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第二章 古希腊(城邦)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古希腊的教育
筑术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与此同时,雅典也形成了自己
的一套教育体系。它与斯巴达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是除斯 巴达等少数城邦之外的其他希腊诸城邦的教育的典型。
三、雅典城邦及其教育
(二)城邦教育
1、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公民(关于“公民”的概念) 2、教育制度:体格检查(父亲负责) 3、音乐教育: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体育:身体锻炼与发展健美体格结合起来 5、道德教育:智慧、正义、节制、勇敢 6、教师: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教仆”
第二部分:
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社会现状
(一)社会结构
军事民主制(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城邦)
(二)政治制度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三)经济发展
海上贸易繁荣
(四)文化事业
古希腊哲学、艺术、科学开始萌芽
二、斯巴达城邦及其教育
斯巴达人:城邦的统治阶级
庇里阿西人:中间的自由民阶级
希洛人:奴隶阶级
(一)城邦特性
斯巴达是北方的多利安人在公元前9世纪左右,
入侵波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克尼亚和美赛尼亚地区, 通过征服立国,是领土面积最大的希腊城邦之一, 从一开始就具有重视军事和征战的特性。
(二)城邦教育
1、教育目的:坚韧不拔的战士与绝对服从的公民
2、教育制度(军事教育):体格检查制度;军事体
第三部分:
古典时代的教育
一、旧教育的衰微
(一)体育地位下降
沦为少数人的专业运动员的训练
(二)音乐职能的变化
道德陶冶和知识传承功能受到影响
第二章 古代希腊的教育
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第三节古希腊的教育理论2.3.3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哲学与社会学的观点柏拉图像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
母亲是政治家梭伦的后裔,父亲也出身于显贵家庭。
柏拉图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青少年时师从苏格拉底8年时间,在政治上与其老师一样,反对当时盛极而衰的民主政治而拥护贵族专政,曾参加多苏格拉底的哲学小集团。
因此,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他被迫流亡国外,游说各国,希望能实现其政治理想。
愿望得不到实现,又回到雅典,致力于教育。
公元前387年,他创办了一个学园,取名阿卡德米学园,变称希腊学园。
从此,在这里讲学达四十年,一直到去世。
柏拉图的著作较多,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不但在政治上与苏格拉底一致,而且哲学观上也继承了老师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完善,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现象世界就是现实世界中可感知到的事物,即自然界;理念世界是精神世界。
他认为,现象世界是不可靠的、不真实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
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映像;理念世界中存在着普遍的、一般的、值得认识的东西,是真理的化身,是宇宙精神;而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主宰一切。
人是神所创造的万物中最优者;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人的灵魂先于肉体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当灵魂和肉体相结合“投胎”为人时,就暂时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和记忆;然而在现象世界万物的刺激下,又可以把忘掉的记忆捡回来。
因此在认识论上,柏拉图由他的哲学观推理出来,认识不是对万物存在的现象世界的感知,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具体到教育上,他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又回到理念世界中,即灵魂不死。
柏拉图的这些思想,对后世宗教学影响很大。
柏拉图在社会观上很推崇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原始的共产主义,因此,写了专著《理想国》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外国教育史- 第二章 古希腊(城邦)的教育
二、古典时期的教育
(一)智者: (重点) 荷马时代有智慧、有能力、技艺超 群的人。公元前5世纪的后半叶,“智者”一词才获得了特 殊的含义, 1.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一部分人的专有名称。 2.智者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3.七艺中的前三艺是由智者确立的。
思想特征:相对主义(本质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感觉 主义和怀疑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 人是追求真善美的主体,教育由德育、体育和缪斯(智育和美 育)教育构成
第二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 (前800——前500)
一、古风时代社会状况: 氏族制度 奴隶制度(城邦国家)
斯巴达:奴隶主军事专制。
雅 典: 奴隶主民主制。
斯巴达的教育制度
城邦性质 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对象 缺陷
公元前8世纪建立的军事专制城邦 由国家统一管理
培养勇敢忠诚的战士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 投标枪)秘密服役 集体教育,体罚,实战演习 女子接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内容 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不重视个 人的智慧和个性
黑格尔把毕达哥拉斯称做希腊“第一个民众教师”, (
重点)
第三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前5世纪-4世纪
一、古典时代的社会状况(文化教育的繁荣时期)
希波战争 雅典强盛 奴隶主民主制成熟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和价值观转:
思想启蒙,个性解放; 关注自然转向关注社会,道德和人的自身研究; 产生了大批哲学家,思想家和智者(教育目的个人本位 论的代表人物)
„„在任何情形下,在任何时代,对这样一种特性(即希腊特性)的研
究对人的发展肯定都是有益的,因为这种特性组成了人类普遍特性的
基础。但最为重要的是,由于一系列情况的共同作用,我们这个时代 关注的是物质而不是人,是群体而非个人,是外在的价值和实用性而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15
斯巴达长老检视婴儿
16
斯巴达女子体育锻炼铜像图
17
二、雅典的教育
(一)社会
雅典地处阿提卡半岛,境内多山,不适宜发 展农业,但便利的海运条件使其工商业较为 发达。 奴隶主与奴隶在数量上悬殊很大;而且工商 业的发展,又产生了工商业奴隶主;农民和 手工业者都是自由民,比奴隶自由一点。雅 典的阶级矛盾复杂尖锐,这是雅典实施民主 政治的社会基础。
20
古代雅典儿童在学校学习
21
