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d8778145f0e7cd18425369c.png)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5750fa941ea76e58fa04b4.png)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所谓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
2货币替代: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
3劣币驱逐良币:在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
当金币和银币实际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得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充斥市场。
4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都是一国的本位货币;黄金和白银都可以自由铸造成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
5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本位币一般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6准货币: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
7金融资产流动性: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也就是变成现实中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8跛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货币;但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由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二、简单题1货币制度包含的主要内容?答:货币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纸币本位制4个主要阶段。
2纸币本位制取代金属本位制的原因?答:从金属本位制角度—货币供给制约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增加之间矛盾;从纸币本位制角度—纸币能够同样能够执行货币职能;3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答:“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1b65c68071fe910ef12df815.png)
• 2 货币制度的发展阶段 • 银本位制(略) • 金银复本位制(格雷欣法则)(略)(16世纪—18世纪) • 金本位制 • 纸币本位制(代用货币银行券、信用货币纸币)
• 2 价值形态的发展(马克思)
•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我们 称之为价值形态。
• 价值形态发展经历四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 1张牛皮=2把石斧
相对价值 形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价形态
• 第二阶段:扩大的价值形态
1张牛皮
=2把石斧 或=1袋小麦 或=5捆烟叶 或=3斤茶叶
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态
二 货币制度
1 货币制度概念 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是指该国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流 通的结构,包括: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 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 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1)币材的确定
铸币币材:铜、白银、金
1625年,瑞典采用铜作为货币的主要成分,该国政府是当时 欧洲最大铜矿斯图拉铜矿的拥有者之一。铜的价值仅是银 的1%,铜的分量太重,对普通支付不能令人满意。铜与银 掺和成为合金。16世纪西班牙就采用这种合金做币材。
商品 ....货币 .... 商品
2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价值的工具) 优点:简化簿记,使商品在大范围内交换成为可能。
例:有A、B、C、D、E 五种商品的社会 如果想要知道5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比率 在没有价值标准前提下,我们必须了解10个不同的交换比率。
A|B,A|C,A|D,A|E,B|C,B|D,B|E,C|D,C|E,D|E 当有N种商品,则需要知道N(N-1)/2个交换比率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https://img.taocdn.com/s3/m/b9269772f524ccbff0218416.png)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二.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
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 3.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
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
Drawn under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of Barclays Bank of Canada Toronto, Number TODC603921 dated 30 June 2004.
To: Barclays Bank PLC Manchaster ISB 51 Mosley Street Manchester
• 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 交换的
• 世界货币的发展表明,作为货币材料的贱金属铜, 铁逐步让位于贵金属金银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 足值货币的特点 • 它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 它是以其本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 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 它本身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难以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高一 级货币形态转化
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 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 式的总称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进 • (一)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二)一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
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 (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102df6453610661fd9f40e.png)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货币币材纸币铸币辅币主币银行券准货币M0 M1 M2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层次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价值尺度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货币存量货币增量货币制度货币单位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无限法偿有限法偿金本位制货币供应量格雷欣法则牙买加体系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区域性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出现◆对货币起源的探讨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币材的特征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演变顺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一、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交换媒介职能交换媒介职能就是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标准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计价标准: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特点:只是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作用:降低价值衡量、比较成本◆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金融学重点总结
![金融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5873d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a.png)
