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合集下载

关于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几点思考

关于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几点思考

关于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

心的几点思考?

摘要:中国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是先秦儒学?还是儒释道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本质何在?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最敏感也最关键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汉语学术界对此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于语焉不详、不知所云。而本文则认为,所谓儒释道及其本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其实,则不过在于遵循一个“道”字;而且这个“道”,就是古已有之的所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儒释道”。

关键词:儒、释、道、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的核心的实质

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之所以传承下来,发展到今天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与国学的推行者们有很大的关系,如今学术界掀起了振兴国学研究热潮,首先在中国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兴邦之事,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有待于探讨,其次在大学里开设国学研究所,就意味着传承了国学的发展吗?

在阐述这个命题前,首先弄清楚国学的含义是什么?所谓“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不论是秦砖汉瓦,还是明月清关,考据学证实非秦即汉。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到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国内外很多人总以为儒家是中国文化主流,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不错,儒家是官方认可和提倡的思想和伦理道德,但是仔细考察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儒家不过是一层美丽的外衣,而外衣之内的躯体是另外一个东西,有人认为是道家、法家等。我认为也不是道家、法家,而是儒释道及其诸子百家。说到此,这个问题似乎扑朔迷离了。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

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

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五篇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五篇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五篇

第一篇: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杨晓兵 55

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和精髓。儒释道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我们应该看到,儒释道三家在长期的争合间,这三个文化流派相辅相成,相互吸纳与借鉴,呈多元互补的态势,是人类多元文化并存的一个楷模。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教育]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

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

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典 》 ( 9 8 )手 部 中 说 : “ , 《 韵 》 德 冷切 ,上 梗 切 、德 冷切 、都 定切 、都 挺切 、都 梃 切 、都 冷 切 、德 冷 切 、 18年 打 广 端 , 又 都 挺 切 。 《 书 故 》 都 假 切 , 耕 部 。 ”这 里 也 反 都 假 切 、滴 耿 切 、 丁 雅 反 、得 耿 反 、 都 瓦 切 、都 那 切 、 德 六 映 了 “ ”的音 注 由德冷 切 、都挺 切 到都 假切 的变 化 , 打 “ ” 为 端 母 , “ ” 为梗 韵 , “ ” 为 上 声 。 《 打 打 打 中华 大 马 切 。 “ ” 音 可 为 “ ” 、 “ ”、 “ ” 、 “ ” 、 打 度 顶 当 桔 “ ” 、 “ ” 。 “ ”与 褥 韵 字 相 押 , “ ” 可 入 家 麻 梯 秧 打 打
多 人 崇 尚 西 方 文 化 无 视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 丢 弃 传 统 伦 理 道 方表 音 文 字 不 同 ,中 国文 字 直观 、形 象 , “ ”字 ,从 人 从 儒 德 ,人 生 观 价 值 观 出现 扭 曲 , 凡 此 种 种 表 明应 用 好 汉 字 传 需 。 “ ” 字 ,是 指 在等 待 着 雨 水的 滋润 , “ ” 字也 指 圣 需 儒
语 前
汉字与 中国传 统文 化中 的儒 释道 精神
。 王 丽 滨 曹晨 光
摘 要 :本丈阐述 了汉字中传达 出的儒释道精神 ,以及儒释道精神对 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 用儒释道精神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高深的智慧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高深的智慧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高深的智慧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高深的智慧和内涵

——以琴棋书画为例

作者:沈静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精神蕴涵其中,有着高深的智慧和内涵。

一. 阴阳五幷行天人感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幷德经》)阴阳五幷行,相幷生幷相幷克,构成宇宙万幷事幷万幷物。

世间任何事物,在宇幷宙幷空幷间中都有相对应的物质。五幷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

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幷行相幷生幷相幷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调阴阳、顺四时、序五幷行,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

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乐论篇》)。人与自然融合相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世界是全息的。

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修幷炼文化

恭敬,端正,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心无旁骛,不疾不徐,泰然自若,全身的精气神是调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气相通。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这和修幷炼何其相似?!一直觉得中国古代文化是修幷炼文化。以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来说,是闲情逸致,更是修幷身幷养幷性,造诣深者可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一)琴

