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把字句
浅析“把”字句
浅析“把”字句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将根据所收集的语料试着对把字句提出自己的见解。
“把”表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和影响。
通常来说,构成把字句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把字句的宾语一般是确指的;(2)动词是及物的,一般含有处置和支配意义;(3)一般在动词后(或前)有其他成分,表示所产生的结构或双音节动词本身含有结果意义;(4)否定副词、能愿动词用在“把”前。
下面我们将就这几点要求分别分析一下把字句的形式。
1.把字句的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把字句”本身就是说明A物体对B物体的动作行为产生了某种影响的句式,因此要求该动词谓语所指向的宾语往往是确指的。
这常需要在所指对象前加上“这”、“那”等指示代词或其他限定词。
例如:(1).于观喘上一口气来,拉拉被揪皱的衣服,示意马青把手里的垒球棒放回门后。
(《顽主》)此句中的“手里的”对“垒球”形成限定。
(2). 他的强壮身态把那身白运动衣塞得满满的,一跑动起来,全身各组肌肉群不停抖擞,可说是曲线毕露(《刘慧芳》)“那身”对“白运动衣”形成了限定2.动词是及物的,一般含有处置和支配意义;“把”字句中“把”的作用就是把宾语提前,因此,“把”字句中的主要动词一定是及物动词,否则就管不住把后面的词语了。
例如:正确用法:(1).“真差劲儿”,看来你们公司没经过良好的职业训练就把你派来了。
(《顽主》)一句中,“派来”即为及物动词,支配宾语“你”。
(2). “帮我把桌子清理出来。
”(《刘慧芳》)一句中,谓语“清理”支配宾语“桌子”。
错误用法:“在影片拍摄中,尼克莱达和摄制组的中国同事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人们亲昵地称呼她“尼克”,平时她不愿别人把自己当外宾对待,而要求把她同中国演员一视同仁,渐渐地大家都不把她当外人对待了。
”句中的“把她同中国演员一视同仁”不通。
“一视同仁”是不及物的动词性的固定词组,不能支配“她”,不能充当把字句的谓语,应该改为“而要求对她象对中国演员一样”。
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点
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点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中文语法中的两种重要句型,它们在表达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以下是关于这两种句型的知识点:
把字句:
结构:基本结构是“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
意义:这种句型通常表示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
在上述例子中,“他”对“书”进行了“放”的动作,并指定了位置“在桌子上”。
转换:有些把字句可以转换为普通的主动句,但意义可能有所变化。
例如,“他把书看完了”可以转换为“他看完了书”,但后者更强调“看完”的动作本身,而不是“他”对“书”的处置。
被字句:
结构:基本结构是“宾语+被+主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书被他放在桌子上。
”
意义:这种句型通常表示宾语受到主语的影响或动作。
在上述例子中,“书”受到了“他”的“放”的动作,并指定了位置“在桌子上”。
转换:被字句可以转换为把字句,但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书被他看完了”可以转换为“他把书看完了”,但两者强调的焦点不同,前者更强调“书”受到了“看”的动作,而后者更强调“他”对“书”的处置。
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互相转换,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表达需要。
使用这两种句型时,需要确保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动词的选择以及其他成分的配置都是合理的,以避免产生歧义或错误的表达。
总的来说,把字句和被字句在中文表达中各有其独特的用法和意义,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意图。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什么是“把”字句:1.谓语动词牵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2.“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由于某种动作或原因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货状态。
(1)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治理海河+海河好了(2)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收拾房间+房间状态(3)孩子吃糖把牙吃坏了。
=吃糖+牙坏了(4)他把盘子端着。
=端盘子+端着状态3.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宜理解分析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
因为很多介引成分在一定的句子格式里不能移到动词后面。
(5)老张把炉子生上了火。
(6)他让买粥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
