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9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王向荣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
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
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
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
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
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语文月考试卷2018.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共9分。
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在北宋画院供职。
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
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
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
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丝不苟。
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
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奏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发掘考证,画中的许多地方,如虹桥、鼓楼、中心街道等,都是互有对证、表现准确的。
尽管对“清明”的概念(是时令还是街坊地名等问题)还时有争论,但作品所蕴涵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也是在古代绘画中不多见的。
【2019最新】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色风暴席卷而来。
他一看,撕心裂肺一声大叫,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
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价值连城。
咱就是丢了性命,也要保护好。
当天夜里,全家人一起行动,转移那些老照片。
天亮后造反派就冲进他家,到处搜查,可是一无所获。
全家人一口咬定:老照片已经全部烧掉了。
造反派不信,就把爸爸抓走了。
他们批斗他,可他就是一句话:照片烧了。
接着,镇里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开始闹鬼。
不止一个人看到,夜深人静之际,那个老外就从龙王庙里走出来,端着照相机,到处飘荡。
有人甚至听见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还我的命来,还我的照片来!鬼影后来居然飘到造反派头头家的窗前,大叫:你不是要老照片吗?我给你送来了,你出来拿啊!吓得头头一家险些窜稀。
古镇一时充满了恐怖的气氛,一到黑天,家家关门闭户,人人自危,造反派们再也不敢提老照片的事情了。
奇怪的是随着“文革”结束,鬼也不再闹了。
又过了几年,小五子的爸爸因病去世。
临终,他把小五子单独叫到身边,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
小五子涕泪滂沱,连连答应。
时光流逝,当小五子即将成为老五子的时候,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有钱人不断光临古镇,纷纷以高得令人咋舌的价格来找他收购老照片。
但是小五子要么说没有,要么说不卖。
后来他说,照片不属于他一个人,他在等待最早一批老照片主人的后代到古镇来。
终于有一天,一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了古镇。
经过反复询问,小五子最后确信他们就是当年那个老外的后人。
小五子带着他们来到龙王庙后院的一个储藏室,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架相当古老的照相机,还有一套外国人的衣服。
小五子指着这些东西说:这就是你们的先辈留下来的。
这套衣服的料子很好,这么多年都没有坏。
家父还曾穿着它装鬼,保证了老照片的安全。
走到储藏室里边,就看到了一箱箱早已发黄的老照片。
小五子找出其中的一箱说:这就是你们先辈最早拍摄的老照片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届高三语文12月份月考试题
高三学年12月知识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新编广西钦州市钦州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
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乡绅是指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
这三者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乡村社会秩序。
乡贤是乡绅中的良绅,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上利国家,下益乡民。
他们有些人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走出乡村,在外为官,但是在他们年老退休之后,选择了回乡养老。
他们深受儒家礼仪教化的熏陶,一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即便是退隐在野,也不忘教化乡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如设义田、修水利、办书院、赈灾民等等。
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具有沟通地方政腐与社会的权利和便利,对于地方政腐的政策,亦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
同时,他们又经常是宗族长,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
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着儒家“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秩序。
从大体上说来,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管理只到县一级。
这就为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使得乡贤对于乡村的治理成为可能。
乡贤属于士阶层,其与乡村发生紧密联系当在宋代以后。
先秦时期的士主要依附于贵族,如张仪、苏秦之辈,纵横捭阖,在诸国之间逞其舌辩之才;吴起、乐毅之属,学得兵法,志在建功立业,他们都很少与乡村基层发生关涉。
秦代不重文教,焚书坑儒,压制读书人,士人虽多散落在民间,但甚至连道德教化的作用也谈不上。
魏晋重门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读书人也多集中在世家大族。
有些可以被当作乡贤的,其影响乡里也只限于道德教化方面。
直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实施,才开始打破门阀对士阶层的垄断。
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
2019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019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2015.12.14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来形容这段残痛的学术冤案。
马老百年后他的墓前有一幅挽联写道: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新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三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
一种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斜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疾俗,慷慨悲歌。
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越来越健全规范。
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要恪守真理,仍需要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甘之如怡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
