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元知识点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等。

5.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6.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土壤的主要成分有:空气,水分,腐殖质。

2、我们挖取土壤时需要挖取土壤表层的土。

3、在土壤中生长的小草依靠根吸取土壤中的养分。

4、屎壳郎一般会把自己的卵产在土壤中。

5、颗粒状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6、土壤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答:土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如果植物生活在被污染的土壤中,就有可能会发生中毒或死亡现象.这样一来我们食用蔬菜等食品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此外,没有优质的土壤就不可能有洁净的水源空气。

7、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

为黏粒。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

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8、土壤由上而下分为三层: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

9、常见的土壤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蜈蚣等。

10、把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用纸巾包住土壤会发现纸巾上有水迹,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分。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水面上

漂浮着一些东西,这是土壤中的腐殖质。

11、把土壤放到火上烧,我们能够闻到刺激的气味,这是土壤

中的腐殖质燃烧所散发的气味。

12、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

物生长。

13、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4、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最丰富。下层土能提供

给植物的养分稀少。

15、增加土壤的肥力,常用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种植绿肥,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1单元《光与色彩》知识点梳理

第1课光源

1、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2、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等。

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

4、判断某种光源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关键是判断某种发光体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

5、可见的“发光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

6、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7、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8、细钢丝发光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9、光是一种能量。从蜡烛和细钢丝发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

第2课光的传播

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

第3课光的反射

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热和温度》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热和温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和温度》知识点整理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2、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5、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

6、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7、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8、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

9、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10、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11、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再继续上升

12、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个现象是由热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造成的。

1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用外焰加热物体。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14、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15、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O℃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

16、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17、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18、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

1.什么是能量

第6相关图第8相关图

1.风筝飞行利用了风能。

动车组列车运行利用了电能(受电弓从接触网取得),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列车运行。

吉他弹唱、踢足球利用了人体的化学能。化学能的一部分在人体活动时转换成机械能,其余转换成热能。

热气球升空利用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

2.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4.能量有大有小,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5.泥石流、撞击保龄球、钱塘江大潮、龙卷风等都具有动能。

6.做撞棋游戏,体验动能。

游戏方法:把A棋子弹向B棋子。

游戏原理:把A棋子弹向B棋子,手指运动的能量传递给A棋子,再传递给B棋子。

游戏现象:把A棋子弹出撞向B棋子的速度越快,B棋子就被弹得越远。

游戏结论:这说明能量有大小,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7.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

8.实验:做小球反弹实验,体验势能。

实验方法:让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比较球的反弹高度。

实验原理:位于高处的小球“储存”了一种能量,把小球释放后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重力势能。

实验现象: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同一个小球,观察发现小球落地后都向上弹起。高度不同,小球的反弹的高度也不同,从越高的位置释放,反弹得越高。

实验结论: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全册1--6年全册知识点汇总及归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全册1--6年全册知识点汇总及归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全册1--6年全册知识点汇总及归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汇总归纳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知识点

1.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2.石头的用途有: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用来做盆栽等。石头还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3.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光滑,轻重等。

4.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5.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6.筛泥土时,先用筛孔最大的筛子,再用筛孔中等的,最后用筛孔最小的,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7.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8.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捡出不是杂物,并把大土块碾碎,再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泥塑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和高温烧制,就制成了陶器。9.我们可以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在泥土里也能见到沙子。

10.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可以用极细的针在铝箔上扎孔然后借助塑料瓶筛出来。

11.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以下不同::放大镜看一看: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用手按一按: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用手捻一捻: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等。

12.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黏土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XXX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植物的一生》

1.西红柿生长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和充足的阳光。种植西红柿需要花盆、泥土、水等物品。

2.栽种记录应包括使用的物品、栽种日期、发芽过程、高度和形态变化等内容。

3.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4.种好番茄或黄瓜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根据它们的性来照料,并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二、《幼苗长大了》

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和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3.叶主要由叶片、叶脉、叶柄三部分组成。

4.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

5.树干和树枝都是茎,植物靠茎把根和叶连在一起,茎有

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6.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茎的作用是运

输水分和养料、支撑植物;叶的作用是储存营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三、《植物开花了》

1.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只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

有雌蕊的花是雌花。

2.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被称为虫媒花,常见的传

粉昆虫有蜜蜂和蝴蝶。

3.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被称为风媒花,它们的

花很小,花粉多而轻,没有花香花蜜,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

4.豌豆、小麦能自己给自己传粉,被称为自花传粉,这些

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5.小南瓜长大一些后自然脱落,可能是因为雌南瓜花没有

授粉。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对黄瓜、南瓜、丝瓜等植物进行人工授粉,以增加结果量。

