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https://img.taocdn.com/s3/m/ebcec51fcc1755270722084e.png)
【学习目标】 1.能够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并能灵活使用高倍显微镜2.能够列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并交流感想。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学习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预习案】一、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结合知识链接完成)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请指出左图中1—9分别对应的结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显微镜的使用:首先,在倍镜下观察清楚并找到,把要放大的移到视野中央。
其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和。
3、特别提醒:⑴必须先用_ __倍镜观察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倍镜观察。
⑵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_____________。
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____,视野内细胞数目变_____,每个细胞的体积变_____。
⑷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___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 __比。
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的放大倍数。
⑹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倒立的像,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装片中细胞的位置则偏。
所以,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⑺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与视野范围成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的规律计算。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和,这反映了细胞的。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为界限的,把细胞分为和。
3、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广泛的各种外,还有(也称)。
常见的蓝藻有、、、。
蓝藻细胞内含有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当、会长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人教版 必修一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
![人教版 必修一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9eafede45c3b3566ec8b9d.png)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内容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1.简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各种细胞,认同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水平一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方法对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水平二、三3.科学探究——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掌握基本的显微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水平二研读教材·梳理探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知识梳理——————————————————————————————素养提升———————————————科学探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针对下图,请思考:(1)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利用目镜5×,物镜10×的显微镜观察画有小圆圈的载玻片,并计数圆圈个数,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再次观察计数。
①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甲所示,换用4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2个。
②若显微镜下视野如图乙所示,换用20×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圆圈数目是4个。
[典例1]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应选用②③镜头C.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8个细胞答案 D[变式训练1]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左上角,该怎么移动装片()A.向左上角移B.向右上角移C.向左下角移D.向右下角移解析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位置与实物位置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所以物像往哪偏离就将装片往哪移动,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d9d23a0116c175f0e48e0.png)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优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节内容。
“细胞”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让学生探究实践观察细胞。
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细胞的异同,从而明白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接着阐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1.能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能认识和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通过学习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细胞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探究各种细胞的不同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的科学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以形成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细胞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能认识和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5f72c964bcf84b9d57bf9.png)
三一文库()/高一〔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可以增加对细胞多样性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材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介绍,使学生对细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但它们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只是细胞核不同,这两类不同的细胞具有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分析;再现了人类认识生命体统一于细胞的最初的一段科学史,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能力目标:(1)思维训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https://img.taocdn.com/s3/m/4f0991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7.png)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适用对象】高一学生【课标要求】1.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
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可结合电镜照片分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学习目标】1.通过教材和资料分析了解常见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领悟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培养结构与功能观的生命观念。
通过图片和表格对比,归纳概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发菜采挖、水体富营养化等相关内容,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和社会责任。
3.通过观察对比、动手操作、画图比较等过程,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过程以及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法建议】1.本节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从细胞自身的形态结构上让学生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细胞具有统一的结构模式。
问题探讨中选取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这些细胞学生在初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也练习了低倍镜的使用,对显微镜有一定的操作基础。
2.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本节的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学法指导虽然学生在初中已练习了低倍镜的使用,但对高倍镜的使用仍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使用高倍镜前要明白以下操作要点:一是低倍镜下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才能转换高倍镜;二是高倍镜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学生还要尽量避开以下操作错误:切片太厚、气泡太多、压片不当、细胞重叠太多而不容易观察等。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不同的细胞图片以及相关的前沿实验资料,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习小组进行自主预习。
通过网络和书籍搜集相关图片和操作视频。
二、课中学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本“问题探讨”图中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共同的结构?请从中选取两种细胞,分析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