(7)他把草稿纸订成一个个本子。
“把”字句有四个特点1.谓语不能是简单形式: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
(1)带不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2)带宾语:把xx打断了一条腿。
(3)带状语:把毛衣往xx。
(4)带动态助词:把茶喝了。
(5)动词重叠:把情况说说。
(6)动补型双音节词:不要把直线延长。
/把战线扩大。
2.“把”字宾语的特点:“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1)可以说:把那支铅笔给我。
(2)不能说:把一支铅笔给我。
如果用无定、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
(3)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
(4)把一天当做两天用。
语义上,“把”的宾语主要是动作的受事,也可以是工具、处所、与事、使事、乃至施事。
(5)服务员一不小心把茶杯打破了。
(受)(6)涂来抹去,把笔都弄坏了。
(工具)(7)他把地面都铺上了地砖。
(处所)(8)我还没有把衣服钉上扣子呢。
(与事)(9)小伙子一番话,把大娘乐得合不上嘴。
(使事)(10)怎么把个小偷跑了。
3.构成“把”字句的动词: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
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联系动词(有,在,存在,是,像,姓,属于)和感受动词(赞成,知道,同意,觉得,相信,希望,主张,要求,看见)不能构成“把”字句。
把字句基本知识结构句式
1一什么叫“把”字句“把”字句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
是指在句子中,用介词“把”将句子中的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以强调动词的结果。
二“把”字句的基本句式1 基本句式主语+把+名词+动词例:我把作业交了/你把信寄了/他把饭做了/我把地拖了/小王把纸撕了/小李把窗户打开了/田中把黑板擦了/玛丽把我的手拉着2 练习:请每个学生造一个把字句三“把”字句中名词的特点1名词是动词的宾语比如上面的例子中,“作业”是“交”的宾语,“信”是“寄”的宾语,“饭”是“做”的宾语,“地”是“拖”的宾语,“纸”是“撕”的宾语,“窗户”是“打开”的宾语,“黑板”是“擦”的宾语,“手”是“拉”的宾语。
2名词所指代的事物是已知的,有定的,前面常常加“这”、“那”或其它限制性的修饰语。
比如:把作业交了(已知是哪些作业)。
把信寄了(已知是哪封信)。
把饭做了(已要做什么饭)。
等等。
3练习请在画线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名词小王把–———学会了。
田中把———弄脏了。
小李把———买了。
他把———拿走了。
他把———吃了。
她把———穿上了。
四“把”字句中动词的特点“把”字句中动词一般不用单个动词,而是带其它成分。
1动词+了(着)例子:我把苹果吃了/他把书拿着/他把那盆花买了/小李把门关上了/小王把茶喝着/2动词重叠例子:我把房间打扫打扫/玛丽把桌子擦擦/大卫把花看看/他们把问题研究研究/田中把句子想想3动词是动结式、动趋式例子:你把饭吃完/老师把学生叫进来/妈妈把客人带到房间/把花拿到窗台上/把狗赶出去4动词+动量(时量)宾语例子:老师把作业又说了一遍/小王把书拿走了三天/他把水喝了两杯/玛丽把会话读了很多遍5动词+介词短语例子:姐姐把画挂在墙上/大卫把衣服放在床上/小王把信给玛丽/小李把粉笔拿给老师6动词+得+情态补语例子:把小王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把小李听得只点头/把大卫跑得气喘吁吁/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7动词前有修饰成分例子:别把废纸满地扔/小王把水往小李身上泼/红军把敌人彻底消灭/小孩把衣服往下脱8练习:针对每种情况造句五“把”字句的语法意义1表示处置。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完整版
现代汉语特殊句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口诀]把被连,兼是现。
1、把字句把字句是一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的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使得语句的表达变得灵活多样,也为诗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把”字,还可以用“将”等虚词起到这样的作用。
例如:我把我的作文本忘在家里了。
他把他人生的黄金时期硬是这样虚度过去了。
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注意]把字句的本质就是将宾语前置,与介词“把”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
在句式变换中,把字句是一种最基本的变换样式,也是最简单的变换,但是在写作中,它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被字句被字句(也称“被动句”)是一种用“被”字变施事者(正常的语序中是主语,相应的宾语就被称为“受事者”)为状语或者用“被”字表示受事者所受的动作、行为的特殊句式。
如: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吓懵了。
/ 我被吓懵了。
我被李老师这重重的一掌给打醒了。
/ 我被打醒了。
我被《疯娘》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
/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 敌人被打败了。
