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工业类型划分

合集下载

铜矿的分类及提炼流程

铜矿的分类及提炼流程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铜矿的分类及提炼流程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铜矿的分类及提炼流程。

分类分布1、海相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床。

产于下古生代石英角斑岩和细碧岩中。

呈透镜状﹑似层状。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大于1%。

如中国甘肃白银厂﹑青海红沟等矿床。

2、超基性岩中的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产于下古生代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岩体的中﹑下部。

呈似层状﹑透镜状。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镍黄铁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小于1%。

如中国甘肃金川﹑新疆喀拉通克等矿。

3、变质岩层状铜矿床。

产于中元古代白云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中﹐沿层产出。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大于1%。

如云南东川汤丹﹑山西中条山胡家峪等矿。

4、夕卡岩型铜矿床。

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内外。

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为主。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

铜品位一般大于1%。

如安徽铜官山﹑江西城门山等矿。

5、斑岩铜矿床。

产于中生代﹑新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闪长斑岩等及其围岩中。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小于1%。

矿床常为大﹑中型。

如江西铜厂﹑黑龙江多宝山﹑西藏玉龙、驱龙等矿。

6、砂岩型铜矿床。

产于中生代陆相砂岩与砂页岩中。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

矿石矿物以辉铜矿为主﹐其次为斑铜矿﹑黄铜矿等。

铜品位多大于1%。

如云南郝家河﹑四川大铜厂等矿。

提炼流程浸染状铜矿石的浮选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流程,经一段磨矿,细度-200网目约占50%~70%,1次粗选,2~3次精选,1~2次扫选。

如铜矿物浸染粒度比较细,可考虑采用阶段磨选流程。

处理斑铜矿的选矿厂,大多采用粗精矿再磨—精选的阶段磨选流程,其实质是混合—优先浮选流程。

先经一段粗磨、粗选、扫选,再将粗精矿再磨再精选得到高品位铜精矿和硫精矿。

铜行业梳理

铜行业梳理

铜行业梳理一、铜行业概述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工、建筑、交通、通信等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铜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铜行业产业链1. 矿石开采:铜矿石是铜产业的原材料,全球主要铜矿资源集中在智利、秘鲁、中国等地。

2. 冶炼加工:将铜矿石经过冶炼、提炼等工艺过程,得到纯净的铜金属。

常见的冶炼方法包括火法、湿法和电解法等。

3. 制品加工:将铜金属加工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制品,如铜管、铜板、铜线等。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铜加工、铜合金制造等工艺。

4. 终端应用:铜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电子、交通、通信等行业,如电缆、电机、变压器、导线等。

三、铜行业市场状况1. 全球市场:全球铜市场供需紧张,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铜生产国包括智利、秘鲁、中国等,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和进口国。

2. 国内市场:中国铜行业规模庞大,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电力、电子等领域对铜制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四、影响铜行业的因素1. 铜矿资源:铜矿资源的供给状况直接影响铜行业的发展,矿产资源的稀缺性使得铜矿的开采和开发变得愈发重要。

2. 国际市场: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会对铜价格和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3. 技术创新:技术的进步对铜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新的冶炼、加工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环境保护:铜行业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要求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五、铜行业的发展趋势1. 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领域发展。

2. 多元化发展:拓展铜产业的应用领域,开发新的市场空间,推动铜行业向下游延伸。

3. 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动铜行业向低能耗、低排放、循环经济的方向转变。

4.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推动铜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铜矿矿石分类及开采方案设计

铜矿矿石分类及开采方案设计

硬度高
散,硬度低
铜矿石按氧化程度分类
氧化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氧化铜,如孔雀石、蓝铜
矿等
硫化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硫化铜,如黄铜矿、斑铜
矿等
混合型铜矿石:同时含有 氧化铜和硫化铜的矿石,
如辉铜矿、铜蓝等
自然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自然铜,如黄铜、青铜等
2
铜矿开采方案设计
开采方法选择
露天开采:适用于浅层、大面 积的铜矿床
地下开采:适用于深层、小面 积的铜矿床
联合开采:露天和地下相结合, 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铜矿床
环保开采:采用绿色开采技术,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开拓系统设计
开拓系统类型:斜坡道开拓、竖 井开拓、联合开拓等
开拓系统优化:通过优化开拓系 统,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 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拓系统选择:根据矿体形态、 矿石硬度、开采规模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开拓系统
其他类型:如含 铜页岩、含铜砂 岩等,主要成分 为铜、硅、铝等
铜矿石按结构构造分类
块状矿石:矿石呈块状,结构紧密,硬 度高
斑状矿石:矿石呈斑状,结构松散, 硬度低
浸染状矿石:矿石呈浸染状,结构松 散,硬度低
网状矿石:矿石呈网状,结构紧密, 硬度高
细脉状矿石:矿石呈细脉状,结构紧密, 角砾状矿石:矿石呈角砾状,结构松
政策支持:政府对采矿行业的支持和 优惠政策
市场需求:铜矿市场需求对采矿收益 的影响
环境影响: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 治理成本
采矿经济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评价
铜矿开采成本:包括设备投资、人力成本、能源消耗等 铜矿市场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国际铜价走势 铜矿开采利润: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差额 铜矿开采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等

