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动物复眼的研究

合集下载

复眼透镜光学设计

复眼透镜光学设计

复眼透镜光学设计1. 引言复眼透镜光学设计是一项涉及设计复眼透镜的技术和方法的任务。

复眼是昆虫和某些甲壳动物的一种特殊的视觉器官,由许多个眼睛单元组成。

复眼透镜光学设计旨在模拟复眼的结构和功能,将其应用于人造视觉系统或显微镜等设备中。

2. 复眼透镜的结构和功能2.1 复眼的结构复眼由多个眼睛单元组成,每个眼睛单元都包含了一个光导管和一个感光元件,如视网膜或光敏细胞。

这些眼睛单元排列在眼睛表面形成一个规则的阵列。

2.2 复眼的功能复眼具有广泛的视野和快速的动态捕捉能力。

每个眼睛单元对应感知一个局部区域,通过所有眼睛单元的集合,复眼可以获取到整个视野的信息,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范围。

3. 复眼透镜的设计原则3.1 视野增强复眼透镜的首要目标是增强视野。

通过在透镜设计中考虑复眼结构的特征,可以使人造视觉系统拥有更大的视野范围。

3.2 光学畸变矫正由于复眼的结构和透镜在设计中的限制,可能会引入一些光学畸变。

这些畸变需要在设计中得到矫正,以确保人造视觉系统的成像质量。

3.3 透镜间的协调复眼透镜通常由多个小透镜组成,这些小透镜之间需要进行协调,以获得均匀的成像质量和光线传输。

4. 复眼透镜光学设计的方法与技术4.1 定义设计需求在进行复眼透镜的光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需求,包括期望的视野范围、成像质量和畸变要求等。

4.2 模拟复眼结构为了模拟复眼的结构,设计师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建立合适的模型来描述复眼透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

4.3 优化透镜参数通过改变透镜的形状、曲率和材料等参数,设计师可以使用光学设计软件来优化透镜的性能,并满足设计需求。

4.4 验证和优化设计结果设计完成后,需要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和优化。

通过实验或模拟,评估复眼透镜的性能和成像质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 复眼透镜的应用复眼透镜的设计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人工视觉系统、显微镜、摄像机等。

在这些应用中,复眼透镜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快速的动态检测能力,增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几种甲壳动物复眼形态及结构的比较

几种甲壳动物复眼形态及结构的比较

几种甲壳动物复眼形态及结构的比较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详细研究阐述了4种甲壳动物:蚤状溞(Daphnia pulex)、糠虾(Mysis Latreille)、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扫描电镜的研究显示:蚤状溞复眼无眼柄,为座眼,位于头部背面中央靠前下方,左右复眼相互靠拢愈合成一个圆球形复眼。

组成复眼的小眼圆形,周围有环状隆起,小眼的数量约22个,平均面积约318.92μm2,小眼之间的间距较大。

糠虾成体的复眼呈近3/4椭圆球形,着生在较粗大的眼柄上,复眼球体直径略粗于眼柄直径。

小眼面呈正六边形,仅在复眼与眼柄交界处有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小眼。

每个小眼的面积约为157.16μm2 。

复眼上小眼的数量约600多个,每个小眼之间以浅沟为界,界限分明。

糠虾幼体期复眼的发育还不完善,组成复眼的小眼仅为圆形的泡状浅突,相互间距大。

复眼的增大在幼体期主要是由于小眼表面积增大引起的,在仔虾期后主要是由于小眼数量增多引起的。

斑节对虾复眼呈近圆球形,眼柄较细长,组成复眼的小眼为方形,面积约1139.06μm2,每个复眼约由80000多个小眼组成,复眼与眼柄交界处界限明显,该处的小眼也比较规则。

锯缘青蟹复眼呈半球形,着生在较粗长的眼柄上,复眼与眼柄间界限明显。

复眼由小眼组成,背面有一拇指状的无小眼区。

复眼的表面积约为23.7m m 2,每个小眼的面积约为25.4μm2,每个复眼约由930000多个小眼组成;小眼呈长六边形,每个小眼之间界限分明,以浅沟为界,但是幼蟹的小眼却多数为四边形。

透射电镜研究结果显示:蚤状溞小眼的折光部分含有两个成角膜细胞,五个晶体细胞,两个支持细胞;感光部分含有五个小网膜细胞,总计每个小眼含14个细胞。

感杆束较短,上粗下细,横切面显示感杆束不规则,不同细胞伸出的微绒毛在感杆束中形成不同的区域,区域间存在较大空隙。

单眼和复眼的名词解释

单眼和复眼的名词解释

单眼和复眼的名词解释单眼和复眼是生物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生物的视觉器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单眼和复眼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动物界中的分布和特点。

单眼,也称为简单眼,是一种由单个视觉单元组成的视觉器官。

它由一个透镜和一个感光元件(例如像素或受体细胞)组成。

单眼的构造相对简单,但能提供生物一定的视觉功能。

像人类的眼珠,狗、猫、鸟类的眼睛,都属于单眼的范畴。

单眼的特点是视野较窄,成像相对清晰,对光线的适应性较强。

复眼是一种由多个小型单元组成的视觉器官,这些单元被称为俗體。

每个复眼由几十到几千个俗體组成,而每个俗體由一个透明的凸透镜和感光细胞组成。

复眼的构造使得生物能够同时观察周围的广泛区域,并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它们能够感知快速运动和细微的细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昆虫、螃蟹、某些甲壳类动物以及一些底栖生物如甲鱼都拥有复眼。

单眼和复眼的分布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它们在动物界中的出现是与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环境适应力相关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单眼的分布情况。

单眼最常见的出现在脊椎动物中,这是因为脊椎动物依赖于其他感觉器官(如听觉、嗅觉、触觉)来获取大部分信息,因此对视觉的需求较低。

在这些动物中,单眼通常被用于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例如,狼可以通过单眼迅速定位并追踪猎物,蛇则利用单眼的热敏感受器来感知猎物的体温。

