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进展_吴荣桂

合集下载

氧化物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氧化物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力 ;3能 够改善 抗氧化 能力 , 高稳 定性 ;3针 对 吸波 涂 层 () 提 () 密 度较 大 , 覆物 能 够 降低 吸 收剂 密 度 , 包 即要求 氧 化 物 密 度
较 小 。基 于 以上原 则 , 二氧 化 硅 、 化铝 、 氧 化钛 、 化 锌 氧 二 氧
出形态 多样化 、 尺度多 维化 、 结构 核壳化 的发 展趋 势 。 金 属微粉 作为 最常见 的磁性 吸 收剂 仍有 很 强 的 吸引力 , 主要 因为其具 有易 于 实现 薄 层 化 、 艺 性好 等 优 点 l 。为 工 l 1 ] 了获得 宽频 、 质 的吸收剂 , 常将 颗粒 细 化甚 至 纳米 化 , 轻 通 利 用 纳米 效应 拓展其 吸波性 能 , 但是 颗 粒纳 米化 导 致表 面 能增 加 、 氧化 能力 变弱 、 抗 稳定 性变 差 , 磁性 微 粉表 面 需要 一 层保 护“ 外衣 ” 。此外 , 片状 金 属微 粉 具 有 较 好 的 吸波 性 能 , 是 但
W U n gu ,TANG e g n Ro g i G n pi g,PA NG ng ing Yo q a
( y La o a o y o C, c o l fAe o p c n a e il gn e i g,Na i n lUn v r iy o fn eTe h o o y Ke b r t r fCF S h o r s a e a d M t ra o En i e rn t a ie st fDe e s c n lg , o Ch n s a 4 0 7 ) a g h 1 0 3 Ab ta t sr c Th e e td v l p n fo i e c a ig o g e i a s r e t s s mma ie . Th [s e tp o e r c n e eo me to xd o tn s f r ma n tc b o b n s i u r d z e a t s r

稀土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磁性研究

稀土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磁性研究

稀土 永 磁 材 料 是 一 种 十 分 重 要 的功 能 进 行研 究 。 材料 , 国民 经 济 中扮 演 重要 角色 。 稀 土 在 在 永磁 材 料 中 占主 导 地 位是 钕 铁 硼 永 磁材 料 1 钕铁 硼 永磁 材 料 磁 性 研 究 和 稀 土 锰 氧 化 物 , 文 主要 对 这 两 种 材 料 本 烧 结 钕 铁 硼 永 磁材 料 以其 高 磁 能 积 和
( 日) = 7 K / 3 根 据相 图 可知 , 30 J m , 此时 合 金 进入 + +Nd相 区 } 当B含量 大干 5 9 .%
时磁体的 曰 ( ) 开始下降。 ,、删 均 因此 制 备 高 能 积磁 体 取 B 含量 在 5 7 %。 .6 Z C纳 米粉 末 可以在 < . 7 , O 0 %添加 范 围
内提高 ^ ¨
矗● S1 . l ●o . ●2 . Se . S● . eO . I. 2
。 R ( Ga Z ) 7 磁 AI Nb r¨8 6
Bc ne ta%) o tn (t
图 晌
体 的矫 顽 力 、 磁 、 大 磁 能 积 和 耐 蚀 性 剩 最 能, 当添加 量 为0, 3 0 %时磁 体具 有 最 好的 综 合性 能 ( : 所 示 ) 从 磁 体 的 能 谱 分析 如 图3 。 可 以 看 出 , 加 的 纳 米 Z C粉 末 没 有 进 入 添 r 主相 , 也就 是 说 没 有 改变 磁 体 的 内禀 性 能 , 只是 集 中在 晶 界富 M 相 当 中 , 改变 了晶界 相 的 电 极 电 位 等 理 化 特 性 , 而 提 高 了磁 从 体 的 耐 蚀性 , 考 虑 到磁 体 的 磁性 能 , 但 添加 c改 善磁 体 耐 蚀 性 只 能在 一 定 范 围内进 行 . 添加 的 粉 末过 多的 时候 , 而 会使 磁 当 反 体的性能发生恶化 。

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中围 糟 铸 工 韭 20年第5 08 期
论 文 选 萃
The i ss
A g/Sn0, / 壳 型 复 合纳 米粒 子 。 的 键 能 和 H O 键 的 键 能 高 ,甚 至 高 很 止 O与 其 他 原 子 相 结 合 。另 外 ,如 果 室 核
Ge g 等 人 利 用 电 弧 放 电 的 方 法 ,在 多时 ,在通常 的情况 下 ,随着温 度的逐 温 下 Ny n  ̄ O的 吉 布 斯 自 由能 比 Mx O的 吉 H 和 Ar的 混 合 气 氛 下 ,蒸 发块 体 永 磁 渐 降 低 ,在 各 原 子 之 间 就 会 形 成 Ny 布 斯 自 由能 低 ,则 更 进 一 步 说 明 了 各 原 O,
论 文 选 萃
Th ss e i
氧 化 物 包 覆 金 属 复 合 纳 米 粒
子 的形成机 制 及稳 定性研 究
黼王 登 科 .黄 吴 俞 快 ,李 璞 .张 雪 峰 ,董 星 龙
大连理 工大 学 ( 连 1 0 3 大 1 2) 6
【 要 】在 传统 的 “ 一 液 一 固( 摘 汽 VLS ” 生 长 机 制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了 “ 量 氧 辅 助 汽 一 液 一 固( OA—VLS ” 生 长 ) 定 S ) 机 制 , 解 释 了氧 化 物 包 覆 金 属 复 合 纳 米 柱 子 的 形 成 机 制 和 过 程 , 并 利 用直 流 电 弧 等 离子 体 法 制备 出 多 种 氧 化 物 包 覆 金 属 复
k /mo ) 高 于 F —O键 的键 能 ( 0 J 1 e 49 k/ 1 J mo)和 H一 0键 的键能 ( 2 J 4 8k /
mo ) 另 外 , 室 温 下 FeO 、 F , 1。 eO 、 F O、 气 态 H, 和 B, 吉 布 斯 自由 e 0 0 的 l l ., 7 22 - 5 ., 0 54 4 . , 2 14

