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性
汉语言文学浅析汉语言中禁忌语问题及语用艺术学位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汉语言中禁忌语问题
及语用艺术
教学单位: *******
年级专业:***级高起本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年**** 月****日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与创新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与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由传统阅读转向网络阅读,不可否认,其有效打破时空的制约、具备更加丰富的资源,但是传统阅读中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我国人民日常交流的语言形式,更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值得人们对其进行高度关注与学习,发现其艺术特点,并对其进行充分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艺术特点;文化传承;艺术创新
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人民对文字进行不断的创新,如今的汉字在形体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早期的甲骨文产生了本质性的区别,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我们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与保护汉语言文字,注重汉字的美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之路。
一、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
(一)声音美。我国拥有着56个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语言书写特色及声音特色,同样的汉语言文字,在不同的地域中的发音也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不同地域的方言如民谣般拥有婉转的韵律,而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方言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为彰显文化特色,有学者对我国主要方言进行了材料收集,并选取了其中一些诙谐的方言及韵调,在视觉方面及语音层面进行对比,充分展现
了我国大江南北的方言文化特色。(二)情感美。我国众多汉语言文字的不同排列与组合构成了精彩的中华文化,文人骚客所著的每一篇文章无不情感丰富,无不融入着自身的人生追求与情感态度。徜徉于作品中,我们能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其人生追求,感悟其价值取向。通过作者的文字表述,我们能够体会其丰富的精神世界,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体会人生百态,而这些由汉语言文字组成的作品共同构成了我国整体文化体系。(三)线条美。汉语言文字经过几千年的不断雕琢与演变,文字笔画、线条均有具有美学特征。若要充分体现汉字的美观性特点,需要注重汉字整体比例的协调性,强调整体结构的均衡性。历朝历代的名家基于审美角度,不断对汉字精雕细琢,不断进行美化,从而造就了我国当前书法艺术的巨大成果,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字体。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多数人均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但是由于每个汉字均具有深厚的内涵,能够将其线条美展现出来的人少之又少。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人民长期积淀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学科,汉语言文学涵盖了长达几千年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词、赋、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丰富多彩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本文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探讨,从其起源、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汉语言文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商代甲
骨文和西周金文时期。这些文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展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和哲学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上最独特且最复杂的文字系统之一,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语言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丰富的象征性和音韵美。
以诗为例,中国古代的诗歌追求意境的表达和心灵的共鸣,通过简练而精炼的语言描绘出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歌中的音韵美更是独具一格,诗词中遵循着严格的音韵规则,使得诗歌的朗朗上口和婉转悠扬成为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汉语言文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传
承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道德和精神追求的认识和感悟。汉语言文学中的众多名篇佳作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从历史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依据。
此外,汉语言文学还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不断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学科,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它起源于中国古代,通过丰富多样的文体和深远的影响,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研究和传承汉语言文学,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让其继续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汉赋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汉赋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汉赋的艺术特色如下:
1.汉赋的主题是宏大的,通常涉及到天地山川、神仙鬼怪、海外奇珍等,展现出汉朝时期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思考和探索。
2.汉赋的语言华丽细腻,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汉赋家们往往采用铺陈、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事物的特征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3.汉赋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汉赋家们往往采用序曲、引子、正文、结尾等结构,将主题贯穿始终,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什么是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因时代和文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学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1. 语言风格:
(1)简约而深刻:古代文学注重言简意赅,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2)婉约含蓄:古代文学的语言风格往往婉约含蓄,不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是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暗示。
(3)对仗工整:古代文学中常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工整、优美。
2. 文体特点:
(1)诗歌:古代诗歌以抒情为主,注重节奏、韵律和意境的营造。诗歌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2)散文:古代散文以叙事、议论为主,注重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散文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可以随意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见解。
(3)小说:古代小说以叙述故事为主,注重情节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多以虚构为主,但也有一些根据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改编而成。
总之,古代文学中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丰富多彩,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艺术追求。
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探讨
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探讨
首先,汉语言文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最早形成的文学形式之一,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在这个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不断吸收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和文学成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
