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建设一般原则
标准化猪舍建筑及环境控制
![标准化猪舍建筑及环境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acf3b6b0b1c59eef8c7b4ee.png)
标准化猪舍建筑及环境控制猪舍场址的选择猪舍选址应远离住宅区,距离村庄应在500米以外,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通风良好,无污染源的地方。
圈舍坐北向南,分为150头存栏和240头存栏两种设计。
小区饲养或农户散养规模以150头存栏为宜,大规模饲养以240头存栏为宜。
猪舍的建筑1、猪舍建筑的基本要求(1)猪舍要求能够保温、隔热、使舍内温度保持恒定。
(2)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使舍内空气保持清洁。
(3)要有适宜的排污系统,便于猪群调教和清扫。
(4)要有良好的饮水设施并在冬季能使饮水加温的设施。
(5)要具有适宜的降温系统,使夏季猪舍内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
2、猪舍的建筑(1)围墙①标高水平以下为二层50墙为基础,上加三层37墙至水平地面,水平面以上纵墙高180cm,两边山墙中心高220-230 cm。
纵墙黄河以南地区为24空心砖墙,河北以37空心砖墙为宜(空心墙做法见图),②保温墙做法:由内到外依次为1∶2沙浆1 cm内粉,12cm(或6cm)砖作内墙,6cm保温材料(低密度10kg/m3聚苯板或其它保温材料);12 cm砖墙作外墙。
③外墙面为清水面墙加浆勾缝,1∶2水泥沙浆勒脚50 cm高以防溅水。
④窗户高度距水平面120 cm,框高40 cm,宽80 cm。
向内斜开,窗扇两边加挡风隔板并有密封条,通风窗框高30-40 cm,长80 cm,窗扇同上,窗户及通风口四周为实心墙。
⑤圈梁做法:圈梁宽同墙体厚,高20 cm,宽24cm混凝土,4根12圆钢筋,60-200扎筋。
(2)圈舍坡降①圈内横向坡降为3‰,走道应高于圈面1-2 cm。
②戏水池坡降2‰(落差不超过6 cm)戏水池沿高15 cm,外沿高于圈面10-15 cm。
③排水沟坡降6‰。
(3)采暖烟道①采暖烟道为U形回转,道间距离50-100 cm。
②入口烧火处高60 cm,宽60 cm;烟道入口处高40 cm,宽40 cm ;U形烟道处前端高35 cm,后端高30 cm,出口处高20 cm,烟道宽40 cm 。
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
![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f9747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e.png)
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猪养殖规模化已成为当前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以下是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
1. 养殖场选址:养殖场应选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污染源。
2. 养殖场建设:养殖场建设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设有配套设施,如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设施等。
3. 猪舍建设: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隔离和保温性能,猪舍内应配置合适的饲料槽、饮水设备、排泄系统等。
4. 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饲养方法和方案,保证猪只的饮食、生活、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健康和安全。
5. 猪只品种:选择优良的繁殖母猪和生长肉猪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和肉质品质。
6.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证猪只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肉质品质,同时也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融合。
- 1 -。
猪舍建设
![猪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94a9c4a2e3f5727a5e96286.png)
猪场选址:首先,选择猪场场址应遵循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修建猪场。
其次,猪场要建在地势较为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第三,猪场应远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米以上,离开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2000米以上。
猪场合理布局在建造猪场时,尽量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等功能区要科学布置。
猪场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应在人员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布置,隔离舍和粪污处理区应在猪舍的下风向布置。
猪舍一般为东西走向 (山区一般为向阳),东西向偏南或偏北不超过30度,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度角;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一般为7~9米,端墙间距不少于10米;猪场净道与污道尽量分开,互不干扰,饲料与病死猪运送通道尽量避免交叉,工作人员尽量不要穿越种猪区;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
