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应对转型发展的路径探析

合集下载

张家口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名单

张家口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名单

张家口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名单根据张家口市人民政府[2009]36号文件发布的《张家口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的规定,张家口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工作已于近日结束。

共评出获奖项目220项(著作26项,论文194项)。

现将获奖项目予以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如有异议,可向市评奖办公室投诉,电话:2015024,按《张家口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办理。

市长特别奖:空缺著作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张家口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尧舜史迹考》曲辰等《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贾金凤《身心之间——医学人道主义思想研究》李振良《晋察冀边区(张家口)文化研究丛书》晋察冀文化研究会《口梆子发展史稿》孙汉章等《王绩考论》郎瑞萍著作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节制美德在中国》李箭飞《晋察冀边区首府——第二延安”张家口》王英等《体育运动的力与美》叶翀翔《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建设》袁爱莲《中国式包容性增长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冯玫《ESP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刘彦哲《张家口文史》第十三辑(抗战专辑)市政协文史委《康保地名溯源》李殿光等著作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郭飞等《地方高校增强服务社会职能研究》陈新亮等《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教育事业研究》贾巨才等《会议管理》段军等《汉语修辞研究》张立娟《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第14期 2014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张家口教育史研究》郞琦等《传统建筑速写艺术——古建画忆》张迪妮等《钢笔速写技法》王琬等《张家口市桥东区工商行政管理志》刘献栋等《尧天舜地溪之源》霍万清论文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关于青年信教群众教育问题研究许广灵等论权利与权力视野下党的群众路线岳春宇等崇礼滑雪场安全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闫磊磊等构建新型健康良性互动检律关系的四个有效途径苏喜民等张家口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调研报告)刘守义等1978—2013年官厅水库面积变化的时空分析马振刚等基于会计体系对京张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边玉花等河北省农民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及扩大对策研究李云翔等张家口市房地产业市场环境调研报告丁万星等冀西北地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梁俊仙等冀西北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新政治经济学思考闫晓静等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视野下的农民生态美育研究牛伟等我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肖立新等元代上京纪行诗与冀西北文化产业研究刘宏英等强化“六措”解决“六化”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育人精准化刘格等倡导先行与实践滞后:清末“切音字”的社会流通研究刘晓明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大学生社团发展的路径刘晓慧等从文学到影视——《平凡的世界》何以长盛不衰范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邢莉娜等提高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市民文明素养策略研究史默林大学生创新教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孟悌清等张家口市旅游景区景点汉英翻译的规范化研究王立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及模式研究——以蔚县剪纸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张育频等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赫鹏飞等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完善路径杨丽娜等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的当代阐释罗翠梅等高校“全员育人”人才培养路径探析李肖峰等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应用探讨王迪等从战略的视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文化产业融合的研究吴友石论文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生存和健康权益优先保障之位阶构建——以人民法院优先执行涉民生案件为研究基础赵洲国内信息价值相关研究综述李英等河北省西红庙村依托公共政策创新发展邓卫新张家口市承接地方立法权问题研究丁满臣国外低碳社区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英国贝丁顿社区为例王淑佳等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对张家口社会组织的调查屈辉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创新研究田醒东强化法治思维建设的途径——建立和完善法制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阎玮等某三甲医院中层管理干部队伍配置的SWOT分析及对策张雪冬等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方合林等从严治党的时代意义及全面推进马艳春基于GIS与RS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金的确定郭慧敏等张家口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布局研究宇小兵等基于两部定价契约的生鲜农产品在线零售商与物流商协同博弈王禹等基于分形理论的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变化研究孔伟等高校教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措施王华彪等张家口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报告李孟波等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模式及制度框架研究刘娟等基于TOC及ERP的农资物流系统研究王月荣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研究段宏煜等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靖超等我省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赵华等张家口市旅游产业建设研究胡雅娜等创新人才涵养机制,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刘建军等环京津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作用探析——以河北尚义县为例刘建玲等申奥项目融资渠道和方式探究李强等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曹宇等江南神腿刘百川尚武情怀考究周兴波等发掘文学富矿砥砺人生梦想文学教育对人性品格塑造的影响郝润强汉字简化之同音替代浅析杨泽林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以张家口市某高校为例梁进龙等论《史记》中曹无伤告密及被杀的原因贾知洵《简•爱》的女性意识思考王欣等试论王绩的“会意”理论及其诗歌叶会昌等电视访谈节目中情感话语的特点及语境顺应性分析杨晓红等《舞动奇迹》的节目特色与文化内涵贾凡等浅析《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俞丽芳等北洋时期察哈尔都统考略阎晓雪教师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建构王建国等HTML5技术对构建“农村书屋”平台的启示杨新明炎黄蚩“三祖大战”对中国文化的构建侯智芳等“三位一体”发展性评价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孙耕梅等关于“汤显祖与世界读书日”正讹等三则考辨及感想王喜明张家口方言词汇的民俗文化内涵研究张丽茹汉语指人专名词语的语义泛化探析王丹等打造体育专业特色品牌——英国拉夫堡大学田星等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李敏等用核心价值夯实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路径研究李勇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策略研究——基于“个体唤醒”与“外部促进”的视角崔新玲等论生态道德观在文学教育中的渗透丁洁等影片《心灵捕手》中“爱”的主题解读常京宏春秋吴国音乐评论家季札雅乐审美思想研究王鑫等电视剧《大河儿女》音乐的艺术魅力孙晓丹等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动画的延伸设计李小慧等试析建国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设计的发展潘斌军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运用研究——以智能终端软件开发课程为例叶永飞等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对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实践改革的启示王小丽等医院科研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潘利民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探索——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李汉超等大数据时代二级学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贾绍宁等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培婷等学缘结构视角下的教师队伍优化策略朱迎玲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庞炜等英语文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杨柳等康保二人台与社区音乐文化相结合的解决思路赵静等关于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的粗浅看法刘明河等论文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关于提高大学生安保意识和安保素质的探讨张建明新中国城市建设的样板和试验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市政建设研究张金辉等张家口市属高校大学生锻炼态度评价及应对策略刘超等建设数字城管实现平安城市的发展对策研究——以张家口为例任晓霞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党建如何创新李树德加强农民法制教育引导农民依法维权杨艳姣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李彦武欠发达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提高途径研究——以张家口为例左俊楠等河北省普通高校学生BMI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王光军等论做好群众工作加快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研究赵慧杰等网络公共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赵巍等高校辅导员工作法制化探究庞轶芳等两岸四地面临的反恐形势及合作策略赵予广地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黄文芝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张金凤张家口市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治研究武文涛等网络舆论所面临的问题与引导对策郭丽娟等推进张家口市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践与思考张亚瑛等京津冀一体化视域下张家口市人才流动及发展对策研究张晓星等智力资本入股对企业劳资分配影响分析刘印芳等以校企联合为载体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白振荣等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基于对张家口市社会养老机构的调研张亮亮等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殷婕等运用动力机制,促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张寅晓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代学民等加快发展张家口市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贾慧慧京张生态关系与张家口市贫困问题关联分析李文红等蔚县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白美丽等简析转型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羡萌供求关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研究林青等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法律环境的构建和笑寒聚焦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常海霞等申办冬奥会对张家口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王永莉等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孙晓璐等冬奥会背景下张家口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祁颖等基于“申奥”背景下的张家口旅游发展战略张锦户籍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历史的回顾与启示薛志清等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崔会拥等发展滑冰运动助推滑冰产业发展张素君张家口市招商引资与经济合作研究杨存良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张家口创意文化产业融合首都发展对策探索刘奇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电影产业发展研究李彦武等桥东区“双创”资金运作思路田晓娟慕课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冲击与解决对策刍议王海东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郭义有等网络环境下微格教学与教师技能训练的运用研究胡世锋申奥背景下张家口跨文化交际准备策略研究张晓鹏等张家口地区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外语语言环境分析徐海涛等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网络与数字阅读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魏晓峰现代性视域下蔚县剪纸艺术产业发展的三种模式王曦彤等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王媛丽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张勇高级英语课程活动多模式设计的案例分析——依托Blackboard教学平台单慧芳等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图书馆多样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黄先涛等资源共享背景下革新图书馆文化服务模式的思考康丽峰等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途径思考宋丽娟等智慧馆员金字塔型能力结构解析王金娜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杨薇等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转变及创新研究马骥华张家口市中小学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杜鹏等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席美珍等住区户外交往行为及其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李春聚等新媒体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破冰王冬梅等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刍议莘岩等建议在省市党校图书馆系统内建立总分馆模式的可行性乔文羽等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研究曹翠等加强物理开放实验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魏作余等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要慧琴《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研究田俊杰精品曲艺应具备的条件朱凤翔宋豪放词中的愁情童晓云涿鹿鼓楼调查报告王雁华河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张树伟等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析——斯嘉丽和王熙凤形象的比较分析马文博等英语报刊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研究赵倩等探究“三祖文化”之涵义马轶男张家口市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建设策略研究李晓颖等音乐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探索董丽等浅析翟希贤合唱声乐作品中的艺术审美刘春丽中西方文学中的法主题探析郑磊等清末民国时期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特征勾正刚等词汇消歧失败分析任万芳河北省历史街区景观重现策略探析刘海燕等浅析网络语言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姜云龙等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周婧婷地方本科院校应对转型发展的路径探析朱飞等浅议苏童作品中错位的家庭伦理江亚平京张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对张家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任立峰等申办冬奥会对张家口英语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赵飞等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张梁等实物期权理论在风力发电项目决策中的应用研究高红等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张家口为例郭海霞等申奥视野下高校体育文化对当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影响杨天洋等以微博为载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刘琳等张家口跨文化语言交际发展及助推奥运经济之作用梅芳等。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本科教学评估整改报告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本科教学评估整改报告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本科教学评估整改报告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2012年12月10日至13日,以蔡敬民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本着“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严格遵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通过走访、座谈、听课、实地察看及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工作,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