氧化物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氧化物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氧化物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磁性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氧化物磁性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氧化物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其磁性机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物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氧化物磁性材料,倍受材料科学家的关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金属氧化物的独特物理性质,人们开始关注氧化物材料的磁性。

然而,由于氧气环境的存在,氧化物磁性材料的制备十分困难。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掌握了一系列制备氧化物磁性材料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水热合成、沉淀法等。

这些制备方法使得氧化物磁性材料的制备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各种氧化物磁性材料也在不断涌现。

二、氧化物磁性材料的磁性机制氧化物磁性材料的磁性是建立在离子的电子互相作用的基础之上。

其中,离子的电子内层能级在晶体场作用下可以分裂成若干个亚能级,每个亚能级可能只有1个电子,也可能有两个电子,相应多出的一个电子有着相反的自旋。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会使得电子自旋和轨道磁矩发生相互作用,出现偏转,从而产生磁性。

此外,对称性的破缺也是影响氧化物磁性材料磁性的重要因素。

如对称性的降低、离子因数量的变化、场分量的变化等,都会导致氧化物磁性材料磁性的变化。

三、氧化物磁性材料的应用由于氧化物磁性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因此得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以下将就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磁性存储材料:随着物理信息处理的需求越来越高,磁性存储材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氧化物磁性材料以其独特的磁性性质和铁磁和反铁磁直接对哪一长距离的交换相互作用等性质,成为新型磁性存储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

2.磁性流体:磁性流体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在污染治理、纳米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氧化物磁性材料被广泛运用于磁性流体制备,如γ-Fe2O3纳米颗粒的制备、后天火山室磁酸溶胶的制备等。

3.磁介质材料:氧化物磁性材料是制备磁介质材料的重要原料,其被应用于磁介质记录和纳米制造等领域。

SiO2表面包覆对Fe3O4磁性微球性能的 影响

SiO2表面包覆对Fe3O4磁性微球性能的 影响

H/KOe
图4 F-gel,对’1和对’5的磁化曲线
甄gure 4
F-.gel。心’1 Magnetization eu.rve8 of
and FSoj
磁场强度/mT—— Table1
表1 F-gel和巧的质量磁化率 Mas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F-gel and FS
gel为球形结构,粒子大小比较均匀,粒径为10 nm一12 rlln,这与XRD计算结果相符合。
从图3还可以很明显看到FS的核壳结构,其 磁性核由于电子束的强烈散射而呈现更深的颜 色。大部分的SiO:壳只捕获一个磁性核,Fs是 球形而均一的,分散性好。随着TEOS量的增加, Fs的粒径从32 nrn增大到85 nm,其表面随Si02 壳层厚度的增加更加光滑。因此,可以通过简单 地改变TEOS的用量有效调节SiO:壳的厚度,以 满足不同的要求。
…..
质量磁化率/m3·kg。1
F—gd
瑙o·5
巧1‘o
300
4.153×10。4 1.170×10‘4 6.345×10’5
350
3.537×10。4 1.196×10—4 5.619×10—5
万方数据
———510..——
合成化学
V01.18.2010
表l是用古埃磁天平测定的纳米粒子在不同 磁场强度下的质量磁化率。从表l可以看出,F- gel和Fs都具有顺磁性,但FS的质量磁化率明显 下降。
3结论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O。磁性纳米粒 子,柠檬酸钠的表面修饰有效地控制了Fe,O。粒 径并使其能在水相中稳定分散。碱催化正硅酸四 乙酯水解、缩合,在Fe,0。表面均匀地包覆SiO:, 制备了粒径可控的核壳结构的Fe,O。@SiO:复合 微球。研究结果表明Fe,0。@SiO:复合微粒是球 形均一的,分散性好,通过改变SiO:的壳层厚度 可以得到尺寸和磁性可控的Fe,O。@SiO:复合微 球,为其进一步的复合及生物应用奠定了基础。

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纳米氧化钙基CO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纳米氧化钙基CO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纳米氧化钙基CO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吴素芳,王燕,薛孝宠
申请号:CN201410153527.8
申请日:20140416
公开号:CN103962087A
公开日:
201408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纳米氧化钙基CO吸附剂,由内部的纳米氧化钙及外部的表面包覆层组成,所述的表面包覆层的组成为AlO、CaAlO、MgO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表面包覆改性的纳米氧化钙基CO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利用吸附相反应法,通过控制反应场所控制表面包覆层的厚度和均匀性,方法简单,易于调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表面包覆改性的纳米氧化钙基CO吸附剂不仅具有高CO吸附容量,而且在多次循环中吸附能力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可长期循环使用,是高温CO吸附过程中理想的吸附剂。

