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贵州民族民间美术.doc

合集下载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2006~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发展报告

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资源禀赋及传承人谱系梳理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以凯里市为州府,辖雷山、丹寨、施秉、黎平、榕江、台江、剑河、麻江、黄平、天柱、三穗、镇远、从江、锦屏、岑巩等15个县。据统计,全州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等32个世居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接近80%,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2006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三批464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这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与科学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13年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同意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设立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黔东南州非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包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等八大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扩展项目名录)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53项72处入选(部分项目统计见表1),居全国同级别行政单位前列。

(二)其他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黔东南州拥有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2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9人;拥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处;拥有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54项300处,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08项。

“苗疆走廊”视野中的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研究

“苗疆走廊”视野中的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研究

“苗疆走廊”视野中的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研究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苗族是贵州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其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情而著称。在贵州省的苗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苗族题材美术创作,反映了苗族的生活、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以“苗疆走廊”视野中的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为研究重点,探讨苗族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一、苗族文化特色与美术创作

1.苗族传统习俗与节庆活动

苗族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如“吃新节”、“吃节”、“射歌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以歌舞、竞技等形式举行,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乐趣和精神世界。在苗族的美术创作中,这些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往往是重要的题材,美术作品通过精湛的艺术技巧,生动地描绘了苗族人民在节庆活动中的欢乐场景,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苗族服饰与饰品

苗族服饰和饰品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深受人们喜爱。苗族的服饰以“花冠”、“马甲”、“长裙”、“荷包裙”等为主要特色,而苗族的饰品则以银饰为主,如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在苗族的美术创作中,服饰和饰品往往是艺术家们关注和表现的重点,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将苗族的服饰和饰品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苗族服饰和饰品的独特魅力。

3.苗族传统建筑与村落

苗族的传统建筑以吊脚楼和木质建筑为主要特色,这些建筑多数建立在山间梯田和溪流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苗族的村落也以其独特的布局和风格而著称,村落内常见的鼓楼、鼓塔等建筑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在美术创作中,苗族的传统建筑与村落常常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他们通过对建筑的精准描绘和对村落布局的恰到好处的处理,展现了苗族传统建筑与村落的独特魅力。

探究如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

探究如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

探究如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

中华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绵延至今的文明。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

如何保护我们祖先优秀的文化,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来滋养我们的子孙,是我们这一代学子的责任和使命。为此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另外中国继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后,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在全面推开,全国范围内已经确定了39个保护工程试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制定当中,不久将由国务院公布。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统的民间美术,其生存依据的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民俗,一个是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比如郝哲族的鱼皮制作、羌族的刺绣、昆曲、藏族的黑陶工艺等。民俗的存在让民间美术的使用功能得以体现,使得民间美术依靠民俗的传承一代一代承接下来,而口传心授的教授方式则让民间美术的制作技艺和相关规矩活在了正史之外的民间艺人的口中和心里。民间美术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记录一个民族的图像史书。

随着文明历史的发展走到今天,民间艺人的口头传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在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更加明显。

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

(29个)

一、民俗类(5个)

花溪苗族跳场(花溪区)、杜寨布依族丧葬砍牛习俗(乌当区)、头堡棋子灯(乌当区)、高坡苗族射背牌(花溪区)、喷水池苗族“四月八”(云岩区)。

二、民间手工技艺类(14个)

国家级、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花溪区)、香纸沟土法造纸制作工艺(乌当区);

罗吏目布依族龙制作工艺(乌当区)、偏坡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乌当区)、卡堡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乌当区)、木头寨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南明区)、布依族幡书制作工艺(南明区)、青岩玫瑰糖制作工艺(花溪区)、赵司贡茶制作工艺(花溪区)、花溪苗族服饰制作工艺(花溪区)、高坡苗族芦笙制作工艺(花溪区)、高坡苗族银饰制作工艺(花溪区)、青岩刺梨酒米酒制作工艺(花溪区)、花溪布依族纸染绣花制作工艺(花溪区)。

三、民间舞蹈类(4个)

杨武沟苗族花鼓芦笙舞(乌当区)、小尧苗族花鼓舞(乌当区)、卡堡花棍舞(乌当区)、孟关苗族猴鼓舞(花溪区)。

四、传统戏剧类(4个)

