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论简明教程(徐仲等编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1.1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1.1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2、特征多项式 characteristic polynomial 定义2
设A Cnn , 称 I A为A的特征矩阵,称det I A 为A的特征多项式,称det I A 0为A的特征方程.
Remark
1 I A = - a11 a22
定理6
设A Cmn , B Cnm ,则 tr AB tr BA .
Remark
设A Cmn , B Cnm ,则
n det I m AB m det I n BA .
特别地,若m n, 则det In AB det I n BA.
, xiri 是对应特征值i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则向量组 也线性无关.
定理5
设n 阶方阵A aij
1 1 +2 + +n a11 a22 ann ; 2 12 n det A; 3 AT的特征值仍为1,2, ,n , 而AH的特征值是
n
ann
n 1
+
+ -1 A ;
n
2 A的特征值就是A的特征方程的根; 3 n 阶方阵A在复数范围内一定有n个特征值.
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设A Cnn .
1 求 det I A 0的n个根1 , 2 ,

线性代数考研复习思维导图——矩阵代数

线性代数考研复习思维导图——矩阵代数
=1 X
A
A(BC)=(AB)C
(A+B)C=AC+BC
C(A+B)=CA+CB
k
(kA)B=A(kB)
0
AB AB Ak
*A l
E (E+A)(E+A)=E*exp(2)+2A+A*exp(2)
k
=0
|A|=0
AXA=0ĺ|A|X|A|=0|A|=0
En
E
k=
X
A Ak
n-1 A
A
ad-bc=0ĺa/b=c/d
A
AX=B X XA=B
An
A,B
n
B
AB=BA=E
A
BA
0 A*XA=|A|XE
A
B
A+B
n
A
A
mn =0
ĺ =0
:A+B=B+A :A+(B+C)=(A+B)+C
A
A+0=0+ຫໍສະໝຸດ Baidu=A
A
-A
A+(-A)=0
n
1A=A,0A=0
kl
AB
k(lA)=(kl)A k(A+B)=kA+kB
(k+l)A=kA+lA

徐仲矩阵论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徐仲矩阵论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习 题 一

1. 设λ为的任一特征值,则因 λλ22- 为A =-A 22

O 的特征值, 故022=-λλ. 即 λ=0或2.

2. A ~B , C ~D 时, 分别存在可逆矩阵P 和Q , 使得 P 1

-AP =B , Q

1

-CQ =D .令

T =⎪⎪⎭

⎝⎛Q O O P 则 T 是可逆矩阵,且

T 1

-⎪⎪⎭⎫ ⎝⎛C O O A T =⎪⎪⎭⎫ ⎝⎛⎪⎪⎭⎫

⎝⎛⎪⎪⎭⎫ ⎝⎛--Q O O P C O O A Q O O P 11=⎪⎪⎭

⎫ ⎝⎛D O O B 3. 设i x 是对应于特征值i λ的特征向量, 则 A i x =i λi x , 用1

-A 左乘得 i i i x A x 1-λ=.即

i i i x x A 1

1--λ= 故

1-i λ是A 的特征值, i =1,2,, n .

4. (1) 可以. A E -λ=)2)(1)(1(-+-λλλ,

=P ⎪⎪⎪⎭⎫ ⎝⎛--104003214, ⎪⎪⎪⎭

⎫ ⎝⎛-=-2111

AP P .

(2) 不可以.

(3) ⎪⎪⎪⎭

⎫ ⎝⎛=110101010P , ⎪⎪⎪⎭⎫

⎝⎛=-1221

AP P . 5. (1) A 的特征值是0, 1, 2. 故A =-(b -a )2

=0. 从而 b =a .又

1

1

11

1

-λ----λ----λ=-λa a a

a A I =)223(22+---a λλλ 将λ=1, 2 代入上式求得 A =0.

(2) P =⎪⎪⎪⎭

⎫ ⎝⎛-101010101.

