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以日语中“汉语”词汇为例
二语习得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以日语中“汉语”词汇为例
作者:张慧书
来源:《语文学刊》 2016年第7期
张慧书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摘要] 语言迁移是影响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二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习
得过程中,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习得的效果,其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
于汉语和日语都用汉字,因此汉语词汇的存在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习得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正迁移,但是也产生了不小负迁移。
[关键词] 二语习得;正负迁移;汉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7-0032-05
对学习研究日语的人来说,汉字汉语既方便又麻烦。而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对外语学
习的影响和作用一直以来是外语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汉语和日语在使用汉语词
汇等方面既有不少相似点同时又有很大差异。
当前对二语习得的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辨性和理论性层面,是近些年来
实证方法的使用研究,特别是就如何减少母语负迁移,提高教学效率层面的研究逐渐增加。但
是研究设计范围广度和深度不够,大多研究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误用分析罗列层面,没有从整体
规律上去总结,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化认识,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基于此,本研究以母语
迁移理论为基础,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母语迁移理论
在语言学研究中,把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过程中,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称之为语言迁移。[1]128 -129迁移原是心理学术语。
二语习得中正负迁移其对策论文
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及其对策
【摘要】语言迁移( language transfer)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语系,因而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篇章组织、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汉语所产生的负迁移远远大于正迁移,从而阻碍了英语的学习。
【关键词】英语学习母语正负迁移对策
一、母语正迁移现象的分类及表现
语言的普遍特性体现出母语的正迁移。在语言普遍的特征的帮助下,汉语的使用有助于英语的学习,学习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这种资源帮助他们审查输入的二语或外语数据,从而中英文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点在而与写的过程中产生了正迁移。
(一)语音正迁移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元音和辅音系统,而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掌握了汉语拼音以后,学习英语语音就相对容易,就能比较容易地学好汉语中没有而英语中有的音。汉语语调有升调、降调、曲折调,因此可利用汉语语调来促进英语语调的学习。
(二)词汇正迁移
1.外来词与拟声词基本相似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英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语,
而这些外来语多数是拟声词,其发音与汉语意思的发音近似。如:hacker——黑客 toefl——托福 sofa——沙发coffee——咖啡
拟声词是指以声音为理据的词,多半为模仿人、动植物、机器等发出的声音,所以这类词的发音与它所模仿的声音相似,只要借助汉语意思。如: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
迁移是指学生 把已掌握 的有关完成某 任务 的知识 , 转 移到完
成另一个类似任务 中去 。通常 , 学 习者 因为没有认识 到两个 任务之 间的区别 , 会有 意无 意地借 助 自己 已懂 得 的方式 、 方
B :S o r r y ?( ) /S or r y .( \)
如果 回答 者用升调则表示他没有 听清楚 , 如果用降调 表
ellis指出如果某种外语语言现象或语言结构在母语中或者母语中某种语言现象或语言结构在外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形式或两种语言中所对应的结构有所差异时人们习惯于借助词语的文化背景语言规则思维方式和交际习惯进行有意识无意识的比较会根据母语的主体认识图式和尺度对新事物进行衡量导致语言上的错误对外语的习得造成干扰作用
且简单 , 所 以出现几率也 较少 ; 学 习者在 中级 阶段 的负迁 移
现象主要 集 中在词 汇、 语 法及 部分语 用方 面 ; 在高级 阶段 则
语言中的正负迁移
试论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与负迁移现象摘要:语言迁移广泛地存在于二语习得中,对迁移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本文综合了近年来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主流研究与理论。分别列举分析了语音、词汇、句法、写作、语用等方面的正负迁移的外在现象及其产生的内部原因,并指出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探讨迁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发展空白。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迁移;负迁移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指在已经掌握了一定母语系统的前提下,在脱离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对此,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第一语言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二十多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围绕着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所起的作用这一问题上。