蓬莱布依族地戏(白云区)、头堡文琴坐唱(乌当区)、大寨地戏(花溪区)、青岩花灯戏(花溪区)。

五、传统体育竞技类(1个)

湖潮布依族铁链械(花溪区)。

六、民间文学类(1个)

花溪布依族叙事歌(花溪区)。

第二批

(33个)

一、民俗类(14个)

花溪区高坡乡悼洞(花溪区)、新堡布依族地蚕会(乌当区)、偏坡布依族婚宴盘古歌(乌当区)、羊昌黄莲六月六民族风情节(乌当区)、东风石头寨苗族跳场(乌当区)、羊昌黄莲布依婚礼夜宴歌(乌当区)、青山苗族四月八活动(息烽县)、开阳县苗族服饰(开阳县)、布依族坐夜筳(开阳县)、开阳县苗族杀鱼节(开阳县)、开阳县苗族斗牛节(开阳县)、布依族三月三(开阳县)、布依族六月六(开阳县)、清镇中秋瓜灯节(清镇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贵州民族民间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贵州民族民间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贵州民族民间美术

陈惠君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起点之一,民间美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最普遍的表现形态,体现出中国文化本原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华民族美术生存发展的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对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艺术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作一个初浅的分析。期望能使社会各界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有共同的认识。主题词:民族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一、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基本情况

贵州民间蜡染,蜡染古称“蜡缬”没“缬”的意思是有花纹的织物,它与“绞缬”(扎染)、“夹缬”(蓝印花布)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防染工艺。蜡染的起源一般都认定在汉代甚至更早。后来《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可见蜡染已由灌蜡刻板印布发展到直接用蜡在布上描绘了,这与流传至今的蜡染工艺基本一样。1987年,在贵州平坝宋代“洞棺葬”中发现蜡染、刺绣和织锦等随葬物品,其中还发现有铜蜡刀和引人注目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这些都证明了蜡染的悠久历史。

贵州苗族刺绣,贵州是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省份,全省苗族总人数在370万左右,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苗族的刺绣、挑花、织锦是伴随着服装的产生而形成的装饰艺术,与整套服装结构有机结合,经过长期的承袭发展,形成了瑰丽多姿、精彩纷呈的服饰艺术。苗族刺绣具有符号化的部落徽记属性,其传承具有鲜明的集团性和稳定的历史继承性,各支系的图案纹样都有固定的母题和表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发展中逐渐形成传统,并世代相传。苗族刺绣所表现的内容,题材广泛,承载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神话、故事、英雄、征战无所不包,它记录了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内容,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探索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探索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

人物画探索

贵州侗族大歌是人类民族艺术的奇葩,是侗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早在1986年9月,应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的邀请,贵州侗族大歌队赴巴黎演出。这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演唱,立时受到法国各界和广大听众的赞扬。法国《世界报》评贵州侗族大歌“音乐精练优雅,可与意大利歌剧相媲美”。2022年11月,贵州侗族大歌因其重要文化价值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引发了世界对这一艺术瑰宝的关注。现实生活中,侗族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歌,父母言传身教,歌师逐村传歌,乡民在鼓楼里唱歌议事。“饭不吃肚肠叫,歌不唱心烦恼”。在侗乡,唱歌与吃饭同样重要,唱歌成为侗家人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基础,侗族才创造出了“天籁之音”——侗族大歌。侗族大歌中不管是千百人一起合唱声音高耸入云,还是三五人低声浅吟,站在歌者面前,看着歌者忘我的唱歌神情,听着或高或低的曲调,这“天籁之音”一样的和音,充满了点线面的画面感,直通心灵,把人带到悠远古老的世界。这样动人心的美景,产生了艺术灵感。笔者从开始了解到深入研究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含义,再到用心绘制这样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几年的探索积累,笔者以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本文是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通过分析,归纳而产生的阶段性理论成果,期望能够为以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一、以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元素

(一)歌者质朴天然的形象

在开始对侗族大歌进行描绘时,其中歌者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留存的是其整体印象,就像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具有的黄皮肤、扁平面孔和单眼