6. A I -λ=)1()2(2+-λλ, A 有特征值 2, 2, -1.

矩阵论(徐仲)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矩阵论(徐仲)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题 一

1. 设 λ 为的任一特征值,则因 λ2 − 2λ 为 A 2 −2 A = O 的特征值, 故 λ2 − 2λ = 0 . λ =0 或 2. 2. A~B, C~D 时, 分别存在可逆矩阵 P 和 Q, 使得 P −1 AP=B, Q −1 CQ=D.令 ⎛ P O⎞ T= ⎜ ⎜O Q ⎟ ⎟ ⎝ ⎠ 则 T 是可逆矩阵,且
⎛ A O ⎞ ⎛ P −1 O ⎞⎛ A O ⎞⎛ P O ⎞ ⎛ B O ⎞ ⎟⎜ T −1 ⎜ ⎟ ⎟ ⎟ ⎟⎜ ⎜ ⎟ =⎜ ⎜O C ⎟ ⎟ T= ⎜ ⎜ −1 ⎟⎜ ⎜ ⎟ ⎝ ⎠ ⎝ O Q ⎠⎝ O C ⎠⎝ O Q ⎠ ⎝ O D ⎠ 3. 设 xi 是对应于特征值 λi 的特征向量 , 则 A x i = λi xi , 用 A−1 左乘得 x i = λ i A −1 x i .即
由此求出特征向量 p 2 =( -2, 1, 0) T , p 3 =(2, 0, 1) T . 单位化后得 e 2 =( −
2 , 5
1 , 0) T , 5
⎛ 1 2 2 ⎞ ⎜− − ⎟ 5 3 5⎟ ⎜ 3 ⎛10 ⎞ ⎜ ⎟ 2 4 5 T 1 4 ⎟ ⎜ 2 −1 e 3 =( , , ) . 令 U= ⎜ − , 则 U AU = 1 ⎜ ⎟. ⎟ 3 3 5 3 5 3 5 5 3 5 ⎜ ⎜ 2 1⎟ ⎝ ⎠ 5 ⎟ ⎜ ⎟ 0 ⎜ 3 ⎟ 3 5⎠ ⎝ (2) A 是 Hermit 矩阵 . 同理可求出相似变换矩阵 ⎛ 1 1 ⎞ − ⎜ 0 ⎟ 2 2⎟ ⎜ ⎛0 ⎞ ⎜ ⎟ i i⎟ ⎜ i −1 U= ⎜ − − ⎟ , U AU= ⎜ 2 ⎟. 2 2 2 ⎜ ⎜ 1 − 2⎟ ⎝ ⎠ 1 1⎟ ⎜ ⎟ ⎜ ⎟ 2 2⎠ ⎝ 2 13. 若 A 是 Hermit 正定矩阵,则由定理 1.24 可知存在 n 阶酉矩阵 U, 使得 ⎛ λ1 ⎞ ⎛ λ1 ⎞ ⎜ ⎟ ⎜ ⎟ λ2 λ2 ⎜ ⎟ ⎜ ⎟ H H U AU= ⎜ , λi ﹥0, I=1, 2, ⋯, n.于是 A=U ⎜ ⎟ ⎟U ⋱ ⋱ ⎜ ⎟ ⎜ ⎟ ⎜ ⎜ λn ⎟ λn ⎟ ⎝ ⎠ ⎝ ⎠ ⎛ λ1 ⎞ ⎛ λ1 ⎞ ⎜ ⎟ ⎜ ⎟ ⎜ ⎟ H ⎜ ⎟ H λ2 λ2 = U⎜ 令 ⎟U U⎜ ⎟U ⋱ ⋱ ⎜ ⎟ ⎜ ⎟ ⎜ ⎟ ⎜ ⎟ λ λ n ⎠ n ⎠ ⎝ ⎝ ⎛ λ1 ⎞ ⎜ ⎟ ⎜ ⎟ H λ2 B= U ⎜ ⎟U ⋱ ⎜ ⎟ ⎜ ⎟ λ n ⎠ ⎝ t 则 A=B 2 .反之 ,当 A=B 2 且 B 是 Hermit 正定矩阵时 ,则因 Hermit 正定矩阵的乘积仍为 Hermi Hermit 正定矩阵 ,故 A 是 Hermit 正定的. 14. (1) ⇒ (2). 因 A 是 Hermit 矩阵,则存在酉矩阵 U,使得 U H AU=diag( λ1 , λ2 ,⋯, λn ) 令 x=Uy, 其中 y=e k . 则 x ≠ 0. 于是 x H Ax=y H (U H AU)y= λk ≧0 (k=1, 2, ⋯ , n).