在完成各项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考察意见》(录音稿),并在全校领导干部及师生代表大会上作了反馈。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学校党委、行政及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

经过全校上下对评建工作的总结和充分的讨论,确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整改思路和主要任务,把整改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

现将我校近一年来的整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对学校的总体评价是:“以评促建”成绩比较突出。

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确;服务地方意识强烈;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四个促进”的效果比较显著。

专家组也就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1.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

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培育的方向的选择都很好,但要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学校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

2.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

在考虑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加大教师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继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要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资源保障机制,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拟授奖项目的公示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拟授奖项目的公示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专著类13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研究报告类19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高职规划教材类4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专著类9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研究报告类35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研究报告类)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高职规划教材类1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专著类6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研究报告类31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研究报告类31项)
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拟授奖项目名单(高职规划教材类5项)。

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及改革趋势分析

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及改革趋势分析

公关论坛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及改革趋势分析文/高芙蕖摘要: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充分解决供需错配、办学效益和人才质量较低等问题,推动教育思路和教学手段的转型,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教育模式。

文章从多个维度出发,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和改革现状,立足困境,廓清思路,改进方法,掌握趋势,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改革趋势;分析研究引言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国内共有高等院校3103所,在校生规模达到4655万人,同比增加225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坚持与时俱进,坚持自我变革,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科学的资源配置,培养技能高超、效能卓越的专业人才与技术人才。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和改革现状分析系统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和改革脉络,实现思想认知的有效调整,从整体上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总体方向与基本要求,为后续发展改革思路的梳理、路径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通过对高等教育模式深刻调整,满足各个时期的人才需求。

