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心的向量关系

合集下载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角形的“四心”之青柳念文创作所谓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及心坎.当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四心重合为一点,统称为三角形的中心.一、三角形的外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叫外心,即外接圆圆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O 暗示.性 质:1.外心到三顶点等距,即OC OB OA ==.2.外心与三角形边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三角形的这一边,即AB OF AC OE BC OD ⊥⊥⊥,,.3.向量性质: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知足AC OA OC CB OC OB BA OB OA ⋅+=⋅+=⋅+)()()(,则点O为ABC ∆的外心.二、三角形的心坎定 义: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心坎,即内切圆圆心.ABC ∆的心坎一般用字母I 暗示,它具有如下性质:性 质:1.心坎到三角形三边等距,且顶点与心坎的连线平分顶角.2.三角形的面积=⨯21三角形的周长⨯内切圆的半径. 3.向量性质:设()+∞∈,0λ,则向量||||(AC AB AP +=λ,则动点P的轨迹过ABC ∆的心坎.三、三角形的垂心 定 义: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H 暗示.性 质:1.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对边, 即AB CH AC BH BC AH ⊥⊥⊥,,.2.向量性质:结论1: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知足OA OC OC OB OB OA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结论2: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知足222222AB OC CA OB BC OA +=+=+,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四、三角形的“重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G 暗示.性 质:G 的连线必平分对边.2.重心定理:三角形重心与顶点的间隔等于它与对边中点的间隔的2倍.即GF GC GE GB GD GA 2,2,2===3.重心的坐标是三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即3,3CB A GC B A G y y y y x x x x ++=++=.4.向量性质:(1)0=++GC GB GA ; (2))(31PC PB PA PG ++=.。

三角形各心含义性质向量表示

三角形各心含义性质向量表示
重心含义:三条中线交点
性质:重心分中线所成比为2:1 (可作为判断方
法)
uuur uuur uuur GA GB GC
0
uuur PG

1
uuur (PA

uuur PB

uuur PC)
G为三角形重心
3
uuur uuur uuur uuur
OP OA ( AB AC)
P轨迹通过三角形重心
C
MP
A' B
G
A
B
A
C
O
三.“垂心”的向量表示 垂心含义:三条高的交点
PA PB PB PC PC PA
P为三角形垂心
uuur OP

uuur OA


uuur uuurAB
uuur uuurAC


AB
cos B
AC
cos
C

P轨迹通过三角形垂心
(0, )
C
A
E
C
B
P
M H P
A
F
B
O
四.“内心”的向量表示
内心含义: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性质:(1)内心到三条边距离相等
(2)三个角的角平分线交点为内心
aGA bGB cGC 0
uuur OP
uuur
OA
uuur uAuBur

uuur uAuC外心”的向量表示
外心含义: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性质:(1)三条中垂线交点
(2)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GA GB GC
2
2
2
GA GB GC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向量与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的关系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线与向量的结合121212,PA =1=,=.ABOA OB PB AB λλλλλλ=++u u r u u u r u u u r1.定理:如图,设OP 则,且(记忆:交叉分配系数)=()OA OBAP BPλ+u u u r u u u r2.若M 是OP 上的任意一点,则OM (记忆:分母对应分配系数)应用1:(1)中线: (2)高线:(3)角平分线: (4)中垂线:应用2.四线上的动点表示:(1)中线上的动点: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或()||sin ||sin ABAC AB B AC Cλ+u u u ru u u r u u ur u u u r(2)高线上的动点:()cos cos AB AC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3)角平分线上的动点:()AB AC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4)中垂线上的动点: ()2||cos ||cos OB OC AB ACOP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BOC AOC AOB O ABC S OA S OB S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定理:设是内任意一点,则(记忆:拉力平衡原则) 应用:(1)O 是ABC ∆的重心. ⇔b a S S S AOB AOC BOC ::::=∆∆∆=1:1:1⇔ 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2)O 为ABC ∆的垂心. ⇔ C tan B tan A tan S S S AOB AOC BOC ::::=∆∆∆ ⇔0OC C tan OB B tan OA A tan =++(3)O 为ABC ∆的内心.⇔c b a S S S AOB AOC BOC ::::=∆∆∆=sin :sin :sin A B C⇔0OC C sin OB B sin OA A sin 0OC c OB b OA a =++=++或⇔0aOA bOB c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4)O 为ABC ∆的外心⇔ ⇔ 0OC C 2sin OB B 2sin OA A 2sin =++2.四心的向量表示:(1)O 是ABC ∆的重心. ⇔ 1()3PO PA PB PC =++u u u ru u u ru u u ru u u r(2)O 为ABC ∆的垂心. ⇔OA OB OB OC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3)O 为ABC ∆的内心.⇔()()()0AB AC BC BA CA CBOA OB OC AB AC BC BA CA CB•-=•-=•-=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4)O 为ABC ∆的外心 ⇔OC OB OA ==四.典型例题:一、与三角形“四心”相关的向量问题题1: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B AC OP OA AB AC λ⎛⎫=++ ⎪⎝⎭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λ∈+∞. 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题2: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3: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sin ||sin AB ACOP OA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C 2sin :B 2sin :A 2sin AOB sin AOC sin BOC sin S S S AOB AOC BOC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4: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cos ||cos AB ACOP OA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5: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2||cos ||cos OB OC AB ACOP AB B AC C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λ∈+∞, 则动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重心B. 垂心C. 外心D. 内心题6:三个不共线的向量,,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满足()||||AB CA OA AB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BA OB B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CB CB u u u r u u u r ) =()||||BC CA OC BC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0,则O 点是△ABC 的( )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题7: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O 点是△ABC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8: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1()3PO 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其中P 为平面上任意一点), 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9: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OB OC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O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0:已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2222||||||||OA BC OB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22||||OC AB +u u u r u u u r ,则O 点是△ABC 的( )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题11: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OA OB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B OC B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OC OA C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题12: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aOA bOB c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3: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aPA bPB cPCPO a b c++=++u u u r u u u r u u u ru u u r (其中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则O 点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题14:△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H u u u r =()m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实数m =____________.二、与三角形形状相关的向量问题 题15:已知非零向量ABu u u r 与AC uuu r 满足()||||AB AC BC AB AC +⋅u u u r u u u ru u ur u u u r u u u r = 0且12||||AB AC AB AC ⋅=u u u r u u u ru u u r u u u r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题16:已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2|OB OC OB OC O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ABC 一定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题17:已知△ABC ,若对任意t R ∈,||BA tBC -u u u r u u u r ≥||AC u u u r,则△ABC( )A. 必为锐角三角形B. 必为钝角三角形C. 必为直角三角形D. 答案不确定题18:已知a , b, c 分别为△ABC 中∠A, ∠B, ∠C 的对边,G 为△ABC 的重心,且a GA b GB c G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ABC 为(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三、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向量问题题19:已知点O 是△ABC 内一点,23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 则:(1) △AOB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ABC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 △ABC 与四边形ABO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 四、向量的基本关系(共线)题20: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若PQ uuu r过△ABC 的重心,记CA u u u r = a ,CB u u u r = b , CP u u u r = m a , CQ uuu r = n b , 则11m n+=_____.练习.O 为ABC ∆平面上一定点,该平面上一动点p 满足{|(sin ABM P OP OA C ABλ==++u u u ru u u r u u u r u u u r sin )0}AC B ACλ>u u u r u u u r ,,则ABC ∆的( ) 一定属于集合M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GABCMP Q。