矩阵论PPT

矩阵论PPT
为正.
第二章:范数理论
§2.1 向量范数
定义: 若对任意 x Cn都有一个实数 x 与之对应,
且满足
(1) 当 x 0时, x 0. 当 x 0 时, x 0.
(2) 对任何 C, x x .
(3) 对任意 x, y C n ,都有 x y x y .
则称 x 为 C n上向量 x 的范数.
定理 1.21: 设 A, B C nn.
(1) 若 A是酉矩阵, 则 A1也是酉矩阵. (2) 若 A, B是酉矩阵, 则 AB也是酉矩阵.
(3) 若 A是酉矩阵, 则 det A 1
(4) A是酉矩阵的充要条件是: 它的 n 个列向量是两
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1. 6 酉相似下的标准形
定理 1.22 (Schur): 设 A C nn , 则 A 可酉相似于上 三角矩阵 T , 即存在 n 阶酉矩阵 U , 使得
1
1
n k k n k p p n k q q ,
k 1
k1
k1
其中 p 1, q 1, 且 1 1 1.
pq
定理 2.3: 设 x 1,2, ,n T Cn, 则
lim x x
p p
• 从已知的某种向量范数导出另一种向量范数的方
法.
定理
2.4:

A
C mn n
,

矩阵论同步学习辅导 张凯院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矩阵论同步学习辅导 张凯院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矩阵论同步学习辅导(习题与试题精解)

张凯院徐仲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矩阵论同步学习辅导/ 张凯院,徐仲编.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8

ISBN7-5612-1542-8

Ⅰ. 矩⋯Ⅱ. ①张⋯②徐⋯Ⅲ. 矩阵-理论-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Ⅳ. 0151. 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02 )第062114 号

出版发行: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通信地址: 西安市友谊西路127 号邮编: 710072 电话: 029 - 8493844

网址: ht tp: / / www. nwpup. com

印刷者: 印刷厂

开本: 850×1 168mm1/32

印张:

字数:

版次: 2002 年8 月第1 版2002 年8 月第1 次印刷

印数: 1~

定价: 元

【内容简介】本书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按照程云鹏等编的研究生教材《矩阵论》(第2 版)的自然章节,对矩阵论课程的基本概念、主要结论和常用方法做了简明扼要的分类总结, 对各章节的课后习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第二部分收编了近年来研究生矩阵论课程的考试试题12 套和博士入学考试试题3 套,并做了详细的解答。

本书叙述简明,概括性强。可作为理、工科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学习矩阵论课程的辅导书,也可供从事矩阵论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Ⅳ—

前言

矩阵论是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面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数学基础课。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矩阵理论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作为一种基本工具,矩阵理论在数学学科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学习和掌握矩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2章-戴华-矩阵论

第2章-戴华-矩阵论

z

f ( x) = x 2 + 2 x + 3,则f ( A) = A2 + 2 A + 3I , 0 0⎤ ⎡6 0 0⎤ 1 0 ⎥ 时,f ( A) = ⎢ 0 6 0 ⎥ ⎥ ⎢ ⎥ 0 1⎥ ⎢ ⎦ ⎣0 0 6⎥ ⎦ −2 ⎤ ⎡ 0 −12 ⎤ 时, f ( A) = ⎢ ⎥ 3⎥ 18 12 ⎦ ⎣ ⎦
(− A )(α ) = −A (α ), ∀α ∈ V1
z z z z
z
例 例 例
y=x2不是线性映射 y=x+1不是线性映射
z
z
⎡ y1 ⎤ ⎡ x1 ⎤ ⎢ ⎥ 2 3 线性映射A: P → P , y=A(x), y = ⎢ y2 ⎥ , x = ⎢ ⎥ x2 ⎦ ⎣ ⎢ ⎣ y3 ⎥ ⎦ y1=2x1+3x2 y2=4x1+6x2 y3=2x1+3x2
z
因为α ≠ 0,所以(λ I − A)α = 0有非零解。该方程有非零 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行列式为零,即
λI − A = 0
求解上式可得特征值λ,再将得到的λ 代入(λ I − A)α = 0可解得 特征向量α
z

