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国信条下的遗漏偏差研究_评黄亚生教授的中印经济比较_杨光斌

合集下载

(讲座)黄亚生:印度经济的宏观和微观分析

(讲座)黄亚生:印度经济的宏观和微观分析

印度经济的宏观和微观分析黄亚生(MIT终身教授)yshuang@岭南大讲坛讲座2009-1-17中国在所有方面都强于印度,除了体制。

体制:职业偏好还是客观事实的结论?---二战后初期能赶上或超过西方经济水平的地区都在东亚,除了两个:朝鲜、中国。

朝鲜vs韩国:1950年代朝鲜的禀赋远超韩国,但韩战后一直落后。

学习韩国:大企业大财团?还是私营主导的经济体制?---中国私营企业占经济规模,大致等同于印度、巴西1970年代末水平;占银行贷款比例,“50年不变”!老同解放初时候比,没意义。

同世界各国横向比较,体制严重落后。

当然,私营企业发展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中国在公共产品提供上的优势没能保持。

1980年代的经济模式其实是以内需为主导,后来逐渐变成以投资为主导(脱离东亚模式),投资占GDP 比例几乎创下世界纪录。

真正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是微观条件---企业和政府行为、体制问题。

印度发展速度:1961-1979:3%左右(“印度速度”)1980-1990、1991-2003:6%左右2004-2006:8.91%(“东亚速度”)2007-2008:9.0%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硬件设施似乎无多大改善。

---经济发展的背后有无形的无法量化的因素。

中国的经济增长:30年平均9.78%且可持续,22年超过8%;印度:30年平均5.67%,有高速增长但未能持续---2003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是可持续的吗?一印度的劣势:硬件环境(热带气候,条件受限;公共设施等等)、人口爆炸、恐怖威胁、种性制度、文盲率…….印度的经济在1960-1970年代倚重农业,受气候影响大。

最严重的问题:人力资源不足---基础教育落后;文盲率高(且文盲标准极低),妇女尤甚(基础教育和妇女劳力也是中国的相对优势和东亚的重要经验)但是…………为什么居然可以达到8%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定有其他优势;法律和金融体系必然强大到足以克服大部分的天然劣势和外在障碍(一样的社会环境和民族、民主体制,不一样的经济增长率)劣势是直观的,优势是隐性无形的。

09黄斌教授-教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断_方法与实例应用

09黄斌教授-教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断_方法与实例应用

×
?
学生学业成绩 (结果变量)
13
© 2016 BIN HUANG
倾向得分结合倍差法
• 先解决可观测的异质性:倾向得分法
– 如果对象的分配不是随机的,处理组与控制组在一些特征变量上 存在系统性差异(数据非平衡),我们可以运用倾向得分法消除 两组差异,实现处理组与控制组数据平衡,营造出一种随机数据 环境
• 如果工具变量对结果变量存在因果影响,那么该影响只能通过内生变量产生,那么我 们便可确定,内生变量对结果变量必定有因果影响
– 工具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工具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内生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
工具变量 (是否有效) 班级规模 (内生变量)
与班级规模相关并对 生学业成绩有影响的变量 (混淆变量)
• • Joshua Angrist、Esther Duflo(MIT);Eric A. Hanushek、Caroline M. Hoxby(Stanfor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Quartly Journal of Economics

研究视角变化
– 从注重教育对个人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作用,转变为关注教育自身的发展
教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断
——方法与实例应用
黄斌 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财政研究中心
© 2016 BIN HUANG 1
因果推断方法的兴起
• 证据导向政策制定(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的需要
– – – 治理复杂的社会系统:经验 vs. 证据
• “摸着石头过河”,试错的代价越来越大
– y=β0+β1treat+Σβixi+ε,若ε与treat相关,必定偏估β1

《中级计量经济学》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中级计量经济学》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4.3 简答题、分析与计算题1.给定二元回归模型: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 (t=1,2,…n)(1) 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2)写出总体回归方程、样本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模型;(3)写出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4)写出回归系数及随机误差项方差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并叙述参数估计量的性质;(5)试述总离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及其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2.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3.决定系数2R 与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性F 检验之间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与t 检验有何不同?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是否有等价的作用?4.为什么说对模型施加约束条件后,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一定不比未施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受约束回归与无约束回归的结果相同?5.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1) t t t u x b b y ++=310(2) t t t u x b b y ++=log 10(3)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4) t t t u x b b b y +⋅+=)(210(5) t t t u x b b y +=)/(10(6) t bt t u x b y +−+=)1(110(7)t t t t u x b x b b y +++=10/22110 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7.指出下列模型中所要求的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1)食品类需求函数:u P P I Y ++++=231210ln ln ln ln αααα中的321,,ααα(其中Y为人均食品支出额,I 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他替代商品类价格)。