1.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功利异端斜说瞻(zhǎn)之在前B.残痛甘之如怡和(hè)者盖寡C.竖子昌明民主抡(lūn)起大棒D.申斥愤世疾俗恪(kè)守真理2.为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或短语,准确的一项是()A.明日黄花法治我行我素 B.过眼云烟法治特立独行C.过眼云烟法制我行我素 D.明日黄花法制特立独行3.根据对联常识,在第一段文字□处填入的内容,最准确的一项是()A.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仁敬重B.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仁敬重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C.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仁敬重D.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仁敬重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一直不瘟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理 新人教 版
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论狂狷徐怀谦狂狷不是什么时髦的东西,“至圣先师”孔子对此早有论述。
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是最好的,狂狷是逼出来的。
但他对狂狷没有丝毫的贬义,为什么?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狷者的形象。
他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虽然被后世的统治者尊为国教,但他生前周游列国时,饿得脸上呈菜色,“累累如丧家之犬”,是一个彻底的现状下的失败者,于是退而教书育人,不再求仕。
除伯夷、叔齐之外,较早的狷者还有不要尧的天下的许由,逃避晋文公的封赏、隐居绵山的介之推等,但总起来说,这样的狷者并不多,而且上面提到的这些人都缺少狂的一面。
既狂且狷,是后世出现的阮籍、嵇康、李白、李贽、徐渭等人。
当代称得上狂狷的,一个是大陆的钱钟书,一个是台湾的李敖。
狂狷如此之少,原因有二:一是需要本钱,二是要付代价。
清人叶燮论诗,说诗人须具才、胆、识、力。
做一个狂狷者,同样需要这些本钱。
第一个本钱就是才,而且须是大才。
古人说“恃才傲物”,这是有道理的,没有才,想狂也狂不起来。
咳唾珠玉的钱钟书则说,即使司马迁、韩愈住隔壁,自己也懒得去拜访。
李敖更是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李敖是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包办者。
”“609年的唐宋两代才不过出了八大家,但是60岁不足59岁有余的李敖却是以一当八,早已超过古人今人。
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 版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学年度月份考试高三学年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每个概念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这些概念需要凝结成一个整体,以应对无限丰富的现实问题。
反思当代的审美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梳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以两个概念为例。
一个是“富强”。
民众求富,国家求强。
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以珠光宝气、香车美人“炫富”。
“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观者的眼中却是丑,或者“臭美”。
人们对这种美丑区分的一般解释是:“炫富”是物质追求,审美是精神追求。
以物质和精神来区分“炫富”与审美其实是一个误解。
且看“炫富”的内容,集中于名牌服饰、名酒、名表、名车、名度假地。
奢侈品林林总总,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观念性的符号(“名”)。
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都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比如有一定的质地、色彩、声响等)。
因此,奢靡炫富虽然基于物质,实质却是精神性的。
奢靡与审美都属于精神的追求,意义的深度却有天壤之别。
对追逐符号的人而言,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
追逐奢华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
审美的意象则以意义的充盈见长。
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也能令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
审美和艺术创造体现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例如在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正是为了突出人的因素,戏里的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
2019年秋季期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核对答题题号后对应作答时,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第 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
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
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
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
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广大前业之君。
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
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出贪吃懒做的膏粱纨袴。
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
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12月份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
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职思其居”“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
回头看看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家和万事兴”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
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
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
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
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
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
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
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
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
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
“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
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
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
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
这些乡绅,他们怀着四方之志,在青壮年时期通过科举、铨选,离开家乡,为国家效力。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 )。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