教育机构以私立为主,上学缴费,且有“教 仆”护送 教师的地位极其低下,收入菲薄,不受社会 的尊重 追求和谐发展,但反对拥有专门技能(不求 精益求精,只要适可而止) 雅典人不重视女子教育;妇女地位低下
22
古代雅典音乐教育情景
23
古代雅典体育教育情景
43
4.教育内容不同
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 体育锻炼为主。 雅典古代雅典体育教育情景则在体育习 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 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水 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辨。
44
5.教育方法不同 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
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
6.师资队伍不同
4
第一节 荷马时代的教育
前1100年—前800年 一、社会状况 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过渡时期,生产力水平提 高,铁器用品取代了青铜用品,贵族首领拥有奴隶。
5
“这时的希腊,已处在文明的门坎上了。” ——恩格斯
6
二、教育 尚未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教育非制度化
培养目标:文武双全
教育内容:军事知识技能、演说、
第二章_古希腊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二、斯巴达的教育
(四)教育系统 教育机关:儿童监督官 埃弗比团:战略家 实战训练:十年,成为正式公民。 (五)女子教育
斯巴达女子体操锻炼铜像
(六)如何看待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教育的消极之处 1、从教育目的来看:单一 2、就教育对象而言:局限 3、就其教育内容来说:偏颇 4、从教育手段考察:残酷
(三)雅典教育的类型和内容
教育 层次 教育机关 教育者 入学年龄 教育内容
士官团 高等 教育 体育馆 中等 教育 体操学校 角力裁判 体育教师
18-20岁
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法律
16学、文法、修辞、雄 辩术
13-17岁
角力、赛跑、跳高、掷铁饼、 投标枪等(即: 五项竞技) 文法学校:读书、写字、 计算 琴弦学校:音乐、唱歌、 诵诗 游戏、塑造、雕刻、行为习 惯
宝剑锋自磨砺出 梅花香从苦寒来
初等 教育
文法 学校 音乐 学校 家庭教育
残疾 军人 赎身 奴隶 教仆
7-14岁
学前 教育
7岁前
雅典体育教育情景
雅典音乐教育情景
雅典儿童在校学习
(四)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之比较
两个城邦的教育有其相同的一面: 1、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2、由两者性质所决定,他们的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脱离 3、两国都极为重视军事体能教育,而将 军事体能训练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贯穿 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斯巴达教育的经验 1、国家极为重视教育 2、教育机构严密系统 3、重视女子教育 4、教育使斯巴达成为“不可征服的城邦”
雅典诗人——荷马
雅典学派
三、雅典的教育
(一)雅典教育的背景和繁荣原因 1、雅典教育繁荣是其工商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2、奴隶主民主政体对教育的深刻影响 3、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推动 4、意识形态的开放孕育了教育的繁荣 (二)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教育目的在培养有教养商人和灵敏政治家 2、教育以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发展为任务
教育综合之外国教育史上
333教育综合之外国教育史(上)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1、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地处内陆地区,与外界交往极不方便。
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实行专制的贵族统治,而且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
因此,斯巴达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为特征的教育制度,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富有勇武精神和爱国精神、善于持久战斗的武士。
教育在斯巴达被当做国家的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
分为三个阶段:一、实行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
检查合格才允许抚育,不合格的弃于荒野;二、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
儿童在7岁以前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由母亲负责教育,主要是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斯巴达人的思想品德,为7岁以后打基础;三、公共教育。
7~18岁,男女儿童分别在国家教育场所接受体育和军事训练。
具体呢荣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掷铁饼、标枪、摔跤。
教育方法实践练习。
18~20岁,进入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此期间,青年要参加秘密服役,不重视阅读和书写技能的培养。
斯巴达教育是片面的、野蛮的,但又是成功的,因为培养出来的人都是非常勇敢的,能够为城邦英勇作战,甚至牺牲在战场上。
2、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1)智者的教育活动智者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到公元前五世纪被用来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团体,没有统一的哲学基础和政治见解,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
他们的出现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表明职业教师已逐步取代原有的大众教师,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贵发话,有利于教育的进步,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思想才真正成型。
(2)教育贡献他们对古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云游各地,授徒讲学,以钱财而非门第作为唯一的条件,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扩大了受教育的内容范围;拓展了学术研究领域,扩大了教育内容范围使七艺中的前三艺确立(文法、修辞、辩证法);关心政治、道德问题,把系统的道德政治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丰富了教育内容。
