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实验课第一节 光合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5
60
25
25
35
10
45
5
A.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B.气泡是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C.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15.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价值的是()。
A.吸收二氧化碳B.吸收水和无机盐C.生产有机物D.释放二氧化碳
9.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
10.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7.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 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
8.“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A.水B.无机盐C.氧气D.有机物
3.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2)(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2)(新版)苏教版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2、能力方面: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方法。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教学的有意渗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有句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那植物的生长靠什么呢?学生:也是靠太阳。

教师追问:靠太阳做什么?学生回答:进行光合作用。

教师作补充,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光合作用。

既然光合作用这么重要,科学家又是如何发现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一步步发现光合作用的。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大约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亚利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的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材料。

这种观点对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而言还是比较先进的,因此长期被奉为经典。

一直到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了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实验,一切才开始改变。

他所进行的实验我们柳树实验。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对着提纲上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表达交流教师问:那么大家觉得海尔蒙特的这个结论是否完全正确。

学生回答:不正确。

教师:但比亚利士多德的结论好多了。

这个结论考虑到了水参与物质的合成,却没有考虑到空气对植物形成所起的作用。

在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完成后的100多年间,人们普遍认为水是构成植物的唯一原料。

一直到18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特利。

他通过实验又对海尔蒙特提出了质疑。

那么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怎样进行的呢?在看材料之前老师先提几个问题1、你知道人进行呼吸时需要何种气体?呼出的是什么?那动物比如老鼠呢?2、蜡烛在燃烧的时候需要何种气体?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这个问题可提示学生盾实验三中的最后一幅图,这幅图表明蜡烛燃烧时候需要的气体与产生的气体与老鼠需要的气体,产生的气体是一样的。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薛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鋅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蘇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醉、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过程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和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总结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1)(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1)(新版)苏教版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教学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是第6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第一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非常重要的两项生命活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该节内容为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做了铺垫。

课本上先给出了光合作用的定义,然后以科学家的三个实验,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最后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

如果让学生先阅读、讨论科学家的实验过程,然后自己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光合作用所需原料、产物、场所,给出光合作用的定义,对于学生表述中的遗漏或欠缺给予修正,最后共同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这样应该更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作用发现的过程;
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能力目标:体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小组交流、口头表达、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解释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
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
阐明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动手实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从实验中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的实验,并进行录象。

搜索相关影视、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发现过程:
需要:水,二氧化碳,光
放出:氧气
2、光合作用:
3、意义:。

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 。

第 3 单元 第 6 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重点)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重点)3、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技能目标:尝试解释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

(重点) 情感目标:1、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的愿望。

2、进一步增强热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光合作用的应用知识。

2、FLASH :(1)普利斯特莱实验;(2)光合作用。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言]:我们中国有句谚 语“万物生长靠太阳” 请同学 们想一想,植物生长靠太阳吗?植物靠太阳干什么?[讲述]: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 究开始于 17 世纪。

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 行研究。

到 18 世纪 80 年代, 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 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 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讲述]:关于光合作用的 发现过程,书上为我们介绍了 3个经典的实验来解释。

学生活动齐声回答:进行光合作 用。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激发探究的兴趣。

[材料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思考题]: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一、绿色植物光合作少?以4人为一组,进行自学材料一。

回答:柳树增加的质量是80公斤,土城少的质量是100克。

用的发现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合作用的发现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讲述]: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

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

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和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能力方面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三、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四、教学准备:课件,演示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问:回顾上节课的实验,绿叶在光(淀粉)。

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答:光是绿叶制造淀粉的必要条件。

问:实验还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植物细胞所需要的有机物是自己制造的。

板书:光有机物引言: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复习,回答,概括结论。

倾听思考,阐述想法。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概括结论。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讲: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科学家都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合教材、课件,展示经典实验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活动一】:想一想,议一议引导学生阅读海尔蒙特实验过程的资料,课件展示思考题。

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以小组为单位,对经典实验进行分析讨论。

阅读教材,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并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利用资料的能力、是否忽略了什么?【活动二】:课件展示普里斯特利实验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甲与乙、乙与丙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的化学能贮藏在下列哪种物质中?
研磨过滤遮光
a.绿叶 b.叶绿体滤液 c.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叶绿体无气泡产生)
6.
用碘液处理,而不被锡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碳浓度
强度关系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b
.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

能进行光合作用
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6。

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教学目标】1.对比说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2.分别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能够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5.区别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区分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7.掌握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各个结构,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思考、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2.生物进化观点的形成3.学会运用观察法来认识种子的不同结构,说出种子各个部分的结构名称4.能够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时安排】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课时第二节种子植物 1课时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对比说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2.分别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生物进化观点的形成课时:1课时教具: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挂图【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

