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庸之道(2018)

合集下载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 然则师愈与? 子曰: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 不及。 11·16 16) 不及。”(11 16)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评析】 过犹不及 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过犹不及” 【评析】“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 庸》:“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 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 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 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 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执其两端 舜乎? 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 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 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 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 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所谓的“中庸” 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所谓的“中庸”, 哲学上来说就是一个“ 的问题。不到这个“ 哲学上来说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不到这个“度” 不好,超过这个“度”,也会变质。差之毫厘,谬 不好,超过这个“ 也会变质。差之毫厘, 以千里。 以千里。
子曰: 乡愿,德之贼也。 17·13 13) (8)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7 13) ——乡愿 乡愿 评析】孔子所说的“乡愿” 就是指那“ 【评析】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好好先 生”,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 这些人欺世盗名, 孔子反对“乡愿” 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 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 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孟子对这种“德之贼”也曾大加挞伐: 孟子对这种“德之贼”也曾大加挞伐:“同乎 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 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 悦之,自以为是。 孟子·尽心下 尽心下》 悦之,自以为是。”(《孟子 尽心下》) 鲁迅把这种人称为“叭儿狗” 鲁迅把这种人称为“叭儿狗”:“它却虽然是 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 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 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 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 似的脸来。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道’似的脸来。”(《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四 中庸之道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四 中庸之道

话题链接——不偏不倚中和常行1.教材赏悟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庸之道,看似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把它运用到具体之处,则如天鹅绒衬托下的水晶,处处闪现着美妙的光芒。

体味中和,和谐中正,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诚于中,信于外,情动于中,仁者爱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审计度势,能屈能伸,人前藏智,话中藏锋,执其两端,取其中正,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2.名句赏记◆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六韬》◆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刘向◆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

——淮南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葛洪◆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

——张融◆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

——朱熹◆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

——冯梦龙◆做不出来的事情不要说,说不出来的事情不要做。

——王渔洋◆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

——佩思◆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3.典例赏析强弱之辩《两同书》原文: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

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

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多力也。

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

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其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译文: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

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

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论语前言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论语中探讨的一大主题。

中庸之道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论语中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和含义。

中庸之道的概述中庸之道一词有多种解读,可以理解为中间的、适度的、平衡的道路。

孔子认为,人应当在各种极端和极端情况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是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1. 人和社会的和谐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人伦,以及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2. 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中庸之道要求个人自我约束,修身养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3. 中庸守则中庸之道也有一系列的守则和原则,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克己奉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公共利益而奉献。

- 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

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和谐。

- 中庸之道: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保持适度和平衡。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中也包含了关于中庸之道的探讨和阐述。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中庸之道,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他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中庸守则的指导。

追随者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论语中的一些追随者也就中庸之道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

他们对中庸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拓展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如何实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虽然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1. 自我反省和约束一个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纠正错误和偏差。

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2.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论语选读》主题4 第14课 中庸之道

《论语选读》主题4 第14课 中庸之道

第十四课中庸之道颛孙师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

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

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

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他好学深思,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

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影响,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导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并在实践中收到明显效果。

他鄙视品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行为不坚强,信仰不坚的人有了不为多,没有不为少。

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曾被困于陈、蔡。

他提出,士应该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考虑是否严肃认真,居丧时则应悲痛哀伤。

他与人交往注重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

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眼前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

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中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其有“亚圣之德”。

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与墨家相近,在观点上与墨家有相通之处。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陈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宛邱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尊为“陈公”,并升为“十哲”之一,从祀孔子。

儒学讲求的中庸之道,主张在矛盾对立的两极中做出优化选择,追求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的“和”——谐调。

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确切位置,是优化选择决定的,坐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

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

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

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

总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反对走极端,主张在异见、对立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出对各方统筹兼顾,具有宽大包容性和广泛满意度的黄金中道,体现了和平理性、稳步渐进、损失最小、收效最大,以实现谐调为目的的优化决策路线。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网友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

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

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一般的人很少善于运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锋。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为人之道就在“正直”二字,刚正不阿,矢志不渝,不搞邪门歪道,不见利忘义。