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18-20岁 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 “秘密服役” 20岁以后,开始服兵役,30岁成为正式公民,但仍要接受军事训练,直 到60岁才可免除兵役 女子教育:非常重视女子教育,女子也像男子一样接受军事体育训练, 只 不过不离家。目的:(1)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 (2)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的职责。妇女的理想是当 一名勇士的母亲。 2)教育目的 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培养坚忍不拔的战士和一个绝 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 3)意义和评价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辞,生 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 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 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 育史上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
雅典的教育
2)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人(公民)
3)意义和评价
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论的理解,对职业 化和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等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具有重大的影响。 与斯巴达实用性的田国家导向教育形成的对比,成为教育史发展过程中 的一条重要的冲突线索。 综合斯巴达、雅典的教育及其影响可以看出,古希腊的奴隶制度、教育 制度不仅对 当时的文化、科学、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对后世西方 的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同恩格斯的评价“没有奴隶制 度,就没有希腊的艺术科学,没有奴隶制度,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 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化的欧洲,从这个意义上 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被罗马吞并。史学 家把公元前334年—前30年罗马兼并东部地中海地区的这段时期称作希腊化 时期。 亚历山大东征后,迅速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的军事帝国,希腊本土 也变成帝国很小的一部分,希腊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必备资料(古希腊的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名词解释一、智者派【答案要点】古典时期是古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期,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后来,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称为智者。
后期,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智者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二、美德即知识【答案要点】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系。
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掌握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
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
评价:①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②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相对于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来说,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的;③但“美德即知识”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等。
三、苏格拉底法【答案要点】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提出的一种师生对话的方法。
由于苏格拉底曾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因此又称为“产婆术”。
这一方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强制灌输,而是师生共同讨论。
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
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有一定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教育在西方教育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教育(特别是雅典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教育理想,以及由此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教育制度,是古希腊教育对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古风时代,古希腊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但各个城邦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如斯巴达,身体训练占主导地位,强调严格的纪律,具有明显的军事实用目的和国家导向;雅典,则更注重智力和艺术的训练。
这也决定了不同的办学方式。
在斯巴达,学校由城邦主办,而在雅典和其他地区,学校往往是私立的。
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教育在当时具有代表性,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斯巴达教育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1 .教育目的。
培养坚韧不拔的武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的唯一目的。
2 .教育制度。
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
由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况。
只有健康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养。
在7 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或保姆的养育和照管,但受国家监督。
7 一18 岁,儿童离家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
18 一20 岁,进人高一级的教育机构一青年军事训练团开始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20 岁,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开始服兵役。
30 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权参加民众大会,可任官职,仍需参战、军训。
60 岁,免除兵役。
3 .教育的主要内容。
(1 )忍耐劳苦训练。
(2 )军事体育训练。
以“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为主要内容。
(3 )道德教育,通过神话、传说,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等进行。
道德教育的中心是训练绝对服从的精神。
从小培养儿童绝对忠于祖国的品质。
道德教育贯穿斯巴达教育的全过程。
