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推拿学导论

合集下载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

第一章绪论

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引书》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

《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

1.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

2.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

3.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

5.膏摩的运用:《灵枢-经筋》记载用”马膏”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6.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

7.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

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

《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膏摩方:头风摩散

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

《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

唐宋时期:

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按摩科

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2.《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唐代第一科:祝由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

a. 倡导小儿按摩

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

推拿治疗学理论1

推拿治疗学理论1

推拿治疗学理论1

推拿教研室基本理论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推拿治疗的原则推拿治疗的方法其

他知识推拿学常用检查方法头面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腰背部

、骨盆检查肩部检查肘部检查腕与手部检查髋部检查膝部检查踝与足

部检查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调整脏腑推拿的直接作用是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穴

位、痛点(或疼痛部位),间接作用通过经络的连属与传导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对脏腑功能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疏通经络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肢节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使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的目的。所谓“经脉所至,主治所及”就是这个道理。行气活血一、推拿对气血的生成有促进作用。二、通过疏通经络和加强肝的疏泄

功能,促进气机的调畅。三、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推动气血循行,活血化瘀。理筋整复推拿手法对筋伤后产生的“筋出槽、骨错缝”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诸如小关节紊乱、肌腱滑脱、不全脱位、关节错缝、椎间盘突出、肌肉或韧带、筋膜等部分纤

维撕裂等病症疗效显著。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镇痛机制

神经系统手法可通过反射传导途径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刺激作用软弱而柔和,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且产生轻

感;刺激作用较强烈,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促使精神振奋。在沿神经走行方向按压时,可使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起到局部镇痛和麻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采用冷敷、按压、抬高等方法, 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恢复。
失眠
采用头部按摩、揉捏等手法,舒 缓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04
推拿学的临床应用
推拿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康复
推拿可通过刺激皮肤和深层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 统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骨关节疾病康复 推拿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促进关节活动度恢复, 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 著效果。
推拿学的教学评估与反馈
教学评估
推拿学教学评估应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 评估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两个方面。 其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应注重教师 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则应注重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操作水平、临 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VS
教学反馈
推拿学教学反馈是教学评估的重要补充, 应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 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 教学反馈还应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 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满意度 和教学质量。
03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01
02
03
适应症
颈部肌肉紧张、疼痛,活 动受限,头晕、头痛等症 状。
治疗方法
采用揉、捏、滚、推等手 法,舒缓颈部肌肉,缓解 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

《推拿学》-第一章-概论

《推拿学》-第一章-概论
饥、饱、劳、逸” 。
6.与国外的交流: 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等均有较大发展,对外文化交
流出现繁荣局面,我国医学在这一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印度等国。
宋金元时期:
1.治疗范围的扩大:宋金元时期,推拿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除了用于外感、眼科及急 救外,突出表现在开始运用按摩催产法。据记载宋代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 民家妇孕当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 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接间生一男子”。母子皆无恙,其家惊喜拜谢,敬之如神。
清代 1.民间发展
出版专著:清代,出版了很多推拿专著。著名的有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 龙的《幼科推拿秘书》,钱怀钝的《小儿推拿直录》,明代周于藩,清代张振军重编的 《厘正按摩要术》,夏云集的《保赤于推拿法》,此外,在非推拿专著中,如《理渝骈 文》,夏鼎著的《幼科铁镜》,等著作,也有关于推拿的介绍。
5.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脑出血的患者,应在出血停止2周后再行手法治疗。 6.手法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皮肤病等,患处暂不行手法治疗。 7.严重心、脑、肺、肾等器质性疾患。 8.妇女在妊娠期、月经期,其腰骶部和腹部不宜使用推拿手法。 9.剧烈运动后、饥饿或极度劳累时,及体质极度虚弱的患者。
第二章 推拿学的发展源流
推拿起源 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本能的按压、抚摩。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寻求帮助与指导
遇到问题时,要主动寻求帮助和指导 ,向老师、同学或专业人士请教,以 便及时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推拿学学习兴趣?
发现兴趣点
通过了解推拿学的应用范围、治 疗原理、技巧手法等,发现其中 的兴趣点,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参与实践活动
参与推拿实践活动,如为家人朋 友进行推拿治疗,感受推拿的疗 效和魅力,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
注重实践和反思 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推拿技术水平,提升治疗 效果。
熟练掌握推拿技术
掌握推拿的各种技术,包括手法 、操作技巧、穴位定位等,确保 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熟练地 进行。
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
熟悉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了 解不同疾病和症状的推拿治疗方 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地 进行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词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防 止病情恶化。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表现为腰部疼痛、 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 手法治疗、针灸、拔罐等多种方式,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 能,防止病情恶化。
肩周炎
总结词
推拿治疗肩周炎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部活动范围,促进肩周炎的康复。
总结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
详细描述
未来推拿学将进一步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包括生物学、物 理学、化学、心理学等,从而为推拿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 的空间。