⾦融学重点总结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节货币的出现与演进⼀、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1、中国(1)先王制币说——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2)交换需要说(司马迁)——为适应商品交换需要2、西⽅(1)创造发明说(J.鲍鲁斯)——国家创造(2)便与交换说(亚当·斯密)——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3)保存财富说(J.西斯蒙第)——为保存财富3、马克思(1)货币的定义:固定的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2)⼀般等价物:商品交换的媒介·各种货币起源学说都承认货币的产⽣与交换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货币是为了解决交换中的难题⽽产⽣的。
·货币与商品伴⽣,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形式的演进(⼀)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币材具备的特质:(1)价值较⾼,⽤少量的货币完成⼤量的交易(2)易于分割,分割后不影响价值,以便实现价值量不等的商品交易(3)易于保存,不因时间长久⽽减少价值,可频繁交易,保存购买⼒(4)便于携带,便于扩⼤交换区域(三)货币的种类(1)商品货币:本⾝是普通商品,具有作为商品的使⽤价值①实物货币:⾃然界存在的或者⼈们⽣产的⽤来充当货币的物品两个要素:a、罕见或相对珍贵b、容易转让②⾦属货币:以⾦属作为材料的货币(优势: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储藏)⾦属充当货币采取过的两种形式:a、称量货币:以⾦属条块的形式按重量流通的⾦属货币b、铸币:铸成⼀定形状,由国家证明重量和成⾊的⾦属货币(2)信⽤货币:流通中以其发⾏机构的信⽤做基础⽽发挥货币各项职能,作为普通商品⼏乎没有价值①纸质货币(纸币、银⾏券):包括国家发⾏的纸质货币符号、商⼈发⾏的兑换券,银⾏发⾏的纸质信⽤货币等②存款货币(⽆形):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存款,包括:可直接转账⽀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优点:快速、安全、⽅便)③电⼦货币:以⾦融电⼦化⽹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络系统,以传输电⼦信息⽅式实现⽀付功能的电⼦数据。
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a7a09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8.png)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3、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 货币等5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主要的两大 职能。 4、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一 个历史的经济范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商品经济社会 中的生产关系。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 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图2-4 中国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 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 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 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假设:在双本位制下: 市场比价:金:银=1:8 法定比价 金:银=1:10
充当过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以铜铸币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500年,商代
已有铜贝币; 公元前800年,春秋初期已有青铜铸造的布币和刀币;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有鹿皮币; 公元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建交子务,发行纸币交子。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及答案【精选文档】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及答案【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fd50f7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4.png)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的工具。
答案:一般等价物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 )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 答案:不足值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 )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
答案:价值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 )职能.答案:流通手段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 )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 )。
答案:本位币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 )职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 答案:1948年12月1日14、人民币采取的是( )银行券的形式。
答案:不兑现15、欧元的出现对( )提出了挑战。
答案:国家货币主权二、单项选择题: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B、交换产生与发展C、国家的强制力D、先哲的智慧答案:B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铜B、银C、铁D、贝答案:A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B、1949年C、1950年D、1951年答案:A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A、1998年B、1999年C、2001年D、2002年答案:B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A、金银的稀缺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D、金银同为本位币答案:D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A、1分B、1角C、1元D、10元答案:C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答案:C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答案:B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C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铸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A、劳动价值说B、货币金属说C、货币名目说D、创造发明说答案:A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C、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答案:C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答案:ACDE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A、五铢B、布C、刀D、元宝E、铜贝答案:BCE3、信用货币包括()A、银行券B、支票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E、定期存款答案:ABCDE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A、赋税B、各种劳动报酬C、国家财政D、银行信用E、地租答案:ABCDE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ABCDE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B、贵金属非货币化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BCE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答案:AE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D、确定技术标准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BCD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金融学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上)