四、《植物结果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4、自制酸奶的步骤: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

XXX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

第一类:关于生命世界

一、植物

1、植物的分类:

植物根据茎的特点可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是否开花可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根据生命周期可分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可分为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

2、植物的植株组成:

植物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花一般由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3、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

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

4、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弹射传播、动物传播、风力传播和水流传播。

5、种子的发芽: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空气,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二、动物

1、蚕蛾的身体构造: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动物的繁殖方式: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三、人体及健康

1、人体的外形:

人的身体外形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消化器官: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

【篇一: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特征是:(1)具有严密的结构;(2)都有新陈代谢功能;(3)都有生长现象;(4)都有应激性;(5)都能生殖和发育;(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和溶解现象。

如一块挂着的毛巾下端浸在水里,过一段时间,毛巾的上端也会变湿,这是毛细现象;早晨在树叶上看到的露珠是表面张力现象;把一块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这就是溶解。

4、地球上有 3/4 的面积是水,但淡水量占总水量的 3%,而地表

水占淡水的 0. 34%,可见可饮用的地表淡水是相当少的一部分。

5、材料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有:木头,橡胶等;人造材料有:塑料,钢铁等。

6、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

用纸。

7、常见的纺织材料有:棉布、丝绸、羊毛和尼龙。

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羊毛松软保暖,可用于冬天御寒;尼龙结实耐磨,可做运动服、伞;棉布柔软透气,可做内衣。

8、金属具有有光泽、能传热、有延展性的性质。

通过用砂纸磨其表面,可见其光泽;通过加热,可见其能传热;通

过敲打后不会断,可见其有延展性。

9、塑料的优点:质量(即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有

些品种还具有光、电、磁、声和生物机能。

缺点:不易腐烂,容易造成污染。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1、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即重量),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

1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

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

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2、了解土壤

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梳理(3-6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梳理(3-6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梳理(3-6年级)

一、前言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本梳理针对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梳理

三年级

1. 认识常见物质:水、空气、土壤等

2. 物质的性质:密度、溶解、浮力等

3.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

4. 植物的生长:种子发芽、植物观察等

5. 动物的特点: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四年级

1. 力的作用:摩擦力、重力、浮力等

2. 简单电路:电池、灯泡、开关等

3. 磁铁的性质:磁极、磁力等

4.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气候类型等

5. 生物多样性: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五年级

1. 测量:长度、面积、体积等

2.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等

3. 人体生理:骨骼、肌肉、血管等

4. 地球与宇宙:地球结构、太阳系等

5. 能源与环保: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

六年级

1. 化学反应: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2. 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物特征、进化历程等

3. 科技产品: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等

4. 自然现象:地震、火山、彩虹等

5. 食品安全与健康:食品成分、营养均衡等

三、实验操作技巧

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原理,准备实验器材,明确实验步骤

2. 实验操作: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安全事项,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锻炼科学思维

4. 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写作能力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佩戴实验器材,防止意外伤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知识点梳理

第1课《什么是能量》知识点

1、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风筝是靠风飞上天的。

现在的高铁等电力机车,是直接通过电网输入的高压电带动发电机工作,驱动机车。

热气球是靠加热空气作为动力飞上天空的。

电容麦克风用一张极薄的金属振膜作为电容的一级,另一个距离很近的金属背板(零点几毫米左右)作为另一极,这样振膜的振动就会造成电容容量的变化形成电信号。

足球运动员是靠食物产生的能量来运动、踢球的。

2、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4、这些事物具有的动能分别表现在哪里:

泥石流其动能主要表现在泥沙、石块的滑落过程。

龙卷风其动能主要表现在旋涡的转动及移动。

撞击保龄球其动能主要表现在球与瓶之间的碰撞,瓶与瓶之间的碰撞。

钱塘江大潮其动能主要表现在潮流的速度及冲击力上。

5、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

6、物体所处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7、这些物体的势能分别表现在哪里:

拉长的橡皮筋:被拉长的橡皮筋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准备跳水的跳板运动员:跳板是跳水池边伸出水面之上供跳水用的长板,它利用长板受压弯曲后产生的弹力,将人弹起。准备跳水时的跳板,因产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拉开的弓:一把拉开的弓,弓臂和弓弦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具有弹性势能。

苏教版小学科学必会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必会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声波快

2、眼镜是由罗吉、培根发明的。

3、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4、月亮围绕什么物体转?围绕它转一圈的时间是多长?地球/24小时