1P 2P (2)消费函数:t t t t u Y Y C +++=−1210βββ中的1β和2β(其中C 为人均消费额,Y 为人均收入)。

人大经济学院荣获六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大经济学院荣获六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经济学院荣获六项教育部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近日,教育部组织评选的2012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束。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有6项成果获奖。

其中,方教授的《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获得二等奖。

获得三等奖的成果有:吴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著作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郑教授的《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中国需求管理经验》(论文奖,《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胡教授等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著作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郭教授的《中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有效性研究》(论文奖,《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黄教授著的《中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著作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由于国内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大奖尚未设立,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奖在各类重要的学科评估中被视同为与理工科国家三大奖相当的奖项,价值巨大,含金量高。

自2002年起,经济学院在连续四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共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1个,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校经济学科在全国保持领先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光斌

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光斌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光斌杨光斌博士,河南省桐柏县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研究所所长,兼政治学系主任。

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社会兼职包括: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若干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学术顾问和海外3家学术杂志编委。

教育经历:1981-1985,河南大学政治系,法学(政治学)学士;1985-1988,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政治学)硕士;1997-1998,美国GeorgeWashingtonUniversity,美国外交专业研究生;1999-200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政治学)博士(在职)。

工作经历:1988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92-1993,英国SussexUniversity,客座研究员;1997-1998,美国GeorgeWashingtonUniversity国际事务学院,Fulbright教授;2003年秋季,美国Denver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政治与经济发展》;2004年起,TheBeijingCenterofChineseCulture&Language,为美国学生讲授《中国政治》;200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3);《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4);《政治学导论》(第3版)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7);《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入选第一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1)。

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

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

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近年来,政府绩效审计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探索政府机构绩效和责任的重要手段。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在实践和理论上有着一些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进行比较研究。

一、背景中美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背景各不相同。

在中国,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旨在加强政府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而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旨在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目标中美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政府机构的工作绩效、资金使用情况和公共资源配置效果,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而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则更关注政府机构的效率和效能,比如在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表现,以及公共财政运营的透明度和财务管理。

三、内容中美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政府绩效审计主要关注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价、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等方面。

其中,绩效评价包括政府机构目标的实现情况、政府投资效果评估等;财务审计则关注政府机构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规性审计则评估政府机构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而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更强调政府机构的效率和效益,包括评估政府机构的工作流程、决策过程和管理绩效等。

四、影响中美两国政府绩效审计对政府机构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果通常被用于政府机构的考核和奖惩,通过对政府机构的绩效进行评估,促使其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而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更侧重于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政府机构的工作情况和问题,以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在背景、目标、内容和影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知识考点(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知识考点(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知识考点(00661)一、常考点(多见单选、多选、填空)1.《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什么事件?香港回归。

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出现的人的职业?大学教授廉平湖。

3.《水域威尼斯》的开头: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域,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4.《从邮局看变化》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事?时间是?1980年的乌鲁木齐5.《日本签字投降》的采访方式是?现场观察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由四篇短小通讯组成,其中的第一句话都是对其内容的概括,其内容分别是:①记者王建国、侯业扬、钱钢自某发射场报道我国第一枚动载火箭发射情景称;①我国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高空顺利地完成了级间分离、关机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了全程。

①从我国本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飞越了万里长空,今天在这里准备地落入了预定海域。

①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在这里重返大气层距离海面三千米至四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仓,自动从弹体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发出无线电定向信号,穿过去层,向洋面飘落。

7.《“飞天”凌空》中描写的人物的职业是?跳水运动员。

8.《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可爱啊!”》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拟人。

9.《写在绢帕上的诗》的作者是:其主题是?作者:柏生。

主题:表现了邓拓与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10.《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是由外国哪家著名通讯社发布的?法新社。