他被公司开除了。
/ 他被开除了。
[注意]被字句的本质是表示受事者所受到的动作、行为,突出的是受事者,所以有时候说出施事者,有时候不说出施事者,这要看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了。
另外,在句式变换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比如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突出句子的某一表达重点”,被字句就是非常必需的。
例如:改变下列句子的句式,强调我方无辜。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了。
改写成为被动句:答案: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了。
对外汉语把字句
“把”字句表示什么意思用了介词“把”的句子叫把字句。
大多数“把”句子的意思是:某个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行为、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受到某种影响,产生某种结果。
例如:(1)他把那瓶水喝完了。
确定的事物:那瓶水;行为:喝;结果:完了(2)他把包放到柜子里。
确定的事物:包;行为:放;结果:到柜子里2.为什么要用“把”字句要强调结果.如果一个动词又有宾语,又有补语,我们就把宾语拿到前面去,因为宾语和补语不能都放在动词的后面。
例如:放,包,在柜子里。
我们不可以说:他放包在柜子里。
而要必须说:那个包(他)放在柜子里3①“把”字句的基本结构:(主语)十把十“把”的宾语十谓语动词十其它成分例如1:把+“把”的宾语+谓语动词+在/到/给例如二:把+“把”的宾语+谓语动词+给+谁②“把”字句表处置例如:他把那本书放在桌子上。
我把包放在柜子里。
③语法特点:“把”字后边的名词应该是已知的、确定的、可以理解的;“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要加其它成分,最少也要加“了、着”;例如:他把门关上了。
4.“把”字句的教学设想第一步:1.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宾语、补语等)同时说明,格式中的宾语指的是“把”所涉及的事物,即“把”的宾语,而不是动词的宾语,且这个宾语必须是有定的,也就是说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动词后必须要有其他成分,包括宾语、补语、动词重叠式(VV)、动态助词“了”、“着”等。
然后举例如下:(刮风了),你把窗户关上吧。
(“窗户”是你我共知的,“关”后带补语“上”)我把那本小说看完了。
(一般不说“一本小说”,“看”后带补语“完”)我们把房间打扫打扫吧。
(“房间”是有定的,动词用重叠式)我把那个盒子给她了。
(动词“给”后带宾语“她”)我把行李托运了。
(动词“托运”后带动态助词“了”)2.主语+想/要/能/已/没+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说明:格式中的“想”、“要”“能”等代表能愿动词,还有“会”、“可以”“应该”等;“已”还包括“已经”;“没”包括“没有”。
再探“把”字句
再探“把”字句“把”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普遍运用的特殊句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显而易见。
本文通过探析“把”字句在日常表达中呈现出的其它语法意义和特点,进一步明晰“把”字句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作用,旨在使我们更完整、更准确地理解和用好这种特殊句式。
标签:“把”字句特殊句式特点语法意义一、“把”字句的基本特点“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使用介词“把”的基本格式是:“甲把乙怎么样”,或表示为:“X+把+Y+VP”(“VP”表示动词性词语),例如“我们已经把任务完成了”“弟弟把花瓶打碎了”。
无论从介词研究还是从句式研究看,对介词“把”或者说对“把”字句的研究是最多的。
一般认为“把”字句都表示一种处置意义。
所谓处置,是指谓语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介引的对象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如“把衣服洗干净了”,“洗”使衣服产生结果“干净”。
“把窗户开着”,“开”使窗户处于一种状态。
“把草坪修剪好了”,“修剪”使草坪发生了变化,处于一种新的状态。
有关“把”字句的一些最基本的特点,许多教材都做了相应的介绍,归纳起来,大体如下:(一)“把”的后边一般是名词,表示有定指的、被处置的或被影响的人或物。
如:(1)把书翻到100页。
(2)把一位大夫请来了。
“把”的后边有时也可以是动宾短语或主谓短语,但可以用“这件事”去复指,表示的是有定指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事情。
如:(3)我们一定要把维护安定团结(这件事)当作首要工作来抓。
(4)王师傅把他挖掘第一桶金的过程说了一遍。
(二)“把”和后边的词语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它后面的动词“VP”,前后总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只用一个单个儿动词,尤其不能是单音节动词。
如:(5)妈妈把衣服熨了一遍。
(6)爷爷把腰弯着。
(7)他把我当朋友看。
(8)孩子们把手举得高高的。
(三)“把”后的宾语,即乙(或Y),通常是动词的受事,有时是整个动补结构或动宾结构的受事。
句式转换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换(附练习有答案)
