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功能材料专业

功能材料专业

功能材料专业功能材料专业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学科,涵盖了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材料设计、合成、制备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对功能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在功能材料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会接触到基础知识,如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等。

这些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以便应用于材料科学的分析和计算中。

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后,学生会进一步学习功能材料的特殊性质和应用。

例如,学生会学习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课程主要介绍了功能材料的特殊结构和性能,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应用中的基础知识。

学生还会学习到一些实验技术,如材料制备和表征方法,以便能够实际操作和测试功能材料。

除了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学习,学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和实习。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深入了解某一功能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学生还可以参与企业实习,了解功能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和需求。

这些实践和实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功能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多个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例如,毕业生可以从事材料设计、合成和制备工作,在研发部门或实验室中开展科研工作。

毕业生还可以从事材料分析和表征工作,帮助企业或研究机构评价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此外,毕业生还可以进入材料工程领域,参与材料的生产和制造。

总之,功能材料专业是一门重要且综合性的学科,培养了材料设计、制备和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技术以及参与实践和实习活动,学生可以在功能材料领域找到丰富的就业机会。

功能材料学_周馨我

功能材料学_周馨我



(2)材料的尺寸、规格、成品形状与加工制作 宏观尺寸向细观、介观、微观尺寸发展;常规材 料向轻、薄、细、短、小、微、超宽、超大、超 长、高纯等特种材料发展;规则形状向异型材发 展;材料元件一体化;通过加工和热处理,控制 和改变材料组织和结构,获得所需的性质和功能。 (3)材料的材质和复合 功能材料向“四高一智一集”(即:高性能、高 灵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功能集成 化)的方向发展;硅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单一材 质的材料向多种材质的材料方向发展;简单复合 材料向复杂体系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






对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实际上远早于1965年,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以 来,功能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①微电子、激光等各种现代技术的兴起及其对材 料的需求; ②固体物理、固体化学、量子理论、结构化学、 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 ③各种制备功能材料的新技术和现代分析测试技 术在功能材料研究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目前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功能材料已和结构材料处于基本同等的地位。 功能材料迅速发展是材料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标 志,因此把功能材料称为第二代材料。





(五)功能晶体材料 1、光学晶体 2、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频率转换晶体、红外非 线性光学晶体、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 3、激光晶体:掺杂型激光晶体、自激活激光晶体、 色心激光晶体、半导体激光器 4、电光和光折变晶体 5、其他交互效应功能晶体:压电晶体、声光晶体、 磁光晶体、热释电晶体 (六)具有特殊结构的功能材料 1、非晶态合金;2、纳米结构材料;3、储氢材 料;4、薄膜功能材料;5、形状记忆材料;6、 智能材料与结构;7、减振材料;8、生物医学材 料

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功能材料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将掌握功能材料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目标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功能材料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工程设计;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结构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

2.1 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课程。

这些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功能材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固体力学、热力学、电子学基础等课程。

这些课程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深化课程做好准备。

2.3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功能材料专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功能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功能材料的应用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功能材料领域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功能材料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活动。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课程还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教学方法功能材料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授课:通过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功能材料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功能材料的制备和测试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二)教学方法转变
高校应在多学科交融教学内容基础上,结合新工科的新特点,与兄弟院校、科研单位和当地企业充分合作, 以科研实践、项目运作、生产实习等形式,实现教学方法转变,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带入项目、带入企业生产前 线,使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多种教学方式、多元教学场地、多样教学平台相结合的多元灵活景象。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及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包括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价。
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的执行过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对毕业生做跟踪调查时,确保跟踪反馈信息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2)反馈样本数量应达到各专业当年毕业生总量的一定比率(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制定),跟踪调 研的时间和周期应有要求。
教学经费有保证,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200元,且应随着教育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以满足 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 。
各高校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 确的质量要求;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 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开设院校
合并图册
谢谢观看
课程体系理论课程Fra bibliotek总体框架
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达成,课程体系必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约占20%;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20%,实战内容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 业知识课程约占35%。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材料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运用相应基本概念表述材料工程问题、设计与 选择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应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对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 环节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

功能材料专业课程设计

功能材料专业课程设计

功能材料专业课程设计引言:功能材料专业课程设计是功能材料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综合应用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功能材料专业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功能材料专业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与功能材料相关的课题,如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材料应用等。

2. 背景调研: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设计方案:根据课题要求,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实验流程、实验条件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等。

4. 实施实验: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展示,包括数据图表、实验报告等形式。

6. 总结归纳: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功能材料专业课程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选题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课题,并与指导老师进行讨论和确定。

2. 背景调研阶段:学生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设计方案阶段:学生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并与指导老师进行讨论和修改。

4. 实验操作阶段: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统计和图表展示。

6. 结果展示阶段: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展示,包括实验报告、PPT、口头报告等形式。

