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感染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肺结核(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虽然肺结核
没有直接导致肺部细菌感染,但肺结核患者通常有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可能。这是因为结
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导致PCT升高。PCT测定可作为辅
助诊断肺结核的一种方法。
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细菌感染会加重病情,并给治疗带
来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降钙素原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与传统的炎症指标相比,降
钙素原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检测PCT水平,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细菌感染,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降钙素原检测还可以监测疗效和预测预后。一般情况下,细菌感染治疗后,PCT水平
会迅速下降。通过监测PCT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PCT水平的高低还与患者的
预后相关。研究表明,PCT水平较高的肺结核患者可能存在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降钙素原检测虽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并不能代替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多种检测指标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
降钙素原检测对于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它可以辅助判断细
菌感染的存在,并监测疗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需要注意的是,降钙素原检测只是辅助诊
断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的临床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的CT表现
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结果本组12例患者肺霉菌球发生在右上肺4例,左上肺2例,右下肺5例,左下肺1例。10例为双肺多发随机分布大小不等的斑片及结节影,以双上肺多见。病灶以不规则结节伴周围较淡磨玻璃样渗出影(晕征)为主,12例(100.0%)空洞内软组织结节病灶位置发生变化,结节中心呈点状高密度影10例(83.3%),不规则斑片状渗出性病灶12例(100.0%),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薄壁空洞性病灶4例(33.3%),胸膜下楔形实变影9例(25.0%),胸膜下病变引起邻近胸膜轻度增厚3例(25.0%)。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霉菌球的形态、大小、周围组织关系等,动态显示空腔内霉菌球的位置变化,对霉菌球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标签:肺结核;曲霉菌感染;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近年来,曲霉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在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空洞内继发感染形成曲霉菌球发病率逐渐增高[1],两病并存时临床特点不典型,影像无特异性,常规实验室检出率极低,抗真菌药疗效不好,故给临床的诊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笔者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12例,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6~76岁,中位年龄45.8岁。12例均有发热(低热)、咳嗽、咳痰(量少,为白色)、胸闷、胸痛、气喘、乏力、盗汗症状,反复咳嗽,伴咯血8例,无自觉症状1例;病史6个月~3年,其中10例患者原有肺结核病史,2例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所有患者均经痰培养、痰涂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曲霉菌免疫学检查证实获得病原菌。
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或定植的临床特点及耐药分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肺结核(TB)是感染科中较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侵袭所致,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肺心病及肺癌等并发症的形成[1],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此外,TB 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通常较为低下,且肺部及支气管结构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极易受到多种致病因子的侵袭,当患者在长期使用广谱或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后,可引起呼吸道中菌群的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且大大增加了真菌的感染概率[2-4]。而据多项研究显示,当TB 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或定植时,可导致自身病情的加重,但两者症
状表现较为相似,其临床诊治及鉴别存在一定的难度[5]。对此,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TB 患者630例,对TB 合并真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统计,现报告如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13.011
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TB)合并真菌感染或定植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2018年3月-2020
年3月收治TB 患者630例,其中TB 合并真菌感染或定植14例,无真菌感染616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同时给予药敏
试验,统计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在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14例中,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浸润性
