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课件
皮肤牵引
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引而使作用力 最终的达到患处,并使其复位、固定与休 息的技术,称之为皮肤牵引。
皮肤牵引的适应症
(1)需要持续牵引,但不需要强力牵引的病例 (2)不适应骨牵引、或布带牵引的病例
如:小儿股骨干骨折,老年转子间骨折,小儿 轻度关节挛缩症等等。
皮肤牵引的禁忌症
(1)对胶布有过敏史 (2)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3)肢体有循环障碍者 (4)骨折严重错位需要有较大牵引力者
4 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手法不能达到满意复 位,估计以后必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5 撕脱性骨折
6 血管神经复合损伤; 7 开放骨折,在6~8h内需要清创; 8 多发骨折,多段骨折,为了避免严重的并发 症和便于病人早期活动; 9 畸形愈合和骨不连造成功能障碍者; 10 骨折伴有关节脱位,经闭合复位未能成功的 11 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
1 夹板固定的作用机理 (1)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 (2)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3)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
2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 (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
禁忌症
4 固定垫 固定垫又称压垫,一般安放在夹板与皮肤
之间。利用固定垫所产生的压力或杠杆力, 作用于骨折部,以维持骨折断端复位的良好 位置。并能纠正部分残留移位。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参考PPT
30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 A 平垫 适用于肢体平坦部位,
多用于骨干骨折
31
• B 塔形垫 适用于肢体关节凹陷处。 如肘、踝关节。
32
• C 梯形垫 适用于肢体有斜坡处。 如肘后、踝关节
33
• D 高低垫 • 适用于锁骨骨折,或
尺桡骨骨折。
34
• E 抱骨垫 适用于髌骨及尺骨鹰嘴 骨折。
35
起做成石膏绷带,然后再使用。 • 现在大多都使用成品石膏绷带。 • 石膏绷带的常用规格有:
1. 8cm×500cm 2. 10cm×500cm 3. 15cm×500cm 注:现在临床上常用第三种石膏绷带。
5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53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54
1 石膏绷带的用法 (1)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 (2)水中浸泡不宜过久 (3)取出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25
2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 (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
26
禁忌症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 (4)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 (5)伤肢远端末稍血运较差,或伴有动
使用时: 脱水硫酸钙---加水---结晶石膏---凝固---固定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 A 平垫 适用于肢体平坦部位,
多用于骨干骨折
31
• B 塔形垫 适用于肢体关节凹陷处。 如肘、踝关节。
32
• C 梯形垫 适用于肢体有斜坡处。 如肘后、踝关节
33
• D 高低垫 • 适用于锁骨骨折,或
尺桡骨骨折。
34
• E 抱骨垫 适用于髌骨及尺骨鹰嘴 骨折。
35
起做成石膏绷带,然后再使用。 • 现在大多都使用成品石膏绷带。 • 石膏绷带的常用规格有:
1. 8cm×500cm 2. 10cm×500cm 3. 15cm×500cm 注:现在临床上常用第三种石膏绷带。
5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53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54
1 石膏绷带的用法 (1)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 (2)水中浸泡不宜过久 (3)取出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25
2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 (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
26
禁忌症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 (4)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 (5)伤肢远端末稍血运较差,或伴有动
使用时: 脱水硫酸钙---加水---结晶石膏---凝固---固定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2012年6月22日被汽车撞倒右小腿疼痛 、畸形、流血、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 入院时:
神清,疲倦,面色苍白, T 36℃, P 90次/分,R 18次/分, BP 100/65mmHg。
病史介绍
诊断:1.右胫腓骨下段开放性 粉碎性骨折 2.右外 踝开放性骨折并骨缺损 3. 右小腿软组织严重挫伤
换药法,是对疮疡、跌打损伤、 蛇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 病症的创面进行清洗、上药、包 扎等,以达到清热解毒、提脓去 腐、手机收口、镇痛止痒等目的 的一种处理方法。
案例
你关注过这样的病人吗?
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都 需要水分,我们不 仅要呵护脸部,手 脚也同样需要关注 。
足部护理技巧
首先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观察浸泡后皮痂情况 ,如果皮痂变白变软,则可以用纱布揉擦再用黄 油纱加伤科油外敷。时间短,效果明显.