相比之下,复眼在节肢动物中非常常见。

它们使得这些动物能够在狭小的栖息地中找到食物,并警觉地应对潜在的威胁。

复眼的结构使得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能够感知周围的运动和光线变化,捕捉猎物,并避开捕食者。

例如,苍蝇的复眼可以快速检测到周围的运动,从容地逃避人类的拍打。

除了在不同动物群体中的分布差异,单眼和复眼还具有不同的视觉特点。

单眼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视觉,因为每只眼睛只有一个透镜。

相比之下,复眼提供的视觉是由多个小像素点组成的,它们可以合并为一个整体的图像。

这种复合视觉使得昆虫等动物能够感知到更广阔的区域,并且可以快速发现运动的物体。

动物复眼的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

动物复眼的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

动物复眼的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English answer: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Eyes in Animals.Compound eyes are a type of eye found in insects, crustaceans, and some other arthropods. They are made up of many small individual units called ommatidia, each of which contains its own lens, photoreceptors, and other cells. This design allows compound eyes to provide a wide field of view, motion detection, and depth perception.Wide field of view: Compound eyes can cover a wide range of angles, often up to 360 degrees. This provides animals with a panoramic view of their surroundings, which is useful for detecting predators, finding mates, and navigating.Motion detection: The ommatidia in compound eyes are arranged in a way that allows them to detect movement verywell. This is because each ommatidium is sensitive to light from a specific direction. When an object moves, it stimulates different ommatidia in sequence, which creates a sense of motion.Depth perception: Some compound eyes have specialized ommatidia that allow them to perceive depth. These ommatidia are arranged in a way that creates a stereoscopic view of the world, which allows animals to accurately judge distances.Applications in Life.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eyes have inspired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 life, including:Cameras: Compound eye-inspired camera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capture images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and high resolution. These cameras are use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surveillance, robotics, and medical imaging.Displays: Compound eye-inspired displays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provide a more immersive and realistic viewing experience. These displays are use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and entertainment.Sensors: Compound eye-inspired sensor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detect movement and depth. These sensors are use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robotics,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security systems.中文回答:动物复眼的特点。

甲壳动物的特点

甲壳动物的特点

甲壳动物的特点甲壳动物在大小和形状上变化很大,但它们有些共同的特征。

所有的甲壳动物都长有外生骨骼,随着它们长大,定期蜕皮。

它们还有两对触角,且一般都生有复眼。

甲壳动物通常通过在腿基部的鳃进行呼吸,有一些长着特殊的腿,能游泳。

蟹和大螯虾是都有爬行的腿,前边的一对已成为强有力的螯。

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中的一个大纲,它们体外都有一层石灰质外壳,称为甲壳。

典型的甲壳动物具有复眼,两对触角和若干分节的附肢。

海洋里的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动物,全世界共有3万多种,如对虾、螃蟹等。

它们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水中游泳,有的海底爬行,有的附着在岩礁上固定生活,有的穴居,还有的寄生。

像许多昆虫一样,甲壳动物的生命从卵开始,当它们长大后,形状就完全变了。

一只雌性蟹谨慎地保护着它的卵,直到它们孵化出来为止,卵产生出漂浮的幼体,称为幼虫,在水中它们随流漂走,慢慢变成大眼睛幼体蟹虫,最终在海床上定居下来,这些幼再由慢慢长成成虫的样子,并移向浅水和海岸。

甲壳动物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取食,蟹和大螯虾大多数是在海床或岸边爬来爬去,用它们的螯采拾食物,或摔开其它动物甲壳。

浮游甲壳动物,不是四处寻觅找东西下肚,而常常是等待着食物漂流而至,它们使用腿和触角作小过滤器,从它们周围的水中筛滤食物颗粒。

对于大多数甲壳动物,陆地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同别的节肢动物不同,它们的躯体没有防止失水的蜡质层。

有些蟹靠陆地生活,但大多数还必须回到水中去繁殖。

最成功的陆上甲壳动物是木虱,它们生活在潮湿的栖息地,而且不在水里繁殖,它们有特殊的盛放卵的“育儿袋”。

有些甲壳动物用与其它动物搞协作的办法得到食物。

清洁虾用它细长的螯,从鱼的皮肤上捡取死皮和寄生虫食之,鱼类能辩认出清洁虾的颜色,它们常常排队等候着被清理。

复眼透镜原理

复眼透镜原理

复眼透镜原理复眼是昆虫、甲壳类动物等一些无脊椎动物的眼睛,由许多个简单的成分组成,每个成分被称为一个单元眼(ommatidium)。

每个单元眼都是一个独立的视觉系统,类似于人类眼球上的一个视网膜,由一个透镜、一个色素细胞、一个视杆细胞和一个神经元组成。

不同单元眼的透镜相对独立,没有反射镜或晶状体等对光线做统一聚焦的机构。

在复眼中,透镜的作用是聚焦光线,使其通过视网膜并刺激神经元。

复眼的透镜通过调整其形状调整焦距,只有位于透镜正中央的光线才能进入单元眼,并被聚焦在视杆细胞上。

单元眼中的色素细胞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形成复眼中的彩色图像。

复眼的透镜结构通常是一个凸面透镜,上下两端较厚,中间较薄。

透镜是由透明的蛋白质组成,材料的折射率很高,透光性很好。

在复眼中,透镜并不像人类眼球中的晶状体一样能够改变其形状,而是通过调整整个单元眼的位置来改变聚焦。

在光线进入复眼之后,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其聚焦在复眼内部的视杆细胞上,视杆细胞会收集光线,并将其转换成神经信号。

最终,复眼中的所有单元眼所接受到的信号会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图像。

复眼的透镜结构对于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它们能够以非常高的速度感知环境中的移动物体和颜色,这对于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而对于人类来说,了解复眼的原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模拟自然界中的视觉系统,从而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除了无脊椎动物,复眼透镜的原理也在一些工业和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在某些光学仪器中,复眼透镜的原理被用来增加观察的视野和深度。