“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__________。
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
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_________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__________。
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_________。
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
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A.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B.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C.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D.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可是守着秘方“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却也不在少数B.有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只是守着秘方“讨饭吃”,这个群体也不在少数C.或许是因为守着秘方“讨饭吃”,故而这类老字号企业不在少数D.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江河日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各有千秋B.每况愈下好整以暇脱胎换骨平分秋色C.每况愈下闻名遐迩浴火重生平分秋色D.江河日下好整以暇脱胎换骨各有千秋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1)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2016级高三(上)12月月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上,从西周之初到春秋之末在精神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贵族阶层,他们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又是文化的领导者。
贵族的精神旨趣是这一时期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整个贵族文化的主体心理依据。
这个阶层鲜明的身份意识、强烈的荣誉感以及对“文”的高度重视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一时期,“文”基本上就是贵族教养的别名,既包含着关于礼乐仪式的各种知识,又包含着道德观念系统及其话语形态。
贵族之为贵族而不同于庶人之处,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特权之外,主要就在于这个“文”之系统。
这里的“文”虽然不同于后世“诗文”之“文”,更不同于现代以来的“文学”概念,但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周代贵族对“文”的高度重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开了古代“文统”之先河。
春秋之末,随着贵族等级制的瓦解,文化领导权亦逐渐从贵族阶层转移到一个新的知识阶层——士大夫手中。
于是士大夫文化渐渐取代贵族文化而成为主流。
士大夫文化也并非一个不变的整体,事实上,它也呈现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春秋之末到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游士文化”阶段,其主体乃是那些或奔走游说或授徒讲学的布衣之士,其思想上的代表便是诸子百家。
到了秦汉之后,才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士大夫文化”阶段。
其主体是那些凭借读书而做官或可能做官的知识阶层,即“士大夫”。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存在一种特有的机制,可以简称为“读书做官机制”——除了帝王及其宗亲、开国功臣及功臣之后、宦官、外戚、地方豪强等分享国家的权力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凭借读书而跻身于官僚队伍的社会阶层,这就是所谓“士大夫”。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语试卷第I 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 1~3 题。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
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
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
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
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
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
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
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
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
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2019届高三语文第十二次月考试题(含)
2021 届高三语文第十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语文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本卷须知: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地域〔黑色线框〕内作答,高出答题地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干净,不折叠,无破坏。
一、现代文阅读 (39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睁开处于一个要点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睁开,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 ?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说明、疏解的深细功夫。
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责备、吸取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好多独到的学术见解。
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以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缺乏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系统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奉与风气而言,佛教实有流行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 “汉室以来,群儒区区维修,千疮百孔,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连绵延,浸以微灭。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此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
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祸乱滔天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芒的一笔。
理论上,他著?原道? ,从社会经济睁开的现实出发责备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睁开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睁开的必然性和历史奉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