具体来看,1949年,国内高等院校205所,在校学生12万[1]。

20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教育部门制定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对高等院校进行了重组,通过接收、改造旧院校,建立新院校等手段,健全专业学科,吸纳优秀师资力量,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高校教育模式。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1956年应届毕业生1350人,同比增长150%,为国家建设和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依托高考制度的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建立和优秀学生对外交流机制的健全,极大增强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搭建起“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基本架构。

《文山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次

《文山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次

《文山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次边疆史地研究自然与民生:清代云南雹灾时空分布及其成因研究 杜香玉(1:1)清末民初广东商帮在云南的时空分布与崛起 白义俊(1:11)近代迪庆藏区开发与民族关系互动研究 陈 静(1:18)口述环境史的环境记忆与环境认知研究初探——以滇池污染治理变迁为例 袁晓仙(1:24)滇西农村反贫困道路中发挥生态优势研究 孙爱真(1:32)生态文明视阈下乡村振兴的云南路径选择与探索 聂选华(1:36)清代楚雄地区的儒学教育 侯官响(2:1)《蛮书》与新旧《唐书》中关于南诏记载之比较 刘金泉(2:9)云南迤西三大商帮的历史功绩与现代价值 姚建峰 田生湖(2:14)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集市功能及变迁研究——以马关县都龙口岸集市为例 陈嘉欣 张子龙(2:18)环境史视野下的东川泥石流灾害研究综述 徐艳波(4:1)论南诏与唐朝、吐蕃之关系——从年号变迁的视角 方 冬(4:8)《云南省政府公报》军事史料价值研究(1937年7月—9月) 罗杨焱(4:13)边缘视角·一体思维·多元格局——刘义棠《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基本内容与学术贡献 杨泽宇(4:19)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建议 李艳琼(4:29)当代多民族地区农村人群出现个体化倾向——以景洪勐宋阿卡人的生活变化为例 王建超 孙海梦(4:35)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文化:人的集合体的规定性 王光斌(1:45)社会治理视域中的地母文化价值研究 尹绍菊(1:52)浅析花腰彝剪纸样式的文化内涵 李 朦 杜 渐(1:58)关于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当下思考 刘 刚(1:62)《沧海遗珠》考略(上) 周雪根 熊秀梅(1:65)《滇事总录》述评 高宇航(1:73)民国广南地志资料点注(之四) 李亚丽 杨永福(1:78)浅析古典进化论学派和功能学派对当代民族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王天法(1:83)I“文山苗学文库”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吴正彪 张 杰(2:22)《壮族六十甲子纳音》考释 罗祖虞 李有开(2:28)《沧海遗珠》考略(下) 周雪根 熊秀梅(2:33)广南县克宽村壮族濮侬支系祭“者”仪式研究 杨景方(2:40)诺邓村“利市”的调查研究 罗金丽(2:44)土家族吊脚楼象征意义的人类学考察 向青松 李雅宁(2:48)南宁方言的“粤化”与广府文化的形塑 陈灿龙(2:53)文化: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 王光斌(4:40)2018年苗族文化研究综述 刘志靖 伊纪民(4:46)云南壮剧器乐曲牌——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十七 许六军(4:52)广西“壮族三月三”的当代变迁 宋雪琴(4:56)关门节中的仪式音声——基于西双版纳景乃村的调研 王 健(4:61) “藏回”:一个含括的概念——基于云南藏区“藏回”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马斌斌(4:65)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为例 高尚卿 毕晓红 毕 东 李春艳(5:1)西双版纳勐龙镇傣族“滴水文化”的内涵探讨 崔 宇(5:7)姚安县彝族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人类学考察 胡周艳 李若青(5:12)少数民族“非遗”的沉浸式跨文化传播——一场壮族婚礼的媒介性启示 白云武(5:15)《指路经》中的苗族精神世界分析 侯 健(5:20)论白族民俗中海棠象征及其文化内涵 王倩倩(5:25)从哈尼族文化起源神话看仪式与非仪式文学的关系 刘嘉宇(5:29)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 廖春兰(5:34)壮剧研究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蒙季秋(2:59)壮剧小戏见证云南壮剧发展历程 陈茂兵(2:63)壮剧中的一曲壮歌——论历史壮剧《冯子材》的独特艺术表达 黄巧燕(2:67)历史研究论明初散毛土司与中央的关系 陈文元(5:38)海岱、中原地区新石器早中期祭祀遗址对比研究 屈 谱(5:43)II从唐后期(公元780-880年)的政变看待宰相对宦官的态度 王浩淼(5:47)严复对甲午战争的若干看法 戚庆雨(5:53)对历史人类学理论发展的几点思考——历史的存在、书写以及反思历史人类学 彭 伟(5:57)文学·语言研究浅析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中顾曼璐的双重身份 王 方(1:88)大理剑川白语称赞构式的动态性研究 杨丽婷(1:91)浅谈广南壮语和泰语的“一”和“二” 莫安忠(1:98)丘北曰者壮语声韵调分析 杨桂丽(1:106)晚清湖湘宗唐诗人述论 朱银花 刘红麟(2:71)浅析《许三观卖血记》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 李 娜(2:76)中国文章价值与民众关系 陈万博(2:80)文山话ni 55 “尼”的共时功能调查初探 邹雨橙(2:85)国内濒危语言问题的研究进展 杜 浩(2:90)起伏的人生与文风——张九龄序铭文阶段风格特色浅析 杨玉静(4:72)《书谱》考辩 潘玉福(4:76)云南拉基语语言活力调查与评估 兰良平 恩荣泽 龙 婵(4:80) “乡愁”叙事与民族精神表达 冯艳华(5:62)延展、超越直至返乡:《默庐试笔》中空间叙述的特征与旨归 于子然(5:66)修辞之于英语转移构式 赵 勇 马怀忠(5:70) “听”“聆”的同源关系及历史演变 刘越昕 武 璠(5:74)高等教育研究修辞普遍性的证据及其结果研究 赵 勇 马怀忠(1:112)大学英语项目课程与地方经济开发整合的探索与思考——以文山学院为例 那丽芳(1:117)基于本土文化的“项目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李永仙 王志丹 马崇梅 丁晓娥(2:94)基于项目教学的泰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以文山学院非泰语专业学生为例 李啟英 张 静(2:99)应用型定位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文山学院师范专业的调查 陈雅风 徐国娟(2:103)新闻学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以文山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 黄加运(2:107)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道法术器” 刘 伟 庄立会 丁长春 田 萍 陈 云(3:85)III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 董卫花(3:89)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技术与应用教学模式探索 王 超 周海攀(3:93)运用AHP法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模型 王祥玲(3:97)化工类学科新生专业认知调查分析研究 