功能材料专业

功能材料专业

功能材料专业功能材料专业是一门涉及材料物理、化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其研究的重点是利用材料的特殊性能和功能,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功能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电子、光学等性能,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能源材料等领域,对于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功能材料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结构、性能、加工制备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掌握材料分析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具备材料设计和制备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未来从事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其次,功能材料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和视野。

功能材料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材料科学和工程问题。

另外,功能材料专业的学生需要关注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发展。

功能材料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更重要的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和产品。

学生需要了解材料在电子、光电、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关注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科研和创新奠定基础。

最后,功能材料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材料科学和工程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学科领域,学生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竞争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国际材料科学和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功能材料专业是一门前沿的综合性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知识,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和视野,关注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具备国际化的竞争力,才能在功能材料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就。

《功能材料》教学大纲-(修改稿)

《功能材料》教学大纲-(修改稿)

《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功能材料/ Functional Materials2、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3、周学时/学分:4/24、授课对象:应用化学二、课程简介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重点介绍当今各种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结构与性能和应用情况。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使学生了解功能材料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以及功能材料的特点,掌握典型的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材料类型以及主要用途;使学生既有坚实的功能材料物理基础,又有一定的实用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典型功能材料,如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功能合金和智能材料等研发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基本关系。

要求学生能够在识记的基础上,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全面正确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以学生为中心,在不断扩充奠定学生材料知识基础上,使之具备相关文献查阅、获取和分析评述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分别以自我和群组的方式不断学习,主动关心认识周围世界的材料,喜欢材料的世界,有为创造、改良和完善材料而努力的意愿,从而形成一段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资料查阅、专题分组讨论报告、开卷考、总结报告、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作业及课程参与、资料查阅及分组讨论、期中考核、课程小结报告、期末考核成绩分别为15%、10%、20%、15%、40%.六、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是简要介绍功能材料的发展、分类,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讨论分析六大类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功能材料的分类。

《功能材料》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功能材料》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功能材料》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14925课程名称: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学分:2学时:32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考核方式:开卷笔试主要教材:功能材料概论,殷景华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参考书目:现代功能材料,陈玉安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课程简介:《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重点介绍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发展状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特种功能材料,如新能源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特种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

《功能材料》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14925课程名称: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学分:2学时:32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系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功能材料》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选修课,重点介绍当今各种特种功能材料的发展状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特种功能材料,如新能源贮氢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特种功能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按章节列出内容要求学时等,实验上机项目要列在课程内容一栏)(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三、能力培养要求了解各种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用途和制备方法,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功能材料概论,殷景华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2.现代功能材料,陈玉安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六、考核方式开卷笔试。

功能材料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功能材料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功能材料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

功能材料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培养目标
国家将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领域,而生物材料学作为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前沿性交叉学科,更是优先发展的重点。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交叉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

功能材料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功能材料专业培养要求
掌握材料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的知识。

具有从事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

具有功能材料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注重与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相结合,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课程设置
功能材料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等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

同时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开设有生物医用高分子改性、组织工程学、控制释放理论与应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环境材料基础等选修课程,课程注重与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相结合,既让学生对该领域有较广泛深入的了解,又能对其日后的科研、工作有所启发。

功能高分子材料学课程设计

功能高分子材料学课程设计

功能高分子材料学课程设计选题背景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中。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功能高分子材料学是一门经过各方面不断发展的课程,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分子材料,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学理论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设计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高分子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的基础知识;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和性能关系;3.掌握高分子材料的表征方法;4.掌握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如能源、环保、医药、电子等)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具备高分子材料实验的基本能力;2.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测试;3.能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

情感目标1.具备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2.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设计内容基础理论课1.高分子化学基础;2.高分子物理学基础;3.高分子材料学基础。

实验课程1.高分子材料制备实验:利用合适的合成方法制备高分子材料;2.高分子材料表征实验:利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等仪器进行实验室检测;3.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利用拉伸试验机、热分析仪等仪器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性能测试;4.高分子材料应用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解高分子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课程考核1.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 30% + 考试成绩× 70%;2.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席情况、实验报告和课程作业等;3.考试成绩主要包括闭卷考试和实验报告答辩。

参考教材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础,李立群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分子科学体系(第一卷、第三卷、第四卷),陈忠实等主编,中国科学出版社;3.高分子材料制备与表征,宋键锋、周华著,科学出版社。

功能材料化学初中教案

功能材料化学初中教案

功能材料化学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功能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理解功能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3. 掌握功能材料的常见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 功能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功能材料的应用领域;
3. 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
1. 功能材料的原理和作用;
2. 功能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实验器材;
2.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功能材料化学的概念,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讲解(15分钟)
1. 功能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功能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3. 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功能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

四、讨论(10分钟)
让学生讨论功能材料的优缺点,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挑战。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功能材料化学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尝试寻找更多与功能材料相关的信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功能材料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能材料化学的概念和应用。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电子工业数千亿的全球市场,90%的市场份额是硬件 及其相关材料。
例B、能源工程的关键是新能源材料、 节能材料和储能材料