二.迁移的理论基础
学者们研究第一语言第二语习得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一般认为,这种影响是消极的。即第一语言会妨碍或干扰第二语言的习得。六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认为,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干扰(interference)又称为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由于负向迁移,人们常把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看成是逐渐用第二语言的特征来取代第一语言的特征,使自己的第二语言能为接近于以该语言为本族语的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过程。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点派生出干扰说的理论,其核心是“习惯”和“错误”两大问题。
语言是习惯形成的过程,一个人在学习母语时,他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桂诗春教授说得好,二语习得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因为有了母语为起点,学习者在习得二语的过程中,不可能关闭他已拥有的母语知识系统,因此第一语言影响着第二语言的习得,学习者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会产生错误。干扰的来源是“先行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如果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目的语)都含有某种意义,但是该意义在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手段不同,那么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使用中就可能出现错误,他可能把第一语言的实现手段转移到第二语言中去。
二语习得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
般说 来 , 言的普遍特性体 现出母语 的正迁 移。 语 英 语和汉语都 是某种语 言形 式的事实 意味着它们拥有共 同
相同或相似之 处 , 例如 :、 a 、 、 等发音 。 于这些相 bt : i i 、 ea 对 似或相 同的发音 , 中国学 生能很轻松地 掌握 。 而要读好 一
又有消极的。 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以使那些 母语 为汉语 的英语 学 习者更加 明确汉语对英语 学习的影 响 , 够在英语学 习过 程中 , 分利用汉语对英语 学习 的 能 充
ws cn I a ’w if 。 中可 以发 现中国学习者对 于 ihI a ;cn t a r 从 to 这些短语 和句型就容 易掌握 ,这正是 因为这 些短语和句
之分 , 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起 促进作用 的称 为正迁移 , 一种 如果起 干扰或抑制作 用的 , 为负迁移 。 国学生在 学习 称 中
由 此可见, 与目 标语相似或相同的 母语发音可以 加 !
声 )l e or l 迷 失 自己 )aay a ( 、 s yusf o e( 、tn t 无论 如何 )l g re 、 n o t Ose 好 久 不 见 ) 跟汉 语 的 词 义 相近 , 样 中 国 i N e ( me , 这 学 生 就 能轻 而易 举地 记住 这些 词汇 ,从 而促 进第 二语
试论二语写作措辞中的母语迁移
除了对 应 “ a ” , 存 在 着 许 多 下 义词 汇 , : wl 外 还 k 如
wa d e, h p, h b l lmp, se dl o o b e, i t p, sr l, sr g e tol ta g r,
现得 更为 明显 。例如 , 汉语 中没有 冠词 这一词 性 , 因 此, 中国学生 在习得 过程 中缺 少参照 , 在冠词 的使 用
究主要 围绕母语 负迁移展 开 , 文章 以中国学生二语写作措辞 为视 角, 从语 义、 法、 用等三个层 面 , 语 语 分别探 讨母语 对 中国学
生 二语 写作 措 辞 所 产 生 的 正 、 迁移 , 就二 语 写作 教 学提 出一 些 有 针 对 性 的 建 议 。 负 并
关键 词 : 言 迁 移 ; 语 写 作 ; 辞 ; 迁移 ; 语 二 措 正 负迁 移
20 0 9年第 1 期 1 总第 17期 8
黑龙江高教研 究
H i nj n eerhs nH ge E u ao eogi gR sace i r d ct n l a o h i
No. 0 1l2 09 s ra.No 8 e i1 .1 7
试 论 二语 写 作 措辞 中 的母 语迁 移
的词 性和 句法 功能 。同 时 , 语 的词 尾没 有 表 示词 汉 性 的词缀 标记 , 单从 形 式上难 以区分 词性 。对母语 为汉语 的英语学 习者 而言 , 语 词汇 的这 个 特点对 汉 他 们学 习英语 词汇往 往会 产生 负迁 移 。从对 中国学 习者英语 语料 库 的分 析 得知 , 大多 数 词性 混 淆 都 出 现在 名 词 、 词 、 容 词 、 词 等 实 义 词 上 ( 虹 动 形 副 蔡 20 ) 0 2 。各 种 常见 错 误 包 括 动 词 用 作 名 词 、 词 用 名 作动词 、 名词 用作 形 容 词 、 容 词 用作 名 词 等 。如 : 形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引言: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
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20 世纪 60 年末到 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兴起。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标记理论被引入母语迁移现象研究领域。1990 年代以来,基于语言共性,一系列新的母语迁移理论涌现出来,如最小树假说,弱迁移假说,全迁移假说,整体损伤说等,但
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
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许多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母语负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母语语言习惯的干扰,导致对第二语言的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等产生偏误。这种现象不仅会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造成影响,还可能阻碍他们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和表达能力。