⎡ 1 −2 ⎤ A=⎢ ⎥ ⎣2 1 ⎦ λ −1 2 首先,解方程 λ I − A = = λ 2 − 2λ + 5 = 0,得到两个特 −2 λ − 1

矩阵论简明教程(整理全)

矩阵论简明教程(整理全)

1
x1
Dn
x
2 1
M
x n1 1
1L
x2 L
x
2 2
L
MO
x n1 2
L
1
x n
x
2 n
(xj xi)
1i jn
M
x n1 n
§1.3 矩阵的秩
一、 矩阵秩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1、秩的定义
1 r a n k A r
A 的 行 向 量 组 的 极 大 线 性 无 关 组 中 向 量 的 个 数
Bs1
Bs2
L
Bsr
A11B11 A12B12 L A1r B1r
则, ABA21B21
A22B22 L
A2r
B2r
,
M
M O M
As1Bs1
As2Bs2 L
Asr
Bsr
2、数乘
A11 A12 L A1r
A11 A12 L A1r
设 AA21 A22 L A2r, 则 AA21 A22 L A2r
矩阵论
教材:矩阵论简明教程(第二版)
徐仲,张凯院,陆全,冷国伟编著 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矩阵的基础知识
§1.1 矩阵的运算 §1.2 方阵的行列式 §1.3 矩阵的秩 §1.4 特殊矩阵类
§1.1 矩阵的运算
一、 矩阵的概念 1、数集 R—实数集,C—复数集 2、矩阵的记号

矩阵论课程学习指南

矩阵论课程学习指南

《矩阵论》课程学习指南

The theory of matrices

任课教师

课程基本信息:选修课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矩阵论(The theory of matrices)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计算数学研究生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

授课形式: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

联系方式:

课程教材:

1.程云鹏张凯院徐仲,《矩阵论(第3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课程简介:

矩阵理论在数学及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如数值分析、最优化理论、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控制、力学、电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矩阵不仅表述简洁,易于理解,而且具有适合计算机数值计算的特点。因此,矩阵理论是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科技人员必备的数学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矩阵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全面了解若干特殊矩阵的标准形及其基本性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将向量空间及其变换的问题化为矩阵问题,用矩阵运算加以解决.

课程说明:

1.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实践

2.考核方式:期末考试+课堂讨论+出勤情况

学期总评成绩(100%)=出勤(10%)+课堂讨论(30%)+期末考试(60%)

3.实验、实习、作业要求: 每次课后安排阅读作业,提交学习笔记;课堂发言与小组讨论。

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概览

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4学时)

·重点内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正交矩阵

·第一节线性空间

·第二节线性变换及其矩阵

·第三节两个特殊的线性空间

第二章:范数理论及其应用(6学时)

第1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第1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所以所求坐标分别为 (1, 0, 0)T , (2,1, 0)T , (4, 4,1)T 和 (23,18, 4)T .
矩阵分析简明教程
定理1.1.1 数域 F 上的线性空间 V 中的任意向 量在给定基下的坐标是唯一的。
定理1.1.2 (基的扩张定理) 数域 F 上的 n 维线 性空间 V 中的任意一个线性无关向量组
的基,并求 1,2,3 及 在此基下的坐标。
矩阵分析简明教程
分析: 容易验证 1, 2, 3 线性无关,因此
也是 P[x]3 的基。 又
1 11 0 ( x 2) 0 ( x 2)2 1 1 0 2 0 3 2 2 1 1 ( x 2) 0 ( x 2)2 2 1 1 2 0 3 3 4 1 4 ( x 2) 1 ( x 2)2 4 1 4 2 1 3 23 1 18 ( x 2) 4 ( x 2)2 23 1 18 2 4 3
矩阵分析简明教程
第一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矩阵分析简明教程
§1.1、线性空间的基本概念
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是矩阵论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向 量空间在元素和线性运算上的推广和抽象。
线性空间中的元素可以是向量、矩阵、多 项式、函数等,线性运算可以是我们熟悉 的一般运算,也可以是各种特殊的运算。

