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三物理总复习同步练习题:1-4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总复习 1.4专题: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物理总复习 1.4专题: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必修1

【思维启迪】 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追上B车时其速度最 大只能与B车速度相等.设A、B两车从相距s到A车追上B车 时,A车的位移为sA,末速度为vA,所用时间为t;B车的位移为 sB,末速度为vB,运动过程如下图所示,现用四种方法解答如 下:
【解题样板】 解法一:(物理分析法):利用公式求解 对A车有:sA=________,(2分) vA=v0+(-2a)×t.(2分) 对B车有:sB=12at2,(2分) vB=at.(2分) 对两车有:s=________,(2分) 追上时,两车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________.(2分) 以上各式联立解得:v0= 6as ,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 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 6as.(2分)
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和避免碰撞等问
题.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 位置,后
者的速度一定不 小于 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 相等
时,两者相距 最近 .
1.只有直线运动,才能作出x-t图象( ) 答案:× 2.只有直线运动,才能作出v-t图象( ) 答案:√ 3.x-t图象是物体运动轨迹( ) 答案:× 4.x-t图象交点表示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 )
【答案】 BC
(1)易看错坐标系,如误将x-t图象当作v-t 图象进行分析.
(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4)不能将图象和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而导致错误.
(2013·四川卷)甲、 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 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 运动 B.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t=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答案】D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以v A=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A、7 sB、8 sC、9 sD、10 s【答案】B3.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Av A v B4.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6 min~8 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B、4 min~6 min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60 m处C、3 min~4 min内,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D、6 min~10 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答案】C5.2011年12月23日下午瓦良格号三度海试,为飞机降落配备的拦阻索亮相,这使得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降成为可能.若该机在甲板上加速起飞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2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 m/sB、在t=2.5 s时的速率等于4 m/sC、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2 mD、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2 m【答案】B6.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 2C 、质点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0.75m/sD 、质点在1s 末速度为1.5m/s【答案】D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矩形长木板,木板左端放一小物块,已知木板质量大于物块质量,t=0时两者从图中位置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碰到右面的竖直挡板后木板以与原来等大反向的速度被反弹回来,运动过程中物块一直未离开木板,则关于物块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A8.在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的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

高三新人教版物理总复习课件1-4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

高三新人教版物理总复习课件1-4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

速 运动;若直线的斜率小于零,则加速度小于零,表示 匀减速 运动.
④图形“面积”表示 t 时间内的位移.位移的大小在 数值上等于梯形的面积. v0+ v0+ at 1 x= · t= v0t+ at2. 2 2
归纳领悟 1.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的比较
比较问题 x- t 图象 v- t 图象
图象
③斜率:表示横、纵坐标轴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 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对应物理 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 x- t 图象的斜率 表示速度大小,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④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 的物理量相对应.如 v- t 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 表示位移大小.
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 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2.解决追及相遇问题分为三种方法: (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 位置”这一关键. (2)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 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
(3)数学方法: ①设相遇时间为 t, 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时间 t 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 Δ>0,即有两 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 Δ= 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 碰;若 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 ②求最大距离或最小距离时,先根据条件列出距离 的表达式,然后求其极值.
再做反向匀加速运动
表示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 运动 表示物体从静止做正向匀 加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 加速运动


比较问题
x-t图象
v-t图象 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
的大小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
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习题:1-4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先考卷)+Word版缺答案.doc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习题:1-4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先考卷)+Word版缺答案.doc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一章质点的直线运动第四节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先考卷)1.(2014·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 s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 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 s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 s末和第5 s末的位置相同2.(2015·佛山模拟)甲车以加速度3 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4 m/s2做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一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18 mB.23.5 mC.24 mD.28 m3.(多选)某高速列车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列车( )A.0~30 s时间内的位移小于9×102mB.30 s时刻的速度等于30 m/sC.0~60 s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D.90~120 s时间内做匀速运动4.(2015·银川模拟)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第10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B.0~10 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C.第5 s末和第15 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20 s内,质点的位移为9 m5.(2015·芜湖模拟)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是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时间图像。

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车也相遇B.t1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C.a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a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6.(多选)(2015·哈尔滨模拟)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 )A.6 s末乙追上甲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 mC.8 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且离出发点有32 mD.在0~4 s内与4~6 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7.(2014·江苏高考)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1、第4讲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3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1、第4讲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3及答案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图1A.0~2 内的加速度为1 /2B.0~5 内的位移为10.第1 末与第3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 末与第5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A 0~2 内的加速度等于直线的斜率,即==1 /2,选项A正确;0~5 内的位移等于图象与坐标轴所围图象的面积,即==7 ,选项B错误;第1 末与第3 末的速度都是正值,即方向相同,选项正确;第1 末与第5 末的加速度分别是正值、负值,即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图象如图2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图2A.025 / 向右B.025 / 向左.1 / 向右D.1 / 向左解析:选B 由图象面积计算0~3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2×3× =3 ,方向向右,3~8 内位移大小为2=2×5× =5 ,方向向左,所以前8 总位移=1-2=-2 。