房 禹(3:101)“新时代”德育工作与儒家乐教的结合 张小雨(4:87)教学艺术创造能力在高校“金课”中的价值 马怀忠(4:93)地方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刘 睿 李春波(4:97)审核评估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李金莲 刘 超 唐爱华(4:103)社会主义优越性何以在中国实践成功 张国伟(4:108)云南边疆高等院校纳入少数民族工艺途径探究 吴化雨(5:80)“双创”背景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探析——以文山学院为例 陈红惠(5:86)社区参与:新建本科院校学术发展的策略 王艳梅 徐明祥(5:89) “双高计划”视域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探究张 旭 李玉爽 葛阿萍 戴晓东 徐光晨(5:95)浅析梵高素描作品中的组成要素 刘 刚 苏应蓉(5:100)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元思辨能力调查 曹 敏(5:104)边疆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甘启颖 王 焱 (6:67)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李艳艳(6:72)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第二个重要极限公式的探索 李林婧(6:75)基于问题解决理论的“数学分析”概念教学模式探究——以“曲率”概念教学为例 李荣玲(6:79)单指标混合效应模型的有效估计及变量选择 阙 烨(6:82)“工程力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张智聪 吴 丹(6:86)BIM技术下工程制图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吴 丹 张智聪(6:89)教学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文山学院教学实习现状 周建松 胡展育 陈 静 胡国贤(6:94)基于实验课模式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唐洪亚(6:99)基础教育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李延芳 杨兴涓(2:111)农村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以某镇中心完小教师为个案 罗 瑞 邓选梅(2:115)重点中学学生自尊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研究 邓选梅(3:106)探究一类斜三角形的新解法 罗荣建(3:110)IV高校班委会+班主任助理小组班级管理模式探析 毛发仁(3:113)洱海流域农业转型升级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樊静静 杨运星(3:117)初中阅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蒋晨玥(4:114)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刍议 苗顺芳(4:118)浅析美国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董卫花(5:108)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插图分析及其选编策略 夏 芬(5:112)社会热点如何走进高中语文课堂——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进课堂为例 何青璘(5:117)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核心要点探析 杨艳红(6:103)低成本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为例 沈光先 田 宽 冯 靓 罗文华(6:108)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立德树人的教育审视 李开文 张江燕 王 萍 闫巧珍(6:113)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农村中小学体育的机遇与挑战 朱承敏 任朝阳 李荣峰 陈志伟(6:118)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三七叶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宋建平 张志信 娄 洁(3:1)32种石斛属植物的氨基酸分析及营养价值评定李洪潮 常 征 丁长春 高明菊 冯光泉 刘 伟 沈清清 胡展育(3:5)药用部位和加工方法对紫菀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王 蓉 赵美英 郭伟娜 程 磊 方成武(3:12)紫背天葵光合日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陈 云 刘 伟 胡 彦 冯 欢(3:18)云南省甲螨名录 胡展育 周建松 赵 芳 詹云静(3:22)滁州地区老鸦柿资源分类研究 贾雪晴 刘传富 姜自红 涂清芳(3:29)三七花复合饮料的研制 周家明 王莹莲 王朝梁 马 妮 冯光泉 赵 爱(6:1)民族药小红参对照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张容溶 闫倩玲 张玉洁 张文斌(6:5)PEG模拟干旱对三个辣椒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刘 伟 黄 勇 胡展育(6:8)不同配比基质对红叶石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江生泉 薛正帅 江文林 张香杨(6:12)代的部分遗传表现 姜自红 卢 漫(6:15)金丝皇菊与阴歧油菊及杂交F1UPLC 法同时测定紫菀中三种绿原酸类物质的含量 王 蓉 李斐然 郭伟娜 史学礼 (6:19)云南文山市石漠化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沈清清 赵 芳 胡 彦 吴风志 胡国贤(6:23)化学与化工研究HPLC法测定肝豆灵片的盐酸小檗碱和芦荟大黄素含量 栗进才 陈默涵 黄 鹏(3:33)纯氧曝气系统中活性污泥特性研究 江雪姣(3:37)V数学研究Nekrasov矩阵线性互补问题误差界的新研究 李艳艳(3:40)严格α2-对角占优M-矩阵A的A-1∞进一步研究 周 平(3:43)信息技术研究教务管理系统辅助录入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曹 知 王崇文(3:47)众数线性回归模型的局部影响分析在森林火灾中的运用 朱桂玲 胡晓飞(3:50)区域经济研究盘龙河流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探析 夏永竹(3:54)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征分析与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谈 思 明庆忠 刘宏芳(3:59)“南展西扩”战略下云南省冰雪产业发展研究 季 文 张 平(3:66)战时的茶业统制与近代云南茶业发展——以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考察中心 胡肖言(3:71)印度的茶叶产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肖 军(3:79)中越开放对滇桂交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影响 刘小燕(6:30)以良好家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文山市古木镇阿车村委会石缸村为例 李金梅(6:36)云南省姚安县左门乡精准扶贫政策有效执行研究——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视角 秦丽芳 陈 艳(6:41)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柯月嫦 吴映梅 柯玉婷(6:47)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剖析(2000-2010)——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实证分析 李联廉 苟鸿蒙(6:53)蒙自开埠与滇越铁路通车对云南近代对外贸易格局的影响 于 欣 (6:61)·第33卷 终卷·VI。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