对母语负迁移现象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还能为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旨在探讨母语负迁移现象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
母语负迁移是指当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模式、结构、语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造成学习困难和错误。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研究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对于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现象,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错误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研究母语负迁移现象,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ge 更有ge 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研究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也有助于拓宽教学研究领域,深化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研究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母语负迁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语言中的正负迁移
试论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与负迁移现象摘要:语言迁移广泛地存在于二语习得中,对迁移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本文综合了近年来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主流研究与理论。分别列举分析了语音、词汇、句法、写作、语用等方面的正负迁移的外在现象及其产生的内部原因,并指出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探讨迁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发展空白。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迁移;负迁移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指在已经掌握了一定母语系统的前提下,在脱离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对此,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第一语言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二十多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围绕着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所起的作用这一问题上。
二.迁移的理论基础
学者们研究第一语言第二语习得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一般认为,这种影响是消极的。即第一语言会妨碍或干扰第二语言的习得。六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认为,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干扰(interference)又称为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由于负向迁移,人们常把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看成是逐渐用第二语言的特征来取代第一语言的特征,使自己的第二语言能为接近于以该语言为本族语的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过程。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点派生出干扰说的理论,其核心是“习惯”和“错误”两大问题。
语言是习惯形成的过程,一个人在学习母语时,他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桂诗春教授说得好,二语习得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因为有了母语为起点,学习者在习得二语的过程中,不可能关闭他已拥有的母语知识系统,因此第一语言影响着第二语言的习得,学习者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会产生错误。干扰的来源是“先行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如果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目的语)都含有某种意义,但是该意义在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手段不同,那么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使用中就可能出现错误,他可能把第一语言的实现手段转移到第二语言中去。
母语迁移和二语习得探析
( ) 语一 谓语 一 双 宾 语 结 构 (V Os c r) 4主 S O r t e t u u E . 能 把 盐 递 给 我 吗 ? ( o l y up s m e a ? g 你 C ud o as e h l ) t st ( ) 语 一 谓 语 一 宾 语 一 宾 语 补 足 语 结 构 (v cs c 5主 s o t — u r
础 之 上 才 开始 学 习 英 语 的 , 对 来 说 , 们 的母 语 已有 很 好 的 相 他 基 础 . 且 思 维 和交 际都 习惯 用 母 语 。因 此 , 学 习英 语 的 过 而 在
程 中 .学 生肯 定 会 自觉 不 自觉 地 运 用母 语 知 识 和 思 维 来 帮 助
vla n l ogn ao ) ( ) 高 自我 表 达 能 力 (n ac g a t g I rai t n ;6 提 u i te zi eh ni n
( Al o g e fl vr i d,e si ep d me w t h 8) t u h h et ey t e h tlh le i te h r l h
h u e o k o sw r .