发酵床的面积大小怎样确定发酵床面积的确定应根据猪的种类、大小和饲养数量的多少来计算。
实践经验表明,保育猪每头占0.3~0.8平方米,一般按每头占0.5平方米计算;育肥猪每头占0.8~1.5平方米,一般按每头1~1.2平方米计算;母猪舍每头占地2~2.5平方米。
怎样建造育肥(保育)猪舍育肥猪舍建筑形式一般采用有窗双坡屋顶式,舍内为单列式分布,猪舍跨度一般为8-11米,猪舍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20米左右,但不要超过50米(过长不利于机械通风);猪舍内人行走道宽1米;排水槽与水泥饲喂台建为一体,饲喂台宽1.5米,排水槽宽15~20厘米;与饲喂台相连的是发酵床,宽5.5~8.5米;为了便于管理猪群,一般每3~8米隔栏,最多可饲养育肥猪40头左右。
保育猪舍与育肥猪舍建筑形式基本相同,但建筑要求不同。
同样面积饲养数量比育肥猪增加1倍。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f406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3.png)
养猪场建设标准一、场址选择1. 养猪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公共交通和其他养殖场,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2. 场地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电力供应稳定。
3. 场内应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饲料、兽药、仔猪等物资的运输。
二、布局规划1. 养猪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各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 生产区应位于生活区的下风向,隔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
3. 猪舍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便于粪便的排放和清理。
三、猪舍设计1. 猪舍应采用封闭式设计,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通风换气功能。
2. 猪舍内应设有饲喂区、饮水设施、排污沟等,方便饲养管理。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四、养殖设备1. 饲喂设备应具备自动或半自动投料功能,方便饲料的管理和饲喂。
2. 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方便猪只饮水。
3. 通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功能,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4. 养殖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卫生。
五、饲料管理1. 饲料应选择营养均衡的配方,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2. 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使用不同的饲料配方,确保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 饲料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六、疫病防控1. 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2. 猪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养猪场应与当地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建立联系,及时报告疫情和接受指导。
4. 病死猪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传播。
七、人员管理1. 养猪场应配备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饲养管理。
2. 饲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养猪场的防疫和保健工作。
3.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人员进出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猪场。
4. 养猪场应定期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75e2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e.png)
养猪场建设标准
养猪场的建设标准是保障养猪生产的关键,合理的建设标准可
以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保障猪只的生长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降低养猪场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养猪场
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首先,养猪场的场地选择要合理。
养猪场应该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同时要远离其他猪场,以
免交叉感染。
场地的土壤要肥沃,排水良好,便于清洁和消毒。
其次,养猪场的建筑要合理布局。
猪舍的建筑布局要科学合理,要考虑到通风、采光、隔离、隔离等因素。
同时,猪舍的建筑材料
要符合卫生标准,易于清洁和消毒,保障猪只的生长环境。
再次,养猪场的设施要完善。
养猪场需要配备科学合理的饲料
加工设备、饮水设备、疾病防控设备等,以保障猪只的生长需求和