11.求异思维是什么?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大的功能是求异。

12.毛泽东的作品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沙》。

13.穆青的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水城威尼斯》。

14.《欧洲金融界进入大竞争时代》是什么类型的报道?解释性报道。

15.《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程度或受众观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较重要的往前放,次要的往后放。

中美两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

作者: 陶士贵[1] 刘杨[2]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46 [2]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南京210000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探索
页码: 26-3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很显著的因果关系,但中国的金融相关率明显低于美国;中国的货币扩张系数明显地高于美国;中国的银行深度高于美国,而非货币金融资产发行系数、证券化率和债券发行度则低于美国。

因而,中国应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不动摇,同时稳健地发展金融资产总量、优化金融资产结构、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体系整体水平的提高。

阿马蒂亚.森

阿马蒂亚.森

1、对社会选择理论的贡献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会选择常用的投票机制(少数服从多数),虽然有 时会出现如阿罗所言的无法形成社会的偏好次序,但很多情况下却是可 以形成一致的社会偏好的。 投票人 偏好次序 例如社会成员偏好如右图时 B>A>C 甲 得出的社会偏好为:B>A,B>C,C>A即 B>C>A 乙 B>C>A C>A>B 丙 即阿罗是从一般抽象的层面来讲,由于人们的偏好次序不协调会造成“ 非传递性”的产生,但是针对具体的层面来讲,有一些情况得不出总的 社会偏好次序,有一情况却是可以得出总的社会偏好次序的 阿玛蒂亚· 森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探究在什么样的限定条件下,可 以得出总的社会偏好次序。
1、对社会选择理论的贡献
阿玛蒂亚· 森提出的限定条件 价值限制定理:
一个方案的价值定义:在包括该方案的三种方案中进行个人偏好排序, 该方案具有的最好、最差或居中这三种可能的特征。 例如当甲的偏好次序为A>B>C时,A方案最好,B方案居中,C方案最差 价值限制假定:对于每一组被选方案中的任何三种方案,根据个人偏好 排序集合,总能找到一个对所有人而言,都不具有某种价值的方案。
的个人偏好顺序集合 2.独立性条件:社会对任何两个备选方案的排序,只依赖于个人对这两 个方案的偏好,而不受其他不相干方案的影响 l弱帕累托条件:如果社会中每个人偏好 x 胜于 y,那么社会偏好必有 x 胜于 y 1.非独裁性:不存在这样一个人,他的偏好就是社会偏好次序,而不管 其他人的偏好如何
阿罗不可能定理表明,试图通过某一合理程序把所有个人偏好次序加总 为社会偏好次序,从而根据社会偏好确定最大社会福利是不可能的。
如对表1,可以得到A方案对所有人而言都不是最好的,所以表1可以得 出总的社会偏好次序

基于Almon与SBM-BP的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

基于Almon与SBM-BP的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

第20卷第4期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2月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0No.4 Dec.2020文章编号:1673-0453(2020)04-0082-0008基于Almon与SBM-BP的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顾平王嘉璇1(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100,2.镇江市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00)摘要:创新是我国迈向科技強国的源动力,重视基础研究不仅是创新的要求,更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潘、实现科技强国的有力保证。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大战略发展区域,对其基础研究进行绩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Almon确定指标体系滞后期,将SBM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指标体系滞后期及模型科学性问题。

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结果整体较好,部分地区未达到绩效完全有效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础研究经费冗余与SCI产出不足;绩效结果较好的省市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绩效结果相形见细。

关键词:基础研究;绩效评估;BP神经网络;滞后分析;SBM模型中图分类号:F223文献标识码:A1945年,Bush著名的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中强调基础研究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先导,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最初源头,基础研究首次作为科学政策术语被提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状,必须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要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贫困问题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贫困问题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贫困问题比较研究
杨文武;李文贵
【期刊名称】《南亚研究季刊》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本文对中印贫困的现状、外在表征和内在成因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出中印贫困现象背后深层次的运行机理,进而为两国政府探索消除贫困、制定切实可行的因应对策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总页数】7页(P32-38)
【作者】杨文武;李文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610064;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硕士研究生,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2.41
【相关文献】
1.中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 [J], 狄承锋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理论反思与政策选择 [J], 魏遥
3.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经贸关系的新发展 [J], 杨先赟;杜明山;
4.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印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比较研究 [J], 张旭
5.边地姿态、问题意识及整体性重塑——东西小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 [J], 曾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府审计的经济资源错配修正论研究