型与血行播散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B 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在咯血、咯痰、呼吸困难及湿啰音等症状方面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感染的TB,但抗酸染色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感染TB 患者,TB 合并真菌感染病变范围更大,差异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S100A9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影响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S100A9对肺结核合并肺
部细菌感染的影响
引言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疾病进展,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在肺结核病患者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S100A9是两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
胞沉降率及S100A9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影响。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它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肺结核患者中,CRP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这反映了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和免疫应答。红细胞沉降率(ESR)也是一种常用的炎症指标,它能够显示出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沉降的速度,通常与炎症程度和免疫状态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肺结核患者合并肺
部细菌感染时,CRP和ESR的水平通常会更高,反映了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的加剧。CRP和ESR可以作为评估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S100A9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影响
S100A9是一种炎症相关蛋白,它在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肺结核患者中,S100A9的水平也通常会升高,特别是在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时。研究显示,S100A9不仅可以增强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化,还可以促进肺部细菌感染的发展和进展。S100A9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影响机体对细菌的清除和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指标,通常用于评估甲状旁腺功能和骨代谢情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临床
意义。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会增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
疗难度。通过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
支持。
2. 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往往病情较为严重,炎症反应更为明显。降钙素
原的水平往往会显著升高。通过对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
是否合并了肺部细菌感染,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案和诊断判断,为患者争取更好的治疗时间
窗口。
3. 降钙素原检测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指导合理的
抗炎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合理的免疫调节治疗可
以帮助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促进疾病的康复和痊愈。
1. 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早发现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
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肺结核患者,抗生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
理的抗生素选择和使用可以有效杀灭肺部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的康复。
2. 通过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监测治疗的有效性和疗效。合并肺部细菌感
染的肺结核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抗生素治疗,通过对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可以及时评估
治疗的有效性,指导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临床研究表明,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通过对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者,及早采取积极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中性粒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它在炎症和感染中都会被产生并释放出来。降钙素原检测已经成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讨论降钙素原检测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价值以及其临床应用。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在临床上,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和预后与诊断密切相关。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细菌培养和痰液涂片检查,这些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上还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在一些文献报道中,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发现其降钙素原水平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中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这说明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区分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降钙素原检测的应用还有助于指导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经验性抗生素的使用,然而由于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体质较差,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较低,因此易产生耐药菌株。而降钙素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评估感染程度,有效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及减少抗生素的滥用,从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治疗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12746195_CD64指数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c
