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导读——豕32页PPT
《中国语言学史》课件

音韵学
音韵学概述
反切法研究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和规律 的学科。在中国,音韵学的研究始于 汉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反切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 通过对反切法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 的语音发音和语音结构。
韵书研究
韵书是中国古代的语音字典,通过对 韵书的解读,可以了解古代的语音系 统、音韵规律和语音演变。
其他重要著作及其影响
《康熙字典》
是一部集大成的字典,收录了大量的汉字和词语,对研究汉语词汇 和汉字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对古籍的整理、分类和评价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经义述闻》
是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对研究古代经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参考 。
05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 物
02
中国古代语言学
文字学
文字学概述
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应用的学科。在中国,文字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研究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的甲骨和龟甲上。通过对甲骨文的解读 ,可以了解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金文研究
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出现在商周时期。通过对金文的解读,可以了解周 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语言学史》ppt课件
目 录
• 中国语言学史简介 • 中国古代语言学 • 中国近现代语言学 •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 中国语言学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中国语言学史简介语言Leabharlann 史的定义与重要性语言学史的定义
语言学史是研究语言学发展的历史, 包括语言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发展 过程。
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导读-鹿

死理性派眼中的鹿
• 寿命——8~45年不等 • 品种——鹿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共16属约52
种,从最大的驼鹿到最小的鼷鹿之间品种丰富。 • 分布——除南极洲、非洲外,山地、草原、森林
均有分布。 • 食物——树叶、草、果实、种子、地衣、苔藓、
灌木、花朵、水草、树皮、嫩枝、树苗。 • 生理——一般春季3~4月发情交配,怀孕期4~10
13
珍贵的鹿
• 鹿角不同于牛角,不是中空的,它们包含有结实的骨组织。 • 在鹿角的生长阶段,是被类似“天鹅绒”般灵敏的绒毛所覆盖的,绒
毛里充满血管,供给鹿角维生素和矿物质,使骨头增加,促进鹿角的 正常生长。鹿角生长2到4个月后,绒毛就没有用了,里面会生出一个 环状物,能有效地作为一个栓阀,组成鹿角的基础,切断到鹿绒的供 血。然后,鹿绒就会干涸,在鹿用角和树皮摩擦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鹿角的再生过程结束,然后在秋天的交配季节后新的脱落循环将再次 开始。
11
珍贵的鹿
• 在中国所产的18种鹿中,有四五种是中国 的特有种。其中除了麋鹿举世闻名之外, 还有两种也很著名,就是白唇鹿和毛额黄 麂。另外有几种,虽不是中国的特有种, 但确属珍贵稀有,比如海南岛的坡鹿,西 藏昌都地区的白鹿,西藏的寿鹿和新疆西 部的天山马鹿等。
12
珍贵的鹿
中国现存的鹿,共18种。列举三例。 1、麝
(Moschus moschiferus),体型较小,体重 约10公斤。雌雄性皆无角。雄性上犬齿獠牙状, 突出口外。后肢比前肢长。具胆囊。雄麝有麝香 腺,分泌具有浓郁香气的麝香,是极名贵的药材 和高级香料。中国麝香的产量与质量均居世界之 首位。在分类上有人主张麝应单独立科。 2、麂
(Muntiacus muntjak),是华南地区常见中型 鹿类。麂皮细韧,是服装制革和精密仪器用革的 良好材料,为中国传统出口商品。
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文学常识简介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传统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
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 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 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 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地支计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 日入—— 黄昏—— 人定——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序数计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1-13 点为午时 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 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 21-23 点为亥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天色计时
经营者提供商பைடு நூலகம்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古代汉语教学PPT课件

古汉语从词汇语法修辞等角度来分析他的语言现象
.
15
(二)工具性。
是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
要系统地掌握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 修辞、古书注解等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 分析说明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提高阅读古 籍史书的能力。
.
16
古代汉语教学课件
沧州师范学院
.
1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
2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望洋兴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
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
14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一)语言性。
从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 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 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以逐步地提高阅读 古书的能力。
.
3
文选 勾践灭吴 第二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选文 燕昭王求士 第三章 语法(一) 第一节 词类活用 第二节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
古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功课