政府审计的经济资源错配修正论研究

政府审计的经济资源错配修正论研究吴传俭【摘要】The central problem of economy is to meet people product demands which beyond the existing resources product ability. Social production can be seen as the optimal combining process of labor resources , materi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resour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mbines above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ized labor division. To realize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of prod-uction and demand by maximizing output of scarce economic resources. Resources often are mismatched or low efficiency which deviate from the will of the State when as the resources owner to commissioning power central of resources.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udit is based on the will of the State to identify and correct mismatching resources and propose audit opinion of resources optimizing allocation. As the most superior social system, China government audit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rectify and optimize mismatched resources. It needs to improve resource mismatch correction capability and promote optim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s by empower government audit for audit supervision, and optimiz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build national audit governance system involved diversified audit su-bjects, and improve the techniques of audit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经济的中心问题在于满足人类不断超越现存生产要素能力的社会产品需求。

利率政策、金融结构与资本跨国流动——基于拓展的利率平价模型

利率政策、金融结构与资本跨国流动——基于拓展的利率平价模型

利率政策、金融结构与资本跨国流动——基于拓展的利率平价模型杨海波;杨海军;陈时兴【摘要】利率政策和金融结构对资本跨国流动的影响力较强.在引入交易成本变量和放松风险中性假定的前提下,利用拓展的利率平价模型分析利率政策和金融结构对资本跨国流动及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中国利率政策的顺周期性、粘性和单向惯性特征尽管不会导致资本跨国流动的边界发生位移,但是会使汇率的不稳定性加剧,并且持续的时间延长;中国现有金融结构的金融交易效率低和交易风险大的特征会导致资本净流入量减少,因此汇率面临着持续的、较大的贬值压力.【期刊名称】《金融经济学研究》【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12页(P3-14)【关键词】利率政策;金融结构;资本跨国流动;汇率【作者】杨海波;杨海军;陈时兴【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330063;浙江省委党校,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6一、文献回顾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资本项目已由严格管制转向逐步开放。

鄂志寰(2000)[1]认为加入WTO将导致中国部分资本交易事实上的放开。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细分的43项资本项目交易中,中国已经有接近一半的项目不受限制或只有较少限制,实行严格控制的交易项目不到两成。

按照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目标,资本项目将由部分可兑换逐步向基本可兑换过渡,并最终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

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缓慢,相对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目前还存在明显的金融压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东南亚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所发生的金融危机警示意义在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完全开放资本项目会诱发金融危机,并产生灾难性后果。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开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还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因为经济平稳运行所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前期研究还是能够给予启示。

列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列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
2. 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技术差距说
技术差距说又称技术间隔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 提出,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 的关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 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 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
-
2. 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需求偏好相似说
需求偏好相似说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 (S.B.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 贸易发展的理论。他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 间的贸易,而不能适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这是因为前者的贸易发展主 要是由供给方面决定的,而后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
-
2. 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劳动熟练说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 1960年时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 动两大类。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 员、机械工人、电工。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手工操 作工人等。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 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 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 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例如,在这14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中,美国的熟练劳 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 劳动比重最高。在进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 非熟练劳动比重最高;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 这表明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少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 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杨光斌:合法性概念的滥用与重述(下)

杨光斌:合法性概念的滥用与重述(下)

杨光斌:合法性概念的滥用与重述(下)学人简介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

四、探索西方政治合法性危机并努力理解非西方社会:罗尔斯基于正义论的“良序社会”在亨廷顿看来,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危机是因为政府统治能力的缺失。

其实,当20世纪60年代亨廷顿这样论述非西方国家的时候,他何尝不是这样审视西方国家的?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为起点,西方开始出现政治危机。

在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反越战运动如火如荼,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大众民主的参与潮。

在欧洲,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动摇了刚刚稳定10年的法国政治,意大利的“红色旅”恐怖活动触目惊心。

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西方经济雪上加霜,而美国各个角落的黑人暴动依然有增无减,尼克松政府不得不派军队到大小城市。