t
i
on
y c
ywo
肺结核、细菌 性 肺 炎 是 呼 吸 科 常 见 病、多 发 病。
有时二者难以鉴别,且 常 表 现 为 肺 结 核 基 础 上 合 并
肺部感染,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临床上
常通过抗感染治疗 或 试 验 性 抗 结 核、抗 感 染 治 疗 并
行,短 期 复 查 胸 部 X 线 片、胸 部 CT,根 据 病 变 吸 收
dedi
n
t
otwog
r
oups Gr
oup Ⅰ n=
100),pa
t
i
en
t
swi
t
hpu
lmona
r
ube
r
cu
l
os
i
s;Gr
oup Ⅱ (
n =100),pa
t
i
en
t
ssu
f
f
e
r
i
ngpu
lmona
r
yt
y
,
,
(
)
,
t
ube
r
cu
l
os
i
swi
t
hba
c
t
e
r
i
a
li
n
f
肺结核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肺结核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45岁,已婚,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伴午后潮热、盗汗、消瘦、乏力,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症状有所缓解。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加重,咳黄痰,伴胸闷、气促,稍感胸痛,乏力、纳差,无咯血,无头痛,无尿痛,无畏寒、发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当地治疗无效,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二、病例讨论
1. 讨论时间:2022年8月15日14:00
2. 讨论地点:呼吸科医生办公室
3. 主持人:李主任(呼吸科主任医师)
4. 参加人员:张医师(呼吸科主治医师)、王医
师(呼吸科住院医师)、赵护士(呼吸科护士长)、刘护士(呼吸科护士)等。
三、讨论内容
1. 经治医师报告病史
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伴午后潮热、盗汗、消瘦、乏力,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症状有所缓解。1周前,患者咳嗽加重,咳黄痰,伴胸闷、气促,稍感胸痛,乏力、纳差,无咯血,无头痛,无尿痛,无畏寒、发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当地治疗无效,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2. 发言记录
张医师:根据患者病史,初步诊断为肺结核复发。
但患者此次入院时,症状有所加重,且痰液颜色改变,
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胸部CT、痰培养等,以明确诊断。
25列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诊疗分析
25列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疗特点。方法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的老年患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者病史长并伴有基础疾病,并滥用过抗生素。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约占70%。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易合并肺部真菌感染,须引以重视,早期诊断有效的综合治疗,预后可。近年来气候恶化,药品的商品化而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肺部感染尤其是结核呈持续增长趋势。肺结核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症状类似,在合并真菌感染时肺结核的症状而忽视或掩盖了肺部真菌感染,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10-3~2014-5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25例,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断明确的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者25例,其中男14,女11,年龄50~85岁。病史1月~30年。应用过抗生素:2种以上20例,多达5种,用抗生素以β-内酰胺类、氟喹酮类及氨基糖甙类为主,时间为18天~4个月。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6天~6周,平均26天。临床表现: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低热及乏力等症状,与肺结核症状相同,其中5例高热,体温在39~40℃,以驰张热多见,其余为38℃左右。辅助检查:检验:ESR↑,HB10×109/L者8例。低蛋白5例,血糖>9.0mmol/l者10例。胸片:均可见上、中、下肺野条片及索状、絮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病变≥3个肺野属重症肺结核者22例,有空洞形成14例。结核检查: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均阳性。痰真菌检查:用生理盐水漱口后留取痰液,连续3次或3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种真菌或多次涂片查出大量真菌孢子。
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并发感染
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并发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组42例,应用磷霉素8.0g,靜滴;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1次/日,疗程10~14天。加替沙星组40例,应用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1次/日,疗程10~14天。结果: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7%、92.9%与88.6%;加替沙星组分别为62.5%、70.0%和58.8%。结论: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其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等均优于单用加替沙星。