中药贴敷疗法:
选用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中药制成药膏外敷 ,如玉龙散、金黄散等
• 每天1次。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 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 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 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 属于中药外治法。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 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 疏通疏通腠理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 方法。
骨折中期患者的膳食
(1)山楂粥 主料:山楂20~30g,粳米100g,红糖适 量。功能:活血化瘀,消食健脾。主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早 、中期,症见腰腹部疼痛、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不通。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因外力所致血淤气滞,肠蠕动减 弱,加之需要卧床治疗,久卧又可影响脾胃的运化,故常 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的症状。山楂有促进消化和散淤之功 效,粳米又能养胃气,壮筋骨。故本方尤宜于骨折需长期 卧床,消化功能低下的患者。 (2)猪蹄苡米汤 主料:猪蹄1只,苡米50g。功能:健 脾利湿,强筋壮骨,通络除痹。使用于骨折损伤后兼风湿 、关节屈伸不利、血气未畅引起的酸痛等。苡米,健脾, 利水渗湿,祛风湿而止痹痛,利关节而解拘急。用法:早 晚2次服用。
神清,疲倦,面色苍白, T 36℃, P 90次/分,R 18次/分, BP 100/65mmHg。
病史介绍
诊断:1.右胫腓骨下段开放性 粉碎性骨折 2.右外 踝开放性骨折并骨缺损 3. 右小腿软组织严重挫伤
换药法,是对疮疡、跌打损伤、 蛇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 病症的创面进行清洗、上药、包 扎等,以达到清热解毒、提脓去 腐、手机收口、镇痛止痒等目的 的一种处理方法。
案例
你关注过这样的病人吗?
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都 需要水分,我们不 仅要呵护脸部,手 脚也同样需要关注 。
足部护理技巧
首先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观察浸泡后皮痂情况 ,如果皮痂变白变软,则可以用纱布揉擦再用黄 油纱加伤科油外敷。时间短,效果明显.
中药贴敷疗法:
选用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中药制成药膏外敷 ,如玉龙散、金黄散等
• 每天1次。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 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 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 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 属于中药外治法。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 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 疏通疏通腠理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 方法。
骨折中期患者的膳食
(1)山楂粥 主料:山楂20~30g,粳米100g,红糖适 量。功能:活血化瘀,消食健脾。主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早 、中期,症见腰腹部疼痛、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不通。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因外力所致血淤气滞,肠蠕动减 弱,加之需要卧床治疗,久卧又可影响脾胃的运化,故常 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的症状。山楂有促进消化和散淤之功 效,粳米又能养胃气,壮筋骨。故本方尤宜于骨折需长期 卧床,消化功能低下的患者。 (2)猪蹄苡米汤 主料:猪蹄1只,苡米50g。功能:健 脾利湿,强筋壮骨,通络除痹。使用于骨折损伤后兼风湿 、关节屈伸不利、血气未畅引起的酸痛等。苡米,健脾, 利水渗湿,祛风湿而止痹痛,利关节而解拘急。用法:早 晚2次服用。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参考PPT
19
来自百度文库顶
足蹬法用于整复 肩关节脱位,操作时 用足跟蹬于患者腋下, 足蹬手拉,同时使患 肢内收、外旋,足跟 用力向外支撑肱骨头 使之复位。膝顶法用 于肘关节脱位。
20
杠杆
用杠杆作为支撑 点,使陈旧性关节脱 位复位。
21
第三节 固 定
2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 一 外固定
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牵引固定 金属外固定器固定
25
2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 (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
26
禁忌症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 (4)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 (5)伤肢远端末稍血运较差,或伴有动
搽擦药可分为
•酒剂
•油膏和油剂
9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 热敷熏洗 • 湿敷熏洗
10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坎离砂
•熨药
•其他
11
第二节 手 法
1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1 明确诊断 2 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3 掌握复位标准 4 抓住整复时机 5 选择适当麻醉 6 作好整复前准备 7 参加人员精力要集中 8 切忌使用暴力 9 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 10 避免X线损伤