所有这些,都使得西方固有的政治制度难以承受,出现了政治合法性危机。

各政治派别均开始反思西方政治的危机,合法性研究因此进入了新阶段。

新马克思主义者如哈贝马斯在1973年的《合法化危机》中认为,这场危机不是经济性的,而是对政治制度信任的危机,人民不对国家的权力制度表现出忠诚和支持,同时人民的愿望因得不到满足也会产生合法性危机,这样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受到危害。

(44)而在一向为自由民主辩护而闻名的达尔看来,这场危机是多元主义民主的危机,危机的根源是组织资源的不平等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公民意识的扭曲、绑架公共利益、扭曲公共政策议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公民对政治的失控。

(45)既然连多元主义者都认定西方国家出现了危机,更可以想象保守主义者如亨廷顿等人的态度了。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智库“三边委员会”委托亨廷顿等人提供关于西方政治危机的解决方案,出版了著名的《民主国家的统治能力》(the Governability of Democracies),认定西方民主国家其实已经出现了“民主的统治能力危机”和政府信任危机。

1958年,即李普塞特论证西方因选举式民主而拥有合法性的年代,76.3%的美国人认为政府为所有人谋福利,1972年降至37.7%;而认为政府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的看法,1958年是17.6%,1972年则为53.3%;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比例在1966年是41%,1973年则为19%。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_省略_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检验_杨仕辉

WTO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_省略_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检验_杨仕辉

第3期总第257期2012年3月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No.3Vol.257Mar.2013收稿日期:2012-06-18基金项目:暨南大学三期211项目“贸易壁垒风险测度及其损害的实证研究”(JJ211Y004)作者简介:杨仕辉(1965-),男,江西丰城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贸易政策与贸易环境。

WTO 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的绩效分析———基于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 检验杨仕辉,郭艳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文章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四阶段WTO 争端解决程序,根据WTO 争端案例结案时长不等的特点和多阶段策略选择难以量化的性质,建立WTO 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绩效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GMM 检验,对WTO 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积极援引WTO 争端解决机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贸易损失的,尤其是双方在争端解决过程中达成的磋商解决、请求专家组中止工作、相互满意解决或者败诉方执行WTO 决定等均对申诉方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尽快结案将有利于申诉方,而WTO 争端解决案件的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利于申诉方。

关键词:争端解决;贸易救济措施;绩效;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WTO中图分类号:F7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3003411一、引言相比GATT 下的47年有记载的280多起争端案件,WTO 自1995年成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的短短17年间,贸易争端数已达427件(见表1),约有三分之二的案件已经得到解决或执行。

其中涉及到贸易救济措施(TRM :Trade Remedy Measures ,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争端共136件(约占总争端案的三分之一);中外贸易争端共计31件(而且近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涉及到贸易救济措施的争端共14件,约占中外贸易争端的一半。

美审计署报告

美审计署报告

美审计署报告:假冒盗版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的数据缺乏依据2010年08月06日23:28:44 来源:新华网【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来自美国审计署的一份报告显示:由美国机构发布的假冒盗版给美国产业界造成损失的三个估计数据缺乏依据。

而这些所谓的来源于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数据不断被引用,以证明假冒和盗版问题对美国经济影响的严重性。

据悉,美国审计署于今年4月向国会提交了这份《关于量化假冒和盗版货物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对假冒和盗版等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

报告说明,“由于假冒,美国商业界每年要损失2000亿-2500亿美元”、“由于商品货物的假冒,美国商业界和产业界每年要损失2000亿美元的收入和75万个工作岗位”、“美国汽车配件工业因假冒货物已损失了30亿美元的销售额”等三个数据均缺乏依据,无法得到证实。

报告指出,200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份新闻稿中发布“由于假冒,美国商业界每年要损失2000亿-2500亿美元”,但是美国审计署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官员那里得知,他们没有数据来源的记录,也没有计算这个数据的方法,而且也无法再次确证。

2002年,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一份新闻稿中发布“由于商品货物的假冒,美国商业界和产业界每年要损失2000亿美元的收入和75万个工作岗位”。

然而,一位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官员表示,这些数据来源不详,也不足信,并且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不再使用这些数字。

美国汽车和配件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报告认为,美国汽车配件工业因假冒货物已损失了3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称这一数字来源于联邦贸易委员会。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关于假冒与盗版的报告中引用了这个数字,也称其来源于联邦贸易委员会。