中庸实际上是就是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是说,超过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问题都要在“也认真”、“也不认真”之间寻找平衡,所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重大的争论,在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中庸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态危机中同样具有调整人心寻求正途的普世性价值。

中外学术界应该破除对东方文化重要思想的“中庸精神”的现代性误读,重申其被淹没不彰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一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高度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均注重适度与均衡,其构成的“天人关系”主要表现在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上。

所谓天道的关键在于“诚”,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

在人道与天道相合中努力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

当人性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人性也就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合一。

《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

《论语选读》之十四《中庸之道》

【读解】 读解】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 有什么是非 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 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 毋必毋固”(《子罕》),通权 毋必毋固 通权 达变的思想。正 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 达变 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 以速则速。”(《孟 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说得通俗 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 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 是 灵活洒脱 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 不违背大原则 左一点右 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 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 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正义的原 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正义的原 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中庸之道
制作
浙江浦江二中 黄 旭宝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① 子曰 其至矣乎② 民鲜久矣③ 其至矣乎②,民鲜久矣③。”
【注释】 注释】 ①中庸:中和,适合,即不是过分又不 是不够。庸:平常,处事不偏不倚,不 走极端。“中”与“庸”意相近,合起 来表示孔子的道德标准。 ②至:极高。 ③鲜:少。
尹氏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 差之毫厘, 差之毫厘 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 千里 及,归于中道而已。”
【读解】 读解】 人们往往会像子贡一样,觉得做过头总比 觉得做过头总比 没做到要好一些, 实这是一种心理误区。有 没做到要好一些,其 实这是一种心理误区 时候,过头了比没有够还糟糕得多,危 害也大 得多。别的不说吧,就说说最简单的饮食问题; 一顿饭吃 少了一点,或者说根本就没吃饭、那 不过是饿得快一点而已。可 是.如果是吃多了, 就不那么简单了吧,轻则吃酵母片、多酶片, 重则拉肚子,进医院。这是大家都有的生活体 验。更不用说政治 上的“左右派”给我们带来 的大灾难了!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君子都憎恶哪些人?你怎么看这些人, 君子都憎恶哪些人?你怎么看这些人,挑你最有感受的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 谈谈! 谈谈!
者。”
结合你所学过的篇章,找些例子, 结合你所学过的篇章,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 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文犹质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求也退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事君数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 忠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者,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恕者,“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德之贼 【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
【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 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 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乎?”
《论语》选读之14 论语》
中庸之道
程颐: 程颐: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 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不偏不易 中和常行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 至矣乎, 民鲜久矣。” 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 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人所易具。 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人所易具。 故中庸之德,乃民德。其所以为至者, 故中庸之德,乃民德。其所以为至者,言其至 广至大,至平至易,至可宝贵,而非至高难能。 广至大,至平至易,至可宝贵,而非至高难能。 而今之民则鲜有此德久矣, 而今之民则鲜有此德久矣,此孔子叹风俗之败 ——钱穆《论语新解》 钱穆《 坏。 钱穆 论语新解》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对方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我方仍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始终没有搞清楚的几点。

显然,我们就发现对方陷入了一个悖论。

对方今天是中使静止地看中庸之道,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不好,可却忘了中庸之道也在发展,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在历史上不好,但却犯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毛病,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下面,我将再次阐述我方观点。

中庸是理念、方向,是对度的准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达到和谐的追求,无论是在孔子《论语》,子思《中庸》还是宋明理学的注解,都承认这个道理,我们做饭要不生不胡,我们吃饭要不饿不撑,才能吃得开开心心,饭没有做熟而停止不做,就是不及,饭已经熟了而仍求彻底,则饭将糊不可食。

我们青年人对于长辈,自然要尊敬,但若是事事都遵照长辈的话,让我们产生依赖,对我们的成长显然不利,又例如我们说商人卖东西,要价太多,则不会很多人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只有把握好商家和买家的关系,才能让商家财源滚滚,买家舒心。