句式转换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换(附练习有答案)一、把字句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
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另一种句式。
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接下来我们来读读下列句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1.我把作业写完了。
2.雨水把衣服淋湿了。
3.作业被我写完了。
4.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从这四句话中可以看出前两句是把字句,后两句是被子句。
把被子句转换方法方法:“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首先找出句子中人和物的关系,再用把字句或被字句来重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来看几个例子)例1:大水淹没了庄稼。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对了)大水和庄稼的关系;那谁把谁怎么样了:主动者是大水,被动者是庄家。
淹没了是动作。
所以改成把字句是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那是谁被谁怎么样了: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再说长一点的句子,长一点的句子会碰到很多修饰语。
例2:狡猾的狐狸欺骗了老虎。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对了)狐狸和老虎的关系。
那谁把谁怎么样了:主动者是狐狸,被动者是老虎。
欺骗了是动作。
表示动作的词是:欺骗了。
那么什么样的狐狸:狡猾的狐狸完整表述:狡猾的狐狸把老虎欺骗了。
那是谁被谁欺骗了。
老虎被狐狸欺骗了。
那么什么样的狐狸:狡猾的狐狸完整表述:老虎被狡猾的狐狸欺骗了。
”其实“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很简单: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
“把”字句
“把”字句教学
妈妈洗了衣服。 妈妈把衣服洗了。
? 什么是“把”字句
含义: 动作发出者对动作对象做了什么,使其受到影
响,从而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个结果。
也就是:
A 动作 B
BC
为什么要用“把”字句
要强调结果 如果一个动词又有宾语,又有补语,我们就把宾语拿 到前面去,因为宾语和补语不能都放在动词的后面。 例如:放,包,在柜子里。 我们不可以说: 他放包在柜子里。 而要必须说: 那个包(他)放在柜子里
E.G 姐姐把房间打扫干净了。(动词+补语) 保姆把婴儿照顾得很好。(动词+“得”+补语) 快把那封信给我!(动词+宾语)
1)发生位移
你把桌子搬到 去。
他 自己的钱都 了乞丐。
小王把我的行李
二楼。
错误分析 我在食堂吃饺子。 我把饺子吃在食堂里。
2)状态改变
• 把窗户 。
• 我的钱包
。
• 我把车骑
• 结构:主语 + 谓语 +宾语
老师 老师 我们
打开了 关上了 写完了
门。 灯。 作业。
把字句基本结构:
•
主语 +把
老师 把 老师 把 我们 把
+宾语 + 谓语
门 灯 作业
打开了。 关上了。 写完了。
他们吃完了苹果。
他们把苹果吃完了。
1.老师放书,书在桌子上。 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
2. 小明搬椅子,椅子在教室后面。 小明把椅子搬到教室后面。
E.g. 我没有把你说的话告诉他。 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他们已经把所有任务都完成了。
• 他把苹果没有吃完。 ×
把字句
编辑本段概念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
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汉语动词谓语句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之后,而用了“把”字就能把宾语提置于动词之前,以强调行为结果或行为方式。
这种句式在语义上可视为宾语前置,在结构上则是介词结构作状语。
把字句的成立有某些条件:⑴动词一般是能带支配对象的行为动词,即能带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
⑵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
⑶“把”字所介系的宾语通常是确定的,即说话人要有确指的对象。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详细释义定义:一、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进动词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并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如:我们打扫一下房间吧!我们把房间打扫一下吧!二、“把”字句又叫处置式。
处置就是指谓语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三、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宜理解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
因为很多介引成分在一定的句子格式里不能移到动词后面。
如:他把草稿纸订成一个个本子。
此句中动词后另有宾语。
