内力、截面法;应力、正应力、剪应力。

建筑力学课程设计

建筑力学课程设计

建筑力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它涉及建筑物的受力、变形、破坏机理和力学性能等方面。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建筑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物受力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框架,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目标1.理解建筑物的力学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建筑物力学分析中。

2.掌握建筑物的受力分析方法与计算。

3.能够识别建筑物受力分析和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能有效解决。

三、课程设计内容1. 建筑物结构类型及其受力特点通过介绍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及其力学本质。

2. 建筑物荷载与受力分析介绍建筑物的荷载分类及其荷载计算方法,方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计算建筑物受力情况。

3. 木结构和钢结构建筑对于木结构和钢结构建筑,介绍其结构特点和力学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受力计算和分析。

4. 混凝土结构建筑介绍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力学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受力计算和分析。

5. 建筑物稳定性分析介绍建筑物稳定性问题及其分析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分析。

6. 结构优化设计介绍建筑物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建筑物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性能。

四、课程设计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课程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物力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际操作:通过分组或单独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帮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Case study:通过分析建筑物事故案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识别和解决建筑物受力分析和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五、课程设计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检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2.作业评估: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介绍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及受力特点、荷载与受力分析、建筑物结构的优化设计等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完成受力分析和设计的任务,为探索和实践建筑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建筑力学》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1)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绪论介绍建筑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力学基础(1)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变形、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2)静力学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等;(3)流动力学基本定律: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等。

3. 材料力学(1)拉伸与压缩: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等;(2)弯曲:弯曲应力、弯曲应变、抗弯强度、挠度、剪力、弯矩等;(3)扭转:扭转应力、扭转应变、抗扭强度等。

4. 结构力学(1)梁式结构:梁的弯曲、剪力、弯矩、挠度等;(2)拱式结构:拱的受力分析、压力分布、拱的稳定性等;(3)刚架结构:刚架的受力分析、内力、位移、稳定性等。

5. 弹性力学(1)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本构关系;(2)平面应力问题:应力、应变、应力分量、应变分量等;(3)空间应力问题:应力、应变、应力分量、应变分量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2)案例分析: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上机实习:运用软件进行力学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力学现象和问题;(2)板书:清晰地表达力学原理和公式;(3)软件:运用ANSYS、SAP2000等软件进行力学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2)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建筑力学课教案范文模板

建筑力学课教案范文模板

教学对象:建筑专业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建筑结构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教学重点: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2. 杆件的内力计算和受力图绘制。

3. 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杆件受力状态分析及内力计算。

2. 材料力学中的复杂问题求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建筑力学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物理中关于力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课1.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分析- 静力学的研究对象- 静力学的基本假设-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2. 杆件的内力计算和受力图绘制- 杆件的分类及受力特点- 内力的计算方法- 受力图的绘制3. 材料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材料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力学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巩固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建筑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成度。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建筑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分析和解构建筑结构中的受力情况。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建筑力学基本概念教学重点: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学单位制、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第二章:平面力系教学重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矩、力的偶矩。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力的矩的理解。

3. 第三章:空间力系教学重点:空间力的合成与分解、空间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空间力的矩。

教学难点:空间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空间力的矩的理解。

4. 第四章:轴向拉伸与压缩教学重点: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屈服强度。

教学难点:应力、应变的计算、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理解。

5. 第五章:扭转教学重点:扭转的基本概念、扭矩、剪切应力、扭转刚度。

教学难点:扭矩的计算、剪切应力的理解、扭转刚度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阐述。

2. 使用图形和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检查学生对建筑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建筑力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力学》教科书。

2. 图形和模型:力学图示、建筑结构模型。

3. 计算机软件:用于辅助教学和计算的软件。

4. 网络资源:相关的在线教学资源和案例。

六、第六章:弯曲教学重点:弯曲的基本概念、弯曲应力、弯曲变形、梁的弯曲强度。

教学难点:弯曲应力、弯曲变形的计算、梁的弯曲强度的理解。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建筑物的力学分析方法;-理解建筑物结构的静力平衡和稳定性;-学会应用建筑力学理论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