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按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主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高低,围岩岩性,脉石矿物含量,氧化程度等不同,按矿石自然特性进行地质分类。

是矿石质量特征,矿体内部结构构造,进行矿石加工技术试验,划分矿石区工业类型和技术品级的基础依据。

铜矿:石自然类型是按铜矿石中所含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分的矿石类型。

主要有硫化矿石(氧化铜小于10%)、混合矿石(氧化铜10%~30%)、氧化矿石(氧化铜大于30%)三个自然类型。

为了正确研究和确定采、选方法,在勘查阶段要求查明矿石自然类型,研究含铜矿物种类、数量,矿石结构、构造,确定氧化带界线。

查明氧化矿石、混合矿石、硫化矿石的分布和数量。

对氧化矿石须根据结合式氧化铜的含量(%),划分难选氧化矿石(结合式氧化铜大于20%),易选氧化矿石(结合式氧化铜小于20%),并应分别圈定和计算储量。

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矿石工业类型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含矿岩石、矿物成分,结晶程度或矿床 成因等差异。

矿石工业类型是在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和加工处理的需要,为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将采选冶方法及工艺流程不同的矿石,按工业要求划分矿石工业类型。

工业类型的划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该类型矿石加工特性具明显的差异,需要单独加工处理;集中赋存于一定空间,具有一定规模,并需要和可能分别开采;在分采分选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工业上根据矿石选、冶方法和工艺流程的不同而划分的矿石类型。

每种矿石工业类型可包括几种自然类型不同、但选、冶方法和工艺流程相同的矿石。

铜矿:如按成因类型将铜矿划分为斑岩铜矿、夕卡岩铜矿、超基性岩铜镍矿、砂岩铜矿等7种不同工业类型;磷矿:根据磷酸 盐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含量及选矿工艺,划分为磷酸盐富 矿、磷块岩矿、磷灰石矿、铝磷酸盐矿、鸟粪磷矿等5种工业类型;石墨:矿按结晶程度划分为晶质(鳞片状)和隐晶质(土状)石 墨矿石。

铁矿:根据工业利用途径分为炼钢用铁矿石、炼 铁用铁矿石、需选矿石等,或根据选矿工艺分为单一方法选矿的矿石和联合流程选矿的矿石。

铜矿床

铜矿床
铜矿床中,常伴生有锌、铅、钼、镍、钴、金、银、硒和碲等元素,可综合利用。块状硫化物铜矿床中述
1989年,《中国矿床》(宋叔和主编,1989)推出的中国铜矿床分类,在前人分类基础上,着重考虑两个基 本因素:一是矿床形成的地质因素,即产出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及其成因;二是商品矿石的经济意义,即矿床 必须在现阶段能够被开发利用,而且要有一定规模。以这两个原则将中国铜矿床划分为六类:①铜镍硫化物型矿 床;②斑岩型铜矿床;③夕卡岩型铜矿床,④火山岩型铜矿床,⑤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⑥陆相砂岩型铜矿床。 至于石英脉型铜矿、自然铜矿床等,我国尚未发现大中型矿床,不是开采的主要对象,故未归入本分类。
丘基卡马塔斑岩铜矿床中国铜矿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是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矿床、 夕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陆相砂岩型铜矿床。其中,前4类矿床的储量合计占全 国铜矿储量的90%。这些类型矿床的成矿环境各异,有其各自的成矿特征。根据芮宗瑶等(1993)、王之田等 (1994)等研究成果,按各类型矿床占有储量比例依次简述如下:
(一)斑岩型铜(钼)矿
该类型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占全国铜矿储量的45.5%,矿床规模巨大,矿体成群成带出现,而且埋藏 浅,适于露天开采,矿石可选性能好,又共伴生钼、金、银和多种稀散元素,可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其成矿特 点:
1、成岩成矿时代较新
东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如位于环太平洋西带外带 的赣东北大断裂的西北侧德兴超大型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199~112Ma。北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古亚洲成矿域 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如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衔接部位的黑龙江多宝山 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292~245Ma;位于额尔古纳褶皱系的内蒙古东部乌奴格吐山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 188~182Ma。西南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以喜马拉雅期为主。 如西藏东部地区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55~35Ma,马拉松多斑岩铜矿33.2Ma,多霞松多斑岩铜矿30.9Ma。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铜矿的类型及特点1.硫化铜矿2.氧化铜矿3.铜锌矿4.铜镍矿5.铜钴矿三、各类铜矿的分布情况四、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了解我国铜矿的类型及分布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铜矿类型进行分类,并简要介绍各类铜矿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二、中国铜矿的类型及特点1.硫化铜矿硫化铜矿主要包括黄铜矿(CuFeS2)和斑铜矿(Cu2S),是我国铜矿的主要类型之一。