他让卖粥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
此句中动词后有介词短语做补语。
特点:一、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即动词后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单独出现,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或动词的重叠式。
如:把笔给他。
把水喝了。
把这事说说。
或者动词前面有状语,如:别把东西到处扔。
动补型双音节次可以单独出现,如:不要把直线延长。
韵文中可不受上述限制,如:把家还。
二、表处置义的把字句中的“把”的宾语主要是动作的受事,也可是工具、处所。
表致使义的“把”的宾语是施事。
如:把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三、“把”的宾语在意念上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人和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如: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
把一天当做两天用。
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能理解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与被子句的转换主动句——把字句1结构:主语+把+宾语+谓语+其他成分2意义:强调动作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以及结果3注意:①如果有能愿动词、否定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这些词一般放在把的前面如:我想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他没把照相机带来。
你别把衣服弄脏了。
我昨天刚把书借给同学了。
②如果句中谓语有宾语,则“都、全、一齐、统统”等表示全部范围的副词应放在“把”的后面、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只、仅仅、单、光”等表示排他范围的副词,则应放在“把”的后面。
如:他把那些书全买下来了你把钱都花完了吗?我只把冰箱擦了。
4常见形式:①动词带补语:主语+把+宾语+动词+补语(结果/趋向/时量/动量)如:你把计划订好了吗?你把我要得那本书带来了吗?我把妈妈的信又看了一遍。
②动词带宾语:⑴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到/上/给...+宾语2如: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服务员把酒送到客人面前。
他把朋友送上了火车。
我把作业交给了老师。
⑵主语+把+宾语1+动词+成/为/作...+宾语2常见形式:把...当作/看作/当成/看成/比作如:她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
人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
请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
③动词重叠:把字句中的主要动词前后不带别的词语时,它本身往往要重叠一下。
即:主语+把+宾语+动词重叠(详细请找动词重叠的有关资料)如:咱们把教室打扫打扫。
请你把课文读一读。
我把学过的生词又看了看。
④动词带:了/着这时候了/着表示动词的结果。
主语+把+宾语+动词+了/着如:天阴了,你把雨伞带着吧。
他把钱包丢了。
5关于把后面的名词把后面的名词所指的事物必须是确定的。
名词前面常带限制性的词。
如:请把那本书拿过来。
(是确定的某本书,而不能说把有得书拿过来)他把两本书都看完了。
(一定是前边已经说过的那两本书)6不能用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①不及物动词。
即不能带任何宾语的动词。
如:旅行、合作等②表示判断、状态的动词。
如:是、有、像、在等。
③表示心理活动或感官动作的动词。
把的用法现代汉语
把的用法现代汉语一、把的定义和基本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后面加上“把”字构成一个独立的句式结构,被称为“把字句”或“把字结构”。
这种结构在句子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把字结构的定义和基本用法。
1.1 把的定义“把”是一个助词,它没有任何具体意义,只有在与动词连用时才能发挥作用。
它主要起到引出所动作的对象,并表示对该对象进行处理或行动。
1.2 把的用法把字句的使用包括主观态度和客观内容两个方面。
即主观方面是说话人对某些事情或行动持有一定态度,在句子中反映出来;而客观方面则是指所处理或行动的对象。
二、把字结构表示行为处理把字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之一就是表示行为处理。
当说话人希望通过表明拿起某种手段或措施来进行某种解决方法时,通常可以使用把字句。
2.1 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在表达行为处理时,把字句中的对象通常放在谓语前面。
例如:“我把书读了。
”“他把作业写完了。
”在这些例子中,“书”和“作业”就是动作的对象。
通过使用把字结构,说话人突出了动作的行使者和具体目标。
2.2 表示改变状态或位置把字结构还可用于表示对某个事物进行改变状态或位置的处理。
例如:“她把头发梳理得很整齐。
”“他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在这些例子中,“头发”和“家里”都是要进行改变的事物。
通过使用把字结构,在句子中强调了对这些事物进行了处理,使它们达到更好的状态。