三角形四心向量结论

三角形四心向量结论

三角形四心向量结论
三角形四心向量结论:
1、三角形有四个中心:重心,质心,内心,中心。

2、重心: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两条边的交点,即三边的重心线的交点,是三边的平分线的交点,也就是三条边的中点。

3、质心:三角形的质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重心,也就是三边的向量矢量的重心,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重心。

4、内心:内心是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公共点,是三角形的垂心,也叫外心,但是它不是三角形三边的重心。

5、中心:中心是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共同中点,它在三边上,也就是三条边的向量矢量中点。

它是三边中等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心。

内心向量公式及证明

内心向量公式及证明

内心向量公式及证明内心向量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知识点,它描述了三角形内心、垂心、重心三个点组成的向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内心向量公式的概念、意义及其证明。

一、内心向量公式的概念与意义内心向量公式是指三角形中内心、垂心、重心三个点组成的向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设三角形ABC的内心、垂心、重心分别为I、H、G,向量HI和向量GI的长度分别为a和b,则有如下公式:IG=2/3*GH这个公式经常被用来求解三角形内心、垂心、重心之间的距离。

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三角形的边长和内角,计算出内心、垂心、重心的坐标,进而通过向量的方式来求解它们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出其他有用的结论。

二、内心向量公式的证明证明内心向量公式需要用到向量的知识和一些高中数学知识。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1、首先,我们需要确定GH向量的长度和方向。

根据重心定义,G点是三角形三个顶点所在向量的平均值。

即:$\overrightarrow{OG}=\frac{1}{3}\times(\overrightarrow{OA}+\overrightarrow{OB}+\overrightarrow{OC})$其中,O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平均值。

那么可得:$\overrightarrow{GH}=2\times\overrightarrow{HG}=-2\times\frac{1}{3}\times\overrightarrow{OG}=-\frac{2}{3}\times(\overrightarrow{OA}+\overrightarrow{OB}+\ov errightarrow{OC})$这个式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GH向量的长度和方向。