第40卷 学术专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6月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刘 薇,罗 刚,胡 煜(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成都611730)摘 要:成都工业学院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建的第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坚定应用型发展道路,探索解决长期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难点痛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抓牢八个坚持,初步实现整体转型。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都工业学院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9)S1-0242-03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XJYX2017B03)作者简介:刘 薇,女,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罗 刚,男,成都工业学院教授。

胡 煜,男,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成都工业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也是陈毅元帅的母校。

学校一直坚守成都本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办学实践、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定力、抢抓机遇的敏锐与勇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办应用型大学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2015年8月,《成都工业学院章程》经教育厅核准,明确了“以质量和特色为立校之本,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依托行业优势,以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素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层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并逐步确立了“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办学思路。

同年学校还出台了《成都工业学院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七个方面二十八项主要任务和十大保障措施,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改革方案突出了学校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一致性。

湖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科院校结题情况公布10

湖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科院校结题情况公布10
李先跃
湖南女子学院
王丹、王春梅、刘是今、杨芳
合格
69
XJK013QTW001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公开与新闻处置研究
田华
湘潭大学
梁海燕、段王洁、邱灿、刘晓丽、覃岚、刘中望、蒙志军
合格
70
XJK016ALL001
走向整全的人:一种生命论的教育哲学家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
樊杰、刘向辉、张福华、黄鑫、申斐、孙意远、熊金菊、刘莉、彭庆
姚力之
湖南城市学院
文巧平、熊分岸、何静令、钟真、曾芝兰、张小云
合格
49
XJK015CJG002
日本私立大学治理机制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借鉴研究
蔡利妮
湖南城市学院
匡艳、方琦、刘纯一
合格
50
XJK014BGD010
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田旺兰
湖南城市学院
蒋练军、邓曙光、李梦醒、蒋冬初、肖湘
汤放华
湖南城市学院
何亮云、阳红珍、宁启蒙、薛姝、胡亮才、曹国辉
合格
42
XJK015BGD012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职业化转向研究
刘祥友
湖南城市学院
彭龙英、钟应春、臧志文、何妤娜
合格
43
XJK014CGD009
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工程方向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提升研究
刘洋
湖南城市学院
合格
56
XJK014BXL004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
曹十芙
湖南农业大学
胡义秋、黎志华、朱佳、刘文俐、银小兰
合格
57
XJK015CMZ00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
研究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10.13
•【字号】
•【施行日期】2014.10.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
目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其他各有关单位: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科〔2014〕18号),各高校、各区县开展了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科组专家评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网上公示无异议,共确定16项市级重点项目、150项市级项目,现将各类项目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沪委宣〔2009〕188号),本次确立的16项市级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请各有关单位及项目承担者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以便做好立项工作。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联系人:劳南怡、熊立敏
地址: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
联系电话:64184439、64182088
附件:1.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2.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10月13日附件1
附件2。

1 本科评优结果资料

1 本科评优结果资料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田旺兰 徐赞 尹穗琼 游姣婧 张宁 张帅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刘青萍、晏 湖南中医药大 峻峰、周燃 学 犀、周知、 湖南中医药大 徐特立回湘任职考(1924-1927)——以湖南 叶利军 学 《大公报》为中心 谭晓风 张斌、李技 红 张斌、张慧 春 危静 朱芊 阳海辉 湖南中医药大 学 怀化学院 怀化学院 怀化学院 南华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 南华大学设计 与艺术学院 中医院校任务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研 究 湖南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及对策 研究——基于沅陵县乡村教师培训需求实地 调研的分析 文化自觉视阈下音乐国培课程本土化建设思 考——以怀化学院音乐“国培计划”实施为 例 “绿色课堂”视阈下的音乐教学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体系实施中大学生学 习需求与规律探索 建筑学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风景园林课程的教学 改革和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复合型工程技 术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理工科大学生英语自我控制学习研究 学习者性格对英语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土化教育视角下的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研究 “双百课程”的学生考核与评价 浅探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 的构建与现实意义 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 习教学探讨 地方本科院校优质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改革--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法学专业本科生参与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主 要困境与风险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美学概论”课程实 践性教学的改革对策 独立学院下数学 文化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 研究 大学基础课程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及就业力影 响的研究 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声乐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社会工作实践与专业人才培养“错位”问题 及应对 网络语言次文化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研究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 论女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 课程成绩与就业薪资关系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模型研究 高校教师在慕课风暴中的审视和定位 《点评近现代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纲 要”教学的新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人力 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新媒体下基于专业导向培养的大学英语混 合式教学变革》 《探讨现代二胡教学当中奥尔夫教学理念的 应用与发展》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古典舞教学中学生表演素质的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瓶颈及解决路径探析

