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明矾浆原位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合集下载

浅议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浅议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复耗费金额 的 1 / 4 。植 被 吸纳 了光 照 及 热 能 , 美 化 周 边 环 境 。残存 土体 内的铅 总量紧密关系着机体之 中的血铅 ,伤害 中枢神经 , 损 下来 的富集铅 , 用作后续冶炼。由此可见 , 植被修复凸显了最优 的 伤各类器官… 。 最近几年 , 污染面积渐渐拓展 , 不可予 以忽视 。 本文 经济成效 , 含有最高效益[ 引 。 解析 了含有这一污染特性的土壤状 态 , 探究修复手段。 3 . 2微 生物 特 有 的 吸 附 1识 别 污染 特性 微生 物特有 的土体 修复 , 借助生化 反应 , 除掉 了沉 淀的重金 属 。依照修 复机理 , 微生物修复含有还原沉淀 、 植 被吸附手段 、 甲 各类 土壤 之中 , 含有 自然 累积下来 的铅元 素 、 人为添加 的铅 。 基化手段等 。 生物还原机理 , 是运用累积的硫酸还原菌 , 把残存下 对 于前一类别 , 来 自岩层 蕴含着 的这类矿 物 , 例如风化 以后的岩 来 的硫 酸根替换 成不 可溶解 的硫酸铅 , 然后 即可沉淀 。甲基化步 层 常常含有 累积 的红铅矿 、 其余方铅矿 。 在地壳之 中, 平均数值 的 骤, 是把土体 之内 的重金属 历经 甲基化 步骤 , 变为带有 蒸发特性 铅密度测得 了 1 5 m g / k g 。各 类 土 壤 内 , 铅 总 量 特 有 的 均衡 数值 , 是 的新物 质 , 用 作预处理 。这 类吸附流程 整合 了藻 类 、 土壤菌类细 1 4 0 m g / k g t 2 1 。人为铅污染 , 来 自城区 内的降落尘杂 、 城 区堆积垃圾 、 胞, 吸纳地下水及余 留的毒害物质。 矿物采 掘及接续的加工 。物质密度很大 , 尾气夹带着 的铅都渐渐 4其余修 复途 径 被溶 于土体 。 在土壤之 内, 铅 污染 整合了矿物形态 、 元素 吸附形 态 、 水溶形 4 . 1修 复 必备 的工 程 步 骤 态、 有 机物特有 的络合状 态 。在 这其 中, 吸 附形 态涵盖 了铁锰形 工程修 复手段 , 含有换土步骤 、 深层翻土步骤。在工程方式 中, 态; 矿 物涵盖红铅矿 、 白色这 种铅矿 、 偏少硫 酸铅矿 , 它们 凸显 的 深层级的耕 地及翻土 , 用于污染形态偏轻的土体 ; 换土适 宜偏重态 水溶 特性偏低 。其余这类铅矿 凸显 了难 以溶解 的倾 向 , 含有络合 势下的铅污染。 这类手段优势 , 是修复十分彻底 , 凸显稳定优势。 然 形态 。在 区域 土壤 中, 铅很 难迁移 。 而, 真实态势下 的修复量偏大 , 耗费金额很多 , 毁损 了固有 的土体 架构 , 缩减土体肥力。