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知识网络图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网络20140228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网络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1课)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1日、北平;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1课)▲P2《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是指1946-1949年,解放战争以来;“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上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内外敌人”包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为什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因为《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激发人民的抗日热情的作用;在和平年代能够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学校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有何作用?可以教育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祖国,从小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54门礼炮”“28响”分别象征什么?“54门礼炮”象征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或者五四运动;“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28年。
二、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解放)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第1课)2.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注意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
(第2课)3.1950-1952年土地改革:注意原因、文件(颁布机构、内容)、过程、结果、历史意义。
(第3课)4.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P20。
注意内容、地位。
(第4课)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第5课)1.对农业和手工业:采用合作化的方式。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实行赎买政策。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PT教学课件
• 4.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如下图),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
原因是
()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 D.该部位岩层较弱,易于开挖 • 【解析】 高速公路通过部位位于两山之
间,属于鞍部,地势较低,工程量较小。 • 【答案】 C
• (2010年泰安模拟)读下图,根据要求完成 5~6题。
• 5.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 B.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 •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 6.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 员必须考虑
D.砾岩
• 3.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
的是( )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 【解析】 第1题,图中①处为断层地带, 因岩层破碎易遭侵蚀而形成河谷。第2题, 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③处位于 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侧显示砾岩的下方 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 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第3题, 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 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④, 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为块状山
或高地,
如华山、
庐山、泰
山,另一
侧相对下
降的岩块
,常形成
•
地质构造的判读
• (1)区分背斜和向斜构造时,不应单纯从形
态上去判断,而应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方面
进行研究。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
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梳理+思维导图(部编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第一课同住地球村一、开放互动的世界【经济全球化】1.当今世界的特征。
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如: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在不同国家进行)(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如:一件商品可以在全球市场流动、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态度: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2)举措:①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②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③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同繁荣。
【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的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影响。
(1)重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影响:①积极方面: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②消极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3.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
(1)正确认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2)正确对待:①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与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最新版思政原理框架结构图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6年5月16日
1.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3.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者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导论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3.思想与行为4.灌输与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主编:郑永廷
副主编:刘书林沈壮海
导论郑永廷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于发展骆郁廷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刘书林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沈壮海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万美容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熊建生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王秀阁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王仕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3.重要课题
1.联系
三、网内与网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2.区别
3.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1.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及其类型2.类型
3.环境对思政教育影响的特点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1.现代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环境二、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2.思政教育对社会环境的作用
3.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2.思想建设
3.能力建设
1.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
第十三章1.创新发展的理论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的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条件2.创新发展的实践条件
创新和发展3.创新发展的主体条件
1.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
2.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优
校园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利用,它已经开始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活动范围开始从实际领域向虚拟空间扩展,原本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更多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人类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信息全球化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 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育部2002 年对全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表明,有62%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40%的学生把BS”和“聊天室”作为校园里发表言论的最主要渠道。
重视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技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难得机遇1、网络的开放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破时空局限,增强影响力。