![金融学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上)](https://img.taocdn.com/s3/m/bb2dab0b581b6bd97f19eacf.png)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 •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1、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 贵重的物品为货币。
2、司马迁:货币产生于交换的发展之中
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 马克思是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来进行 分析的: • 剩余劳动产品---社会分工---交换
• 新石器时代末,逐渐出现三次社会大分工
• 美元现钞的主要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 货币名称: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发行机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U.S.FEDERAL RESERVE BANK) 货币符号:USD 辅币进位:1美元=100分(CENS) 面额:1、2、5、10、20、50、100元七种 以前曾发行过500元和1000元面额的大面额钞票, 现在已不再流通。辅币有1、5、10、25、50分等。 从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 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美元 的发行权属于美国财务部,主管部门是国库,具体发 行业务由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办理。美元是外汇交换中 的基础货币,也是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中的主要货币 ,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 币的购买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 。 假设社会上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 含的价值量与一枚金币内含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 一枚货币在一年只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 币 反证: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 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 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 以金属条块的形式保持价值。 假设发行了9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 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高于一件商品, 理性的人必然会将原先收藏起来的金币或金属条块重 新投入流通。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3422fff90f76c661371ae8.png)
(三)贮藏手段职能
含义: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 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是金属货币条件下的金银原始条块 的贮藏。 ▲特点: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必须 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内在的 价值,也不能兑现金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职能。 ▲作用: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信用货币制度下形成部分储蓄,影响即期购买力。
货币最早具 有的职能 两种基本职 能
练一练:
一台彩电的标价是2000元,这2000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现实的货币 ④观念中的货币 ⑤商品的价值 ⑥商品的价格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D
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的是: A、一台电脑标价3000元 B、工厂财务向工人发工资 C、张三用20元钱买了两斤肉 D、李四到银行取回10000元存款的本金和 利息 C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 种商品必须具有不 同的使用价值。
用来交换的两 种商品必须具有相 同的价值。
一种商品的价值必须用具有相同价值的商品来表现。 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方式称 之为价值表现形式,或简称价值形式。 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其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 有过四种价值形式:
(五)世界货币
含义: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 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特点: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条块。
作用(具体表现):
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44aadd6529647d272852a3.png)
一、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有:
1.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可同一切商品交换。
2. 突出一般使用价值,弱化特殊使用价值。 3. 货币作为价值的外在尺度,劳动时间作为价值
的内在尺度。 4. 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商品完全脱节。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1
(3)足值货币本身包含否定自身的基因。足 值货币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 高一级的货币形态转化。
2、表征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 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是现代信用货币的中介过渡
表征货币是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内在价值低于额定 价值,但建立在足值货币的基础上。典型的表征货币 是银行券。
对货币的本质理解犯有与货币名目论同样的错 误。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1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 标准,划分为若干层次并进行相关包含排列的 一种技术方法 。
划分依据:流动性即金融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的前提下,及时变现的能力;
原因:流动性不同,其流通周转次数不同,形 成的购买力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 。
货币的产生
起源于商品交换,产生经济根源是私有制; 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商品经济内在矛 盾的结果。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并遵循等价交换的
原则。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适应经济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足值货币:(实物货币) 货币的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
赵国“铲币”
秦国半两钱
楚国蚁鼻币
齐国刀币
空首布
金融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9a58a7a417866fb94a8e8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2000年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
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储备资产的确定;二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三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四是国际间货币的兑换性和国际结算原则。
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成立-----1989年《德洛尔报告》出台。
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实行一种可调整的内部固定汇率制度,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欧洲货币单位( ECU)
(二)建立稳定汇率的机制
(三)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 (3)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实现 • 1989年----2002年
316.4 745.6 753.6 753.6 765.2 765.2
217.7 398.1 395.0 395.0 600.0 600.0
(2)外汇准备是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兑换的储备货币。