对于换填 出来的土层 , 还应予 以堆放 。 2理 化修 复手 段 4 . 2新式 农 艺 手 段 调研结论表示 : 添加各类农药 、 配套种植植被 , 都可增添 固有 2 . 1稳 定 及 固 化 稳定 固化手段 , 含有双重 层面 : 采用化学 途径来缩 减土体 内 的土体 吸收 累积 。 这种农艺对策 , 提升了原有 的修复成效。 农艺手 现有技 术成熟 , 对于初 始的土体 干扰 的可溶铅 ; 在 另一层面 , 采用物理途径 , 把有着污染特性 的铅掩埋 段 很近似常用 的理 化步骤 , 在偏 坚硬的基质 内。例如 : 在土体中添加炉渣 、 调制 成的混合物 , 还是偏小 的。 对 比植 被 修 复 , 它 规 避 了超 累 积 特 性 的 矮小 植 被 。 这 是 由于 , 拌合 并且凝结 为偏大 的石块 , 包 裹污染土壤 。 这类物理手段 , 适宜 这类植被平 日内的生长很慢 , 修复成效并不优 良。同时 , 超累积植 污染层级偏轻 的土体 , 耗费金额很低 , 修 复成效 也好 。然而 , 它并 引进异类植被 , 还会威胁生态[ 4 1 。运用单一植 没能彻底 除掉暗藏 的铅 , 如果 环境变更 , 铅 可被重生 为新的交换 物很难 被寻找出来 ; 物 , 很难修复土体 ; 唯有采纳整合 的对策 , 才可提升效率 。新式农 形态 。 艺方式 , 可用于常规情形下 的铅污染修复 。 依托电导来供应热 能 , 也可处理污染 。土壤被冷却后 , 凝结 为 偏大的玻 璃样 态。 着手操作时 , 在筛选 的土体两侧添加 电极 , 带来 5 结 语 电流环路 。这种态势下 , 土体渐 渐融化 。在 土壤层级上 , 盖上洁净 从现有状态看 , 土体污染渐渐变得更重, 土体及水体关联的环境 涂层 , 即可修复土壤 。 被恶化 。偏重的铅污染 , 关系着矿藏采掘 , 也密切关联着后续冶炼 、 各 2 . 2掩 埋 及 隔 离 类含铅制品。 对于含铅特 陛的区段土壤着手来修复, 能够 恢复状态 , 维持环境适宜。未来进展中, 不仅要摸索可用的修复技术 , 周边地段 内的总污染 , 增添环境容量 。选取原材含有调制 成的水 还应缩减潜在的这类铅污染, 从源头范畴内保障安全。 泥、 灰浆及钢铁 。 被污染地段周边 , 可建构 隔离墙 , 引导地下水流 。 参 考 文 献 在这种步骤 中, 水泥原材可被广泛采纳 , 耗 费成本最小 。 【 1 ] 高文谦,陈玉福. 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 . 为了缩减渗透 , 在 土体 固有 的表层黏贴某 一薄膜 , 或 添加混 有 色 金 属 , 2 0 1 1 ( 0 1 ) : 1 3 l - 1 3 6 . 合层 。然 而 , 这类流程耗 费的劳动很 多 , 修复金额偏高 , 余 留二次 [ 2 ] 何 冰, 杨 肖娥, 魏幼璋. 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J 】 . 广东微量元素 污染 。为此 , 不可广泛运用 。 科学, 2 0 1 1 ( O 9 ) : 1 2 — 1 7 .