《推拿学》 推拿发展源流

《推拿学》 推拿发展源流
• 宋代庞安时运用按摩法催产获得“十愈八 九”的效果。
• 金代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一书中认为按 摩也具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对推拿 治疗作用,提出了新见解。
• 元代名医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记载
明代
• 太医院设有十三医科,进行医学教育,推 拿成为医术十三科之一。
• 推拿在当时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 是本来专指小儿按摩的“推拿”一词,从 明代起,广泛取代了按摩之称;二是推拿 防治小儿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形 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 由于受一地之限,缺乏交流,各地域疾病 的特点和民间要求不同,于是形成了各具 特色的推拿学术流派。这些众多的学术流 派,成为我国推拿学科的一大特色。
• 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推拿与中医其他学 科一样受到冲击。但同时推拿作为一门临 床学科,也吸收了西方医学的解剖、生理 等基础知识,充实了自身。
新中国成立后
• 首先是在儿科杂病临床应用上的发展。
• 其次,以骨伤科疾病为对象的正骨推拿已 发展成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 最后,推拿与其他外治法及药物疗法,在 临床应用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民国时期
• 由于当时的卫生政策不重视中医,尤其不 重视操作型的医疗技术,所以,推拿只能 以分散的形式在民间存在和发展。
• 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 训练。医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 助一定的器具,按特定技巧和规范化动作 在患者体表操作,以达防病治病目的的称 手法治疗;医者根据推拿临床的需要,指 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 疗效的称功法训练。

小儿推拿学-概论课件

小儿推拿学-概论课件

除了应用于自身,人类还会彼此交流经验,互相操作,并逐渐摸索出一些能 医治创伤疾病的简单按摩手法。因此,就有目的地将按摩用于医疗实践并不 断加以总结,逐渐形成了推拿医疗体系,这便是推拿治疗的起源。也可以说, 推拿疗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反应。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故导引按跻者,亦 从中央出也。”其中“导引按跻”即指推拿疗法,“中央”即我国中部地区, 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安阳一带,为我国古代推拿术的发祥地。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对按摩的起源、诊断、作用、 适应证及按摩手法与工具等有许多记载。其中,按摩手法提到按、摩、推、 揉、弹、抓、切等十余种,治疗的病证有痹证、痿证、口眼斜、胃痛、麻木 不仁、厥证等急、慢性病证。另外,对按摩工具也进行了描述,《灵枢九针 十二原》中,将“九针”中的“圆针”和“锭针”的形状、大小及用途进行 了说明。
隋唐时期
是中国推拿疗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医儿科学形式的奠基时期。在隋朝,官 方医疗机构中设立了按摩科,为当时设立的四个医学学科之一。按摩科中设 有按摩专科医生,职务等级分别是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生。唐代沿承隋 代医疗机构特点,但编制上人数有所削减,并增加按摩工。按摩博士在按摩 师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推拿疗法,开展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
第一章 概论