贵州民族民间蜡染纹样及文化研究

贵州民族民间蜡染纹样及文化研究

28创意2021/04

贵州民族民间蜡染纹样是贵州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表达,因袭传统蜡染工艺,结合蜡染纹样的超现实美,传承着贵州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蜡染纹样的题材源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美好事物,主要有植物纹和动物纹等自然界的天然纹样,还有根据生产生活事物抽象出来的几何纹样。蜡染装饰纹样以自然物象为媒介,对自身结构并不局限于透视和光感,蜡染民族传承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追求着对事物美好的发散,无形中遵循着艺术的形式美感,运用象征、寓意、夸张、变形等抽象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适应着特定场景的需求。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议案》,正式生成很有学术增长点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个概念。贵州民族民间蜡染文化是代代相传、世世延续的,每一历史单元都是蜡染文化的传播时期,也是再创作时期。贵州蜡染文化的形成是伴随着贵州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认识和利用的过程,以及对社会制度和组织调适改进的过程而逐渐产生发展的,不仅反映了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求善求美的审美观念。

一、贵州民族民间蜡染纹样

纹样是民族民间蜡染图案的基本元素,有其独特的形式美法则。传统的蜡染纹样主要有自然纹和几何纹两大类,其中,自然纹主要是指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等,几何纹主要是指自然物的抽象化,其常见的如十字纹、太阳纹、井字纹、螺旋纹、铜鼓纹、牛角纹等。贵州民族民间蜡染纹样注重形式美和外在美,强调形式的表现。蜡染纹样取材于自然界,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需要将变化与统一的规律融入纹样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赋予蜡染纹样作品强烈的形式美感,从而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贵州民族民间蜡染纹样中的变化与统一主要表现于造型、构图和处理手法等方面,在造型中含有对比的因素,均可以称其为变化,如造型的大小、形象的方圆,线条的粗细、曲直以及长短等。贵州民族民间蜡染纹样讲究对称与均衡,可以使图形产生平稳的关系,采用均衡形式设计的纹样图案,需要掌握好重心,抓住实体的平衡和空间的平衡等环节,从而创作出生动和优美的图案。

在中学美术课程中进行贵州苗族剪纸、刺绣学习的探究

在中学美术课程中进行贵州苗族剪纸、刺绣学习的探究

在中学美术课程中进行贵州苗族剪纸、刺绣学习的探究

一、课题背景

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着丰富的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宝藏。苗族民间剪纸、刺绣、傩戏面具、少数民族服饰、民居建筑等艺术绚丽多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这些艺术瑰宝受到现代文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民族观念日渐淡化、生活方式逐步改变,贵州苗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受破坏,传承延续困难,甚至濒临失传或消失,令人十分惋惜和遗憾。

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2006年6月,剪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可以说挖掘、保护、传承贵州苗族剪纸艺术迫在眉睫,为收集、抢救、挖掘和整理发展我省各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作为贵州“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的子课题组,力求以民族民间美术走进课堂的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把民间美术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推进学生对家乡文化、对自然、对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就是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挖掘和整理贵州苗族剪纸

艺术资源,并对贵州苗族剪纸艺术的流传、演变过程和遗存情况进行分析,并加以保存。在完成初步的搜集、整理工作之后,再让贵州苗族剪纸艺术走入现代学生生活,走进美术课堂,利用贵州苗族剪纸艺术这个媒介在学生心中传播民族文化,初步对剪纸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复色剪纸 填色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拼 色 剪 纸
染色剪纸
折 剪
拼色剪纸、套色剪纸
填色剪纸
衬色剪纸
练习:请说出以上属于哪种剪纸?(折剪、拼色、套色、填色、染色、衬色)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特色和价值:喜尚青,重
素雅,朴素之中追求华丽重彩。 以刺绣、挑花、蜡染为主要工 艺。佩带贵重银饰后显得富丽 堂皇。这些斑斓的色彩、优美 的图案、精湛的技艺就是我国 民间艺术的宝藏。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梁祝》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 动人的爱情故事。
它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故
事为蓝本,以多种艺术形式 (如戏曲、音乐、美术等)加 以表现的典型作品。不但受到 我国人民的喜爱,同时也受到 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喜爱。因 为它不仅写了悲剧,而且写了 理想,表达了人世间最美好的 情感。因此周恩来总理曾经称 它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 叶》”。
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贵州傩戏 面 具
正神 李逵
凶神 小鬼
世俗人物 祖先
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 民俗含义。在傩文化圈子里,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对待面 具,往往要遵守各种约定俗成的清规戒律。