这类矿产通常呈黄铜色或斑马纹,含有较高的铜、铁、硫等元素。

2.氧化铜矿氧化铜矿主要包括赤铜矿(Cu2O)和黑铜矿(CuO),其颜色分别为红色和黑色。

这类矿产含铜量较高,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物。

3.铜锌矿铜锌矿主要包括闪锌矿(ZnS)和黄铁矿(FeS2),其颜色为黑色或暗褐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锌、铁等元素,铜锌含量较为均衡。

4.铜镍矿铜镍矿主要包括镍黄铁矿(NiFeS2)和镍铜矿(NiCu),其颜色为镍黄色或铜红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镍等元素,镍铜含量较为均衡。

5.铜钴矿铜钴矿主要包括钴黄铁矿(CoFeS2)和钴铜矿(CoCu),其颜色为钴蓝色或铜红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钴等元素,钴铜含量较为均衡。

三、各类铜矿的分布情况我国铜矿资源丰富,各类铜矿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

硫化铜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氧化铜矿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铜锌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铜镍矿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和内蒙古地区;铜钴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和贵州地区。

四、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已探明的铜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铜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提高铜矿资源的保障能力。

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按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主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高低,围岩岩性,脉石矿物含量,氧化程度等不同,按矿石自然特性进行地质分类。

是矿石质量特征,矿体内部结构构造,进行矿石加工技术试验,划分矿石区工业类型和技术品级的基础依据。

铜矿:石自然类型是按铜矿石中所含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分的矿石类型。

主要有硫化矿石(氧化铜小于10%)、混合矿石(氧化铜10%~ 30%)、氧化矿石(氧化铜大于30%)三个自然类型。

为了正确研究和确定采、选方法,在勘查阶段要求查明矿石自然类型,研究含铜矿物种类、数量,矿石结构、构造,确定氧化带界线。

查明氧化矿石、混合矿石、硫化矿石的分布和数量。

对氧化矿石须根据结合式氧化铜的含量(%),划分难选氧化矿石(结合式氧化铜大于20%),易选氧化矿石(结合式氧化铜小于20%),并应分别圈定和计算储量。

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矿石工业类型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含矿岩石、矿物成分,结晶程度或矿床成因等差异。

矿石工业类型是在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和加工处理的需要,为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将采选冶方法及工艺流程不同的矿石,按工业要求划分矿石工业类型。

工业类型的划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该类型矿石加工特性具明显的差异,需要单独加工处理;集中赋存于一定空间,具有一定规模,并需要和可能分别开采;在分采分选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工业上根据矿石选、冶方法和工艺流程的不同而划分的矿石类型。

每种矿石工业类型可包括几种自然类型不同、但选、冶方法和工艺流程相同的矿石。

铜矿:如按成因类型将铜矿划分为斑岩铜矿、夕卡岩铜矿、超基性岩铜镍矿、砂岩铜矿等7种不同工业类型;磷矿:根据磷酸盐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含量及选矿工艺,划分为磷酸盐富矿、磷块岩矿、磷灰石矿、铝磷酸盐矿、鸟粪磷矿等5种工业类型;石墨:矿按结晶程度划分为晶质(鳞片状)和隐晶质(土状)石墨矿石。

铁矿:根据工业利用途径分为炼钢用铁矿石、炼铁用铁矿石、需选矿石等,或根据选矿工艺分为单一方法选矿的矿石和联合流程选矿的矿石。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一九八一年五月绪言铜是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料,需要量很大。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速铜矿资源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铜矿地质勘探是矿山建设的先行工作,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地质条件的可能,合理地选择勘探矿区和部署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铜矿床常有多种组份伴(共)生的特点,在勘探工作中要切实执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的方针,为充分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尽量缩短勘探周期;加强地质工作的管理,认真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规律的认识,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以适应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