新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瓶颈及解决路径探析

随着 高等 教育大众 化及 规模 的不断扩大 ,以及前所未有 的 改革力度 ,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次新 的历史性机遇 , 这 同时
教学实践实训相对 比较薄弱 ,再加上应用 型人才 的培养需要一 个过程 ,因此培养 出来 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 求, 特别是 随着 地方 经济的快 速发展 , 社会对人才 的需求量 以及
( 一) 新建地方高 校应该依 托地方产业优 势 , 科学定位 人才
培养模式 在高等教育 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高校应找到本校 的立足点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0 9 —
和生存发展空 间, 科 学准确地定位办学特色 , 进 而确立人 才培养 模式 , 这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前 提。一般情况下 , 地方 高校所处 的
由己” , 一方面是 由于刚建 , 无法确 定哪些专 业是学校 特色甚 至
是地方 的特色 , 就会在考虑本地 区经济发展需求 的情况下 , 盲目 增设专 业 , 简单地将此作 为学科建设上 的“ 新” I l _ , 于是 仓促开设

些专业和课程 , 却不能为地方服务 , 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
为新建地方高校发展的瓶 颈。

需求层次也会越来越高 ,例如笔者所在 的学校 由于地方经济发
展急需高层次的 I T人才 , 但是我们学校 目前还 只是 在培养初级 的技术人员 ,该类型 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求。
( 四) 新建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 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 高校 , 加强与与地方企业 的合作 , 是其 立足的基础 。 然而地方高校 由于建设 的时间比较短 , 很多理论还 无法很好 地在实践中得到印证 , 而且 , 很多企业对学校 的了解也 很少 ,通常他们寻求 的合作 的高校都拥有雄厚的实验支撑或者

地方高校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高校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高校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径探析作者:刘运玺刘全振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3年第07期作者简介:刘运玺(1983—),男,河南南阳人,南京工业大学,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刘全振(1981—),男,山东聊城人,南京工业大学,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方属性而导致其在教育竞争中面临诸多生存和发展压力,其快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地方高校要突破困境,必须调整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积极面向区域社会需求,立足区域实际,走一条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现实困境;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76—02一、地方高校面临的发展困境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称之为“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大多经历了规模扩张、飞速发展的阶段。

但随着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其发展的内涵欠缺和驱动力不足日益明显,特别由于地方管理这一属性,使地方高校在“两cai”上面与部属院校的差距越来越来大,甚至有些地方高校的如何“生存”都成问题。

首先,在资金来源方面,与部属大学相比,地方高校获得的拨款和补贴相对较少,资金来源有限。

“从2006年中央部门普通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对比看(包括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全国中央部门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7053.96元,而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12544.49元,中央部门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2倍多。

”[1]十一五以来,关于地方高校增加生均拨款的呼声越来越高,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也逐年增加,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要求“2012年各地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

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化转型——以Z大学S学院为例

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化转型——以Z大学S学院为例

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化转型——以Z 大学S 学院为例原珂,唐灿,孔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积极引导与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和高校自我发展的难点问题。

通过对Z 大学S 学院应用化转型发展必要性、转型目标、转型路径、转型任务和保障措施的分析,重点探讨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化转型发展的策略选择,以期为我国其他层次本科高校向应用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915(2021)01-0100-11DOI :10.16387/ki.42-1867/c.2021.01.009一、引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顺应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而做出的高等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难题的深层次变革。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同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和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也均明确提出,地方高校要破解趋同发展难题,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进行转型发展。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再次明确提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很大程度上,积极引导与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①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和高校自我发展的难点问题。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9年6月15日,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234所,其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有1123所,约占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91%。

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中有民办高校417所,其中独立学院有257收稿日期:2020-11-05投稿网址·在线期刊:http :///jhdx_sk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独立学院转设风险防范和推进机制研究”(BIA2002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的战略机制研究”(17YJC880100)作者简介:原珂,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唐灿,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孔坤,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探析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创设以来,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专业发展现状与专业发展前景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

与成熟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社会声誉度不高等状况。

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应用性,能够很好地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状况。

结合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探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87-0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国内创设于1998年,到2012年全国大约有500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发展方向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并未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大幅提升,反而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面临“建设瓶颈”。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在重新审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本文主要以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状况为例,探讨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一)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办以来,学生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人到2010年后基本保持在50人以上,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

在专业开设初期,社会对其了解不够,许多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社区服务和第三部门管理等,未能正视专业发展的潜力。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定位日益清晰。

(二)学科建设凸显应用特色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做大做强一个专业需要多维并举,凝聚学科优势。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探索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彰显专业的应用性特色。

2006年以来,学院与宜春市政府合作,开展各项资政服务。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随着 教育体 制 改革 的不 断深入 , 以及 省 ( 市) 部 共 得 了 自己生 存 、 发 展 的“ 根据地” 。可是 , 当师 范 院校 建 等举 措 的实施 , 一 些著 名高 校和科 研机 构也 积极 参 自以为巩 固 了 自己 的领 地 , 为 了寻 求更 广 阔 的生 存 、 与到 地方 经济社 会 发展 中 , 地方 政府 相应 地加 大 了对 发展 空间 而 向外 拓展 时 , 一 些有 实力 的综 合性 大学 也 这 些大 学 的支持 。这一 举 措 对 地 方大 学 的发 展 产生 在组建 教育 学 院 , 或 吞并 教 师 教 育机 构 , 已经 将触 角
部属重 点 大学 之 间的距 离 , 使 地方 师范 院校 面临着 全 校 以培养基 础教 育 师 资为 主 , 必 须跟 上 时 代 步伐 , 向 方位的、 更 为激 烈 的竞争 , 且在 竞争 中处 于劣势 。 ( 三) 地方政 府 对地 方 大 学 的认 同度 和 关 注 度有 所 下 降 社会输 出高质量 的教 师人 才 。 在 高 等教育 这一 庞大 的生态 系统 当 中, 师 范 院校 很显 然是抢 先 占据 了教师教 育这 一“ 生 态位” , 已经 获
境也 发生 了深刻 变化 , 呈现 出一定 的特殊 性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7
的方针 , 重点支 持 国内名牌 大学创世 界一流 或建设 高
作者简 介: 卜红 双 ( 1 9 7 2 一) , 男, 辽 宁沈 阳人 , 辽 宁师 范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从 事 马克 思 主 义 中国 化研 究 a