内蒙古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问题的研究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提出什么样的文化问题是时代的反映。
在当代,文化成为一个世界热点问题,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所引发的精神失衡相联系,与道德失范、审美价值失落、信仰缺失相关。
人们的精神处于一种饥渴状态,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大大促进了文化的研究。
西方不存在特别突出的文化自信问题。
几百年来,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强势地位,向外输出所谓西方文明,对它们来说,主要是存在文化自大和文化霸权。
西方文明优越论、以救世主的姿态向外输出西方文明与文化殖民,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几百年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观。
虽然近些年也有学者写过关于西方文化衰落的著作,如美国学者阿瑟·赫尔曼的《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但只是对历史上几位哲学家关于西方文化衰落的叙述,跟文化自信问题没有特别直接的关联。
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代中国之所以如此被看重,既是基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苦难和奋斗中民族自强和文化自觉的展示,又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民族伟大复兴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迫切需要;既是对全体中国人树立文化自强自信心的鼓舞,又是对当代一切否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做法的回击,包括一百多年来由于受侵略、受压迫造成的某些人残存的民族自卑情结的解扣。
现在国内国外、网上网下有些言论,贬低中华文化,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歪曲改革开放的历史。
鉴于此,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
“大问题”这个提法是对文化自信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重要地位的重大判断。
“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未来,绘制蓝图,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论和精神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来形容这段残痛的学术冤案。
马老百年后他的墓前有一幅挽联写道: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新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三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
一种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斜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疾俗,慷慨悲歌。
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越来越健全规范。
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要恪守真理,仍需要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甘之如怡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
1.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功利异端斜说瞻(zhǎn)之在前B.残痛甘之如怡和(hè)者盖寡C.竖子昌明民主抡(lūn)起大棒D.申斥愤世疾俗恪(kè)守真理2.为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或短语,准确的一项是()A.明日黄花法治我行我素 B.过眼云烟法治特立独行C.过眼云烟法制我行我素 D.明日黄花法制特立独行3.根据对联常识,在第一段文字□处填入的内容,最准确的一项是()A.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人敬重B.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人敬重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C.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人敬重D.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人敬重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迷信的土壤并没铲除殆尽,像王林一样一些所谓的“大师”凭着传统戏法的伎俩,蒙蔽百姓、忽悠官员,看似玄奥其实果不其然,但个别党员干部、明星对“大师”的所谓“指点”深信不疑。
B.2014年2月27日,依斯坎达尔·艾海提等三人因涉嫌偷越国境在红河州沙甸被捕,但他们拒不供述在昆明砍杀无辜群众的暴恐犯罪行为。
国外有人士认为没有供词罪不容诛,但他们必将受到人民正义的严惩。
C.洛杉矶这座美国的“烟雾城”治霾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全市的十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其中。
我国的一些地方要三五年治霾取得实质性成果,这种目不见睫的政府计划表现出对职能部门的盲目信任。
D.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自有记载以来最强的,预计将在圣诞节前后达到顶峰,并延续到2016年的一至二季度。
澳洲气象官员上午10:00举行发布会,各路媒体记者在大厅里严阵以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带一路”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B.据法新社布里斯班11月16日电,对于南海的岛礁领属争端问题,奥巴马始终不认可美国没有有意遏制的崛起,但强调应当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C.在刚刚公布的金球奖三人候选名单中,C罗、梅西与诺伊尔最终入围,2014年的金球将刻上谁的名字,注定会成为人们热议的未来一个多月时间里的话题。
D.在说书这一行,单田芳可谓世家出身,父亲母亲都是书曲艺人。
他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不仅成为当代“评书四大家”之一,更创下了“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的声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的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并以格律诗的面貌流传至今。
人们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这个历史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
最初词的全称是“曲子词”。
“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所以,“曲子”和“词”都是它的简称。
后来“词”终于占据了优势,成为通用名称,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
曲子词包括民间曲子词和欧阳炯所称的诗客曲子词。
前者可以晚清在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及其他曲子的残卷为代表,后者可以《花间集》为代表。
试将二者加以比较,便可明了词的产生及其初期发展情况。
敦煌曲子词绝大部分是无主的作品;而《花间集》里的作者除少数外,皆有行实可考。
就语言方面比较,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重词藻典雅,而敦煌曲子词则用朴素语言。
词的内容原很丰富,敦煌曲子词保存了原始词的风貌,而《花间集》存词则显示出所谓“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而加以发展的情状。
词在民间初创阶段,体式尚不怎样严格。
到了诗人手里,便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使得形式渐渐固定下来。
经过这样一个阶段,词固然渐失其民间文学本色,但由于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其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词是乐章,因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视其与音乐关系如何,形成了不同的两条道路:创制新调,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的内容。