高中生物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e75e40bbd64783e09122bff.png)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1必修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
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概括能力,再从理性到实践的应用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2、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这部分内容安排2课时。
补充发菜及水华有关资料,目的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细胞的生物学知识。
虽然本节课难度较大,但我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完成本节课。
三.【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师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通过应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更多地、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教法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观察、分析、讨论、对比、探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目的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二)学法指导: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始终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设置各种情境,为学生营造和谐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
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激发兴趣。
多联系实际,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
比较真核细胞及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336faeff9aef8951e0615.png)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节细胞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3.认同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学重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教学难点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一分钟了解细胞?,通过细胞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问题探究:通过图片分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展示显微镜下血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和洋葱根尖细胞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图中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共同的结构?提示: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根尖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请举一两个例子,说说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
提示: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充满着血红蛋白,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再如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的作用。
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3.这些形态各异的细胞,人们是如何观察到的?提示: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
一、观察细胞播放视频?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通过视频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通过观察比拟不同细胞特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小组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提示: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2.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提示: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7d5ccf9b89680202d82509.png)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知识目标①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②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能力目标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一、【课前探究】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并找到目标,把要放大的_ 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其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2.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广泛的各种细菌外,还有蓝藻(也称蓝细菌)。
5.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在蓝藻和细菌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6.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 ,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DNA ,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7.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____施莱登_____和施旺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__统一性___和生物体结构的__统一性____。
其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__继承_______、_修正______和发展的过程。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_分裂________产生新细胞。
”二、【课堂探究】1、常见的原核生物名称:_蓝藻_______,其中[①]为___拟核______,[⑤]为核糖体生活方式:因其细胞内含有_叶绿素和藻蓝素___,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人教版高一生物 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生物 必修一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f77c01312b3169a451a485.png)
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细胞的形态是 什么样的?咱们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水绵、叶 的保卫细胞、鱼的红细胞的形态结构。
参照课件中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观察装片中细 胞的形态。
学生按照要求 操作过程中请 老师在学生中 指导学生操作
一、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几种细胞的形态
细
二、原核细胞(原核生物)
胞 具
1、细菌
有 多
样
2、蓝藻
性
和
三、真核细胞
统
一
性
四、细胞学说的建立 1、过程 2、人物 3、意义
接下来咱们一起学习细胞学说的探索历程和
和真核细胞的 异同
立思考能力,树 立探索精神和意 识,培养良好的 学科素养
内容。
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
施莱和差异性。
科学家掌握了细胞的知识没有停下探索的脚
步,咱们一起了解现在国际中新的命科技进展。
小试牛刀 1、洋葱表皮细胞被显微镜发达 50 倍,这里的“50
态在干净的纸 张上绘画物像
种生物细胞的特 点
细胞有很多种类,形态也有很多,咱们在屏幕中欣
赏几种细胞的形态。
接下来咱们一起学习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是没
有核膜的细胞。典型的原核生物是细菌,细菌由细
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拟核和特殊结构鞭毛和荚
膜构成。拟核没有染色质,只有裸露的环状 DNA,
无核膜。蓝藻也是典型的原核生物,蓝藻中无叶绿
引起学生思考 锻炼学生动手能 力,引起兴趣, 感受深刻
讲授新课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d19f2eb83c4bb4cf6ecd195.png)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2、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技能方面1、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2、制作临时装片3、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情感态度方面1、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2、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情感态度方面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
五、教学课时:2课时教师活动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
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第一题:答案是B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
(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
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
(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X (四)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课后练习科学前沿本章小结自我测试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人教版必修1 生物: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
![人教版必修1 生物: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e68facb9d528ea81c779d0.png)
(13)粗准焦螺旋:位于镜筒和镜架交接处的上方,为较大的螺旋,可以旋转,以使镜筒升降,而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
(14)细准焦螺旋:位于粗准焦螺旋之下,为较小的螺旋,功用与粗调节器同,但其升降限度较小,作用机理较为精密。下面呢,是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7)物镜:位于转换器的下方,利用入射光线造成被检物体的第一次影像。
