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合集下载

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

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

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属于北方地区的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些耐旱的作物。有暴雨时,又会发生洪涝灾害,还会引起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农田、住房、道路常遭到破坏。B项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北方内陆地区,所以B项不对;C项寒潮发生在冬半年,会影响大半个中国,一般只有青藏高原地区不受影响,不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D项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地形以山地为主的地区多发生地震,所以D项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因此答案选择A项。2.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答案:D

解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光秃裸露,缺少填被保护,且降水集中在7、8月份,所以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使得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增大,因此答案选择D项。黄河位于半湿润地区,所以B项说法不对;而A、C两项属于辅助因素,主要原因是从中游的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泥沙。

3.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 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 有 无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汛期 短 长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名称: 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

界线①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精品知识点五四制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精品知识点五四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2018年秋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2018年秋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课后练习
7.对北京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北京气候四季分明 B.北京拥有长城.明清故宫.天坛等世界遗产 C.北京地处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发达 D.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课后练习
8.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 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在部分人心目中,北京 是很难和宜居画上等号的.你认为北京不宜居 的原因有(C) ①国际化都市②拥挤的人群③雾霾天气 ④艺术的圣地⑤高价的住房⑥拥堵的交通.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课后练习
6.伴随着首都北京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 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雄安新区,这 对北京的影响是(C ) ①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将显著降低 ②交通压力将有所下降 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④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后练习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 吉隆坡举行。北京通过投票赢得2022年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成为世界上 夏季和冬季奥运都举行的城市。回答7~8题:
生的是(C)
A.以步代车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B.增加城市绿地 C.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D.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课后练习
12. 关于堵车,网民戏说:“北京是首堵 ,成都是成天都堵,重庆是重复的堵,上 海是上路就堵,广州是广泛地堵,长春是 长年地堵,天津是天天的堵,深圳是深深 的堵!”.目前我国大城市经常堵车会带来 的环境问题是(C) A.水土流失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大气污染 D.水污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

卷及答案

------------------------------------------作者xxxx

------------------------------------------日期xxxx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

片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A.①②B.②③ C.③①D.④②

2.导致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水文 B.气候 C.植被 D.地形

3.关于③④地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4.下列地理环境的特点,属于③地区的有()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耕地以水田为主

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东北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而海南岛可以一年三熟,其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条件不同B.热量条件不同C.地形条件不同 D.海陆位置的差异

6.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2018年秋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课件: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一节 (共35页)

2018年秋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课件: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一节 (共35页)

课后练习
12.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我们应如何避 震( D) A.跳楼 B.乘电梯下楼 C.躲在窗下 D.用枕头护住头部,暂时躲在小开间的 墙角 13. 该地区全年皆冬的原因是(D ) A.距海远,年温差小 B.深居内陆,降水少 C.地形封闭,日照强 D.海拔高,气温低
课后练习
14. 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带 来的影响有(A) ①传统服饰藏袍 ②主食米饭 ③耐寒的滩羊 ④农业区在河谷地带 ⑤藏人脸上的“高原红”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 15.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无 关的是(D)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D.地热资源丰富
能力提升 读图﹣﹣“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图”,完成 19﹣20题.
课后练习
19.为什么该地区的种植业生产区主要 分布于河谷地区( B ) A.河谷地区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 B.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C.河谷地区水能丰富 D.河谷地区冰川融水多,绿洲广布 20.下列哪种资源不是图示地区的优势资 源( D ) A.水能 B.太阳能 C.钾盐 D.煤炭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2018年4月7日,川藏铁路重要组成部分—— 拉林铁路(拉萨至林芝)第一座隧道嘎拉山隧 道正式贯通。预计2018年下半年,拉林铁路将 正式铺轨,2021年全线通车。读图完成5—8题:

广西钦州市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测试卷新人教版[1]