其次,汉语言文学注重情感表达。中国人民情感丰富多样,善于表达和抒发情感。汉语言文学以细腻、深入的方式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对爱情、友情、家庭和社会等各种情感的描写,表达人们的心灵纷繁情感。这使得汉语言文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再次,汉语言文学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中国是一个重视道德伦理的国家,汉语言文学通过对人物品格、品行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的追求。这种价值观的体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也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最后,汉语言文学具有多样化和区域性特征。中国的地域辽阔,有着多个民族和文化。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学创作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貌。从南方的江南文学到北方的河北曲艺,再到西部的藏族文学,每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学创作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总结起来,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情感表达、价值观反映、艺术表现力、多样化和区域性特征。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挖掘文学的人文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探析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探析
汉语言文学教学是指教授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教学,涵盖汉语拼音、汉字、语法、修辞等多方面内容。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讲师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语言风格需要具有严谨、准确和规范的特点。讲师需要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的规范用法,防止学生产生习惯性错误。在课堂中,讲师需要让自己的语言用词清晰简明,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或俚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艺术特点需要有创新、活泼和生动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讲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情境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和魔力,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并从中获得成功感。
再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艺术特点需要有亲和、耐心和引导的特点。讲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在学习过程中,讲师应该尽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讲师的引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都需要具有多样化、创新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论述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论述
卓玛草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研究价值。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个人的教学语言风格以及教学语言的艺术特点通常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上,教师、传统教学语言风格难以激起学员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因此,本文主要对好需要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其艺术特点展开论述,旨在为广大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者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为一名基层党校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授好。处于培训繁忙的学习进程中,学员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活跃度都会相应地大打折扣,课堂上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难以营造。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教学内容的严谨性的学科特征,教师的语言风格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和改变。
1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语言风格
1.1 准,用词准确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庞杂,涵盖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知识结构体系不易梳理和总结。由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党校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教师往往要在一节课上向学员们讲授海量的理论知识。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党校教师,他们的语速便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教学的语气也变得更为生硬和公式化,忙中出错,急于求成是常有的事。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失去准确性的语言,用词不当,缺乏严谨性,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师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拥有极强的语文知识素养以及雄厚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遣词用句的准确程度。教师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口头语言,要做到语言流畅,主旨明确,思想传达清晰,让学员能够听清楚,听明白教师所传达的知识。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追求教学语言的严谨性和学术性,彰显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素质。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探析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探析
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教
学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
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
1. 朴实自然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的第一特点是朴实自然。教师应该借助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的语言,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简单而明确的语言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可以让教
学内容更生动有趣。
2. 生动感人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的第二特点是生动感人。教师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应该利用
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适当的语调、音量以及情感表现,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3. 灵活抒情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的第三特点是灵活抒情。汉语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深刻的意
境和情感,教师应该有独到的感悟和体验,通过语言的灵活运用,将这种情感和意境传达
给学生,让学生深入领悟。
1.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与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
能力。
2.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艺术特点之二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和分析,学生可以逐渐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学创作手法。教师可以通过对
不同文学流派的介绍和对比,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审美情趣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艺术特点之三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情感的沉淀。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美感和价值,引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审美意境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审美意境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就是文学表达的载体。语言的表
达形式与艺术价值,体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意境。语言学美是一个文化的美,它融合了语
言学与文学的美感体验,是一种文化表达与传播的方式,涉及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
方面。本文就从这些方面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审美意境展开分析。
一、语音
语音是影响语言的声音方面,是汉语言文学中的重要审美意境之一。古代的诗词中,
往往有着秀丽的韵律与和谐的音节,在阅读时常常流畅自然。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
“突兀馀崖立”,“车辚辚,马萧萧”等,都是通过音节的拓展和改变而达到类似于音乐
的节奏。
除了韵律和节奏外,古代文学中的语音还蕴含丰富的意义,如红楼梦中的“珍珠散晓”,语音婉转柔和,表达出作品的气氛和主题。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语音的运用也一
样重要。例如余华的《活着》中,“活着,就是为了找一个比自己苦的人来安慰自己,让