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趋。琴瑟、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韵绵长,如此幽婉清雅的音乐背后是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释道的精髓课件(44页)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释道的精髓课件(44页)
济的大潮冲击下,只要赋予中国传统儒学以新的时代 涵义,就可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可以的。“ 仁者,爱人”是儒学的思想核心。在现 实生活中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 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 “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主张也可以帮助我们
完善自己的性格,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能惟利是图。
2.道家发展史
? (1)道家之学的产生
探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能
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呢?
? 可以的。比如,儒学中“ 为政以德”、“以民为本
”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民主建设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儒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同样有一定的指导 用作。如“ 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温故 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理智关系问题上达到的内心和谐状态。
? 人必须谨守“以理制欲”的原则。先秦思想 家在承认欲望之合理性的同时几乎毫不例外 地主张对欲望必须进行理性的引导。
而不骄,威而不猛。”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极高明而道中庸。” ? ? 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 ? 做事不要太苦;享欲不要太乐; ? 待人不要太苛;用物不要太荣。
1.4.5.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
? 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 孔子还曾经提出克己的三大目标指向:
? 1哲学本体论——道生万物 ? 2朴素的辩证法—道者反动、阴阳 ? 3 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清心寡欲、以

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释道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历史悠久。

一.儒释道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

儒学乃中国文化之主脉,是为国人,不可不察。儒学之起源,史无定论。或为术士说,或为殷遗民说,或为保师说,不一而足。唯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述较为确切。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道教的始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将中华民族的祖宗——黄帝作为其源头。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研究生(中国传统文化评析)课程论文

(报告)

题目: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学号M201772122

姓名高远

专业光学工程

指导教师

院(系、所)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2018年03月29日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摘要:自两汉一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杂佛道思想。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的有机交融使得中华文化得以绵延千年,滋润百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集总与象征。而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本文尝试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于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三教合流

一、“儒释道”三教简述

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称谓。“佛教”一词到东晋中期才被广泛使用,此前主要使用“佛道”或“神道”;现在所指的“道教”,实际要到东晋末期、南北朝初才算正式出现。“道教”一词虽出现在《牟子理惑论》、《抱朴子》外篇等处,但指儒教或佛教。真正用来称谓现在所谓的“道教”,应在北魏寇谦之(363—448) 和刘宋顾欢(420—483) 之时,即在晋宋之际、南北朝初期。儒教在当时还有名教、礼教、道教、德教、仁教、圣教、周孔之教,以及儒学、儒术、经学、经术等不同的称呼。“儒教”的称谓则在魏晋之际已很流行。以“三教”统称儒释道,始于南北朝的北周,约公元6 世纪中后期;而到唐朝,“三教”的说法通用于朝野上下。到了中唐,三教被形容为“鼎”之三足。从此,中国文化的结构,逐渐被认为是儒释道三足鼎立,直至今日,仍将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中华文明是以儒家为表显的三家合一的综合文明,正是这一点使它有别于其他文明,而凸显出中国文明的包容性。中国文明是以儒、释、道三家为基干支撑起来的,它们共同构筑起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系统。儒释道三家各有擅长,互相补充,长期以来对传统社会广泛渗透,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深刻影响。南宋孝宗在《原道辨》中曾说,中国文化是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这句话恰当地指出了三支文化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有的位置。在这三支文化力量中,儒家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及发展发挥了主导性作用,而道家特别是无为而治、以质化文的返本归根式的思想观念,对于王朝的重建及休养生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佛教开张三世、贯通幽冥的高超生命境界,对中国人平衡其过于执著于现世的心灵,有着清醒剂的作用。如果说世界上其他几种主要文明像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只是一种单一宗教文明,相比之下中华文明就是以儒释道互补为基本特征的复合结构。三足鼎立,其支撑更牢固。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儒释道,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释道,而是指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释道。因此,我们要比较准确和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的脉络,以及三家之间的纠葛--矛盾斗争与调和融合。本文即想就此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以供有兴趣研究或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参考。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儒释道,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释道,而是指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释道。因此,我们要比较准确和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的脉络,以及三家之间的纠葛——矛盾斗争与调和融合。本文即想就此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以供有兴趣研究或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参考。一、在我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术逐步走向民间,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墨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其父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他是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司马谈引用《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说法,认为这六家的学说都是为安邦治国,他们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而由于当时社会上崇尚黄老之学,司马谈也标榜以道家学说统摄各家。他认为,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所以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总之,道家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卷一百三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是三种主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们对于塑造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社会伦理以及道德准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儒释道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仁”,即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福祉。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在儒家思想中,人们被要求尊重长幼、孝敬父母、关心家庭和谐等。这些价值观贯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塑造中国人民的道德准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实践也体现在教育制度中。古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基于儒家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这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仍然在中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强调的规范和道德准则仍然被广泛传承和实践。

二、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佛教主张超越纷扰的人生,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在佛教中,修行者被鼓励摒弃欲望、执着和对外物的依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这种追求超越尘世的理念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寻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方法。