(8)载物台:位于集光器的上方,用于放标本。
(9)压片夹:用以固定标本片。
(10)反光镜:位于载物台的下方,可以转动来调节光源。
(11)集光器:位于载物台(通光孔)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组成,它能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接物镜和接目镜,有的聚光器可升降,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一可伸缩的圆形光圈,叫虹彩光圈,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小和照射面,以调节光线强弱(有的显微镜只有遮光器而无集光器)。光线过强时,可缩小虹彩光圈。
显微镜的结构:
(1)底座:是支撑整个镜体的基座,用于载荷全部显微镜的重量。
(2)镜பைடு நூலகம்:位于镜筒和底座之间,用以支持镜筒、载物台。
(3)镜筒:用以使透过物镜的光线直达目镜而不致分散。
(4)倾斜关节:用以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
(5)目镜:位于镜筒的上端,用以由物镜所放大的影像再放大一次。
(6)转换器:其上装置各种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用以转换物镜至使用位置上。
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提出问题: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今天我们要亲自来观察细胞,先来看一下细胞的临时装片是如何制作的。在中学阶段我们可能涉及到的制片方法主要有5种。利用视频重点讲授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
巩固前面所学内容,让学生牢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2_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教学设计_教案_9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2_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教学设计_教案_9](https://img.taocdn.com/s3/m/a2e87401d4d8d15abf234e6e.png)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2)、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2、技能方面(1)、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2)、制作临时装片(3)、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3、情感态度方面(1)、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2)、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情感态度方面2. 教学重点/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讲授】导入新课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展示多种细胞图片(结合课本P7,添加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图片)讨论:(1)请说出上图各表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神经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
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在生物体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讲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分类标准是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者说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就叫做真核生物。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像植物,动物,真菌等都是真核生物。
(重点讲述,识记)蓝藻⑴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⑵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⑶又称为蓝细菌,包括发菜、念珠藻、颤藻、蓝球藻等。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DNA,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讲授】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d9cf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1.png)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②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能力目标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②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③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②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问题探讨导入新课: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1、请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共同的特点有哪些?(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时间和空间)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二、观察细胞: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回忆使用初中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参考P8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已经使用低倍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高倍镜。
课前教师要准备好材料,使学生做实验时使用。
(1)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虫(2)多细胞生物:水绵、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学生分组实验(以一个大组为单位,分别制作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口腔上皮细胞装片)1、选材2、制作临时装片檫拭玻片→滴清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上盖玻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b2ec73f7f1922791788e819.png)
人教版(2019)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学习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2.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3.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2、教学难点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三、教学设计思路文字叙述本节课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资料,回忆显微镜结构,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节知识。
通过视频演示和教师的操作示范,让学生直观的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学生再动手操作,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细胞,让学生学习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体会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
再通过生活现象,学习原核生物——蓝细菌,再通过图片对比,学习学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框架图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提供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回忆显微镜的结构:资料1:光学显微镜(简称显微镜),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光学放大成像,显示物体微观结构的一种光学仪器,它由一个或多个透镜通过组合构成。
显微镜成像是一种光的艺术,在配合各种不同的光源时,可形成各自不同类型的影像,演变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显微镜。
(1)单目生物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发展的初期阶段1.0)显微镜发展初期,光学技术不发达,当时制成的显微镜为单光路直简设计,只能使用一只目镜进行观察,因此常被称作单目显微镜。
具有以下几种特点:①采用反光镜反射自然光提供照明;②粗、细准焦螺旋采用分离式手轮;③载物台为单层结构,且不可移动。
(2)双目生物显微镜(显微镜发展的第二阶段2.0)由于使用单目生物显微镜时需将一只眼对准目镜,长时间观察极易疲劳。
电灯的出现使得显微镜的照明得到大幅度改善,特别是光源的亮度充足且亮度还可不断提高,从而促使人们能够利用分光校镜将物镜传上来的光信号分为二,便于使用者通过两只眼睛进行观察,这样便大幅减轻眼睛负担,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设计: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设计: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ba39a5192e45361166f520.png)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ks5u教学重点](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ks5u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使用(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P8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问题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教师归纳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并用课件展示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二)选材小组成员分别选用上述材料1~2种,也可以选用自己带来的材料,与之合作,保证每种材料均有人选择(三)制作临时装片多媒体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1、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
2、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
教师精讲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进行:(1)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教学设计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教学设计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https://img.taocdn.com/s3/m/fbd53d4d5acfa1c7aa00cccb.png)