关键词重症肺结核肺内感染磷霉素加替沙星
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化验、X线胸片、痰抗酸染色、痰普通培养确诊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82例,72小时内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肝、肾等严重合并症及妊娠、哺乳期妇女除外,无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45.7±11.6岁,体重52.8±10.3kg,合并呼吸衰竭15例。加替沙星组(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9~63岁,平均46.1±10.4岁,体重51.9±11.5kg;合并呼吸衰竭13例。患者均未选择机械通气。两组年龄、性别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痨,根据临床病情可适当吸氧及应用解痉、平喘和祛痰药,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组:磷霉素钠粉针剂(东药集团东北制药总厂生产,商品名复美欣)8.0g加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50~60滴/分,1次/日,1小时后加替沙星注射液静脉0.4g,静滴30~40滴/分,1次/日,疗程10~14天。对照组: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30~40滴/分,1次/日,疗程10~14天。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是一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评估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降
钙素原是一种由肺泡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抑制骨吸收和钙离子的释放,具有抗感染和抗炎症的作用。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因此
可以作为评估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生化指标。
通过降钙素原检测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 评估肺结核的严重程度:降钙素原水平与炎症程度相关,可以用来评估肺结核的
严重程度。研究表明,降钙素原水平与结核菌感染的活动性和病灶的扩展程度呈正相关。
降钙素原水平较高的患者可能具有较严重的肺结核病变。
2. 判断肺结核治疗的效果:降钙素原水平可以用来评估肺结核治疗的效果。随着治
疗的进行,降钙素原水平通常会下降。如果降钙素原水平下降迅速且持续,说明治疗效果
良好;反之,如果降钙素原水平反复升高或下降缓慢,可能说明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复发的
风险。
3. 鉴别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纯粹的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
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纯粹的肺结核不同,但两者在一些情况下较难鉴别。降钙素原水平的
测定可以为鉴别提供支持。一般来说,降钙素原水平在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中往往
较高,而在纯粹的肺结核患者中则较低。
4. 指导抗菌治疗的选择:如果降钙素原水平较高的肺结核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
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结核和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降钙素原水平的测定可以为抗菌治疗的选
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较高的降钙素原水平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广谱抗
菌药物;而较低的降钙素原水平则可能意味着纯粹的肺结核,可以选择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的一种前体肽,主要通过对
病原微生物刺激,而在体内发生快速增加,而且主要来源于感染炎症细胞。在很多感染疾
病中,PCT的表达水平通常能很好的反映人体机体炎症反应的情况,可以用于判断感染程
度的严重程度,亦可以用来指导抗感染治疗。近年来,关于PCT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包括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以肺部病变为主要表现,发病率较高。肺结核细菌可引
起病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很多病人都会出现肺部细菌感染
的症状,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准确、及时地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一
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由于传统的方法(如痰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因此,为了更快、更准确地确定肺结核是否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临床医生寻求了其他方法,
其中PCT的检测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PCT水平通常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
或肺部细菌感染的水平。潘丽琴等(2015)在对肺结核与相关细菌感染(包括支原体、衣
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患者进行PCT检测的研究中发现,肺结核合并细菌感
染的PC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或单纯细菌感染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因此,PCT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辅助临床医生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
染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对于PCT结果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加强对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可以通过检测PCT水平,进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前体多肽,属于前降钙素家族的成员,最初
是由升钙素细胞分泌的。随着身体内感染和炎症的发生,降钙素原的分泌量会显著增加。
因此,对于降钙素原水平的检测能够较为快速地诊断出身体内是否发生了感染和炎症反应,同时还可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