以往,思想政治工作时常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谈心,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
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产生影响。
为了扩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采用作报告、印材料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也是有限的。
网络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的发挥,同时又增加了“广泛”的特点。
许多程序性的工作只需在网络上通过发电子邮件、写公告板等方式可以及时快捷的到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此外,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不同地点的高校学生,包括可以上网的其他人,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这样,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面较小的弱点。
[1]2、网络的互动性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网络作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削减了通讯的成本,信息传递迅速、高效。
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为了一件事“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如今,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学生的意见不能及时向上反映,学校的意见也难以及时让所有的学生了解。
网络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网络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政治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政治涵盖了政府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和政策,以及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政治活动和参与。
本文将针对网络政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网络政治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挑战和应对策略等方面。
一、网络政治的定义网络政治是指政府和公民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政治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网络政治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实践,它具有跨地域性、多元化、实时性等特点,为政治参与者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和参与途径。
网络政治的主体包括政府、政治组织、公民和网络社区等。
二、网络政治的特点1.跨地域性:网络政治突破了传统政治活动的地域限制,政治参与者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之间进行实时的政治交流和合作。
2.多元化:网络政治为政治参与者提供了多种表达意见和观点的渠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
3.实时性:网络政治活动具有即时性和快速性,政治事件和信息可以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和影响公众的意见和行为。
4.互动性:网络政治强调政治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政治活动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双向的交流和合作过程。
5.透明性:网络政治提倡政治决策和行为的公开透明,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向公众公开信息和决策过程,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三、网络政治的发展趋势1.政府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政府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2.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社交媒体已成为政治参与者进行政治宣传和争议性议题讨论的主要平台,对政治舆论和政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3.网络选举和投票: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进行选举和投票活动,借助信息技术提高选民的参与度和投票便利性。
4.网络政治参与的多样化: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群体将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政府官员、政治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等。
5.网络治理机制的建设:为了规范网络政治行为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国际社会亟需建立起相应的网络治理机制和规范。
全面依法治国,高中政治,人教版思维导图
全面依法治国治国理政基本方式坚持党的领导reason中特社义最本质特征社义法治最根本保证要求大政方针∠依法治国 执政统一 坚持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 支持司法 带头守法执政党∠依宪依法 执政统一党must宪法权威 模范follow宪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因人民 依法治国 主体力源人大制度 当家作主 根本政治制度要求出落点 保民根益保证人民 广泛 权利自由 承担义务维社公正共同富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 社义法律 基本属性要求any must follow 范围内活动 不得特权法制统尊权威 有效实施 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徇私枉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因国社治理 法德共同要求法律规范 道德教化法对德促 德对法撑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因中特社道理制文 依法治国 根本遵循要求基情出发 深化改革 总运党验 法理创新中特体律 社义法理 理论指导法治中国建设法律的实施环节遵守法律,即守法执行。
,执法适用。
,司法法律监督依法治国 执政 行政共同推进联系all依法治国要求。
依法行政保证党的领导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重要环节依法执政关键区别含义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基本方略党 依法治国 领导立法 带头守法 保证执法政府行驶权力依法主体治国人民执政党行政政府全面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严格 规范 公正 文明执政特点执法基本要求执法行为准则执法价值取向执法职业素养要求严格执法以事实。
以法律执法中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规范执法按程序执法 实体与程序并重公正执法人人平等文明执法文明形象 态度 有礼有节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国家 政府 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执政 行政 监督共同推进立法,监管啥啥啥的依法治国的政策作用套话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强化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引导。
从业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完善法治体系,落实依法行政,(目的)为。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ppt教学课件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P10①②③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P12①②③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普通公民应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防止违法分子盗用自己身份 信息或证件照制作人脸动态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制作、提供破解软件、破解人脸验证等行为涉及违法犯罪,公 安机关将严厉打击!有此意图者,不要以身试法!!!
3.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P14-15
1%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学会辨别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适度上网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P12—13
1%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为经济发展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③网络有利于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三目 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①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 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 假的、不良的信息。P15一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网络改变世界
学习目标
01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0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03 网络的负面影响有哪些?(网络的弊端)
自主预习
1 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P10—12(三点) 2 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P12—13(经济、政治、文化科技) 3 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P15—16(三点)
高一历史必修1_《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案(网络纲要__同步训练)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案一、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二、网络纲要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特点:参加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内容:A.《共同纲领》具有①的性质;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决定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D. ②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2.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A.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B.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D.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二、制度创新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中共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不是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