但是,当美国审计署向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官员求证时,其却无法在报告或档案中找到任何关于这一数据的记录或来源文件。

『经济论坛』[理论研讨]解决盗版问题的方向作者:罗昭华发表日期:2009-9-28 11:01:00盗版问题在不发达国家中无法根治是有着不可解决的矛盾的,然而即使随着经济发展开来,盗版问题依然没有使人看到有可能解决的迹象,因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原本贩卖盗版碟的生意也大受影响了,甚至萎缩了95%的份额,现在的问题是所谓的非法下载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国家治理:坚持方向,混合至上

改革开放的国家治理:坚持方向,混合至上

作者: 杨光斌[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版物刊名: 经济导刊
页码: 60-62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1期
主题词: 中国和美国;共和制;改革滞后;古罗马;多元化关系;一一对应;历史脉络
摘要: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多元化关系我们经常说,中国的经济成就显著,经济改革一往无前、突飞猛进,但是政治改革滞后。

如何看待这样的命题?显然这个命题的背后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从大的历史脉络来看,其实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多元化,比如古希腊、古罗马,他们的经济制度是奴隶制,政治制度是共和制。

美国开国的时候是奴隶制,但最终建立的也是共和制。

从案例比较研究来看,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美国和前苏联三个国家都曾处于危机当中。

今天看来,我们说国家好是相对意义上的——中国和美国度过了危机,前苏联却在危机当中解体了。

考虑生存偏差现象的我国封闭式基金绩效持续性研究

考虑生存偏差现象的我国封闭式基金绩效持续性研究

考虑生存偏差现象的我国封闭式基金绩效持续性研究杨艳林【期刊名称】《上海金融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4【摘要】Survivorship bias is an inevitable problem when study Chinese close-ended fund's performance.This paper chooses a sample included 54 contractual-type close-ended funds,and investigates survivorship bias effect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On the base of that,this paper also studies the impact of survivorship bias on fund's performance persistence.The results show that,survivorship bias effect of Chinese close-end fund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the estimated survivorship bias ranges from-4.97% to-0.34% per year;And the predominant reason lies in non-survivors' smaller size and superior performance;Meanwhile,survivorship bias weakens performance persistence.%生存偏差是进行我国封闭式基金绩效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选取2001-2009年我国54只契约型封闭式基金为样本,研究了生存偏差对封闭式基金绩效持续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 学术前沿 2014 . 03 上争 鸣Debate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秉承宗教般的信条去看待社会发展问题,“TA”一定会陷入信仰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之中。

原因很简单,社会科学中的“信条”基本上是特定国家特定历史经验的神话,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比如由来自英美经验的社会中心主义、由来自法国—德国经验的国家中心主义,还有后来者如俄国—中国经验的政党中心主义。

因此,秉承一种信条而审视所有国家,必然会因经验与信条的冲突而纠结不堪。

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教授应该就处于这种状态。

他的中国—印度经济比较研究坚持信仰优先原则,坚信“美国信条”(The American Creed )即经济上的洛克式自由主义和政治上的代议制民主是所有国家兴衰和成败的必然之道。

有了这样的信念,其研究经济学的计量方法与模型必然是他自己所批判的“遗漏偏差”,只去看对自己信念有利的数据而全然不看对自己观点不利的数据,这样,其关于中印经济前景的比较自然也不会靠谱。

一种 美国信条 下的 遗漏偏差 研究——评黄亚生教授的中印经济比较*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研究所所长 杨光斌【摘要】2003年黄亚生教授预言“印度将赶上并超过中国”,其关键在于印度有洛克式自由主义+代议制民主这样的“印度好体制”。

因为有了“美国信条”,其关于中印经济的比较也必然是他所批判的“遗漏偏差”,结论必然是靠不住的。

作为一个以计量经济研究见长的经济学者,比较研究中印的一两个产业政策或许是可信的,但是把一两个产业指标硬塞进既有的价值体系从而得出自己预先期待的结论,而且是两国经济前景和事关国家兴衰的大结论,这种做法是很不严肃的。

因此,从修辞学到方法论再到认识论,黄亚生教授关于中印经济的比较研究都值得商榷。

【关键词】美国信条 中印经济前景 遗漏偏差 “印度好体制”【中图分类号】 D 521【文献标识码】A *编者注:①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教授文章《印度离中国还有多远?——从经济表现、体制影响、发展现状预测两国前景》刊发于《学术前沿》2013年10月(上)。