肺结核(Tuberculosis,TB)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流行,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人口密集地区。肺结核患者同时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
的临床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肺部细菌感染会加重病情,延长治疗的时间和费用,并增加
治疗失败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诊断出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常规的检测方法是痰细菌培养和耐药菌的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较长的病程时间,往往需要数天或数周才能得出结果,特别
是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或晚期的患者,这种方法的缺点尤为明显。
相比之下,降钙素原的检测更加快速、准确和可靠。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快速反映出
身体内是否发生了感染和炎症反应,对于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降钙素原的水平升高可以较快地诊断出结核和细菌感染的合并情况。比如,一项对150例TB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在TB患者中,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同时,其合并症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此外,另一项对35例TB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降钙
素原的水平可以协助判断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尤其是在临床治疗上有所不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钙调节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calcitonin,CT)前体,是由C细胞合成并储存在甲状腺滤泡间质内,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离子的代
谢和对细菌的抗感染作用。近年来,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逐渐被
临床医生所认识。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表现特点是在系统性感染时,PCT水平升高;而在非感染性炎症的疾病中PCT水平不显著升高,这些特性使得PCT成为感染性疾病的有
效生物标志物。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症。肺结核合并肺部
细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会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肺结核
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1. 症状加重: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乏力
等症状,且症状较肺结核单独感染时更加严重。
2.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常常比单纯的肺结核更加严重,
如肺部浸润病灶较大,纤维化表现更加明显。
3. 实验室检查: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时,细菌的培养和检测结果通常呈阳性,且炎
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等也会相应升高。
1. 早期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有时很难从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中准确诊断,而降钙素原作为感染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提供一种辅助诊断的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
2. 治疗指导:对于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及时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是十分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
1. 引言
1.1 降钙素原检测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意义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就是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在肺结核患者中,合并细菌感染可能
导致病情恶化、治疗效果降低甚至预后不良。及时准确地诊断肺结核
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降钙素原是一种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标志物,其在机体免疫炎
症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降钙素原检测在
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降钙素原的升高表明
机体存在炎症反应,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通过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从而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展。
降钙素原检测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意义不容忽视。它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诊断手段,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
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为患者的康复和
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
2.1 降钙素原的生物学特性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前体蛋白,在正常情况下由甲状腺分泌,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离子的代谢。在感染或炎症等病理
状态下,细胞通过合成和分泌PCT来应对外界刺激。PCT的半衰期短,大约为24-30小时,因此在感染或炎症状态下其水平会迅速上升,并
在感染或炎症得到控制后迅速下降。
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PCT的水平往往会显著升高,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感染的范围。通过检测PCT水平,可以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结核并肺部感染26例疗效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结核并肺部感染26例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