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附: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

(共101人)

民间文学类5人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

或单位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

1 布依摩经册亨县黄明亮男布依族1954.1

2 48

2 苗族“巴狄熊”口传经典松桃县田如超男苗族1956.11 39

3 珠郎娘美从江县梁华志男侗族1953.3. 38

4 苗族贾理丹寨县潘玉祥男苗族1943.10 50

5 苗族刻道黄平县杨昌雄男苗族1940.12 60 传统音乐类13人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

或单位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

1 布依族勒尤兴义市韦利奎男布依族1968.10 34

2 布依山歌十八调贵定县罗兰芬女布依族1964.7 35

3 河边腔苗歌锦屏县李宏美女苗族1964.1 34

4 启蒙侗歌锦屏县杨春云女侗族1975.1 25

5 苗族多声部民歌台江县唐翁翁女苗族1968.4 30

6 苗族多声部民歌剑河县杨开员男苗族1975.6 23

7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吴秀能男侗族1959.5 41

8 侗族琵琶歌黎平县吴增勇男侗族1966.8 30

9 注溪山歌天柱县杨万超男侗族1938.3 50

10 苗族飞歌剑河县张晓梅女苗族1978.6 16

11 屯堡山歌安顺市

西秀区

郭平生男汉族1972.3 30

12 屯堡山歌平坝县王恩英女汉族1949.10 30

13 乌江船工号子思南县刘明礼男汉族1975.5 30

传统舞蹈类8人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

或单位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

1 彝族阿妹戚托兴仁县杜传富男彝族1966.4 30

2 瑶族猴鼓舞荔波县何吉坐男瑶族1941.4 60

农民画传承教育研究--以贵州水城农民画进校园为例

农民画传承教育研究--以贵州水城农民画进校园为例

农民画也叫现代民间绘画,是农民在劳动空闲之时,用画笔描绘自己的生活情境、表现自己心中情感的一种主观性绘画。农民画风格独特,表现手法夸张。以往的农民画主要表现神像案子、灶头、房屋檐角、门头合子等,内容多为吉祥图画。现代农民画有画在纸面上的,也有画在布面上的,内容为当地民俗,还有乡间人们劳作、休闲、表演等生活场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绘画也逐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多元化的绘画门类初步形成。现代农民画虽然不是新的绘画门类,但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新的绘画材料,丰富了农民画的题材和内容。

贵州水城农民画具有典型的农民画特征,属于西南农民画体系。水城农民画艺术家所创作的许多作品是难得的民间文化财富,农民画成为外界了解贵州发展状况和农村生活的一个窗口。水城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在国内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水城农民画虽然具有较大的名气,但在如今的新形势下,它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作品传承问题、创新问题、销售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以更好地发展水城农民画,只有走产业化道路。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不能仅靠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我们需要培养大批具有绘画基础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的人才,而绘画基础技能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得靠教育。当务之急是提高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水平,发掘新的创作形式,把农民画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是重要的举措,也是促进水城农民画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贵州水城农民画的发展状况

相关文献显示,清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进伐水西宣慰使安坤,康熙五年(1666),以安坤统地设大定府,水城属大定府。雍正十一年(1733),建水城厅,划大定府之永顺、常平二里归水城厅辖。现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东邻六枝特区和纳雍县,西接威宁县和云南宣威市,南抵盘县和普安县,北与赫章县毗邻,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与云南省接壤,地处乌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地带。水城是少数民族集聚地,居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向来擅长刺绣、蜡染、剪纸、雕刻等,而这些民间手工艺就是水城最早的农民画艺术表现形式。1982年,贵州水城的几名艺术家到上海金山参观农民画展,很受启发。他们发现水城农民画与所展作品相比更有特色,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于是几位农民画家回到水城,相继把那些最早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改用绘画的形式在纸上描绘,于是形成了现在水城特有的农民画。为了扩大农民画的创作规模,几位农民画领头人召集农民画爱好者进行十多期集中培训和创作指导。如今水城农民画初具规模,走向市场。农民画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起了水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2004年底,水城县文化局把陡箐乡猴儿关作为农民画的培训基地,专门用作农民画培训和农民画创作定点场所,进一步推动了水城农民画的发展。