三、把字句与其他句式结构的比较和其他句式结构相比,把字句有其独特之处。
下面我们将对比一下把字句与将、被及其他方式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型。
3.1 把字句与将来表述行为把字结构与将来时表示行为两者都可以强调说话人对事物或动作持有态度,并注重过程以及结果。
例如:- 将来时:我明天会赢的。
(强调未来发生的动作)- 把字句:我明天把比赛打赢。
(着重于行为处理过程)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把字句在表达行为时更注重整个行为处理过程,并且强调说话人参与其中。
3.2 把字句与被字句对比在现代汉语中,把字结构和被字结构都能够表示某事物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把字句
结构:主语 + 谓语 +宾语
老师 打开了 门。
老师 关上了 灯。
我们 写完了 作业。
一、把字句结构:
主语 +把 +宾语 + 谓语
老师 把 门
打开了。
老师 把 灯
关上了。
我们 把 作业 写完了。
妈妈洗了衣服。 妈妈把衣服洗了。
他们吃完了苹果。 他们把苹果吃完了。
老师把水……。 老师把黑板…… 请大家把书打开。 请你把电风扇打开。
二、注意:
1.动词后面要有其他成分
主语 +把 +宾语 +动词 +[其他]
老师 把 门
打 开了。
我们 把 作业 写 完了。
妈妈 把 衣服 洗
了。
2.宾语是明确的
妈妈把一件衣服洗干净了。 × 妈妈把这件衣服洗干净了。(那件衣服
爸爸的衣服) 我把一本书看完了。 × 我把这口本语书书看看完完了了。。
吃
我 想
把 这瓶啤酒 喝ຫໍສະໝຸດ 我 可以把 衣服
洗
+[其他]
完。 完。 干净。
3.(1)否定词放在“把”前面
主语+[否定词]+把+宾语+动词+[其他] 他 没有 把 苹果 吃 完。 他把苹果没有吃完。 × 我 没有 把 口语书 看 完。 我 没有 把 作业 写 完。
(2)助动词放在“把 ”的前面
主语 +[助动词] +把 +宾语 +动词
我 能(可以) 把 苹果
现代汉语把字句被字句
4常见形式:
① 动词带补语:主语+把+宾语+动词+补语(结果
/趋向/时量/动量) 如:你把计划订好了吗? 你把我要得那本书带来了吗? 我把妈妈的信又看了一遍。
动词带宾语: ⑴ 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到/上/给+宾语2 如: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服务员把酒送到客人面前。 他把朋友送上了火车。 我把作业交给了老师。 ⑵主语+把+宾语1+动词+成/为/作+宾语2 常见形式:把..当作/看作/当成/看成/比作 如:她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 人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 请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
➢ 6不能用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 ①不及物动词。即不能带任何宾语的动词。如:旅行、合作等 ➢ ②表示判断、状态的动词。如:是、有、像、在等。 ➢ ③表示心理活动或感官动作的动词。如:喜欢、讨厌、知道、认识、
同意、觉得、希望 ➢ 要求、看见等 ➢ ④表示趋向的动词如:上、下、进、出、回、过、起、到等 ➢ ⑤某一事物原来不存在,后通过某种动作产生出来。这种情况不能用
布置得漂亮极了。
方法二: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如“谁做 了什么”改为“谁把什么做了
”,“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谁做 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
“什么被谁怎么样”
。
➢ 将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练习 ➢ 1、风儿把乌云吹散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把手帕洗干净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我把小鸟养在家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我把刚买的铅笔丢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汉语把字句
(五)可能补语不能用于“把”字句 ❖ 1.我一小时把这些练习做得完。 ❖ 2.我把母亲的话永远忘不了。
❖ 1.我一小时能把这些练习做完。 ❖ 2.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的话。
(六)表示状态意的“起来”不能用在“把”字句 中
❖ 1.我把这本小说看起来。 ❖ 2.工人们把那台机器修起来。
❖ 1.我拿着这本小说看起来。 ❖ 2.工人们修起那台机器来。
(三)把字句里的动词一般不能是单个儿动 词,至少也得是动词重叠式,或在前后有些 别的成分。
❖ 1.请你把这封信寄。 ❖ 2.我们应该把野生动物保护。
❖ 1.你把这封信寄出去。 ❖ 2.我们应该把野生动物保护好 。
(四)副词应位于“把”字之前 ; 能愿动词也位于 “把”字之前
❖ 1.我把今天的课没预习好。 ❖ 2.他们决定把小王的事不告诉老师。 ❖ 3. 我把这苹果能吃完。 ❖ 4. 我把作业终于做完了。
课后作业
❖ 请查阅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课 堂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并上网阅读“把”字 句相关论文,就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 撰写800字左右研究报告。
谢谢观看!
现代汉语把字句
什么是“把”字句?