申请人:浙江大学
地址: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蒋琼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经包覆处理的铁镍复合磁芯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经包覆处理的铁镍复合磁芯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541734.5(22)申请日 2018.12.17(71)申请人 戴爱娟地址 434100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永济路51(72)发明人 戴爱娟 (51)Int.Cl.H01F 41/02(2006.01)H01F 41/00(2006.01)H01F 1/3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经包覆处理的铁镍复合磁芯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包覆处理的铁镍复合磁芯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NiFe 2O 4磁性纳米颗粒,单相性好,且分散比较均匀,制备方法简单并且成本相对现有技术比较低;本发明还采用纳米的酸性硅溶胶和纳米级MgO介电材料包覆处理粉料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粉料包覆,防止粉料的氧化,降低材料的涡流损耗,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及高磁感应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9585154 A 2019.04.05C N 109585154A1.一种经包覆处理的铁镍复合磁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制备NiFe 2O 4磁性纳米颗粒;取氯化铁、草酸和氯化镍溶于盐酸溶液,超声分散均匀后澄清备用氯化铁、草酸和氯化镍的摩尔比为3-5:2-4:1-2,盐酸的摩尔浓度为1.6-1.9 mol/L,氯化铁、草酸和氯化镍的总摩尔量与盐酸的比值为1-3:3-10;待溶液澄清后加入络合剂,待络合剂完全溶解后加入丙烯酰胺,超声分散均匀并澄清,络合剂、氯化铁和氯化镍总摩尔量以及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1-2:1:6-8;用氨水调节pH至2-3,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60-80℃,使之发生热聚合反应,溶液转变成凝胶体;将凝胶体置于恒温干燥箱中110-120℃下干燥7-9 h,然后置于高温炉中于430-460℃保温50-70min后将干凝胶研磨成粉;将制备的粉末放入高温炉中于750-800℃下烧结1-2 h,最后制备NiFe 2O 4磁性纳米颗粒;(2)包覆处理即将混合均匀后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与酸性硅溶胶、纳米级MgO按按照质量比(97-98):(0.5-1):(0.6-0.8)的比例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混 合均匀,再向包覆好的粉末中加入质量比为0.3-0.5的硬脂酸锌;(3)将上述包覆好的粉末置入成型设备模具型腔中,进行浮动压制成型,成型压力控制700-800Mpa,成型压制总时间为5-8s/pcs;成型设备采用的是200t液压机进行压制,在压制8-10s后不再加压,进行保压3-5s,产品再脱模,得到坯件;在氩气保护下,在低于晶化温度30-40K的温度下,等温退火1-1.5h,然后将退火后的磁芯用绝缘漆和粘结剂作整体浸渍处理,得到复合磁芯。

《2024年对Ru掺杂ZnFe2O4和对Co-Ru共掺杂BaFe12O19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范文

《2024年对Ru掺杂ZnFe2O4和对Co-Ru共掺杂BaFe12O19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范文

《对Ru掺杂ZnFe2O4和对Co-Ru共掺杂BaFe12O19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性材料在电子、通信、生物医疗和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铁基氧化物因其在电磁性质、催化、光电和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

为了改进这些性能,众多科研团队都在对各种元素掺杂后的磁性氧化物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Ru掺杂ZnFe2O4和Co-Ru共掺杂BaFe12O19的制备工艺及性能,期望能为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材料制备及方法(一)Ru掺杂ZnFe2O4的制备Ru掺杂ZnFe2O4的制备主要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进行。

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烧结,经过研磨、过筛后得到目标产物。

(二)Co-Ru共掺杂BaFe12O19的制备对于Co-Ru共掺杂BaFe12O19的制备,我们采用了溶胶凝胶法。

通过将钴、钌元素与钡铁氧体前驱体混合,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得到目标产物。

三、性能研究(一)Ru掺杂ZnFe2O4的性能研究Ru掺杂后的ZnFe2O4在磁性、光学性质和催化活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Ru的引入使得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增强了其电磁性能。

此外,Ru的掺杂还提高了ZnFe2O4的光吸收能力和光催化活性,使其在光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Co-Ru共掺杂BaFe12O19的性能研究Co-Ru共掺杂BaFe12O19在磁性能方面表现出优异的表现。

钴和钌的共同作用使得材料的磁导率和磁饱和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其热稳定性。

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疗和新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结果与讨论(一)结果概述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等手段对制备的Ru掺杂ZnFe2O4和Co-Ru共掺杂BaFe12O19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成功制备,且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形貌。

原子层沉积氧化物包覆层对奥克托金感度的影响

原子层沉积氧化物包覆层对奥克托金感度的影响
化锌薄膜对 H MX的热分解性能影 响很小 .由于金属氧化物具有很高 的硬 度 , A L D氧化铝或氧化锌包 覆膜不 能降低 H MX的机械感 度.但氧化物薄膜具有一定 的导 电性 , 可降低 H M X 的静 电火花感度.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A L D) ;奥克托今 ( HM X) ; 感度 ; 氧化铝 ;氧化锌
0 6 1 3 . 3 ; 0 6 4 3 . 2 文 献 标 志码 A 中图分类号
环 四亚 甲基 四硝基胺 ( HMX,又称 奥克托 今 ) 是性 能优 良的军用 炸药 ,还可作 为 高能 添加 剂用 于各 种改性固体推进剂 中 _ 2 ] . 但H M X对外界撞击 、 摩擦及静电反应较敏感 , 致使新型炸药和推进剂在研 制、 贮运及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因而限制 了其应用 - 6 ] .目前降低硝铵类炸药感度的方法主要是采
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分析 了包覆后 H MX的热分解行 为.测试 了 A L D氧化物包 覆的 H MX的机械感 度和静电火 花感度 ,研究 了 H MX颗粒 表面包覆层的组成和厚度对其感度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 A L D氧化 铝或氧化 锌薄膜 均能够完整 、均匀地覆盖 HM X颗粒的全部外表面 原 子 层 沉 积 氧 化 物 包 覆 层 对 奥 克 托 金 感 度 的影 响
秦 利军 ,龚 婷 , _ , 郝 海 霞 ,王克勇 ,冯 昊
( 1 .西安近代 化学研究所材料表面工程与纳米修饰 实验 室 , 2 .燃烧与爆炸技术重点实验室 , 西安 7 1 0 0 6 5 ) 摘 要 通过原子层沉积 ( A L D) 技 术在微米级奥克托今 ( HM X) 炸药颗粒表面包覆 了氧化铝 和氧化锌 薄膜.采 用 X射线光 电子能谱 和扫描 电子 显微 镜对 包覆后 H MX颗粒 的表面化学组成 和形 貌进 行了表征 , 利用差示扫