中庸之道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质变,而是使矛盾斗争和质变稳步进行。

我们不是看见面前的河不知深浅就退却了,我们也不是因为饭可能熟可能不熟就不吃了。

中庸之道能让我们小心的探求水的深浅,摸到能让我们踏着过河的石头。

中庸之道就是让我们小心的控制好火量,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中庸之道不是断裂的,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特色和意义。

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摈弃前嫌的合作,而我们中大也选择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我们的校训,给中庸之道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中庸之道的本源给了我们方向,中庸之道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适用性。

中庸之道的相对于某事及某情形的具体分析又使我们不至于静止地看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以往地历史不自觉地凝成一瞬,我们充满希望而又目光坚定,当我们在保护民族地同时要打开国门,当我们在发展东部经济地同时加强“西部大开发”。

在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的是在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平衡和中正。

首先,中庸之道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

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这一概念,君子被认为是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

在人际关系中,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和谐、宽容和尊重。

例如,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待人以诚、待人以宽的原则。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益,不要做出自私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样的人际关系可以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中庸之道在道德准则中的体现。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道德的均衡和中正。

论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中庸之道,德虽不至,亦不离焉”,这句话表达了中庸之道对道德修养的要求。

中庸之道认为,道德的实践应该是适度的,既不过分追求完美,也不放任自流。

在实践中,人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道德准则,做出合适的选择和行为。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保持平衡和中正,不偏不倚地追求道德的实践。

最后,中庸之道在个人修养中的体现。

中庸之道认为,个人的修养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基础。

论语中有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中庸之道认为,个人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

在个人修养中,中庸之道要求人们要尽力做到“知行合一”,即将所学的道德准则付诸实践。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个人可以逐渐达到中庸之道所追求的平衡和中正。

总之,论语中的中庸之道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中庸之道在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庸之道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将中庸之道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只有在中庸之道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平衡和中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 【评点】

本章论述“以和为贵”和“以礼节和”的 思想。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人和”在社会活动中 的重要作用。人和万事兴。人和天下宁。就今天来看, 人和使祖国欣欣向荣。人心和顺,关系就会融洽,就 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否 则,人会到处碰壁,家庭会失去温暖,民族会分裂, 国家会动乱。可见“和为贵”确实至理名言。 如何做到人和呢?一要心和,从“心往一处想” 到“劲往一处使”,团结奋进。二讲人和,不是无原 则的退让,妥协必须用礼加以节制,即“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17-13子曰:“乡原①,德之贼也②。”
• 【注释】 ①乡原:特指当时社会上 不分是非、伪善欺世、 谁也不得罪的乡里认为 忠厚“老好人”。“原” 同“愿”:忠实,厚道。 ②贼:败坏、侵害。
•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 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 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 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 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 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 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
• 【读解】 •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 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原先生, 因此,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 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 因此,不 一定是坏人。 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 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人。 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 对正确。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焉。” (《卫灵公》)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 是非标准,而 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1-12有子曰:“礼之用①,和为贵②。先王之道, 斯为美③。小大由之④。有所不行⑤,知和而和⑥, 不以礼节之⑦,亦不可行也。”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内涵儒家中庸之道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它是一种温和主义,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故它在20世纪大半时间里不能不遭到冷落和反对,因为这个时期社会革命高涨,集团、阵营之间的对抗十分激烈,斗争哲学因此大行其道。

中庸之道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孔子说过犹不及,孔子不赞成偏激行为,不论是左偏还是右偏,他主张中立而不倚。

而他所谓中道的标准是仁义之道。

孔子说唯人能好人能恶人、君子义以为上。

仁义之道,就是儒家的人道主义正原则。

有的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其实是不对的。

孔子把四面讨好,不讲原则,自私伪善的人称为乡愿,而像这样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孔子对此深恶痛绝。

而所谓不偏,是不偏离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这是一个基本坐标。

第二,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

《论语》曰:“叩其两端。

”《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里的“两端”并非仅指两个极端,而是指各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正面和反面的意见。

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

从思维方法上说,这是考察事务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而后加以统一;从认识论上说,是集思广益而后作出科学的判断;从实践行为上说,是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在异中求同,以便达成一致,实现合作。