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抵御金融危机重要条件
积极作用 (1)汇率安排多样化 (2)国际储备多元化 (3)用综合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 局限 (1)汇率体系极不稳定 (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更加尖锐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四 、欧洲货币一体化
1、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含义 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
② 外汇基金由政府设立。收到发钞银行交来的外汇储备,外汇基金给发钞银行开具无息的负债证明书。
③一般的存款货币银行需要港币,则需用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兑换。
金融学新教材课件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新教材课件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1f0deea300a6c30d229f6c.png)
•2.1.1.4 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相对固定在某种特殊商品上后,这种从 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就是货币。
–货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2.1.2 货币形态的变迁 –古代:作为货币的有牲畜、盐、茶叶、皮革等,也
有铜、铁、贝壳、银、金。 –现代:纸币、辅币、银行存款和信用卡等。 –货币是由早期的实物形态发展为替代物,即代用货 币,然后发展到现代的信用货币。
纸币也可充当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趋于集中。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的购买 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假设社会上 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含的价值量与一枚金 币内含的黄金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一枚货币在一年只 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币。
– 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 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 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以金属条块的形式保 持价值。
• 2.3.1.3 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
–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即法定的计 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 本位币的特点:
• ①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入输出。 • ②无限法偿。 • ③磨损公差。
• 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 和找零之用。
• 特点:
• ①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 • ②限制铸造。即只能由国家来铸造。
–首先,货币是商品。作为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 一体。
–其次,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1)特殊的使用价值。
– 即可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
(2)特殊的价值。
– 即具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第02专题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第02专题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be5cedbb68a98270fefa2f.png)
(3)跛行本位制 规定金银的法定比价 不允许自由熔铸银币,切断套利路径
3,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可以自由熔铸,自由输入输出 按照金币含金量计算汇率,被称作金平价 金币本位制下,汇率十分稳定 (2)金块本位制 以纸币和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熔铸流通金币 允许一定数额以上的货币兑换黄金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 PS1: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 黄金是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础。黄金能自由熔铸、流通 各国汇率由各国货币含金量决定。汇率波动被固定在金平价和运金费决定的黄金 输送点内,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国际金本位制具有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导致黄金流出,国内货币减少,物价下降,赤字国获得对外 国竞争的价格优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第02专题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定义 马克思: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弗里德曼:是购买力的暂栖所,将购买行为从售卖行为中分离出来 凯恩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符号 米什金: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或者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货币是价值的代表 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代表的是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必须将自己 生产的商品交换成货币,生产商品的个别和私人劳动才能被社会承认,耗费的劳动才能 得到补偿 第三,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般财富的象征
六,货币制度及Leabharlann 演变★ 1,银本位制——白银作为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地位;能够自由铸造和融化;能自由流 入和流出 2,金银两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按照自己的实际价值流通,不规定法定比价; 能够自由熔铸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ad3e6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2.1 货币的起源在商品经济萌芽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商品交换和商品交易媒介——货币,无论是古代人或现代人,在生产活动或生活中都与货币息息相关,但对货币的本质、职能和作用,过去是一个谜,直至现在理性的认识和论述各有千秋,难免偏颇。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已经融入并影响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因此,学习、研究货币理论,必须把货币起源的追溯作为起点。
一、关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种种学说。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从公元前524年的周景王到唐朝、北宋的诸子百家,创建并坚持先王货币说,认为先王为了救民拯灾而创造出货币;后来司马迁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即“维货之行,以通农商”,“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二)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从古罗马法学家J.鲍鲁斯(公元二、三世纪)到法国经济学家N.奥雷司姆(1325-1382),他们认为社会苦于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产生的纠纷与争议,从而由国家和先哲发明创造了货币,作为工具便于人民交换。
英国经济学家A.斯密(1723-1790)认为,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发展逐渐从诸货物中分离出来的,是为了解决相对价值太多而不易记忆、直接物物交换不便而产生的。
法国经济学家J.西斯蒙第(1773-1842)认为,货币本身不是财富,但随着财产的增加,人们要保存财富,交换财富,计算财富的量,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要,货币因此而成为保存财富的一种工具,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称之为保存财富说。