该原理还被应用于制造一些具有广谱反射和抗反射等特性的材料。

在现代光学系统中,采用了各种工程技术和现代材料制造了新型复眼透镜。

这些透镜不仅增加了聚焦能力,而且还具有非常高的透光率和其他优点。

这些透镜可用于制造照明系统、摄像机系统和其他光学应用。

研究人员还利用复眼的原理开发了许多新型的摄像机系统,这些摄像机系统与复眼类似,并且能够以非常高的速度捕捉视频和图像。

复眼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复眼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复眼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于整篇文章的引言,主要简要介绍复眼的概念和重要性。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写作示例:概述复眼是一种特殊的眼睛结构,存在于很多昆虫、节肢动物和一些甲壳类动物中。

它们与我们人类的单眼相比,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复眼由许多个小的光感受器组成,每个光感受器都与神经元相连,形成了一个复杂而高度灵敏的视觉系统。

复眼的名称源自其复合的结构。

它由许多个称为单元的小结构组成,每个单元都具有一个称为“単眼”的凸透镜。

这些单元排列成密集的阵列,覆盖了整个眼睛表面。

每个单元通过独立的神经通道传递光信号,这意味着复眼可以同时接收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

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复眼广阔的视野和快速的视觉反应能力。

复眼在动物世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生物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感知方式,使其能够快速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的运动和变化。

对于许多昆虫来说,复眼是它们在繁衍、觅食和避免敌害时的关键工具。

此外,复眼还具有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可以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探讨复眼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我们将研究复眼在不同生物中的演化和适应,并讨论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将面对复眼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对于复眼的研究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复眼这一神奇的视觉器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本文的整体框架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例如: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复眼的相关内容。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详细解释复眼的定义、结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不同生物中的演化和适应过程。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复眼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复眼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而系统地探讨复眼的相关知识,使读者对复眼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复眼的解释及造句

复眼的解释及造句

复眼的解释及造句导读:复眼拼音【注音】:fuyan复眼解释【意思】: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

复眼造句1、蜘蛛的眼睛是单眼,而不是像昆虫那样特有的复眼。

2、果蝇眼睛的结果,和许多其他昆虫的眼睛一样,被称为复眼,这是生物界最精确地组织形式。

3、这就说明苍蝇必须整合来自复眼的视觉信息和来自脚下的触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在起飞逃跑前将身体调整到最佳姿势。

4、蚂蚁能成群结队地穿过田野,并在田野上找到上佳食物,仿佛它们就是一只巨大的复眼。

5、它们头部有一对大复眼,它们有三对脚。

6、复眼是高等甲壳动物重要的光感受器,对甲壳动物的生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7、用光镜研究了日本沼虾胚胎及幼体复眼外形和组织结构发育过程。

8、用激光笔照射一只苍蝇的复眼。

9、与传统曲面复眼结构不同,提出了在曲面基底上设计非均一微透镜阵列的构想。

10、它们的单传感器复眼群不露出丝毫感情,双肩上架设的孪生炮让他们看来战无不胜。

11、它们的头部有触角和复眼吗?12、东方扁虾胚胎复眼的色素斑随胚胎发育的进程而增大。

13、昆虫(如家蝇)的复眼实际上是一束丝状的锥形光学纤维丝束。

14、本文根据复眼的视觉机制和自聚焦透镜的成象原理,对运动目标进行了成象与测定实验。

15、从形态学、生理学、光学、仿生学和计算机模拟、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昆虫复眼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

16、科博克人是一个昆虫形种族,皮肤呈黄绿色,前臂带尖刺,头上有三只复眼。

17、在相同条件下,棉铃虫复眼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18、本文就果蝇复眼病变图像识别的自动调焦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9、复眼在现生的节肢动物如昆虫中非常常见,这些复眼对运动的物体非常敏感,对于一些食肉的三叶虫来说这种相似的构造非常重要。

20、它吃飞蛾、蜂和蚊子。

它有由28000只小眼睛组成的一个对复眼。

21、本文还讨论了憎黄虻复眼角膜透镜的作用以及该复眼对视觉信憎黄息抽样方式与适应状态的关系。

甲壳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甲壳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01
鳃足亚纲
体躯延长,头胸甲形成覆盖在头部背面的头胸盾。全部种类均为海生,
多数种类生活在浅海泥沙中,少数生活在深海。
02 03
介形亚纲
身体短小,侧扁。复眼发达,单眼2个。第1触角细小,第2触角发达, 双枝型,外肢长于内肢,游泳或爬行时用以划水。后腹部大,末节常向 后下方突出。雌体有育卵囊,雄体常有一对交接器。
合理捕捞
制定科学合理的捕捞计划,限制捕捞量,保护甲 壳动物种群数量。
3
人工养殖
发展甲壳动物的人工养殖技术,减少对野生资源 的依赖,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未来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共同制定和执行甲壳动物保护政策,加强跨国界保护区的建设 和管理。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甲壳动物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甲壳动物保护的意识和 重视程度。
食物链位置
初级消费者
01
一些小型甲壳动物,如浮游生物中的桡足类,以浮游植物为食
,属于初级消费者。
中级消费者
02
大多数甲壳动物属于中级消费者,以其他小型动物或植物为食
,如虾、蟹类捕食小鱼、小虾、贝类等。
高级消费者
03
少数大型甲壳动物,如某些龙虾、大闸蟹等,能够捕食较大的
动物,甚至包括小鱼、蛙等,属于高级消费者。
附肢
具有多对附肢,用于行走 、游泳、捕食等功能。
生理特征
呼吸
通过鳃或肺进行呼吸,鳃 位于身体两侧或腹部,肺 则位于较高的位置,以便 呼吸空气。
循环系统
具有开放式的循环系统,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为身 体各部分提供氧气和营养 物质。
排泄系统
主要通过触角腺或肾管进 行排泄,将代谢废物排出 体外。
行为特征
略呈弧形,下缘具2~6刺。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眼睛的进化与适应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眼睛的进化与适应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眼睛的进化与适应2011.大自然编者按:众所周知,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脑中约80%的知识和记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