广西钦州市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测试卷新人教版[1]
C.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D.香港和澳门都是世界上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
17. 小明到港澳旅游后,向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见闻,他的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
A.我从深圳罗湖口岸,游完香港后再乘船到澳门
B.到港澳旅游的旅客中有不少来自内陆
C.香港的博彩业十分发达,开设了很多赌场
D.澳门比香港面积更小,人口更稠密
A。机械制造 B.对外贸易 C.石油加工 D。渔业
15。 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在经济发展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以博彩业为主 B.都以出口加工业为主
C.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16. 关于香港和澳门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港澳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B.香港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为主
22、 (1)劳动力 土地 资金、技术 中国港澳台、东南亚、非洲、大洋洲、欧美地区
(2)“前店后厂"模式。能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劳动力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利用香港海外贸易窗口的优势,发挥其资金丰富、技术先进、信息灵通的优势,促进两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3)紧邻港澳,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2、 A3、 A4、 C5、 A6、 B7、 D8、 B9、 B10、 C11、 C12、 C13、 D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18-第九章本章检测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18-第九章本章检测
图9-3-5
本章检测
13.(独家原创试题)藏民喜饮茶叶的原因是 ( )
栏目索引
A.饮食以肉食为主 B.茶叶品质好
C.当地水质条件好 D.西藏气候高温多雨
答案 A 藏区居民生活在高寒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膳食结构中牛羊
肉的比重较大,茶叶能够较好地分解人体内过量的脂肪;海拔高,气温低,蔬
菜产量低,食物中蔬菜缺乏,饮茶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答案 B 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其“珍贵”主要体现在分布地域 有限,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米~5 000米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天然产量 不高;自然生长在高原上,人工采收比较困难。
本章检测
栏目索引
19.(独家原创试题)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可能造成 ( ) A.森林数量骤减 B.土壤酸化 C.湿地面积减小 D.草地退化
,位于
本章检测
高原,首府拉萨素有“
栏目索引

之称。(3分)
(2)图中A是
江,在A江谷地,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
,请说出一种主要农作物:
。(3分)
(3)西藏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多食盐的湖泊属于 (内流湖、外流湖)。推
测古代西藏牧民运输食盐使用的大型牲畜是 。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
路线上需要克服的地理上的困难主要有
本章检测
栏目索引
初中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目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目录

(2018年12月第6次印刷)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

第六章北方地区(7)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8)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3)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23)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32)

第七章南方地区(43)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44)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49)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58)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65)

第八章西北地区(71)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72)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78)

第九章青藏地区(83)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84)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91)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97)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105)

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106)

(2018年5月第6次印刷)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

第一节疆域(2)

第二节人口(11)

第三节民族(15)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22)

第二节气候(30)

第三节河流(42)

第四节自然灾害(54)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61)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62)

第二节土地资源(67)

第三节水资源(75)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83)

第一节交通运输(84)

第二节农业(90)

第三节工业(100)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108)

附录二:本书常见地图图例(109)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国地形图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西北地区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西北地区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西北地区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西北地区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位于大兴安

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

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3、气候和河流:由于距海遥远和山岭阻隔,气候干

旱,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

分布区。

4、自然景观:由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5、农业:畜牧业为主,有新疆、内蒙古两大牧区。

贺兰山以东降水较多,分布有温带草原草场(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降水稀少,分布有高山草场。优良畜种有三

河牛、三河马和新疆细毛羊等。

6、灌溉农业(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

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

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2)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

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3)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4)引水工程—坎儿井:利用山麓地带的倾斜地势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自流水)。它的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2、位置: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3、气候:深居内陆,有高大山脉环抱,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称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共分六章: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三节工业为上学期的教材内容。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在前四章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内,一共有34个。其中,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得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香港和澳门是刚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在我国各省级区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它们各有特色、异彩纷呈,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那里自然条件优越,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

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

2、.三河马、三河牛的产地是:

A 新疆牧区 B.青海牧区 C.西藏牧区 D..内蒙古牧区

3、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自然景观差异大的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临近疆界