金融学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08184ff00bed5b9f31daf.png)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体系一、判断题1-5:√×√√× 6-10:××√×√11-15:×√××√ 16-20:×√√××二、单选题1-5:C A B B B 6-10: C A C A D三、多选题1-5:ABCD AC ABC ABC ACD一、判断题(正确为√,错误为×)1、货币资产是传统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金融资产。
2、中国使用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铸币是银币。
3、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4、货币成为交易的媒介,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5、电子货币不属于信用货币。
6、货币在地租、借贷以及工资等方面的支付中发挥的职能是交易媒介。
7、本位币是一国货币制度法定作为价格标准的基本货币,具有有限法偿效力。
8、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是北宋交子。
9、金本位制又可分为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不同的形态,其中以金块本位为最典型的金本位制。
10、称量货币在中国的典型形态是银两制度。
11、辅币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具有无限的法偿效力。
12、在现代社会,现金在社会交易额中的使用比例很小,主体是存款货币。
13、世界各国在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时,都以其“流通性”作为依据和标准。
14、定期存款的流动性比股票弱。
15、香港地区的港币发行准备是美元外汇。
16、世界上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美国。
17、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由“金平价”来决定。
18、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变相的金汇兑本位制。
19、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出现,能够有效克服“特里芬难题”。
20、港币和澳门币分别由香港中央银行和澳门中央银行发行。
二、单项选择题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2、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3、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金融学》货币和货币制度
![《金融学》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5eab14763231126edb11a9.png)
(3)代用货币
是指在贵金属流通制度下,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 金属货币流通的纸质货币符号。 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之中, 典型的是可兑换的银行劵。 局限性:其发行须以足量的金银为保证,其发行量受 到金属准备的限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到20世纪30 年代银行劵完全不可兑换,代用货币基本 退出了历史舞台
3. 金本位制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指以黄金 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类型: 金币本位制:最典型的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不稳定的货币制 度。 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不稳定的货币 制度。
4.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又称纸币本位制,是指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 的不兑换黄金的信用货币(纸币或银行券)为法偿 货币的货币制度。 (2)它是目前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3)特点: 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由 国家强制力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也不可兑换黄金,黄金退 出流通领域,货币发行不以金银作准备;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货币发行通过银行信 用程序投放到经济流通领域; 国家对货币发行和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
3. 货币形式的发展演变: (1)实物货币 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 来的某种产品来充当货币。 历史上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牛、羊、象牙、 盐、可可豆、龟壳、海贝、蚌珠、皮革、米 粟、布帛、农具等 。 局限性:体积大,价值小,不易计量与分割, 不便携带、不易保存 。
(2)金属货币 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 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 过度到银,最后过度到金。以黄金作为货币是 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局限性:流通费用高,无法适应大宗交易的需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属货币需要的无限性 与金属货币本身供应的有限性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并促进交换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
双重需要的双重满足 诸多物品的不可分割性 特点 现实的货币:”一手钱一手货“ 不足值/价值符号 :换回所需商品 危机的可能性:货币与商品脱节、买卖脱节
(三)贮藏手段
定义:退出流通,价值的独立形态或财富一般代 表
特点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3
3、货币国定论
又称货币法定论,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货 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 权威所规定的。
德国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克纳普《货币定国论》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法 制的创作物;是一种支付手段,与创造货币的 材料无关;只要有国家法律权威,可以自由选 定货币支付手段。
2、都是负债货币: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 款组成,(对发行者)是银行的债务凭证。
3、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 货币;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强制社会向其 提供信用。
4、可以作为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4、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
是信用货币与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相 结合,通用电磁信号对信用货币进行贮存、 转账、购买和支付。
对货币的本质理解犯有与货币名目论同样的错 误。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1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 标准,划分为若干层次并进行相关包含排列的 一种技术方法 。
划分依据:流动性即金融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的前提下,及时变现的能力;
原因:流动性不同,其流通周转次数不同,形 成的购买力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 。
1、货币金属论
把货币等同于贵金属,认为货币是商品,它必须 有实质价值,货币的价值是由金属的价值决定的, 金、银天然就是货币,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的真 正财富等。
兴起于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代,代表人物有重 商主义者斯塔德福和亚当.斯密。
强调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它忽视了货币与一般商 品的本质区别;只看到货币的价值尺度、贮藏手 段和世界货币职能,却忽略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 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国定论犯有与货币名目论同样的错误,将 货币这一经济范畴偷换成法律范畴。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4
4、货币数量论 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属性、货币价值与商品
价格,否认货币本身具有商品属性和内在价值, 认为货币价值是由货币供给的数量所决定的。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不过是“购买力的 暂栖所”,货币数量的变动可以使收入、就业、 物价也变动。
货币起源说
中国古代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货币是先王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 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观点(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 交换的手段)