2、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向量HI和向量GI。

设D是BC边上的内角平分点,那么可知角AID和角AGD是等角的,并且对应角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到:$\angle HAI=\angle GAD$又因为AH和AG是高线,所以AH和AG与对边的高做成的角度相等。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应用(详细答案版)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应用(详细答案版)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性质及其应用三角形“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2)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3)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4)内心—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工具:O 为ABC △内一点,则有:0+⋅+⋅∆∆∆OC S OB S OA S O O CA O BC 证明:作:OA S OA OCB ⋅=∆',OB S OB OCA ⋅=∆',S OC OAB =∆'不难得知:AOB COA BOC OC B S S OC OC OB OB S S ∆∆∆∆⋅=⋅=''''即BO C AO B CO A O C B S S S S ∆∆∆∆⋅⋅='';同理==∆∆''''O B A O A C S S ''O C B BO C AO B CO A S S S S ∆∆∆∆=⋅⋅ 从而:O 为'''C B A ∆的重心,则+'OA +'OB 0'=OC , 得:0=⋅+⋅+⋅∆∆∆OC S OB S OA S O AB O CA O BC .一、三角形的重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G 是ABC △的重心⇔)(31AC AB AG +=⇔0=++GC GB GA ⇔)(31OC OB OA OG ++= (O 为该平面上任意一点)变式:已知D E F ,,分别为ABC △的边BC AC AB ,,的中点.则0=++CF BE AD . 二、三角形的外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O 是ABC △的外心⇔222||||||OC OB OA OC OB OA ==⇔== 02sin 2sin 2sin =⋅+⋅+⋅⇔OC C OB B OA A略证:C B A S S S O AB O CA O BC 2sin :2sin :2sin ::=∆∆∆,得:02sin 2sin 2sin =⋅+⋅+⋅OC C OB B OA A ;常用结论:O 是ABC △的外心⇒.2|| ;2||22AC AO AC AB AO AB =⋅=⋅ 三、三角形的垂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H 是ABC △的垂心⇔HA HC HC HB HB HA ⋅=⋅=⋅⇔222222||||||||||||AB HC CA HB BC HA +=+=+0tan tan tan =⋅+⋅+⋅⇔HC C HB B HA A略证:C B A S S S H AB H CA H BC tan :tan :tan ::=∆∆∆,得:0tan tan tan =⋅+⋅+⋅HC C HB B HA A ; 扩展:若O 是ABC △的外心,点H 满足:OC OB OA OH ++=,则H 是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BE 为直径,H 为垂心,O 为外心,D 为BC 中点;'有:为平行四边形AHCE EA CH AB EA AB CH EC AH BC EC BC AH ⇒⎪⎪⎭⎪⎪⎬⎫⇒⎭⎬⎫⊥⊥⇒⎭⎬⎫⊥⊥////进而得到:,//EC AH 且EC AH =,即:EC AH =; 又易知:OC OB OD EC +==2;故:OA OH OC OB AH -=+=,即:OC OB OA OH ++=又:OG OC OB OA ⋅=++3(G 为重心),故:OG OH ⋅=3;故:得到欧拉线:ABC △的外心O ,重心G ,垂心H 三点共线(欧拉线),且GH OG 21=.证毕. 四、三角形的内心的向量表示及应用知识:I 是ABC △的内心⇔⎪⎪⎪⎪⎩⎪⎪⎪⎪⎨⎧=⎭⎫⎝⎛-⋅=⎭⎫⎝⎛-⋅=⎭⎫⎝⎛-⋅0||||0||||0||||CB CB CA CA CI BC BC BA BA BI AC AC AB AB AI ⇔⎪⎪⎪⎪⎩⎪⎪⎪⎪⎨⎧=⎭⎫⎝⎛+⋅=⎭⎫⎝⎛+⋅=⎭⎫⎝⎛+⋅0||||0||||0||||CA CA BC BC CI BA BA CB CB BI AC AC BA BA AI 0=⋅+⋅+⋅⇔IC c IB b IA a c b a OCc OB b OA a OI ++⋅+⋅+⋅=⇔cb a ACc AB b AI ++⋅+⋅=⇔ 0sin sin sin =⋅+⋅+⋅⇔IC C IB B IA A 注:式子中|||,||,|AB c CA b BC a ===,O 为任一点.略证:C B A c b a S S S IAB ICA IBC sin :sin :sin ::::==∆∆∆,得之. 五.欧拉线:ABC △的外心O ,重心G ,垂心H 三点共线(欧拉线),且GH OG 21=.(前已证) 测试题一.选择题1.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点P 的轨迹为BC 边的中线(射线),选C2.(03全国理4)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AC AB OA OP ++=λ⇔AC AB AP +=λAC AB +必平分BAC ∠,理由如下:ADACABACACABAB=+==1111,1==,故四边形11DCAB为菱形,对角线AD平分一组对角,ADACAB=+必定平分11ACB∠,即BAC∠,从而ACABAP+=λ也平分BAC∠.故知点P的轨迹为A∠的内角平分线(射线),选 B3.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ACABOAOP++=λ,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ACABOAOP++=λ⇔ACABAP+=λ由BCACBCABBCACBCABBCAP+=+=⋅λλ得:0|)|||(=+-=⋅BCBCBCAPλ,得BCAP⊥点P的轨迹为BC边的高线所在直线. 选D4.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ACABOAOP+=λ,[)+∞∈,0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由于CACCbBcBAB sin||sinsinsin||=⋅=⋅=,知点P的轨迹为BC边的中线(射线),选C5.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2cos cosOB OC AB ACOPAB B AC Cλ⎛⎫+ ⎪=++⎪⎝⎭,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0||||=+-=+=⋅+BCBCBCACBCABBCACAB知点P的轨迹为BC边的中垂线, 选A6.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21()1()1[(31OCOBOAOPλλλ++-+-=,*R∈λ,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内心B.垂心C.重心D.AB边的中点解析:])21()1()1[(31OCOBOAOPλλλ++-+-=OCOD3)21(3)22(λλ++-=(D为AB边的中点)知CDP,,三点共线(因1321322=++-λλ),故知点P 的轨迹为AB 边的中线所在直线,但是0≠λ,故除去重心. 选D 7.已知O 是ABC ∆的重心,动点P 满足)22121(31OC OB OA OP ++=,则点P 一定为ABC △的( ) A .AB 边中线的中点 B .AB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C .重心D .AB 边的中点解析:)22121(31OC OB OA OP ++=OC OD 3231+=(D 为AB 边的中点) 进而有:PC DP 2=,故为AB 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 选B8.在ABC △中,动点P 满足:CP AB CB CA ⋅-=222,则P 点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外心 B.内心 C .重心 D .垂心解析:CP AB CB CA ⋅-=222⇔02))((222=⋅-+-=⋅--CP AB CA CB CA CB CP AB CA CB 进而有:02=⋅PD AB (D 为AB 边的中点),故知点P 的轨迹为AB 边的中垂线, 选A9.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0=++PC PB PA ,若实数λ满足:AP AC AB λ=+,则λ的值为( )A .2B .23C .3D .6 解析:P 为重心,得)(31AC AB AP +=,故AP AC AB ⋅=+3,选C10.设点P 是ABC ∆内一点,用ABC S ∆表示ABC ∆的面积,令ABC PBC S S ∆∆=1λ,ABCPCA S S∆∆=2λ,ABC PAB S S ∆∆=3λ.定义),,()(321λλλ=P f ,若)61,31,21()(),31,31,31()(==Q f G f 则( )A .点Q 在ABG ∆内B .点Q 在BCG ∆内C .点Q 在CAG ∆内D .以上皆不对 解析:G 为重心,画图得知, 选A11.