新能源技术:如受控核聚变、太阳能利用、地热发电、磁流体 发电、氢能贮存等方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材料研制 和开发。 1973年世界受到第一次石油冲击,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基础动 摇。日本作为“能源小国”对新能源的开发极为关注,如日本 通产省的“阳光普照”计划。80 年代,日本在香川县建造的输 出1000 kW的太阳能发电站。 例:太阳能是目前人类受惠最大的自然资源。从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池发展到太阳能发电站。但太阳能是低值能源,只能 达到1KW/m2,且转换率只10-20%.要提高发电效率,必须从集热体、 半导体材料方向进行突破。(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目前最有希望 大量应用的是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光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 但材料价格较贵。多晶硅光电池效率只达13%,半导体GaAs的 转换效率可达 20 %~28%。采用多层复合结构,通过选择性吸 收涂层和光谱转换涂层可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 IBM 公司研制 的多层复合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40%)
例A、电子材料的研制与实用化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关键
在计算机领域,存储器是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而新型存储器材 料的问世将引起存储器的变迁,同时引起计算机运算速度与容量 的飞跃。存储器材料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由 1955年的存 储器为水银延迟线 1963 年的存储器为具有方形磁滞特性的铁氧 体磁心1970年涂敷的氧化铁粉(磁盘)近10年光存储技术(可 擦写光盘的介质材料有磁光型和相变型两类,磁光型光盘材料常 用稀土 - 过渡元素合金的非晶薄膜( GdCo 、 TbFe等),相变型光 盘材料大多采用低熔点金属(铜基、银基合金等)。 在光电子领域,图像、数据的大容量传送、显示,记录、模式 识别等是光通信系统材料的关键技术要求,因此对于低损耗光纤 (光导纤维:高纯石英搀杂P、Ge等元素→氟化物玻璃光导纤维)、 红外检测器件、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和传真、硬复制,大屏幕显 示等相关材料的研制是其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课程大纲】《功能材料工艺学》

【课程大纲】《功能材料工艺学》

《功能材料工艺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功能材料工艺学(英文):Function Materials Technology课程编号:14371046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功能材料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在内部与外部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特性和能力的具有特定结构材料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功能材料的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知识,具有从事功能材料实验研究和应用的初步能力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着重介绍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聚合物基功能复合材料,包括纳米光催化、智能、功能梯度、阻燃、磁功能等功能复合材料;同时介绍生物质基功能复合材料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应用和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熟悉功能材料的基本性质;熟悉功能材料的应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功能材料工艺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以及在本科程的学习方法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

第一节概述(2学时)一、功能材料的定义、分类二、功能材料的发展概况第二节功能材料的基本性质与应用(2学时)一、功能材料的基本性质二、功能材料的应用第二章纳米复合材料功能(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原理,了解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原则;掌握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了解生物质基、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2. 教学重点与难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的原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和工艺过程。

第一节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功能(2学时)一、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二、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第二节生物质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功能与应用(1学时)一、生物质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二、生物质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第三节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功能与应用(1学时)一、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二、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第三章纳米光催化材料功能(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纳米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概况;掌握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原理;熟悉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功能。

功能材料专业学什么

功能材料专业学什么

功能材料专业学什么功能材料专业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具备特定功能的材料,例如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等。

本文将介绍功能材料专业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知识。

学习内容1.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功能材料专业的学习首先需要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学生能够对不同材料的性能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功能材料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功能材料的设计原理和合成方法。

例如,学生需要了解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性,学习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和冶金工艺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3. 功能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功能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分析是该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仪器,掌握常见材料性能参数的测试和分析技术。

例如,学生需要学习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等性能测试方法,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等。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能够对不同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4. 功能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功能材料专业的学习也包括对功能材料应用和发展的研究。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应用领域和潜在的发展方向,深入探索功能材料在电子、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学生还需要关注功能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功能材料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知识除了以上主要的学习内容外,功能材料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以下相关知识:•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量子力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分析等;•材料制备技术,包括溶胶凝胶法、薄膜制备技术、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等;•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材料的成型工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编号:02014925
课程名称: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
学分:2
学时:32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张庆安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
主要教材:功能材料概论,殷景华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
参考书目:现代功能材料,陈玉安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课程简介:
《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重点介绍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发展状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特种功能材料,如新能源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特种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

课程编号:02014925
课程名称: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
学分:2
学时:32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系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功能材料》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选修课,重点介绍当今各种特种功能材料的发展状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特种功能材料,如新能源贮氢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特种功能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按章节列出内容要求学时等,实验上机项目要列在课程内容一栏)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能力培养要求
了解各种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用途和制备方法,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功能材料概论,殷景华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
2.现代功能材料,陈玉安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六、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大纲依据“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类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2016版)”编写。

起草人:张庆安审核人:李维火日期:2016-1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