令人惊叹的是,在无脊椎动物的多个演化序列中,眼睛各自独立地从头开始演化了几十次之多。

可见眼睛在动物身体中的重要地位与复杂程度。

动物为什么有视觉?眼睛是如何工作的?不同生物看到的大自然都是一样的吗?2010年12月30日,“看的展览———眼睛与视觉的奥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隆重推出了。

这是一个融多媒体展示与新理念于一体、观众可以亲自参与体验与互动的展览,相信本文与这个展览能够带领读者一起揭开关于眼睛的更多奥秘。

无脊椎动物眼睛的进化与适应殷学波身体迅速地隐藏在泥沙中。

大多数海星具有负趋光性第一文库网,不喜欢光亮,所以海星大多在夜间活动。

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门。

海月水母体为白色透明的盘状,在伞的边缘生有触手,并有8个缺刻,每个缺刻中有一个感觉器。

感觉器的外面有眼点,里面还有平衡石。

花水母的眼点位于触手基部的感觉器的外面,在外胚层的内陷部;其眼点有晶体,色素细胞和感觉细胞交替排列。

钵水母的眼点是黑、红、绿等色的小点。

瑞士灯水母的眼点非常发达。

环节动物中的蚯蚓没有眼睛,但它依靠散布在皮肤上的感光细胞也能感知光线的强弱。

而在同为多门类原始动物的眼点自起源时起,生物就需要感知环境。

生物用于感知环境中光线的器官,我们称之为视觉器官,这就是“眼”。

单细胞生物的眼点是由埋在无色基质中的含有类胡萝卜素、血红素成分的小颗粒组成的。

例如绿眼虫(即眼虫藻),其眼点可通过遮光来调节鞭毛的运动。

当其他藻类还在一片混沌中乱撞的时候,绿眼虫却可以根据眼点的感光情况随时调整运动方向,使自己能够趋向光线明亮的地方,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在一些原始的多细胞生物体中,也分散着一些感光细胞。

柔软的海绵看起来并没长着眼睛,然而它的感光细胞就高踞在每个触手的顶端。

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其每只腕足的末端都有一个红色的眼点,能感知光线的明暗及光源的大概方向。

海蟑螂 岸栖甲壳类动物

海蟑螂 岸栖甲壳类动物

海蟑螂岸栖甲壳类动物
海蟑螂是一种常见的岸栖甲壳类,鲜少在海中活动,但遭遇危险会逃入海中,以生物尸体及有机碎屑为食,为食腐动物。

有七对步足,及一双复眼,因貌似蟑螂而得名。

常在岩石岸、码头、船坞、破旧船等处成群出现。

为杂食性,喜食海藻,尤其贪食紫菜,也喜欢吃萱藻等经济藻类。

在中国北方沿海各省,冬季气温在6℃、水温在4℃以下时,海蟑螂多蛰伏在高潮带以上海浪浸湿不到的岩石缝内,一般10~20个挤在一起,潜伏深度约10~30毫米不等。

4月中旬以后当水温7~8℃时开始活动,5月份水温达12℃时全部离开蛰伏的石缝。

一般皆成群活动,每群由10~30个个体组成。

海蟑螂是生活在高潮带的生物。

冬天常躲在岩石缝里,喜欢生长在肮脏的地方。

海蟑螂体长1.5~2.5厘米左右。

除了头外,身体有十三节,其中胸部七节,腹部六节。

有七对脚分布在胸部的七节。

尾部腹面是呼吸器官,有12块薄膜。

头上有一对大眼,一对触须和嘴。

在水中或陆地都靠保持湿湿的尾部腹面薄膜呼吸。

深海动物知识点总结

深海动物知识点总结

深海动物知识点总结一、深海环境的特点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之一,但是由于深海环境非常险恶,对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深海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温低:深海水温通常在摄氏4度左右,有时更低,而且水温改变非常缓慢。

2. 高压:深海深处的水压非常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压呈指数型增加,到达最深处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3. 暗淡:深海水深,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线迅速减少,深海中基本上是完全黑暗的环境。

4. 营养贫乏:深海环境中营养物质很少,海底的沉积物是由有机物质、硅酸盐、泥质和钙质淤泥组成。

由于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深海水中的植物数量非常有限,导致深海生物的食物链非常短。

5. 缓慢的代谢:深海生物由于功能不完满,无法与陆地生物相比,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也远远慢于陆地生物。

二、深海鱼类深海鱼类是深海生物中最重要的一种。

深海鱼类生活在海洋水深1000米-11000米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它们有着数不清的种类,其中有很多鱼类是从浅海区域进化到深海的,因此深海鱼类还具有一些浅海鱼类的特征。

深海鱼类主要有以下特点:1. 体型小:深海鱼类的体型一般都比较小,主要是因为水温低和营养不足,导致了它们的生长速度非常慢。

2. 发光器:深海鱼类多数都拥有能够发光的器官,这种能发光的器官被称为“虫光器官”,它们通常用来吸引猎物或迷惑天敌。

3. 高红细胞含量:由于深海环境中氧气含量较低,深海鱼类的红细胞含量较高,有些鱼类的红细胞含量甚至是陆地生物的好几倍。

4. 较大的鳔:深海鱼类通常有较大的鳔,这也是它们能生存于深水环境中的一种适应。

深海鱼类还有很多奇特的特点,比如头部结构奇特、身体透明等,这些特点都是为了适应深海环境。

深海鱼类种类繁多,包括深海梭子鱼、深海鳐鱼、深海鲨鱼等。

它们的形态各异,但在适应深海环境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

三、深海软体动物深海软体动物是深海生物中的另一个主要类群,它们同样具有很多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点。

节肢动物与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节肢动物与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节肢动物与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结构特征节肢动物是一大类动物门的生物,包括了昆虫、蜘蛛、螃蟹、蜈蚣等。