镉、铅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镉、铅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摘 要 : 土壤 污染 随 着工 业的 发展 而变得 越 来越 严 重 , 当前 尤其 是 重金 属 污 染给人 们 的 生 活带 来 巨大 的安 全 隐 患 , 迫切 需要 对 其 治理 。 文研 究 了 目前 国 内采 用客 土法修 复 遭 受镉 、 等 重金 属 污染 土壤 的 一 些方 法 , 本 铅 重点探 讨 了利 用蜈 蚣 草作 为 重金 属 污 染处 理材 料 的 一些研 究概 况 , 并且 认 为该 方 法是 比较 可行 的一 种 治理 重金 属 污 染 的途径 。 关键词: 土法; 客 土壤 ; 污染 配造成 的。但 是 随着 新世纪 以来 , 生物学 、 植物学 和遗传学 等多学 的进 展, 为修复植物 的选 育带来 了新 的契机 。 们通过转基 因技 术将超 富集 人 植物内的重金属富集基因克隆到人们满意的高生物量作物中,通过对 重金属富集基因的表达到达人们理想中的“ 高生物量超富集植物” 。 由于植物修复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体系 , 其包括:植物选 育 、 物栽培 、 壤基质改 良、 回收等等 多个 环节 , 植 土 植物 每一个 环节 都是 影响植物成功的关键, 所以 , 对植物修复技术而言 , 需要将整个系统视 为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帮助植物修复技术高效清洁土壤污 染 。将 两种或 两种 以上的修 复方 法 , 形成联 合修 复技术 , 仅可 以扩大 不 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 还可以提高修复的效率。由于植物修复技术是一 门多学科 交叉后形 成的新兴 学科 , 因此 , 由原 学科甚 至跨学 科形成 可以 植物组合修复技术。植物组合修复技术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研 究热点。 其优点有:) 1 克服单一污染缺陷, 具备复合污染的修复能力.突 2 ) 破植物修复运用限制;提高了植物修复的效率I缩短了植物修复的时 3 ) 4 ) 间。 用, 使其失去活性, 也能在人体的 某些器官中富集 , 造成人体急性中毒、 4植 物修复土壤 重金属污染 的机理 亚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等, 对 体造成损伤。资料显示 , 血铅污染所导致 4 . 1植物对重 金属 的避性 植物避性 是指植物将 污染物排 斥在体 外 ,减轻 污染物 对植物体 自 的毒性效应是贫血症、 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 , 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 身 的胁迫 能力 , 植物对环境 变化适应能 力的体现 。 是 植物对重 金属 的吸收是一个 复杂 的过程 ,一般 认为植 物根 系通 过 分泌特 殊有机 物酸活化 土壤 中的重金属 ,或在其 根毛表 面直接从 土壤 颗粒 上交换 吸附重金属 离子 。而 在根表 面或根毛 皮层上 被吸附 的重金 过排泄量, 砷就会在人体的肝 肺 、 、 肾、 子宫 胎盘、 、 骨骼 肌肉等部位蓄 属离子通过质外体或共质体途径进入根细胞 , 实质上重金属是通过专 积, 与细胞 中 的酶 系统结 合 , 的生物 作用 受到 抑制 失去 活性 , 使酶 特别 或通 用的离 子载体或通 道蛋 白进入根 细胞 的,该 过程 为—个 消耗 能 是在毛发 、 指甲中蓄积, 从而引起慢 陛砷中毒。近年来 , 仅发生的污染 量 的主动过程 , 必需重 金属必须 与必需重 金属竞争 膜转运 蛋 白 , 而 非 从 事 件 ,就有 2 0 年 的广 东北江韶关 段镉严重超标 事件 ,06 的湘江 以离子形式或以金属蛋白结合形式进入根细胞。 05 20 年 湖南株洲段 镉污染事故 , 0 年 的湖南省 浏 阳市镉 污染 事件 。 2 9 0 至于其它 植 物根系是植 物体在土壤 中主要 的物质 交换场所 ,所 以植 物根 系 重金属污 染事件 , “ 仅 血铅超标 ” 事件 , 已涉 及陕西 、 、 南 、 就 安徽 河 湖南 、 是 重金属进 ^ 植物 的第一道屏 障。为 了避 免土壤 中的重 金属进入植 物 , 福建、 、 广东 四川 、 、 、 湖南 江苏 山东等省 。国家环保 部数据 显示 ,09 20 年 植物 体通过 自身的生理 机制调 节 , 阻止根 系吸收 重金属 。一般 而言 , 植 重 金属污染事 件致使 4 3 人血铅超 标 、8 人镉超 标 ,引发 3 起群体 物体 可以三种方式 来阳 l 05 12 2 E 重金属 进入植物根 系。