半 出现 在 第 二语 言 或 外 语 学 习 的 初 级 阶 段 …。语 言迁 移 一 般 可 分 为 两 种 : 迁 移 (oiv as r和 负迁 移 (ea v a s 正 p si t nf ) ter e ngtet n— i r f ) 当母 语 的 某 些特 征 同 目的 语 相 类 似 或 完 全一 致 时 , 往 e 。 r 往 出 现 正迁 移 现 象 : 当母 语 与 目的语 的某 些 特 点 相 迥 异 时 , 而 学
二语习得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_正迁移
二语习得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_正迁移
【摘要】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这篇文章将关注到中汉语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四个主要的正迁移方面: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利用实例来分析如何将中汉语翻译应用到英语学习中去,以及如何使用中汉语的语言特征来帮助英语学习者取得更高的成果。
【关键词】正迁移,中汉语,英语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语用
【正文】在当今社会,英语学习者正越来越多地使用中汉语作为一种辅助语言来学习英语。可以说,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是一种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正迁移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即在原生语言(L1)的某些特性上受益或受损,以改进用外语(L2)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
通过检查现有的研究,我们确定在中汉语-英语正迁移的四个主要方面: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首先,可以从中汉语翻译中提取一些有利的信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发音。其次,学习者可以利用中汉语特有的语法结构,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如动词时态错误和句法错误。此外,中汉语中使用的某些常用词汇和语用也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学习更多灵活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从中汉语的翻译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将中汉语的语言特征应用到英语学
习中来,从而更容易地实现英语学习的成功。要想有效地将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应用到实践中,英语学习者首先要有一定的中汉语基础。例如,对于想要通过翻译应用中汉语到英语学习中去的学习者,他们需要有很好的中汉语语言翻译技能,以保证外语学习效果。
浅议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田 涛 涛
( 江苏 畜 牧 兽 医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基 础 部 , 苏 泰 州 2 5 0 ) 江 2 3 0 摘 要 : 言 学 习过 程 中母 语 对 第 二 语 言 学 习有 着 正 迁 语 移 和 负迁 移 的影 响 , 师 应 该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因势 利 导 、 利 避 教 趋 害, 更好 地 通 过 母 语 来 达到 第二 语 言 学 习的 最 佳 效 果 。 关键 词 : 语 二语 习得 正 迁移 负迁 移 影 响 母 人思 维 活 动 的 第 一 语 言 系统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母 语 母 语 是 在 没有 任 何 别 的语 言 系统 的条 件 下 建 立 起 来 的 。二 语 是 学 习 者 的第 二 个 语 言 系 统 ,是 在 母 语 系 统 已经 形 成 以后 才 建 立 起来 的 。 以很 多人 觉 得 学 习 第 二语 言很 困难 。 为 教师 没 有 所 因 摆 脱 母语 的影 响 , 受到 母 语 正 负 迁 移 的 影 响 。 我 们 习得 母 语 是 遵 循 一 定 的 顺 序 和 规 律 的 : 、 、 、 听 说 读 写 。 我们 先 对 语 言 进 行 吸 收 、 化 , 后 才 有 可 能 创 造 性 地 使 消 然 用语 言 。 这里 的吸 收 就 是 指 的语 言 的输 入 ( p t 。 用 语 言 就 i u)使 n 内容 是 儿 童 是 如 何 学 习母 语 的 .成 年 人 与儿 童之 间 的语 言 在 说 完 之 后 , 童 能有 9 %的语 言 能复 述 出来 。但 是 成年 人 与 成 儿 6 年 人 之 间 的 语 言 ,在 听 完 之 后 ,儿 童 只 有9 %的 语 言 能 复 述 1 出 , 且 说 出 的话 不 符 合 语 法 的标 准 。 点 表 明 了学 习语 言 的 而 这 顺序 , 我们 必须 循 序 渐进 。 在 第 二 外 语 习 得 的 过 程 中 , 当第 二 语 言 学 习者 在 沟 通 中 出现 困难 时 , 如果 交际 对 方 了解 对 语 言 输 入 调 整 的重 要 意 义 ,他 们 之 间就 有 机 会 在 语 言结 构 及 会 话 结 构 上 作 出相 应 的调 整 ,这 样 语 言 输 入 就 可 能变 得 更 加 可 以 理 解 , 样 就 能使 得 语 言 习得 的效 果 更 佳 这 如 何 通 过母 语 更 好 地 进行 二语 习 得 呢 ? 迁 移 ( a s r 原 t nf ) r e 来 是 属 于心 理 学 的一 个 术 语 , 指 在 学 习 新 知 识 时 , 习者 将 是 学 以前 所 掌 握 的知 识 、 验 迁 移 运 用 于 新 知 识 的 学 习 、 握 的一 经 掌 种 过 程 。 迁移 又可 分 为 正迁 移 ( oiv a s r 和负 迁 移 (e — p s i t nf ) ter e n g a v t nf ) 种 , t er s r两 i a e 如果 旧知识 的迁 移 对新 知 识 的 学 习起 帮 助 、 促 进 作 用 , 就 是正 迁 移 ; 之 , 果 旧 的 知 识 、 验 的迁 移 妨 它 反 如 经 碍 了新 知 识 的获 得 , 就 是 负 迁 移 , 它 即干 扰 ( t fr c ) ( i e ee e 。 母 nr n 语 对 二 语 习得 有 着 正 负 的迁 移 ,所 谓迁 移 就 是 影 响 )归 纳 起 来 , 见 的 负迁 移有 : 常 1 语 文 化 负 迁移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何 一种 语 言 都 . 母 任 蕴 涵 着 丰 富 的文 化 , 且 一 切 文 化 都 是 独 特 的 。 第二 语 言 习 并 在 得 过 程 中 。学 习者 总 是 倾 向 于用 自己 的 文化 标 准 来 衡 量 别 人 的 言行 和思 想 , 总 用 自己 的 母 语 习 惯 来 表 达 自 己的 思 想 , 并 而 忽 略 了第 二 语 言 所 包 含 的 文 化 内 涵 , 而 交 际失 误 屡 屡 发 生 。 因 2母 语 语 法 负 迁 移 。汉 语 的语 法 结 构 与 英 语 有 很 大 的 不 . 同 。如 汉 语 中名 词 没 有 格 和 数 的变 化 , 词 没 有 时 态 的 变 化 。 动 这 一 缺 损 易 造 成 负 迁 移 。 以初 学 者 易 犯 低 级错 误 。 生在 运 所 学 用 英 语 的 过 程 中 很 自然 地 将 汉 语 的 语 法 概 念 转 移 到 了 英 语 中 , 而 造 成 了 一些 失 误 。 因