推拿治疗学PPT课件

推拿治疗学PPT课件
第2页/共77页
2、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3、各种出血症,如便血、尿血等。 4、烫伤与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等。 5、结核病、肿瘤及脓毒血症等。 6、外伤出血,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等。
三、推拿的注意事项 1、除少数手法如擦、推、掐等法,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操作外,治疗时必须用治疗巾覆 盖被治疗的肢体或局部。 2、治疗过程中要操作认真,态度严肃、不能边操作边嬉笑,谈话等。 3、要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操作时伤及患者皮肤。
第3页/共77页
4、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 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5、孕妇的腰骶部、臀部与腹部等均禁用推拿,女性在经期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6、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或极疲劳后,或剧烈运动后,或过饥过饱后以及酒醉之人等, 均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7、每次推拿的时间,一般在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 程间隔3~5天。 四、推拿的介质 介质,是在手法操作前,先涂擦在治疗局部的一种药物制剂。
3、外科中的乳痈初期、褥疮和手术后肠粘连等。 4、妇科中的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 5、儿科中的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疳积、痢疾、便秘、尿闭、夜啼、遗尿、惊风、 百日咳、肌性斜颈与小儿麻痹症等。 6、五官科中的声门闭合不全、咽喉痛、鼻炎与近视眼等。 二、推拿的禁忌症 1、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丹毒、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完整版推拿学教案

完整版推拿学教案

完整版推拿学教案

教案:推拿学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推拿学的基本概念、推拿手法和推拿治疗。其中,推拿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推拿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推拿手法包括推、拿、按、摩、揉、捏等;推拿治疗包括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推拿学的基本概念、手法和治疗。

2. 学会基本的推拿手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操作。

3. 掌握推拿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推拿手法的正确操作和应用。

2. 推拿治疗常见疾病的操作方法和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推拿模型或人体模型。

2. 推拿手法图解或视频。

3. 推拿治疗图解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推拿治疗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推拿学基本概念:讲解推拿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推拿学的基本情况。

3. 推拿手法学习:讲解并演示推拿手法,包括推、拿、按、摩、揉、捏等,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推拿手法。

4. 推拿治疗学习:讲解并演示推拿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如颈椎病、腰痛、关节炎等,让学生掌握推拿治疗的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手法,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推拿手法和治疗技巧。

六、板书设计

1. 推拿学基本概念:推拿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2. 推拿手法:推、拿、按、摩、揉、捏等。

3. 推拿治疗: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七、作业设计

1. 简述推拿学的基本概念。

2. 列举五种推拿手法,并简要介绍其应用。

3. 简述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推拿学的基本概念、手法和治疗。

01推拿学基础-绪论

01推拿学基础-绪论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由原来简单的 下意识动作,发展成为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掌握 的一种具有高度技巧的医疗活动,成为中医学中别 具特色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起源于劳动(人类的本能)
• 肢体受冻
摩擦
取暖
非药物 疗法
• 外伤疼痛
抚摸
止痛
• 打呃咳嗽
拍打胸背部 止呃止咳
•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验不断积累发现:手法 用力方向不同,对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从而产生各种用力方向不同的手法。
(三)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证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
(4)儿科疾病:
如:肌性斜颈、脑瘫、厌食、疳积、腹泻等。
(5)五官科疾病:
如:近视、耳鸣、耳聋、鼻炎等。
(6)其他:
如:美容、减肥和医学保健等。
(三)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证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
注意:推拿的治疗范围广、但并非对每一种病症都
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需根据不同疾病及不同的病理 阶段,把握好手法能产生的主治、辅助、参与的不 同作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无效甚至有害的, 应避免。
• 如:从最原始的按(向下用力)发展成摩 (四周用力)
• 向上用力——拿法 • 向前用力——推法、擦法 • 旋转用力——揉法
• 向里(对称挤压)——捏、搓法等
(二)先秦时期
• 《导引图》最早的自我推拿图谱※ 搓腰、揉膝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⑵ 望体态 《灵枢·寒热病》云:“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 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指出肢体损 伤及受风寒均可导致肢体活动不利,称之为体惰。注意观察体 态,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骨骼及筋脉损伤,或因感受风寒 致痹、致痿,可出现肢体活动丧失及各种保护性体态。如小儿 桡骨小头半脱位呈前臂旋前,肘半屈曲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使脊柱代偿性侧弯。望体态是骨伤科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内容,应予重视。
可编辑ppt
4
而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传》记载:“上古之时, 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桥引、案扤、 毒熨……”,更是把推拿治疗的实际运用上溯到遥远的 上古。而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到 的“膏摩”一词,代表了推拿介质的出现。
可编辑ppt
5
魏、晋、南北朝时期 导引按摩作为养生寿世的重要 手段受到世人的推崇。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记有“按 摩经导引经卷”;《肘后方》亦载有“令爪病人人中治卒 死”的急救治疗手法。
可编辑ppt
21
推拿基本治法
▪ 推拿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其基本治法亦以中医基本理 论为依据,不外乎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使气血 复归于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内经》云:“寒者热 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 ,散者收之,损者益之。” 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病 的一种疗法。手法的治疗作用取决于: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质 ;二是手法的刺激量;三是施术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因此 ,不能单纯地用手法的性质和刺激量来概括推拿的治疗作用 ;同样,也不能单纯地用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来说明 推拿的治疗作用。对推拿治疗作用的研究必须把手法的性质 和刺激量以及施术部位(或穴位)三者结合起来。 根据手法的性质和作用量,结合治疗的部位,推拿治疗 有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