C.作用:a.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b.开创了群策群力建设国家的新局面A.演变:a.确立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发展:③召开后,职能转变。
1956年,发展到新阶段,成为爱国统一战线。
c.曲折:“文革”(1966-1976)期间无法实行。
d.新发展:1982年,中共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
2.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最早规定:《共同纲领》B.基本形成的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C.特点: a.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b. 人民当家作主c.民主集中制d.一院制D.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见重点拓展表格)E.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④,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
1.互联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与精 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 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的信息面前 停留,不应在无聊的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 要沉迷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2.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 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 求的习惯。
1、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夏洛特”是名八年级的优秀学生,自从家人奖励了他一 台智能手机,下载了微信、QQ、微博、王者荣耀、美图等 APP忙得不可开交,浏览有趣的天气预报收藏一下,政治知 识很好,转发一下,古诗,名言、美图,名人偶像,生活 技能,游戏技巧等等资料与视频都要收藏转发分享一下, 逐渐地,在网上”浏览、收藏、转发、分享“成了他玩手机的 主要形式,整天在家手机不离手有网络成瘾的趋势,甚至 是成绩下降,“夏洛特”为此感到很烦恼。
2、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游戏成瘾列入为
精神疾病,为了防止沉迷网络,青少年应该( B )
①控制上网时间,保持身体健康 ②接受家长的监督,坚决杜绝上网 ③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④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①③
3、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 灾,31名英雄在救火中不幸牺牲,消息传来举国悲痛, 网民纷纷在朋友圈发布、转发悼念英雄的文章,然而, 每次悲壮的事件,总有一些人要挑战公众的底线,每 个英雄的牺牲,总有几个网络“喷子”激起众怒,截 止4月7日,全国共有12个人因在网络上侮辱救火英 雄而被警方刑事拘留,网络“喷子”受到法律制裁,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框网络改变世界课件新人教版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15 岁的小刚迷恋网络游戏,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满脑子
装的都是游戏,根本无心学习,连过去亲密的同学他也不屑与他
们交往。小刚的行为警示我们( C )
①上网就会成瘾,应排斥网络
②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
③要正确处理上网和学习的关系
④网络中有陷阱,我们要警惕
知识点三: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 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 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 虚假的 、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 学习 、工作和 生活 。一些人因沉 迷于网络、 虚拟交往 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各种侵犯 个人隐私 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 困扰 和 __伤__害___,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了解时事:关心时政,打开网页看新闻;通过正规的、绿色 的网站,了解每天发生的天下事;收听网络广播,了解时政热点, 开阔眼界。
学习知识: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善于利用网 络技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与人沟通:语言文明;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 与网友交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休闲娱乐:以学业为重,不沉迷网络游戏等。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高考历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总结提升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件
专题纵横拓展
二、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特点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 (1)特点:“一边倒”。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线束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格 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新中国只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处于孤立地位。 (3)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 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1949
决定上层建筑,
初步
商会议召开,初步形成中国 本胜利;中国共产党
年新中国
随着经济发展,
形成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和各民主党派团结筹
成立
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
建新中国
不断完善
专题纵横拓展
历程 时间
表现
原因
认识
新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构建 成立至20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专题总结提升(三)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世 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知识网络构建│专题纵横拓展│学科技能提升
知识网络构建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知识网络构建
(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纵横拓展
纵向贯通
一、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程 时间
表现
原因
认识
(1)经济基础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
专题纵横拓展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亚洲文明正在扩张……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 化价值”可知,非西方工业文明在进一步发展,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故选 A。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仍然占据优势,而非失去优势,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 是不同地区文明的变化,而非强调亚洲地区的经济、军事影响力加大,C项错误;材 料没有提及恐怖主义的信息,D项错误。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框架考点梳理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思维导图: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p4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②随着身体的变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或: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4、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5、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网络的积极作用是什么P10-12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3、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网络的利与弊是什么P10-15知识点整合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③网络的弊端: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B、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6、青少年沉迷网络有哪些危害①青少年沉迷网络,很容易造成精神空虚;②容易荒废学业,不利于个人健康发展;③甚至做出欺诈、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④容易制造家庭矛盾,与父母产生隔阂;⑤不利于提升个人交往能力;等等;7、建设安全、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你有何建议1国家:1、修改和完善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2、加大和完善执法力度:3、建立健全网络监管、预警机制;2网站:依法经营,切实加强对网络平台和网络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反病毒、反黑客能力;3青少年: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2、恪守道德,文明上网;3、遵守法律,依法利用网络,抵制网络侵权行为;4、不恶意传播网络谣言,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5、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6、正确选择网上信息并理智对待,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7、积极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共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技巧,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等等;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思维导图: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什么是社会秩序 