若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1,0=++OC OB OA ,则=⋅OB OA ( )A .21 B .0 C .1 D .21- 解析:由OC OB OA -=+,平方得知, 选D1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222OB BC OA =+222AB OC CA +=+,则O 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解析:由2222CA OB BC OA +=+⇔2222BC CA OB OA -=-BA BC CA OB OA BA BC CA BC CA OB OA OB OA ⋅-=+⋅⇔+-=+-⇔)()())(())(( 0)2()(=⋅=-++⋅⇔OC BA CA BC OB OA BA ,得AB OC ⊥;同理得:AC OB ⊥,BC OA ⊥,故为垂心, 选D 13.(06陕西)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0||||=⋅⎭⎫⎝⎛+BC AC AC AB AB 21||||=AC AC AB AB , 则ABC ∆为(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解析:21||||=AC AC AB AB 0||||=⋅⎭⎫⎝⎛+BC AC AC AB AB :表明A ∠的内平分线也垂直于BC (三线合一), 知ABC ∆等腰;21||||=AC AC AB AB :得到︒=∠60A ;两者结合得到ABC ∆为等边三角形. 选D 14.已知ABC ∆三个顶点C B A 、、,若CA BC CB AB AC AB AB ⋅+⋅+⋅=2,则ABC ∆为( )A .等腰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解析:CA BC CB AB AC AB AB ⋅+⋅+⋅=2CA BC AB CA BC CB AC AB ⋅+=⋅++⋅=2)( 得到:0=⋅CA BC ,得:︒=∠90C ,选C 二.填空题15.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C OB OA m OH ++=,则实数m = 1 . 解析:直接用结论16.ABC ∆中,7,3,1===BC AC AB ,O 为重心,则=⋅AC AO27. 解析:)9(31)(31)(312+⋅=+⋅=+=⋅AC AB AC AC AB AC AC AB AC AO 利用:CB AC AB =-,两边平方得.23=⋅AC AB 故27)923(31=+=⋅AC AO17.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032=++OC OB OA ,则:ABC S ∆=∆AOC S 3 .解析:法1:利用工具结论易知:AOB COA BOC S S S ∆∆∆=::3:2:1,得:ABC S ∆=∆AOC S 32:6= 法2:0422232=+=+++=++OD OE OC OB OC OA OC OB OA (E 为AC 的中点,D 为BC 的中点)易得:D O E ,,三点共线,且OD EO 2=,从而得到:ABC ADC AOC S S S ∆∆∆==3132. 法3:作:OA OA =',OB OB 2'=,OC OC 3'=则+'OA +'OB 0'=OC ,则O 为'''C B A ∆的重心,则:''''''O B A O A C O C B S S S ∆∆∆==.设为S又⎪⎩⎪⎨⎧======∆∆∆∆∆∆SS SS S S S S S AOB OB A COA OA C BOC OC B 236'''''' 从而得:331:13:)236(:==++=∆∆S S S S S S COA ABC . 18.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AC AB AO 5152+=,则:ABC S ∆=∆AOB S 5 . 解析:法1:AC AB AO 5152+=,用O 拆开得:022=+⋅+⋅OC OB OA , 'A 'B 'C O)(A BC利用工具结论易知:AO B CO A BO C S S S ∆∆∆=::1:2:2,则:ABC S ∆51:5==∆AO B S 法2:AC AD AC AB AO 51545152+=+=,(D 为AB 边的中点),得到:C O D ,,共线,且OD CO 4=, 则:ABC S ∆5:==∆OD CD S AO B . 法3:同上题中法3,此处略.19.已知ABC ∆中,6,5===BC AC AB ,I 为ABC ∆的内心,且BC AB AI μλ+=,则=+μλ1615. 解析:法1:由BC AB BC AB AB AC AB c b a AC c AB b AI ⋅+⋅=+⋅+⋅=++⋅+⋅=++⋅+⋅=165161016)(5555655法2:如图,线长易知,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得:3:5:=ID AI , 故)21(8585BC AB AD AI ⋅+⋅=⋅=AB +⋅=1658520.已知ABC ∆中,1,1,2-=⋅==AC AB AC AB ,O 为ABC ∆的外心,且BC y AB x AO +=,则=+y x 27. 解析:法1:由BC y AB x AO +=AC y AB y x +-=)(,由AC AB y AB y x ABBC y AB y x AB AO AB ⋅+-=⇒+-⋅=⋅22)(2))((,得:y y x --=)(42;同理22)(2))((AC y AC AB y x ACBC y AB y x AC AO AC +⋅-=⇒+-⋅=⋅,得:y y x +--=)(21;易得:34,613==y x ,得27=+y x . 法2:以},{AC AB 为基底,表示:CO BO AO ,,,利用222CO BO AO ==,得之BC y AB x AO +=AC y AB y x +-=)(,y y x y y x AO )(2)(4222--+-=; AC y AB y x AB AO BO +--=-=)1(,y y x y y x BO )1(2)1(4222---+--=; AC y AB y x AC AO CO )1()(-+-=-=,)1)((2)1()(4222----+-=y y x y y x CO ;由22BO AO =0254=--⇒⇒y x 移项做差; 由22CO AO =0142=+-⇒⇒y x 移项做差; 联立方程解得:34,613==y x ,得27=+y x .BCA MNG21.已知O 为锐角ABC ∆的外心,︒=∠30A ,若AO m B C AC C B AB 2sin cos sin cos =⋅+⋅,则=m 21. 解析:由AO m AB B CAC C B AB AB 2)sin cos sin cos (⋅=⋅+⋅⋅ 得:22||sin cos cos ||||sin cos ||AB m B CA AC ABC B AB =⋅⋅⋅+⋅得:C m C A B mc BCA b c CB c sin cos cos cos sin cos cos sin cos 22⋅=+⇒=⋅⋅⋅+⋅得到:C A C A C A C A B C m sin sin cos cos )cos(cos cos cos sin =++-=+=⋅ 得:.2130sin sin =︒==A m 22.在ABC∆中,1,==⊥AD BC AB AD ,则⋅AD AC解析:.33)(2===⋅=⋅+=⋅AD AD AD BC AD BC AB AD AC 三.解答题23. 如图,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C AB ,两边分别交于N M ,两点,且AM xAB = ,AN yAC = ,求证:113x y+=.解:由N G M ,,三点共线, 得:AN t AM t AG ⋅+⋅-=)1(AC ty AB x t ⋅+⋅-=)1(--------①又G 是ABC ∆的重心得:AC AB AG ⋅+⋅=3131 ---------② 由①②得:⎪⎪⎩⎪⎪⎨⎧==-3131)1(ty x t ,消去t 得:113x y +=.24.设O 在ABC ∆的内部,若有正实数321,,λλλ满足:0321=⋅+⋅+⋅OC OB OA λλλ, 求证:AO B CO A BO C S S S ∆∆∆=::::321λλλ.证明:作:OA OA ⋅=1'λ,OB OB ⋅=2'λ,OC OC ⋅=3'λ 则+'OA +'OB 0'=OC ,则O 为'''C B A ∆的重心,则:''''''O B A O A C O C B S S S ∆∆∆==.设为S又⎪⎩⎪⎨⎧=⋅==⋅==⋅=∆∆∆∆∆∆SS SS S S S S S AOB OB A COA OA C BOC OC B 2!''13''32''λλλλλλ 从而得:AOB COA BOC S S S SSS∆∆∆==::::::211332321λλλλλλλλλ25.已知向量1OP ,2OP ,3OP 满足条件1OP +2OP +3OP =0,|1OP |=|2OP |=|3OP |=1,求证:321P P P ∆为正三角形. 证明:由1OP +2OP +3OP =0⇒1OP +2OP =3OP -平方得:1212112121-=⋅⇒=⋅++OP OP OP OP'A 'B 'C OABC从而得:3||21====P P同理可得:3||||1332==P P P P ,即321P P P ∆为正三角形. 26.在ABC ∆中,︒===60,5,2A AC AB ,求从顶点B A ,出发的两条中线BE AD ,的夹角的余弦值.解:设b AB a AC ==,,则,560cos 25,4,2522=︒⨯⨯=⋅==b a b a且b a BE b a AD -=+=21),(21; 则,3)8525(41)2(41)21()(2122=--=-⋅-=-⋅+=⋅b b a a b a b a BE AD2394102521|)(|21||=++==+=b a AD22116202521|)2(|21||=+-==-=b a BE 故:.919149142212393||||,cos ==⋅=>=<BE AD BEAD BE AD27.已知H 是ABC △的垂心,且||||BC AH =,试求∠A 的度数.解: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点O 是ABC △的外心。