地 方师 范院校 面临 的形势
近些 年来 , 国家在 推 进“ 科 教兴 国” 战略 过程 中 ,

《莆田学院学报》2019年总目次

《莆田学院学报》2019年总目次

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陈启庆 (1. 42)
融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分析
程丽英ꎬ 陈宋洪 (1. 47)
湄洲岛妈祖信仰圈的群体传播现象探究
杨邦勇 (1. 103)
北宋广州知州兼劝农市舶使方慎言墓志铭初考
陈振宇 (3. 1)
阮莉立 (3. 25)
2019 年 12 月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银行借款合同中加速到期条款的法律性质探究
张子越 (3. 30)
基于需求弹性与规模经济的高铁定价策略分析
林国建 (3. 36)
中国漫画广告产业发展之路探析
妈祖文化融入志愿服务实践的功能及路径探讨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新思路
林建胡ꎬ 陈志勇ꎬ 李文芳 (3. 99)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的策略探究

吴佳清 (3. 104)
新时代妈祖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朱新华ꎬ 陈美容 (4. 1)
封建政权与妈祖文化认同的适时 “ 在场”
———以 “ 权力-游戏” 为研究视角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日纪录片叙事特点比较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
———以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 NHK 广播公司的传
新媒介下的数字文学产业化发展模式
统文化纪录片为例 林娟芳 (3. 68)
基于符号学视野下的杨德昌电影探析
———以 « 一一» 为例
刘锦滢ꎬ 侯 凯 (3. 74)
尚 进 (1. 78)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 D568 音乐语言与戏剧性观念
解析 柯晓东 (1. 83)
微视频主题创作教学法的创新应用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方汉孙a ,周春火a ,吴国强b ,梁惜梅c *(a.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b.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c.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地方高等学校尤其是享有较好口碑、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高校,承担着吸纳和培养本地大学生的重要职责。

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的质量,并进一步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而这种影响又将反过来引导和刺激地方高校的发展,形成专业发展与人才配给的良性循环。

江西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一所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地方高校。

本文通过研究江西农业大学近10年来各专业的招生与发展情况,分析地方高校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历年招生情况分析江西农业大学2009—2018年的招生人数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且能通过合理的调整当年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来把控总体招生人数(图1)。

这表明学校在扩大招生的基础上,能够严把学生入学质量关,没有盲目追求招生数量。

2018年学校有21个专业(总共59个专业)由二本升为一本,实行一本分数线招生。

地方高校专业升级,既可以满足部分优质学生的求学需求,又可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地方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为落后地区的优质学子提供更多更广的求学途径。

二、专业招生情况分析依据学生就读学院的比例情况(图2)可以看出,江西农业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是经济管理学院、软件学院和工学院,而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如与农林牧业相关的学院,年平均招生人数低于学校7.14%的平均线。

这一结果说明,社会与经济的需求导向胜过学科优势导向,学校的热门专业是社会需求量较大的新兴专[摘要]地方高等院校承担着吸纳本省生源的责任,而毕业于地方院校的学生也大多就职于高校所在地,这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近10年来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和各专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地方院校招生稳步发展,热门专业是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而传统优势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有待加强。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教材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教材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教材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张小俊;吴伟丽;黄谦;王荣荣
【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40)1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之下高等教育领域做出的战略决策。

对新时代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教材管理体制、教材建设、教材编选、审核、监督、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工作创新机制,并
从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入手探索新形态教材创新发展途径、构建应用型本科教材选编、评价、监督、反馈体系,提升教材工作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探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教材建设新路径。

【总页数】6页(P24-29)
【作者】张小俊;吴伟丽;黄谦;王荣荣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科研处;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传媒学院宣传部;河北北方学院教务处;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1
【相关文献】
1.转型发展期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期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讨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5.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以泰州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探析董国豪;阮期平【摘要】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学科和专业建设环境发生重大转换,实际工作存在突出问题,探索提出学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思路至关重要.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五个关键要素——项目、队伍、平台、特色专业和应用学科,横向上互为支撑且内在统一,纵向上渐次递进,是学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的逻辑基础.实施学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需要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发展方向,推进配套体制机制改革.【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5)007【总页数】7页(P44-50)【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一体化【作者】董国豪;阮期平【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621000;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100083;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定位相对明确,但是有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清,特色不明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

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

本文所说的“地方本科院校”,即是泛指这类高校。

学科和专业是高校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基石,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最具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也是第二次转型的主要落脚点。

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对地方本科院校能否顺利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转型发展是一条新路,既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大胆尝试,勇于实践,也需要高教战线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探索新知。

文章提出学科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力求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一)学科和专业建设环境发生重大转换1.发展阶段从差异化向均衡化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初期,主要通过迅速扩大规模的手段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张凤婷;马硕言
【期刊名称】《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7)6
【摘要】随着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民办本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摆在面前。

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应审时度势,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打造特色精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章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建议:科学准确确定办学定位,指导特色发展;学科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依据地方产业链需求打造学科专业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原则;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发展潜力;坚持开放办学,“借力”发展特色。

【总页数】4页(P29-31)
【作者】张凤婷;马硕言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发展环境研究——以陕西六所民办本科院校为例
2.中华传统文化类社团在民办本科院校发展路径的研究——以长沙医学院为
例3.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民办院校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以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为例5.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研究——以全国首批15所职业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 ; 加 强转 型质 量评 估 , 增 强转型 效果 , 多措 并举 , 从 而 实现 地 方本科 院校 的成 功 转型和 特 色
发展 。
关键 词 : 地方本 科 院校 ; 转 型 内容 ; 办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9 8 1 ( 2 0 1 5 ) 0 9 — 0 0 2 9 . 0 3