我国于一九六三年颁发的《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第三辑铜》,对铜矿地质勘探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规范是由地质部和冶金工业部共同组成的铜矿规范编写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经验和原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七年颁发试行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地质、矿山设计和生产部门的意见,以及收集我国主要铜矿区采、探对比资料,在原铜矿规范的基础上修编而成,作为审查验收铜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地质、地理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规范的原则要求,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运用。

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修订。

第一章铜矿的工业要求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的要求。

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的铜矿床,在当前采、选、冶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否被充分与合理利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除介绍铜的特性及其主要含铜矿物外,还提出了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和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铜矿类型以及勘查规范

铜矿类型以及勘查规范

铜矿类型中国铜矿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是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陆相砂岩型铜矿床。

其中,前4类矿床的储量合计占全国铜矿储量的90%。

这些类型矿床的成矿环境各异,有其各自的成矿特征,按各类型矿床占有储量比例依次简述如下:1.斑岩型矿床过去又称为“细脉浸染型”矿床,它们的特点如下:①矿床规模大,如斑岩铜矿是当前世界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占世界已探明铜储量的一半;②埋藏浅,易于开采;③矿床常呈带状分布,这和斑岩体受一定构造带控制有关;④矿石品位较低,但矿化分布均匀;⑥矿石成分简单,易选;⑥可供综合利用的矿产多。

地质特征: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前成的小侵入体有关,斑岩体以小侵入体或次火山岩体产出,出露面积不大,一般小于1 km2(如江西德兴朱砂红岩体仅0.02km2),也有达十余平方公里的,矿化多集中在岩体顶部,岩体形态复杂,以岩株、岩筒状对成矿较有利。

岩体时代一般较年轻,典型的斑岩铜矿床从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尤以中新生代占绝对优势。

矿床受区域断裂一构造带控制,故常呈带状分布。

矿体常受次一级构造控制,即岩体和围岩中的微断裂控制(层间裂隙、片理、原生裂隙等),另外有的斑岩中角砾岩化或角砾岩体很发育,它与成矿关系密切,常构成斑岩铜一钼矿床的一种类型。

矿体的围岩岩性对成矿有一定影响,如为硅铝质岩石,裂隙又不发育,岩石致密,可作为岩体顶盖的“隔挡层”,使矿液不易流通和散失,有利于矿液在岩体内部特别是顶部和接触带成矿,如多宝山矿床,岩体顶部为奥陶纪安山玢岩覆盖,岩体内矿化富集。

如围岩为碳酸盐岩石,因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于交代而形成品位较富的脉状或似层状矿体,或沿接触带或其附近形成矽卡岩型矿体。

这时岩体内为细脉浸染型矿石,接触带及围岩中则为致密块状硫化物矿石。

矿床的围岩蚀变很发育,蚀变范围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

常具明显的,有规律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带现象。

铜矿石 分类

铜矿石 分类

铜矿石分类铜矿石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

本文将对铜矿石进行分类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性和用途。

一、黄铜矿黄铜矿是最常见的铜矿石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黄铜矿石矿物。

黄铜矿的颜色呈黄色或黄绿色,质地较软,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黄铜矿石中含有较高的铜含量,通常可直接提取铜金属。

二、赤铜矿赤铜矿是另一种常见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赤铜矿物。

赤铜矿的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质地较硬,常见于火山岩和变质岩中。

赤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三、辉铜矿辉铜矿是一种含铜量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辉铜矿物。

辉铜矿的颜色呈灰黑色或黑色,质地较硬,常见于火山岩和变质岩中。

辉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四、硫化铜矿硫化铜矿是一种含硫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铜矿物。

硫化铜矿的颜色呈灰黑色或黑色,质地较硬,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硫化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五、氧化铜矿氧化铜矿是一种含氧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铜矿物。

氧化铜矿的颜色呈绿色或蓝绿色,质地较软,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氧化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六、碳酸铜矿碳酸铜矿是一种含碳酸盐较高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铜矿物。

碳酸铜矿的颜色呈蓝色或绿蓝色,质地较软,常见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中。

碳酸铜矿石中的铜含量较高,但提取铜金属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过程。

总结起来,铜矿石主要分为黄铜矿、赤铜矿、辉铜矿、硫化铜矿、氧化铜矿和碳酸铜矿等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铜矿石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但提取铜金属都需要经过冶炼和提纯的过程。