西方货币起源说
创造发明说(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 便于交换说(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的物物交换的
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货币是为保存财富产生的)
派生职能有:价格、价格标准
派生职能有:价格、价格标准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特点:
观念货币 :对商品的衡量 足值或币值稳定 \十足的货币 :名义价值衡量
商品的价值 独占性或排他性:二重化、劣币驱逐良币
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及等分, 统一计价方式作的技术规定
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人民币货币单位元、角、 分 ;重量单位有斤、两、钱、分、厘
了解货币制度的概念、形成 一般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币材、名称单
位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偿付能力; 掌握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金属本位(银本位、金银复本位) 二、金本位(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
本位制) 三、信用本位
第一节 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一、货币起源与发展
货币的定义 : 俗话说”钱”,指的是通货 (currency)或现金(cash)。
M1(狭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
M1=M0 + Dd Dd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 (广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
M2= M1+ Ds+ Dt Ds 储蓄存款; Dt 定期存款;Ds+ Dt 准货币(亚
货币、近拟货币)较易转换为现实货币
M3= M2 + Dn
银行券主要特征
(1)银行券由银行发行可以随时兑现,代替贵金融 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
(2)银行券必须有发行保证,一般为黄金和信用保 证。
(3)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各家商业银行可 凭自己的信誉和能力发行,但必须保证随时可按面额 兑付金币和银币,后由央行发行。
3、信用货币(Credit Money)
马克思货币起源说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分工 私有制 商品和商品经济 货币的价值形式的变迁: 初级阶段-物物交换;简单的物物交换 复杂
的物物交换 高级阶段: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媒介-货币 固定交换媒介物品 一般等价物 货币
货币的产生
(3)足值货币本身包含否定自身的基因。足 值货币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 高一级的货币形态转化。
2、表征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 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是现代信用货币的中介过渡
表征货币是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内在价值低于额定 价值,但建立在足值货币的基础上。典型的表征货币 是银行券。
与商品交换直接联系:补足交换的环节,是 流通手段的延长,如预付、赊销
与商品交换无直接联系: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如发资、捐款
加剧危机的可能性(债务/支付链条的中断)
(五)世界货币:当商品流通跨越了国界,在 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
作用有:
作为一般支付手段:偿付国际债务和国际收 支差额
作为一般购买手段:进行国际贸易 作为一般社会财富转移体现: 支付战争赔款、借款、资本输出 充当世界货币/国际货币职能的条件: 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与世界经济的协调问题 自由兑换 币值相对稳定,汇率稳定问题
起源于商品交换,产生经济根源是私有制; 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商品经济内在矛 盾的结果。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并遵循等价交换的
原则。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适应经济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足值货币:(实物货币) 货币的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
各职能间关系
五种职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派生职能:支付手段 +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以价值尺度为前提条件,以流通手 段 为归宿;贮藏手段以价值尺度为前提条 件,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归宿;国际货 币是四种职能在地域上的扩展。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计量
一、货币的本质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货币的演进:足值货币、表征货币、信用 货币电子货币及特征;
掌握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 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掌握货币的本质:商品、一般等价物、反映生 产关系
重点掌握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M0现钞,M1 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准货币
本章教学要求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2
2、货币名目论 与货币金属相反,否认货币的商品性和实质价
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便于交换的技术工具, 是换取财富的价值符号,是一种观念的计算单 位。 货币名目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有巴本和贝克泰等。
货币名目论否定货币的商品性,只根据货币的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给货币下定义,缺乏科学 性,具有片面性。
是一致的,又可称为商品货币和实物货币。 远古时期有贝壳、羽毛、盐等;特点:较为珍
贵,人们愿意接受和使用,较容易保存等。 商品货币逐渐由内价值稳定、便于携带的金属
货币所替代;货币材料由贱金属让位于贵金属。
金属货币:(条块金属)也是实物货币,经历 了从贱金属-贵金属;如秦代铁质币;经历了 从金属秤量制-金属铸币制,以自然形状流通 到重量单位流通;如金银锭、金银元宝;特点: 价值含量 高、体积小易携带、不易变质等。
货币起源说
中国的货币文化灿烂辉煌
中国的货币史有3500多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元前1500年,商代已有铜贝币;
公元前800年,春秋初期已有青铜铸造的布币和刀币;
诗经: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有鹿皮币;
公元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建交子务,发行纸币 交子。
通货:人们通常使用的钞票与硬币,信用卡、 支票也是货币。
货币不等同于财富:财富包括货币、资产 货币不等同于收入:收入是某一时间内收益
的流量,而货币是一存量。
货币特定的含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 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并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一种普遍被 人们接受的可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 务的工具。
一、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有:
1.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可同一切商品交换。
2. 突出一般使用价值,弱化特殊使用价值。 3. 货币作为价值的外在尺度,劳动时间作为价值
的内在尺度。 4. 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商品完全脱节。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1
赵国“铲币”
秦国半两钱
楚国蚁鼻币
齐国刀币
空首布
平首布
刀币
铜贝
鬼脸钱
四、货币制度
商周贝币 春秋桥形币
春秋空首布
战国楚布币
秦朝秦半两 西汉四铢半两
足值货币的基本特征
(1)足值货币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实用商 品。
(2)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 与商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内在价值决定 交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