北宋柳永、周邦彦等通晓音律,既本古乐以翻新调,又善于创作谐合音谱的歌辞。
但张炎评论周邦彦时,还嫌他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可见婉约派对于合乐要求之高。
与此相反的一条道路就是黄庭坚所谓“寓以诗人之句法”,要求“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这样的豪放派把协律放在第二位。
苏轼“以诗为词”更为明显,他简直在词的发展中划下了一条分界线,给词另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前人对苏词的评价大都很高,看法也大体相近。
晁补之说:“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苏轼词的特点是音律渐疏,而内容更为丰富。
作者的性情抱负更能表现于字里行间,因而词境扩大,词体始尊。
因此,苏轼及其同派词人的贡献是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延长了词的生命,使其获得新的发展。
他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些爱国词人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上述两条道路虽各有所偏,但在创作实践中名家仍力求兼顾。
如苏轼的词并非不能歌唱,不过要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晁以道尝见其酒酣自歌《阳关曲》,便说“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至精于音律的词家如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也是词章能手,写了很多传诵至今的词作。
这两条道路一直贯串在词的发展史中并明显影响了词的风格。
大体说来,重视音乐关系者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
(有删改)6.下列关于词的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词,作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讲究格律,流传至今,人们向来把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唐宋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
B.词大致沿着两条道路发展,风格迥异,重视与音乐关系者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二者各有千秋,比较而言,后者以南宋爱国词人为代表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篇章。
C.词是乐章,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创制新调,还是恢张词体,均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
D.词在民间初创时,体式尚不怎样严格,但具有民间文学本色,后来诗人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才使得词的形式渐渐固定下来,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词之所以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是因为词是“曲子”和“词”的统一体,“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B.词在初创阶段语言朴素,作者大多不可考,后经文人考究,其形式固定下来,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其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C.柳永、周邦彦属于主张并实践创制新调、追求合乐,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的婉约派词作者,而苏轼则不属于这一流派。
D.周邦彦的词能歌唱,苏轼的词也能歌唱,不同的是苏词要关西大汉执铁板歌唱。
精于音律的词家如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也是词章能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对词的发展功不可没,其词内容丰富,词境扩大,大大提高了词的地位,影响深远,尽管其词多不谐音律,但自有特色。
B.南宋爱国词人深受苏轼影响,继承并光大了豪放词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词篇,只是其词的艺术价值稍逊于苏轼词。
C.“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
”这些话可印证苏词以诗为词、风格豪放的特点。
D.词在发展过程中,先是因“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从事创作而得以发展,后来又沿着两条道路革新发展,最后到宋代繁盛一时。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12题。
(12分,每小题3分)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
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
始光初,从征蠕蠕(古代少数民族)。
以筹略之功,拜后军将军。
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
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卿以为何如?”浩对曰:“顺智足周务,实如圣旨。
但臣与之婚姻,深知其行,其性果而不慎于去就,不可专委。
”世祖乃止。
初浩弟娶顺妹,又以弟子娶顺女,虽二门婚媾,而浩颇轻顺,顺又弗之伏也。
由是潜相猜忌,故浩毁之。
及克统万,世祖赐诸将珍宝杂物,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
世祖善之。
至京论功,以顺为给事黄门侍郎,赐奴婢十五户,帛千匹。
又从击赫连定于平凉。
三秦平迁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加征虏将军迁四部尚书甚见宠待。
崔浩恶之。
顺凡使凉州十有二返,世祖称其能。
而蒙逊数与顺游宴,颇有悖慢之言,恐顺东还泄之朝廷,寻以金宝纳顺怀中,故蒙逊罪衅得不闻彻。
浩知之,密言于世祖,世祖未之信。
太延三年,顺复使凉州,及还,世祖曰:“昔与卿密图,期之无远。
但以顷年东伐,末遑西顾,荏苒之间,遂及于此。
今和龙既平,三方无事,比缮甲治兵,指营河右,扫荡万里,今其时也。
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顺对曰:“臣畴日所启,私谓如然。
但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
愿待他年。
”世祖从之。
五年,议征凉州,顺议以凉州乏水草,不宜远征。
与崔浩庭诤。
浩固执为宜征。
世祖从浩议。
及至姑臧,甚丰水草。
世祖与恭宗书以言其事,颇衔顺。
后谓浩曰:“卿昔所言,今果验矣。
”浩曰:“臣之所言,虚实皆如此类。
”初,蒙逊有西域沙门昙无谶,微有方术。
世祖召顺令蒙逊送之京邑。
顺受蒙逊金,听其杀之。
世祖克凉州后,闻而嫌顺。
凉土既平,诏顺差次群臣,赐以爵位。
顺颇受纳,品第不平。
凉州人徐桀发其事。
浩又毁之,云:“顺昔受牧犍父子重赂,每言凉州无水草,不可行师。
及陛下至姑臧,水草丰足。
其诈如此,几误国事。
不忠若是,反言臣谗之于陛下。
”世祖大怒,真君三年遂刑顺于城西。
选自《魏书.李顺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摄:统领 B.比缮甲治兵缮:保养C.颇衔顺衔:怀恨 D.未遑西顾遑:空闲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但以顷年东伐②宁许以负秦曲B.①其诈如此②其孰能讥之乎C.①真君三年遂刑顺于城西②因击沛公于坐D.①顺又弗之伏也②蚓无爪牙之利11、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秦平 \ 迁散骑常侍 \ 进爵为侯 \ 加征虏将军 \ 迁四部 \ 尚书甚见宠待B.三秦平 \ 迁散骑常侍 \ 进爵为侯 \ 加征虏将军 \ 迁四部尚书\ 甚见宠待C.三秦 \ 平迁散骑常侍 \ 进爵为侯加 \ 征虏将军 \ 迁四部尚书\ 甚见宠待D.三秦 \ 平迁散骑常侍 \ 进爵为侯加 \ 征虏将军 \ 迁四部 \ 尚书甚见宠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顺喜欢读书,有才能与谋略,跟从世祖四处征战,多次得到封赏,十二次出使凉州,对凉州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然最终因贪贿枉法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