2009310290057漢語言文學二班劉藝霖古代語言學名著導讀135厤——146剡一歷,傅也。
傅者近也,箸也。
晉語注:傅,箸也。
小爾雅云:傅,近也。
歷者,過也,經也。
凡所經過涉歷,即為近箸。
故歷訓傅也。
傅與附同,故玉篇云附近也,箸也。
歷與麗同,故王制云:郵罰麗於事。
鄭注:麗,附也。
大司徒云:其附於刑者歸於士。
鄭注:附,麗也。
又大司寇、小司寇及鄉紳凡言麗灋。
鄭注竝云,麗,附也。
是麗附即歷傅。
又與戻同。
詩亦傅於天箋,傅猶戻也。
按戻訓至,至亦近箸之意。
戻又通作厲。
詩翰飛戻天文,選西都賦注。
引韓詩戻作厲。
薛君曰:厲附也。
是厲附亦即歷傅。
皆聲之通偕矣。
二艾歷覛胥相也。
覛,謂相視也。
兯羊傳曰:胥盟者何相盟也。
艾歷未詳。
《釋文》云:相,息羊反,讀者或息亮反。
今不用,按今不用者非也。
相字凡有數義,而讀兼二音相訓,導也,助也。
又訓視也。
竝詳上文,又訓隨也。
則左氏昭三年傳云:其相胡兯大姬。
《正義》引:服虔注相,隨也。
按隨亦有導助之義,故《釋文》云:相,息亮反。
服如字。
又詩,金玉其相傳相質也。
《釋文》亦云:相如字鄭息亮反,是經典相字,母兼二音。
古無四聲之說音讀皆通。
《爾雅》此一相字亦應兩讀。
《釋文》獨主息羊一音,蓋失之矣。
《小爾雅》云:相治也。
左氏昭九年傳,而楚所相也。
相亦訓治。
艾者,音刈。
而訓治,上文云艾,長也。
長率治理是即艾。
訓,相之證也。
歷者,上文謂艾歷也。
又云歷傅也。
歷之訓相猶歷之訓傅,傅相義同,是即歷訓相之證也。
《方言》云,裔,歷相也。
裔即艾之叚音,與《爾雅》義正合。
不知郭何以未詳耳。
覛者,《說文》云衺視也。
眽云:目財視也《廣韻》引作目斜視也。
是眽與覛同。
古字通用。
《周語》云:太史順時覛土韋昭及薛綜。
西京賦注竝云:覛視也。
《文選‧靈灮殿賦》及《古詩十九首‧運命論》注竝引《爾雅》作眽視也。
蓋引郭注之文,郭所以必言相視者以相是眽之訓,不知相自視訓視眽亦訓視,其義甚明。
雖不言相可也。
古詩云眽眽不得語。
《運命論》篇亦用眽眽,今本皆作脉脉,竝為譌俗。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6-10回)》优质教学课件