佛教思想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坐禅、念佛、诵经等。这些修行方式旨在帮助人们净化心灵、超越痛苦和物质束缚,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佛教的普遍影响力在中国文化中可见一斑,大量的佛教艺术和文学作品也是佛教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重要的思想体系,强调“道”和“无为”。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力量,即“道”。人应该追随道的本源,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达到内在的和谐与完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而深远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三种思想流派。这三家思想分别是儒家、佛教和道家,它们对于中国社会、道德伦理和个体修养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它始于孔子,强调了社会关系、家庭伦理、教育和政治治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儒家主张仁爱、孝道、忠诚和礼仪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框架。儒家认为,个体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秩序和家族伦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支柱。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于东汉时传入中国,

并渐渐融入中国文化中。佛教主张克己奉公、慈悲为怀和放下执着。佛教对于个体的内心修行和追求解脱提供了一种方法。佛教强调世俗生活的忧虑和苦难都源自个体的无明和执着,只有通过放下执着、悟透人生的真谛,个体才能达到涅槃的境地。因此,佛教对于人生追求和个体心灵的平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个体的自我修养。道家思想起源于老子

和庄子的著作,强调无为而治和无欲而成功。道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无所不能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道”,个体应当遵循“道”的运行规律,追求与自然的

和谐。道家十分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对内在道的感悟。他们主张通过静心、闭关或冥想等修炼方式,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追求真理。因此,道家思想对于个体的修养和人生的意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中

儒释道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释道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释道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释道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倾向来看,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思想的地位,而与此同时道家和佛家则一个以本土,一个以外传的姿态,与儒家思想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间的经济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三种思想,三种人生,追求的却是一种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构建社会和谐的大境界。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影响

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而这三种并存的思想在一定时期几乎成为了人们思想行为的指路灯,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儒家思想产生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中心文化。他是上至国家的象征——皇帝——支持,下至平民百姓也使用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文化思想。他并不是只有知识分子才用的什么高等的思想,而是贯彻整个古代中国的一种思想。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古代国家系统中都有统治者、支持统治者的中产者和被统治并且可能最终成为推翻统治者的阶级——市民阶级。儒家思想则以“礼”为原则,对市民阶级进行约束,这也就是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统治下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其被推翻之前可以说他的阶级构成是十分稳定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精神发言稿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精神发言稿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精神发言稿

亲爱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儒释道的三大思想精神。

儒释道三家思想,从不同角度和立场阐述了白己对世界的看法,核心思想虽然草现出不同差异,恒茬窠些方面却有治同的痕远。比如材料中的三句话,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说:自渡只是小乘,渡众生才是大乘。也霭等豢岩著霍馨—哥霍筝要界博窄惫福兰蒙净残盗衾述雾弥羟徼暑一个共同的观念就是:如何处理、摆正人与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等等。世易时移,时代在迅猛发展。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伟大、英明、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已领到全国人民走过了70个春秋,在管理国家方面,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法治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不动摇,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一种“为己之学”或“成德之教”。所谓“为己之学”,是说它是一门为着人的本己心灵安排的学问;所谓“成德之教”,是说它是一种成全人的道德品操的教化。它的经典命意全在于人生境界的自律性的升华,所以孔子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之说。

孔子给后人留下的做人与成事的智慧是多方面的,简直就是一个“智慧之库”,令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无穷的智慧正是孔子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理智和智慧的人,就不会深陷在牢骚和抱怨中,而是能用自己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叩开世人尊重的耳膜,并在别人的羡慕与嫉妒声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书从人生法那么,内省自胜,涉世为人,修身立世四个方面对孔子处世之道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达,让读者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下轻松感悟孔子的这些人生智慧﹐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

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

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

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提起传统文化,大部份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好,在现今时代,它已经不适应社会,要想生存就不能把它当宝;而有相当一部份人特别是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落后守旧的象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才是先进的文明的现代的,特别是电视或明星普遍模仿西方生活方式的现象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更是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排斥;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就是传统文化导致的,是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认为传统文化是糟粕。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什么?需要我们探讨并形成共识。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看中国文化的主流。