来自百度文库顶
足蹬法用于整复 肩关节脱位,操作时 用足跟蹬于患者腋下, 足蹬手拉,同时使患 肢内收、外旋,足跟 用力向外支撑肱骨头 使之复位。膝顶法用 于肘关节脱位。
20
杠杆
用杠杆作为支撑 点,使陈旧性关节脱 位复位。
21
第三节 固 定
2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 一 外固定
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牵引固定 金属外固定器固定
25
2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 (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四肢陈旧性骨折。
26
禁忌症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 (4)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 (5)伤肢远端末稍血运较差,或伴有动
搽擦药可分为
•酒剂
•油膏和油剂
9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 热敷熏洗 • 湿敷熏洗
10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坎离砂
•熨药
•其他
11
第二节 手 法
12
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
1 明确诊断 2 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3 掌握复位标准 4 抓住整复时机 5 选择适当麻醉 6 作好整复前准备 7 参加人员精力要集中 8 切忌使用暴力 9 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 10 避免X线损伤
骨科病人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ppt课件
·
14
二、中医特色护理内容
辨证施护 生活起居护理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给药护理 康复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
15
(一)辨证施护
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病
人症状、体征及病史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辨明病机、病位、判断为何种“证候”,
而后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护理原则和方法,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
16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体法则
三因制宜的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个性的体 现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
17
护理评估:
神志: 面色: 形态: 五官头面: 望皮肤: 语音: 咳嗽: 嗅气味: 呕吐: 寒热: 汗出:
头身: 胸腹: 四肢: 疼痛: 口味: 睡眠: 二便: 经带: 情志; 生活起居:
·
指南
12
指南
症状(体征)护理常规框架
1.症状(体征)名称 2.临 床 表 现 3.症状(体征)护理 4.专 科 用 药 护理 5.特 殊 饮 食 护理 6.情 志 护 理 7.并 发 症 护理 8.健 康 指 导
·
13
指南
七、部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三)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2项
疼痛:包括各类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如胀痛、 刺痛、喜按、拒按以及疼痛与温度的关 系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ppt课件
五禽戏—用于全身主动运动
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 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中国传统的 保健功法
主要是锻炼各关节和韧带,能疏通 经络,滋阴助阳,活血生津,全面 改善人体机能
尤其是多上肢的拉伸旋转动作对 肩肘关节的作用非常大
个案介绍
姓名:江** 性别:女 年龄:45岁
问诊:左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术 后5周 ,肩、肘关节活动受限。
(2)猪蹄苡米汤 主料:猪蹄1只,苡米50g。功能:健脾 利湿,强筋壮骨,通络除痹。使用于骨折损伤后兼风湿、 关节屈伸不利、血气未畅引起的酸痛等。苡米,健脾,利 水渗湿,祛风湿而止痹痛,利关节而解拘急。用法:早晚2 次服用。
骨折愈合分期、临床特点
骨折后期
✓ 是指伤后6~10W。 ✓ 软组织已修复,骨折部的骨痂日趋完善,部分
骨折愈合分期、Hale Waihona Puke Baidu床特点
骨折中期
✓ 是指病人伤后3~6W内。 ✓ 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已较稳定,骨痂开始
生长。
骨折中期患者的膳食护理原则
和营止痛 接骨续筋 舒筋活络
骨折中期患者的膳食
(1)和营止痛汤:桃仁10g、川芎10 g、归尾10g煲猪排骨。具有调和 营血,理血止痛,去瘀生新的功效。适用于骨折中期仍有瘀血,气滞 ,肿痛未尽者。
切诊:肩关节上举30°、外展15°、后伸 5°;肘关节伸直15°,屈45°;肌肉萎缩 。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7
选择穴位:
1、梁丘 大腿外 前,髂前上棘与髌 底外侧端连线上, 髌底上两寸。
学习交流PPT
8
选择穴位:
2、血海 大腿内前,股四头肌 内侧头隆起处,髌底上两寸。
学习交流PPT
9
选择穴位:
3、足三里 小腿前外侧,髌 下三寸,距胫骨前 缘一横指。
学习交流PPT
1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选择穴位:
4、阳陵泉 小腿外侧,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学习交流PPT
35
三、膳食疗法
骨折后吃些什么可 以快点康复?
能吃?
不能吃?