两种改性方法对磁性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两种改性方法对磁性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两种改性方法对磁性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李永豪;吴晓莹;焦琳娟【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O4@SiO2@TiO2和Fe3+掺杂Fe3O4@SiO2@TiO2两种复合光催化剂.以降解甲基对硫磷溶液为反应模型,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TiO2层厚度和Fe3+掺杂度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和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等分析手段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SiO2@TiO2在450℃煅烧3.5 h时光催化性能最好,其钛酸四丁酯和Fe3O4@SiO2的最佳用量为9 mL:2 g(v:m).Fe3+掺杂Fe3O4@SiO2@TiO2在450℃煅烧4.0 h时光催化性能最好,Fe3+最佳掺杂度为0.35 mol%,钛酸四丁酯和Fe3O4@SiO2的最佳用量为9 mL:0.5 g(v:m).两种复合型TiO2光催化剂均为锐钛型,且都能使TiO2的吸收光区红移,但Fe3O4@SiO2@TiO2红移更明显,光催化效果更好.【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9【总页数】6页(P60-65)【关键词】TiO2复合光催化剂;锐钛型;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最佳用量;Fe3+掺杂度;甲基对硫磷【作者】李永豪;吴晓莹;焦琳娟【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韶关512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36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良好的光电特性被广泛用于光催化领域,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物方面效果显著,但是TiO2属于宽禁带n型半导体化合物,在可见光范围利用率低,同时存在着电子空穴易复合、催化效率不高、难回收、难重复利用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在制备磁性TiO2的基础上,利用金属离子掺杂[1-2]、非金属离子掺杂[3-4]、半导体复合[5-6]等改性方法提高 TiO2光催化性能,且多数采用的是单一改性法[7-10],同时使用掺杂金属和半导体复合的两种方法提高TiO2性能的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11-12],制备出 TiO2与 SiO2单一复合磁性 TiO2光催化剂(Fe3O4@SiO2@TiO2),以及Fe3+与 SiO2同时复合的Fe3+掺杂Fe3O4@SiO2@TiO2光催化剂,以甲基对硫磷为研究对象,研究煅烧温度、煅烧时间、TiO2与Fe3O4@SiO2的用量配比、Fe3+掺杂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与纯TiO2比较光催化降解性能.1 材料与仪器1.1 材料浓氨水、盐酸、FeCl2·4H2O、FeCl3·6H2O、异丙醇、无水乙醇、氯仿购于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硅酸四乙酯(TEOS)、钛酸四丁酯(TBT),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98%甲基对硫磷,购于美国AccuStandard公司.1.2 仪器IRTracer-10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Ultima IV 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司),Zeiss Gemini500扫描电子显微镜(德国卡尔蔡司公司),UV27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MPMS SQUID VSM磁学测量系统(美国Quantu·Design公司).BL-GHX-Ⅳ光化学反应仪(上海比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2 实验方法2.1 光催化剂的制备2.1.1 纳米级Fe3O4的制备将4.72 g FeCl3·6H2O加入到180 mL超纯水中,低温超声处理30 min后,继续室温搅拌3.0 h,接着在N2保护下剧烈搅拌形成悬浮液,将1.72 gFeCl2·4H2O溶解在上述悬浮液中.随后将混合液温度升高至80℃,剧烈搅拌,逐滴加入10 mL浓氨水并持续反应40 min,将黑色产物用永磁铁分离,再用超纯水洗涤6次,在真空干燥箱中50℃干燥24 h后,粉碎研磨得到纳米Fe3O4.2.1.2 Fe3O4@SiO2的制备将600 mg纳米Fe3O4加入到100 mL异丙醇与8 mL超纯水组成的混合液中,密封、低温超声30 min,接下来依次加入10 mL浓氨水和4 mL TEOS,室温下连续搅拌反应16 h,产物用永磁铁分离,超纯水洗涤5次,最后50℃真空干燥24 h,即得Fe3O4@SiO2粉末.2.1.3 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将9 mL TBT加入到36 mL无水乙醇中,匀速搅拌20 min,再将0.2 mL浓盐酸、0.024 8 g六水合氯化铁、3 mL超纯水和36 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快速搅拌至溶胶状.称取0.5 g Fe3O4@SiO2加入到该溶胶中,匀速搅拌2 h得凝胶,在80℃真空干燥箱中恒温干燥12 h,在450℃马弗炉中煅烧4.0h,冷却研磨即得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粉末.2.1.4 Fe3O4@SiO2@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除不添加0.024 8 g六水合氯化铁,Fe3O4@SiO2质量改为2.0 g、煅烧时间改为3.5 h外,其余步骤同2.1.3.2.1.5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将9 mL钛酸四丁酯加入到36 mL无水乙醇中,匀速搅拌20 min,再逐滴滴加含有0.2 mL浓盐酸、3 mL超纯水和36 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快速搅拌至溶胶状,继续搅拌2 h得凝胶,在80℃真空干燥箱中恒温干燥12 h,得黄色干凝胶固体,接着在450℃下煅烧3.5 h,冷却研磨即得白色TiO2粉末[13].2.2 表征日本理学公司生产的Ultima IV(全自动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XRD)对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进行分析,辐射源为Cu靶.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生产的ZeissGemini5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光催化剂的形貌,粒径进行观察.日本岛津公司的IRTracer-10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样品的化学键和官能团.日本岛津公司的UV27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在紫外-可见光(UV-Vis)区的光吸收行为.美国Quantu·Design公司的MPMS SQUID VSM磁学测量系统测试样品的磁性.2.3 光催化活性实验将20 mg光催化剂分散于盛有25 mL 20 mg·L-1的甲基对硫磷溶液的石英管中,并置入光催化反应仪的暗箱中搅拌30 min,达到吸附-脱附平衡.接着以1 000 W汞灯为光源,每隔一定时间取出1支石英管进行磁性(或离心)分离,并用孔径0.22 μm的滤膜过滤,接着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上清液中的PO43-浓度c.甲基对硫磷分解前浓度c0的测定则先用过硫酸钾溶液将其氧化后,再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PO43-浓度.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Dr计算公式为:2.4 光催化剂循环使用实验每次光催化降解实验后对光催化剂进行磁场(或过滤)分离、去离子水冲洗、90℃下烘干、称重并计算回收率.接着将光催化剂在450℃条件下活化3.5 h(或4.0 h),并测定20 mg光催化剂对25 mL 20 mg·L-1的甲基对硫磷溶液光照50min的降解率(Dr).3 结果与讨论3.1 表征测试结果3.1.1 扫描电镜分析掺杂Fe3+或未掺杂Fe3+的两种复合光催化剂均为纳米级,粒径在100~200 nm 之间.未掺杂Fe3+的复合光催化剂微粒表面平整、光滑,团聚现象严重,如图1a.这主要是因为未掺杂Fe3+的复合光催化剂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这些羟基彼此形成缔合的羟基,从而产生团聚.掺杂Fe3+后的复合光催化剂表面明显比较粗糙,粒径变小,团聚现象减弱,表面积有所增加,如图1b.这说明Fe3+掺杂成功,使得颗粒间的氢键作用大大减弱,颗粒间的团聚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图1 两种复合光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图3.1.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两种复合光催化剂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见图2,图中a为Fe3O4@SiO2@TiO2,b为0.35 mol%掺杂Fe3O4@SiO2@TiO2.由图2可见,1 099.42 cm-1处的峰为Si-O-Si的伸缩振动峰,说明SiO2隔层的成功引入.3 410.14、1 635.63、3 267.41和 1 627.92 cm-1处的峰为 Ti-OH 的伸缩振动峰,474.48、470.63 cm-1处的峰为Ti-O键的特征振动峰,这些峰证实了TiO2在Fe3O4@SiO2表面包覆成功.图中未发现铁的特征峰,结合3.1.3中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可知,Fe3+替代了Ti4+进入到TiO2晶格中.3.1.3 X-射线衍射分析两种复合光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见图3,图中a为Fe3O4@SiO2@TiO2,b为0.35 mol%掺杂Fe3O4@SiO2@TiO2.由图3 可见,对比锐钛型 TiO2的 JCPDS 89-4921 标准卡片,在2θ=25.3°、37.8°、48.1°、53.9°、55.1°、62.8°、68.8°、70.4°、75.2°处出现了锐钛型 TiO2的(101)、(004)、(200)、(105)、(211)、(204)、(116)、(220)、(215)特征衍射峰,证实制备的两种复合光催化剂均为锐钛型.图2 复合光催化剂红外谱图图3 复合光催化剂X-射线衍射图3.1.4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显示,与纯TiO2相比,两种复合光催化剂起始吸收带明显红移,进入了可见光区,而且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也明显增强,如图4所示.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的数据计算出Fe3O4@SiO2@TiO2(a)和 Fe3+掺杂Fe3O4@SiO2@TiO2(b)复合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分别为 2.73 ev 和 2.85 ev,比纯TiO2(c)3.2 ev的禁带宽度分别下降了0.47 ev和0.35 ev.其主要原因是SiO2与TiO2构成复合半导体,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TiO2对光的响应范围.同时,掺杂Fe3+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但是过量的掺杂反而会加速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最终导致光催化效率的降低.3.1.5 磁强度分析磁强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复合光催化剂均没有磁滞现象,剩磁和矫顽力为零,如图5所示.Fe3O4@SiO2@TiO2(a)和 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b)的磁饱和强度分别约为 23.15 emu/g、20.68 emu/g,这表明两种复合光催化剂在外加磁场下可从溶液中快速分离和回收.