P2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此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水平;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3、什么是社会规则 P25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如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1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5、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或:怎样理解“自由和规则不可分”重点掌握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6、如何自觉遵守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7、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如何理解/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意义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必要性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用2、尊重从我做起,怎样做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3、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4、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5、怎样平等待人重点掌握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6、怎样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而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7、怎样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②彼此欣赏,共同进步;8、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9、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10、诚信的重要性是什么或:为什么要讲诚信1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3 诚信是企业的资本 , 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4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11、怎样践行诚信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1 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2 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12、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社会,请你建言献策;1国家:①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性,进行诚信教育;②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诚信建设;③加强社会信用建设,让诚信的人受益,让不诚信者名誉扫地,甚至被绳之以法;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2社会:①要加强监督,积极宣传表彰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营造诚信氛围;②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宣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3企业:要以诚信为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4学校:①开展以“讲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意义;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③建立学校诚信制度和诚信档案,评选校园“诚信标兵”;5学生:①摒弃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②坚守诚信美德,不说假话,言行一致,信守承诺;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积极参与各种诚信宣传活动;第五课做守法公民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5 、刑法的作用、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7、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什么途径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8、诉讼的作用、类型: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2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9、有勇有谋,应对犯罪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紧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做到见义智为,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扞卫者;第三单元用担社会责任单元思维导图:第六课责任与角色1、责任的含义、来源: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角色和责任的关系是什么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3、承担责任的意义为什么要勇于承担责任:错误!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错误!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③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4、1、怎样理解责任的代价与回报重点掌握①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可能意味着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②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③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5、怎样学会合理选择并承担责任①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②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6、怎样正确对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①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②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③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7、怎样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掌握①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合理选择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③尽管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也应该自觉承担;④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12、我们生活中的关爱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②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③同学们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④每个人都在被关爱着,也在关爱着他人;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3、为什么要关爱他人重点掌握①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②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③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④关爱他人,收获幸福;4、关爱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什么影响①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②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互相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5、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收获幸福”①关爱他人,收获幸福;②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③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6、怎样关爱他人重点掌握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7、怎样体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善意①我们应心怀友善,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8、怎样理解“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③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9、关爱他人,怎样讲究策略重点掌握①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②面对复杂的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断而理智的行动;10、为什么要服务社会重点掌握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11、为什么要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①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②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③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12、服务社会如何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或:服务社会对我们全面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13、我们应该怎样奉献社会重点掌握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③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14、我们怎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重点掌握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②我们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③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2023年安徽省高中合格性考试真题政治