②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以及比较政治。

主要著作有《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政治学的基础理论与重大问题》、《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等。

“ ” “ ”黄亚生:“印度将能赶上并超越中国”“印度离中国还有多远?”①已经不是黄亚生教授第一次预测中印两国经济前景了,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印度经济实验室和中国经济实验室主任,黄亚生教授10年前就和另一位美国同行在影响重大的《外交政策》上发表过“印度能超过中国吗?”一文,②仅仅从文章的题目看,黄亚生教授已经没有10年前那么自信满满了。

10年前,黄亚生教授预期的是印度何时能够超过中国,认为印度超过中国“不再是一个傻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虽然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这一结果。

理据何在?他的理由是:“印度是民主的,而中国不是”;印度的发展模式是自下而上的,主力军是受到法治保护的国内企业,具有可持续性,而中国的发展模式是自上而下的,依赖的是海外华人的直接投资和国有企业,不具有可持续性;另外,印度的金融市场比中国更自由更开放,印度国内企业融资比中国民营企业更方便,印度有很多国际知名的私营企业,而中国一家也没有。

这样,资源配置更合理的“印度将能追赶上中国,甚至超过中国”。

作为让人肃然起敬的“麻省理工学院”之盛名下的教授和MIT中国和印度经济实验室的主任,如果比较研究两国的一、二个产业政策——如金融业或某项经济指标的优劣,研究是严肃的,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值得信赖的。

但是,作为具有政治学背景的经济学教授,偏偏不甘寂寞,非要根据一、两个经济指标而比较两国未来的大命运,这就不是严肃学者之所为了。

10年过去了,结果如何呢?不说其他方面,且说黄亚生教授认为的印度优于中国的私营企业这一项指标,难道深圳华为公司不是全球最有竞争力而让美国政府处处设防的通讯企业?难道中国的腾讯公司真的比印度的国际知名企业差?难道拥有国有企业的混合制经济不正是中国的优势之所在?2013年,在印度正因为美国经济复苏而出现经济危机之际,黄亚生教授还坚持说“印度很容易被低估。

它所取得的很多成绩主要是在看不见的制度领域,比如金融改革和私有化”。

对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印度而言,且不说其金融改革和私有化企业到底如何(事实上国际经济学界对此争论很大),即使真的像黄亚生教授说的那么好,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一个12亿人口大国仅在这两方面做的好就能代表印度能赶上中国了?何况其金融正处于危机之中!一个封闭国度的私有化程度再高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明清之际的中国企业不都是私有化的吗,结果呢?众所周知,除了金融业,中国的开放度远远超过印度。

况且,对于中印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味的开放——如印度金融业——就一定好吗?眼前印度的危机到底来自何处?人们稔熟于心的“华盛顿共识”早已经是过去时了,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已经集体失语,实在不能理解黄亚生教授为什么、凭什么依据已经失灵的经济学信条来比对中印两国?中印两国未来命运的可靠比较,不但需要全面的经济因素分析(而非一两个经济要素分析),还需要政治分析、历史比较以及人类学的国民性分析。

具有政治学背景的黄亚生教授对此自然了然于胸,MAR, 2014 Frontiers8788 学术前沿 2014 . 03 上争 鸣Debate于是把印度依然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原因归咎为地理因素—即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的热带气候。

黄亚生教授应该知道,这种话在中国说说没问题,在美国讲则是很危险的,不符合美国的“政治正确”(种族、宗教、性别三大底线),甚至可能丢饭碗,因为这涉及种族歧视。

说印度处于热带的原因,不就是说印度人懒散、不思进取吗?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比美国的言论环境更宽松。

这且不说,用“反事实研究方法”很容易否定黄亚生教授的地理位置说,为什么处于热带—亚热带的香港和广东的经济比处于温带的中国北方更发达?为什么同样处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热带国度的华人比其他族群更富有?在黄亚生教授看来,一个处于热带的、发展潜力不如中国的印度,居然GDP增长率取得了堪与中国媲美的成就,“客观的分析者应该给印度一个较高的评价”,“印度之所以能够部分克服它的困难而实现发展,主要依赖于其体制的发展”,“在印度,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和经济增长都是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很多学者认为印度的民主阻碍了其经济发展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