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
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
属于中药外治法。
学习交流PPT
21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 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 疏通疏通腠理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
方法。
换药法,是对疮疡、跌打损伤、 蛇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 病症的创面进行清洗、上药、包 扎等,以达到清热解毒、提脓去 腐、手机收口、镇痛止痒等目的
学习交流PPT
29
病史介绍
诊断:1.右胫腓骨下段开放性 粉碎性骨折 2.右外 踝开放性骨折并骨缺损 3. 右小腿软组织严重挫伤
学习交流PPT
30
治疗经过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课件
人才培养与教育推广
加大对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在 骨科中的专业水平和社会认知度。同时,开展中 医特色护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其在全球范 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针灸后护理包括保暖、避免剧烈运动等措施, 能够巩固针灸治疗效果,促进颈椎康复。
案例三
01
总结词:推拿手法
02
详细描述:通过推拿手法,能够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减轻腰椎间盘 压力,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03
总结词:推拿后护理
04
详细描述:推拿后护理包括休息、保暖等措施,能够巩固推拿治疗效 果,促进腰椎康复。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中医特色护理应积极借鉴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 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提高治疗水平和效果 。
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加强中医、西医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
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制定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操作规范和疗效评 价标准,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耳针
在耳廓上找到相应穴位进 行刺激,调节身体功能, 缓解疼痛。
推拿护理
手法按摩
通过推、拿、揉、捏等手法,舒 缓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血液循
环。
关节松动术
针对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等问题,采 用关节松动术进行康复训练。
肌肉松弛训练
加大对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其在 骨科中的专业水平和社会认知度。同时,开展中 医特色护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其在全球范 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针灸后护理包括保暖、避免剧烈运动等措施, 能够巩固针灸治疗效果,促进颈椎康复。
案例三
01
总结词:推拿手法
02
详细描述:通过推拿手法,能够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减轻腰椎间盘 压力,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03
总结词:推拿后护理
04
详细描述:推拿后护理包括休息、保暖等措施,能够巩固推拿治疗效 果,促进腰椎康复。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中医特色护理应积极借鉴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 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提高治疗水平和效果 。
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加强中医、西医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
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制定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中的操作规范和疗效评 价标准,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耳针
在耳廓上找到相应穴位进 行刺激,调节身体功能, 缓解疼痛。
推拿护理
手法按摩
通过推、拿、揉、捏等手法,舒 缓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血液循
环。
关节松动术
针对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等问题,采 用关节松动术进行康复训练。
肌肉松弛训练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年不少于5学时。
8
指南
第三章 临床护理实施
(一)工作内容
1.生活起居护理:主要包括病室及环境、皮 肤护理、口腔护理等。
2.饮 食护理 :主要包括普通膳食、治疗 膳食护理和饮食健康养生 指导等。
9
指南
3.用药护理: 4.情志护理:
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 浴、贴敷、静脉给药等用药 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 反应护理等。 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 护等。
如平稳、气粗、气短、哮、喘。
22
咳 嗽:包括有痰无痰、咳嗽性质、痰质、色、 痰量。如顿咳、阵咳、干咳、咳声重 浊、咳声无力、痰黄黏稠
嗅气味:口气和各种分泌物的异味
呕 吐:呕吐物的量、色、味、质,呕吐的性 质、方式等
23
寒热:包括寒热轻重、出现时间和特点。如 恶寒、畏寒、寒战、低热、壮热、五 心烦热、潮热、寒热往来
14
二、中医特色护理内容
辨证施护 生活起居护理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给药护理 康复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15
(一)辨证施护
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病
人症状、体征及病史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辨明病机、病位、判断为何种“证候”,
而后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护理原则和方法,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18