附录
检查预习:请概括本回主要内容。
提示: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附录
阅读要点
故事 情节
人物 形象
艺术 手法
环境 描写
主题 思想
第六回
检查预习:请概括本回主要内容。
提示: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第六回
检查预习: 1.观世音全名叫什么?他的大徒弟法名什么,原名什么,是谁的儿子, 使用的兵器叫什么? 2.观音保举谁擒拿大圣,此人和玉帝什么关系?他手下都有谁? 3.二郎神姓什么?他曾用斧劈什么山救母? 4.二郎神和大圣斗法时,二人是如何变化的? 5.大圣变为土地庙,露出了什么破绽,让二郎神发现? 6.哪位神仙,用什么兵器助二郎神擒住了大圣?
第七回
检查预习: 1.兜率宫 凌霄宝殿 2.巽位 七七四十九天 3.阿傩、迦叶二尊者 灵山雷音寺 4.1750劫*129600年=226800000 5.五行山,五指化成的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 6.天蓬 安天大会 7.土地神祇 五方揭谛 饥食铁丸,渴饮铜汁
第七回
合作探究:大圣的金刚之躯的如何炼成的?请从书中找出答案。
刘洪道:“这些小事,何不早说?”随升堂吩咐王左衙、李右衙:江 州城内百姓,请概括本回主要内容。
提示: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第九至十回
检查预习: 1.神机妙算的卖卦先生叫什么? 2.协助龙王施雨的是哪四位神灵? 3.哪三位大臣替唐太宗把守寝宫门? 4.十代阎君住的地方叫什么? 5.地府缺少什么瓜?地府的山叫什么名字?山的背后是什么? 6.地府的三座桥分别叫什么?唐太宗从哪座桥过?生前作恶之人从哪 座桥过?过了桥到哪座城? 7.唐太宗借了谁的金银散给饿鬼?
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导读——鹿ppt课件

死理性派眼中的鹿
• 鹿是世界上珍贵的野生动物,全身是宝。自古以来鹿产品(尤其是鹿 茸)就一直是皇室和达官贵族的长寿补品,现在也已经成为普通百姓 防病强身、滋补美容、延年益寿的保健佳品。据史料记载,唐朝女皇 武则天,为保持容颜不老,经常使用以鹿胎盘等配制而成的玉容方。 古医书《外台秘要》中说:此方“如经年久服,朝暮不绝,年四、五 十岁妇人,如十五岁女子”。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强调,鹿茸功擅 “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益气强志,治一切虚损、耳聋、 目暗、眩晕虚痢”。并对鹿血的医疗作用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 《本草纲目》中记载为“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等。并 提出“有效而服之者,刺鹿头角间血,酒和饮之更佳”的服用方法。 中国历代医学家认为,鹿为仙兽纯阳多寿之物,全身皆益于人,其肉 有益无损。现代医学研究亦证明,鹿肉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 对人体有较好的营养作用。其功专力宏,千百年来,鹿产品的医药应 用价值逐渐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鹿制品给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产 品,其中最贵重的产品之一,就是鹿茸。其次如鹿胎、鹿心、鹿血、 鹿筋、鹿鞭、鹿尾等,都是医药的贵重原料。这些鹿制品都具有着极 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小鹿温顺
鹿
死理性派眼中的鹿
•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 亚门) 哺乳纲 偶蹄目 鹿科
死理性派眼中的鹿
• 鹿角每年都会脱落,随后又生出新的。整个脱落过程仅仅需要2到3周 就可以完成,再生的阶段发生在夏天。在1月和4月之间,鹿角脱落, 这是成熟交配季节渐近结束时。这个时期它们可以没有角,因为仅仅 在早先的几个月里需要,是为了吸引雌性配偶,给它们留下印象,并 且同竞争者作战来赢得雌鹿的爱情。
传统文化中的鹿
•
《诗经·鹿鸣》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古代汉语ppt课件共53页PPT

❖ 索引又称通检、引得,是把书刊的主题、书名、篇名、 文句等内容一一摘出,分类编排,注明卷数、页码、刊 名等以便检索的工具书。其特点是,只提供书名、篇名、 论文题目、作者姓名等,并不能资料本身,但可使人用 最少的时间查到所需资料。
❖ 索引可分篇目索引、语词索引、文句索引三类。篇目索 引一般提供文章的题目、作者、发表刊物、所在页码、 发表时间等。如《中国语言学论语索引》甲乙编。词语 索引,常见的是附在书后的有关词语的索引,如冯浩菲 的《中国训诂学》书后就附有《训诂学重要用语索引》 和《主要训式索引》。文句索引,是把一部书以句子为 单位进行拆分、归类编排,供人们迅速查找某句话的出 处的一种索引,如陈宏天等编的《诗经索引》,叶圣陶 编的《十三经索引》等。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教研室
第二节 工具书的种类及作用
❖ 字典是注解汉字音形义及用法的工具书。如《新 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康熙字典》、 《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等。我国最早的 字典,是成书于东汉时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是《康熙字典》。
古代汉语词汇学PPT课件