4、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是:( 1 )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 2 )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外国教育史 2 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
(1)教育过程:①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②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军营式的国家的教育机构体操场接受“五项竞技”(赛跑、掷铁饼、标枪、跳跃和角力)、神话、传说等教育;③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④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派往边境;⑤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②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
③希腊的初等学校发生蜕变;
④中等教育也面临衰微,偏于知识教学,忽视体育和美育;
⑤高等教育得到明显的发展,除了柏拉图的阿加德米、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学校;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论:主张培养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要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2.教育作用论: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即天性、习惯、理性。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3.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①在儿童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②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③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④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是音乐教育(雅典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则是体育);
(2)教育的特征:①教育具有阶级性;②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受统治阶级的控制;③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④重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教育;
2.雅典教育——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1)教育过程:①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②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和文法学校学习;③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体操学校学习“五项竞技”; ④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⑤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 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 。
• 4、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和教 育工作的成效有重要的意义,使教育活动、方法规范化 。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本章框架线索
古希腊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教古学希要腊求教育制度
• 一、荷马时代的教育(公元前1100-前800)
• 荷马时代的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 勇敢,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辩士。
• 影响:《荷马史诗》、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荷马时代教育中所有的既注重个性发展又重视群体利 益,既强调实干又注重雄辩、谋略的特点,事实上为后 来希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深刻的历史基础,美国著名教 育史学家孟禄认为,荷马时代的教育包含着希腊教育的 全部萌芽。
依赖于适当的教育,把国家主义的教育和个人主义的教 育融合为一。 • ▲他强调教育的国家管理,统一学制,成为西方教育思 想的一条重要线索。教育培养精英后来占有重要地位; ▲教育充满理性。
教学亚要里求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 一、生平、教育代表作: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
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和 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兴趣”是“集大成者”。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 作中 • 他在阿卡德米学园学习长达20年;在公元前335年,在 吕克昂开办学园,在此讲学,研究,著作13年,他著有 50部博学部书,收集158个国家的宪法,著作400多卷, 学园中的研究包括了当时的一切知识部分。他的庞大的 理论体系是他的教育思想的基础。
外国教育史 第二章古代希腊教育制度
2、雅典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 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 等技能。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学校学习。 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弦琴 学校和文法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 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 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 号。
第三,希腊化时期希腊教育的传播,推动了 其他国家教育的发展,也使希腊文化教育得以保
存,使希腊教育与其他民族的教育结合在一起,
促进了新的教育的形成。
第二节
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
如前所述,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是古希腊
城邦制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教育类型。
一、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各尼亚 平原。斯巴达国家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斯巴达
所谓智者(Sophistes,又称诡辩家),在前 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作为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
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大