三角形“四心”问题与向量的关系

三角形“四心”问题与向量的关系

" x







/1



















_
的 中 线 仙 上 的 任意 向 量 其所 在直线 必 过重 心




HA ^A B






_
_


^ HA



_ _
HB


_

H B




已知



是 △ 从C 所 在 平 面 内 的


点 若
nn
外 心 是 三 角 形 三 条 边 的 中 垂 线 的 交 点 也 是 三 D


? ?
角 形 外接 圆 的 圆 心 它 到 三 角 形 三个 顶 点 的 距 离 相

等 在向 量 表达 形 式 中 若 点



是 M BC 的 外 心 则




oa





i f



+ 4B









量表 达形 式 中


若点


是A
/1
BC

的 内 心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内心和垂心。

它们的位置可以用向量的形式来描述。

本文将分别介绍三角形“四心”的向量形式以及其证明。

1.重心:重心是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线交点所在的点,用G表示。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x1,y1)、B(x2,y2)和C(x3,y3),则重心G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G=(A+B+C)/3其向量形式为:OG=(OA+OB+OC)/3其中O为坐标原点。

证明:由定义可知,重心是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线交点所在的点。

而中线的坐标可以通过两个顶点的坐标的平均值得到。

因此,重心的坐标是三个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根据向量加法的性质,可以得到上述结论。

2.外心:外心是指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圆心,找到一个圆使得三条边都是这个圆的切线。

用O表示外心。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x1,y1)、B(x2,y2)和C(x3,y3),则外心O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O=(a^2*A+b^2*B+c^2*C)/(a^2+b^2+c^2)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BC、AC和AB的长度。

其向量形式为:OO=(a^2*OA+b^2*OB+c^2*OC)/(a^2+b^2+c^2)其中O为坐标原点。

证明:设外心为O,连接OA、OB、OC,并设AO的长度为R,BO的长度为R',CO的长度为R''。

根据定义可知,OA,OB,OC都是截圆半径,可以得到以下关系:OA⊥BC,OB⊥AC,OC⊥AB由于OA、OB、OC是向量,因此上述关系可以写为:OA·BC=0,OB·AC=0,OC·AB=0其中“·”表示点乘。

根据向量的点乘性质可知:OA·(B-C)=0,OB·(C-A)=0,OC·(A-B)=0将向量差展开得:OA·B-OA·C=0,OB·C-OB·A=0,OC·A-OC·B=0进一步展开可得:R^2-R'^2=0,R'^2-R''^2=0,R''^2-R^2=0整理得:R^2-R'^2=R''^2-R^2移项得:2R^2=R'^2+R''^2根据圆的定义可知,外心到三角形的每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因此R=R'=R''。

三角形“四心” 与向量的完美结合

三角形“四心” 与向量的完美结合

三角形的“四心”与向量的完美结合三角形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的向量形式 一. 知识点总结1)O 是ABC ∆的重心⇔=++; 若O 是ABC ∆的重心,则ABC AOB AOC BOC S 31S S S ∆∆∆∆===故0OC OB OA =++;1()3PG PA PB PC =++⇔G 为ABC ∆的重心.2)O 是ABC ∆的垂心⇔OA OC OC OB OB OA ⋅=⋅=⋅;若O 是ABC ∆(非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则C tan B tan A tan S S S AOB AOC BOC ::::=∆∆∆故0OC C tan OB B tan OA A tan =++3)O 是ABC ∆的外心⇔|OC ||OB ||OA |==(或222==) 若O 是ABC ∆的外心则C 2sin :B 2sin :A 2sin AOB sin AOC sin BOC sin S S S AOB AOC BOC =∠∠∠=∆∆∆::::故C 2sin B 2sin A 2sin =++ 4)O 是内心ABC ∆的充要条件是(=-⋅=-⋅=-⋅引进单位向量,使条件变得更简洁。

如果记,,的单位向量为321e ,e ,e ,则刚才O 是ABC ∆内心的充要条件可以写成 0)e e ()e e ()e e (322131=+⋅=+⋅=+⋅ O 是ABC ∆内心的充要条件也可以是0OC c OB b OA a =++ 若O 是ABC ∆的内心,则c b a S S S AOB AOC BOC ::::=∆∆∆故 C sin B sin A sin c b a =++=++或;||||||0AB PC BC PA CA PB P ++=⇔ABC ∆的内心;向量()(0)||||AC AB AB AC λλ+≠所在直线过ABC ∆的内心(是BAC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二. 范例(一).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内心结合考查例1.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λ,[)+∞∈,0λ则P 点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解析:AB 的单位向量设AB 与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21e e 和, 又AP OA OP =-,则原式可化为)(21e e AP +=λ,由菱形的基本性质知AP 平分BAC ∠,那么在ABC∆中,AP 平分BAC ∠,则知选B.点评:这道题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新颖、陌生”是什么?没见过!想想,一个非零向量除以它的模不就是单位向量? 此题所用的都必须是简单的基本知识,如向量的加减法、向量的基本定理、菱形的基本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若十分熟悉,又能迅速地将它们迁移到一起,解这道题一点问题也没有。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 角 形 “四 心”所谓三角形“四心”是指三角形重心、垂心、外心及内心。

当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四心重合为一点,统称为三角形中心。

一、三角形外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垂线交点叫外心,即外接圆圆心。

ABC ∆重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性 质:1.外心到三顶点等距,即OC OB OA ==。

2.外心及三角形边中点连线垂直于三角形这一边,即AB OF AC OE BC OD ⊥⊥⊥,,.3.向量性质:若点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则点O 为ABC ∆外心。

二、三角形内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点叫做三角形内心,即内切圆圆心。

ABC ∆内心一般用字母I 表示,它具有如下性质:性 质:1.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等距,且顶点及内心连线平分顶角。