中医病情描述用语:
神志 形态 面容表情 寒热 出汗 皮肤颜色 水肿 头痛
胸胁 脘腹 腰背 肢体 呼吸 咳嗽与痰 大便 小便 饮食
19
护理评估有以下主要内容:
神志:评估神志状态。如清楚、模糊、 昏迷、烦躁、恍惚等。
面色:如常色、红润、潮红、苍白、青紫、 萎黄、晦暗等。
汗出:包括出汗的性质、量、部位和特点。 盗汗、自汗、大汗淋漓、冷汗、手足 心汗、头汗等
24
头身:包括头颈、肩背、腰脊有无异常形 改变和疼痛等感知异常。如项强、腰 痛
胸腹:包括胸胁脘腹部有无形态异常和疼痛 不适。如胸闷、胁肋胀满、脘腹疼痛 等
25
四肢:包括肢体有无疼痛不适以及形态和动态 的改变。如四肢抽搐、震颤、萎废等
骨伤病人 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
香河县中医医院 孙凌云
1
一、有关中医特色护理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指南(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6年12月20日印发
2
其中:
评价指南
六、护理
(一)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满足岗位 需要,掌握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二)组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程》 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对中医 特色护理进行评 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10
指南
5.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 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 极拳、八段锦)、音乐疗法等。
6.专科护理: 主要包括疾病护理、症状(体 征)护理等。
11
疾病护理常规框架
1.疾病名称 2.临床表现 3.临证护理 4.饮食护理 5.用药护理 6.并发症护理 7.健康指导
经带:包括经期、经量、经色、经质、伴随症 状、痛经情况及白带的量、色、质等。 如月经先期、白带量多质稀腥臭等
28
情 志:包括病人的个性特点,病前病后的 心理活动,影响病人情志变化的因 素,病人对护理的特殊要求等
生活起居:包括病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嗜好、 生活习惯、自理程度、有无过敏史
16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体法则
三因制宜的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个性的体 现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17
护理评估:
神志: 面色: 形态: 五官头面: 望皮肤: 语音: 咳嗽: 嗅气味: 呕吐: 寒热: 汗出:
头身: 胸腹: 四肢: 疼痛: 口味: 睡眠: 二便: 经带: 情志; 生活起居:
5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
(二)配备要求
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指毕业于中 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 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 小时)的护士,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 上。
护理管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 培训。
6
人员培训
指南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010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 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六)中医护理
1.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 中医护理工作。
2.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 辨证施护。
4
3.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和中医护理基本操作,能够提供具有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疼痛:包括各类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如胀痛、 刺痛、喜按、拒按以及疼痛与温度的关 系
26
饮食与口味:包括口渴欲饮水的情况、进食情 况、口味。如食欲不振、消谷善 饥、口渴喜冷饮、口苦等
睡
眠:指睡眠情况,包括是否失眠、多
梦、嗜睡
Leabharlann Baidu27
二便:包括二便次数、量、性状、气味。如便 秘、便溏、泄泻、里急后重、少尿、尿 频、尿痛、小便黄赤、小便清长等
20
形 态:包括身体的形态和动态。如消瘦肥 胖、动作自如、蜷卧、步履不稳、 肢体震颤、 半身不遂等。
五官头面:包括头面、颈项、眼、耳、鼻、口 斜、目赤、鼻翼煽张、耳鸣、口糜、 咽喉红肿疼痛等
21
望皮肤:观察皮肤的颜色、质地。如正常、 黄染、水肿、褥疮、斑疹、丘疹、 瘀斑、肌肤甲错
语 音:声音的强弱、音哑、失音、有无错乱 呼 吸:包括呼吸快慢、强弱、有无喘憋等。
指南
12
指南
症状(体征)护理常规框架
1.症状(体征)名称 2.临 床 表 现 3.症状(体征)护理 4.专 科 用 药 护理 5.特 殊 饮 食 护理 6.情 志 护 理 7.并 发 症 护理 8.健 康 指 导
13
指南
七、部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三)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2项
学时(分)要求 副主任护师:每两年的Ⅰ类学分中,中医护
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主 管护师:每年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
少于6学分。 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三年
内少于100学时。
7
指南
学时分配:
中医理论知识培训:15学时 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培训:15学时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
8
指南
第三章 临床护理实施
(一)工作内容
1.生活起居护理:主要包括病室及环境、皮 肤护理、口腔护理等。
2.饮 食护理 :主要包括普通膳食、治疗 膳食护理和饮食健康养生 指导等。
9
指南
3.用药护理: 4.情志护理:
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 浴、贴敷、静脉给药等用药 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 反应护理等。 主要包括情绪调整、心理调 护等。
如平稳、气粗、气短、哮、喘。
22
咳 嗽:包括有痰无痰、咳嗽性质、痰质、色、 痰量。如顿咳、阵咳、干咳、咳声重 浊、咳声无力、痰黄黏稠
嗅气味:口气和各种分泌物的异味
呕 吐:呕吐物的量、色、味、质,呕吐的性 质、方式等
23