《推拿学》第一章 推拿发展源流

《推拿学》第一章 推拿发展源流
❖ 《圣济总录》中明确地提出:对按摩手法要进行 具体分析,而后才能正确认识按摩的作用和临床 应用。提出了按摩具有的作用和可达到的目的。
❖ 宋代庞安时运用按摩法催产获得“十愈八九”的 效果。
❖ 金代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一书中认为按摩也具 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对推拿治疗作用,提 出了新见解。
❖ 元代名医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记载了利用 身体重力进行牵引复位的各种方法。
❖ 此时期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问世。《小儿按摩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被收录于杨继洲 的《针灸大成》一书中。
清代
❖ 医学分科数度变动,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认为推 拿是“医家小道”,有伤大雅,太医院不再设推 拿专科。
❖ 但推拿无论是在临床实践上,还是在理论总结上 仍有一定的发展:
❖ 首先是在儿科杂病临床应用上的发展。 ❖ 其次,以骨伤科疾病为对象的正骨推拿已发展成
当前
❖ 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发展。治疗疾病的方法正在逐渐从偏重于手术和 合成药物治疗向重视自然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方面 转变。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推拿专业人员与国 外有关医学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
❖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为推拿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机遇和空间。推拿事业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 期。
❖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介绍了体外心脏按压抢 救自缢者的方法,并提到对四肢重滞的患者的治 疗法。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前提:选择 合理的手法操作
关键:根据不同病证、 不同病位、不同体质, 合理选择手法的作用 部位、作用层次、作 用方向、作用频率、 作用功力
一 调整脏腑
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则气血化生不足, 阴阳平衡失调,人体功能减退,即所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 产生的基础。推拿具有调整脏腑、平衡 阴阳、促进气血化生和运行的作用。
推拿疏通经络的作用体现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谓“经脉所至,主 治所及”。如运用推桥弓治疗高血压,即通过其平肝阳而令血压下降;在肝胆 经所过的胁肋部,运用搓摩胁肋的方法,可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而使胁肋胀痛 缓解;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分支“入齿中”,临床常用掐按合谷穴的方法治 疗牙痛;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四总穴歌中“腰背委中求”,其原因就是因 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腰背部。 现代研究证实,长时间柔和的推拿手法,可抑制中枢神经,而兴奋周围神经, 提示推拿对经气的调整作用,一部分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并通 过神经的反射调节,作用于各脏腑器官组织,达到调整内脏功能来实现的。这 种调节、疏通经络作用的大小,与推拿时手法操作的经络穴位(或部位)的准 确与否、手法作用时间的长短、刺激量大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 例如,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客于经络,使人体产生肌肉酸痛僵硬等不适症 状,此属经络“不通则痛”理论;通过推拿手法的治疗,可使风、寒、湿邪外 达,经络疏通而痛消,此属经络“通则不痛”理论。故《素问·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 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医宗金鉴· 正骨 心法要旨》说:“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说明推拿具有明显的疏通经络 作用。