C.地形地势

D.地理位置

4、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是:

A.工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

5、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是:

A.北京中关村

B.清华大学

C.中国科学研究院

D.北京大学

6、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或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青海省

D.内蒙古自治区

7、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

B.美国

C.祖国大陆

D.澳门

8、台湾省的经济类型是:

A.“进口—加工—出口”

B.“出口—进口—加工”

C.“加工—出口”

D.“进口—加工”

9、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内部

B.盆地边缘和部分沿河地区

C.准噶尔盆地内部

D.天山和昆仑山山区第

10、下列省份与地理区域搭配错误的是:

A.新疆--西北地区

B.辽宁--北方地区

C.湖南--青藏地区

D.广东--南方地区

11、下列农产品中,属于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的是:

A.甘橘

B.水稻

C.长绒棉

D.花生

12、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建筑群是:

A.、北京故宫B、西安兵马俑C、北京颐和园D、南京明孝陵

13、历史上,曾以北京作为京城的朝代是:

A.、金、元、明、清 B、隋、唐、元、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

1. 中国的地球位置和国土面积:介绍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周边与14个国家接壤,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2. 中国的气候分区:将中国划分为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和高寒带四个气候带。

3. 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征:介绍中国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等地形特征。

4.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等大型河流和南水北调工程。

5. 中国的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介绍中国人口的分布格局,以及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迁移。

6. 中国的交通运输:介绍中国的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7. 中国的工业与农业发展:介绍中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情况,以及主要农作物和工业品的分布。

8.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介绍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区域间的合作。

9. 中国的自然灾害:介绍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并介绍应对灾害的措施。

10.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中国的环境问题,以及政府和个人的环境保护措施。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参考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地壳等多个构成层组成。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则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自转是地球自身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则影响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气候和气象受到经纬度、海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世界的国土分布:世界国土分布不均衡,有着明显的大陆型国家和岛国。大陆型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而岛国则多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5.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上分为东部沿海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平原地区和西部的山地地区。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

6. 世界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上有多个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的五大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

7. 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8.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资源利用是指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

册地理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1. 地球和地理坐标系统:介绍地球的特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理坐标系

统的概念和使用。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包括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水系的分布和海洋的

特征等。

3. 中国的气候和天气:介绍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以及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原因。

4. 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中国的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和河流等地形地貌特征。

5. 中国的河流: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特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等。

6. 中国的地层和矿产资源:介绍中国的地层特征和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等。

7. 中国的草原和森林资源:介绍中国的草原和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8. 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介绍中国的农业和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和特点,包括水稻、小麦、棉花和茶叶等。

9. 中国的城市和工业:介绍中国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分布,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10. 中国的交通运输:介绍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主要交通工具,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

这些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7-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附完

整答案)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1——30 31 32 33 34

复查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提供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选择题后面的答题表格内)

读图,完成1——3题

1、秦岭的走向是

A 东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

A 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是我国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D 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关于a地和b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河流冬季结冰,影响了内河航运

B b地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大豆和甜菜

C a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b地能源资源丰富

D b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据此回答4——5题

4、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湿热

B 光热充足

C 高寒

D 冬冷夏热

5、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 藏北高原

B 昆仑山山区

C 柴达木盆地

D 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读图,完成6——10题

6、图示区域的地表结构特点是

A 山环水绕

B 山河相间

C 高原为主

D 山脉、盆地相间

7、大兴安岭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旱地

B 水田

C 草地

D 林地

8、东北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

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 有 无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汛期 短 长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名称: 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

界线①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区

界线接近,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

界线②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一、

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

界线③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

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主导因

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

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4、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地形特征)

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5、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7、东北农业发展

有利条件:(1)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2)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8、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热量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0、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1)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2)采取的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2、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2)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13、部门: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靠近原料产地)。

1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决措施:(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实施产业转型;(3)调整产业结构;(4)发展多样化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