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第 二,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 育内容的范围。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 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 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第三,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第四,在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
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 第五,希腊化时期教育中真正得到发展的是高等教 育。
本节小结:
第一,古代希腊教育制度反映了西方奴隶制
社会文化、科学的繁荣,它是奴隶制社会生产力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为主。
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A.“外学” B.“内学” C.俗人D.留学生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A.基督教教义B.哲学C.骑士“七艺” D.七艺......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 C. 昆它布D.主教学校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
第二章_古希腊的教育
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 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 园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任人选择就学,政府 不求整齐划一。
4.教育内容不同
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 主。 雅典则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 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 水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辩。
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 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 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 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 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 另一方面,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 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一方面,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 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四、论教育内容
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 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
五、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苏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 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又 名“产婆术”)。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 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 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 念。
斯巴达 地理环境 政治背景 适合农业 军事寡头独裁 雅 典 适合工商业 奴隶主民主政体
教育目的
教育方法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古代希腊的教育
一、 古典时期的希腊教育
(一) 斯巴达教育
军事训练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尚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并决定了其教育的特质。斯巴达人从7岁起就住到兵 营里接受训练,20岁成为正式军人,服兵役直至60岁为止,一直受到军纪的约束。 斯巴达的公育机构对儿童进行一种特殊形式的政治教育。 斯巴达妇女地位比较特殊,不像雅典有地位的妇女那样与世隔绝。 一方面,斯巴达教育在造就全心全意为了国家的无敌战士的目标方面无疑是成功 的。他们训练了年轻一代坚强、不怕苦和服从纪律的品性。 另一方面,文化教育或科学教育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事情。
一、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一) 数目哲学
2. 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一个以数为本原的自然体系,特别强调和谐观念,认为整 个有定形的宇宙的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和谐”主要指一定的数的 比率关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于和谐。美、友爱、音乐、天体和灵魂皆 是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也研究了对立的问题,据说毕达哥拉斯列出了十对对立范畴:有 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单一与众多、右与左、阳性与阴性、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 线、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正方与长方,但未能意识到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
第三,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又出现了两所影响较大的学园。伊壁鸠鲁于公元前 306年在雅典建立伊壁鸠鲁学园。斯多葛派创始人芝诺在雅典某个画廊讲学,被称为 “画廊派”。
二、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二) 亚历山大里亚的学术成就和高等教育
由亚历山大所建立的亚历山大里亚是希腊化世界的文化中心,位于埃及的尼罗河 口,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商业繁荣的城市,在托勒密一世时期成为希腊世界的学 者汇集之地。
02 古代希腊的教育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有 许多成功之处:第一,它把国家的意 志与青少年的内在需要巧妙地结合起 来了。第二,它使人的才能、倾向、 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雅典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在公 元前4世纪通过亚历山大帝国的政治 威力而广泛流传,对后世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
三、斯巴达和雅典教育比较
相同点:
• 阶级性,为奴隶主阶级 服务 • 不与生产劳动直接联系 • 注重军事体育训练
苏格拉底之死
油画 苏格拉底之死 达维特(1787)
苏格拉底身后
无遗作传世,只有一 些学生对其言论和思 想的记录流传至今。 如:色诺芬的《回 忆苏格拉底》和对话 集《申辩集》、《斐 德罗斯集》、《克里 多篇》等。