第一章 推拿学基础

第一章  推拿学基础
手法可促进肌肉舒缩活动 ,当肌收缩组织间压力增高, 推动静脉血回流,肌舒张组织间压力降低更多动脉血通过毛 细血管网流向静脉,促进了软组织内血循环使血流量显著增 加,这样肌肉的一紧一松尤如〝水泵〞推动血液活跃了血循 环,可起活血化瘀,瘀去而生新的作用。
(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手法作用与损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 祛瘀,理气止痛。 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 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 被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手法和功法可以起到松 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推拿学
第一章 推拿学基础
对一个推拿医生的要求
要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
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
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规Leabharlann Baidu。
掌握好手法的操作方法和治疗原理,在临床上灵
活运用手法。
推拿练功(要有强健的体魄)。。
积累经验。
目录
一、推拿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二、推拿学的发展源流(自学为主) 三、推拿的作用原理 四、推拿的治疗原则与治法 五、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六、推拿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处理 七、推拿学的学习方法
我国按摩术最早起源于河南洛阳一带黄河流域。 《金匮要略》——首创手法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等病症的 方法。 首次提出“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等法并 列。
鍉针、圆针

推拿学导论

推拿学导论

•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医生运用推拿 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 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属 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黄帝内经》和《黄帝岐 佚 伯按摩》(已佚)反映当时 推拿独特的治疗体系已经形 成。

在这两部医著中,推拿 所占比重之大,表明了推拿 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推拿学习方法
• 推拿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中医临床学科。推拿医生 不仅要通晓中西医基础知识、诊断及辨证论治方法、推拿专业理论 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能适应推拿临床工作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手法 操作技能。

在医学基础理论方面,要特别强调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 经络、营卫气血、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和西医的解 剖、生理、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物理诊断等内容的学习。尤 其要熟知人体的解剖结构,运动生理、N节段和十四经络的循 环、常用 穴的位置、作用等,这些在推拿临床尤其有实用价值。