它们拥有一系列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构特征,使它们能够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

下面将详细介绍节肢动物的适应特征。

首先是节肢动物的外骨骼特征。

变态发育后的节肢动物都拥有外骨骼,即硬壳或甲壳。

这个外骨骼能够提供身体保护,并限制身体的扩张。

它的功能类似于我们人类的骨骼系统,为节肢动物提供了支持和保护。

虽然外骨骼的硬度较高,但是也限制了节肢动物的体积增长和活动范围。

为了适应生长过程中的不断变大的需要,一些节肢动物会脱去旧外骨骼并再生一个新的。

第二个特征是节肢动物的分节体和附肢。

节肢动物的身体由多个相似的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有一对附肢,这些附肢具有各种功能,如步行、感知、攻击、捕食等。

这样的分节体结构使得节肢动物能够更加灵活地行动和适应环境。

一些昆虫甚至能够进行复杂的活动,如呼吸、飞行、游泳等。

第三个特征是节肢动物的呼吸系统。

节肢动物的呼吸系统有多种形式,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习性。

昆虫通常具有气管呼吸系统,通过细小的气管将氧气直接输送到身体组织。

蜘蛛和螃蟹则采用了书肺呼吸系统,通过内部的一系列书鳃来进行呼吸。

这些不同的呼吸系统使节肢动物能够在陆地、水中和空气中进行生活。

第四个特征是节肢动物的感知器官。

节肢动物的感知器官非常发达,可以帮助它们感知和适应环境。

大多数节肢动物具有复眼和触角。

复眼由许多简单的眼睛组成,能够形成多个像素点,提供广角视觉。

触角则可以感知到周围的物体、温度和化学物质。

这些感知器官使节肢动物能够快速反应和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最后一个特征是节肢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能力。

节肢动物的生殖方式多样,既有有性生殖也有无性生殖。

有些昆虫和蜘蛛进行复杂的交配行为,保证了基因的多样性。

而一些节肢动物也能够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大量后代,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综上所述,节肢动物适应广泛分布的特征包括外骨骼、分节体和附肢、多样的呼吸系统、发达的感知器官以及丰富的生殖方式。

昆虫的视觉系统与视觉行为

昆虫的视觉系统与视觉行为

昆虫的视觉系统与视觉行为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动物类群之一,其视觉能力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昆虫的视觉系统以及视觉行为,包括视觉感知、图案识别、运动感知和色彩感知等方面。

一、昆虫的视觉系统昆虫的视觉系统由复眼、简眼和视网膜组成,不同类型的昆虫在视觉系统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复眼是昆虫独有的特殊眼之一,由许多微小独立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对应的感光细胞,能够单独感知光线方向和角度。

这样的结构使得昆虫拥有广阔的视野,能够快速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的动态变化。

简眼则是一种单个感光细胞组织形成的眼,无法感知光线方向和角度,但可以感知光的强度和颜色。

它们主要用于光线定向和夜间导航。

视网膜是昆虫视觉系统中最为复杂和精细的部分,包含了感光细胞和处理信息的神经元。

不同昆虫的视网膜结构也有所差异,如蜜蜂的视网膜包含许多锥形细胞和杆细胞,能够感知颜色和运动。

相比之下,苍蝇的视网膜则更专注于运动感知。

二、昆虫的视觉感知昆虫通过视觉感知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行为反应。

视觉感知主要基于昆虫对光线的感知和图案识别能力。

首先,昆虫能够感知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例如,蚊子在寻找人类宿主时会根据光线的强度和方向来判断目标的位置。

此外,昆虫还能够通过光的偏振来感知光源的位置和距离,这在它们进行导航和交流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昆虫具有图案识别的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的图案和颜色。

以蜜蜂为例,它们能够识别花朵上的花粉和花蜜,从而选择适合的花来采集食物。

三、昆虫的运动感知昆虫对运动的感知能力极为敏锐,这也是其在食物寻找、繁殖和避免捕食者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针对运动感知,昆虫的复眼能够感知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例如,在捕食和逃避捕食者的时候,昆虫能够根据快速运动的物体来判断其是否构成威胁。

此外,昆虫的视网膜对于运动感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检测到图像中不同位置的像素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动态的运动图像。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马冬梅;朱华平;桂建芳【摘要】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眼睛出现的过程、眼睛进化所需的时间、眼睛的单起源论、眼睛的类型与进化、光感受器与眼睛进化的关系、光感受器和视蛋白的类型与进化这6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动物眼睛起源与进化的主要研究进展.%It is an interesting and absorbing to research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nimal eye during human 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nature. The studies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eye from the five aspects; the eye emergence, the time for eye evolution, eye monophyletic theory, eye types and evolution, the relation of photoreceptor and eye evolution, and the types of photoreceptor and opsin and the evolution.【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3(030)001【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眼睛;起源;进化【作者】马冬梅;朱华平;桂建芳【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80;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80;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1脊椎动物的眼睛是高度特化、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的精密器官,仅视网膜内就至少有7种高度分化的细胞类型,其中神经细胞相互联系,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传入大脑,产生视觉。

复眼的生活习惯

复眼的生活习惯

复眼的生活习惯
1、复眼的特点是由数万只单眼组成,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比如蜻蜓和苍蝇的眼睛,它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计算自身与所观察物体的方位、距离,从而由利于复眼类昆虫作出更快速的判断和反应。

2、复眼由多数小眼组成。

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

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

家蝇的复眼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有28000个小眼。

小眼面的大小,不但在不同种的昆虫中不同,而且同一个复眼中不同部位的小眼面也可不同,如雄性牛,复眼背面的小眼面较大;有些毛蚊,其前后部的小眼面的大小也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区域。