问题 的提 出
随着 世 界许 多 国家 的高 等 教 育 进入 大众 化 和普 及化 阶段 , 多样性 已成 为 现代 高等教 育发 展 的一个 重 要特 征 ¨ J 。虽 然我 国高等 教 育 已经 向大众 化 中后 期 阶段 发展 , 但 是我 国高校整 体上 仍然 是单 一传 统 的学 术 型发展 模式 , 没 有呈 现高 校特 色多 样化 发展 的 良好 局面, 从 而制 约 了高校 更好 地服 务社 会 和促进 自身持 续健 康发 展 。近些 年 我 国地 方 本科 院校 发 展 主要 存 在 以下几 个 比较 突 出的 问题 。 ( 一) 地 方本科 院校 办学定 位模 糊不 清
作者 简介 : 朱 飞( 1 9 8 3一) , 男, 高等教育研究所 , 助理研究 员 , 硕士 。研究方 向 : 高等教育管理 。
地方 本科 院 校 是 我 国高 校 发 展 的 主体 , 也是 2 0 世 纪末 以来高 校 扩 招 的 主力 。从 高等 教 育 发 展 规 律 和经 济社 会发 展需 求来 说 , 地方 高校 理应 肩负 培养 应 用型专 门人才 的重 任 , 但 在 当前 我 国高校类 型 定位 结 构 中, 学术 型 大学 比重过 大 , 而应 用型 大学 比重 过小 , 就 是 由于 众多 的地 方 本科 院校 沿 袭 传 统 的学 术 型 办 学 模式 , 未 能 与时俱 进 , 变革 办学定 位 , 制定 与 高等教 育 大众 化 、 市场 化相 适应 的办学思 路 。 在 我 国现行 的高等 教育 体系 中 , 国家 “ 9 8 5工 程 ” “ 2 1 1工程 ” 高 校 的 学术 型 和高 职 高 专 院 校 的技 能 型 的反差 格局 。 高 校定 位相 对 明确 , 而 地 方本 科 高 校 ( 尤 其 是新 建 地 乏 ” 方 本科 院校 、 独立学院) 的发 展 目标 和定 位 模 糊 。集 在 当前大 学生 就业 市场 中 , 一 方 面是近 年来地 方 中表现 在 : 一方 面 , 地 方本 科 高 校 与 国家 重 点 大学 相 本科 院校 的毕业 生 就 业 难 , 表 现 在 就业 率 低 、 专 业 对
地 方本 科 院校 应 对 转 型 发 展 的路 径 探 析
朱 飞 , 王 荣荣 , 赵秋振 , 张 勇
( 河北北方学 院 , 河北 张家 口 0 7 5 0 0 0 )
摘要: 当前我 国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办学定位不清、 人才培 养与社会 需求不相对称等 问题 , 党和 国家对 此 高度 重视 并 采取措 施 积极 引导 地方 本科 院校 转型 。地 方本科 院校 应从 发展 理念 和 实 践措 施 着手研 究转型发展 的路径 : 理 清转 型发展 目标 , 明确 办 学定位 ; 分析 转 型 内容 , 采取 有 力
高等 农 业教 育 , 2 0 1 5 . 9, 9 : 2 9 — 3 1
Hi g h e r Ag r i c ul t u r a l Ed uc a t i o n, 2 01 5— 9, 9: 29 — 31
DO I : 1 0 பைடு நூலகம் 1 3 8 3 9 / j . c n k i . h a e . 2 0 1 5 . 0 9 . 0 0 7
基 金项 目: 2 0 1 5年度河北省 高等 学校 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 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大学探析 ( S Q1 5 1 0 3 6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3 1
比, 总 体 的教育 资源 和 发 展 实力 明显 不 足 , 学 术 研 究 能力较弱 , 却又在模仿与追赶 ; 另一方面, 与高职高专 院校相 比 , 生源较 好 , 教育 教学 资源相 对 充裕 , 但不 重 视 专业 实践 教学 。其 中 , 许 多新 建地 方本 科 院校是 由 专 科层 次 高校升 格或 与高 职 院校 、 中等专 科学 校合并 组 建而成 , 本 身具 有 较 强 的应 用 型特 征 , 在 升 格 为本 科 院校后 , 不 顾 自身 实 际 , 照 抄 照搬 老 牌 本 科 院 校 或 国家重 点大 学 的模 式走 学术 型 大学发 展之 路 , 而其 培 养 出来 的学 生 达 不 到应 有 的学 术 水 平 , 学 生 深 造 的 少, 社会 需求 不大 , 缺 乏就业 竞争 力 , 就业 困难 。 ( 二) 地 方本科 院校 的发 展 与社会 需 求不相 对称 高校 是 探 求 真理 , 崇 尚 自由的学 府 , 不 应 过 度功 利化 和市 场 化 , 但 是 仍 需 要 充 分 考 虑 学 生 的就 业 状 况 。在高 等教 育大 众化 阶段 , 如果 高校 培养 出的大多 数毕 业生 不 能有效 就 业 , 那 么 就 会 招致 毕 业 生 、 学 生 家长 和社 会 的不满 , 进 而影 响高校 的发 展 和声誉 。美 国、 欧盟 高校毕 业 生 中 8 0 %是 应 用 型人 才 、 2 0 %是 学 术型人 才 , 而 中 国高校毕 业 生 中 4 0 %是 应用 型人 才 、 6 0 %是 学术 型人 才 。学术 型人 才 与 应 用 型人 才 的 比 例严 重失 衡 , 造 成 我 国“ 大学 生 过剩 ” 与“ 技 工严 重 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