贵州大方漆器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研究

贵州大方漆器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研究

天工|2022年第6期

[摘 要]贵州大方漆器造型质朴,色泽艳丽,图案风趣,质地细腻且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2008年,它的髹饰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面对传承人老去、知名度降低、漆器产业低迷等问题。通过调研,对传承人和漆器店家进行访谈,对大方漆器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对传承保护提出思考。

[关键词]贵州大方漆器;艺术特征;纹样;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6.9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6-0044-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段枚伶,左红卫.贵州大方漆器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研究[J].天工,2022(6):44-46.贵州大方漆器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保护研究

段枚伶 左红卫新疆艺术学院

漆器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孕育了漆器产生的胚胎,夏商周漆器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期生漆装饰艺术日臻完善,秦汉最终迎来了生漆艺术的辉煌。[1]2008年,贵州大方漆器的髹饰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大方县被评为“中国的漆器之乡”。由于传承和发展问题,大方漆器在当下面临创新动力不足、知名度不高、传承断代等困境。文章从大方漆器的历史发展、工艺的独特性、纹样题材特点、审美特征、发展现状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试探析大方漆器的艺术特征和传承保护思考。

一、贵州大方漆器的历史发展

贵州大方漆器历史悠久、制作精良。大方漆器有两种风格:彝族风格和汉族风格。但是关于大方彝族漆器的起源,至今学术界也没有详细的记载。

清代以前大方县境内多以少数民族居住,主要是彝族。大方县古称为水西、大定,《大定府志·惠人志·诸葛亮传》记载“以渐服于汉,成夷汉部曲。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之用”。由古籍记载可知蜀汉时期大方县就已经对漆进行了采集和使用,并且产量很丰富,可以供给军需。[2]根据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明代漆器马鞍、箭筒等器具,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颜色还是几何纹饰都具有少数民族特点。明朝初期由于彝族的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将大方漆器作为贡品上贡,至此促进了大方漆器发展与文化传播。清道光年间,汉族人口的增加不仅带进外地漆器,而且也拓展了漆器的需求,促进了汉族漆业的发展。大方县志记载“漆器家庭作坊遍布大街小巷,从业者800余人,有‘漆城’

传统民间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宝库

传统民间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宝库

传统民间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宝

传统民间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宝库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

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是中国人民智慧和

创造力的结晶。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类型和特点,并探讨

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一、剪纸艺术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它通过剪折纸张,

形成各种生动形象,如花草鸟兽、人物形象等。剪纸艺术受到中国传

统文化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如今,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春节、婚庆等场合。

二、泥塑艺术

泥塑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通过捏塑、雕刻等

手法,以泥土为主要材料,创作出各种有趣的形象。泥塑作品形态各异,既有寓意深远的神话传说角色,也有生动活泼的民间故事人物。

泥塑艺术通过塑造形象,传递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独特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刺绣艺术

刺绣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丝线穿插于

织物之间,通过刺、绣的方式,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花纹。中国

的刺绣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技法精湛。刺绣作品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富有东方美感。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传递着中国文化精髓和

价值观念的载体。

四、剪纸艺术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它通过剪折纸张,

形成各种生动形象,如花草鸟兽、人物形象等。剪纸艺术受到中国传

统文化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如今,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春节、婚庆等场合。

岷县民间美术调查报告

岷县民间美术调查报告

岷县民间美术调查报告

岷县木版窗花年画是在岷县城乡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

岷县木版窗花的题材广泛,有历史人物,如“明暗八仙”“二十四孝”“四大美女”“四番射猎”等;戏曲故事,如“白蛇传”“西游记”等;民俗事象,如“顽童游戏”“琴棋书画”、花鸟草虫、三角规则纹样角云等。岷县木版年画主要有门神、灶神、天神、小型花鸟墙画等。

岷县木版窗花、年画印版墨稿纹样线条流畅自然、图案栩栩如生,平涂填色图案画风粗犷,色彩对比强烈,加上题材多样,生活气息浓厚,极受人们的欢迎。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

岷县木版窗花年画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在民间的生活中,它是一种风俗需要,是年俗的方式与载体,在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充当着主要的角色。