这些变化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等有关。

糠虾复眼超微结构的观察

糠虾复眼超微结构的观察

糠虾复眼超微结构的观察罗永婷;盛春;钱忠英;唐仕华【摘要】使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糠虾(Mysis latreille)复眼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晶锥由4个晶锥细胞组成,2个位于远端,电子较致密,另2个位于近端,电子较疏松,晶锥延伸至近端与感杆束相连;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复眼的感光系统,感杆束直径在远端过核切面约为7.8μm.糠虾复眼的超微结构显示其感光器结构较一般十足目动物为原始,胞质中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少,色素颗粒较大,形态不规则.【期刊名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36)003【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糠虾;复眼;超微结构【作者】罗永婷;盛春;钱忠英;唐仕华【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4360 引言近年来对十足目甲壳动物复眼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虽然在物种之间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但光感受器的整体结构基本相同,尤其是组成复眼小眼的感光部分大多是由7~8个小网膜细胞构成,其中有一个远端的感光细胞[1~8].而三疣梭子蟹[9]、锯缘青蟹[10]和罗氏沼虾溞状幼体[11] 等的复眼则是例外,发现其小眼由11个感光细胞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糠虾(Mysis latreille)属于软甲亚纲糠虾目,虾体形似十足目与鳞虾目,绝大多数营浮游生活 [12],是鱼类的优质饵料,其复眼结构独特.通过对糠虾复眼结构的研究,了解其感光器超微结构,能为全面了解甲壳动物复眼的结构以及与光感觉生理之间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资料.1 材料和方法实验用糠虾采自上海市崇明县富民农场水域.在自然光下从眼柄处剪下复眼,用4%戊二醛(pH7.2磷酸缓冲液配制)作前固定,4℃冰箱内保存过夜;再用2%锇酸(pH7.2磷酸缓冲液配制)后固定1.5 h.材料经过梯度酒精脱水(30%,50%,70%,80%,90%,95%,100%)和纯丙酮转换后,包埋在环氧树脂中,用钻石刀切成薄片,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在高压(75kV)下用HITACHI-600透射电镜观察并拍照.2 结果糠虾复眼一对,组成复眼的小眼面为正六边形(图1).用透射电镜观察糠虾复眼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糠虾的复眼从远端至近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部分.2.1 折光系统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成角膜细胞和晶锥.角膜位于小眼的表面,呈角膜透镜,由几十个单层均匀透明的几丁质组成. 成角膜细胞紧贴着角膜基部,可见其细胞质较均匀,细胞核及核仁清晰,胞质中有大量的内质网(图2).成角膜细胞下是晶锥细胞,晶锥细胞结构独特,外面有较厚的鞘,直径约7.14μm.由4个晶锥细胞组成晶锥,其中2个晶锥细胞位于远端,组成远端晶锥的中央主体,胞质电子特别致密;另外2个晶锥细胞胞质电子较疏松,位于两侧围绕前两个晶锥细胞(图3);仅有一个晶锥细胞延伸到晶锥的最近端,胞质均匀.晶锥周围可以看到7个远端细胞,远端细胞内有大量的内质网,其他细胞器种类少,色素颗粒极少(图4).纵切面显示最后一个晶锥细胞与小网膜细胞形成的感杆束相连接,同时可以看到小网膜细胞中有大量的色素颗粒(图5).图1:示糠虾一对复眼和眼柄,左下角插图示组成复眼的小眼为正六边形,排列整齐图2:(*)示角膜,成角膜细胞内有大量的内质网,细胞核(n)及核仁(箭头)清晰图3:晶锥周围有鞘(箭头),4个晶锥细胞,稍近端的2个晶锥细胞(1,2)的电子致密,另两个(3,4)围绕两侧图4:在晶锥(cc)的近端有7个远端细胞(数字)围绕图5:晶锥(cc)在近端与感杆束(rh)的远端相连,伴随感杆束的出现,小网膜细胞中出现大量色素颗粒(pg)图6:小网膜细胞中有较多细胞器, 色素颗粒(pg)、线粒体(m)、多囊体(mvb)等,箭头示膜下储泡囊较小图版 I2.2 感光系统糠虾复眼的感光系统由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小网膜细胞伸出的微绒毛组成感杆束.感杆束的远端与晶椎相连,小网膜细胞的胞质致密,细胞器的种类较多,膜下储泡囊较小(图6).感杆束远端横切面近圆形,在过细胞核切面上感杆束直径约7.8μm,7个小网膜细胞排列紧密,横切面上感杆束相对于小网膜细胞而言占面积较大,所以小网膜细胞在横切面上仅可见剩下围绕感杆束的一薄层细胞质,因此相邻小眼的感杆束之间相距很近.感杆束的微绒毛排列整齐,相互交错排列的现象较少.小网膜细胞中色素颗粒大而且数量较多,形态也较为不规则(图7),细胞中还含有其他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多囊体等,尤其内质网最多(图8).越靠向近端,感杆束直径逐渐缩小,小网膜细胞中的色素颗粒减少而且形态更不规则,有较多的板膜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围绕感杆束的小网膜细胞膜明显为两层膜,小网膜细胞之间变得疏松(图9).越到近端,小网膜细胞间距越大,因此横切面上清晰可辨7个小网膜细胞呈风扇形围绕感杆束,从远端至近端感杆束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小网膜细胞中的色素颗粒减少,线粒体、小泡、内质网等胞器却较为丰富(图10),最后胞体逐渐向中央缩窄形成轴突,7个轴突汇聚成视觉神经,传导视觉信号.图7:感杆束中微绒毛排列整齐,相邻感杆束(rh)距离近,色素颗粒(pg)数量多且形态不规则图8:小网膜细胞的远端胞质中示大量的内质网(ger)、色素颗粒(pg)、线粒体(m)等图9:靠近端感杆束(rh)横切面变小,不规则圆形,周围有7个小网膜细胞(数字),色素颗粒形态更不规则图10:在不同层面上小眼的横切面比较,示感杆束与小网膜细胞的面积比,远端感杆束面积大,小网膜细胞面积小;在近端反之,且小网膜细胞排列疏松,呈风扇形分布,靠近基膜感杆束消失(箭头),小网膜细胞中有大量的线粒体(m)图版 II3 讨论甲壳动物复眼的晶锥一般有4个晶锥细胞组成,但在不同的甲壳动物中有变化,如枝角目有5个晶锥细胞[13],糠虾的晶锥特殊,有两个晶锥细胞形成远端晶锥的主体,另两个围绕于两侧,其中一个向近端延伸并与感杆束相连.晶锥周围明显有7个远端细胞,与已报道种类的远端色素细胞差别大,主要表现在色素颗粒极少.糠虾的感光部未发现7个感光细胞以外的其他感光细胞,感杆束也比较特殊,自远端到近端逐渐变细,以至消失. 横切面上感杆束的直径和小网膜细胞的面积成反比,在远端横切面上,感杆束直径大,小网膜细胞仅为围绕感杆束的一薄层胞质,排列紧密,而以往十足目的小网膜细胞较大;在稍近端横切面上,感杆束直径变小,小网膜细胞相对变大,细胞之间排列疏松;胞质内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少于十足目,色素颗粒较多,这可能与远端细胞色素颗粒较少有关. 色素颗粒大且呈不规则形态,而十足目种类常常有远端色素细胞,小网膜细胞中的色素颗粒相对较小、数量多、分布密且大多呈规则圆形[1,2,9].色素颗粒具有屏障作用,可防止小眼之间的光子相互干扰,分布细而密的色素颗粒更能起到这种效果,糠虾色素颗粒的特点显示了与高等甲壳动物的差别.糠虾感杆束的微绒毛排列整齐,相互交错的现象较少,而已报道的部分十足目种类感杆束的微绒毛排列明显纵横交错[2,9,10],这可能说明糠虾不同小网膜细胞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很紧密.糠虾细胞质内的板膜体、囊板体、胞饮泡、溶酶体以及脂滴等胞器明显少于十足目种类,而这些胞器被认为是感光器细胞内膜结构转变的相关因素,在光适应和暗适应时起到调节作用[1,14],糠虾此类细胞器较少,可能与其浮游生活习性的活动性较差有关.综上所述,从糠虾复眼的发育[15] ,糠虾复眼的超微结构以及糠虾所处的分类地位[12],我们得出其感光器较一般十足目为原始的结论.参考文献:[1] 袁维佳,汪琴,胡徇韵,张慧绮,盛春.不同光适应的中华绒螯蟹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在昼夜中的变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1):68-76.[2] 张慧绮,盛春,袁维佳.罗氏沼虾复眼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28(3):75-83.[3] 胡景杰,陈宽智,包振民.中国对虾复眼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7(2):30-34.[4] 陈四清,李爱杰,王琛.中国对虾复眼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作用[J].海洋水产研究,1996,17: 30-34.[5] EGUCHI K, WATERMAN T H. Changes in retinal fine structure induced in the crab Libinia by light and dark adaptation [J].Z.Zellfousch,1967 ,79:209-229.[6] NASSEL D R. The retina and retinal projections on the lamina ganglionaris of the crayfish Pacifastacus leniusculus(Dana) [J].Comp.Neurol,1976,167:341-360.[7] STOWE S, COUET H G, DAVIS D. Photoreceptor membrane turnorer in the crayfish Cherax destructor: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tirhadopsinelectron-microscopic immunocytochesmistry[J].Cell Tissue Res, 1990,262:483-499.[8] SCHRAERMEYER U. Evidence for a pathway of distal screening pigment granules across the basement membrane of the crayfishphotoreceptor[J].Z.Naturforsch ,1992,47:453-464.[9] 袁维佳,陈红,张慧绮,盛春.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J].动物学报,2001,47(5):578-582.[10]罗永婷,袁维佳,马勇杰,等,锯缘青蟹复眼的形态和超微结构[J].动物学研究,2003,24(3):220-226.[11]马勇杰,袁维佳,罗永婷,张慧绮,盛春 .罗氏沼虾溞状幼体早期的复眼超微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 (12):28-35.[12]堵南山.甲壳动物学(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07-432.[13]Erec Hallberg.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eyes ofMysids(Crustacea:Mysidacea)[J].Cell Tissue Res,1977,184:45-65. [14]张赪蕾,袁维佳,张慧绮. 光适应与暗适应对罗氏沼虾复眼超微结构的影响[J]. 华东师大学报(动物学专辑),2000: 23-27.[15]罗永婷,袁维佳,张慧绮,盛春.糠虾复眼的形态发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2(2):68-71.。