关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关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12英语教本一班胡绍聪4301120114 摘要:语言迁移研究并不是新话题,但是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两条主线和四个主要内容都包含母语迁移的内容这样一个事实来看,它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Ellis甚至评论说“任何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描写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Ellis,1994);从二语学习者在语音、词法、句法到语义各个语言层面频繁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的角度看,语言迁移是不能忽视、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语言迁移的研究的视野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母语迁移研究,比如语言迁移理论的反思和语言迁移研究范畴的拓展。基于这样的研究发展趋势,再次阅读已有的语言迁移研究文献发现,有两个方面值得深入思考和重新审视———语言迁移的定义和语言迁移的理论解读。
关键词:语言迁移;对比分析假设;普遍语法;连接理论
一、关于语言迁移的定义
迁移(transfer)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会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James借此描述语言迁移的概念:“第一语言的学习将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James,1980)事实上,对于语言迁移的定义存在各种不同的表述,如:Corder把迁移看成是一种借用(borrowing);Faerch和Kasper认为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激发其母语知识去使用中介语的一种语言心理过程;Schachter认为语言迁移是先前获得的知识对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constraint)。在林林总总的表述中,Odlin的语言迁移定义得到最为广泛的认可:“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
引 言
母 语 是 指 学 习者 所 属 种 族 、 社 团 使 用 的 语 言 。 一 般 情 况 下, 母 语 通 常 是 儿 童 出生 以后 最 先 接 触 、 习 得 的 语 言 。所 以母
沿着 “ 普遍” 路 线前 进 得 更 快 。 E l l i S ( 1 9 9 9 ) 指 出母 语 是 一 种 知 识 资 源 。学 习 者 有 意 识 或 无 意 识 地 使 用 这 种 资 源 帮 助 他 们 审 查 输 入 的 二语 或外 语 数 据 , 从 而 帮 助 他们 尽 量 使 用 目的 语 。
三、 积极 影 响 的具 体 表 现
1 . 从 语 言 的 共 同 性 方 面 看
语 是 在 没 有 任 何 别 的语 言 系 统 影 响 条 件 下 建 立 起 来 的 第 一 语 言 反 应 系统 。因 此 , 母语也被称作“ 第一语 言” 。 作 为第 二 语 言 系统 ,第 二 语 言 习得 过 程 是 指 在 已 经 掌 握 了 一 定 母 语 系 统 的 前提下 , 在 脱 离 目的 语 的 社会 环境 中学 习第 二 语 言 的 过 程 。 可 以说 ,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的过 程 和 结 果 不 仅 受 到 学 习 者 的 年 龄 、 心 理态 势和社会政 治 、 经济 、 文化等 因素影响 . 而 且 受 母 语 的 影 响 ,因为 二语 习得 者 在 学 习 目的 语 时 必 然 会 自觉 或 不 自觉 地 使用原有信息进行思考 、 分析 、 比较 、 综合 . 并 利 用 原 来 学 习母
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 樊娟
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摘要:深入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史和现状,具有重大现实指导和启发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此学科的认识,更能帮助我们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二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言迁移;母语迁移
1引言
学术界对母语是否干扰二语学习、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影响的研究关注颇多。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重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所发挥的作用,希望能避免其带来的消极作用。本文将回顾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讨论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2语言迁移的定义
自从“迁移”这个概念被人们提出已引起了高度重视,许多研究人员和学者也争论过迁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定义,主要有四方面:迁移仅仅是由于习惯而形成的;迁移仅仅是干扰的问题:迁移是对母语的反馈;迁移就是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的结果。国内外学者所关心的问题和致力的方向是如何对语言迁移的概念进行本质上的认识和理解。Odlin, T.(1989) 提出的“迁移是目标语和先前已获得的关于其它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产生的结果”此定义被广泛接受。