所以中庸之道,尽管不是折衷主义,但有折衷主义的成分,是一种积极的调和论。

第三,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

二程有个说法:“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即是用中之常道,它的最大特色是人情与道理的协调,符合多数人的健康生活正常需要。

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分别为情欲、德性、理智,德性是调节情欲与理智的杠杆。

情欲强而理智弱则流于放荡,理智强而情欲弱则失于冷酷。

健康的人性,应该是情与理的平衡,他所做的事情便会合情合理,为多数人所接受,这是一种理性精神。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 平常也。”
程颢则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 会生活中 --------松下幸之助


做人过慎,良机尽失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说一尺,还不 如做一寸。因为没有果敢的行动,一切美 好的梦想都只会化作泡影。
一、妙在恰到好处

子游:“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 矣。”(《论语.里仁》) “花未全开月未圆”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 子曰:“回之信贤于丘.” 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 敏贤于丘.” 曰:“子路之为人奚 若?”子曰:“由之 勇贤于丘.” 曰:“子张之为人奚若?” 子曰:“师之 庄贤于丘.” 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 生?”
中庸之道
《中庸》被后世称为“孔门心法”,但实际
上这部书并不是孔夫子所著,著作权是属于 孔夫子的孙子孔伋。孔伋字子思,他的学问 不是直接从孔子那里来的,而是师从于孔夫 子的得意门生、《大学》的作者曾子。
“孔孟之道”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孟子是战国时代的人,
中间相隔了好几代人,那么,孟子是怎样承 接了孔夫子的学问呢? 孔夫子是“罕言性与天道”的 孟子对儒家学问是很有发展的,他提出了 “性善论”、“养气说”等等。






子贡问:“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 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天下万事不可过”。 ------(宋)洪迈《容斋随笔》

礼多人不怪?
二、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中庸之道01

中庸之道01
白,施朱则 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宋玉
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过 男女生交往 密。 过 过错过错, 了就是错!
过犹不及——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 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 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 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 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
行之中庸——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 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傅佩荣:最难的是“中行”,这是一种高度 修养。简单地说,就是“当狂则狂,当狷则 狷”。该进取时,奋发向上的斗志就表现出 来,该有所不为时,也可以退缩保守。有时 候我们可以判断,但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不了, 这就是中行的困难。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 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 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 后不久。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 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所 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 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 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论语:中庸之道(2018)

论语:中庸之道(2018)

• 狂: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 • 狷: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
狂者? 李白 嵇康
狷者? 堂吉诃德
庄子
李敖
林逋(梅妻鹤子)
重点字词及译文
3.“中”礼
先王之道,斯[这]为美,小大由[遵循]之。 有所不行:知和[和谐]而和[求和],不以 [用]礼节[节制]之,亦不可行也。 恶[憎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阻塞不 通]。恶徼[强取、掠夺]以为知者,恶不孙 [通“逊”,谦逊]以为勇者,恶讦[揭发别 人隐私或过错]以为直者。
而无偏无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治清明,不因 挫折而改变自己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局 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道德节操, 这才是真正的强啊!”
【解读】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 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 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 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 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 操守。 回到《中庸》本章,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 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 深的道行。
(2)探讨 :“民鲜久矣”的原因
2.“中”行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师愈与[“欤”,语气词]? 不得中行而与[交往]之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亲近)也,无莫(淡
漠)也,义之与[和]比
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明确】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的对待一样 会使心灵窒息。管理中过分的民主与一人专制 一样会没有进步…… 凡事有度,与人交往“亲密有度”,让对方拥 有独立的空间。
二: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 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 “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 稳定。