• 例如"虚"、"危"、"驰"等。
2021/4/8
21
• 2、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由本义引申 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派生 出来的意义,对本义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
• (1)连锁式引申:指由本义派生出直接引申义 之后,又依次派生出若干间接引申义,它是以 本义作为起点,向着同一个方向递相派生出几 个意义的引申脉络。
2021/4/8
10
• 第七节 单音词 复音词
• 单音词是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在我们的书面 语中也就是一个汉字。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 复音词。汉语中的复音词大多是双音节词。
• 一、古今比较
• 1、古代的单音词,加上词头或者词尾,成为现 代的复音词。
• 2、两个同义的单音词构成复音词。
• 3、古代单音词变成不同的复音词。
2021/4/8
11
• 二、古代汉语词汇复音化 • 1、同义词连用 • 2、经常连用的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词逐渐凝固 • 3、双音节单纯词的连用 • (1)叠音词 • (2)联绵词 • 1)双声 • 2)叠韵 • 3)非双声、叠韵 • 4、偏义复词的运用
2021/4/8
12
词汇学(二)
• 第八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2021/4/8
20
• 例如 • 1)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使甲代替乙,例如"齿"、"年"、"
兵"等。 • 2)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者客体。例如"将"、"薪"等。 • 3)借形状特点指代事物或者人,例如"刚"、"的"、"姝"等。 • 4)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者人。例如"陵"、"室"、"宗"等。 •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
中国古代语言学著述表

《物生门类》,宋陆佃,研究自然科学词语的名词训诂书。
《龙龛手鉴》成于统和十五年,在检字法上颇有创造性,它将二百四十二个部首按平上去入分为四卷。每部之中,再按四声安排各字。
清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著。根据《说文解字》体例和宋以前群书所引的《说文解字》词句,校正其讹,再用古书所用字义,阐明《说文》的说解和一字多义的由来,创通条例,联系音韵和训诂,对汉字研究有很大的贡献。
《音韵阐微》,全书十八卷式清朝组织编写的一部官韵,有李光地撰修,王兰生协助、徐元梦校阅,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开始编写,雍正四年(1726)年完稿,历时11年。编者应用等韵学理改进韵书体例,又取满文十二字头拼音方法以改良反切。韵目依据当时流行大的“平水韵”,各韵之字按“开、齐、合、撮”四呼和“三十六字母”排列。每字反切,有因无字的则另立变体。虽未尽改革除反切之弊,实为改革反切较完备之书,而且是研究近代读音演变的重要资料。
魏
晋
南
北
朝
《字林》晋吕忱所著,是一部上承《说文》,下启《玉篇》的字书。
《十四音训叙》,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用汉字与梵文的十四字母进行对照。
《尔雅音义》孙炎,第一次大量使用反切法注音的著作。
《尔雅音义》孙炎,第一次大量使用反切法注音的著作。
《广雅》,三国魏张揖著,博采汉人注、《三仓》、《说文》、《方言》诸书,体例仿《尔雅》,分《释古》、《释言》19篇,对尔雅加以补充,有解今语特点。为研究古代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资料。
《尔雅·翼》,宋罗愿,解释百科名词。
《字说》,宋王安石著,共24卷。对不从《说文》和传统说解而自创新说。为“荆公新学”之一。
汉字寻根讲堂