铜矿石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铜矿床、铁矿床、金矿床工业类型

铜矿床、铁矿床、金矿床工业类型

矿床学铁、铜、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系别:地科专业:地质1201姓名:张闻翔学号:032120108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4年11月23日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1:斑岩铜矿含义及特征斑岩铜矿床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

И.Г.帕夫洛娃提出了可以与其它内生矿床相区别的斑岩铜矿床10大特征:(1)具网状细脉浸染成矿特征;(2)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在有些矿床中为斑铜矿、硫砷铜矿和挥铜矿)和与其伴生的非金属矿物(石英、绢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类矿物等)的成分稳定;(3)铜的平均含量在原生矿石中比较低(0.3—0.8%),而在氧化矿石中明显较高(达1—1.5%),而钼在原生氧化矿石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0.005—0.05%),在这种情况下,矿石中铜与钼的比值变化很大,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铜、铜—金和铜—钼矿床;(4)矿化与以中性成分为主的斑岩侵入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以及少数偏酸性(花岗斑岩、和偏基性的侵入体(闪长斑岩)有空间联系;(5)矿化或直接发生在斑岩侵入体中,或发生在紧靠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围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中;(6)矿体发育在广泛出现热液蚀变岩的地带,蚀变岩石为绢云母—石英质、黑云母—钾长石质、泥质以及青磐岩型交代岩;(7)根据金属元素出现最大值①和主要共生的非金属矿物②,可用如下顺序写出矿体和热液岩中稳定分带性;① Fe3+一Mo(Cu)一Cu(Mo)一Cu(Ag)一Fe2+(Au)一Pb一Zn一(Au、Ag);②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石英,蒙脱石,高岭土,青磐岩;(8)矿床储量巨大,可保障矿石的大规模采挖,成本低廉并有露天采矿的可能性;(9)与氧化作用有关的富矿的出现,形成了覆盖较贫原生矿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10)斑岩铜矿床形成于地槽褶皱区的不同发育阶段.既可随着地槽的岩浆作用在褶皱主期之前(在岛弧阶段)形成,又可在其后与造山阶段和活化阶段的斑岩侵入体和火山岩有关。

铜矿床的工业类型及找矿评价的核心技术

铜矿床的工业类型及找矿评价的核心技术

简述:铜矿尤其是富铜矿一直是我国急需的矿产之一,由于铜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而且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用于照明,无线电设备、电器仪表和电机设备,所以铜及其合金广泛用于冶金、国防、民用、有机化工等部门,如黄铜矿(铜-锌合金)用来制造枪弹和炮弹,铍青铜用来制造航空仪表的弹性元件,锡青铜用于制造轴承、轴套、锰铜是高电阻的材料。

工业利用上在我国对铜矿的一般要求:富铜矿石,铜含量>2%中铜矿石,铜含量>1%-2%贫铜矿石,铜含量>0.7%-1%极贫矿石铜矿石,铜含量>0.3%-0.7%关于铜的储量(金属量)的要求参考指标:大矿:>50万吨中矿:10~50万吨小矿:<10万吨铜矿的主要矿物:自然界中的含铜矿物约有170种,除成为自然元素以(自然铜)外,大多数为含铜的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硅酸盐、氯化物和磷酸盐等化合物。

世界上90%以上的铜均取自硫化铜矿物,工业上利用的铜矿石大约15种左右。

铜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及找矿评价的核心技术:一、矽卡岩型铜矿床(热液交代型)(一)沿一定方向的断裂寻找酸性侵入体,进一步查清侵入体的产状是寻找此类型的首要条件,一般以中、小型岩体为主。

(二)沿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寻找有利的成矿围岩,一般接触带才超出数十米至数百米。

尤其注意寻找碳酸盐类围岩,这是寻找此类矿床必备的围岩条件。

(三)在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划分矽卡岩的类型,通常情况下,辉石矽卡岩和石榴石矽卡岩对成矿较为有利,是评价矿床是否有利的重要指标。

(四)围岩的蚀变类型和规模是评价矿化经济价值的重要标志,含矿的以辉石为主的矽卡岩和镁橄栏石矽卡岩的特点是遭受强烈热液蚀变,形成大量的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硅镁石、滑石和蛇纹石等;含矿的以石榴石为主的矽卡岩的特点是石榴石色深富铁,常有多期石榴石互相重叠或穿插。

(五)绝大多数矽卡岩铜矿床都与铁共生,而且铁的数量往往超过铜矿,铜矿体往往和矽卡岩或磁铁矿密切共生,矿体形态比较复杂,经常不规则,常见有脉状、透镜状、束状和不规则状。