== /=-025 /,即前8 内平均速度大小为025 /,方向向左,B正确。

3(2013·大连测试)如图3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3A.质点在10~12 内位移为6B.质点在8~10 内的加速度最大.质点在11 末离出发点最远D.质点在8~12 内的平均速度为467 /解析:选在v-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质点位移的大小,10~12 内,正向位移大小为3 ,负向位移大小为3 ,则总位移为0,A错误;0~5 内质点的加速度为04 /2,5~8 内质点的加速度为0,8~10 内质点的加速度为2 /2,10~12 内质点的加速度为-6 /2,则B错误;0~11 内质点一直正向运动,11 开始反向运动,正确;质点在8~12 内平均速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三物理追及相遇练习题

高三物理追及相遇练习题

高三物理追及相遇练习题追及相遇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常常涉及到物体之间的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追及相遇练习题是必修内容之一。

下面将给出一些典型的高三物理追及相遇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案例一】两车相向而行A和B两辆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

其中,A车的速度是30m/s,B车的速度是20m/s。

A车从起点出发经过1分钟后折返。

求A车折返后,两车相遇的时间和相遇的位置。

解析: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相遇时的距离为x。

根据追及相遇的定义,A车在t时间内走过的距离为30t,相对速度为(30+20)m/s,所以有30t=(30+20)t,解得t=1分钟。

两车相遇时,A车行驶的距离为30×1=30m。

所以相遇的位置即为A车折返后离起点30m的位置。

2. 【案例二】两人相向而行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0m的A、B两地出发,同时相向行驶。

甲以4m/s的速度行驶,乙以5m/s的速度行驶。

求甲、乙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设两人相遇所需的时间为t。

根据追及相遇的定义,甲、乙两人相对速度为4+5=9m/s,相当于两人共同向一个方向行驶。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可得甲和乙的位移分别为4t和5t,且甲的位移加乙的位移等于500m,即4t+5t=500。

解得t=50s,所以甲、乙相遇需要50s的时间。

3. 【案例三】一人先出发再迎头赶上甲、乙两人在同一条笔直的道路上,乙比甲晚出发30分钟,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2m/s。

若乙出发后恰好在1小时内追上甲,则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解析:设甲的速度为v m/s,则乙的速度为(v+2) m/s。

根据题意,乙出发后恰好在1小时内追上甲,所以甲和乙的运动时间相同。

甲的运动时间即为1小时(60分钟)- 乙的出发晚了30分钟(0.5小时),即甲和乙的运动时间都是0.5小时。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可得甲和乙的位移分别为v×0.5和(v+2)×0.5,且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新教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基础对点练1.(v-t图像)(2023广东深圳实验中学月考)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4 mB.在18~22 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 mC.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D.整个过程中,E点所对应的时刻离出发点最远2.(追及问题)2021年4月13日的苏州奥体中心,在近万名现场球迷的加油声中,中国女足战胜韩国女足,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若运动员将足球以12 m/s的速度踢出,足球沿草地做加速度大小为2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踢出的同时运动员以8 m/s的恒定速度去追足球,则运动员追上足球所需时间为()A.2 sB.4 sC.6 sD.8 s3.(v-t图像应用——图像信息类)无线蓝牙耳机摆脱了线材束缚,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

为了研究在运动过程中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甲和乙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乙佩戴无线蓝牙耳机,甲携带手机检测,乙站在甲正前方14 m处,二人同时沿同一直线向正前方运动,各自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结果手机检测到蓝牙耳机能被连接的时间为4 s。

则最远连接距离为()A.10.5 mB.11.5 mC.12.5 mD.13.5 m4.(v-t图像应用)(2022河北卷)科学训练可以提升运动成绩,某短跑运动员科学训练前后百米全程测试中,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A.0~t1时间内,训练后运动员的平均加速度大B.0~t2时间内,训练前、后运动员跑过的距离相等C.t2~t3时间内,训练后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小D.t3时刻后,运动员训练前做减速运动,训练后做加速运动5.(v-t图像)(2022贵州黔东南州期末)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同一方向以相同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前方突然出现险情,两车同时进行刹车,刹车后两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评-1.4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评-1.4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4单元运动图象__追及与相遇问题直线运动的x—t图象[想一想]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4-1所示,请思考以下问题:图1-4-1(1)甲、乙两物体各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甲、乙两物体速度的大小关系。

(3)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多远。

提示:(1)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物体的速度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3)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为x0,且甲物体在前。

[记一记]1.图象的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x-t图象(1)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x-t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意义(1)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相遇。

(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3)斜率: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4)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始位移,横轴截距表示位移为零的时刻。

[试一试]1.如图1-4-2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4-2A.OA段运动最快B.AB段静止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60 km解析:选BC图中CD段斜率的绝对值最大,故CD段的速度最大,A错误;AB段位移不随时间变化,说明AB段汽车静止,B正确;CD段的斜率与OA段的斜率符号相反,表明两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C正确;4 h内汽车运动的总位移为零,D错误。