其一 , 际化 学性状 改 根 性 事件 。0 年 2 , 21 1 月 国家环 保部部长周生 贤在出席有关 重金属污染综 变 ,某 些植物可 以通 过主动调节根 际 D H来减 低土壤 中重金 属的活性 , 合 防治 “ 五” 会议时也 谈到 ,从 2 0 年至 今 , 国 已经有 3 多 从而 达到 自我保 护的 目的; , 系分泌物 的络合作 用 , 十二 规划 ‘ 09 ‘ 我 0 其二 根 植物根 系分 泌 起 重特大重 金属污染事 件 , 影响群众 健康 。” 严重 物 主要是氨 基酸 、 白质和糖类 等大分 子有机质 , 蛋 这些有 机质可 以与 土 3植物修复技术 壤中重金属结合形成稳定的金属鳌合物复合体,减低重金属的植物生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从新世纪起就是土壤学的研究热点 , 人 物 可利用性; , 的‘ 际效 应圈 ” 其三 植物 银 作用 , 由于植物根 系是植 物体 内 们也从 物理 、 和生物 多种角度提 出 了多 种治理方 法 , 中植 物修 复 最 为活跃 的部分之 一 , 化学 其 在根系周 围存在 着大量 的微生物 , 而产 生根 际 从 技术是研究热点, 因为其具有①成本低 , 能大面积推广应用③ 不会破坏 效 应 , 些微 生物 中 , 微生 物 的分泌 物可 以减低 重金 属 活性 , 在这 有些 使 土壤 生态 环境 , 激发微 生物 活动 , 加 土壤有 机质 含量 , 土壤肥 植 物根系在过 量的重金属环 境中正常生 长。 能 增 提高 力 : 集 中处 理收 获物 , 避免 二次 污染 , ③ 可 还可从 富含 重金 属 的植物 残 4 . 2植物对重金 属的钝化 作用 体中回收贵重金属 , 获得直接经济效益; ④原位处理土壤污染, 对环境扰 植物对 重金 属 的钝 化作 用 定义I : 物通 过 自身 的生理 调节 , 1 植 ] 为 使 动少 , 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环⑤ 对污染地的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等优 体 内重金属 无法到 达敏感器 官 , 无法结 合关键 蛋 白质 , 而保证 植物 的 从 点。 但是 随着对植物修 复技术 的研 究 , 物修复技术 的局限 I也 随之暴 正常生理代谢。植物的体细胞中的细胞壁、 植 生 细胞膜和细胞其他成分等都 露: 要求植株具有高的生物量对 污染物的耐受性要高; 受植物根系分布 对重金属具有 良好的钝化功能。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 其主 的限制爱 气候、 土质等的影响; 清除污染物所需的时间长。这对植物修 要成分有 : 、 素和果胶 等大分子 有机化 合物 。进 入植 物体 内的 糖类 纤维 复技术 的推广造 成困难 。 重金属往往带有正电荷 ,因此可与植物组织中带负电荷的大分子化合 以蜈 蚣草为例 。 它栽 培窬容易 、 长健 壮 , 生 管理粗放亦 可生长 , 因其 物结合, 降低重金属对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干扰。 有研究表明植物体中 可 以大量 富集土壤 中砷 、 等重金属 而出名 。 铅 蜈蚣 草中的砷含量 竞可以 的重金属铅 大多数被 蓄积 在植物细胞 壁 中。细胞膜 与细胞壁作 用相似 , 达到 12 而且 多集 中于地上部 分 , 改 良土质 土壤 , 可 以收割 通过 对穿透 细胞壁 的重金 属蛋 白质结 合 , - %, 可做 一年 固定重金属 离子 。 细胞 的其他 三 次之 多 。中科 院地 理科学 与资源研究 所环境 修复研究 中心主任 陈 同 成分 中以液泡 最具代表 陛, 许多研 究表 明 : 泡可能 是重金属 离 子的贮 液 斌 , 的研 究团 队在 国 内砷最 为集 中分 布地带 之一 的广西环 江地 区 , 存场所 。 主要是植物在重 金属的斜坡 下 , 生 了大量 的 P 物鳌合 和他 这 产 C 经 长达 3 时间研 究找寻 , 有着 10 多年 历史 的石 门矿被科 研人 素) 年 一座 50 , 而在植物 细胞液泡 中大 量储存 。 员发现, 并将该矿附近 10 0 多种植物纳入搜索圈。经层层筛选以及遗传 4 . 3土壤重 金属的植物 可利尉 眭 性 能鉴定 , 大量存 在 的一种 优势植 物—— 蜈 蚣草 胜 出 , 当地 这也说 明 , 土壤重金属的植物可利用性是指 :土壤环境 中重金属在植物体内 利 用蜈 蚣草进行 土壤 的重金 属修 复是完全 可行 的。 的吸收、 积累或毒性的程度。:I 其体而言, 是指植物在特定环境中, 一定时 植物修复 技术从诞 生开始 , 以绿色 、 保而引起 广泛关 注 。限制 间范 围 内, 植物直接 或间接 吸收 的重 金属某 种形态 �

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方法

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方法

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方法摘要:土壤的重金属镉污染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问题,本文论述了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联合修复的方法。

1.前言镉(Cd)是使农田受污染最普遍、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它在环境中的化学活性强、赋存形态多、移动性大、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

因此,全面地了解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赋存形态、迁移转化、有效性评价及治理方法对于采用新方法治理土壤镉污染,减弱其对作物的危害,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超标情况,镉的点位超标率最高,正式被确定为中国土壤的首要污染物。

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上看,镉是耕地的首要污染物,是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第二污染物(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

多地农作物镉超标,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引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环境背景值,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Adriano,2001)。

工业生产中石油、矿物等的采、冶炼加工及运输等过程,农业生产中污水灌溉、农药、劣质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城市生活中污水、污泥和垃圾等未经处理乱排、偷排等行为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其中镉污染又是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据初步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骨痛病以来,五十多年里,全球排放到环境中的重金属镉达到2.2x104 t(Singh et al.,2003),其中82%-94%的镉进入土壤。

2003年调显示,受Cd、As、Cr、Pb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2000多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其中镉污染耕地涉及11省25个地区(应兴华等,2010)。

中国农业部调查结果显示,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而积占140万公顷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以Hg和Cd的污染面积最大(王海慧等,2009)。

铅、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

铅、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

铅、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问题,而土壤作为环境污染中的首要污染体,铅污染和镉污染成为引发土壤污染的主要重金属元素。

鉴于此,本文对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和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铅、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铅、镉等重金属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会直接造成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面积越来越大,土壤也会改变自身原来的理化特征,容易引起受污染土壤区域的水体异化。

并且,铅镉污染土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得到持续性的扩散,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引发铅超标、镉中毒等事件,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针对铅、镉污染土壤等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铅、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上。

1.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1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第一,隔离包埋技术。

隔离包埋技术是一种物理方法,能够将铅污染土壤与周围没有污染的土壤隔离开来,最大程度降低铅污染对周围土壤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具体来说,技术人员需要借助钢铁材料、水泥材料、皂土材料和灰浆材料等,在受到铅污染的土壤周围修建隔离墙体,避免铅污染土壤的地下水流到周围区域。

在应用隔离包埋技术的过程中,水泥材料由于其价格低廉,使其在铅污染土壤修复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并且,技术人员为了有效降低铅污染土壤地下水的渗漏,需要在受到铅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一层合成膜,或者是在铅污染土壤下面铺设一层水泥或者石块混合层,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直接造成隔离包埋技术的修复成本比较高,甚至可能在后续应用中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由此可见,隔离包埋技术并不是最佳的铅污染土壤修复方式;第二,固化稳定技术。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技术人员可以借助化学方式,全面降低铅元素在土壤中的可溶解性与可提取性,并同时采取物理方式,将受到铅元素污染的土壤包埋在坚固基质中。

铅污染型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铅污染型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铅污染型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铅污染属于比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

铅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过量摄入会导致贫血、神经系统损害等一系列疾病。

因此,铅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

物理修复是通过机械手段将污染土壤进行挖掘、搬运、清洗等操作,以达到去除铅污染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被用于铅污染比较轻微的场所,如居民区内的小型污染点。

但是,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物理修复成本较高且效果较差。

化学修复则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来促进铅污染物的转化、分解或沉淀,达到清除铅污染的效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可能会引起新的污染问题。

例如,在沉淀方法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沉淀剂,其过多的残留物会对土壤质地造成二次污染。

相比之下,生物修复技术似乎更具前景。

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对有毒物质进行处置或转化,达到减轻或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技术。

这种方法不仅环保,而且操作成本也较低,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中。

目前,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三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生物酶修复。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体内的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采用塑料膜、堆肥等媒介进入土中,促进土壤中铅的生物降解、转化和固化。

这种方法有着响应迅速,操作简单,不影响土壤结构等优点。

但是,由于微生物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比较大,所以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效果受到操作环节的影响较大。

植物修复是在铅污染土壤上种植某些植物,通过它们的吸收、固定、积累、转化、降解等生理、生化、生态等过程,减轻了铅污染土壤的环境负荷。

这种方法有着效果稳定、经济实用等特点。

如对重度铅污染土壤可以选择具有高阳性草存在的手段,如夜香草等,铅含量的有效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