铜矿工业结构与布局

铜矿工业结构与布局
重要意义。
铜矿工业的发展历程
古代铜矿开采:手工开采,规模较小 近代铜矿工业:机械化开采,规模扩大 现代铜矿工业:自动化开采,规模巨大 未来铜矿工业:智能化开采,环保高效
铜矿工业的产业链结构
铜矿开采:包括露天开采 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铜矿选矿:将开采出的铜 矿石进行选矿处理,提取 铜精矿
铜冶炼:将铜精矿转化为 粗铜、阳极铜、阴极铜等 铜产品
技术创新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劣势:研发投入大,技术更新快,风险高 机遇:市场需求变化,政策支持,技术突破 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壁垒,人才短缺
技术创新的重点和方向
提高铜矿开采 效率:采用先 进的开采技术 和设备,提高 铜矿开采效率, 降低开采成本。
提高铜矿选矿 效率:采用先 进的选矿技术 和设备,提高 铜矿选矿效率, 降低选矿成本。
节能减排: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生态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
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区发展
技术创新:研发环保技术和绿色工艺,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 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劣势:投资成本高,技术要求高, 回收周期长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利于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 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减少污染: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 放
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 利用
本上升
产能布局的优化方向
提高产能利用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 设备升级,提高 铜矿开采和冶炼 的效率。

铜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

铜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

一、斑岩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生在各种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斑岩、斜长花岗斑岩等)岩体及其周围岩层中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少量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空心筒状、巨大透镜体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大型至巨大型,品位一般偏低5、伴生组分:钼、硫、金、银、铼、铅、锌、钴等6、矿床实例:江西德兴富家坞铜厂,西藏玉龙,黑龙江多宝山,山西铜矿峪,内蒙古乌努格吐等二、矽卡岩型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沿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的内外或离开岩体沿围岩的岩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为主,少量辉钼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锡石等3、矿体形状:以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为主,还有囊状、筒状、脉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1%5、伴生组分:铁、硫、钨、钼、铅、锌、锡、铍、镓、铟、锗、镉、金、银、硒、碲、铊、铼、钒、铂族6、矿床实例:安徽铜官山,湖北铜录山,江西永平、城门山,辽宁华铜,黑龙江弓棚子,河北寿王坟三、变质岩层状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在变质岩(白云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等)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为主,少量辉铜矿、辉砷钴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磁铁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型为主,品位一般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锌、砷、钼、镍、钴、金、银、硒、铋、铂族6、矿床实例:云南东川汤丹、易门狮山、三家厂,山西中条胡家峪四、超基性岩铜镍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超基性岩(纯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等)岩体的中、下部或分布在脉状岩体中2、常见金属矿物:黄铜矿、方黄铜矿、磁黄铜矿、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等3、矿体形状:似层状,不连续大透镜状、大脉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小于1%5、伴生组分:铂族、钴、金、银、硒、碲等6、矿床实例:甘肃金川,吉林磐石红旗岭,四川力马河,云南金平,新疆克拉通克、黄山五、砂岩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在红色砂岩中的灰至灰绿色砂岩(浅色砂岩)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辉铜矿为主,少量斑铜矿、黄铜矿、自然铜、黄铁矿、方铅矿等3、矿体形状: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为主,品位大部分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银、钼、钨等6、矿床实例:云南大姚六直、郝家河,湖南车江,四川大铜厂六、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变质火山岩(石英角斑岩、细碧岩)中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辉铜矿、黝铜矿、铜蓝、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等3、矿体形状:透镜状、大小不等的扁豆状,层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1%5、伴生组分:硫、铅、锌、钼、金、银、砷、硒、碲、铟、镉、铊、镓、铋、贡等6、矿床实例:甘肃白银厂,青海红沟,云南大红山,河南刘山岩七、各种围岩中的脉状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斜常陡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有辉钼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等3、矿体形状:板状、脉状、复脉带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品位一般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锌、金、银、钨、钼、钴等6、矿床实例:安徽穿山洞、铜牛井,江苏铜井,湖北石花街,吉林二道羊岔。

铜矿床工业类型及分布

铜矿床工业类型及分布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矿床工业类型及分布
世界上铜矿床的工业类型较多,分类方法也不一,结合我国情况,将主要铜矿床的工业类型列于表。