6500年前,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伏羲用一套人造的符号概括自然界的万千事物,目的是“观天道以立人道”,即通过理解天地的变化规律,明白人该怎么做。后来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羑里的七年里,发愤治学,在《易经》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天八卦,并根据人世间的变化与错综复杂的气象将卦重叠,形成八八六十四卦,因为有了文字,文王同时写出了每一卦的卦辞和每一爻的爻辞,《易经》由此得到很大发展。因此《易经》又叫《周易》。后来,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周易》的卦辞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共十部分),使艰涩难懂的《周易》变成了关于宇宙和人类的充满伟大哲理的书,被后世称为《易传》。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周易》的基础之上演化而来的。在春秋战国那个大动荡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更注重人与天冥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而儒家更注重人与天合德,注重人自身的修为。也就是道家更注重天道,儒家更注重人道,但他们又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来自《周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摘要:本文阐述了汉字中传达出的儒释道精神,以及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以及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字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是儒、释、道精神。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有些年轻人用键盘输入取代手写汉字。不认识繁体字,无法读懂古代优秀典籍,网络新词不断地被创造,很多汉字的字义已经和原义相去甚远,很多人崇尚西方文化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丢弃传统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凡此种种表明应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格外重要。

一、汉字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本身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如《弟子规》《论语》《道德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典籍得以流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一脉相承,汉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汉字与儒家思想

汉字是以笔画和偏旁作基本结构单位的表意文字,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直观、形象,“儒”字,从人从需。“需”字,是指在等待着雨水的滋润,“儒”字也指圣贤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奉养照顾父母的意思。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一个人自己站立时要考虑到其他两个人,说明人与人要仁爱;“義”字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字代表金属的兵器,说明义行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献祭的“羊”有奉献的精神。“禮”字是会意字。《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引申为对别人的尊重和奉献精神。智,从“知”。“知”是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同时如箭发而无悔。“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生哲理是智。“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行应诚实不欺诈。

2.汉字与道教

“道”字,《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惪(dé)声。人通过头顶与天道相通,天人合一就是道。“德”字,《说文》:德,升也。形声。从彳(chì),“彳”双人旁,有众人之义,表示行走、实践。“―”横为东西,“|”竖为南北,四方中央皆备。在这里为十种善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个“四”,是一只眼睛向天上看,表示尊天德之道而行,“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德”字的本义,有升华心灵品格的意思,一心一意去

实践才称得上是德。

3.汉字与佛教

“觉”佛:梵文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

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佛”:属象形字,也属表意字。“弗”作“不”解,说明不同常人才能成佛。“悟”:吾心之意,佛陀是通过自我觉悟才得以成道。

二、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

中国的汉字外形现在是方块,甲骨文、金文却不是。从周朝后期开始,汉字字形逐渐变方,说明中国文字受到了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

“示”甲骨文本作“t”,像祭台形状。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这也是许慎的解释。

佛教创造了很多新字。比如“魔”字,中国原没有这个字,因为“魔”指恶鬼,以“鬼”为表意偏旁,读音与“麻”字相近,所以就成了“魔”。古人从译经悟出反切,研习梵语,对语音声、韵有了深入研究,形成汉语语音学基础。现在有许多佛教“术语”成为日常用语,比如:“世界”出自《楞严经》,“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实际”出自《智度论》,指“真如”(宇宙本体)。

三、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

比如数字“三”可表示定数,也可表示约数,从中国传统文化上

讲,三表示多,但也不一定,“三番两次”表多,“三言两语”表示少。“三羊开泰”本来是“三阳开泰”,《汉语成语词典》解释:“《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是序数“三”,“三羊”是统数,同音借用,表示安泰吉祥。

如果不从儒释道精神角度理解字义容易偏离。比如“好”字,现代人以为女子就是好,其实“好”是会意。从女,从子。“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跪在地上的女人,生孩子多是“好”的意思,不好的意思是和女子联系起来的,比如“奴”、“婪”、“佞”、“奸”、“娼妓”、“嫉妒”。女子呆在家里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下为“女”。“妥”上为“手(爪)”,下为“女”,得到女子严加管

束才安妥。“无毒不丈夫”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释道精神去理解,

也许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无度不丈夫”。

四、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以来有人想要毁灭汉字,第四次汉字简化被取消了,是因为很多汉字不能简化更不能取消,比如:曾将“道”字的“首”简化成“刀”字加上一个“辶”,完全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義”改成了以兵器割草取籽粒的“义”,缺乏奉献精神。简化字的“礼”,“乚”像拿着钓鱼钩沽名钓誉,“信”字,曾将“言”字边简化成“文”

字,失去了诚信之意。

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我们还可以把它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更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一种道德进行教化。汉字简化的同时,一些能够突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字,如果不是太繁杂难于书写理解,还是应该保持本来面目。理解汉字不妨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入手,应用好汉字,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德馨.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9.

[2]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伊立新.论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6).

[4]邢福义.语法问题献疑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唐汉.中国汉字学批判[m].台北:东方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