植物修复技术的有效性为长期性,同时缺点相对小,适合较大区域的修复。

【CN110026419A】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专利】

【CN110026419A】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4996.8(22)申请日 2019.04.16(71)申请人 浙江大学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72)发明人 杨肖娥 王小子 曹雪蕊 阿芙辛·泽赫拉 童文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代理人 胡红娟(51)Int.Cl.B09C 1/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包括:对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依次进行除草、施用基肥、翻耕、整地和起垄,移栽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在苗期和快速生长期分别喷施强化修复剂;在第二年度的4~5月,移除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再撒播油葵种子;然后,在所述第二年度的6月和7月,分别向油葵喷施强化修复剂;待油葵成熟后,收获油葵植株。

本发明通过轮作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和油葵,并配合强化修复剂的喷施,弥补了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对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能力的不足,显著提高了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和油葵对待修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镉铅的吸附效果,进而提高了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0026419 A 2019.07.19C N 110026419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26419 A1.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年度的秋季,对待修复的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依次进行除草、施用基肥、翻耕、整地和起垄,向所述农田土壤中移栽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进行栽培管理;(2)在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的苗期和快速生长期,分别向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的叶片喷施强化修复剂;所述强化修复剂的主要成分为内生菌发酵液,所述内生菌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Sasm3 CGMCC NO.7334;(3)在第二年度的4~5月,移除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再向所述农田土壤中撒播油葵种子,进行栽培管理;(4)然后,在所述第二年度的6月和7月,分别向油葵的叶片喷施步骤(2)所述的强化修复剂;(5)待油葵成熟后,收获油葵植株。

铅污染土壤修复工艺介绍

铅污染土壤修复工艺介绍

铅污染土壤修复工艺介绍一、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修复工艺根据该地块污染情况,本场地铅污染土壤修复工程量约为29000m3,拟采用异位稳定化修复技术进行治理。

1、原地异位稳定化工艺流程图原地异位稳定化修复工艺流程见图1-1。

污染土壤开凿土壤预处理(筛分碎裂)药剂与土壤初搭aj-pb-01药剂投加二次稳定化加水稳定化后土壤静置等待检资源化路基填料图1-1铅污染土壤治理工艺流程图2、稳定化工艺流程表明铅污染土壤修复工程采用原地异位稳定化修复工艺,将待修复污染土壤在原厂地内进行治理,修复后合格土壤可资源化利用,用于后期地产开发的路基垫土。

(1)环境治理前准备工作工作本场地内共分为两层污染,污染深度均为1m,其中第一层面积20887.3o、第二层面积8112.7o。

在开挖时应根据污染调查数据区分边界,分层开挖,确保超过本项目治理标准(db11/811-2021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的土壤全部清除干净。

同时在开挖中还要注意防止污染土壤受雨水冲刷造成二次污染。

场内设置堆场区、环境治理区和等待检区。

土壤堆场区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筛分;土壤治理区用作土壤与药剂的混合;在环境治理区附近应当设置等待检区,用作稳定化后土壤的堆满等待检、送检和环评。

根据稳定化复原的生产进度,合理安排污染土壤的倒运计划。

(2)修复阶段本阶段主要在堆场区和环境治理区内操作方式,包含污染土壤的筛分、稳定化复原(嵌入药剂并混合),拟将使用复原药剂为粉态药剂aj-fh-01。

为保障治理效果,本项目的稳定化治理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专业施工机械进行现场的筛分破碎。

aojoa筛分破碎铲斗可以和通用装载机和挖掘机连接使用,简单方便可移动,将过去工序复杂的土壤筛分破碎、稳定化处理工作简化为一步内完成。

在土壤修复工程中,第一步,采用aojoa筛分碎裂装载机将污染土壤展开筛分碎裂的预处理,将土壤中的渣土、石块等杂物清扫出,并使污染土壤粒径达至稳定化处置建议。

第二步,按一定比例人工突行粉态的aj-fh-01药剂,并将其采用筛分碎裂斗展开光滑混合。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土壤中的铅和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土壤铅、镉污染的扩散和危害,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铅、镉的来源与危害、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土壤铅、镉的防治措施、土壤铅、镉的修复技术,详细阐述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铅、镉的来源与危害:1.1 工业排放:重工业、冶炼、电镀等行业的废气、废水中含有大量铅、镉,通过排放进入土壤。