2.三角形面积=⨯21三角形周长⨯内切圆半径. 3.向量性质:设()+∞∈,0λ,则向量,则动点P 轨迹过ABC ∆内心。

三、三角形垂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高交点叫重心。

ABC ∆重心一般用字母H 表示。

性 质:1.顶点及垂心连线必垂直对边,即AB CH AC BH BC AH ⊥⊥⊥,,。

2.向量性质:结论1:若点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则点O 为ABC ∆垂心。

结论2:若点O 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222222+=+=+,则点O 为ABC ∆垂心。

四、三角形“重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

ABC ∆重心一般用字母G 表示。

性 质:1.顶点及重心G 连线必平分对边。

2.重心定理:三角形重心及顶点距离等于它及对边中点距离2倍。

即GF GC GE GB GD GA 2,2,2===3.重心坐标是三顶点坐标平均值. 即3,3C B AG C B A G y y y y x x x x ++=++=. 4.向量性质:(1)0=++GC GB GA ;(2))(31++=。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 角 形 的“四 心”所谓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及内心;当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四心重合为一点,统称为三角形的中心;一、三角形的外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叫外心,即外接圆圆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性 质:1.外心到三顶点等距,即OC OB OA ==;2.外心与三角形边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三角形的这一边,即AB OF AC OE BC OD ⊥⊥⊥,,.3.向量性质: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AC OA OC CB OC OB BA OB OA ⋅+=⋅+=⋅+)()()(,则点O 为ABC ∆的外心;二、三角形的内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内切圆圆心;ABC ∆的内心一般用字母I 表示,它具有如下性质:性 质:1.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等距,且顶点与内心的连线平分顶角;2.三角形的面积=⨯21三角形的周长⨯内切圆的半径. 3.向量性质:设()+∞∈,0λ,则向量||||(AC AB AP =λ,则动点P 的轨迹过ABC ∆的内心;三、三角形的垂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H 表示;性 质:1.顶点与垂心连线必垂直对边,即AB CH AC BH BC AH ⊥⊥⊥,,;2.向量性质:结论1: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OA OC OC OB OB OA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结论2:若点O 为△ABC 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222222AB OC CA OB BC OA +=+=+, 则点O 为ABC ∆的垂心; 四、三角形的“重心”:定 义: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ABC ∆的重心一般用字母G 表示;性 质:1.顶点与重心G 的连线必平分对边;2.重心定理:三角形重心与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与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即GF GC GE GB GD GA 2,2,2===3.重心的坐标是三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即3,3C B AG C B A G y y y y x x x x ++=++=. 4.向量性质:10=++GC GB GA ; 2)(31PC PB PA PG ++=;。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表示汇总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表示汇总

文_
教育教学
46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内心,垂心这四心与
向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对三角形四心的向
量表示进行总结并证明。

一、三角形重心的向量表示
点P 为△ABC 的重心
⇔(D 为BC 中
点)

证明:
D 为BC 中点
P 为△ABC
的重心
注:点P 为△ABC
的重心的
另一种证法:
“充分性”:已知点P 为△ABC 的重心
以PB,P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BEC,对角线PE 交BC 于D ∵平行四边形PBEC 对角线互相平分∴∵点P 为△ABC
的重心“必要性”:反之亦成立∴点P 为△ABC 的重心二、三角形外心的向量表示1.点P 为△ABC 的外心.2.点O 为△ABC
的外心 证明:设D 为AB 中点,E 为BC 中点,F 为AC 中点O 是△ABC
的外心同理,三、三角形内心的向量表示1.若,则点P 的轨迹经过△ABC 的内心。

证明:∵,分别为,方向上的单位向量∴点P 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点P 的轨迹经过△ABC 的内心2.
若,则O 为△ABC 的内心。

证明: 设则E 在∠BAC 的外角平分线上∴O 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同理O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 也在∠ACB 的角平分线上(作者单位: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参考文献[1]王波《也谈三角形四心的统一表达形式》数学通讯.2010年第8期三角形”四心”的向量表示汇总
陆竞怡。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

高中数学-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向量关系(附向量知识点)一、三角形四心知识点(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a|=1☆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向量加法AB BC +=AC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AB BC CD PQ QR AR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Ⅰ)a a⋅=λλ;(Ⅱ)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λ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 =a λ,方向是任意的☆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a λ☆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21,e e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λλ使:2211e e a λλ+=,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1,e e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若()()1122,,,a x y 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1212a b x x y y ⋅=⋅+⋅(2) 若()()2211,,,y x B y x A ,则()2121,AB x x y y =--(3) 若a =(x,y),则λa =(λx, λy)(4) 若()()1122,,,a x y b x y ==,则1221//0a b x y x y ⇔-= (5) 若()()1122,,,a x y b x y ==,则a b ⊥,02121=⋅+⋅y y x x☆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a ·b =︱a ︱·︱b ︱cos θ 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00a ⋅=☆向量的投影:︱b ︱cos θ=||a ba ⋅∈R ,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22||a a a a ⋅==☆乘法公式成立: ()()2222a b a b a b a b +⋅-=-=-;()2222a ba ab b ±=±⋅+222a a b b =±⋅+☆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作OA =a , OB =b ,则∠AOB=θ (01800≤≤θ)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cos θ=cos ,a b a ba b•<>=•=222221212121y x y x +⋅+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同方向时,θ=00,当且仅当a 与b 反方向时θ=1800,同时0与其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补充:线段的定比分点()()()设,,,,分点,,设、是直线上两点,点在P x y P x y P x y P P P 11122212ll 上且不同于、,若存在一实数,使,则叫做分有向线段P P P P PP P 1212λλλ→=→P P P P P P P P 12121200→><所成的比(,在线段内,,在外),且λλx x x y y y P P P x x x y y y =++=++⎧⎨⎪⎪⎩⎪⎪=+=+⎧⎨⎪⎪⎩⎪⎪12121212121122λλλλ,为中点时,()()()如:,,,,,,∆ABC A x y B x y C x y 112233则重心的坐标是,∆ABC G x x x y y y 12312333++++⎛⎝ ⎫⎭⎪三、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例1: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BC ∆,E D 、分别为边AC BC 、的中点.AD AC AB 2=+ ∴AD OA OP λ2+= AP OA OP += AD AP λ2=∴AP ∴//AD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即选C .例2: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B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ACAB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C AB +平分BAC ∠,∴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内心,即选B .例3:O 是平面上一定点,C B A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AC AB OA OP ++=λ,[)+∞∈,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分析:如图所示AD 垂直BC ,BE 垂直AC , D 、E 是垂足.AC AB +BC ⋅=BC AC BC AB ⋅+=+-=0∴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即选D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1)⇔=++0OC OB OA O 是ABC ∆的重心.证法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y x O⇔=++0OC OB OA ⎩⎨⎧=-+-+-=-+-+-0)()()(0)()()(321321y y y y y y x x x x x x ⎪⎪⎩⎪⎪⎨⎧++=++=⇔33321321y y y y x x x x ⇔O 是ABC ∆的重心. 证法2:如图OC OB OA ++02=+=OD OA ∴OD AO 2=∴D O A 、、三点共线,且O 分AD 为2:1 ∴O 是ABC ∆的重心(2)⇔⋅=⋅=⋅OA OC OC OB OB OA O 为ABC ∆的垂心.证明:如图所示O 是三角形ABC 的垂心,BE 垂直AC ,AD 垂直BC , D 、E 是垂足.0)(=⋅=-⇔⋅=⋅CA OB OC OA OB OC OB OB OA AC OB ⊥⇔同理BC OA ⊥,ABOC ⊥⇔O 为ABC ∆的垂心B CDB CD(3)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O 是∆ABC 的内心O OC c OB b OA a ⇔=++0为ABC ∆的内心.证明:bACc AB 、分别为AC AB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bACc AB +平分BAC ∠, (λ=∴AO bACc AB +),令c b a bc ++=λ ∴c b a bc AO ++=(bACc AB +) 化简得0)(=++++AC c AB b OA c b a∴0=++OC c OB b OA a(4==⇔O 为ABC ∆的外心。