一句话,印度的成就来自其体制上的优势,而基于东亚经济奇迹的“发展型国家”理论犯了统计学上的“遗漏偏差”,是一种谬误。

把“发展型国家”理论斥为谬误,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底气和多大的勇气才敢如此放言!“发展型国家”并不等于黄亚生教授简单化的威权经济学,威权之下有经济自由和强烈的发展意愿,这种类型的国家并不多。

换句话说,只有威权而无经济自由和发展意愿的国家不能归类为“发展型国家”,比如黄教授提及的经济上失败的缅甸。

其实,“发展型国家”是有其历史原型的,那就是著名经济史家格申克龙所说的“后发优势”理论,即越是后来者,国家、组织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上的作用越重要,从法国到德国再到苏联都体现了这一点。

东亚地区的发展型国家更是“后发优势”理论的延续或者翻版。

从“后发优势”理论到“发展型国家”理论,其国家发展路径都不同于“美国信条”。

如果按照“美国信条”去做,世界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既没有迎头赶上英美的德国和日本,也没有后来居独有偶,中国是“后发优势”理论和“发展型国家”的新集大成者。

“印度好体制”到底有多好?印度大概看上去比较符合“美国信条”,黄亚生教授完全不同意中国人(其实并不是黄亚生教授认为的只有中国人)把印度的经济问题归结为印度的民主制度。

笔者认为,把经济增长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简单化或者线性化的观点都是不符合世界经济史的,比较经济史研究发现的一般规律是:过多的民主与过度的专制一样都不利于经济发展,适度的自由、适度的民主和适度的威权最有利于经济发展。

且不说其他对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变量,就是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中国和印度到底哪个国家更符合经济史所得出的一般规律——适度的民主和适度的威权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当然,在“美国信条”论者看来,中国不算是民主的,因为民主的根本标尺是竞争性选举。

要知道,党争只是一种上而跻身于发达国家(地区)的“亚洲四小龙”。

无民主观。

在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一些当代美国的协商民主理论家以及比较政治经济学家如林德布诺姆看来,民主是一个近似值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有无问题,甚至连著名的民主理论家达尔都不愿意用“民主”而更喜欢用“多头政体”这样的概念。

换个民主标准看问题,谁又能说中国政治中不具有民主的要素呢?正如不能抽象地如诺斯所说代议制民主有利于经济发展一样,简单地把经济问题归结为民主制度也不对。

然而,如果深入到民主印度的内部,就特别能理解印度式民主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了,就不会再相信“民主是印度最大的福利”之类的神话了。

要知道,印度的代议制民主不是英国的代议制民主,也不是美国的代议制民主。

对于印度政治体制的问题,黄亚生教授也承认,只不过因信仰的“遗漏偏差”而轻描淡写,而且前景还很难乐观。

他这样说:多年来,印度政治体制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少数城市精英垄断了政府决策过程。

这是由印度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所导致的。

民主制度现在也被引入印度农村地区。

这个进程的起步也是在印度经济起飞的时代实施的。

1992年,印度通过修改宪法和推广乡村自治的方式推进了“草根”民主,也就是“五人长老会”,即由五位高级种姓的村社长者组成一个乡村自治性质的治理机构。

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政治改革的措施将极大地提高印度政治治理的质量,帮助印度克服腐败。

难道印度的政治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既然黄亚生教授10年来一以贯之地迷信印度民主之于经济增长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多谈谈印度民主。

③笔者曾这样说过,正如存在过经济学上的“印度式增长”一样,政治学上也应该有一个“印度式民主”,“印度式民主”就是有结社—表达自由而无决策—执行权威,结果是无效的治理。

“印度式民主”应该和“无效的民主”划等号。

那么,印度的“无效的民主”是怎么形成的?印度的无效治理根源于其“印度民情的公民社会”。

印度特色的公民社会即建立在族群之上的政党组织非常发达,族群性政党组织就是构成印度公民社会的基本单元。

这就是印度的“民情”。

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的公民社会必然呈现分裂的碎片化特征。

统计印度到底有多少政党是一个数学难题,大概应在2000个以上。

在2009年全国选举中,参加选举的政党数有1000多个,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全国性政党只有6个,邦一级的42个,其他则均为地方性族群政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