直线运动的v-t图象[想一想]A、B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1-4-3所示,请思考以下问题:图1-4-3(1)A、B两物体的运动性质;(2)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3)在0~10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大小。

提示:(1)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A物体的加速度为0,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新教材2022届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章 专题1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含答案】

新教材2022届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章 专题1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含答案】

专题1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必备知识预案自诊知识梳理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①1.直线运动的x-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随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

2.直线运动的v-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

(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

二、追及相遇问题1.相遇问题的分类(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2.追及问题的分类②(1)匀加速运动追及匀速运动,当二者时(设此时还没追上)相距最远。

(2)匀速运动追及匀加速运动,当二者时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相距最近。

(3)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当二者时相距最近,此时假设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

(4)匀速运动追匀减速直线运动,当二者时(设此时还没追上)相距最远。

(5)匀加速直线运动(a1)追匀加速直线运动(a2)。

若,则一定能追上,且相遇一次。

若,则可能追不上,当二者时距离最近;也可能发生二次相遇,即加速度小(初速度大)的追上加速度大的,之后又被超过。

考点自诊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x-t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v-t图像中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3)x-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v-t图像既可描述直线运动,也可描述曲线运动。

()(4)v-t图像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5)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

()(6)同向运动的两物体恰好不相碰时,两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

高三物理总复习 1-4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高三物理总复习 1-4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1-4运动的图象 追与与相遇一、选择题1.(2011·济南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下列图,在2s 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答案] AD[解析]①在v -t 图象中,图线在t 轴上方速度沿正方向,在t 轴下方速度沿负方向.2s 末能回到出发点,如此在2s 内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故B 、C 错误;②在v -t 图象中,图线与t 轴所夹的面积等于质点的位移大小,在t 轴上方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位移为负.2s 末能回到出发点,质点的合位移为零,即正、负位移之和为零,故A 、D 正确.2.(2011·南京模拟)如图为一段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线.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确定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 点所对应位置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 )A .大于2m/sB .等于2m/sC .小于2m/sD .无法确定 [答案] A[解析]①x -t 图象中某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该切线的斜率;②过P 点作图线的切线,如下列图,由图可知,Δx =4m.Δt =t 2-t 1<2s ,所以该切线的斜率k =ΔxΔt>2,即P 点所对应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大于2m/s ,故A 正确.3.(2011·青岛模拟)将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经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如下关于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答案是( )[答案]BD[解析]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方向向下,下降过程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向上,故有a上>a下,且方向均向下,故B、D选项正确.4.(2011·某某市南开区模拟)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列图.假设g=10m/s2,如此(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m/s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D .小球是从5m 高处自由下落的 [答案] B[解析]①由题图可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3m/s ,所以与地面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8m/s ,故A 、C 均错误.②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等于t 轴与下方图线所夹的面积,即h =12×3×(0.8-0.5)m =0.45m ,故B 对;③小球下落的高度等于t 轴与上方图线所夹的面积,即H =12×5×0.5m=1.25m ,故D 错误.5.(2011·太原模拟)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F -t )图象,如下列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可求得运动员在0~6.9s 时间内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 =10m/s 2)( )A .1.5mB .1.8mC .5.0mD .7.2m [答案] C[解析]①运动员对弹性网无压力时,正在空中运动,所以0~6.9s 时间内,在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t =4.3s -2.3s =2s ;②运动员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如此跃起的最大高度为h =12g (t 2)2=12×10×(22)2m =5.0m ,故C 正确.6.(2011·上饶模拟)如下列图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如下描述正确的答案是(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 B[解析]①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都规定了正方向,所以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故A 错误;②x -t 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得t 1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所以v 1>v 2,故B 正确;③v -t 图象中图线与t 轴所夹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大小,由图得0至t 3时间内的位移x 3<x 4,所以这段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v 3=x 3t 3<v 4=x 4t 3,故C 错误;④t 2时刻图线2的斜率由正变为负,所以在t 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运动;t 4时刻物体4的速度始终为正值,所以在t 4时刻物体4的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D 错误.7.(2011·杭州模拟)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响时间变长.反响时间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一样).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 正常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12.525.054.266.7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响时间为0.5sB .驾驶员酒后反响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 2D .假设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答案] C[解析]①在“思考距离〞内汽车匀速运动,所以驾驶员正常情况下的反响时间为t 正=x 正v =0.5s ,酒后的反响时间为t 酒=x 酒v=1.0s ,如此酒后反响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Δt =t 酒-t 正=0.5s ,故A 、B 均正确.②汽车刹车的距离为“制动距离〞与“思考距离〞之差,由v 2=2ax 得,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v 22x 制-x 思≈7.5m/s 2,故C 错误.