图4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图5 复合光催化剂磁化回线3.2 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3.2.1 煅烧温度的影响在不改变2.1.3和2.1.4其他实验条件下,将马弗炉温度依次设定为350、400、450、500和550℃,分别制备不同煅烧温度下的Fe3O4@SiO2@TiO2和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然后考查煅烧温度对两种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TiO2层厚度相同的两种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在450℃时达到最佳.主要原因是:锐钛型的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二氧化钛的晶型由无定形向锐钛型转变,其光催化性能也逐渐增大,在450℃时晶型发育最好.当温度继续升高时,二氧化钛的晶型开始由锐钛型向光催化性能较差的金红石型转变,导致光催化性能降低.3.2.2 煅烧时间的影响将煅烧时间分别设定为 1.5、2.0、2.5、3.0、3.5、4.0、4.5 和 5.0 h,其他实验条件同 2.1.3 或 2.1.4,分别制备不同煅烧时间下的Fe3O4@SiO2@TiO2和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然后考查煅烧时间对两种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煅烧时间的延长,两种光催化剂的降解率均出现了上下波动现象.Fe3O4@SiO2@TiO2在煅烧3.5 h时降解率达到最高,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在煅烧4.0 h时降解率最高.探究原因可能是由于TiO2在煅烧过程中,一方面由无定形向光催化效率更高的锐钛型转变,另一方面出现了团聚,比表面积相对下降,表面羟基数量相对减少.二者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光催化性能的上下波动.3.2.3 TiO2层厚度的影响固定钛酸四丁酯的体积为 9 mL,将 Fe3O4@SiO2的质量依次设定为 0.5、1.0、1.5、2.0、2.5、3.0 g,其他实验条件同2.1.3或2.1.4,分别制备出不同TiO2层厚度的两种复合型光催化剂,然后考查TiO2层厚度对两种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3O4@SiO2质量的增加,两种复合型光催化剂的降解率均先增加后下降.原因可能是当Fe3O4@SiO2的质量较小时,Fe3O4@SiO2对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能力也较小;但当Fe3O4@SiO2的质量增大时,相同质量的复合型Fe3O4@SiO2@TiO2光催化剂中TiO2的含量也在逐渐下降.因此,当钛酸四丁酯和Fe3O4@SiO2的比例分别是9 mL∶2 g(v∶m)、9 mL∶0.5 g(v∶m)时,Fe3O4@SiO2@TiO2和 Fe3+掺杂Fe3O4@SiO2@TiO2降解率达到最佳.3.2.4 Fe3+掺杂度的影响将六水合氯化铁加入量分别控制为0.014 2 g、0.024 8 g、0.035 6 g(即掺杂度分别为0.20、0.35、0.50 mol/%),其他实验条件同2.1.3,制备三种Fe3+掺杂Fe3O4@SiO2@TiO2光催化剂,然后考查Fe3+掺杂度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杂度的提高,光催化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掺杂度为0.35 mol%时制得的复合型TiO2光催化剂效果最好.这是由于掺杂适量的Fe3+能够造成光生电子-空穴陷阱,抑制它们的复合.当掺杂过量时,会加快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降低TiO2的光催化效率.3.3 光催化降解活性按照 2.3实验步骤,先后探究了 Fe3O4@SiO2@TiO2(a)、0.35 mol%Fe3+掺杂 Fe3O4@SiO2@TiO2(b)和纯 TiO2(c)的光催化活性,如图6所示.3种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顺序是:Fe3O4@SiO2@TiO2>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TiO2.虽然 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的光催化能力比不上Fe3O4@SiO2@TiO2,但在光照50 min后,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已达到93.4%,表明其也能够较快速地光催化降解有机物.3.4 循环使用实验TiO2因没有磁性,本实验采用过滤的方式进行回收,循环使用4次后,回收率仅为10.9%,第5次使用,降解率只有9.5%,说明TiO2已经失效.但是两种复合型光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使用价值,循环4次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第5次使用的降解率也保持在85%以上.由此可见,两种复合光催化剂是一个易回收、稳定而高效的光催化剂.图6 不同样品光催化光降解甲基对硫磷溶液的曲线图表1 三种光催化剂循环使用结果光催化剂回收方式循环第1次循环第2次回收率/%降解率/%回收率/%降解率/%降解率/%90.7 0.35 mol%Fe3+掺杂Fe3O4@SiO2@TiO2 Fe3O4@SiO2@TiO2磁场分离 99.0 93.9 97.291.6循环第3次回收率/%95.6磁场分离 98.5 90.8 95.9 87.4 94.6 86.2 TiO2 过滤 76.3 72.4 50.9 49.5 36.7 28.6循环第4次回收率/%93.5降解率/%89.8 90.3 10.9 85.1 9.5 4 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Fe3+掺杂Fe3O4@SiO2@TiO2新型复合光催化剂.Fe3+掺杂度为0.35 mol%、钛酸四丁酯和 Fe3O4@SiO2的最佳用量为9 mL∶0.5 g (v∶m),450℃煅烧 4.0 h 时,光催化性能达到最佳.Fe3O4@SiO2@TiO2在450℃煅烧3.5 h时光催化性能最好,其钛酸四丁酯和Fe3O4@SiO2的最佳用量为9 mL∶2 g(v∶m).通过表征,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中TiO2均为锐钛型晶型,粒径范围约100~200 nm,与纯TiO2相比吸收光区均红移,吸光强度均增强.新型复合光催化剂Fe3+掺杂Fe3O4@SiO2@TiO2的光催化能力略逊与Fe3O4@SiO2@TiO2,但比纯TiO2的光催化能力强,在光照50 min后,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3.4%.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均拥有良好的磁分离特性,较高的催化活性,可重复循环使用,从而显著降低二次污染和催化剂的使用成本,具有开发价值.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Bagwasi S,Tian B Z,Zhang J L,et al.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smuth and boron Co-doped TiO2:A visible light active photocatalyst[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3(217):108-118.[2]Xu X H,Fang B Z,Zhang F Y,et al.Influence of rare earth Co-dopant on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of TiO2nano-particlcs[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10(3):370-374.[3]Maria V D,Elena S.Effects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hotoactivity of B and F-doped or codoped TiO2in formic acid degradation[J].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2016(42):36-39.[4]McManamon C,Connell J,Delaney P,et al.A facile route to synthesis of S-dopcd TiO2nanoparticles fo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15(406):51-57.[5]Li J G,Liu G C,Dong H.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ZnO/TiO2nanotube composite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5):1139-1142.[6]karunakaran C,Karuthapandian S.Enhancement of TiO2-photocatalyzed organic transformation by ZnO and ZnS oxidation of diphenylamine[J].Egyptian Houm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2015(2):32-38.[7]李鸿,朱宝林,郑修成,等.包覆型磁性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分子催化,2006(5):429-434.[8]Song X,Gao L.Fabrication of bifunctional Titania/Silica-coated magnetic sphere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2007(12):4015-4019.[9]Naeem K,Ouyang F.Preparation of Fe3+-doped TiO2nanoparticles and it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UV light[J].Physica B Condensed Matter,2010(1):221-226.[10]Buddee S,Wongnawa S,Sirimahachai U,et al.Recyclable UV an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ally active amorphous TiO2 doped with M(Ⅲ)ions(M=Cr and Fe)[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1(1):167-177.[11]乔仁静,许琦,陈凯歌,等.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比表面积CeO2-TiO2催化剂及其在模拟烟气中脱除Hg0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7(10):5535-5542.[12]樊英鸽.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维 ZnO 纳米棒及其光学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4):189-192.[13]王勇.纳米 TiO2的制备工艺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4):199-201.。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王磊,朱保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综述了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金属微粉磁性吸波材料、多晶金属纤维磁性吸波材料和纳米磁性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比发现,磁性吸波材料研究的主要趋势为尺度纳米化、结构复合化以及形貌纤维化。