我喝了水。 我把水喝了。
“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 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 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黄廖本)
把字句 结构
❖ 请你 把 书
拿 过来。
❖ 请你 把 包 。
放 在桌子上
❖ 昨天他 把 自行车 丢 了。
❖ 你赶快 把 论文 写 完。
❖ 施事 + 把 + 受事 +动词 +其他
把字句的特点
❖我把饭吃。 ❖我把一件衣服洗了。 ❖我把啤酒想喝完。 ❖我把她喜欢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把字句讲解+练习
2
【练一练】
一、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4.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5.乌云遮住了太阳。 6.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8.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3
1
【试一试】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第一步:划分句子,找到动作词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A 动作
B
第二步:在 A 部分后加入“把”字。
姐姐 把 送给我 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第三步:将动作词放在句子最后
姐姐 把 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送给我。
第四步:理顺句子。
姐姐把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把字句
【例句 1】 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A 动作
B
——改为“把”字句
雨水 把 小菲的衣服 淋湿了
A
B
动作
A + 动作 + B A+把+B+动作
【例句 2】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A
动作
B
——改为“把”字句
同学们 把 一项任务 交给我
A
B
动作
A + 动作 + B
总结:“把”字句方法 第一步:划分句子,找到动作词。 第二步:在 A 部分后加入“把”字。 第三步:将动作词放在句子最后。 第四步:理顺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没把今天的课预习好。 2.他们决定不把小王的事告诉老师。 3. 我能把这苹果吃完。 4. 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判断题
错 1.运动员把比赛大厅走进来。 错 2.我们应该把他帮助。 3.我想喝点茶,请把那个杯子递给我。对 4.他把中文学得很努力。 错 5.敌人没有办法,只好关他进了监狱。 错
(五)可能补语不能用于“把”字句
1.我一小时把这些练习做得完。 2.我把母亲的话永远忘不了。 1.我一小时能把这些练习做完。 2.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的话。
(六)表示状态意的“起来”不能用在“把” 字句中
1.我把这本小说看起来。 2.工人们把那台机器修起来。 1.我拿着这本小说看起来。 2.工人们修起那台机器来。
课后作业
请查阅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课 堂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并上网阅读“把”字 句相关论文,就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 撰写800字左右研究报告。
谢谢观看!
现代汉语“把” 字句
什么是“把”字句? 我喝了水。 我把水喝了。
“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 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 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黄廖本)
把字句 结构
请你 请你 昨天他 你赶快
把 把 把 把
书 包 自行车 论文
拿 放 丢 写
过来。 在桌子上。 了。 完。
施事 + 把 + 受事 +动词 +其他
判断题
错 6.下午要来客人,一清早妈妈就把房间打扫。 错 7.下个月我把驾照一定考了。 对 8.现在我把自己的意见说说。 错 9.我把北京去过两次。 对 10.不把敌人消灭,我们就不得安宁。
思考
1.夫妻双双把家还 2.我把姑咱都跑遍了,也没找到你说的那家 书店。 3.怎么把特务跑了? 4.我把你个死丫头...... 5 2.每个人都把这些樱花树是中日友好的象征。 3.我早就把姑咱来过了。 4.校长把事情的全部经过知道了。 1.我把刚买的杯子打破了。 2.每个人都把这些樱花树当作中日友好的象征。 3.我早就来过姑咱了。 4.校长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三)把字句里的动词一般不能是单个儿动 词,至少也得是动词重叠式,或在前后有些 别的成分。
1.请你把这封信寄。 2.我们应该把野生动物保护。 1.你把这封信寄出去。 2.我们应该把野生动物保护好
。
(四)副词应位于“把”字之前 ; 能愿动词也位于 “把”字之前
1.我把今天的课没预习好。 2.他们决定把小王的事不告诉老师。
我把这苹果能吃完。 4. 我把作业终于做完了。
把字句的特点
我把饭吃。 我把一件衣服洗了。 我把啤酒想喝完。
我把她喜欢了。
(一)、“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
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
1.请你把一封信寄出去。 2.把一本书给我拿过来。 1.请你把这封信寄出去。 2.把那本书给我拿过来。
(二)不及物动词、关系动词、趋向动词、 认知感受动词不能做“把”字句的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