(二)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培养治国人才
2、论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教育内容 以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
第二节
古希腊后期的教育
从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0年, 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期。在这期间,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了包括希腊 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地跨欧、亚、 非三洲的庞大的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
在这个期间,希腊文化和教育 也随着征服者的扩张得到了一定的 传播;希腊原有的学校教育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西方的文化教育通过 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播与东方文化教 育进行了接触和融合,促进了双方 各自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总之,斯巴达教育的性质是野蛮的、 落后的,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 内容是片面的。不过,斯巴达教育的目 的是训练勇敢的战士,用来防御和增强 斯巴达国家的实力,维护公民的地位, 这在当时是成功的。
二、雅典的教育
比雷埃夫斯港
雅典原是阿提卡半岛上的一个城市 的名称,从公元前594年至公元前593年 梭伦(solon)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年 至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 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 这对雅典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 深刻的影响。
外国教育史讲义:第2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共15页)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luó mǎ)时期的教育……在任何情形下,在任何时代,对这样(zhèyàng)一种特性(即希腊(xī là)特性)的研究对人的发展肯定都是有益的,因为这种特性组成了人类普遍特性的基础。
但最为重要的是,由于一系列情况的共同作用,我们这个时代关注的是物质而不是人,是群体而非个人(gèrén),是外在的价值和实用性而非内在的美和快乐;上层文化的多种多样性越来越远离本来的单纯性。
在这样一个时代,回顾所有情形几乎正好相反的国度无疑是有益的。
—— Wilhelm von Humboldt1.古希腊发展(fāzhǎn)概况:•地理环境:•文字:•民族:2.希腊史分期:1)“荷马时代”,公元前1100~前800年,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2)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又称早期希腊。
3)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前330年,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中两次战争:希波战争(公元前494—前449)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公元前404) 。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前30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先后征服了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和印度等地区,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同时也把希腊文化传播到被其征服的地区。
3.城邦及其制度:哲学,其起源和发展为教育从目的、形式和内容各方面提供了滋养。
1)宇宙论时期:自然观念,自然本原思想2)人类学时期:人与社会,伦理观念3)体系化时期:自然,人与社会,形而上学民族精神1)唯美主义:裸体雕像2)理性主义:为知识而知识,对原因和原理的追寻。
【从词源学上看,希腊文“闲暇”(shule )派生出西文“学校”( school)】3)美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什么是正义?教育一、斯巴达城邦及其教育1)背景2)教育目的训练良好公民:培养合格军人武士3)教育制度0-7岁;7-18岁,18-20岁20-30岁,30-60岁4)教育内容忍耐劳苦训练;五项竞技;道德教育5)女子(nǚzǐ)教育“斯巴达的少女(shàonǚ)为着使身体结实必须竞走、格斗、掷铁饼、投标枪、使得(shǐ de)未来孩子在健康(jiànkāng)母亲的妊孕中就有了结实的身体。
《外国教育史》第二章 城邦教育制度的兴衰 ppt
• 3. 柏拉图论教育制度 (1)学前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阶段(7至16、17岁) (3)军人教育阶段(17至20岁) (4)哲学家预备教育阶段(20至30岁) (5)哲学家教育阶段(30至35岁) 特点: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 是一种领袖教育。 (为什么培养哲学家,如何培养哲学家?) ②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制度,以保证少数德、智、 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 4.女子教育
第四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 一、城邦教育制度的衰微
– (一)教育目的:从国家转向个人 – (二)教育内容:专门化 – (三)公共教育机构职能和性质的变化
• 二、教育的新进展
– (一)古典文化的地位得到加强 – (二)三级教育制度初具雏形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加德米
1.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理念论 理念:不依靠任何个别事物并先于任何个别事物而客观存在的精神实 在。 特性:单一性;永恒性,纯粹性,超感性,客观性。处理的是本原与 个别,一与多,共性与个性关系 (2)回忆说 认识理念世界主要靠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学习就是回忆 (3)灵魂的分类和人的级别 灵魂的划分:欲望,激情,理性 人的级别:铁质、铜质、金质
自由教育特征和影响
• 只有有闲暇才可能有自由,这是进行高级思辨活动的前提,才有 可能为求知而求知,这种不抱任何功利目的的理性活动,才真正 是自由的活动,能否进行这样的活动是一个人自由本质的确定。 • 自由是指摆脱了身体和心灵的约束,精神上的自由是指能思考问 题,为自己思考问题而不受制于别人。 • 自由教育不是机械化和专业化的训练,不是片面的卓越,专业的 技艺和能力是奴隶所为。而是发展人的理性和完美全面的卓越才 能(arete)。 • 适合自由教育的学科是那些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自由学科 (liberal arts):阅读,书写,音乐,哲学,几何,算术,天文, 修辞,辩证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哲学,其次是音乐,它们是纯 粹自由的学科。七艺:前三艺(智者):文法,修辞,逻辑(辩 证法);后四艺(柏拉图):音乐,几何,算术,天文。 • 自由教育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其后人文与科学教育,普通教育 与专业教育,以及某些新传统教育思想和保守主义色彩的教育思 潮的精神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 体育锻炼为主。 雅典--则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5)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 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 (6)师资队伍不同。斯巴达--教育机构皆由斯巴达奴隶主阶 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由执政官予以训诫。 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的智者 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籍。 总之,作为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城邦,这两种教育体制 无论是当时古希腊的教育,还是近代欧美的教育,都具有 极其重大的影响。相比之下,雅典的教育对西方各国的影 响更大一些。(斯巴达---义务教育的源头)