健康管理。
同时,养猪场还需要配备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保障环
境卫生和资源利用。
最后,养猪场的管理要严格规范。
养猪场的管理要遵循科学的
养殖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的养殖档案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生产
操作规程,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保障猪只的生长健康和产品质量
安全。
养猪场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
保障猪只的生长健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养猪场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科学合理
地制定和执行养猪场建设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猪舍建设标准
![猪舍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a45b375f0e7cd1842536d0.png)
猪舍建设标准
一、选址
1、不能影响村容村貌。
2、不能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3、不能在居民饮水取水点的上方。
4、进出道路畅通,水源有保障。
二、圈舍面积
种公猪6—7平方米/头;育肥猪1—1.5平方米/头;空怀母猪、妊娠母猪2—2.5平方米/头;分娩母猪4—4.5平方米/头。
三、布局
1、畜禽舍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
2、每栋圈舍之间距离6—8米。
3、道路实行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
4、实行干清分离、雨污分离。
四、建设结构
1、单列式或双列式,砖混墙体,舍顶为双层彩钢瓦。
2、单列式猪舍跨度5—6米,双列式猪舍跨度10—12米。
3、舍檐高2.5—2.8米,舍顶坡度20%。
4、有侧墙窗和山墙窗保证通风换气需要。
5、安装自动饮水设施。
五、配套设施
1、粪污处理。
干粪堆积发酵还田,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户用沼气池或集粪池。
2、病死畜禽处理。
有固定的病死畜禽有深埋处理地点。
养猪技术资料
![养猪技术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63cd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4.png)
养猪技术资料养猪技术资料(上)一、猪舍的建设1. 猪舍的选址:猪舍选址时,应当考虑到光照、通风、卫生等因素。
不可选在低洼或湿润的地方,也不可选在惯常污染的环境。
2. 猪舍的建筑:猪舍建造时,应当遵循“保温、防火、防盗、常新”的原则。
地面不得漏水、墙面不得渗水、屋顶不得渗漏。
3. 猪舍的配套设施:猪舍必须有供水、供电、洗手间、照明等必要配套设施。
二、猪的选育1. 选育母猪:选育母猪是关键,繁殖母猪不仅要有良好的体型、健康状态,还应当有良好的生殖能力和性格稳定。
2. 选育公猪:选育公猪必须健康,身体结构比较完美,精液质量高。
三、饲养管理1. 饲喂:猪的饲养不能出现偏食、厌食的情况,选择营养高、易消化的饲料,常喂些绿草料、粗饲料,增强免疫力。
2. 疾病防控:及时预防疾病,给猪注射疫苗,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干净和通风。
3. 病猪处理:病死猪必须及时处理,防止到处乱放,以免传染其他猪。
四、定期检查必须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和饲养条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疾病和饥饿的发生。
同时也要及时更换猪舍的垫料和食盆水槽等设备。
养猪技术资料(下)五、养殖成本1. 饲料成本: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中的重要部分,猪的饲料应当选择质优价廉的品种,投饲需适量,注意饲料的保存和质量。
2. 青苗成本:针对大规模养殖场,种植一定规模的青苗用于饲养,节省了大量的饲料成本。
3. 疫苗成本:投放疫苗预防疫病、疾病治疗所产生的费用,同样会成为养殖成本。
六、猪的出栏1. 合理出栏:饲养者可通过丰富的市场信息渠道,根据市场行情定时出栏春秋猪,有针对性的定期销售,既减少了养殖成本,也提高了猪肉质量,2. 公共卫生问题:在出栏前,为了避免猪肉中残留疫苗,使人体健康产生损害,在出栏前必须按照考核要求以及质量检测成为要求,达到出栏标准的猪肉才可以进入市场供应。
七、猪的销售1. 正确认识市场:了解猪肉市场行情,选择畅销品种和型号,采取适宜的市场营销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猪舍建设的基本要求
![猪舍建设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6a1b514915f804d2b16c1a5.png)
对于进入猪舍的冷空气,必须控制其流向,不要直接吹到猪的身上。在传统 的自然通风猪舍当中,通常通过屋脊和边墙上的通风口加以控制。
.
畜舍的走向
狭长的猪舍的长边应按东西走向安排,这样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畜舍 走向安排方面主要应考虑充分利用当地夏季的主要风向,实现通风降温。而 通风口的安置方面正好相反,需要考虑尽量避开当地冬季的主要风向,实现 防寒保暖。可在适当位置植树,用来阻挡冬季的寒风,而不妨碍夏季的通风 降温。这些防风隔离树还可美化猪场环境,改善猪舍的视觉效果。树还可有 效改善场区的物理环境,冬天提高环境温度,夏天降低环境温度。
3.2
0.6m x 2m
1.4
6.25
.
供料供水系统
需要有足够的料位。如果料位不够,会造成体重不均、饲料转化效率下降、低体 重猪增多。
在现代猪场当中,每个喂料器(如:MaxiMat◎、Applause◎等品牌)通常供应10 -15头猪。如果采用料槽,则8周龄的猪需要料槽长度为0.15m/头,生长猪0.25m/ 头,肥育猪0.3m/头,种猪0.45m/头。
.