螳螂虾视觉成像的特点及其仿生技术研究综述

螳螂虾视觉成像的特点及其仿生技术研究综述

螳螂虾视觉成像的特点及其仿生技术研究综述张旭;金伟其;裘溯【摘要】The mantis shrimp has the most complex eyes in the animal kingdom, its visual system has 16 types of different photoreceptors and the ability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 visible light, ultraviolet light, linear polarized and circular polarized light. The mantis shrimp’s visual system provides a model to design better imaging device. At present, bionic mantis shrimp visual imaging technology is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has broad applied prospec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antis shrimp’s visu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nic technique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nalyzing the mantis shrimp’s visual imaging advantages and pointing out the prospects of bionic mantis shrimp’s visual imaging technology.%螳螂虾是目前发现的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眼睛的动物,其视觉系统有16种不同的光感受器类型,能够探测并分析可见光、紫外光、线偏振光以及圆偏振光。

《昆虫备忘录》教案

《昆虫备忘录》教案

《昆虫备忘录》教案《昆虫备忘录》教案1【教学理念】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体味__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三、交流讨论,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眼是 甲壳动物重要 的光感受器 , 复 由几个到数万个小 眼组成 , 甲壳 动物生理和行为有重要影 响。 对 介绍了 甲壳动物成体复眼结 构 、 胚胎和幼体复眼发育以及幼体复眼中 G q蛋白研究情况 。 关键词 : 甲壳动物 ; 复眼 ;q蛋 白 G 中图分类号 :9 4 4 Q 5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3—17 (07 0 —0 2 0 10 2 8 20 ) 2 0 0— 2 组成 , 如蜘蛛蟹 ( j)… 、 氏沼虾 j② 由 8个小 网膜 Ma a 罗 ; 细胞组成 , 中第 8个小 网膜 细胞 留在 远端 与 晶锥末 端 其
维普资讯