三角形五心的向量表达式

三角形五心的向量表达式

三角形五星的向量表达式1若P是△ABC的重心PA+PB+PC=02若P是△ABC的垂心PA•PB=PB•PC=PA•PC(内积)3若P是△ABC的内心aPA+bPB+cPC=0(abc是三边)4若P是△ABC的外心|PA|²=|PB|²=|PC|²(AP就表示AP向量|AP|就是它的模)5AP=λ(AB/|AB|+AC/|AC|),λ∈[0,+∞)则直线AP经过△ABC内心6AP=λ(AB/|AB|cosB+AC/|AC|cosC),λ∈[0,+∞)经过垂心7AP=λ(AB/|AB|sinB+AC/|AC|sinC),λ∈[0,+∞)或AP=λ(AB+AC),λ∈[0,+∞)经过重心8.若aOA=bOB+cOC,则0为∠A的旁心,∠A及∠B,C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以下是一些结论的有关证明】1.O是三角形内心的充要条件是aOA向量+bOB向量+cOC向量=0向量充分性:已知aOA向量+bOB向量+cOC向量=0向量,延长CO交AB于D,根据向量加法得:OA=OD+DA,OB=OD+DB,代入已知得:a(OD+DA)+b(OD+DB)+cOC=0,因为OD与OC共线,所以可设OD=kOC,上式可化为(ka+kb+c)OC+(aDA+bDB)=0向量,向量DA与DB共线,向量OC与向量DA、DB不共线,所以只能有:ka+kb+c=0,aDA+bDB=0向量,由aDA+bDB=0向量可知:DA与DB的长度之比为b/a,所以CD为∠ACB的平分线,同理可证其它的两条也是角平分线。

必要性:已知O是三角形内心,设BO与AC相交于E,CO与AB相交于F,∵O是内心∴b/a=AF/BF,c/a=AE/CE过A作CO的平行线,与BO的延长线相交于N,过A作BO的平行线,与CO的延长线相交于M,所以四边形OMAN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向量OA=向量OM+向量ON=(OM/CO)*向量CO+(ON/BO)*向量BO=(AE/CE)*向量CO+(AF/BF)*向量BO=(c/a)*向量CO+(b/a)*向量BO∴a*向量OA=b*向量BO+c*向量CO∴a*向量OA+b*向量OB+c*向量OC=向量02.已知△ABC为斜三角形,且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一个定点,动点P满足向量OP=OA+入{(AB/|AB|^2*sin2B)+AC/(|AC|^2*sin2C)},求P点轨迹过三角形的垂心OP=OA+入{(AB/|AB|^2*sin2B)+AC/(|AC|^2*sin2C)},OP-OA=入{(AB/|AB|^2*sin2B)+AC/(|AC|^2*sin2C)},AP=入{(AB/|AB|^2*sin2B)+AC/(|AC|^2*sin2C)},AP•BC=入{(AB•BC/|AB|^2*sin2B)+AC•BC/(|AC|^2*sin2C)}, AP•BC=入{|AB|•|BC|cos(180°-B)/(|AB|^2*sin2B)+|AC|•|BC| cosC/(|AC|^2*sin2C)},AP•BC=入{-|AB|•|BC|cos B/(|AB|^2*2sinB cos B)+|AC|•|BC| cosC/(|AC|^2*2sinC cosC)},AP•BC=入{-|BC|/(|AB|*2sinB)+|BC|/(|AC|*2sinC)},根据正弦定理得:|AB|/sinC=|AC|/sinB,所以|AB|*sinB=|AC|*sinC ∴-|BC|/(|AB|*2sinB)+|BC|/(|AC|*2sinC)=0,即AP•BC=0,P点轨迹过三角形的垂心3.OP=OA+λ(AB/(|AB|sinB)+AC/(|AC|sinC))OP-OA=λ(AB/(|AB|sinB)+AC/(|AC|sinC))AP=λ(AB/(|AB|sinB)+AC/(|AC|sinC))AP与AB/|AB|sinB+AC/|AC|sinC共线根据正弦定理:|AB|/sinC=|AC|/sinB,所以|AB|sinB=|AC|sinC,所以AP与AB+AC共线AB+AC过BC中点D,所以P点的轨迹也过中点D,∴点P过三角形重心。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表示

三角形四心的向量表示

AH BC.
垂心
又∵点D在AH的延长线上,∴AD、BE、CF相交于一点.
1.O是 ABC
1
的垂心
OA OB OB OC OC OA
2. (
AB | A B | cos B