不同损耗机制的复合化将是目前磁性吸波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吸波材料;铁氧体;金属微粉;多晶纤维;纳米材料中图分类号:T M25;TM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8887(2011)02-0037-04Research Pro g ress and Pros p ectsof Ma g netic Absorbin g MaterialsW AN G Lei,Z H U Bao-hua(School o f M aterial s Sci ence and En g ineer in g,G uili n Universit yo f Electro ni c Science and T echnolo gy,Guil in541004,China)Abstract:The recent research st ate o n ma g net ic absorbin g m ateri al s w as reviewed.T he lat est p ro g r ess o f elect rom a g net ic w ave abso rbents in f er rit e,metal p ow der,p ol y cr y_ stall ine met al f ibers and nano_mat erials w as summari zed.Some def iciencies in curr ent re sear ch.w as p ointed o ut.B y com p arison,the main t rends of ma g neti c microw ave absorbent s were f or ward t o nano_scale,com p o si te str uctur e and f ibrous mo r p ho lo gy.T he com p osit e of dif f erent loss mechanism wil l be an im p o rt ant di rect ion o f microw ave absorbers.Ke y words:abso rbin g mat erials;f err it e;m et al p owder;p ol y cr y st alline f ibers;nano_mater ials1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电磁辐射不断增多;同时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隐身材料在武器中将被广泛应用,因此,吸波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氧化物超导体材料的新应用