2 0・ ( 第 10期 ) 总 5
水 利 渔 业
20 0 7年 第 2 7卷 第 2期
甲壳 动 物 复 眼 的 研 究
陈建澍 张晓辉 ,
( 浙江工业大学 药学院 , 杭州 301 ; 10 4 。浙江省水产质量检 测 中心, 杭州 301) 10 2
2 胚胎 及 幼体复 眼的 发 育
2 1 小 眼 细胞 来 源 .
1 成体 复 眼基本 结构
1 1 折光 系统 .
有关 甲壳动物胚胎 内复 眼 中小 眼细胞起源 有多种说 法 。早期认为 甲壳 动物视 网膜 发育 时 , 胚层 区域 增大 外 分化成表层眼基 层和 内部神 经层 , 两者之 间被 一层 膜系 隔开 ; 眼基层 和神经层 细胞 可 随着外胚 层发 育逐 渐从 后 端 向前 端分 化 , 膜系进 一步 纵裂 , 而 形成视 网膜基 膜 , 并 在 眼基层与 神经层之 间留下空隙 。H fe 等 认 为螯 虾 a r n ( ry s ) Cafh 视网膜 内细胞减数分裂可能是产生新细胞 的途 i 径 之一 , 外来细 胞可在 视 网膜前 端 区与表 层细 胞一起 分
较 多 。 12 感光 系统 .
化产生新 细胞 。N g ay等 认 为 只有 视网膜 前端 区边 缘
的 细胞 在 功 能上 可 作 为 增 殖 区 , 自此 区域 内 的 细 胞 细胞 器及色素 颗粒 , 不 同种类其 但
小 网膜 细胞 内部结 构也 有所 差别 , 中华 绒螯 蟹小 网膜 细 胞 中细胞质 分 布均 匀 , 胞器 主要 集 中在 周 边 , 见 脂 细 可 滴、 板膜体等结构 , 而罗氏沼虾小 网膜细胞 内则 出现大 量 空泡 , 线粒体含量较少 。
复 眼内小眼 折光 系统 由角膜 、 角膜 细胞 、 晶锥 组 成 , 晶锥周 围有 远端 色素 细胞分 布 。角膜 位于 小 眼最外 层 , 由几十层单层组成 , 角膜 细胞 位 于角膜 之下 , 产生分 泌物 形成角膜 。晶锥 由晶锥细胞组成 , 多数 甲壳 动物晶锥 由 4 个细胞组成 , 但也有 较多例 外 , 如糠虾 类 ( yiae ) 等 M s ca 、 d 足类 (oo a 、 Sp d ) 磷虾类和端足类 ( m hpd ) A p i a 晶锥 由 2个 o 细胞组成。研究 发现 , 在具 2个 晶锥 细胞 的 甲壳 动物 种 类 中, 还有 2个 附属 晶锥 细胞 。 。对于 4个 细胞组成 的 晶锥 , 相互之 间也有较 大差 别 , 如罗 氏沼虾 ( corc i Marb h— a i s bri 晶锥 内有 明显 的电子致密 质及 非 电子致密 x re e i m on g ) 质交界线 , 晶锥 中囊泡数量少 , 而三疣 梭子蟹 ( ot  ̄ P rn u ttbru ts 晶锥 内 4个 细胞 密度 不 同 , rueel u) i a 晶锥周 边 囊泡
甲壳动物复眼由于其 独特的结构 特点和复 杂的生理 功能 , 一直是 国 内外许 多学 者研 究对 象 。通过 复眼
输人的视 觉信 息 对 甲壳 动 物生 理 和摄食 行 为 有重 要影 响, 复眼光强敏感性 研究 成果 已被 应用 于育苗 和养 殖生
产 中。因此 , 系统 了解 甲壳 动物 复眼结构 , 对进一 步探讨 其感光 器官 的结 构 和发育 有重 要学 术意义 , 且可 以为 而 甲壳动物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 目前 已经发 现多数 甲壳 动物 具有成 对复 眼 , 于头 位 部两侧 。复眼 由小眼 组成 , 其数 目在 不 同种类 中相 差很 大, 可以从几 个到 数万 个。不 同 甲壳 动物 小眼 面形态 各
相连 , 它 7个 小 网 膜 细 胞 位 置 下 降 , 中华 绒 螯 其 如 蟹 、 虾 ] 螯 ,但 Y sii oh r h o等¨ 在 研 究 蓝 蟹 ( al C l— i IC ¥ ' t )时发现 ,  ̄e 感杆束周围 7个小网膜细胞之 间可见第 8
个小 网膜细胞 的 4个分叶 , 8个小网膜 细胞 位置上没有上 下分开 ; 由 1 个小 网膜细胞组成 , ③ 1 其中 4个细胞位于小 网膜远端 , 直接 与晶锥末端 相连 , 另外 7个 细胞 形成感光 部分主体 , 与远端 4个小 网膜 细胞呈 上下错 位排列 , 这种 结构 目前只在三疣梭子蟹中发现 …。小网膜细胞 中含有
有不 同, 如成体短 尾类 ( rcyr ) 口足类 ( t oo a 、 Bahua 、 S m pd ) o
寄居蟹类 ( auie ) P gt a 和磷虾类 ( uh ui d )小 眼面 呈 d E p as oa p 六面形 , 中国对虾 ( ea sci ni) 而 P n u hn s 和长尾 类 ( hrx e s C ea ) 小眼面呈四边 形 ; 同一种 类幼体 和成 体之 间小 眼形状 也有差别 , 中国对虾幼体小 眼为六边形 , 如 成体则 为 四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