附表
斑岩型铜矿床(细脉浸染型铜矿):此类矿床储量大,占世界铜矿总储量的63.5%。

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但原生矿品位较低,一般含铜为0.4%~
0.7%。

此类矿床一般具有显著的次生富集带,深可达100 米以上,主要矿物为辉铜矿,其含铜品位为1%~1.5%。

伴生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辉钼矿、铜’镍综合矿石及金。

苏联这类矿床很多,占苏联铜矿资源的50%,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的科温·拉德(KoyHpaⅡ)。

美国、智利和秘鲁这类矿床各占该国铜储量的80%~90%。

我国山西铜矿峪、江西德兴、河北小寺沟等地均有分布。

层状铜矿床:该类矿床是被含铜硫化物所矿化的沉积岩,主要是砂岩,并有页岩、石英岩、白云岩等。

主要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并见稀少的黝铜矿。

共生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方解石、石英、重晶石等。

矿体层数不定,有的一层,也有的数层,厚的可达30 米,含铜品位较高,
可达2%~3%。

是铜矿重要的类型。

此类矿床在世界上分布最广,苏联的哲兹卡兹干,非洲的赞比亚,我国云南的东川、易门、内蒙霍各气和山西篦子沟、老宝滩等地均有分布。

黄铁矿型铜矿床:该类矿床常是由许多矿体组成,矿石有致密状、网脉状和。

铜矿的基本概述

铜矿的基本概述
铜矿的基本概述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 总称, 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 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 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 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 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 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 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 多种, 等。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 多种 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 只有16种 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 只有 种。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 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铜矿发展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铜了。最初利用自然铜,并将它锤打成小锤、小钉等。稍后,又用退火和加 工硬化工艺制做各种器物。 中国是世界使用铜较早的国家之一。从出土实物来看,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用铜。甘肃的武威、 永靖和河北的唐山等地的古文化遗址,都发现红铜器物。夏代(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已进入青铜时 代,并延续到商、周朝。特别是在找矿、采矿、冶炼方面,中国古代有着卓越的成就,杰出的创造。如 目前开采的铜、铅、锌等矿山,不少都是古代开采过的,并在找矿、采矿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某些矿物赋 存分布规律。在《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 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在认矿、找矿和采矿方面表现出卓越 智慧和创造能力。在铜矿采掘和冶炼技术上更是惊人。据考古证实,湖北大冶铜录山铜矿,发现的古代 采矿、炼铜遗址,经同位素14C测定,坑采始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延续到西汉共1000多年。坑 采以前曾经有相当长时间露采,现发现露天采场7处,地下采区18处,竖井252条,井巷总长达8000余 m。战国、西汉时采用框架支护法开采。还有出土的各类工具上千件以及木炭、冶炼辅助原料、照明器 m 具、生活用品、兵器等。炼铜残炉已发掘了10余座,时代为春秋或更早一些,炉膛面积约0.2m2,炉高 约1.5m,具有现代鼓风炉的式样。 湿法炼铜起源于我国,古称胆铜法。早在西汉《淮南万毕术》中就有铁置换铜的记载。唐末、五代时此 法已用于生产,到北宋时湿法炼铜的产量相当可观。据记载,“大观(1107~1110年)中岁收铜乃660余 万斤,胆铜100余万斤”,即胆铜已占总铜量的15%以上。北宋哲宗时张潜写的《浸铜要略》一书是湿 法炼铜的最早著作。 总之,中国古代在找铜、采铜、炼铜等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近百年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已有一些地质学家对铜矿资源做过调查和矿床地质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铜矿业有了很快的发展。首先,对铜矿资源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工 作。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尽快恢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厂矿生产,对东北等地区的铜矿山迅速地查 明了资源状况,为恢复矿山生产创造了必备的条件,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接着,对河北寿王坟、山 西中条山、甘肃白银厂、安徽铜官山、湖北大冶、云南东川、易门、辽宁红透山等一批大中型矿区进行 了详细勘探。六七十年代又在长江中下游、赣东北、赣西北、滇中、粤西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地进行铜矿 勘探,为发展我国铜矿业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作为矿山建厂设计的依据。截至1985年已建成大中 型矿山100多个,铜冶炼厂16个,电解厂64个,形成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简称采选冶加,下同) 较完整的铜工业体系(简称铜业)。

铜矿的工业类型及其分布,铜矿

铜矿的工业类型及其分布,铜矿

我国铜矿的特点

二、贫矿多,富矿少。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 0.87%,品位>1%的铜储量约占全国铜 矿总储量的35.9%。在大型铜矿中,品位 >1%的铜储量仅占13.2%。 三、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在900多个矿 床中单一矿仅占27.1%,综合矿占72.9 %,具有较大综合利用价值。