法将该院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抗结核治疗与抗生素治疗,实验组26例在抗结核、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标签:喜炎平注射液;抗生素;肺结核;肺部感染
肺结核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每年因其死亡人数在200万左右[1]。肺结核一旦发生感染,会诱导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并会进一步消耗患者肺部功能[2]。如何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是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感染的研究重点。而由于细菌耐药性等出现,肺结核与肺部感染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为了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2009年10月—2011年12月该院在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2例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结核学会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000年),初治肺结核,有肺部感染,痰菌培养有致病菌,无矽肺,无慢性支气管炎,无支气管扩张,无肺癌,无严重其的他器官器质性病变。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平均为(31.25±4.88)岁;实验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平均为(31.84±4.94)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程度 免疫状态 用药限制因素(肝、肾功能)•••
• 抗生素知识 • 当地耐药情况 • 循征医学证据
经验性治疗虽属无奈,但绝对是必须的
• 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发展滞后 • 某些部位的感染非创伤性手段难以获得 无污染诊断标本 • 临床感染本身的复杂性和某些不确定性 • 为改善预后,任何感染特别中重症感染 都必须及早抗菌治疗
肺结核合并其他感染的 处理原则
何礼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肺结核合并其他感染的临床类型
1 肺结核致肺结构破坏继发感染
空洞或支扩张继发细菌、曲霉感染
2 肺结核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 3 免疫抑制宿主并发结核和其他病原体 混合感染 4 肺结核合并COPD急性加重
肺结核合并其他感染的处理原则
确立诊断
强调几点
• 抗生素使用前留取基本的和必要的标本 • 细菌培养要求定量或半定量,不要仅作 定性 • 肺部感染患者侵袭性诊断技术的应用 • 药敏试验标准化
经验性治疗要求广谱覆盖不等于“大万能”
• 根据不同类型感染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分布:
晚发 VAP—MDR-GNB、MRS、Lp BSI—葡萄球菌、念珠菌、GNB • 结合当地耐药资料 • 参考先期用药情况
过敏性气管肺 ICZ 曲霉病
VCZ(200mg q12h po)或 PCZ(400mg bid po)
24
• 动物模型研究AmpB治疗曲霉病呈现剂量-效应关 系,但临床研究未能证明,而高剂量组毒副反应
发生率增加
• 卡泊芬净在常规治疗不能耐受或抵抗的病例有效
率可达40%;在侵袭性肺曲菌病较播散性曲菌病
及胸壁。外科治疗决策应当个体化
26
2006年GOLD推荐治疗方案
AECOPD抗菌药物推荐方案
分级
Aaa1 A aaaaaaaa 轻度加重,无 危险因素
口服治疗 一线药物
如患者只有一个主要症状,无需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内酰胺酶类药(青霉素,氨苄西
口服治疗 二线药物
-内酰胺酶类/ -内酰胺酶类抑制
晚发、MDR危险因素和所有重症肺炎
MDR 抗PA头孢(CEF、CTD),或抗 铜绿(PA) PA碳青霉烯类,或β-lact/酶抑制 产ESBL肺克 剂(P/T) + 不动杆菌 抗PA-FQs(环丙、左氧),或 AMG(阿米卡星、庆大、妥布)
MRS
军团菌
利奈唑胺或万古
MAL或FQs AJRCCM 2005;171:388
2005 ATS 指南
MDR引起HAP、HCAP和VAP的危险因素
• • • •
先前90d内接受过抗菌药物 住院≥5d 在社区或特殊医院病房中存在高频率耐药
HCAP存在危险因素
最近90d内住院≥2次 居住在护理之家或扩大护理机构
家庭静脉治疗(包括抗菌素药物)
30d内慢性透析治疗 家庭伤口护理 家庭成员携带MDR病原体
• 是细菌耐药的表型,不是基因型 • 敏感性折点大多缺少完善的临床试验证据 • 仅以血清浓度进行评价,不考虑感染部位,会 造成混乱 • 各国标准不一致,有的差别很大
PK/PD参数
Time > MIC
• • • • • • • 青霉素 头孢菌素 单酰胺 碳青霉烯类 大环内酯类 克林霉素 氟胞嘧啶 • • • • •
临床表现 影像学 病原学:最难,有时需要侵袭性技术
抗结核与抗其他微生物治疗联合:
取决于结核病的活动性
经验性治疗与靶向性治疗的结合与统一 参考指南和当地的耐药监测资料 应用PK/PD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与实施
抗感染经验性治疗与靶向治疗的
结合与统一
•
什么是经验性治疗(empiric therapy)
莫西沙星 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
制剂(阿莫西林复合剂,氨苄西 林/舒巴坦)
2/3代头孢菌素 氟喹诺酮类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C组
C
重度加重,合 并绿脓
如患者可能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 染
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 或
抗绿脓头孢菌素
环丙沙星,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
应用PK/PD理论指导抗菌治疗
MIC的缺陷
不能说明杀菌活性的时间长短
MBC:杀菌活性率,不能表示是否提高浓
度杀菌效率
MIC: 不能提供是否有抗生素接触后产生 的持续抑制作用 PAE (抗生素后效应) PAE-SME (抗生素后亚MIC效应) PALE (抗生素后白细胞增强作用)
MIC的缺陷
• 反映体外的活性,没有考虑药动学的因素
病人情况
优选抗菌治疗意见
β-内酰胺类(噻肟、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 呼吸喹诺酮类 呼吸喹诺酮+氨曲南(青霉素过敏)
ICU
通常情况
特殊考虑 铜绿假单胞菌 A. 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 B. 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老年人慎用) +阿奇霉素 C. 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肺球喹诺酮 类。青霉素过敏者以氨曲南代替上述β-lact CA-MRSA 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疗效高(50%对23%),药物相关肾、肝毒性发
生率<5%
25
• 侵袭性肺曲菌病的疗程未确定,至少6~12周; 在免疫抑制患者应在免疫抑制期间持续始终,直
至病灶消失;抗真菌治疗成功者其后仍需免疫抑
制剂治疗时,持续或恢复抗真菌治疗可预防残留 病灶(目前影像学技术可以不被显示)的复发 • 局限性侵袭性肺曲菌病外科治疗指征:①病灶紧 邻大血管或心包;②来自单个空洞的咯血;③侵
Peak: MIC
氨基糖甙 喹诺酮 酮内酯 两性霉素B 甲硝唑 • • • • • • • •