分析《论语》中的中庸之道

分析《论语》中的中庸之道
法和手段。
中庸之道将进一 步影响企业管理 和领导力发展, 成为企业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中庸之道将继 续在教育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具有和谐 人格和全面素
质的人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报 人 :
XX
促进和谐: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谐,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 培养品德:中庸之道提倡正直、宽容、自律等品质,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 提升智慧:中庸之道教人审时度势、明辨是非,有助于做出明智的决策 稳定社会:中庸之道强调稳定和秩序,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培养自我节制能力,避免过度追求极端 促进个人内在平衡,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 提升个人道德水平,塑造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增强自我修养意识,自觉追求更高境界
久矣。”
子贡问:“师与 商也孰贤?”子 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
及。”
子曰:“君子 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无莫
也,义之与 比。”
子曰:“不得 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
者有所不为 也。”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培养道德品质:中庸之道强调适度与平衡,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建立人际关系:中庸之道提倡和谐、宽容和谅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提升个人修养:中庸之道强调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
实现个人价值:中庸之道提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他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和谐的思想,能够帮助人们正 确处理人际关系和道德问题。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智慧,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 挑战和问题。

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

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

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导语】:[六二十九]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万岁
半部论语未了情,中庸之道贵以中。

儒道思想万万岁,立身做人必中庸。

(一)否泰相倚亏缺已到月圆盈,箭折只因拉满弓。

塞翁失马祸福问,否至极时泰其中。

(二)刚柔并济
满口白牙早掉光,正是因为太刚强。

柔软红舌终身伴,以柔克刚未商量。

(三)万物通融天下万物能缩伸,绝对不可忒较真。

处事为人有弹性,不至弥留恨自昏。

(四)万物两面尺有所短寸有长,黑白是非说阴阳。

凡事都能反正看,智胜当年诸葛亮。

(五)万物有度走到极顶须勒马,再迈半步显痴傻。

停下就是在前进,把握限度最可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 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 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 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 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 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 • 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 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 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 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 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 等。
子路问怎样才能称得上强。孔子回答说:“你问得是南 方的强呢还是北方的强?或者是你自己认为的强?教育 人们宽缓柔和,对不讲道义的人不加报复,这是南方人 的强,君子就持守这种强。以刀枪为枕,以铠甲为席为
卧,驰骋战场死而无悔,这是北方人的强,强悍勇武的
人就坚守这种强。所以君子与人平和相处而又不丧失自
己的原则立场,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
4、“中”和 1、有关“和”的熟语、格言。 自然:“天地以和顺为性”。(《周易外传· 说卦》) 修身:“君子和而不流”。(《礼记· 中庸》)
齐家:“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吕氏春秋》) 治国:“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
(荀子· 富国)
交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
经营:“利者,义之和也”。(《周易· 乾· 文言传》)
《论语》选读之14
中庸之道
大意感知
(1)概括原文,说说中庸之道具体体现 在哪些方面?
明确: 中德(6.29)
中行(11.16、4.10、13.21、 13.24、17.13) 中礼(1.12、17.24) 中和( 13.23 )
探究文本
1.“中”德
中庸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为德 也,其至[达到极点]矣乎!民鲜[少]久矣。
• 狂: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 • 狷: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
狂者? 李白 嵇康
狷者? 堂吉诃德
庄子
李敖
林逋(梅妻鹤子)
重点字词及译文
3.“中”礼
先王之道,斯[这]为美,小大由[遵循]之。 有所不行:知和[和谐]而和[求和],不以 [用]礼节[节制]之,亦不可行也。 恶[憎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阻塞不 通]。恶徼[强取、掠夺]以为知者,恶不孙 [通“逊”,谦逊]以为勇者,恶讦[揭发别 人隐私或过错]以为直者。
(2)探讨 :“民鲜久矣”的原因
2.“中”行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师愈与[“欤”,语气词]? 不得中行而与[交往]之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亲近)也,无莫(淡
漠)也,义之与[和]比
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明确】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的对待一样 会使心灵窒息。管理中过分的民主与一人专制 一样会没有进步…… 凡事有度,与人交往“亲密有度”,让对方拥 有独立的空间。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 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 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 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 中庸的思想。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孔子的学生 对孔子的赞扬。“厉、猛”等都有“过”,而 “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 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明确】“乡原”在人格特征上具有欺骗 性,孔子说他是德贼,意即“乡原”乃道 德的盗窃犯,是一枝射向仁德的“暗箭”, 以此来陪衬“君子”,不足以彰显“君子” 人格的风范和特征。而小人缺点明显,易 分辨,是射向仁德的“明枪”,以“小人” 陪衬“君子”,更能起到强烈的道德警示 作用,在孔子眼中,“小人”尚有可取之 处,求真君子固然难,求真小人也不易, 惟独伪君子易找。