2023年安徽省高中合格性考试真题政治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安徽省高中合格性考试真题政治篇1一、对应考点(二)1.1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二、知识网络图家庭关系的建立我知我家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大人讲我小时候两代人的对话交往讲艺术三、常见考点问答1.如何看待父母的严要求?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1)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父母更新观念,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2)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是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
因此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3.如何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孝敬父母的具体要求:孝敬父母,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等。
(2)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地顺从。
(3)对父母的长辈也要尽孝心。
4.如何正确看待和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对于与父母产生的矛盾和代沟,我们既不能否认和漠视,也不能夸大。
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亲近父母,遇事要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学会宽容,与父母不必太计较)等。
1.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一直在中考命题中出现,多以选择题和观察与思考题的形式考查。
2.结合身边一些具体的孝敬或遗弃父母的事例,考查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以及如何孝敬父母,可以以选择题、概括题、观察与思考题或漫画题的形式出现。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热点·脉络·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爹过跆教学参考-m ail:*************************■]相关链接|学酙赅®素养研究:热点■臚络■趋努基于C N K 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口王冠群陈智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思想政治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运用C ite S p a c 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 N K I)收录的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的312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可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阐释、意义评价、教法运用及考评体系改革等方面。
其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入推进、沉淀提升三个阶段。
鉴于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研究、考评体系研究,以及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知识图谱;思政一体化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2018年,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教学从“三维目标”时代迈入“核心素养”时代。
基于此背景,以中国知网(C N K I)收录的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文献为样本,借助国际流行的C ite S p a c 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全景式回顾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聚焦研究热点、梳理研究进展、展望研究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1. 数据来源本文的样本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 N K I)数 据库,检索主题设置为“政治”并含“学科核心素养”,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选取的检索范围为北大核心与C S S C I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0年11月26日,共检索到文献321篇,剔除无效文献,最终确定样本文献312篇。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图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图饮泉小学德育工作校内网络图饮泉小学德育工作校外网络图饮泉小学德育工作组织管理网络我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全校教师、全体职工以教书育人,以管理育人,以服务育人的全员参与原则,以党支部书记、校长、德育处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思品教师、少先大队辅导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
一、建立德育领导小组。
(德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组长:江立东(支部书记兼校长)副组长:沈卫王焱陶海燕成员:周灯灯顾朗各班班主任各品德教师二、德育教育网络化。
学校德育工作要形成四位一体的网络模式,即:德育教育→德育处→班主任→学生;教育教学→教导处→班主任→学生;家长委员会→家庭→家长→学生;学校党支部→少先队→少先队员。
四管齐下,齐抓共管。
三、主要职责:定期分析研究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制定学年、学期教育计划,统一部署,把班主任、全体教职工和团队、以及各部门对学生的要求协调统一起来。
把校外教育: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统一起来,监督各方面的工作,制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条例、制度规章,保证教育活动的时间。
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及时组织交流,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确保有效地完成德育工作任务。
学校党支部是党在学校中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学校基本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团结、教育师生员工的坚强领导核心。
学校党支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定,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行政任务的贯彻落实。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领导建设学校的德育队伍,领导支持工会、少先队等组织开展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执行方针政策,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经常研讨班干部、党员和师生的思想动向,调查研究,与校长密切合作,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学校德育处是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机构。
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网络政治参与
信 息 技术 革 命 和信 息 技 术 的产 生 是 由于 计 算机 的 出现 而 产 生 的 。 随着 世 界 性 的 互联 网技 伴
术 的崛 起 和飞 速 发展 , 因特 网逐 渐渗 透 进人 类 的生 活 、 生产 、 流学 习 等 一切 活 动 中 。1 9 全 交 9 6年 球 互 联 网用 户 只 有 4千 万, 后 每 6个 月 就 增 加一 倍 , 此 带宽 和信 息 流量 也 翻 一番 。2 0 0 7年我 国 网 民人 数 达 到 1 2亿 , . 6 网站 数 量也 达 到 创 纪 录 的 l l万个 。【 络社 会 言 论 的开 放性 和 民主 性 , 3 ’ 】 网 网 络 信 息 传播 范 围 的更 广 泛 性 和 深 度 性 , 播 速 度 的快 捷 和方 便 性 , 情 民 意表 达 的 自由和 高 效 传 社
一
、
网络 政 治 参 与 的特 征
( ) 一 网络 政 治参 与 主体 的虚 拟平 等 性 。
互 联 网基 本 的技 术 支 撑 为虚 拟 化 和 数字 化 . 网民上 网可 以隐 匿 或 者篡 改 自己的 诸 多私 人 信
收 稿 日期 :0 0 O — 1 2 1 一 12 作者简介 : 赵 丽 , 1 8 一 ) 女 , 徽 六 安人 , 海 师 范 大 学法 政 学 院硕 士 生 。 (9 4 , 安 上
7
赵
丽 民 主政 治 建 设 中 的 网络 政 治 参 与
息, 这样 参 政 主体 就 无 需顾 虑现 实 中种 种规 范 约 束 , 自在 地 表达 心 声 , 同一 参 与 主 体 可 以在 多 个
论坛 上 以不 同的 身 份 出现 , 通过 计 算 机 的 I P地址 很 难 确认 该 网络 主体 的真实 身 份 。随着 网络 的 普及 , 网民 按 照各 种 不 同 的主 题 所 划 分 的 虚 拟社 区正 以惊 人 的速 度 发 展 起 来 . 里 网 民具 有 平 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用及其价值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用及其价值【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及其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和目的。
其次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途径,包括网络课程、线上讨论等形式。
然后讨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青少年群体和广大群众中的应用,以及其实际效果和价值。
最后总结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看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智能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价值、青少年群体、广大群众、实际效果、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用及其价值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政治理论知识,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参与社会热点讨论,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增进政治认识,还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边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直接的传播途径。
通过互联网,政府部门和学校可以将政治教育资源向更广大的群众传递,有效提高政治教育的覆盖率和参与度。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政治教育内容,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关键力量。
2. 正文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概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和方法。
它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拓展,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态度。