AC | A C | cos C
)
2
[0, )
是△ABC的边BC的高AD 上的任意向量,过垂心.
例 5 .如 图 , 在 A B C 内 求 一 点 P , 使 得 : |AP| +|BP| +|CP|
2 2 2
的值最小.
解 : 设 A P = m ,A B = a ,A C = b , 则 B P = m - a ,C P = m - b . m
2
A
| AP | | BP | | CP | (m a) a b 3 )
则 A G A D (b EG EB (
AE EG AG , 即 :
( 1 2
1 2
a, EB EC CB
1 2
b a.
1 2
a) b 1 2
1 2
a,
A
1 2
1 2
b a)
b ( 1 2
b a.
2
1

2
a b
2
解:
(1) .
1 2 1 2

a b

2

a
b

2

2
1 2

a b 1 2

2


a b

2
cos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 外心 垂心 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 外心 垂心 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

三角形中有关内心外心垂心重心的向量的数值关系1. 引言三角形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形状,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特征。

在三角形中,内心、外心、垂心和重心是四个与三角形相关的重要点,它们的位置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几何信息。

本文将围绕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和重心展开讨论,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向量数值关系。

2. 内心内心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切圆的圆心,它与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切。

记三角形的内心为I,三个顶点为A、B、C,分别到内心的距离记为r。

根据定义,内心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IA = IB = IC = r。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来研究内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

假设三角形的边向量分别为向量AB、向量BC和向量CA,内心到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分别为向量IA、向量IB和向量IC。

根据向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 向量IA = r * 向量AI,即向量IA与向量AI同方向且长度为r倍关系。

2) 由向量加法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向量IB = 向量AB + 向量AI。

同理,向量IC = 向量BC + 向量BI。

通过这些向量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内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并深入探讨内心在三角形内部的位置特性。

3. 外心外心是一个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位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记三角形的外心为O,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R1、R2和R3。

根据定义,外心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OA = OB = OC = R。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知识来研究外心与三角形顶点之间的数值关系。

假设三角形的边向量分别为向量AB、向量BC和向量CA,外心到三角形顶点的向量分别为向量OA、向量OB和向量OC。

根据向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 向量OA = R * 向量AO,即向量OA与向量AO同方向且长度为R 倍关系。

2) 由向量加法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向量OB = 向量AB + 向量AO。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 “心”的向量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三角形中,因为有三边和三角,故有很多的心。

其中作为学生应掌握的四个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

不仅要理解其定义、性质,还需了解和分析其向量的表示形式。

由于向量是一种研究几何图形的另一种工具,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归纳,让同行借鉴。

一.各心的定义。

1. 重心: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

其性质一是连接重心和顶点,延长后必交于对应边的中点。

其性质二是重心把中线长分成2:1。

2. 垂心:三角形三边的高线的交点。

其性质为垂心与顶点的连线必与对应的边垂直。

3. 外心:三角形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即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

其性质是外心到三顶点等距离。

4.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即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

其性质是内心到三边等距离。

二.各心的向量表示。

在三角形ABC 中,点O 为平面内一点,若满足:
1.=++,则点O 为三角形的重心。

分析:由+=-,以OC OB ,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OBEC ,
点D 为BC 中点,如图,由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有+=,交BC 于D ,从而有-===2
故O 为重心。

A
B C
O
D
E
2
==O 为三角形的外心。

3.⋅=⋅=⋅,
+=+=+,则点O 为三角形的垂心。

分析:由OA OC OC OB OB OA ⋅=⋅=⋅有三个等式,其中一个如⋅=⋅, 则有0)(=-,有0=⋅,故AC OB ⊥。

同理可证,点O 为三角
形的垂心。

A
B C O
D
而在三角形
ABC 中,记OA a =,OB b =,OC c =,则由
2222BO AC CO AB +=+ 2
222)()(+-=+-,展开为⋅=⋅22,则0)(=⋅- 故OB AC ⊥ ,同理可证OA BC ⊥,从而点O 为三角形的垂心。

4
=++,则点O 为三角形的内心。

分析:若点O 为三角形ABC 的内心。

如图,延长AO ,过点C 作BO CE //,由于
CDE BDO ∆∆与相似,有DB
CD OB CE =,由AD 为角A 的平分线,有AB AC DB CD =,从而有AB AC OB CE =,,OB AB AC CE ⋅=故AB
AC ⋅=
A
B C O
D
E 同理可得,BC BD OE OD =,BC BD
OD OE ⋅=,而BO 为角B 的内角平分线,AB
OA BD OD =, 有OA AB BC BC AB OA OE ⋅=⋅=,故AB
BC ⋅= 而+=,所以AB
AC AB BC ⋅+=⋅, AC AB BC ⋅+⋅=⋅-
=++
三.动点的轨迹过三角形心的问题:
设点P 为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定点,点Q 为平面内的一个动点,若满足:
1.)(++=λ,(其中R ∈≠λλ,0),则动点Q 一定过ABC ∆的重心。

2
.++=λ,(其中R ∈≠λλ,0),则动点Q 一定过ABC ∆的内
心。

表示,方向的单位向量之和,由菱形性质可知,
λ为角A 的内角平分线。

3
.PA PQ ++=λ(其中R ∈≠λλ,0),则动点Q 一定过
ABC ∆ 的垂心。

+
如图,在ABC ∆中,,BC AD ⊥延长AD ,过点B 作,//AC BM 记
,1BD a =,2CD a =
,AC b =,AB c =则21a a b BM =,b a a BM ⋅=21,故有a a BM ⋅=2
1 2a a AD AM =,AD a a AM ⋅=2,a a ⋅=2
A
B
C O
D M b c
a 1a 2
由+=,从而有
a a a a 212+=⋅, C AC B AB a a a a a
cos cos 2121⋅+⋅=+=⋅,有
与+共线,
+垂直。

4
.2PQ +++=λ(其中R ∈≠λλ,0),则动点Q 一定过ABC ∆的外心。

四.三角形的外心O 与它的垂心H 的关系: )(2++-=++=。

在ABC ∆中,以B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BC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设),(11y x A ,
)0,(2x B -,)0,(2x C 。

则不难求得它的外心坐标)2)(,0(1
2
12221y x x y O --,从而有 )2)(3,(12121221y y x x x --=++。

它的垂心坐标),(1
21221y x x x H -,从而有 ))(3,2(1
2122211y x x y x HC HB HA ---=++。

向量作为一种新的计算工具,其在不少的规律上有简明的表现,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还能找到更加美丽的关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