AUC: MIC
链阳霉素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四环素 阿奇霉素 喹诺酮 氟康唑 恶唑烷酮
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与时间有关、但抗菌 活性持续时间较长 时间依赖且PAE 或T1/2较长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 用取决与峰浓度
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 触时间密切相关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 daptomucin、甲硝唑
多数β-内酰胺类、林可 霉素类、恶唑烷酮类、
氟胞嘧啶 主要参数
链阳霉素、四环素、碳青 霉烯类、糖肽类、大环内 酯类、唑类抗真菌药
主要参数 AUC0-24/MIC(AUIC) Cmax/MIC
体外抗菌活性(药效学参数之一)
抗菌活性
主要参数:最低抑菌浓度 (MICs;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最低杀菌浓度 (MBCs;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
MIC50、 MIC90
MBC50、MBC90
优点:评定抗菌药物对感染病原体抗菌活性
•
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或治疗
晚发或MDR-HAP,VAP,HCAP最初经验性抗生素 静脉给药剂量
抗生素
抗PA头孢类 CEF CTD 碳青霉烯 IMP MEP 0.5q6h或1.0q8h 1.0q8h 1.0-2.0 q8-12h 2.0 q8h
剂量
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 GM TBM AMK 抗PA-FQS LVF CIP
ATS/IDSA2005 推荐HAP、VAP的最初经验型治疗:
无MDR已知危险因素、早发性、任何严重度
可能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MSSA 敏感的EGNG 大肠 肺克 变形 沙雷
推荐抗菌药物
头孢曲松、或左氧、莫 西、环丙、或氨苄西林/ 舒巴坦,或厄他培南
ATS/IDSA2005 推荐HAP/VAP的最初经验性治疗:
注意喹诺酮类的合理应用
在CAP未排除肺结核时尽量不应用喹诺酮类抗 菌药物。国际上已有不少报道,由于不确当使 用喹诺酮类导致肺结核诊断延误。 喹诺酮类治疗结核病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仅 适用于复治(特别是耐药)结核病和敏感非结 核分枝杆菌病的治疗,不应用于所谓“重症” 或“疗效不佳”的初治结核病。
无合并症CAP考虑采用(2)所列药物 1、原来健康者 最近3月内未用过抗生素
优选抗菌治疗意见
病人情况
优选抗菌治疗意见
A. 呼吸喹诺酮类 B. 新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头孢噻 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 选择性病例应用厄他培南); 多西环素可代替大环内酯类; 青霉素过敏者用呼吸喹诺酮。
住院(非ICU)
23
IDSA2008 推荐(肺)曲霉病的推荐治疗(2)
类型 治 疗 首选 另换
类似侵袭性
评 述
因为需要很长疗程,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静 脉给药后,应考虑转 换为口服三唑类药物 如伏立康唑、伊曲康 唑 激素是治疗的基石, ICZ具有减少激素剂 量的作用
慢性坏死性肺 类似侵袭性 曲霉病(亚急性 侵袭性肺曲霉 病)
• 宿主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
经验性治疗向靶向治疗转换的意义
• 及时经验性治疗以改善预后与靶向治疗 避免选择性耐药之间找到的结合点和平 衡点 • 一个目标两步走!同一治疗两步实施! • 是对传统处方原则与习惯的重大修正 • 有助于澄清目前抗菌治疗的诸多混乱
临床治疗反应的评价指标问题
• SIRS的诊断指标+器官感染的相应表现 • 肺炎的评价还包括:意识水平、痰的性 状、氧合状况、气道阻力、肺顺应性等, 影像学改善常常较迟,不能作为主要参 考指标 • 发热是重要指标,但不要看成唯一指标
定 义
•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
– 机体如何处理药物 – 浓度-时间
•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
– 药物如何作用机体(微生物) – 效应-剂量
定 义
• PK/PD指标
–药物体外活性与体内过程的整合
–药动学参数(如AUC、峰浓度) 和微生物参数(如MIC)之间的定 量关系称之为PK/PD指标。
剂量
7mg/kg•d 7mg/kg•d 20mg/kg•d
750mg qd 400mg q8h 15mg/kg q12h 600mg q12h
-L/-LAI PiP/Taz 4.5 q6h
万古霉素 利奈唑烷
IDSA2008关于(肺)曲霉病的推荐治疗(1)
类 型
侵袭性肺曲霉 病
治 首选
VCZ(6mg/kg iv q12h×1d,随后 4mg/kg iv q12h;口服 剂量200mg q12h)
A 大环内酯类 B 多西环素 2、合并症(慢心、肺、肝、肾 A 呼吸喹诺酮(莫西、吉米、左氧750mg) 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或 B 新大环内酯类+ β-内酰胺类优选高剂量阿 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曲松、头孢呋辛、 最近3月内应用过抗生素 多西环素 3、大环内酯高水平耐药(MIC≥16μ g/ml)Sp菌株高感染率(>25%)地区,
疗 另换
评
述
L-AMB(3~5mg/kg*d iv), 缺少临床资料,初始 ABLB(5mg/kg*d iv), 联合治疗不常规推荐; CPF(70mg/d IV,以后50mg/d iv)增加或转换另一类型 药在具体病人补救治 MCF(100~150mg iv,?) 疗时可以考虑 PCZ(200mg qid,以后400mg bid po) ITCZ(剂量取决于剂型)
T>MIC和AUC>MIC
主要参数 T>MIC、PAE、T1/2 AUC/MIC
抗菌药物 —据杀菌活性分类
第一大类:时间依赖杀菌作用
(持续后效应------无或轻、中度) • -L Abx(P、Cef、氨曲、碳烯类),克林和大环 (红、克)、四环、链阳、万古、唑类抗真菌药 • 在MIC4-5倍时杀菌率即处于饱合 • 杀菌范围主要依赖于接触时间 • T>MIC是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 参考病原学检查
改用窄谱抗菌治疗出现病情反复怎么办?
• 原因 1.病原学诊断结果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存在问题 2.存在或新出现其他部位感染 3.其他:药物反应· · · • 处理 根据可能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肺源自文库感染的重要国际指南
IDSA/ATS2007 关于CAP经验抗菌治疗的推荐方案
病人情况 门诊
经验性抗菌治疗的不足
• 抗生素选择盲目性较大,增加选择性 压力,也造成资源浪费 • 临床判断与决策难度大,受个人因素 影响 • 给不规范行为留下空隙
当前病原学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 • • • • 不重视,送检率低 标本采集不规范 实验室设备和技术落后,观念陈旧 临床与实验室缺少沟通 临床医师不会分析细菌培养和药敏报告
胃肠道外给药 推荐药物
剂(阿莫西林复合剂)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林/阿莫西林)
四环素 甲氧苄啶
柔红霉素)
2/3代头孢菌素 酮内酯类 泰利霉素
B组 B :
中度加重,有 危险因素
-内酰胺酶类/ -内酰胺酶类抑
氟喹诺酮类
-内酰胺酶类/ -内酰胺酶类抑
制剂(阿莫西林复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