• 秦汉时期既是推拿独特治疗体系的形成时期,也是推拿发展史 上第一个承前启后的鼎盛时期。 • 推拿治疗体系形成以后,其发展经历了晋唐官方的重视,宋金 元的重视手法分析,明清的小儿推拿崛起,各推拿流派纷纷涌 现等重要阶段。
晋唐时期
• 隋太医署首次设立了按摩博士。 • 唐开始了有组织的推拿教学 :设立了按摩科, 将推拿医生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 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按摩 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 • 自我推拿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葛洪 《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方》、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自我推拿的广泛开展,说明 推拿疗法开始注重预防保健,注意发挥病人与 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一门系统科学。主要研究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适用范围等。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成书的两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和《黄帝歧伯按摩》(已佚)反映当时推掌独特的治疗体系已经形成。在这两部医著中,推拿所占比重之大,可以看出推拿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更为注重对手法的分析。《圣济总录》首列“按摩”专论,对按摩疗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推拿专论。首先,作者就按摩的含义及按与摩的区别进行了解释:“可按可摩,时兼而用,通谓之按摩。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其次,作者认为应当将按摩与导引分别开来:“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而解之,益见其不思也”。接着,作者对按摩治疗的机制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雍敝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悍者有所归宿。”这一论断,被认为是对按摩机制的精典概括,多次为后世所引用。而后,作者以《内经》原文为基础,对推拿疗法的应用范围详加阐发,指出在何种情况下,“按之痛止,按之无益,按之痛甚,按之快然”。这一区分,对于推拿疗法的临床运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圣济总录》中这篇推拿专论文字虽不长,但就推拿疗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透彻,结论准确,对推拿疗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这一时期,膏摩疗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太平圣惠方》记载了六首治疗目疾的摩顶膏,为膏摩治疗眼病的最早记载,该书还首次记载了摩腰膏,是历代医书中记载膏摩方最多的医书,对后世膏摩发展影响巨大。金元四大家中,对推拿介绍最多的,首推张从正。他在其著作《儒门思亲》中将按摩列为汗法之一,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超越前人的独特见解。《世医得效方》中所载肩关节脱位的坐凳架梯法、髋关节脱位的倒吊复位法和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等都可以替代拨伸手法,是推拿史上的重大发明,开辟了中国医学史上以器械牵引治疗骨科疾病的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推拿发展的主要成就集中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第一,推拿古籍得到全面的发掘和整理,并出版了大量推拿新著。这一阶段整理再版的推拿古籍除多部小儿推拿专著外,有内部刊物《二指定禅》、《一指阳春》等。对古代推拿医籍的发掘作出了贡献。推拿新著有以基础理论与临证知识相结合的通俗著作;有以临证专科形式出现;有以流派和独特到的经验见长,有专论手法、功法也有集大成之类的巨制,如《中国按摩大全》、《中国推拿》、《中华推拿大成》、《推拿大成》等等。综观这些著作,其共同特点是推拿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增强,在推拿原理方面有所突破,增加现代研究的佐证,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多结合西医学的诊断和解剖知识。第二,推拿实践及临床经验的总结日趋科学化。科学文化的进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推拿实践也日趋科学化。医疗实践方面丰富经验的积累和现代医学知识的教育使推拿医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如诊断方法上,已不再仅局限于中医传统四诊,现代医学的X线诊断、超声波检查、肌电图、CT检查、核磁共振等已为广大推拿医师所掌握。在治疗方面,门户之见逐渐消除,推拿医师已掌握了一整套辨证论治的理论,理、法、方、术,择善而从之。全国各类期刊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推拿论文,对推拿各方面进行了科学总结,对推拿临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推拿教学体系日趋完善。自1956年10月上海卫生学校开办了推拿训练班起,推拿教学就从过去师带徒形式走上了正规教育的途径。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全国各中医院校相继成立推拿专业,完善推拿专业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教育体系,为中医推拿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推拿教学活动在全国各中医院校全面展开,而且对外交流也日益加强,推拿教材方面也具备了各种不同体例,不同层次的教材。