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_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__省略_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_4C_ID_何克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

学习与思考之四

——

—关于“首要教学原则”与“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学习《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关于“首要教学原则”与“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等内容的心得、体会:一是先简要说明现有“首要教学原则”的基本内涵,二是评介首要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三是阐述关于“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贯彻实施方式与实施效果。

[关键词]首要教学原则;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复杂技能分解;认知任务分析[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何克抗(1937—),男,广东大埔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E-mail:hekkbnu@。

一、引言

许多教师、特别是教学设计专家,多年来都在对众多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与思考,力图从中寻找出这些理论与模型共同遵循的说明性原则。这里的所谓说明性原则,是指一个关系——

—它在适当的条件下总是正确的,而不论涉及具体的教学计划还是教学实践;一项教学实践就是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一套教学计划就是一套处方性教学实践。这里所要确立的、需共同遵循的说明性原则具有以下三种特征。[1]第一,在一个特定的教学计划中,学习被促进的程度是与践行这些原则的程度直接成比例的。

第二,这些教学原则在任何传递系统中都能被实施,也可以通过使用任何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实施。

第三,这些教学原则是设计导向的,而不是学习导向的;它们与创建学习环境及其产品有关,而与描述学习者如何从这种环境和产品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无关。

通常认为,能够最好地符合上述特征的说明性原则是“首要教学原则”。下面我们就对首要教学原则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与价值逐一进行评介。

二、“首要教学原则”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二部分(“策略篇”)第14章的开头,就是对首要教学原则的介绍与评述(该章由M.David Merrill,Matthew Barclay和Andrew Van Schaak撰写[2])。

所谓首要教学原则是指Merrill在对众多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于2002年提出的一组说明性原则。他的结论是,所有这些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都首先要遵循这些共同的说明性教学原则,所以被称之为“首要教学原则”,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Task-Centered Approach)。学习者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时,学习就会被促进;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包括“组件技能”(Component Skills,也称成分技能)的展示与应用这两个方面。

2.激活原则(Activation Principle)。当学习者激活相关的认知结构时,学习就会被促进;这里的激活过程受到“回忆”、“描述”或“展示相关的先前知识与经验”等活动的引导,若学习者能够回忆或者获得一个

[文章编号]1003-1553(DOI:10.13811/ki.eer.2013.10.007

组织新知识的结构时,激活效果就得以提高。

3.展示原则(Demonstration Principle)。当学习者观察到所学技能的展示,并且这种展示也与所学内容一致时,学习就会被促进;若学习者受到指导后能够把特例和普遍规律联系起来,则展示效果将得以提高。

4.应用原则(Application Principle)。当学习者参与到新习得知识或技能的应用中,并且这些知识或技能与所学内容的类型一致时,学习就会被促进;若学习者得到指导,并且这种指导将逐渐从后续任务中撤离出来时,应用效果将得以提高。

5.整合原则(Integration Principle)。当学习者把新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这种整合是指向对于新知识与技能的反思、讨论或辩护时,学习就会被促进;若学习者能公开展示他们的新知识或技能,则整合效果将得以提升。

能充分说明首要教学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它与德国赫尔巴特(1776—1841)追随者所设计的“五步骤教学法”有很大的相似性。[3]这五个步骤是:

(1)要求学生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激活);

(2)呈现新学习内容(呈现);

(3)把新内容和先前学习过的观点联系起来(整合);

(4)用例子说明新学习内容的要点(展示);

(5)对学生进行测试以确保他们学到新知识(应用)。

三、“首要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首要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首要教学原则所倡导的“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二是首要教学原则中所关注的“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等四项原则。

(一)首要教学原则倡导“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

第14章的作者认为,首要教学原则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有成效的、有吸引力的教学都是“以任务为中心”(也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在这样的以任务(或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情境中,总是先向学生呈现一个问题,然后教授相关的教学内容成分,再向学生展示和解释这种内容成分是如何去解决问题或是如何去完成整体任务的。

能最清晰地阐明在教学中倡导“以任务为中心方法”重要性的例子是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的实际应用。

范·麦里恩博尔(Van Merri觕nboer)于1997年提出的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也称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简称4C/ID),着眼于复杂学习任务的训练。该模型对于首要教学原则把教学的中心定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任务上,然后在这种任务的情境中去教授相关内容成分的知识和技能,给予了基于实践研究的强有力支持。[4][5]

这种“以任务为中心”(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是把问题解决与更直接的问题成分(指问题的内容成分)的教授紧密结合起来,但是这与“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不同。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置于合作小组内,由教师给予他们资源和问题,并要求他们自主建构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不给予或只给予最低限度的指导);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中激进建构主义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缺乏指导的情况相比,“以任务为中心”(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必要的指导。2004年Klahr和Nigam曾对这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做过对比性实验研究:[6]在实验中,同类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以任务为中心的有指导的直接教学;另一组采用只包含最少指导的“发现式学习”。教学内容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中的复杂变量。以任务为中心的直接教学小组可以观看教师的演示和接受教师的指导,而发现式学习小组则完全由学生自已去实验、去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接受以任务为中心的直接教学的学生和发现式学习小组的学生相比,能够对科学挂图有更广泛、更丰富的科学判断。[7] Mayer[8]和Kirschner等人[9]也曾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前后,通过多种研究的回顾和比较证明,那些只包含最少指导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并不奏效;而包含必要指导和展示在内的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才更为实用,也更受师生们的欢迎。

(二)首要教学原则关注“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

第14章的作者强调,首要教学原则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它是所有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都要遵循的共同原则,还因为任何有效的教学过程都与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这四项活动的重复循环密切相关,所以该章作者也把这四项活动的重复循环,称之为“教学循环四阶段”。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当前众多文献研究的结论,本章作者对四个阶段中每一阶段应该关注的重点,给出了具体的说明:[10]

在激活阶段,应向学生提供(或帮助学生去生成)一个能组织所学内容信息的心智结构;在展示阶段,所提供的指导应当能够帮助学生把新的信息与这一心智结构联系起来;在应用阶段,所提供的训练与指导应当帮助学生去应用这一心智结构以完成任务;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