2.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建筑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建筑物结构的受力分析;-静力平衡和稳定性的理论与应用;-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3.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实例演练:通过具体的建筑结构案例进行分析和设计;-计算实验:通过软件模拟和实际建筑样本的力学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应用;-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思考。

4.教学流程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流程:-第一节课:介绍建筑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二节课:讲解建筑物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并进行实例演练;-第三节课:探讨建筑物结构的静力平衡和稳定性,并进行计算实验;-第四节课:讲解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进行实例演练;-第五节课:总结和复习,进行课堂互动讨论。

5.教学资源-教材:建筑力学教材(参考书目);-计算机:用于实例演练和计算实验;-建筑样本:用于力学实验;-PPT演示:辅助教学的展示工具。

6.教学评估-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根据计算实验和力学实验编写的报告;-期末考试:对建筑力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考核。

7.教学辅助措施-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互动和合作能力;-辅导辅助: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实验指导: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和安全保障。

8.教学反馈与调整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9.教学手段和教学手段创新-PPT演示: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知识的展示;-虚拟实验:通过建筑力学模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远程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和互动。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引言:建筑力学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建筑物的力学行为和结构设计原理,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基础准备。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静力学、弹性力学和稳定性理论的基本知识;3. 能够运用所学的力学理论解决实际的建筑工程问题;4. 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力学基础1.1 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平衡条件1.2 重力与浮力1.3 平面力系统的分解与合成1.4 杠杆平衡条件1.5 等效力与力偶2. 弹性力学2.1 弹性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2.2 杆件的内力分析2.3 截面性质及扭转变形2.4 梁的挠度与剪力、弯矩分布3. 稳定性分析3.1 结构稳定性的基本概念3.2 杆件的稳定性分析3.3 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3.4 结构稳定性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讲解原理和应用方法。

2. 实例演练:以典型的建筑结构实例为案例,讲解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应用建筑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设计。

3. 计算实践: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掌握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力学计算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活动参与度等。

2. 期中考试占30%:考察学生对建筑力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占30%:考察学生对建筑力学理论和应用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计划总共16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 第1-2周:静力学基础2. 第3-6周:弹性力学3. 第7-11周:稳定性分析4. 第12-14周:实例演练和计算实践5. 第15-16周:复习和总结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建筑力学教材(根据学校教学大纲选用)2. 课件:编制相关课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

《建筑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3)能够应用建筑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建筑力学概述1. 建筑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建筑力学的分支学科3. 建筑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2课时:内力分析1. 内力的概念和分类2. 内力计算的基本方法3. 剪力、弯矩和应力的概念及其计算第3课时:变形与稳定性1. 变形的概念和分类2.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区别3. 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第4课时:建筑材料力学性能1. 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2. 常用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3. 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第5课时:简单受力构件的设计1. 受力构件的分类和特点2. 受力构件设计的基本原则3. 常见受力构件的设计方法三、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力学》2. 课件:建筑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3. 实验设备:力学实验仪器、建筑材料样品等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建筑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内力分析、变形与稳定性等内容的掌握情况;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课程论文:评价学生对建筑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兴趣和热情;4. 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去分析工程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学习准备条件。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建筑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破坏平衡条件。

对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计算能力。

初步掌握杆件体系的分析方法,初步了解常用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

掌握各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平衡的条件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所设计的构件即安全合理,又经济实用。

3、教学基本要求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对电视中专工民建专业的学员,其基本要求为:(1)(1)初步具备将简单的杆件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的能力;(2)会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脱离体并画出其受力图;(3)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4)能熟练地分析单个杆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5)会运用强度条件进行单个杆件的截面选择和强度校核,并能进行刚度和稳定性校核;(6)能分析简单结构的几何组成,确定超静定次数;(7)了解平面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8)会用图乘法计算简单结构的位移;(9)初步掌握力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10)具备材料力学试验的初步知识。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学、物理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学习中应根据需要对上述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后续课程中,建筑力学又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和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建筑力学》课程分上、下两册。

上册为第一篇: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主要讨论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是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篇: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力学基础、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弹性理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1.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建筑学、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建筑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3)熟悉常见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

2.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分析简单结构;(2)具备一定的解决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3.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3)安排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分配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24课时,实验课时8课时。