1.2 农业活动:农药、化肥的使用、畜禽粪便中的铅、镉等也会进入土壤。

1.3 污水灌溉:污水中的铅、镉含量高,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将导致土壤中的铅、镉含量升高。

二、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2.1 土壤采样:选择代表性样点,采集土壤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2 样品前处理:对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干燥、研磨、筛分等处理,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2.3 分析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先进的分析方法进行铅、镉含量的测定。

三、土壤铅、镉的防治措施:3.1 控制重金属排放: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减少工业废气、废水中的铅、镉排放。

3.2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严格按照使用说明,避免过量使用,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3.3 建立农田环境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土壤中的铅、镉含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土壤铅、镉的修复技术:4.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质、石灰等改良剂,提高土壤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

4.2 植物修复:选择具有铅、镉富集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吸收铅、镉,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4.3 微生物修复:利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通过菌株的作用,将土壤中的铅、镉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五、结语: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铅、镉的来源与危害,掌握土壤铅、镉的监测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和修复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土壤铅、镉污染的发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土壤中的铅和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确保土壤修复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制定一份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铅、镉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在实施土壤修复和管理工作时应采取的措施。

一、土壤铅、镉的来源1.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煤、冶炼、电镀等活动会释放大量的铅和镉,进入土壤中。

1.2 农业活动: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壤中铅、镉的积累。

1.3 废弃物堆放:不当处理或堆放废弃物,尤其是含有铅和镉的废弃物,会导致土壤的污染。

二、土壤铅、镉的危害2.1 环境影响:土壤中的铅和镉可以通过水循环、植物吸收等途径进入环境,对土壤生态系统和水体造成污染。

2.2 健康风险: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土壤中的铅和镉,会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导致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癌症等疾病。

2.3 农产品安全:土壤中的铅和镉会被农作物吸收,进而进入食物链,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威胁。

三、土壤铅、镉修复和管理措施3.1 修复技术:采用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如土壤剥离、化学稳定化、植物修复等,去除或减少土壤中的铅和镉含量。

3.2 污染防控:加强废弃物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避免进一步污染土壤。

3.3 农业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的污染。

四、土壤铅、镉监测和评估4.1 监测方法:采用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定期对土壤中的铅和镉进行监测。

4.2 监测指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土壤中铅和镉的安全标准,评估土壤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4.3 评估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土壤铅、镉的评估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参考。

五、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使用5.1 编制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程序和要求。

5.2 使用范围: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土壤修复、农业管理、废弃物处理等相关工作。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标题: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土壤中的铅和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土壤中铅、镉的污染问题,制定一份专业的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铅、镉的来源、危害、检测方法、处理技术和防范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土壤铅、镉的来源1.1 工业排放:工矿企业、冶炼厂等工业活动排放的废水、废气中含有铅、镉等重金属。

1.2 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中的铅、镉等重金属在农田中积累,最终进入土壤。

1.3 垃圾填埋: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废弃物中含有铅、镉等重金属,会渗透到土壤中。

二、土壤铅、镉的危害2.1 对植物的影响:土壤中铅、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植物吸收异常。

2.2 对土壤生物的危害:土壤中的铅、镉会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造成危害,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2.3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土壤中的铅、镉通过作物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中毒、癌症等。

三、土壤铅、镉的检测方法3.1 土壤采样:选取不同深度和位置的土壤样品,进行采样。

3.2 样品前处理: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干燥、研磨等前处理工作。

3.3 分析方法:常用的土壤铅、镉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四、土壤铅、镉的处理技术4.1 土壤修复: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技术,降低土壤中铅、镉的浓度。

4.2 植物修复:通过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铅、镉,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4.3 土壤固化:采用添加固化剂的方法,将土壤中的铅、镉固定在土壤中,降低其活性。

五、土壤铅、镉的防范措施5.1 控制源头: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减少铅、镉等重金属的排放。