3语言迁移的分类
语言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先前获得的知识是对学习任务是有益时,会产生正迁移;另一方面,当已有知识妨碍第二任务的表现时,产生负转移”(Brown,2002)。
英语和汉语只是世界上众多语言之间中的两种。然而,它们在某些方面极为相似。英语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相似的优势,这种影响被称为“正迁移”。当学习一门外语时,有必要了解正确的语言使用行式。例如,有必要让学习者把学习发音,词汇,语法,听力以及了解如何把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付诸实践。英语学习者通过把他们的母语信息准确地投入到目标语中,对于学好英语是有帮助的。一般来说,当一个英语学习者开始学习英语时,他总是从汉语相关的知识开始,用一个简单容易的句子模式加以修改。在此之后,为了产生近似正确的英语句子不断改善。因此,要想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获得行之有效的结果,没有母语的帮助是不可能的。
二语习得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
论文导读::什么是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任何人学习外语都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它必然会受到汉语的影响。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
论文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汉语,英语学习,正迁移,负迁移
一、引言
任何人学习外语都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当然,中国人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它必然会受到汉语的影响正迁移,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在英语学习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许多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归纳总结(summary)(summary),以便于那些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更加明确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避免其消极影响的发生。
二、什么是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
二语习得指除母语之外的任何语言的学习它可以是第二外语的学习 ,也可以是第三外语的学习。Rod Ellis 在《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中阐述道:“学习者的母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
重要的决定因素 ,……母语是一个知识源 ,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它来筛选外语。母语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学习。例如 ,学习者可能不是将母语规则迁移到二语中 ,而是回避运用母语系统中所没有的那些规则。或者 ,还存在着语言性限制条件 ,以此决定母语和二语之间的哪些差别会构成学习中的困难 ,从而使迁移仅在某些语言条件下产生。或者 ,学习者会将母语作为知识源 ,有意识地从中借用 ,即通过翻译来改进其语言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探究
摘要: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而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图在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建设性地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从而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关键词:语言迁移;普遍语法理论;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论;语言标记理论;二语习得
一、前言
多年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迁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领域的语言学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Odlin将其定义为母语对目标语影响和母语向目标语的借用,也就是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Schachter则从认知心理学和生成语法角度,把语言迁移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即学习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都有可能对之后的二语习得产生某种制约,这种制约既是迁移。Faerch和Kasper则重视语言迁移的心理层面,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介语的被激活而最终掌握目的语。
尽管语言迁移的研究是跨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但多数研究还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此语言迁移常被语言学界解释为“母语迁移”。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迁移;反之,由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某种形式和规则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干扰”被称为负迁移。任何学习外语的人都易于把母语中的表达运用到目标语学习中来,因此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极为常见。
二、语言迁移的理论依据
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理论以及近期的语言标记性理论为依据,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中期的心灵主义最低影响度立场论以及近期的认知学迁移制约论。其具体研究理论依据如下:
1、普遍语法理论
普遍语法理论由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提出,该理论使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由对语言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的探究。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的语言机制及语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言习得的作用。Chomsky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人类天生就继承了一套通用的语言参数和原理,控制着人类语言的形成,这就是人类所共享的基本的语言规则(即核心语法)。20世纪90年代关于母语迁移研究的三个理论----最小树理论、弱迁移理论和全迁移理论均都承认了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所产生影响。最小树理论认为从第一语言到二语习得的语言迁移局限在词汇范畴和词汇的线性扩展,初始状态的迁移只包括词汇迁移,不包括任何功能范畴的迁移。弱迁移假设认为词汇和功能范畴及两者的线性扩展都会迁移到二语习得,但与功能范畴相关的,包括屈折变化在内的一些功能作用不能迁移。全迁移假设认为第一语言的全部语法(不包括语音,词汇和词性)是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就普遍语法理论与母语迁移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其中White(1983)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迁移现象是在语言普遍规律基础上的迁移,将第一语言中的语言规律与特性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联系起来去解释习得现象,强调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一种建立语言参数值的过程。Flynn(1981,1987,1989)用中心词指向参数设置模型解释二语习得。她认为成年学习者能够把第一语言习得中分离出的句法结构的原则用于构建第二语言的语法,但迁移是语言某个深层结构的表现,需要通过普通原则而不是具体原则来说明迁移。总之,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任何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描写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Ellis,1994:341)。
2、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语言学习和教学一直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该派理论家沿用通过观察人们对某个刺激所作的反应来解释行为。其代表人物Skinner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当母语对目的语不断地产生刺激时,“习惯”就形成了,这就是学习者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刺激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时消极的,不同的刺激对同一个人所产生反应可以是任意的,也可能是有规律的。一个人所掌握的母语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时所产生的刺激也会有正负迁移之说。然而从语言教学实践来看,母语负迁移在二语在行为主义的第二语言学习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干扰的来源是所谓的“先行抑制”,也就是说旧习惯妨碍新习惯。因此,行为主义刺激论把学习的主要障碍归结于母语干扰,即当母语与目的语结构不同,旧的语言习惯对新的语言习惯所造成的干扰。此时,学习者需要先“化解”,即淡化旧习惯,然后才能形成新习惯。母语作用的方式决定于它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性:当两者相同时,母语将通过正迁移促进二语学习;当两者相异时,学习困难将产生,母语形式的负迁移就会导致学习者错误的产生,从而阻碍正确的目的语习惯地形成。
3、对比分析假说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Fries和Lado等人就开始系统地研究错误,并由此产生了有关错误的早期对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以结构语言学为基础,把语言看作是通过一系列结构上的因素给语言意义进行的编码,这些因素包括音素、词素、语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对比分析假说理论将母语的迁移作用和第二语言习得相结合,人们可以把两种语言在语音系统上、语素系统上、句法结构上和文化差异上进行共时对比。当两种语言在因素对比上相似时,就会对二语学习有促进作用,即产生正迁移;反之,即发生负迁移。关于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Gass and Selinker(2001:72-73)曾指出“学习中的困难和简单分别由两种语言的差别和相似决定,差别越大,越容易出错”。由此可见,在对比分析理论背景下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差异。
4、语言标记性理论
“标记性”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布拉格学派的音位理论,最先从标记性理论角度研究语言迁移现象的是Eckman和Zobl等人。关于标记性在二语习得中对迁移的影响,一般认为,当相应的目的语内容是有标记的时,母语无标记内容会发生迁移。Zobl(1983)的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二语规则模糊不清时,往往求助于母语而导致迁移。Eckman认为当母语参数设置是无标记的而目的语的参数设置是有标记的时,迁移现象最明显。为了解释标记性对母语迁移的作用方式,他提出了所谓“标记差异假说”。该假说主要内容是:(1)二语难学的部分是那些既不同于母语,标记性又比母语强的地方;(2)二语标记性比母语强的地方,其相对难度与标记的相对程度一致;(3)二语与母语不同的地方但标记性不比母语强的学起来不会很难。标记性差异假说说明了标记性差异与语言差异互动、共同决定母语迁移何时发生、何时不发生。该假说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判断依据。
三、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