近十年来,俞大方主编的《推拿学》,一直作为各院校采用。随着推拿学科的发展,教材将分为《推拿学基础》、《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练功学》、《小儿推拿学》等课程。第四,推拿科研发展迅速。从本世纪50年代起,推拿科研人员运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对推拿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如运用神经生理学中闸门控制学说较为完满地解释了推拿镇痛原理;推拿前后血液及淋巴管液循环速度差异明显,可能是推拿消肿化瘀的作用原理之一;推拿降血压,效果恒定,推拿后血液中5-HT含量增加;捏脊疗法明显促进小肠的吸收功能等等。第五,总结和创造出许多新的推拿疗法,如耳穴推拿,足穴推拿,第二掌骨推拿法,运动推拿,推拿麻醉等。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是推拿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推拿著作和刊物的出版和推拿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总之,推拿自本能按摩行为,经历漫长多月的不断积累,至《黄帝歧伯按摩》和《内经》成书终于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治疗体系的临床学科,不仅在理论上得到总结和提高,而且经当时名医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倡导和运用在临床也更成熟和广泛,而且富有特色。因此秦汉时期既是推拿独特治疗体系的形成时期,也是推拿发展史上第一个承前启后的鼎盛时期。
第一章推拿学导论
数千年来,推拿医学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在重新认识天然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优越性时,推拿这一传统的不药而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案、折技、眦、扶形、摩娑。推拿一名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1549年成书)中,其文曰:“一小儿得其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指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其后问世的小儿推拿专著则纷纷采用。这一名称的演变,反映了手法的发展和变化,使推拿疗法更接近科学合理,是推拿发展史上一个巨大飞跃。
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要略》中,首次将膏摩疗法列为预防保健方法之一,还介绍了一首用于推拿治疗头风的摩散,方仅附子与盐两味,但后世“摩顶膏”之类,皆从此出。仲景还详细记载了推拿救治自缢方法,此法为医学界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救治溢死的科学记载,是推拿史上值得骄傲的杰出成就。名医华佗倡导“五禽戏”,使导引按摩向仿生学靠拢,为后世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其治病善用膏摩,是第一位将膏摩广泛用于临床的医家。
自夏商周以来,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史称先秦时期,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曾有不少医书流传于世,后因兵战火,率皆亡佚。诸子百家对医药之论也只是一鳞半爪。因而对这一时期的推拿成就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本世纪考古学的两项重大发现,即殷墟甲骨卜辞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的记载。
殷人迷信鬼神,患病时以祷告祭祀为灾祛病的主要方法。因而甲骨卜辞中记载的疾病虽多,用医药治疗之事却甚少。在甲骨卜辞中,有四个字与治疗有关。,表示人手在另一个人身上或袒露的腹部抚按。该字隶化后写作“付”即是“拊”字的初文,意为摩也。,表示一人卧病在床,该字隶化后即为“”字,心腹病之谓也。甲骨卜辞中有多条记载推拿治疗腹疾,说明在当时推拿治疗某些腹部病痛效果是不错的。,象用手执锐器以刺袒腹之人。,像一人卧在床,施以草药或艾疗治病。但从所有的甲骨卜辞中,至今尚未找到用针灸或药物治病的具体记载,更没有出现与这种医疗职务相关联的医师的名字。这同甲骨卜辞中多处出现按摩师用推拿治病的记载是无法相比较的。这只能说明除祭祀之外,殷人的主要治病手段是推拿。推拿比针灸,药物的使用更早,更普遍。换句话说,推拿是殷人发明并擅长的。
明清时期,是推拿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鼎时期。首先,在小儿推拿方面,推拿专著出现了零的突破。数以十计的小儿推拿专著纷纷面世。如四明陈氏的《保婴神术》乃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为杨继洲之《针灸大成》所收录,太医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称《小儿推拿全书》)属单行本流行最早者;周于蕃的《小儿推拿秘诀》描述小儿推拿八法最为精彩;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附录儿科常用方药,被誉为清代最善之本;夏禹铸之《幼科铁镜》匠心独运,与诸书存异处甚多,更作“推拿代药赋”,令人耳目一新。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最为详晰,条理清楚,是小儿推拿之入门捷径,徐谦光的《推拿三字经》朗朗上口,烂熟于胸必临症应手;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博采众家之长独创体例,成为一本集光绪十四年之前小儿推拿疗法大成之专著,屡经翻印。该书首次提出小儿推拿八法,即“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等等。这标志着小儿推拿独特治疗体系的形成。其次,成人推拿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可谓百花齐放,流派纷呈,诸如正骨推拿,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眼科推拿,外科推拿、内功推拿、保健推拿,真是举不胜举!因此,明清时期是推拿发展史上一个较为全面发展、总结、创造的时代。