木版窗花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就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希冀,是一种民间艺术,充分地展示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最重要的是它的精神价值。

岷县木版窗花年画的另一个重要价值便是它的民俗学价值。年画窗花的张贴时间(比如灶王、财神、门神、各种纸马等都有各自的张贴时间)、地点(窗户、大门、影壁、房门、仓房、炕围等)、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这里边包含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分丰富的文化记忆。

据资料考证,岷县木版窗花年画产生于明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岷县木版窗花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岷县商业极为发达,1938年,历史学家

顾颉刚在他的《西北行记》中对岷县作了这样的描述:“……市廛甚盛,大饭馆、戏园、浴室、成衣铺诸肆鳞栉,洵乎一商业都会也。”繁华的陇上“旱码头”岷县,使窗花年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岷县木版窗花年画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仅南小路村印制木版窗花年画的作坊,就由原来的十几家增至三十多家。现在,岷县木版窗花年画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岷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已先后组织人员对木版窗花年画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已对部分传承人进行了建档,在此基础上准备对原有的古版进行登记造册,征集优秀古版,印制优秀作品,建立木版窗花年画数据库,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doc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doc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存在问

题及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保存着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保存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州级民族村寨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个。**县从2006年开始“非遗”普查工作至今,已普查到资源总量120项,其中:民间文学27项,以苗族《刻道》歌、苗族《古歌》、苗族十二路《大歌》和苗族十二酒歌等高坡苗、河边苗等传统的叙事民歌为主,忠实记录了古代苗族的历史风貌、风俗和进化过程;民间音乐19项,最有代表性的是苗族的“飞歌”、“情歌”和“游方歌”,其价值主要表现为以歌动人、以歌传情,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民间舞蹈8项,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踩鼓舞和捞虾舞,是集祭祀性、欢乐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舞蹈,是苗族群众精神上的释放和凝聚力的具体表现;民间美术5项,分别是苗族服饰、银饰、挑

花、刺绣和剪纸;民间手工艺15项,以苗族服饰制作、苗族银饰制作和苗族织锦制作为代表,代表苗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民间曲艺2项,分别是苗族便哦和苗族嘎百福;传统戏剧1项,是当地汉族群众在春节前后表演的一种传统剧花灯;民间竞技5项,目前保存较好的端午节龙舟竞赛和苗族斗鸡、斗牛、斗鸟;民俗29项,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二月二架桥和祭桥、丧葬、****地区玩水龙等5项,展现了**祭祀文化和民间崇尚;传统知识11项,主要是***境内民族医药,多数具在自己的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的现状及思考——以贵州水族剪纸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的现状及思考——以贵州水族剪纸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的现状及思考——以贵州水族剪纸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08T08:27:11.999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9月总第421期作者:张红霞祝成炎马雷雷金肖克田伟[导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活宝藏。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际丝绸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活宝藏。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成为近些年较为普遍的做法。浙江理工大学肩负着非遗传承的使命与责任,结合贵州水族剪纸的田野式

调查,分析了非遗进校园的现状以及意义,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授持久化、鼓励学生参与非遗实践,将非遗技艺与高校的现代科技相结合、与双创融合,高校与传统艺人建立合作,通过高校学术交流让非遗走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思考,使“非遗进校”得以持续和壮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剪纸非遗传承校园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成百上千年的传承,蕴含着各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是各族人民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剪纸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质朴精美,有着与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密切相关的传统图样,它们饱含着民间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殷切期盼,因图案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贵州,水族剪纸是人神沟通的媒介,是当地人民赋予愿望表达的道具。这些剪纸造型各异,以适用于不同的节俗文化。水族剪纸深入到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用作张贴、摆衬、印染、刺绣等,寓意吉祥辟邪、多子多福等美好祝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贵州民族民间美术

陈惠君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起点之一,民间美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最普遍的表现形态,体现出中国文化本原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华民族美术生存发展的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对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艺术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作一个初浅的分析。期望能使社会各界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有共同的认识。主题词:民族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一、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基本情况