③由表中数据可知,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时,驾驶员酒后的“制动距离〞为66.7m ,所以发现前方6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故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选C.8.(2011·东北三省四市模拟)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展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 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 0时刻以速度v 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列图.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A .在0~t 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 0~3t 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 .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阻力越来越小C .在t 0~3t 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v 1+v 22D .假设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如此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ABD [解析]①0~t 0时间内图线的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t 0~3t 0时间内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 正确;②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伞兵在重力mg 和阻力F f 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g =ma ,由于a 逐渐减小,如此F f 逐渐减小,故B 正确;③假设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伞兵做匀减速运动,如图中t 0和3t 0时刻的两点间线段,如此v匀减=v 1+v 22;由图中面积可知,在t 0~3t 0时间内降落伞和伞兵的位移小于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所以v <v匀减=v 1+v 22,故C 错误.④当第二个伞兵跳下时,设第一个伞兵的速度大小为v ,第二个伞兵的速度小于第一个伞兵的速度,所以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大;当二者的速度相等(即都等于v ′)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第二个伞兵的速度继续增大,如此第二个伞兵的速度大于第一个伞兵的速度,二者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二者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D 正确.二、非选择题9.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A .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B .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 .在一样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0.4691.20.9571.6 1.4472.0x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展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如下提问:(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运动;(4)比拟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s~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2)匀速直线 1.937(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匀速(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10.(2011·大庆模拟)以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2s后再以一样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求两小球何时相碰以与相碰点到抛出点的距离.(取g=10m/s2) [答案]抛出第一个小球5s后,在距抛出点75m处相碰.[解析]设抛出第一个小球t时间后两球相碰,相碰点到抛出点的距离为h,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位移公式得:对第一个小球:h =v 0t -12gt 2对第二个小球:h =v 0(t -2)-12g (t -2)2将以上两式联立代入数据解得:t =5s ,h =75m11.(2011·郑州模拟)A 火车以v 1=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m 处有另一列火车B 正以v 2=10m/s 速度匀速行驶,A 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a >0.5m/s 2[解析] 方法一:公式法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一样时相遇. 由A 、B 速度关系:v 1-at =v 2 由A 、B 位移关系:v 1t -12at 2=v 2t +x 0a =v 1-v 222x 0=20-1022×100m/s 2=0.5m/s 2如此a >0.5m/s 2方法二:图象法A 、B 两列火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下列图,由图象得位移关系为:12×(20-10)t 0=100,解得 t 0=20s a =20-1020m/s 2=0.5m/s 2如此a >0.5m/s 2方法三:二次函数极值法假设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v 1t -12at 2-v 2t <x 0代入数据得:12at 2-10t +100>0由Δ=100-4×12a ×100<0解得:a >0.5m/s 212.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 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 时刹车,以0.5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 足够多,求:(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 (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 [答案] (1)4 7 (2)203s[解析] (1)当摩托车速度减为10m/s 时,设用时为t ,摩托车行驶的距离为x 1,每辆汽车行驶的距离都为x 2.10=20-0.5t ,t =20s ① 202-102=2×0.5x 1,x 1=300m ②x 2=10t =200m ③摩托车与最后一辆汽车的距离Δx =300m -200m -25m =75m 故摩托车追上的汽车数n =7525+1=4(辆).之后汽车反追摩托车,摩托车与汽车相遇的次数为7次.(2)设摩托车追上最后一辆汽车的时刻为t 1,最后一辆汽车超过摩托车的时刻为t 2 25+10t =20t -12×0.5t 2t 1=(20-103)s t 2=(20+103)s Δt =t 2-t 1=203s.13.总质量为80kg 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 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 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下列图是跳伞过程中的v -t 图象,试根据图象求:(g 取10m/s 2)(1)t =1s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s 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 [答案] (1)8m/s 2160N (2)158m (3)71s[解析] (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t =2s 内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v t =162m/s 2=8m/s 2 设此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得F =m (g -a )=80×(10-8)N =160N.(2)从题图中估算得出运动员在14s 内下落了h =39.5×2×2m=158m. (3)14s 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H -h v =500-1586s =57s 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需要的总时间t 总=t +t ′=(14+57)s =71s.。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4讲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4讲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4讲运动的图象追及与相遇习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2014·江苏单科)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 A[解析]汽车由静止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v2=2ax;设运动到最大速度vm时开始减速,则有v2=v2m-2ax,结合数学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图象变化规律可知,A正确,B、C、D均错误。

2.(2014·吉林二模)物块以初速度v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上滑,该物块的速度图象不可能是()[答案] C[解析]若斜面光滑,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A可能;斜面不光滑且μ<tanθ,θ为斜面的倾角,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B 可能,C 不可能;若μ>tanθ,物体沿斜面匀减速上滑然后静止,D 可能;故不可能的为C 。

3.(2014·天津理综)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 .在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答案] D[解析] 第1s 末速度大小变化,方向未变,故A 错误,1s ~3s 时间内的加速度恒定,2s 末加速度方向未变,B 错误;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前2s 内质点位移为x =12×2×2m =2m ,C 错误;3s 末物体的位移x1=12×2×1m =1m,5s 末位移x2=12×2×1m =1m,3s 末和5s 质点在同一位置,D 正确。