4.2 教学进度(1)第1-8课时:力学基础;(2)第9-16课时:平面力系;(3)第17-24课时:空间力系;(4)第25-32课时:弹性理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五、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1)课堂表现:30%;(2)作业完成情况:40%;(3)实验报告:30%。

5.2 期末考试(1)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2)考试内容涵盖课程全部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推荐使用《建筑力学》教材,以及其他相关辅助教材。

6.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以便于生动展示课程内容。

6.3 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力学实验台、测力计、弹簧等。

七、教学评价7.1 过程评价定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7.2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建筑力学学习计划

建筑力学学习计划

建筑力学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本学习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学习建筑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评估和设计方法,为从事建筑工程领域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1.掌握建筑物结构的重要力学原理和分析方法;2.了解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设计规范;3.能够利用现代建筑设计软件模拟和分析建筑物结构;4.掌握建筑物结构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技术;5.了解国内外建筑力学发展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二、学习内容1.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板壳理论等内容。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建筑物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构件的受力特性、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等知识。

2.建筑材料力学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钢、混凝土、木材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力学性能和设计规范。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特性、设计规范和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3.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是建筑力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结构系统的选择、结构计算的方法、结构设计的原则等。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结构的模拟和优化设计。

4.建筑结构施工与质量管理建筑结构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需要了解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技术。

5.建筑力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建筑力学领域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需要了解国内外建筑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系统地阅读建筑力学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籍,深入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来进行学习。

2.实践训练通过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实验和实习等方式,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静力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3 学时与学分:共计64学时,4学分1.4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等相关建筑类专业1.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静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静力学基本概念2.1.1 力的概念2.1.2 作用点和反作用点2.1.3 力的分解与合成2.1.4 力的矩与力臂2.2 静力学基本原理2.2.1 二力平衡条件2.2.2 力的合成与分解2.2.3 力矩平衡条件2.2.4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2.3 静力学基本方法2.3.1 受力分析2.3.2 截面力矩计算2.3.3 固定端弯矩和剪力计算2.3.4 支座反力和支座反力矩计算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静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1.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运用静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 实验法:进行力学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3.2 教学手段3.2.1 投影仪:展示PPT课件,辅助讲解。

3.2.2 模型教具:直观展示力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3.2.3 计算机软件:利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受力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比30%。

4.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占比40%。

4.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比30%。

五、教学计划5.1 授课时间:共计16周,每周4学时。

5.2 授课安排:具体授课内容安排如下:第1-4周:静力学基本概念第5-8周:静力学基本原理第9-12周:静力学基本方法第13-16周:案例分析与实验实践六、教学资源6.1 教材:《建筑力学》(静力学部分),作者:X,出版社:X。

6.2 辅助教材:《建筑力学学习指导》,作者:X,出版社:X。

6.3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课程、学术文章、论坛讨论等。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力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掌握静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和计算平衡条件。

3. 引导学生运用静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力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不同类型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对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

3. 力的合成和分解:介绍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方法和计算平衡条件。

4. 静力学应用:分析建筑结构中的受力情况,运用静力学原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结构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静力学原理解决问题。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和参考书籍: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深入学习。

2. 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3. 模型和教具:准备建筑结构模型和力作用效果的教具,以便直观讲解和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作业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静力学知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程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建筑结构案例,运用静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静力学课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将教学内容分为8个模块,每模块4课时。

Module 1:力的定义和分类(第1-4课时)Module 2:力的作用效果(第5-8课时)Module 3:力的合成和分解(第9-12课时)Module 4:计算平衡条件(第13-16课时)Module 5:静力学应用(第17-20课时)Module 6:案例分析(第21-24课时)Module 7:互动教学(第25-28课时)Module 8:期末复习和考试(第29-32课时)七、教学活动1. 授课:通过讲授法,系统地传授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建筑力学课教案范文模板

建筑力学课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授课日期] 第[周次]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力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静力学的基本知识3. 材料的力学性质4. 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式5. 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入建筑力学的重要性。

2. 阐述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讲授新课1. 静力学的基本知识:讲解力的平衡条件、刚体的平衡、力矩等概念。

2. 材料的力学性质:介绍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如弹性、塑性、脆性等。

3. 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式:讲解梁、板、柱等常见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