贵州民间蜡染,蜡染古称“蜡缬”没“缬”的意思是有花纹的织物,它与“绞缬”(扎染)、“夹缬”(蓝印花布)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防染工艺。蜡染的起源一般都认定在汉代甚至更早。后来《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可见蜡染已由灌蜡刻板印布发展到直接用蜡在布上描绘了,这与流传至今的蜡染工艺基本一样。1987年,在贵州平坝宋代“洞棺葬”中发现蜡染、刺绣和织锦等随葬物品,其中还发现有铜蜡刀和引人注目的鹭鸟纹彩色蜡染百褶裙,这些都证明了蜡染的悠久历史。

贵州苗族刺绣,贵州是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省份,全省苗族总人数在370万左右,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苗族的刺绣、挑花、织锦是伴随着服装的产生而形成的装饰艺术,与整套服装结构有机结合,经过长期的承袭发展,形成了瑰丽多姿、精彩纷呈的服饰艺术。苗族刺绣具有符号化的部落徽记属性,其传承具有鲜明的集团性和稳定的历史继承性,各支系的图案纹样都有固定的母题和表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发展中逐渐形成传统,并世代相传。苗族刺绣所表现的内容,题材广泛,承载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神话、故事、英雄、征战无所不包,它记录了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内容,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贵州苗族银饰,银饰时苗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饰品。

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功能作用,展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审美价值。贵州苗族银饰工艺主要分布在境内几条大江大河周边,如中部方言区的清水江流域、巴拉河流域、舞阳河流域、都柳江流域;东部方言区的沅水流域等较为富裕的地区;西部方言区苗族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高山上,历来处于贫困状态,银饰显然是珍贵难的的饰物。由于地域与支系的差别,苗族银饰显现为异彩纷呈、丰富多变的形态,在全省许多地区都有分布。最有代表性的是黔东南地区的台江施洞、雷山西江、黄平等地银饰艺术。银饰是苗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地域或民族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风格手法,作为财富和美感的象征,以及银饰自身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银饰在苗族群众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从审美的视角来看,银饰作为整体服饰的一部分,其装饰的部位是造型元素的重要一环,给人高贵华美的感觉,对整个视觉效果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一般银饰的布局可分为头饰、颈胸饰、衣饰、手饰这几种主要的类型。

贵州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包含了染绘、刺绣、编织、雕刻、陶艺、金属工艺等多种门类,其中又可细分为多种风格样式。其运用材料广泛,工艺技巧多种多样。从地域上来看,贵州各地州、县(市)均有多种工艺的分布,从民族构成来看,各个民族都拥有不同形式的工艺品种类,相对而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土家族、革家等民族的民间美术形态较为丰富和典型。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通常经由感官认知和潜移默化来实现其社会功能,它不仅仅是一种只有单纯审美功能的艺术样式,而是通过对生活的参与,通过民间美术的功利性作用来实现其社会价值,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一直对广大民众的生活发挥着沟通物质与精神的作用。

二、自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所做的工作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受的冲击,贵州没有封闭山门,而是采取更为开放的姿态:对外宣传多彩贵州,对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

2003年1月1日,贵州省人大颁布施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这是继云南之后的全国第二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法规的实

施,使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开始就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2004年,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正式成立,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起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任。2005年,省政府设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为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后勤保障。

贵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一批文化人抱着向民间学习的虔诚之心,收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20世纪80年代,为编纂《中国十大文艺集成.贵州卷》,贵州动员了上千人的普查队伍,收集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出版了《贵州民间艺人小传》、《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大观》等一批书籍。从2006年开始的又一次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将持续到2007年结束,这次普查对于彻底摸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之后的时间,因为国家的、民间的、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们以及个人彻底、全面的普查工作,为出版《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上,贵州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95年,贵州率先引进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中挪合作在六枝梭戛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十年间,贵州已经初步建成包括苗、布依、侗等少数民族在内的生态博物馆群。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政府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05年公布了首批名录91项。在国家级名录的竞争中,贵州申报76项,其中40项榜上有名,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名列前茅;2007年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名录202项,其中141项被专家推荐申报为国家级名录。这些项目的电子文本、文本以及音像制品我们已经完成归档工作,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好,并同时正在整理材料,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连续两年的时间,贵州省很好的举办了两个“文化遗产日”的相关系列活动,其中有大型的展览、宣传、表演活动,来自我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铜仁地区等地的民间艺人200余人,在北京路影剧院、人民广场举行“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八音座唱”等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场演出》,引起了大力的反响,使得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前来观看,前来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举办的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