4.(2014·浙江杭州一模)对下列各图中蕴含信息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甲的重力—质量图象说明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B .图乙的位移—时间图象表示该物体受力平衡C .图丙的动能—时间图象表示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图丁的速度—时间图象表示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减小[答案] C[解析] 图甲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A 正确;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力平衡,B 正确;图丁中图线上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减小,D 正确;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 =v0-at ,Ek =12mv2,动能与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故C 错误。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3: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3: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1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1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解析:运动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A错;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斜率大于物体2,故B对;v-t图象,0至t3时间内由速度——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可知vv3,C对;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t4时刻物体4的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开始4>反向,D错.答案:BC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图2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解析: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并非为物体运动的轨迹.由图象可知,在0~4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前进80 m,非匀速;4 s~8 s内物体沿与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至原点.在t=4 s时,图线上该点处切线的斜率为零,故此时速度为零.由以上分析知A错,B、C、D均正确.答案:BCD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取g =10 m/s 2.则 (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图3B .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解析:结合题给v -t 图,可以确定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的.由题图知0~0.5 s 过程为下落过程,最大速度为5 m/s ,A 正确;0.5 s ~0.8 s 过程为反弹过程,初速度大小为3 m/s ,B 正确;由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为位移可得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 =12(0.8-0.5)×3 m =0.45 m ,C 正确,D 错.答案:ABC4.(2010·东城模拟)一质点自x 轴原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经过t 0时间速度变为v 0,接着以-a 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v 02时,加速度又变为a ,直 至速度为v 04时,加速度再变为-a ,直到 图4 速度变为-v 08…,其v -t 图象如图4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一直沿x 轴正方向运动B .质点将在x 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C .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v 0t 0D .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 0t 0解析:由v -t 图可知,质点先沿x 轴正向运动,经2t 0时间反向加速后减速,接着又正向加速后减速,如此反复,但每次位移总比前一次小,最终停止,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在2t 0时刻离原点最远,其位移大小等于大三角形面积12v 0·2t 0=v 0t 0,只有D 对.答案:D5.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 ( )图5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B.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C.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解析:由题图可知,兔子和乌龟在同一地点,但不是同时出发,兔子自认为自己跑得快,肯定赢,所以比乌龟晚出发时间t1,故选项A错.图中乌龟和兔子的x-t图象两次相交,表示在比赛途中它们相遇两次:第一次是t2时刻兔子追上乌龟,第二次是t4时刻乌龟又追上了兔子,故选项B正确.乌龟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兔子也在做直线运动,只是中间停了一段,结果是乌龟先通过预定的位移到达终点,乌龟赢了.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B、D.答案:BD6.(2009·广东高考)图6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图6解析: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形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对C错;根据在速度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可知在0~1 s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错;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答案:A7.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x,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 )A.2v aB.v 2aC.x 2vD.x v 解析:取相邻两车考虑:以后一辆车开始运动时为计时起点,设经时间t 0达到v 做匀速运动,则前一辆车已经运动的时间为t 0+Δt .前、后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前=v 2t 0+v Δt x 后=v 2t 0 由x 前-x 后=xv 2t 0+v Δt -v 2t 0=x 得Δt =x v.答案:D8.(2008·宁夏高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7所示.两图象在t =t 1时相交于P 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 图7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的是 ( )A .t ′=t 1,d =SB .t ′=12t 1,d =14S C .t ′=12t 1,d =12S D .t ′=12t 1,d =34S 解析:在t 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后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 ′<t 1,A 错;从图象中甲、乙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即对应的位移看,甲在t 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比乙的多S ,当t ′=0.5t 1时,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出34S ,即相距d =34S ,选项D 正确. 答案:D9.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象如图8所示.其中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图8解析:v-t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A、C两图中在t=20 s时a、b两车的位移大小分别相等,故在20 s时b车追上a车;B图中b车一直领先,间距越来越大,D图中a车在前7.5 s一直落后,在7.5 s~12.5 s间尽管a 车速度大于b车,但由于前7.5 s落后太多未能追上,12.5 s后v a<v b,故a车不能追上b车.答案:AC10.(2010·连云港模拟)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9所示,设指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图9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先向A运动,后向B,再向A,又向B,4 s末v=0物体在原处B.先向A运动,后向B,再向A,又向B,4 s末v=0物体在偏向A的某点C.先向A运动,后向B,再向A,又向B,4 s末v=0物体在偏向B的某点D.一直向A运动,4 s末v=0物体在偏向A的某点解析:各秒内加速度的大小均为1 m/s2,故各秒内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到0再加速后又减速到0,如此反复.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x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L =20 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解析:设甲从离接力区13.5 m 处到赶上乙所用时间为t ,乙从开始起跑到被甲追上,跑的路程为x ,甲、乙二人所用时间相等.对甲:13.5+x v=t 对乙:x =12at 2,且v =at =9 m/s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a =3 m/s 2t =3 s x =13.5 m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L -x =20 m -13.5 m =6.5 m.答案:(1)3 m/s 2(2)6.5 m12.(15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力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10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试利用两图线求:图10(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物块在3 s ~6 s 内的加速度大小;(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由v -t 图象可知,物块在6 s ~9 s 内做匀速运动,由F -t 图象知,6 s ~9 s 的推力F 3=4 N ,故F f =F 3=4 N.(2)由v -t 图象可知,3 s ~6 s 内做匀加速运动,由a =v -v 0t得a =2 m/s 2. (3)在3 s ~6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2-F f =ma ,且F f =μF N =μmg由以上各式求得:m =1 kg ,μ=0.4.答案:(1)4 N (2)2 m/s 2(3)0.4。