氧化物超导体材料的新应用

氧化物超导体材料的新应用
银杏
【期刊名称】《等离子体应用技术快报》
【年(卷),期】1997(000)004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银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62
【相关文献】
1.如何提高氧化物超导体材料的电流密度 [J], 葛云龙
2.氧化物超导体材料研究开发进展和应用 [J], 吴荣华
3.表面是金属内部是超导体美研制出奇特的拓扑超导体材料 [J],
4.激光加热基座晶体生长——提高氧化物超导体材料临界电流密度的工艺途径 [J], 葛云龙;胡壮麒;乔桂文;李依依
5.银基体对超导氧化物体材料J_c测量的影响 [J], 戴远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20]以 钛 酸 丁 酯 作 为 钛 源,在 MnFe2O4 表 面 包 覆 了一层二氧化钛,介 电 常 数 实 部 随 着 TiO2 含 量 的 增 加 而 增 加,而虚部近似为 零,不 随 TiO2 含 量 变 化,作 者 认 为 这 是 由 于 TiO2 介电常数实部大于磁性 颗 粒 实 部 造 成 的。据 此 可 以 判断,将其应用于 介 电 常 数 较 大 的 磁 性 颗 粒,能 够 降 低 介 电
氧 化 锌 是 重 要 的 Ⅱ -Ⅵ 族 半 导 体 氧 化 物 ,为 直 接 宽 禁 带 材 料,禁带宽 度 为 3.37eV(室 温 ),密 度 较 SiO2、Al2O3、TiO2 大,其介 电 常 数 为 4.87F/m(∥ )、8.84F/m(⊥ ),熔 点 为 1975℃,电阻率为 0~1010Ω·m,具 有 压 电 和 光 电 特 性 。 [23,24] 文献[23]报道,纳米 ZnO 对 电 磁 波、可 见 光 和 红 外 线 都 具 有 吸收能力,用于包 覆 磁 性 吸 收 剂 可 以 实 现 吸 波 性 能 的 复 合, 因而受到更多的关注。
·2·
材料导报
2011 年 11 月 第 25 卷 专 辑 18
氧化物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吴 荣 桂 ,唐 耿 平 ,庞 永 强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CFC 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73)
摘要 阐述了近年来氧化物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 动 态,总 结 了 二 氧 化 硅、氧 化 铝、二 氧 化 钛、氧 化 锌 等 包 覆 层 最 新 研 究 进 展 。 通 过 研 究 发 现 ,轻 质 、耐 高 温 、介 电 常 数 低 的 氧 化 物 用 于 包 覆 磁 性 金 属 具 有 诱 人 的 应 用 前 景 。
表1 磁性金属/Al2O3 纳米胶囊的静磁性能 Table 1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gnetic matels/Al2O3
nanocapsules
Core
Shell
α-Fe solid solution
α-Fe fcc-Co FeCo
Al2O3
Al2O3/Fe2O3 Al2O3 Al2O3
有机硅 源 水 解 剧 烈,生 成 的 SiO2 容 易 自 相 成 核,经 过 众 多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机硅源水解形成包覆 层 的 相 关 技 术 在近20年取得 巨 大 进 展。 有 机 硅 源 包 括 正 硅 酸 甲 酯、正 硅 酸乙酯(TEOS)、三甲基乙氧基硅烷等,一般以 Stober法 为 [7] 基础,使正硅酸乙酯发生可控水解,以待包覆 磁 性 颗 粒 为“种 子”,在其表面 包 覆 一 层 SiO2 膜。 官 建 国 小 组 利 [4-6] 用 Sto- ber法对磁性金 属 进 行 包 覆,系 统 地 研 究 了 SiO2 包 覆 厚 度、 TEOS加入量、氨 水 加 入 速 度、表 面 活 性 剂 对 包 覆 效 果 的 影 响,发现在降低介 电 常 数、提 高 抗 氧 化 能 力 方 面 起 到 了 一 定 的作用。Wang等 研 [8] 究 了 包 覆 次 数 对 电 磁 性 能 的 影 响,包 覆次数的增加极大地降低了复介电常数,第三 次 包 覆 后 降 幅 超过 50,但 磁 导 率 虚 部 在 低 频 段 有 一 定 降 低。Ni等 利 [9] 用 该 方 法 有 效 改 善 了 其 匹 配 性 能 ,拓 展 了 涂 层 带 宽 。
无机硅源指硅酸盐类,利用硅酸盐在一定pH 值下水解,
吴 荣 桂 :男 ,1985 年 生 ,硕 士 生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磁 性 吸 收 剂 制 备 、改 性 E-mail:wurg_2009@163.com
氧 化 物 包 覆 磁 性 吸 收 剂 的 研 究 进 展/吴 荣 桂 等
常数。文献[21]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处 理 磁 性 颗 粒,利 用 氟 钛酸铵、硼酸在其表面包覆一 层 纳 米 TiO2 壳 层,经 过 焙 烧 壳 层转变为晶态二氧 化 钛。 杨 喜 云 等 用 [22] 阴 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处理 Fe3O4 颗粒表面,活性剂中带 负 电 的 基 团 吸 附 在 带 正 电 的 Fe3O4 粒子表面,使 其 整 体 带 负 电,从 而 有 利 于 带 正 电 的 溶胶能包覆在磁性颗粒表面。 1.4 氧 化 锌
1.3 二 氧 化 钛 TiO2 具有金红石型、锐钛型和板钛型3种晶型。锐钛型
在610℃ 以 下 稳 定,金 红 石 型 高 温 稳 定,具 有 密 度 较 小 (3.881~4.261g/cm3)、抗 氧 化 性 能 较 好 和 溶 胶 易 于 涂 膜 等 优点[19],介电 性 能 不 随 温 度 和 环 境 变 化,具 有 较 好 的 稳 定 性 。 [20] 因此 TiO2 不仅能应用于颜料、光电陶瓷,还可以 应 用 于磁性颗粒改性。
·3·