自己觉得自己还好活着”这样的话,较为明显的语调起伏,表现出人物的心情和阶层地位。
二、语法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形式结构,是文学作品中句子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的审美意
境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句子的整齐、简练、凝练的表达,例如《红楼梦》中的“晴雯埋怨道:我若是个青蛙,自个儿会下水去的!何必用你的手呢?”这句话用极简的语言表达了晴雯
的慨叹和不满,同时展示了句子的和谐美和独特的味道。
从另一个角度看,语法也可以用来表达复杂心理和情感,例如许地山的《我要上学》:“举头望明月高高挂天空”,简单的结构却透露出一个孩子内心的想象与憧憬。同时,
汉语言文学论文 浅谈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艺术
勿庸质疑,张爱玲精湛的语言技巧也是她的小说永远吸引着读者的原因。她的奇巧的比喻,她的诡异的色彩运用,她荒凉的音韵,和她的文章里反复出现的各种象征,给她的小说印上了“张爱玲”的防伪标记。只有张爱玲才有如此的绝妙语言,也只有如此的绝妙语言才能陪得上这位有才情的女作家。
张爱玲在中国文坛划破长空的出现,不但丰富了文学艺术语言的宝库,为民族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提供了一个范本,给她以后的文人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小说;象征与比喻;音韵;
一、张爱玲小说中体现着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小说的特点 (1)
(一)、说书似的语言 (1)
(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动作风格与《红楼梦》的相似性 (1)
(三)、悲剧意识的继承形成语言的悲凉氛围 (2)
二、荒凉的音韵 (2)
三、多样的修辞 (4)
(一)、比喻 (4)
(二)、象征 (4)
结论 (6)
参考书目 (7)
浅谈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艺术
四十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这位女才子就是张爱玲。她生于1921年,卒于1995年。她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她的作品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她的小说世界是一幅幅苍凉没落的风俗画,是一幅幅人欲横流的百丑图。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
一、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体现着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小说的特点
张爱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尤其是对红楼梦的喜爱不同寻常。她对传统小说的熟悉,使她的创作不自学地打上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烙印。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探析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探析
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中文的热门内容之一。汉语言文学教学在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上有着独到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析。
一、语言风格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语言风格,是以精炼、简练、优美的语言表达为特点,这与汉语本身的语言特点有关。汉语中讲究凝练、简洁、含蓄等特点,这与汉语的音节较少有关。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先学会准确使用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然后再逐渐进阶。
另外,汉语言文学教学还需要强调中文的“象形”特点。有些汉字的构成类似于事物的形态,比如“山”、“木”、“火”。这些象形汉字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词语的含义,并更好地记忆相关的汉字。因此,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形模拟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结构。
二、艺术特点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底蕴。汉语言文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诗、词、曲、文等各种流派和题材。教学中需要注重文化导入,帮助学生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或宗教渊源,以及向学生介绍汉语言文学传统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背景。
2、情感体现。汉语言文学强调人情味和情感的表达,在学习和教学中需要注重情感的体现。可以通过适当的音乐配合、情境的排布、意象的描绘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情感的真挚和深刻。
3、风格多样。不同的作者对于同一主题或同一题材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需要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的文体和文化传统。能够欣赏多种文学语言风格,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及戏曲等,通过学习汉语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的风格与韵味。
汉语言文学的美学与审美价值
汉语言文学的美学与审美价值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民族身份认
同的象征,更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汉语言文学的表达与传承,我们能够感受到深沉的美学韵味,并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与启迪。本
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的美学与审美价值,展示其中蕴含的奥妙与魅力。
一、汉字的艺术与审美
汉语言文学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无疑是汉字。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书
写系统,不仅具有极高的表意能力,更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汉字
的每一笔每一画都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沉淀,以至于每个字形犹如一
幅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
汉字的美在于其形态的丰富多变,其书写的笔画有时刚劲有力,有
时柔美细腻,给人以深刻印象。例如,“山”字将山脉的峻拔与高耸表
现得淋漓尽致;“水”字以流动的曲线勾勒出自然界万物生命源泉的恢
弘气象。每个汉字都如一幅精心构图的画作,其美学价值引人陶醉。
二、汉语文学的声韵美
除了汉字的艺术价值,汉语文学还以其独特的声韵美成为一种引人
入胜的审美体验。汉语言的声韵美指的是词语在发声时产生的音韵效果,包括音调、韵律、节奏等方面。
汉语言的多音节特性使得其发声具有跌宕起伏的韵律感,这种韵律
感使我们愉悦地感受到文字的生动与活力。而不同声调带来的音韵变
化更为汉语文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例如四声的变化使得词语之间产
生丰富的对比与变化,为文学作品增色不少。
此外,汉语言文学中的韵律与节奏也是它独特之处。诗歌作为汉语
言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依靠诗句的默契对换以及平仄的协调来表达
意境,形成了独特的节奏美。这种节奏美使得诗歌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充满了活力与感染力,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美感和音乐般的感受。
论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论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汉语言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而深远。在长期的发展
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不仅承载了汉族人民的情感和智慧,也为世界各
地的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
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从不同角度剖析其意义和影响。
一、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
汉语言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是中国文化
的瑰宝,它们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通过这些作品,外国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哲学
思想和社会习俗等,实现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认知。
二、语言艺术的传承
汉语言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的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性的表达,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这些作品在国际文坛上屡获殊荣,展现
了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三、文化符号的传承和诠释
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四季、山水、花鸟等等,这些符号不仅仅是艺术表达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象征和代表。在传播过程中,这些文化符号被诠释和解读,帮助外国
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从而形成跨文化的交流和认知。
四、网络时代的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无论是中国的网络文学还是中文翻译作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发布和传播,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帮助读者分享自己的文学鉴赏心得,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互动。
五、文学翻译的难点与挑战