教学设计《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本章的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观察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浅显。
但是,由于细胞十分微小,学生缺乏感性、直观的认识,因此,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贯穿“观察、实证”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多种生物细胞,进一步认识真菌、低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丰富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克服对细胞微观结构上认识的不足,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同时也从实验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胞核”入手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特征,然后列表总结。
为加深学生对原核细胞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细菌细胞模式图”和“蓝藻细胞模式图”,来具体说明原核细胞的一些基本特征。
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较,能使学生对细胞有进一步的认识: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又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等,即它们具有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
课前,安排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学说建立的有关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课堂上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整理的科学史实,最后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并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认识细胞的统一性。
教学设计中要突出一条主线: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让学生在观察、实证、比较和分析中将新知识内化。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独立操作水平)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水平)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应用水平)能力目标1.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新课程标准高一生物第1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到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这个基本单位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及共性却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细胞的性质有更深的了解。
同时,也为日后学习细胞中的各种成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本册书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⑵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⑶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⑴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⑵激起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及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
三.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学习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贯穿于整个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后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所以要把基础打好。
②分清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这是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殊体现。
③细胞学说的内容。
这是学好本册的基础。
⑵教学难点:
①区分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这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②充分理解什么是细胞学说。
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开拓、继承、修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理论。
四.课时安排:2课时,1 课时完成观察细胞的实验,1 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学习。
五教具准备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
展示多种细胞图片(结合课本P7,添加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图片)
讨论:
(1)请说出上图各表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神经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
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在生物体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板书标题]
观察细胞
学生自学,回忆使用初中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师生一起学习
1.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⑴目镜与物镜、低倍镜与高倍镜
⑵有关放大倍数问题
①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②放大倍数(160 X )=物镜(16 X ) X目镜(10 X )
⑶低倍镜与高倍镜的比较
2.高倍镜的使用:
⑴以一个大组为单位,分别制作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鱼的红细胞装片。
⑵使用步骤:
* 取镜与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④观察并用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看到图像如下:
结合课本讨论的问题进行:
①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②归纳共性,描述差异,分析原因:
共性: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差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原因:这些细胞所处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③展示大肠杆菌的电镜图片和结构模式图,分析和上述细胞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处有鞭毛。
[由此过渡导入]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多媒体展示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图像,学生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讲授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多媒体展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类群
# (重点讲述,识记)蓝藻
⑴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⑵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⑶又称为蓝细菌,包括发菜、念珠藻、颤藻、蓝球藻等。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
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DNA
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揭示了细胞统一性、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细胞学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由器官层次进入细胞层次,可
以通过对细胞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他生命现象,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
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②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学生自己阅读[资料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知道科学家及其观点或成就
#归纳:>>> 细胞学说的修正和完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
来。
七课末小结
八课堂练习
1.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 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C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 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0倍
D. 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2.(2006上海,15)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
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3.(2006上海,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 )
①噬菌体②颤藻③酵母菌④水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 D )
A.草履虫
B.衣藻
C.酵母菌
D.乳酸菌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D)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膜
九作业布置
十板书设计
第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观察细胞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2.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成型的细胞核
2.蓝藻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 主要内容
2.意义
3.建立的过程
十一课后反思
1. 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涉及到第3 章中的一些知识点,应在课堂上做淡化处理,者的主要
重点在两区别。
2.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和后面第2 章第1 节有关物质的鉴定实验放在一起做。
3.及时适当的添加一些知识点,补充有关显微镜的知识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