寒热:包括寒热轻重、出现时间和特点。如 恶寒、畏寒、寒战、低热、壮热、五 心烦热、潮热、寒热往来
14
二、中医特色护理内容
辨证施护 生活起居护理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给药护理 康复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15
(一)辨证施护
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病
人症状、体征及病史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辨明病机、病位、判断为何种“证候”,
而后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护理原则和方法,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18
中医病情描述用语:
神志 形态 面容表情 寒热 出汗 皮肤颜色 水肿 头痛
胸胁 脘腹 腰背 肢体 呼吸 咳嗽与痰 大便 小便 饮食
19
护理评估有以下主要内容:
神志:评估神志状态。如清楚、模糊、 昏迷、烦躁、恍惚等。
面色:如常色、红润、潮红、苍白、青紫、 萎黄、晦暗等。
汗出:包括出汗的性质、量、部位和特点。 盗汗、自汗、大汗淋漓、冷汗、手足 心汗、头汗等
24
头身:包括头颈、肩背、腰脊有无异常形 改变和疼痛等感知异常。如项强、腰 痛
胸腹:包括胸胁脘腹部有无形态异常和疼痛 不适。如胸闷、胁肋胀满、脘腹疼痛 等
25
四肢:包括肢体有无疼痛不适以及形态和动态 的改变。如四肢抽搐、震颤、萎废等
骨伤病人 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
香河县中医医院 孙凌云
1
一、有关中医特色护理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指南(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6年12月20日印发
2
其中:
评价指南
六、护理
(一)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满足岗位 需要,掌握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二)组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程》 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对中医 特色护理进行评 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10
指南
5.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 的中医保健操、健身操(如太 极拳、八段锦)、音乐疗法等。
6.专科护理: 主要包括疾病护理、症状(体 征)护理等。
11
疾病护理常规框架
1.疾病名称 2.临床表现 3.临证护理 4.饮食护理 5.用药护理 6.并发症护理 7.健康指导
经带:包括经期、经量、经色、经质、伴随症 状、痛经情况及白带的量、色、质等。 如月经先期、白带量多质稀腥臭等
28
情 志:包括病人的个性特点,病前病后的 心理活动,影响病人情志变化的因 素,病人对护理的特殊要求等
生活起居:包括病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嗜好、 生活习惯、自理程度、有无过敏史
16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体法则
三因制宜的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个性的体 现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17
护理评估:
神志: 面色: 形态: 五官头面: 望皮肤: 语音: 咳嗽: 嗅气味: 呕吐: 寒热: 汗出:
头身: 胸腹: 四肢: 疼痛: 口味: 睡眠: 二便: 经带: 情志; 生活起居:
5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
(二)配备要求
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指毕业于中 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 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 小时)的护士,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 上。
护理管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 培训。
6
人员培训
指南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010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 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六)中医护理
1.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 中医护理工作。
2.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 辨证施护。
4
3.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和中医护理基本操作,能够提供具有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疼痛:包括各类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如胀痛、 刺痛、喜按、拒按以及疼痛与温度的关 系
26
饮食与口味:包括口渴欲饮水的情况、进食情 况、口味。如食欲不振、消谷善 饥、口渴喜冷饮、口苦等
睡
眠:指睡眠情况,包括是否失眠、多
梦、嗜睡
Leabharlann Baidu27
二便:包括二便次数、量、性状、气味。如便 秘、便溏、泄泻、里急后重、少尿、尿 频、尿痛、小便黄赤、小便清长等
20
形 态:包括身体的形态和动态。如消瘦肥 胖、动作自如、蜷卧、步履不稳、 肢体震颤、 半身不遂等。
五官头面:包括头面、颈项、眼、耳、鼻、口 斜、目赤、鼻翼煽张、耳鸣、口糜、 咽喉红肿疼痛等
21
望皮肤:观察皮肤的颜色、质地。如正常、 黄染、水肿、褥疮、斑疹、丘疹、 瘀斑、肌肤甲错
语 音:声音的强弱、音哑、失音、有无错乱 呼 吸:包括呼吸快慢、强弱、有无喘憋等。
指南
12
指南
症状(体征)护理常规框架
1.症状(体征)名称 2.临 床 表 现 3.症状(体征)护理 4.专 科 用 药 护理 5.特 殊 饮 食 护理 6.情 志 护 理 7.并 发 症 护理 8.健 康 指 导
13
指南
七、部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三)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2项
学时(分)要求 副主任护师:每两年的Ⅰ类学分中,中医护
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主 管护师:每年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
少于6学分。 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三年
内少于100学时。
7
指南
学时分配:
中医理论知识培训:15学时 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培训:15学时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