尽管汉语言文学在国际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在翻译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难点与挑战。例如,汉语与其他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同,在翻译时要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文化差异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背景。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以确保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语言风格与语言艺术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语言风格与语言艺术
的意义
摘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语言艺术是非常关键的。汉语言的语言风格与艺术使用是否恰当,关乎着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整体汉语言教学的结果。因此本文主要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论视角入手,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语言风格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并归纳总结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语言风格与语言艺术的意义与实践办法,旨在为汉语言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风格;语言艺术;意义
引言: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十分丰富。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艺术特征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汉语语言教学中,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加之其教学内容严谨等学科特点,传统的教学语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的语言风格必须相应地加以调整和变化。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汉语言教师的语言风格由一般语言、文学语言、情势语言三大因素所决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原创性。由于个体性格、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差异,每一位汉语言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汉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分类主要包括外向型和内向型。
(一)外向型语言风格
教师在使用此教学语言时,具备下列特征:语速快,音调高,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都很丰富。这种课堂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专注,因此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活跃,
对新东西也会有强烈的兴趣。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老师说话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办学形式:函授
年级:2010 级(专升本)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学校
教学单位:辽宁师范海城函授站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24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2)
一、人物形象 (3)
(一)描写人物生动传神,活灵活现 (3)
(二)人物语言形神毕肖,按头制帽 (5)
二、遣词造句精彩准确,富有神韵 (9)
三、比喻运用贴切形象,清新工丽 (10)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内容提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典范,汉语言艺术的宝藏。“字字看来皆是血”,曹雪芹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一幅封建社会末期极其生动的历史画卷。《红楼梦》宏大严谨,“文备众体”,语言维肖传神,精练准确,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和美感,经典场景和细节描写连村妇野叟也能娓娓道来。其描写人物生动传神,活灵活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模拟人物言语诗词形神毕肖,“按头制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遣词造句精彩准确,富有神韵,“一字不可增减,入情入神之至”,细微处见真功夫;比喻运用贴切形象,清新工丽,深含哲理,让人过目难忘,叹为观止。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人物形象
前言:《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有重要时代特征的、极其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性
发表时间:2020-04-10T08:26:41.127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5月总第344期作者:梁婷
[导读] 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小学713600
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有的教师则不然,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甚至有时还很紧张呢?这里虽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技能的运用不无关系。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非常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
一、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1.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精要性。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规范,规范是技巧的前提。教师对原始概念的剖析、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必须用专业术语来准确表达,坚决摒弃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准确地把握现行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特别是在讲授一些重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语言的准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教学语言的严密、准确,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推想,便于学生正确地掌握新教材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趣味性。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生动、幽默性。新的课改理念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用语,同时还要善于在“标准化”的语言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利用幽默来提高教学的效果。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语言,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求知欲,容易堵塞学生的思路,而风趣文雅的谈吐,却能“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给学生一种亲切之感,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3.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通俗性、统一性。教学语言应是介于生活口语和书面文学语言之间的符合语言规范、生动活泼而又庄严周密的冼炼化的语言。它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规范性和体裁性的统一,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是丰富性和凝炼性的统一,是抒情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也是趣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不同的课使用的课堂语言也应像不同的文章一样,讲究章法结构和遣词炼句,根据课文、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时而选用描写性语言,时而选用叙述性语言,时而选用议论性语言,对不同内容、不同情调的课文,应用相应的语言给予表达。或感情奔放,或脉脉含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趣、导之以法。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是双边的,没有教师的教,或者没有学生的学,都不能构成教学活动。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能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时,才构成教与学的双边统一活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再优美,如果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这都是一节失败的课。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我们的一些小学生,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
我觉得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语言美,语言的准确、精要、通俗、幽默便于提高语文的课堂艺术;注重课堂提问艺术,让提问成为一种身心的愉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会说的人;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对它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其中甘苦犹如游鱼饮水,冷暖自知。积极投身教改之中,自有一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