5.2 合理施肥:选择无重金属污染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减少土壤中的铅、镉含量。

5.3 定期监测: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铅、镉含量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结论:土壤中的铅、镉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

【精品推荐】铅污染土壤如何修复

【精品推荐】铅污染土壤如何修复

铅污染土壤如何修复
小编希望铅污染土壤如何修复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铅是一种青灰色重金属,在用铅锭制造铅粉和极板的过程中都会有铅尘散发,污染空气;当铅粉自然沉降,会导致土壤污染,铅污染对人体是有害的,铅污染土壤如何修复呢?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000mg/kg,由于含铅汽油含铅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

铅是一种对环境污染很严重的污染物,应该如何修复被铅污染的土壤呢?
铅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技术分为稳定固化法、物理和生物修复3种方法:
稳定固化法:土壤重金属污染解决方案,利用重金属博士开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修复方案。

此法通过向土壤中针对性的投加科创重金属稳化剂,利用稳化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使重金属颗粒矿化,失去与外界反应的条件,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浓度。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重金属铅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比较慢的特点,将含有。

铅污染土壤修复工艺技术研究

铅污染土壤修复工艺技术研究

铅污染土壤修复工艺技术研究作者:刘舒来源:《环境与发展》2014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污染企业遗留下来的污染场地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对土壤的污染产生很大不良的环境问题。

自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被关注开始,土壤污染的修复是很困难的,污染物处理费用非常昂贵,需要快速而有效的技术来加速修复土地的污染区。

在本文中,选取一个典型铅污染土壤为研究方向,论述铅蓄电池中铅酸污染地块的修复工艺技术,对受污染场地土壤特性和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修复的可行性和修复的价值,通过土壤修复清洗技术,优化土壤修复基本参数,测试分析得出土壤修复最优工艺技术。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特性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X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672X(2014)03-0185-02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pollution, corporate legacy of contaminated site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siness-contaminated soils have a great adver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ince the soil began to be concerned about heavy me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soil contamination is very difficult to repair, pollutant treatment cost is very expensive, requires fast and efficient technique to accelerate the repair of contaminated land. In this article, select a typical lead-contaminated soil as research, discusses lead-acid batteries contaminated l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the value of contaminated sites by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restoration and repair, by cleaning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to optimize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soil remediation, soil remediation test analysis derived optimal technology.Key words: Iead contamination; Soil characteristics; Repair technology; Progress概述由于含铅油漆、含铅汽油、陶瓷、铅酸电池的广泛使用,使铅作为大气中最常见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

【初中生物】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另辟蹊径修复镉污染土壤

【初中生物】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另辟蹊径修复镉污染土壤

【初中生物】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另辟蹊径修复镉污染土壤这种修复方法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的共存关系,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效率,最终达到彻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很多国家曾饱受重金属污染之苦,如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痛痛病闻名于世。

我国的镉污染也十分严重,曾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如的广西河池市龙江河镉污染事件。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傅金民、硕士生罗宏基和助理研究员娄燕宏共同发明的“利用草坪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傅金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种修复方法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的共存关系,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效率,最终达到彻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不容忽视的镉污染镉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能够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曾有研究指出,镉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长达20~40年,从而使人体某些器官的镉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傅金民指出,土壤镉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其中,自然来源包括岩石风化和火山活动等地质和环境地球化学过程,通过此方式进入土壤中的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地理状况。

人为来源主要是由工业、农业和交通等引起。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的化肥、有机肥、城市废弃物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等可能导致土壤镉污染,除此之外,畜禽养殖业也不可忽视。

傅金民说:“污泥施用、污水灌溉是造成土壤镉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有效治理镉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这些年来,国内外镉污染土壤的治理方式有很多种,如客土法、化学冲洗法、电化学法,以及植物修复技术。

目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超富集植物上。

科学家们也筛选到了很多超富集植物,如:天蓝遏兰菜、东南景天、宝山堇、蒲公英、龙葵、三叶鬼针草、球果?菜、美洲商陆、印度芥菜等。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生活在土壤环境中,植物根系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营养条件,保证了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维持;反之,微生物的旺盛生长优化了植物的根际微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