而无偏无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治清明,不因 挫折而改变自己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局 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道德节操, 这才是真正的强啊!”
【解读】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 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 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 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 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 操守。 回到《中庸》本章,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 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 深的道行。
四 1、“抑”是选择连词,“抑或、还是”的意思; 而,代词,你。”而强“是指”你认为的强“; 与,疑问语气词,”欤“。 郑玄和朱熹等人认为的“而强”是指“你所认为的强”。 2、 孔子对理想之强的描述至少体现了中庸思想 以下几个原则: (1)取中的原则。南方之强过于柔弱,北方之 强过于刚猛,都不是理想之强。“中立二不倚” 则避免了极端化。 (2)和谐的原则。“和而不流”与“和而不同” 意义相近。 (3)守经用常的原则。不论治乱穷通,都坚守 道义而不随波逐流。
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 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 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 水济水。谁 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
可也如是。”(《左传· 昭公二十年》)
【译文】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 据也驾著车赶来了。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 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 协呢?”景公说:“和协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 “有差别。和协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 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 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 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 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里下进 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 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 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丁,百姓没有争斗之 心。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 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 谁能吃一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 不应当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
材料: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chuán台,子犹驰而造 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
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
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燀
chǎn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
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
【明确】“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深刻地影响着中
华文化。
家和万事兴(家庭) 协和万邦(外交)
和气生财(生意)
政通人和(政治)
和衷共济(事业)
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战争)
3、【问题】请解释“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明确】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只 有保持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真正的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 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 切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小人总是盲目 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
忠恕之道(第五课:4.15,5.12)文质关系(六课12.8) 周而不比(八课2.14) 群而不党(八课15.22) 以直报 怨(八课14.34) 事君数,斯辱矣(八课4.26)求也退, 故进之(十一课11.22)等内容,都可以认为从不同方 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注释】 1抑:选择连词,抑或,还是。 2而:你。 3报:报复。 4衽:席子。这里活用作动词,把…… 当作席子,即睡在……上的意思。 5金革:兵器和铠甲。 6流:迁移变化。7倚:倚靠,斜靠着。 8塞:不通,指仕途失意。
与人交往要有度,究竟以何为依据?它的 标准是什么?
【明确】“义之与比”的义是与人交往的依据,以道义 为标准去比较选择,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 就不做。只要努力求得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
(6)依据义的标准,从原文找出可交往和不可 交往的人,并加以比较。 【明确】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君子、狂狷 不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小人,乡原
治大国若烹小鲜: 鲜鱼、活鱼 鲜艳 芳草鲜美: 少 好犯上者,鲜矣: 葬鲜者自西门: 夭折、早死
【明确】 ①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把握好度并不是件容易一事, 连孔子也发出如此沉重感叹。 ②中庸之所以会“民鲜久矣”,归根到底,是由于 “民”之价值不被统治者重视“久矣”,从伦理学角 度,是由于道德的规范性因维护统治者利益过度张扬 而民主主体性不被突出“久矣”。孔子核心思想是仁, 从“中政”到“中德”,意味着孔子意识到人民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丰富“中”的内涵。从政治学 角度看,“爱人”根本要求是统治者必须考虑到民众 的利益与需要,在自己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之间寻求 一种平衡关系。
1、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 会的秩序条理,乐滋润着群体内心和谐与团结 力。”(宗白华) “一个理想的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具备乐 的精神和礼的精神。”(朱光潜) 3、“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 不息,合而同化,而乐兴焉。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里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 宪问》)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 里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 路》)
(7)为什么孔子在提倡“君子”人格时要 以“小人”而不是以“乡原”来做陪衬?
二: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 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 “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 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