高三物理追及与相遇问题(含答案与规律归纳)

高三物理追及与相遇问题(含答案与规律归纳)

高三物理追及与相遇问题测试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 -t 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知识要点:一、相遇是指两物体分别从相距S 的两地相向运动到同一位置,它的特点是:两物体运动的距离之和等于S ,分析时要注意: (1)、两物体是否同时开始运动,两物体运动至相遇时运动时间可建立某种关系; (2)、两物体各做什么形式的运动; (3)、由两者的时间关系,根据两者的运动形式建立S=S 1+S 2方程; 二、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若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⑴ 速度小者匀加速追速度大者,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 ,即v v =乙甲。

⑵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⑶ 速度大者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⑵类似。

三、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⑴ 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的速度恰好相等时临界条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3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3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1.3 运动图像追与与相遇课前预习●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x­t图像和v­t图像都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x­t图像和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3)x­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4)v­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5)x-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 ×)(6)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者假设追上前者,后者速度必须大于前者。

(√)(7)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

(√)(8)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如此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9)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二者之距时即相遇.(√ )2. 四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的是( )【答案】C3.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列图,该图线的斜率为k,图中斜线局部面积为S,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B.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C.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D.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答案】C【解析】斜率k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选项A、B错误;面积S表示t1~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选项C正确D错误。

4.甲车以加速度3 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4 m/s2做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一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18 mB.23.5 mC.24 mD.28 m【答案】C【解析】当两车速度一样时相距最远,即a甲t甲=a乙t乙,因为t甲=t乙+2,解得t乙=6s,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Δx=x甲-x乙=a甲-a乙=24m,应当选项C正确。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物体( )A.加速度一直不变B.2s末和6s末速度相同C.0~8s内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0~8s内,8s末离出发点最远2.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同向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甲、乙图线分别为圆弧、直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第4s末,二者速度相等D.前4s内,二者位移相等3.水平面上运动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v0、v1、v2、t1、t2、t3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物块的加速度为零B.在0~t1时间内物块做匀变速运动C.在t1~t2时间内物块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v2 2D.在t2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最大4.在某星球表面,t=0时刻小球以初速度v0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取抛出位置位移x=0,以v0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位移x随速度的平方v2变化的x­v2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初速度为100 m/sB.小球位移x=5 m时对应的运动时间为2sC.小球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图中m点坐标值为-7.2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1v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四边形BB′C′C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C.四边形ABB′A′面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D.1v­x图线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6.(多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A BC D7.小明到汽车站时,车已经沿平直公路驶离车站,司机听到呼喊后汽车马上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设小明同时以4 m/s的速度匀速追赶汽车,汽车开始刹车时速度为8 m/s,减速前距离小明12 m。

新课标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第三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练习含解析