表 1. 部分或全部采用漏缝地板的猪舍的饲养密度标准
描述
10kg以下的生长猪 11-20 kg 21-40 kg 41-60 kg 61-80 kg 81-100 kg
带仔母猪(产箱)
个体栏中的成年猪
组群中的成年猪
配种用公猪
空间 (m2 /头)
0.11 0.18 0.32 0.44 0.56 0.65
猪舍建设的基本要求
猪舍建设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不断的总结完善。 对于自然养猪的猪舍建筑,需要结合传统猪舍设计的优 秀成果,但同时不要用传统思维模式来限制我们的设计 思路,需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去指导和不断创新猪舍设计。
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008c2bbfd0a79563c1e72ce.png)
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 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应根据猪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设计猪舍,一般猪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0~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5%~75%为宜。
为了保持猪群健康,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一定要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尤其是种公猪更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激发其旺盛的繁殖机能。
2.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由于各地的自然气候及地区条件不同,对猪舍的建筑要求也各有差异。
雨量充足,气候炎热的地区,主要是注意防暑降温;高燥寒冷的地区应考虑防寒保温,力求做到冬暖夏凉。
3.简单实用,坚固耐用采用生物环保养猪法养猪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也可以用温室大棚。
但是必须便于控制疾病的传播,有利于预防和环境控制。
4.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在建筑生物环保猪舍时首先应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以达到操作方便,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管理定额,保证养猪生产的目的。
第二节猪舍建筑的设计一、猪舍分类(一)按屋顶形式分猪舍的形式繁多,按屋顶形式分为坡式,拱式,双坡气楼式等。
1.坡式可分为单坡式,不等坡式和双坡式三种(1)单坡式屋顶由一面斜坡构成,跨度较小,构造简单,屋顶排水好,通风透气好,投资少,但冬季保暖性能差。
适合小规模猪场户(2)不等坡式又名道士冒式或联合式,其主要缺点与单坡式基本相同,但保温性能较好,投资要稍多。
(3)双坡式即有屋脊,屋顶有两斜坡面。
此种猪舍保温性能较单坡式和不等坡式要好,但猪舍对建材要求较高,投资较多。
多用在跨度较大猪舍。
2.拱式此种屋顶可为各种猪舍所采用,特别的“花空心拱壳砖”的使用,更为拱式猪舍的冬暖夏凉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要优点是不需木料、瓦、铁钉等材料,但结构设计要求比较严格。
3.双坡式分一侧气楼式猪舍和双侧气楼式(钟楼式)猪舍该种猪舍新鲜的空气由猪舍两侧墙面窗洞进入,有害气体由气楼排水。
修猪圈要不要审批,养母猪的猪圈怎么建
![修猪圈要不要审批,养母猪的猪圈怎么建](https://img.taocdn.com/s3/m/2c85ba1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d.png)
修猪圈要不要审批,养母猪的猪圈怎么建修猪圈不需要审批,但建设猪圈时不能破坏种植条件,不能破坏耕地的耕作层,不能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只能建在非保护农田上。
猪舍场地要选择好,这样才可以给猪群提供运动区域、冲洗区域等足够的空间。
猪舍也需要不断的进行通风,以移除热量、水汽、灰尘、气体及病原体。
一、修猪圈要不要审批1、修猪圈不需要审批。
在建设猪圈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种植条件,破坏耕地耕作层。
而且不能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只能建在非保护农田上,禁养区内也不能建设养猪圈,猪圈在建设时必须达到环评设计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猪舍建设之前一定要选择好场地,场地一定要宽,这样才能给猪群提供运动、冲洗、病猪隔离、饲料贮存地和办公地点等区域。
猪舍的面积过小会导致猪群产生应激,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力,恶化健康和舒适状况。
配置猪场内各建筑物时,还需要考虑猪舍间猪群搬迁的便利性。
3、猪舍需要不断的进行通风,移除热量、水汽、灰尘、气体及病原体。
如果想要猪群有良好的通风设计,一定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通过猪舍的气流速率,二是均匀地散布清新空气到猪舍的所有区域,并使新鲜空气与室内原有空气充分混合。
二、养母猪的猪圈怎么建1、建造母猪的猪圈时,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管理能力等。
一般一头母猪大概需要2.5平方米的面积,如果再考虑到水槽、食槽和排污设施等安置,至少要准备30-35平方米的面积,面积宜大不宜小。
2、猪圈在建造时,可以让不同的母猪在不同的圈舍内生活,并用栏杆将其隔开,或是用水泥墙将其隔开。
猪圈的地面和墙壁都要用水泥抹平,这样清理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要有足够的通风口,地面上也要做好排污管道铺设。
3、猪圈一定要定期的进行翻整和清理,地面上的污渍也要及时清除,并定期使用消毒药水或是石灰等进行消毒杀菌。
同时每天都要清理排泄物和水槽食槽,避免猪圈滋生细菌使得母猪染病。
猪舍建设一般原则
![猪舍建设一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8c4b894c77da26925c5b02a.png)
猪舍建设原则一、.选址原则:1、节约用地,尽量选用不宜耕作的土地。
2、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猪舍。
3、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4、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
5、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6、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
7、地势地形地势应向阳避风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
猪场不宜建于山沟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
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8、土质最好是沙壤土或夹砂土。
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
这种土壤透气透水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
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
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