那么,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前三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一、藻类植物(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藻类植物部分,尝试解决:①观察课本第78、79页图片,说出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淡水藻和海水藻有哪些?②结合当地的常见藻类植物(实物标本),观察课本图1.2,然后回答:这些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③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然后推选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2.请同学们回答:①.海带有根、叶吗?海带靠什么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3.为什么海带、紫菜属于绿色植物,而不是绿色呢?(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的“绿”指的是什么植物?为什么春天湖水才会变绿呢?二、苔藓植物(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苔藓植物部分,尝试解决:①你知道哪些苔藓植物?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②从形态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系吗?③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如何?(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然后推选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2.请同学们回答:①.为什么苔藓植物一般比较矮小?②.苔藓植物为什么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苔痕”指的是哪一类植物?三、蕨类植物:(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学蕨类植物部分,尝试解决:①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②从形态看,蕨类植物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有什么主要的区别?③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然后推选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2.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蕨类植物长得比较高大?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的森林吗?(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1.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了解他们在认知上的难点和误区。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3.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学习动力。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小组课题研究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师应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科普短文,字数在300-500字之间。要求: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能够向他人普及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光合作用实验,操作步骤明确,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光合作用现象,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例,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4)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新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新济南版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2.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点)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光合作用是初中生物课最重要最难的部分,学生的阅历和知识有限,理解很困难,在讲解的时候多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讲解。

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首先把实验的思路让学生理清楚,回顾以前学过的对照实验,变量等知识,并导入新的概念:实验组和对照组。

这样就能使学生动手操作时思路清晰,不会盲目照搬。

对于酒精灯的使用要做好安全教育,防止危险的发生。

课前准备:教师: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烧杯、曲别针、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酒精碘液等试验器材和物品是否完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材料:金鱼藻、大烧杯、短颈玻璃漏斗、玻璃管、橡皮塞、细木条、火柴、清水等。

教学过程:。

A B C D(1)将天竺葵暗处理的目的是。

教学反思:这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会了操作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理解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本课改变了满堂灌的古板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勤于动手,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通过教师的适时的点拨,开阔了思路,更好的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在分组实验中,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完成了实验任务,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不仅学会了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还学会了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和归纳出问题的。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名师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名师教案

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内容。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本节内容作为整章的引入部分,可以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经典实验,激励学生从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中汲取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接下来光合作用的场所、实质等章节教学知识的吸收、理解、运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探讨相关实验的设计,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激发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强烈的研究兴趣,有助于建构大科学、大自然观念,从而培养学生从光合作用角度评价人类自身行为准则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光合作用的发现(2)光合作用的定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经典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2)通过学习讨论光合作用的发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及实验设计与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3、说明光合作用的定义。

四、教学难点:1、科学探究的过程;2、阐述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

五、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我,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如何设计环节使学生真正理解科学家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学习科学探究素质是本节的关键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重现当年的探究过程和体会其中的奥妙,最终由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发现”的过程,从而体会到小科学家的成功喜悦。

六、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引导探究、分析→总结并迁移,强调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的逻辑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新版)苏科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

(3)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

(4)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1)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2)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了解科技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课前准备盆栽银边天竺葵、小青菜或萝卜。

教学过程一、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怎样理解“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看书,思考: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从哪儿来?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系?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老师应提醒学生必须注意的事项:(1)分组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2)分组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表中。

(3)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淀粉。

3、指导学生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家里种植的花草如长时间放在黑暗中会死去;水稻、小麦等在灌浆时遇上阴雨天会减产;合理密植、间种、套种;韭菜变韭黄等。

讨论、思考、回答。

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发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观察实验桌上的银边天竺葵、小青菜,以及一些同学课前的预习等,学生主要提出以下问题: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器官?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组织分组讨论交流方案,提供材料,并适当指导。

选择探究问题,分组讨论并交流方案。

问题:光合作用位于根茎叶的哪一个器官?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叶片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探究方法、材料:盆栽小青菜或萝卜银边天竺葵显微镜、叶片切片、有关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作用的资料。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梳理一、植物的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二、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芽胚胚轴胚根子叶2、种子萌发条件: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种子的胚是活的、完整的。

3、花的结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雄蕊。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转换明确学习目标一、植物的类群:1、总结植物的主要类群。

2、归纳各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被子植物的一生:1、识记种子的结构和作用。

2、概述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

3、归纳绿色开花植物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转换等方面的区别。

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明确目标,不断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参与小组活动,发现小组内解决有难度、有疑惑、不完整的等问题,给予小组提示。