雅典的教育制度
城邦性质 公元前7世纪形成的民主共和城邦制
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 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五项竞技,音乐(包括阅读,书写和计 算以及其他文化知识),舞蹈,德育 个别教学,启发式教学 男性 轻视女子教育
教育方法
教育对象 缺陷
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重点)
它们代表了两个相反的政治体制类型和教育类型, 他们又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根源。
第二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 (前800——前500)
一、古风时代社会状况: 氏族制度 奴隶制度(城邦国家)
斯巴达:奴隶主军事专制。
雅 典: 奴隶主民主制。
斯巴达的教育制度
城邦性质 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对象 缺陷
公元前8世纪建立的军事专制城邦 由国家统一管理
培养勇敢忠诚的战士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 投标枪)秘密服役 集体教育,体罚,实战演习 女子接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内容 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不重视个 人的智慧和个性
第二章 古希腊(城邦)的教育
【学习目标】
1.掌握古希腊教育的历史分期和城邦教
育制度的兴衰过程;
2.明确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以
及斯巴达和雅典城邦教育的异同;
3.了解毕达哥拉斯和智者学派的教育思
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 心中,尤其是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 一种家园之感。……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 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 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 ——黑格尔
黑格尔把毕达哥拉斯称做希腊“第一个民众教师”, (
重点)
第三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前5世纪-4世纪
一、古典时代的社会状况(文化教育的繁荣时期)
希波战争 雅典强盛 奴隶主民主制成熟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和价值观转化:
思想启蒙,个性解放; 关注自然转向关注社会,道德和人的自身研究; 产生了大批哲学家,思想家和智者(教育目的个人本位 论的代表人物)
二、古典时期的教育
(一)智者: (重点) 荷马时代有智慧、有能力、技艺超 群的人。公元前5世纪的后半叶,“智者”一词才获得了特 殊的含义, 1.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一部分人的专有名称。 2.智者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3.七艺中的前三艺是由智者确立的。
思想特征:相对主义(本质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感觉 主义和怀疑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 人是追求真善美的主体,教育由德育、体育和缪斯(智育和美 育)教育构成
(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斯巴达--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 有;政府 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 遵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 (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 外。 雅典—培养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 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的7岁至18岁的男子设 立兵营式的教练所,集体教育。 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任人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 划一。
„„在任何情形下,在任何时代,对这样一种特性(即希腊特性)的研
究对人的发展肯定都是有益的,因为这种特性组成了人类普遍特性的
基础。但最为重要的是,由于一系列情况的共同作用,我们这个时代 关注的是物质而不是人,是群体而非个人,是外在的价值和实用性而
非内在的美和快乐;上层文化的多种多样性越来越远离本来的单纯性。
二、智者的教育贡献
1)扩大了教育对象; 2)拓展了教育内容,确立了前“三艺”(文 法、修辞学、辩证法); 3)注重道德和政治教育---培养政治家; 4)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教师分工(最早的 专门教师); 5)教育形式多样化和规模化;
第四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前330-前30
一、社会状况: 马其顿扩张---横跨欧、亚、非三洲; 民族融合; 文化传播; 二、教育状况: 1)学校教育制度传播; 2)文化和教育中心发生转移;
3)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政治,社会) 4)中等教育衰弱,偏重知识教育; 5)高等教育得以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
理论核心:数学是万物本源。(数学包含一切自然科学) 教育思想: 1、为知识而求知,为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净化接受 教育,不带功利目的;(自由教育理论) 2、生活和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净化灵魂,达到 和谐,完美和完善的境界; 3、道德行为中,知在行前,知为行之本,人应以 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第一节 荷马时代的教育 (前1100——前800)
一、荷马时代社会概况: 社会组织: 氏族 族盟 部落 部族 政治组织: 公民大会 议事会 军事首长 二、荷马时代教育状况: 1、教育形式;家庭和实际生活(非制度化教 育) 2、教育内容;军事知识,技能和演说能力 道德(“四大德”;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在这样一个时代,回顾所有情形几乎正好相反的国度无疑是有益的。
——
Wilhelm von Humboldt
历史划分
一、荷马时代(公元前1100-前800年) (中国:商,西周时期 ) 二、古风时代(前800--前500年)(东周) 三、古典时代(前500-前330年) (战国) 四、希腊化时期(前330-前30年)(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