新课标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第三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练习含解析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A 组·基础题]1.(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圆弧b 分别表示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动身、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当B 的速度变为0时,A 恰好追上B ,则A 的加速度为( D )A .1 m/s 2B .2 m/s 2C.π4m/s 2 D .π2m/s 2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动身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 内( C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 .4 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3. (2024·湖南长沙市一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两车间距为s 0;t 0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t 0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0~t 0时间内甲车在前,t 0~2t 0时间内乙车在前B .0~2t 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 .2t 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12s 0D .s 0=67s4.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改变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乙车的初位置在x0=60 m处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D.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5.汽车在平直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B.t=0时汽车的速度为10 m/sC.刹车过程经过3 s的位移为7.5 mD.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26.(多选)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1~t2时间段为曲线,其他时间段为直线,则有关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0<t<t1时间段各个时刻的加速度肯定大于t1<t<t2时间段各个时刻的加速度B.t2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t2时刻物体的位移起先减小D.t2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7.(2024·安徽省皖江名校最终一卷)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t =1 s 时,甲超过乙最远B .t =1 s 时,甲、乙两赛车相遇C .t =2 s 时,甲超过乙最远D .t =2 s 时,甲、乙两赛车相遇解析:甲赛车x t 恒定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甲=1 m/s.依据x =v 0t +12at 2可得xt=12at +v 0可知乙赛车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2 m/s 2,故两质点在t =0.5 s 时速度相等,此时两者相距最远;当两者相遇时v 甲t =12at 2,解得t =1 s ,甲乙相遇,B 正确.8.(2024·浙江杭州高考预料卷)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s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C )A. B .C. D .解析:A 图中,物体在0~2 s 速度为正,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2~4 s 速度为负,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B 图中物体在0~1 s 内位移增大,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 位移减小,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C 图中物体在在0~1 s 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 做匀减速运动,第2 s 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 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然后重复上面的过程,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D 图中物体在在0~1 s 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 做匀减速运动,第2 s 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 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在2~3 s 内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B 组·实力题]9.(多选)(2024·河南濮阳高三一模)已知半径肯定的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 正比于运动速率v ,即满意f =kv .比例系数k 只与小球半径和空气密度有关.现将半径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塑料球在空中由静止起先下落,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空气密度匀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铁球对应于图中的a0值较大B.铁球在图中的v m值较大C.两球从起先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长D.铁球从起先下落至速度达到铁球所对应的v m的位移较大解析:因为起先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视,因此起先下落时两球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图中的a0相同,故A错误;当小球受力平衡时,达到最大速度,因为实心铁球的质量大于实心塑料球的质量,而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所以实心铁球在图中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的最大速度,故B正确;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加速度始终大于塑料球的加速度,两球均在空中由静止起先下落,故实心铁球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两球从起先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短,故C错误;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平均加速度始终大于木球,并且实心铁球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铁球从起先下落至铁球所对应的最大速度的位移较大,故D正确.10.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6 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起先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A.当t=4 s时两车相遇B.当t=4 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两车有两次相遇D.两车有三次相遇11.(2024·浙江杭州期末)高速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很大,雾天易出现车辆连续相撞的事故.某天早晨,在一段限速为100 km/h的高速马路上有浓雾,一辆正以72 km/h速度行驶的汽车司机突然发觉前方 60 m处有辆车打双闪灯停止不动,就马上刹车.若该司机反应时间为0.6 s,在反应时间内车速不变,若该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1)求该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求该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3)通过计算分析,该汽车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解析:(1)轿车的最大速度为v =72 km/h =20 m/s ,则轿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 1=vt 1=20×0.6 m=12 m ;(2)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0-v =at 2,t 2=0-v a =0-20-5s =4 s ; (3)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2=0-v 22a =0-202-2×5 m =40 m ,汽车的位移:x =x 1+x 2=12 m +40 m =52 m<60 m ,不会追尾. 答案:(1)12 m (2)4 s (3)不会追尾12.货车A 正在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惫驾驶司机留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觉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 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1)若此时B 车马上以2 m/s 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推断:假如A 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 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 车发觉B 车起先到撞上B 车的时间.(2)若A 车司机发觉B 车,马上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开碰撞,在A 车刹车的同时,B 车马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 车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开事故.(假设两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设经过的时间为t , 则v A =v B 对B 车v B =at 联立可得t =10 sA 车的位移x A =v A t =200 mB 车的位移x B =12at 2=100 m又x B +x 0=175 m <x A 所以会撞上.设经过时间t ′,相撞,有v A t ′=x 0+12at ′2代入数据解得:t ′1=5 s ,t ′2=15 s(舍去). (2)设B 车的加速度为a B ,B 车运动经过时间t , 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则不会发生事故,此时v A =v 0-a A t ,v B =a B t ,且v A =v B在时间t 内A 车的位移x A =v 0t -12a A t 2B 车的位移x B =12a B t 2又x B +x 0=x A联立可得a B =23 m/s 2=0.67 m/s 2.答案:(1)相碰撞 5 s (2)0.67 m/s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运动的图象追及与相遇一、选择题1.(2011·济南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答案]AD[解析]①在v-t图象中,图线在t轴上方速度沿正方向,在t 轴下方速度沿负方向.2s末能回到出发点,则在2s内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故B、C错误;②在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等于质点的位移大小,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位移为负.2s 末能回到出发点,质点的合位移为零,即正、负位移之和为零,故A、D正确.2.(2011·南京模拟)如图为一段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 图线.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确定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 点所对应位置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A .