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汉书》记载:“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皆以列侯

继踵,龊龊(谨小慎微的样子)廉谨,为丞相备员(凑足人数,充数)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著

于世者。”造成这些丞相“备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汉武帝削弱王侯实力B.外朝官员逐渐淡出决策权

C.“推恩令”以恩德之名收削藩之实D.外儒内法改变了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26. 宋代随着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完善,世族逐渐退出王朝体制。但后来,宗族日益受到重视。

范仲淹晚年在苏州立“义庄”,以加强本族内的互相扶助;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苏洵也曾

编写自己的族谱;司马光著《司马氏书仪》,列举大家族的规范。这些现象说明

A. 封建王朝的统治安危取决于宗族的形成

B. 宋代宗族重新发展并控制朝政

C. 宗族成为儒学价值观的实践场所

D. 科举官僚制度推动世族的再生

27.“文官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

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明神宗不得不放弃立爱妃之子为储君的想法。这

反映了

A.文官政治的形成B.君臣矛盾的日渐突出

C.官僚政治运行的成熟D.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28.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科技界和企业界针对我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实

际情况,产生了一些讨论:一种观点主张大力进行技术引进;另一种观点则更强调自主创新;

也有一种观点提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下列符合

第一种观点的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新中国初期

D. 明清时期

29. 租界在近现代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下列对上海租界的称谓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是

A.夷场B.冒险家的乐园C.外人居留地D.文明的窗口30. 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

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

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的“新县制”改革旨在

A.放弃一党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B.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

C.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支持抗战D.为持久抗战的提供持久的经济基础31.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Ⅱ”的主要原因是

A. 为完成“一五计划”

B. 正实施国民经济调整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上山下乡运动的大规模展开

32. 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法不进家门”的说法盛行,同时又出现了“当儿

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等现象。由此可

知,罗马公私法的划分导致

A.公法和私法范畴相互融合B.执行中存在上下背离的情况

C.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等同D.公民个体相对于家庭独立

33.“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于工作是神圣

的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

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做后盾,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提出上述观点的是

A. 霍布斯

B. 洛克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34.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

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

据此可知

A. 国家建设要关注农民利益

B.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物质刺激

C. 社会主义建设只能靠激发个人利益才能成功

D. 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

35.“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

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

格吻合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海燕》

41. 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尔德堡格说: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可以说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病毒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防疫制度。政府将应对疫灾视为荒政的一部分,一般以设立施医局、施医送药为主,仅是临时、临事的偶然之举,而受到救助的范围往往仅限于首善之区的京师畿辅一带。……清代,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地方医政体系——医学署、惠民药局,渐次荒废,官方医政体系崩溃。……清代后期,财政拮据,疫灾频频,国家应对无力,只得依靠以赈捐、义赈、义演等民间慈善救助为主的救灾措施。

——李孜沫、陈丹阳《清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建》材料二: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

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国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该决定被认为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在大疫面前,英国职能部门与官员大都能忠于职守,上行下效,英国民众在防疫其间积极配合政府实行隔离,以控制疫情向外扩散,为此不少人不惜以牺牲自身生命的悲壮代价来换取周边邻近地区的安全。至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材料三

清代卫生防疫大事记一览表

——李孜沫、陈丹阳《清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