第一节推拿的起源与形成
推拿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史前时代,人类打猎开荒以充口腹,折技垒石以筑巢居,缝革连衣以暖躯体,跋涉劳顿以寻生资。所有这些都会造成跌仆折骨之类的损伤,因之人类本能地以手按以止血,摩以消肿止痛。经过漫长的日积月累,终于总结出一些原始的推拿方法,而使之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秦汉时期是推拿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我国推拿史上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歧伯按摩》与《黄帝内经》同时问世。从分类来看,此书应以记载保健按摩为主;从医学源流来看,此书与《黄帝内经》应同出于一个医学流派。很可能《黄帝内经》以论病为主将针灸作为治病的主要手段;《黄帝歧伯按摩》则是以养生为主,将推拿作为主要保健方法。令人惋惜的是,这部篇幅长达10卷的推拿学巨著,未能免于战火,早已亡佚,致使我们无法窥视西汉以前推拿学发展的全貌。然而,在《黄帝内经》中却记载了大量的推拿文献,这多少让我们得到一点慰籍。综观《内经》全书,可以看出,秦汉时期推拿独特的治疗体系已经形成,这部巨著中许多条文是对殷商以来推拿疗法的理论总结。《内经》指出了我国推拿发源发在我国中央地区,相当于现今河南洛阳一带,这正是殷商人的疆界,与甲骨卜辞中有关推拿内容是吻合的。望闻问切诊是推拿学中最重要的诊断方法,将推拿手法,运用到切诊中,以加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在《内经》中比比皆是,《内经》充分肯定了推拿的治疗作用,认为推拿具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疏经通络、退热宁神等作用,同时提出推拿要注意补泻,注重与针灸、药物等其它方法的协同配合。《内经》中记载的手法也很丰富,有按、摩、切、扪、循、拊、弹、抓、推、压、屈、伸、摇等方法,这些方法中以按摩二法运用最多,故而当时以按摩称之。《内经》中还对推拿方法锻炼的测试提出了要求,认为从事推拿必须要有健康百度文库体魄和强有力的双手。《内经》中的主要推拿工具是九针中的圆针和针,圆针用于泻法,针用于补法。总之,《内经》对推拿学的贡献和影响,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最重要的是,《内经》奠定了中医基本理论。其中的主要内容,如脏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学说,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也都成为推拿学中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马王堆帛简医书中以《五十二病方》涉及推拿治病最多。该书中的推拿疗法有下列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记载了推拿发展史上最早的药摩和膏摩。从其制作过程的简单来看,明显处于初创阶段。二是推拿时运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工具,如治疗疝气的木椎,治疗小儿用的钱匕,最富特色是一种“药巾”,用以治疗某些性功能障碍或进行养生保健,这应该是推拿保健史上的一大发明。其实推拿最早最原始的工具是砭石。砭石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砭石其功用也不同,故砭石并非仅用于针刺。推拿工具的使用,使推拿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第二节推拿学的发展
推拿治疗体系形成以后,其发展经历了晋唐官方的重视,宋金元的重视手法分析,明清的小儿推拿崛起,各推拿流派纷纷涌现等重要阶段。本节将据史实,简要地介绍各时期推拿学发展的重要成就。
晋唐之际,封建君主逐渐重视推拿疗法。隋太医署首次设立了按摩博士。唐太宗则在随代已有的基础上,建立了规模更大,设置更加完备的太医署,并在其中设立了按摩科,将推拿医生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开始了有组织的推拿教学。自我推拿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方》中都记载了许多自我推拿的方法,如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巢元方在在《诸病源候论》的每一章节,均附有养生导引法,尤其重视摩腹养生之术。自我推拿的广泛开展,说明推拿疗法开始注重预防保健,注意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药物与手法相得益彰的按摩疗法又有了很大发展。葛洪十分重视膏摩的运用,是第一位系统论述膏摩,使膏摩证、法、方、药齐备的医家。他说:“病有新旧,疗法不同,邪在毫毛,宜服膏及摩之”;强调:“摩时宜极力,令作热,乃速效”“向火以手摩”;“日两三度”,“数百遍佳”等。《肘后方》记载了葛洪常备膏摩方有8首,这些膏方多出名医之手。《外台秘要》在《刘娟子鬼遗方》膏摩催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盐摩与汤摩两种催产方法。该书中罗列诸多膏摩名方,且多有出处。这一时期推拿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如《唐六典》说推拿可除八疾,即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外台秘要》说:“如初得伤寒一日,若头痛背强,宜摩之佳。”推拿也正是这一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及欧洲。
民国时期,是推拿发展史上承上启下,形成流派的关键阶段,这些流派包括一指禅推拿、经络脏腑推拿,点穴推拿,腹诊推拿,内功推拿,滚法推拿,胃病推拿等。这些推拿学术流派的发展多是“以师带徒,口授心传”的方式继承和传授,并且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一时期出版的一些推拿学术著作图文并茂,通俗易通。1933年出版的黄汉如著《黄氏医话》是目前见到的第一本推拿医话。该书记载了作者数十年间运用推拿治疗疾病的验案和心得,介绍了一指禅推拿的来源和特点,惜未及具体手法,使后学者无法窥得其中奥秘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