4. 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讲解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如内力图、剪力图、弯矩图等。

三、课堂练习1.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建筑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课堂讨论1. 针对典型工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五、布置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了解学生对建筑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建筑力学》2. 教学课件3. 实际工程案例4. 计算软件(如SAP2000、ANSYS等)备注:1. 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建筑力学课程电子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电子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电子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2.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3. 课时安排:32课时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绪论(2课时)建筑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发展简史2. 力学基础(4课时)力学的基本概念矢量及其运算坐标系和空间几何关系3. 静力平衡(6课时)概述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静力平衡方程的建立与求解4. 杆件拉伸与压缩(8课时)概述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基本概念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强度计算与塑性分析5. 弯曲(4课时)概述弯曲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纯弯曲时的强度计算弯曲正应力的分布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子教案、动画、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建筑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

3. 课程设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建筑力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电子教案:提供详细的课堂讲解内容,方便学生复习和预习。

3.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4. 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学现象。

六、扭转与剪切1. 扭转(4课时)概述扭转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扭转时的强度计算扭转正应力的分布2. 剪切(2课时)概述剪切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剪切强度计算七、平面力系1.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2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矩的计算与合成2.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2课时)平衡方程的建立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力矩方程的求解八、空间力系1. 空间力系的合成与分解(4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矩的计算与合成2.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2课时)平衡方程的建立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力矩方程的求解九、弹性与塑性力学1. 弹性力学(4课时)弹性与塑性的基本概念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弹性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弹性位移与应力应变关系2. 塑性力学(2课时)塑性的基本概念塑性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塑性变形与屈服条件十、建筑结构力学1. 概述(2课时)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结构力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2. 杆件结构的内力分析(4课时)剪力、弯矩与轴力的计算静力平衡方程的求解影响线及其应用3. 杆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2课时)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临界力与临界应力稳定性的判定方法4. 杆件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2课时)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安全系数与荷载组合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周
物体系统受力图习题课
4
会画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P46,1-4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及计算
第三周
力矩、力偶
4
会求力矩、力偶矩的大小,会判断方向
P46,5-7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
一般力系的简化
合力矩定理
第四周
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4
掌握三个平衡方程
第五周
静定及超静定、平衡方程应用习题课
4
会求支座约束反力
P47,10-11,15-16
第六周
平面图形几何性质概述,形心、静矩
4
会求组合图形的形心、静矩
P68,1-2
P69,5-8
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概念
组合图形惯性矩计算
平行移轴公式
第七周
平面体系自由度和约束概念
4
掌握二元体、两刚片、三刚片原则
P80,图1-8
几何不变体系成规则
4
会计算梁的挠度及刚度
P164,10-11
梁的挠度及转角计算
梁的内力图、正应力计算习题课
第十六周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计算复习课
4
解决问题
第十七周
梁的内力计算复习课
4
解决问题
第十八周
答疑课
4
解决问题
本课程任课教师(签名):xx课程负责人(签名)
几何组成分析
几何组成分析习题
第八周
轴向拉伸、压缩概念,轴向杆件内力
4
会计算轴力,画轴力图
P122,1-3
P123,5、8
轴向杆件应力及变形
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强度计算及校核
第九周
变形计算、强度校核习题课
4
会计算剪切应力
剪切与挤压的概念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十周
扭转的概念
4
掌握扭转概念
P124,11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的内力
xxxx学院
应用建筑力学课程下学期授课计划
系部名称:土木工程系 专业年级:建项1501、建项1502 计划制定时间:2019.2.27
授课序号
授课内容及内容提要
各次所用授课时数
培养目标
课外作业 考 试
(测验)
范 围
第一周
绪论及力的基本概念
4
掌握静力学四大公理
P17,2-3
静力学基本公理
约束的概念、受力图
第十一周
圆轴扭转横截面应力
4
会计算扭矩
P124,12-13
圆轴扭转强度计算
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计算
矩形截面杆扭转
第十二周
梁的弯曲内力
4
会求梁的剪力和弯矩
P162,1-4
梁的内力图
第十三周
梁的内力图习题课
4
会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
P163,5
第十四周
梁的正应力
4
会计算梁的正应力
梁的正应力计算
第十五周
梁的挠度及转角、梁的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