矩阵论简明教程整理全PPT课件

矩阵论简明教程整理全PPT课件

t k 1
Aik Bkj
i 1, 2, , s; j 1, 2, , r
4、转置与共轭转置
A11 A12

A
A21
A22
As1 As2
A1r
A2r
, 则AT
A1T1 A1T2
A2T1 A2T2
Asr
A1Tr A2Tr
AsT1 AsT2
AsTr
第10页/共188页
AH
k
ei
e
H j
E ei , ej , k
第45页/共188页
Remark
det E u,v, det In uvH det 1 vHu
1 vHu (由n Im AB m In BA 得到)
第46页/共188页
四、其他特殊矩阵
1幂零矩阵:Ak 0, k : 某正整数; 2幂等矩阵:A2 A; 3 实对称正定矩阵:
A
rank
A 0
rank
A B
4 rank A rank A 0 rank A AB rank AB;
rank
B
rank
B 0
rank
B AB
rank
AB
第29页/共188页
定理1
1设A, B Cmn ,则 rank A B rank A rank B; 2设A Cmn , B Cnk ,则 rank A rank B n rank AB

矩阵学习心得体会

矩阵学习心得体会

矩阵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在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基础上,我通过矩阵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了矩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矩阵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矩阵分解的计算方法,了解矩阵的各种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矩阵的基本理论,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矩阵分解及其应用,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阵、对角距阵、三角矩阵、零矩阵、数量矩阵、对角距阵等。这些内容与方法是许多应用学科的重要工具。矩阵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数学领域里,而且在力学、物理、科技等方面都十分广泛的应用。

我通过学习得知,矩阵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也是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工具。从行列式的大量工作中明显的表现出来,为了很多目的,不管行列式的值是否与问题有关,方阵本身都可以研究和使用,矩阵的许多基本性质也是在行列式的发展中建立起来的,而矩阵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是依赖于元素的。在逻辑上,矩阵的概念应先于行列式的概念,然而在历史上次序正好相反。

矩阵和行列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行列式代表着一个数,而矩阵仅仅是一些数的有顺序的摆法。利用矩阵这个工具,可以把线性方程组中的系数组成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这样对于一个多元线

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以及不同解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理论上的问题,就都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

矩阵的研究历史悠久,拉丁方阵和幻方在史前年代已有人研究。

矩阵这一概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矩阵概念在生产实践中也有许多应用,比如矩阵图法以及保护个人帐号的矩阵卡系统(有深圳网域提出)等等。

矩阵的现代概念在19世纪逐渐形成。1801年德国数学家高斯把一个线性变换的全部系数作为一个整体。1844年,德国数学家爱森斯坦讨论了“变换”(矩阵)及其乘积。1850年,英国数学家西尔维斯特首先使用矩阵一词。1858年,英国数学家凯莱发表《关于矩阵理论的研究报告》。他首先将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对象加以研究,并在这个主题上首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因而被认为是矩阵论的创立者,他给出了现在通用的一系列定义,如两矩阵相等、零矩阵、单位矩阵、两矩阵的和、一个数与一个矩阵的数量积、两个矩阵的积、矩阵的逆、转置矩阵等。并且凯莱还注意到矩阵的乘法是可结合的,但一般不可交换,且m*n矩阵只能用n*k矩阵去右乘。1854年,法国数学家埃米尔特使用了“正交矩阵”这一术语,但他的正式定义直到1878年才由德国数学家费罗贝尼乌斯发表。1879年,费罗贝尼乌斯引入矩阵秩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de":"InvalidRange","message":"The requested range cannot be satisfied.","requestId":"9492c37e-b71d-43d1-b3fb-4d6e79dce0e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