9、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水量充足,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青饲料及机具和用具等)。
猪场需水量见下表。
猪别饮用量(升/头·天)总需要量(升/头·天)种公猪10 40妊娠母猪12 40带仔母猪20 75断乳仔猪 2 5生长猪 6 15育肥猪 6 2510、电力交通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11、防疫和环保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5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100米。
猪舍建造十注意
![猪舍建造十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b7ce9e7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3.png)
猪舍建造十注意一忌选址不当猪场场址宜选择在离公路100米以上,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地势高干燥、避风向阳、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和水源清洁、取水方便的地方建造。
二忌猪舍位置设计不佳公猪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区,既与母猪舍相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哺乳母猪舍、妊娠母猪舍、育成猪舍、后备猪舍要建在距猪场大门口稍近的地方,以便运输。
三忌猪舍密度大有些养猪户为了节省土地,减少投入,将猪舍建造的简陋、密集,致使猪的饲养密度大,造成环境污染及猪群间相互感染疾病。
猪舍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在8米以上,中间可种果树、林木以便夏季遮阳。
四忌建筑模式单一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如母猪舍须设护子间,公猪舍的墙壁要坚固,围墙要高。
养什么猪,就要建什么猪舍。
五忌建猪舍窗户小或无窗户有的猪场猪舍没有窗户,有的虽有,但窗户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
一般情况下,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要留4个60厘米~70厘米的窗户。
六忌粪便污水排放猪舍外无粪池,一是收集粪尿难,肥料易流失,肥力降低。
二是影响猪舍清洁卫生。
猪舍内污水沟应有足够的坡度,以利于污水顺利流出舍内;污水的流出顺序应遵循就近原则,不要让污水在场内绕圈。
猪舍外必须建造沤粪池或沼气池;沤粪池或沼气池可根据养猪规模的大小而定。
七忌缮瓦多缮草少农村猪场猪舍屋顶都是缮瓦多,缮草少。
这样做一是瓦比草贵,加大了养猪成本。
二是瓦防寒效果不如草,缮瓦夏热冬冷,缮草冬暖夏凉。
八忌饲槽规格不当饲槽一般要依墙而建,槽底应呈“U”形,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
九忌猪舍内无水槽猪若缺少清洁的饮用水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所以,猪舍内必须设置水槽或自动饮水器。
十忌猪舍小围墙矮猪舍建造得太低不利于空气流通,猪舍的运动场围墙矮小,易使猪越墙外逃,给管理带来麻烦。
猪舍后墙高度宜在1.8米左右,围墙高度宜在1.3米左右。
猪的管理制度
![猪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1cb2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6.png)
猪的管理制度一、场地选址和规划猪场的选址应在平坦、开阔、有充足日照和空气流通的地方,远离城镇和污染源。
场地应离交通要道近,便于进出猪粮、饮水和清理猪粪。
场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包括猪舍、饮水设备、饲料储藏室、通道、运输车辆等区域的设置。
二、猪舍建设猪舍的建设应考虑保温、保湿和通风的条件。
猪舍选用高度约2.5米,宽度约3米,长度根据猪的规模而定的标准化猪舍。
猪舍的地面应该平整、易于清洁和通风透气。
猪舍内部的布局应布局合理,通风良好,并保持温度适宜。
三、饲料管理科学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减少饲料浪费。
饲料应该合理配比,包括猪的年龄、体重、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
饲料应保持新鲜,不含有霉变或变质的食物。
同时,还应定期清理饲料储藏室,防止久放霉变。
四、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猪的养殖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
定期对猪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定期体检,实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同时,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
五、饮水管理饮水是猪生长所必需的,因此饮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保证饮水源的清洁和新鲜,定期清洗水器并更换水,防止猪喝脏水。
此外,也要保证饮水设备的畅通,避免饮水器的渗漏。
同时,要留心观察猪是否有饮水不足的情况。
六、环境管理猪舍内的环境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定期清洗猪舍,保持猪舍内的干燥和清洁。
并且要保持通风良好,充足的日照和空气流通,避免猪舍内潮湿和闷热。
七、人员管理科学的猪的管理制度也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应具备较高的养猪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并且要定期进行养猪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同时,也要保证养猪团队和猪的健康检查。
以上便是科学的猪的管理制度。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同时也能提高养猪的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舍建设原则
一、.选址原则:
1、节约用地,尽量选用不宜耕作的土地。
2、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猪舍。
3、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4、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
5、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6、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
7、地势地形
地势应向阳避风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
猪场不宜建于山沟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
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8、土质
最好是沙壤土或夹砂土。
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
这种土壤透气透水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
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