黄的字理:
“寅”、“黄”在甲骨文中同源,后分化。黄,甲骨文是指事字,在 “矢”的字形(箭竿)上加一圈指事符号,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来练 习射箭的箭靶的靶心。古人用赤碣色的泥浆,在箭靶上涂抹出一圈赤碣色 的靶心,使之醒目,便于瞄准。有的甲骨文 在表示靶心的圆圈指事符号内 加一横,写成“日”,强调其为射箭者的准心所指。有的甲骨文为了与 “寅”字相区别再加“口”(靶圈)。
整理ppt
3
猪的意思
造字本义:名词,作为古代食物油重要来源的肥豚,一种家畜,短尾短足, 鼻子短凹平直,耳大下垂,好睡多肉,其肉多油脂。古籍多以“猪”代替 “豬”。
现代意思: 1. 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 2. 古同“潴”,水积存之处。
组词
猪倌 猪场 猪圈(juàn) 猪肉 生猪 野猪
字娃娃讲汉字
(猪 黄)
整理ppt
1
猪
整理ppt
2
字源演变
猪的字理: 猪”是“豬”的异体字。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煮”的本字,
表示烹煮。豬,篆文(豕,短尾肥豚)(者,即“煮”,烹饪),表示 烹煮必须的肥豚的油脂。古人发现猪肉较其他兽肉肥嫩,不仅容易提取 油脂,而且用猪油煮菜,菜肴浓香可口。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改成,将 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用“犬”(捕猎)代替“豕”(豚),表 示猎获后加以驯养的肥胖动物。
整理ppt
6
黄的意思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箭靶上用赤碣色泥浆涂抹的醒目靶心。 现代意思: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2. 特指中国黄河。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5. 姓。
组词
黄色 黄昏 牛黄 黄澄澄 信口雌黄 黄灾 治黄 黄泛区 黄老(黄帝和老子) 炎黄子孙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目录上篇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绪论加强中外语言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代前言) /1第一章上古语言学——先秦两汉时期的语言学(?— 3 世纪初)概况 /1第一节先秦诸子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讨论及荀子的语言学理论 /3 第二节中国第一批字书及《急就篇》简介 /7第三节训诂学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第一部训诂学专著——《尔雅》 /8第四节方言学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第一部方言学专著——扬雄的《方言》 /12第五节文字学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 /18第六节词源学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第一部词源学专著——刘熙的《释名》 /30本章小节 /35第二章中古语言学——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言学( 3 世纪— 13 世纪)概况 /36第一节语音研究的兴起与反切法、四声说的产生 /38第二节韵书的产生与发展 /43第三节唐宋时期的字母之学 /60第四节唐宋时期等韵学的兴起 /64第五节中古时代文字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69第六节中古时代训诂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84第七节修辞学的产生 /88本章小结 /100第三章近古语言学——元明清时期的语言学( 13 世纪— 19 世纪末)概况 /102第一节音韵研究的发展——北音韵书的产生和发展 /103第二节《切韵》系韵书的继续和发展 /110第三节等韵学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114第四节古音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128第五节近古时代文字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151第六节近古时代训诂和方言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171第七节修辞学研究的继续和发展 /181第八节语法研究的兴起 /191本章小节 /202下篇中国现代语言学史第四章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与建国前的语言学( 1898 — 1949 )概况/205第一节汉语语法学的建立与在建国前的发展 /209第二节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与在建国前的发展 /251第三节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建立与在建国前的发展 /285第四节现代文字学的建立与在建国前的发展 /292第五节现代方言学的建立与在建国前的发展 /303第六节现代词汇学的建立与在建国前的发展 /310第七节普通语言学的建立与在建国前的发展 /314本章小节 /319第五章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与建国后的语言学( 1949 — 2000 )概况 /322第一节汉语语法学在建国后的发展 /323第二节汉语修辞学在建国后的发展 /341第三节现代语音学在建国后的发展 /361第四节现代文字学在建国后的发展 /388第五节现代词汇学在建国后的发展 /411第六节汉语方言学在建国后的发展 /431第七节普通语言学与语言学理论在建国后的发展 /445第八节应用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 /453第九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488第十节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 /508第十一节语言学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533本章小节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