初中思想品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思想品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适用年级九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一周主题单元学习概述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大、视野的逐步开阔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开始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兴趣,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关注国家命运。
本单元的目标主要就是让学生知道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热爱、拥护政治制度,并激发将来投身祖国建设事业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与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考虑,本主题单元只选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专题“一年一度人代会”,主要阐述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力保证。
第二专题“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主要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专题二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1、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提高与其他少数民族同学交往的能力。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专题问题设计1、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2、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原则及基本制度是什么?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问题思考:在我国各民族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活动二:合作探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整理展示交流。
活动三:探究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观看视频:卢旺达民族大屠杀——引发思考2、西藏在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的规定上,为什么与国务院不同?这有何意义?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民族团结之必要性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建设/民主建设
• 相关知识: • ①第三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公民行 使监督权) • ②第四课第一站(外交政策)、 • ③P45党的专题知识 、 • ④第七课第一站(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 ⑤第八课(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⑥P34(国家安 全) • ⑦目标类中关于政治建设的目标:现代化【民主】全面小 康p130、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十八届四中 全会表述的【政治清明】 • 法治中国
个人怎样做
P26关心国家事务,参与国家管理(行使选举权利、积极参加基层民主、依法行使监督权(P32建议权、监督权 ;p32行使的渠道; P34依法行使),主动维护国家安全(p34补充)树立主人翁意识,承担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立法权监 督权 人 事任免权 重大事项 决定权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法律保障 p27
中国工 人阶级 的先锋 队,同 时又是 中国人 民和中 华民族 的先锋
队
全心全 意为人 民服务
依法行政
三个代表
宪法 与普 通法 律的 关系
含义 执政 理念 意义
含义 P95
性 质
意义p30民主 实现形式日益 丰富、积极性 不断高涨
基本 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爱国统一战线
意 义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仙 剑文化的前进方向;始 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一国两制
•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 明确“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意义 • 知道香港、澳门的大致历史情况,各自回 归的时间,各自特别行政区的徽章图案 • 实施一国两制之后的基本情况 • 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 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 了解中国政府对待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基 本态度,坚决反对台独,维护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
• • • •
• 人民当家作主 1、明确几个重要制度: a.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b.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制度 c. 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领导下的多党 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各自的内容、意义
政治建设知识点明细
党的专题
• 1、党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 • 2、性质:中国 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 民和中华 民族的先锋队, 民族的先锋队 •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指导思想: • 5、三个代表的内容:党的先进性 • 6、三个代表的意义 • 7、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8、党的执政理念:
地位
倡导的国际 经济政治新 秩序;对外 开放国策
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 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 组成部分,现代化目标 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 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目标中的【民 主】 和谐社会中的【民主 法治、公平正义】
内容
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意义
目标
含义p73 依据和根本依据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新型 民族 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性 质 宗 旨
意义
地 位
重要 环节
政治 协商 民主 监督 参政 议政
形式P30
职能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 关系三原 则
农村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城市 社区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职工 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平等(最基本)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党的地 位: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领导 核心
③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公民行使监督建议权,对国家对社会对机关干部的重要性
民族区域自治
•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 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 ①有关民族问题: • 什么是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概括和特点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 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是什么 • 列举主要少数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五个自治区的名称和地理位置等 • 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 ②有关“一国两制”的问题:
依法治国
• •
• • • • • • • • • • •
• •
• • •
•
•
①明确宪法的定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何时颁布的,现行宪法是哪年颁布的宪法 ②宪法由哪些部分组成,它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根本制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 如何规定的 ③明确我国宪法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和主要内容 ④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⑤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⑥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 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①知道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 ②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③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不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 秩序 ①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理解每一个基本要求的含义和意义 ②知道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规 范自身行为 ③懂得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④了解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懂得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责任 和义务 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 有的监督权利 ①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②知道公民政治权利的有关内容和行使渠道,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积极性
全面小康社会中的【 】
十八届四中全会新表 述【政治清明】 依法治国的目标法治 国家
外交
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案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 的权利
提质询案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建设
宪法的地位
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P29黑体字后
地位
核心
依宪 治国
建设法治国 家的关键 树立宪法 权威
民主党派 与共产党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