5、地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

6、最小最冷的行星是冥王星。

7、地球的厚被是大气圈。

8、飞机为什么要转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

9、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猫燕子、老鹰等。

10、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连翘

11、蜜蜂是怎么建造蜂房的?每一只工蜂的腰部都有一个蜡腺,能分泌出蜡,这种蜡经过嘴巴的咀嚼后,变得又软又韧,用它就建造成蜂房了。

12、药瓶一般用浅色的瓶子,为什么呢?因为深色的受照射,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浅色瓶子能反光。

13、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14、在恐龙群中,剑龙是最硬。

15、地球的血是岩浆。

16、地球的骨架是岩石。

17、电焊的时候,不能看电焊火花是因为火花中含有一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18、不能关灯看电视是因为电视机的屏幕和图像都比较小,在和暗中观看,视力高度集中于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强烈反映特别敏感,容易使眼睛受到刺激,导致视力下降。

19、兔子不用喝水?如果兔子体缺水是可以喝水的,如果不缺水硬要喝水的话,

就会导致肠道水过多,容易患肠胃炎,一般兔子是不会缺水的,因为它的主食青菜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

20、流星飞逝?你知道流星是什么吗?太空中很小的固体或尘埃闯入地球大气层说产生的光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

1.什么是能量

1、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3、位于高处的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势能。

4、动能、势能都是机械能,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2.各种各样的能量

1、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机械能,还有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2、台灯、电风扇、电视机、电饭煲、录音机等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电能常见的作用:①照明,使电灯亮起来;②煮饭烧菜,使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工作;③通信,使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工作;④动力,通过电动机驱动电风扇、洗衣机、电动车等。

3、化学能是一种隐蔽的能量,它会储存在绿色植物、食物、电池、煤、汽油等物质中。化学能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4、可见光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微波、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所具有的能量都属于电磁能。

5、核能是原子核在聚变或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聚变产生的,核电站发电所用到的热能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3.能量的转换

1、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动能与势能、动能与热能、动能与电能、化学能与动能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转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重点复习题山西现代双语学校新兴校区小学部董茂娉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出生时的脚印)、(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每年的体检卡)、(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通过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发现:(6到10岁身高、体重增长缓慢,10到12岁身高、体

重快速增长)。

5、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因为体重太重而骨头被压碎,

甚至血管破裂。)

*6、人体生长发育的两个生长突增期是(0到1岁)、(10到12岁)。

*7、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青春期的特点。

*8、(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9、(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10、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

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1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3、女生青春期的变化有:(身高突增)、(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月经初潮)、长出腋毛)、(臀部变宽)等。

*14、男生青春期的变化有:(身高突增)、(睾丸、阴茎增长)、(出现喉结)、(长出阴毛)、(长出腋毛)、(首次遗精)、(出现胡须)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1)性意识骤然增长(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6、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2)不穿高跟鞋(3)不拔胡须(4)不吸烟、不酗酒(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6)防治青春痘(7)不束胸勒腰(8)不要过度使用嗓子

17、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8、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

*19、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20十月怀胎——胎儿期、呀呀学语——婴幼儿期、勤奋求学——学龄期、生长迅速——青

春期、努力工作——青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

*21人在(婴幼儿期)和(老年期)需要特殊照顾;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老爱幼)。

22、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23、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高个和矮个)人数较少。

24、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25、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

电脑(7)科学用脑

*26、注意个人卫生的方法:(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

*27、讲究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的方法:(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不偏食)、(不挑食)。

*28、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

光与照明)。

*29、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参加(游泳)、(跑步)、(踢球)等有益的体育活动。

*30、(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1、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2、(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想知道豌豆有没有遗传现象,可以从这些方面研究:(根的形态)、(茎的高度)、(叶的

形状)、(花的颜色)、(果实的颜色和形状)、(种子的颜色和形状)等。

*4、猫妈妈是黄色的,它生了5只小猫,其中2只是黄色的,2只是黑色的,1只是橘红色的,推测小猫的爸爸(可能身上有黑色的和橘红色的花纹)。推测的依据是:2只黄色的小猫和

猫妈妈的颜色相似;另外3只小猫应该是遗传猫爸爸的特征。

5、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或俗语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天下乌鸦一

般黑)、(嫁汉要嫁俊汉,娶妻要娶俊妻)等。

*6、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7、(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8、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9、(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金鱼、康乃馨、玉米会

有这么大的差异。

10、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或俗语有:(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等。

11、(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有些生物变异的几率非常小,例如(三叶草)。

12、四叶草的象征意义:(爱)、(健康)、(名誉)、(财富)。

*13、变异有两种:(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14、(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15、(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6、对孟德尔实验的解释是(生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