积累共性问题和生成性准备交流。

适当安排组间的报告交流,倾听、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适时讲解、及时补充纠错,准确释疑,引导拓展。

阅读目标独立完成基础性的知识梳理,积累问题,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

小组内交流,认真讨论,达成共识。

小组内合作互助,互问互考,加以巩固。

组长检查并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

组间交流,报告梳理内容。

认真倾听,准备补充纠错,发表观点。

根据学生特点,基础性问题由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对所学内容不一定都能回忆起来,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充分利用图片,加强直观性,降低学习难度。

总结提升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1、暗处理及目的;2、对照实验及目的;3、脱色及目的;4、染色及结论。

通过关键性问题的设计进行:思维引领规律总结指导点拨深化拓展整合升华倾听,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积极思考。

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的处理方法及其目的学生不易掌握,需要教师点拨。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概念解析:所谓光合作用就是指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是光合作用的内涵。

外延是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条件需要光,反应在叶绿体中进行。

二氧化碳、水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场所是叶绿体。

二、教材分析: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通过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必须有二氧化碳,通过史料分析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必须有水,这些水是绿色植物的根毛从土壤中吸收的。

通过对叶片结构探究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必须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光合作用需要有特定的结构基础,就是叶绿体,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类囊体和基质,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在光反应中水在光的照射下生成氧气并合成ATP.在暗反应中生成有机物及合成光反应中的ADP和磷酸.光反应一定要在光的照射下进行,而暗反应可以有光,也可以不需要光.暗反应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有机物,它怎么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光反应怎样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然,在高中阶段,我们可能会说得更清楚一点,但是在初中阶段,它的重要概念,就体现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这个地方,所以怎么进行教学,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课标上,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的课标,它给我们提出了关于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同时,也有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我们把握住了这些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我们就可以看到,关于光合作用,我们要阐明它的基本概念,在说出光合作用过程的时候,要对它的原理的应用,更进一步进行探讨,比如说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它的概念进行认真的教学,怎样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将能量储存到有机物中,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这个有机物和氧气是它的产物等等,在这个活动建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具体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它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体现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初中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案

第5章绿色开花动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教材分析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

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

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能力目标: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情感目标: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点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五、教学课时:7课时课题一从柳苗之谜说起——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2、知识目标: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②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题】【多媒体播放】请学生观看屏幕上几幅图片,问:这几种鲜嫩蔬菜和诱人可口的水果中储存着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怎么来的?谁知道光合作用是怎么发现的?是哪些人发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课前一个星期布置学生进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观察植物的叶子结构,植物的向阳部位的生长状况。

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师生的互动和师生的双向交流,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问题中得出结论。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对比实验,对学生的能力是一种提高,使学生从接受式学习逐步向自主学习过渡。

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交流,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同时通过增加猜想、模拟、探究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为学生发挥其主体性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因为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材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并且安排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生实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以及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的实验;讲述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一、教材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人类研究光合作用这种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理过程的艰苦历程,同时介绍了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几个著名实验,介绍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创新精神。

二、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本节的重点,实验是本节的难点。

学生必须在搞清楚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吸收光谱,基粒片层结构的垛叠形式、色素在片层上的分布、基粒和基质的关系基础上,才有可能深刻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及其相互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2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2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在认识和学习细胞的基础上,了解细胞分裂分裂的过程,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认识动物体
成人体,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认识植物体的构
、理解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树立迎接考试的信心,同时体会生物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的三种基本生理活动

道胚是幼.理解雄蕊、雌蕊的结构和作用,传粉的概念,花到果实的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了解植物生活需要量最
.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知道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夜间不宜在卧室摆放过多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课第一节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4、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讲解实验过
氧气和有机物
把纸片遮住叶子的一部分,但很多
把植物放在黑夜中处理一个晚上。

验的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合作用的定义?书本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仅是绿叶,凡是植物
可以。

P12蜡烛和兔子都会产生二氧
己使用外,还排出到大气中,维持
教学反思:
把两节课合并为一节课,课时比较紧,而且这节课还要做实验,所以很担心课堂上的40分钟不够用。

因为前面几个班的同学做过实验,效果并不显著,可能近来天气太冷,见阳光的时间较少,所以叶片没有形成足够的有机物,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先把理论知识说完,把实验原理说清楚,把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所以需要掌握的要点全部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做实验,这样的安排时间上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学生对于实验所应该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易估算到,对于失败的原因学生也能自己分析,所以比较过后,发现这样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