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
9、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水量充足,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青饲料及机具和用具等)。
猪场需水量见下表。
猪别饮用量(升/头·天)总需要量(升/
头·天)
种公猪10 40
妊娠母猪12 40
带仔母猪20 75
断乳仔猪 2 5
生长猪 6 15
育肥猪 6 25
10、电力交通
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11、防疫和环保
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5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100米。
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10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距其他养殖场应在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12、周围环境
建场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水电、排污等。
二、猪场的规划与布局原则
1、总体布局
主要分四个功能区:
A.生活区包括食堂、职工宿舍、文娱和运动场所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
一般设在地势较高的上风向或偏风向。
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
B. 生产管理区此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会议室、技术室、化验分析室、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车库等。
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且与外界联系频繁,应严格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C.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禁止一切外来车辆与人员进入。
D.隔离区可与无害化处理区同为一区。
隔离区包括兽医室、病猪隔离间、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
该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兽医室可靠近生产区,病猪隔离间等其他设施应远离生产区。
E.其他设施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道路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
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生产区一般不设通向外界的道路,管理区和隔离区分别设路通向场外。
排水场区地势宜有1%~3%的坡度,路旁设排水沟,以利于雨雪水的排出。
猪场废物、污水处理是猪场疫病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猪场应结合本场特点,建立完整的废物、污水处理系统。
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2、生产区的规划
根据不同年龄、类别猪群的生理特定和其对环境的要求,生产区应有6舍:种猪舍、待配母猪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
规划时应考虑有利于防疫、方便管理和节约用地原则。
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
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或偏风向,种公猪舍应在待配母猪舍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
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保育猪舍。
保育舍和生长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或偏风向,两区之间最好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一定的隔离防疫措施,生长育肥猪应离出猪台较近。
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
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
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三、环保法规定
(一)禁养区
1、城区及城区规划范围内,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场镇规划区范围内;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乡镇生活饮用水源地,各村(聚居点)生活取水点200米以内;
3、所有大、中、小型水库(不包括生活饮用水源地)正常蓄水线外延500米内;
4、主要河流常年水位线外延200米陆域范围内;
5、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摩崖造像等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的核心及缓冲规划区域。
6、其它区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限养区
1、中心城区及城区规划范围外延2000米内,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场镇规划区范围外延1000米内;
2、饮水保护区外延500米内;
3、各乡镇饮水保护区外延200米内;
4、各聚居点饮水保护区外延100米内;
5、各大、中型水库禁养区外延500米内;小型水库禁养区外延200米内
6、主要交通干线两侧300米范围内;
7、主要河流禁养区外延200米陆域范围内;
8、风景名胜规划区域外500范围内。
四、圈舍建造原则
(1)屋顶:屋面是猪舍散热最多的部分,因而要求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
最好三合泥屋顶、草屋顶瓦屋顶。
其次是带隔热层的
钢瓦屋顶
(2)地面:猪舍及运动场地面要求保温、坚实、平整、不透水,易于清扫消毒。
一般采用混凝土地面,最好是建成保温地面。
地面坡度:母猪
舍3%;育肥猪舍5%。
用钢筋压成20×20厘米的#字型防滑槽。
(3)墙壁:总的要求是坚固耐久和保暖性良好。
采用砖混结构墙体,墙厚12厘米或建成夹心墙最好,前后墙高不低于3米,内墙及猪栏用沙灰
抹平。
(4)门窗:双列式猪舍,工作通道不小于1.5米;单列式猪舍工作通道不小于1.2米。
门高2米,宽度与通道同宽。
窗户的开设则以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来计算,种猪舍要求1:8-10;肥猪舍1.5:20。
窗户采用玻璃窗和纱窗两
层,窗合应因地制宜既经济又坚固耐用。
猪圈门的宽度为60-66厘米,用直径25—30㎜的钢管加工而成。
(4)通风设备:半开放式猪舍,一般不加专用通风设备。
密闭式则必须安装通风设备,特别在冬春季,而夏秋季可利用门窗通风换气。
(5)猪栏:猪栏高度:公猪舍和待配母猪舍为1.2米,怀孕母猪舍为1.1米,育肥猪舍为1米。
用砖混结构砌成或安装钢管猪栏均可。
(6)食槽:食槽内宽25厘米,高12厘米。
砖砌或金属加工。
(7)污水沟:排污沟宽30厘米,坡度1%。
排污沟接入沼气池。
(8)水电:猪舍内安好照明、保温、降温所需线路,并符合照明电安装要求。
供水管道使用PPR水管(热熔饮水管),每间圈舍安装2个饮水
器,安装高度;1个离地面60厘米,1个离地面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