大于2m/sB .等于2m/sC .小于2m/sD .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 ①x -t 图象中某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该切线的斜率;②过P 点作图线的切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Δx =4m.Δt =t 2-t 1<2s ,所以该切线的斜率k =Δx Δt >2,即P 点所对应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大于2m/s ,故A 正确.3.(2011·青岛模拟)将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经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速度v 、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答案]BD[解析]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方向向下,下降过程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向上,故有a上>a下,且方向均向下,故B、D选项正确.4.(2011·天津市南开区模拟)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2,则()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m/s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D.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的[答案] B[解析]①由题图可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5m/s,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3m/s,所以与地面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8m/s,故A、C均错误.②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等于t轴与下方图线所夹的面积,即h =12×3×(0.8-0.5)m =0.45m ,故B 对;③小球下落的高度等于t 轴与上方图线所夹的面积,即H =12×5×0.5m =1.25m ,故D 错误.5.(2011·太原模拟)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F -t )图象,如图所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可求得运动员在0~6.9s 时间内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 =10m/s 2)( )A .1.5mB .1.8mC .5.0mD .7.2m[答案] C[解析] ①运动员对弹性网无压力时,正在空中运动,所以0~6.9s 时间内,在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t =4.3s -2.3s =2s ;②运动员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则跃起的最大高度为h =12g (t 2)2=12×10×(22)2m =5.0m ,故C 正确. 6.(2011·上饶模拟)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答案] B[解析]①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都规定了正方向,所以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故A错误;②x-t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得t1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所以v1>v2,故B正确;③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大小,由图得0至t3时间内的位移x3<x4,所以这段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v3=x3t3<v4=x4t3,故C错误;④t2时刻图线2的斜率由正变为负,所以在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运动;t4时刻物体4的速度始终为正值,所以在t4时刻物体4的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7.(2011·杭州模拟)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2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答案] C[解析]①在“思考距离”内汽车匀速运动,所以驾驶员正常情况下的反应时间为t正=x正v=0.5s,酒后的反应时间为t酒=x酒v=1.0s,则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Δt=t酒-t正=0.5s,故A、B均正确.②汽车刹车的距离为“制动距离”与“思考距离”之差,由v2=2ax得,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v22(x制-x思)≈7.5m/s2,故C错误.③由表中数据可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驾驶员酒后的“制动距离”为66.7m,所以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选C.8.(2011·东北三省四市模拟)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0~t 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 0~3t 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 .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阻力越来越小C .在t 0~3t 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v 1+v 22D .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ABD[解析]①0~t 0时间内图线的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t 0~3t 0时间内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 正确;②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伞兵在重力mg 和阻力F f 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g =ma ,由于a 逐渐减小,则F f 逐渐减小,故B正确;③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伞兵做匀减速运动,如图中t0和3t0时刻的两点间线段,则v匀减=v1+v22;由图中面积可知,在t0~3t0时间内降落伞和伞兵的位移小于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所以v<v匀减=v1+v22,故C错误.④当第二个伞兵跳下时,设第一个伞兵的速度大小为v,第二个伞兵的速度小于第一个伞兵的速度,所以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大;当二者的速度相等(即都等于v′)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第二个伞兵的速度继续增大,则第二个伞兵的速度大于第一个伞兵的速度,二者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二者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9.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 ____、________;(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运动,表中x 处的值为________;(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运动;(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s~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2)匀速直线 1.937(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 匀速(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10.(2011·大庆模拟)以4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2s 后再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求两小球何时相碰以及相碰点到抛出点的距离.(取g =10m/s 2)[答案] 抛出第一个小球5s 后,在距抛出点75m 处相碰.[解析] 设抛出第一个小球t 时间后两球相碰,相碰点到抛出点的距离为h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位移公式得: 对第一个小球:h =v 0t -12gt 2 对第二个小球:h =v 0(t -2)-12g (t -2)2 将以上两式联立代入数据解得:t =5s ,h =75m11.(2011·郑州模拟)A 火车以v 1=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m 处有另一列火车B 正以v 2=10m/s 速度匀速行驶,A 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 a >0.5m/s 2[解析] 方法一:公式法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相遇.由A 、B 速度关系:v 1-at =v 2由A 、B 位移关系:v 1t -12at 2=v 2t +x 0 a =(v 1-v 2)22x 0=(20-10)22×100m/s 2=0.5m/s 2则a >0.5m/s 2方法二:图象法A 、B 两列火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得位移关系为:12×(20-10)t 0=100,解得 t 0=20sa =20-1020m/s 2=0.5m/s 2 则a >0.5m/s 2 方法三:二次函数极值法若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v 1t -12at 2-v 2t <x 0 代入数据得:12at 2-10t +100>0 由Δ=100-4×12a ×100<0 解得:a >0.5m/s 212.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 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 时刹车,以0.5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 足够多,求:(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答案](1)47(2)203s[解析](1)当摩托车速度减为10m/s时,设用时为t,摩托车行驶的距离为x1,每辆汽车行驶的距离都为x2.10=20-0.5t,t=20s ①202-102=2×0.5x1,x1=300m ②x2=10t=200m ③摩托车与最后一辆汽车的距离Δx=300m-200m-25m=75m故摩托车追上的汽车数n=7525+1=4(辆).之后汽车反追摩托车,摩托车与汽车相遇的次数为7次.(2)设摩托车追上最后一辆汽车的时刻为t1,最后一辆汽车超过摩托车的时刻为t225+10t=20t-12×0.5t2t1=(20-103)s t2=(20+103)sΔt=t2-t1=203s.13.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象,试根据图象求:(g取10m/s2)(1)t =1s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估算14s 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答案] (1)8m/s 2 160N (2)158m (3)71s[解析] (1)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t =2s 内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 =v t =162m/s 2=8m/s 2 设此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得F =m (g -a )=80×(10-8)N =160N.(2)从题图中估算得出运动员在14s 内下落了h =39.5×2×2m =158m. (3)14s 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H -h v =500-1586s =57s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需要的总时间t 总=t +t ′=(14+57)s=71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