在磁性“种子”表面包覆SiO2 膜。文献[10]以硅酸钠为硅源, 先驱体化合物经氢气还原制得磁 性 金 属/SiO2 复 合 材 料。邓 龙江等 以 [11] Na2SiO3 溶液 为 前 驱 体,稀 H2SO4为 催 化 剂,在 乙二醇溶剂中对 片 状 金 属 磁 性 微 粉 进 行 表 面 包 覆,致 密、均 匀、高电阻率的 SiO2 包覆层 使 其 介 电 常 数 实 部、虚 部 分 别 平 均下降 8、2,SiO2 膜 有 效 阻 断 了 金 属 磁 性 微 粉 导 电 网 络,达 到了降低介电常数的目的。与有机硅源相 比,无 机 硅 源 成 本 低 ,水 解 速 度 较 慢 ,具 有 较 好 的 可 控 性 ,有 必 要 进 一 步 研 究 。 1.2 氧 化 铝
关键词 磁性吸收剂 包覆 氧化物 改性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Oxide Coatings for Magnetic Absorbents
WU Ronggui,TANG Gengping,PANG Yongqiang
(Key Laboratory of CFC,School of Aerospace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1 氧 化 物 包 覆 磁 性 吸 收 剂 的 研 究 进 展
氧化物种类繁多,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 确 定 用 于 选 择 包
覆氧化物的 原 则:(1)能 够 降 低 介 电 常 数,提 高 阻 抗 匹 配 能 力;(3)能够改善抗氧化能力,提高稳定性;(3)针 对 吸 波 涂 层 密度较大,包覆物 能 够 降 低 吸 收 剂 密 度,即 要 求 氧 化 物 密 度 较小。基于以上 原 则,二 氧 化 硅、氧 化 铝、二 氧 化 钛、氧 化 锌 成为包覆氧化物中的研究重点,下面详细介绍 以 上 氧 化 物 用 于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氧化铝有多种晶型,目前发现的在12种以 上。Al2O3 具 有密度较小、熔点高、抗氧化性好、硬 度 高、强 度 高、耐 磨 损 及 绝缘性优异等特点 ,可 [12-15] 用于避免核心颗粒进一步氧化和 降低涡流损耗。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利用高温 Al扩散速度快于 Fe、Co的 特点,首 先 制 备 了 含 铝 元 素 磁 性 合 金 粉 (FeAl成致密 Al2O3 膜包裹 Fe(Co)粒子。国内张志冬等 利 [14-17] 用弧光放 电 法 制 备了磁 性 金 属/Al2O3 纳 米 胶 囊,Al2O3 为 无 定 形 态,起 到 阻 隔磁性粒子的作用,主 要 研 究 了 其 静 磁 性 能 (见 表 1)。 弧 光 放电法具有较好的可控性,但是成本高、产 量 小,因 而 限 制 了 其应用。
1.1 二 氧 化 硅 二氧化硅密度小、介电常数低、稳 定 性 好,有 较 好 的 变 形
自愈能力,是 调 节 材 料 表 面 性 质 的 一 种 优 良 壳 层 材 料 。 [4-6] 目前,包覆吸收剂 主 要 利 用 种 子 生 长 法,即 以 市 售 或 制 备 磁 性金属颗粒为种子,在其表 面 生 长 一 层 SiO2 膜,以 实 现 性 能 结构多样化。按引入硅的方式可分为有机硅源和无机硅源。
Key words magnetic absorbents,coating,oxides,modification
吸收剂按其作用原理可 分 为 电 损 耗 型 和 磁 损 耗 型[1],后 者较前者具有吸波性能好、频带宽等优点。磁 性 吸 收 剂 的 研 究从成分、形 态、尺 寸 单 一 因 素 向 复 合 方 向 发 展,以 Fe、Co、 Ni磁 性 金 属 为 基 本 成 分 开 发 了 多 种 成 分 的 磁 性 吸 收 剂 ,呈 现 出 形 态 多 样 化 、尺 度 多 维 化 、结 构 核 壳 化 的 发 展 趋 势 。
Abstrac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oxide coatings for magnetic absorbents is summarized.The lastest pro- gress of protective shells of silicon dioxide,alumina,titanium dioxide,and zinc oxide is mainiy reviewed.Due to low density,oxidation resistance,and low permittivity,they have a promising applications for coating magnetic abso- rbents.
金属微粉作为最常见的磁性吸收剂仍有很强的吸引力, 主要因为其具有易 于 实 现 薄 层 化、工 艺 性 好 等 优 点 。 [1-3] 为 了获得宽频、轻质的吸收剂,通常将颗粒细 化 甚 至 纳 米 化,利 用纳米效应拓展其吸波性能,但是颗粒纳米化导 致 表 面 能 增 加、抗氧化能力变弱、稳定性变差,磁性微粉 表 面 需 要 一 层 保 护“外衣”。此外,片 状 金 属 微 粉 具 有 较 好 的 吸 波 性 能,但 是 片状金属微粉介 电 常 数 较 大,导 致 阻 抗 匹 配 性 较 差,为 了 提 高阻抗匹配特性,需要表面有一层高电阻率膜改 善 其 介 电 性 能。针对上述两方面的要求,研究者 利 用 有 机 物、单 质、氧 化 物对磁性吸收剂进行包覆,形成核壳结构 或 微 纳 米 胶 囊。由 于氧化物通常具有优异的高温抗 氧化 能力,在提 高 吸 收 剂 抗 氧化能力和稳定性方面具有巨大 的优 势;一般又 为 绝 缘 体 或 半导体,具有较高 的 电 阻 率,能 够 有 效 降 低 磁 性 吸 收 剂 介 电 常数,提高其阻 抗 匹 配 性 能。 磁 性 吸 收 剂/氧 化 物 核 壳 结 构 广泛用于催化剂、生 物 医 药、吸 收 剂 等 领 域,近 20 年 来 氧 化 物作为磁性颗粒包覆物成为吸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氧化物包覆磁 性吸 收剂取 得 的 进 展,并 对 其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