我国铜矿的特点
除上述几类外, 还有脉型、自然铜型、碳酸岩 型、矽卡岩型等。 它们总共才占世界铜总储量的3.6%, 但是对不 同的国家来说, 这些类型也许是重要的, 如矽卡 岩型铜矿对我国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 类型,约占我国铜总储量的30%。

热液脉型铜矿床
自 然 铜
二、我国铜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矿 占全国铜矿储量 实 例 江西德兴铜矿、 山西中条山铜矿 45.5%
矽卡岩铜矿
30%
91%
安徽铜山铜矿、 凤凰山铜矿、 湖北丰山铜矿
火山岩型铜矿

8%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 云南大红山铜铁矿床 甘肃金川铜镍矿、 新疆黄山铜镍矿
铜镍硫化物型铜矿
7.5%
9.1%
41.3%
49.6%
我国铜矿的特点

一、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 在探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 中型占9%,小型占88%。铜矿储量大于2 50万t以上的矿床仅有江西德兴铜矿田、西 藏玉龙铜矿床、金川铜镍矿田、东川铜矿田。


③产于大洋裂谷环境与蛇绿岩套的铁镁质岩有 关的矿床,如塞浦路斯型铜矿; ④产于陆内断裂坳陷盆地中的矿床,如安徽新 桥铜矿; ⑤产于冒地槽中的矿床,如澳大利亚的蒙特艾 萨铜多金属矿


祁连山东段的黄铁矿型铜矿

铜矿的种类及分布

铜矿的种类及分布

铜矿的种类及分布铜矿类型多样,按其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1)斑岩型,(2)砂页岩型,(3)铜镍硫化物型,(4)黄铁矿型,(5)铜-铀-金型,(6)自然铜型,(7)脉型(8)碳酸岩型,(9)矽卡岩型[斑岩型]班岩型铜矿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用大规模机械化露采的铜矿床矿石储量往往达几亿吨铜品位常常小于1%, 据世界上103 个斑岩型矿床统计单个矿床矿石量平均可达5.5 亿吨, 铜品位0.6%, 它是世界上重要的铜矿工业类型之一。

[分布]已知的斑岩铜矿多分布在:(1)环太平洋带, 包括南北美洲大陆边缘狭长的斑岩铜矿带, 如加拿大的洛涅克斯,伐利科帕,美国的宾厄姆,比尤特,莫伦锡,伊利,圣里塔,墨西哥的卡纳内阿,拉卡里达德拉,巴拿马的塞罗科罗拉多,秘鲁的米契基累,塞罗佛尔迪夸霍内,智利的埃尔阿布拉,丘基卡马塔,拉埃斯康迪达, 埃尔萨尔瓦多和埃尔特恩特等,(2)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包括匈牙利的雷克斯克, 南斯拉夫的麦丹佩克, 伊朗的萨尔切什梅黑和马基斯坦的查盖地区矿床等。

(3)中亚----蒙古,重要的矿床有乌兹别克东部的卡耳马克尔,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北的科翁腊德, 蒙古中北部的额尔德图间鄂博南部的察干苏布尔加和东部的阿伦诺尔矿床等。

[砂页岩型]砂页岩型铜矿是泛指不同时代沉积岩中的层控铜矿,矿床产在一套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中,它是世界上铜矿主要工业类型之一,占世界铜储量30%左右,矿床以其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丰富为特点,因而其经济价值巨大。

[分布]该类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很广,除上述铜带外,还有原苏联乌多坎,杰兹卡兹甘铜矿,美国怀特潘,美国蒙大拿州西部一直延伸到加拿大西南部的贝尔特铜带,以及玻利维亚的科洛科洛铜带等,近年在阿富汗发现的巨大艾纳克铜矿和在巴西发现的萨洛博铜矿均属于此型。

[黄铁矿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是指与海底火山作用有一定联系的含大量黄铁矿和一定数量铜、铅、锌的矿床,西方多称该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目前世界上至少发现了420 个这种类型的矿床、加拿大、美国、原苏联、西班牙、葡萄牙、塞浦路斯、南非和日本等都是该类矿床的重要产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附录一: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续表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说明:一、本表铜矿床工业类型是按含矿岩石特点、矿体形成的条件、形态以及物质成份来划分的。

二、表内矿床工业类型先后顺序,是按目前全国已探明的储量由多到少进行排列的。

随着铜矿勘探工作的深入进行,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类型,或由次要类型上升为主要类型等顺序上的变化。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